西乡河大桥开挖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

西乡河大桥开挖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

一、西乡河桥挖孔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仁宏[1](2018)在《大跨度超宽预应力箱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公路及铁路等高速交通事业方面发展迅速,不可避免的要跨越山谷、河流等地域,因此需要修建大量的大跨径桥梁来满足发展需求。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具有跨越能力大、适用范围广、整体受力合理、施工便捷、行车舒适、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以韩家店Ⅰ号特大桥为依托工程,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就这一大跨度超宽预应力箱型连续刚构桥在各个方面存在的施工难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由于河砂资源匮乏,不能进行就地取材,因此对机制砂高强度混凝土进行了试配研究。结果满足韩家店Ⅰ号特大桥对C50高强度混凝土的性能及泵送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配比、拌合、浇筑、养护等施工措施;(2)在承台施工方面,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施工冷缝及内部温度等进行了有效控制,在节约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3)在地面将万能杆件组拼成几大部分,在墩身施工完成后,用塔吊将这几大部分吊至墩顶进行少量的组拼即可托架成型,有效缩短了托架拼装时间,且托架刚度大、变形小;采用悬臂施工技术自主进行超宽轻型挂篮的选取设计,并运用体系转换技术成功完成了该桥的合拢施工;(4)主墩施工采用大块翻模技术,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完成施工,并在方案比选的基础上保质保速的完成了 0号块的施工,悬臂灌筑施工中采用塑料波纹管等新材料和真空压浆等新工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特大桥主桥箱梁两边跨现浇段进行了基底处理、支架设计检算预压、混凝土施工等方面的实践研究设计工作;全桥合拢采取先边跨后中跨的施工顺序,箱梁的合拢采用结构的体系转换技术,边跨和中跨合拢段施工采用的系统与挂篮采用的系统相同,该系统分别为吊篮系统和模板系统。并在合拢施工前拆除挂篮的主桁系统和其它系统,顺利的解决了施工所遇难题;(5)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土木工程专用结构分析与优化软件MIDAS两款软件对该桥的受力与变形进行理论计算与过程、结果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该桥的施工控制任务。

刘备[2](2017)在《郎溪路高架桥二标区段桩基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钻孔灌注桩是根据成桩方法而定义的一种桩型,它具适用性很强,有对附近的环境影响小,对周围建筑物、路面设施或者地下设施的危害小,具有很强的抗震抗裂性能。灌注桩的施工机具机械相对简单,能在较低的净空条件下打桩,操作相对方便,施工起来噪音小、无振动、无地面隆起或者侧移等特点;因此它在国内外各种建筑物中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虽然钻孔灌注桩的技术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其在地下成的孔,且影响桩基成桩的因素特别多,如工程的地质情况各不相同,施工机械的性能或者新旧不同,钢筋工对钢筋笼的制作以及焊接熟练程度不同,现场技术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等参差不齐,对灌注施工突发情况处理不适当不及时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现场便道的不好,会影响混凝土的正常灌注施工,以及施工时暴雨或者阴雨天气等对桩基钢筋笼的孔口焊接和混凝土的正常灌注产生影响;从钻孔灌注桩成孔到混凝土灌注的时间长短不同、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和各种性能包括坍落度等,以及其他具体的施工环境不同等因素,造成塌孔,缩孔,灌注桩的桩位置不对,严重情况则桩基在承台外,桩内嵌入泥块、泥沙等,混凝土灌注量不足,灌注时出现导管堵塞,甚至是导管超拔造成断桩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而且也会造成耽误施工进度等影响。因此强化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的实施,以及加强对钻孔灌注桩的过程控制,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是非常突出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参考许多有关钻孔灌注桩基方面的详细资料。从减弱桩的承载力性能的各个因素作为出发点,结合施工时的实际情况,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总结。加强钻孔灌注桩在施工前的各个方面和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以及做好施工完成之后桩基的保护工作,总结了一个相对详细具体而又全面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对经常出现的问题的预防和处理给予经验见解,并对桩基质量不合格或者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桩基,根据施工记录、混凝土灌注记录以及桩基检测记录进行详细彻底的分析,并给出详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总结经验知识和技巧。最后,根据以上理论知识的总结,结合郎溪路二标高架桥项目的具体情况,为郎溪路钻孔灌注桩基的施工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和指导,并根据最后的桩基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陈永瑞[3](2015)在《基于施工质量的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成桥安全状态评估》文中指出中国境内多高山大河深谷等复杂地形,修建悬索桥具有较大优势。悬索桥构件繁多,施工专业化程度高。虽然中国在悬索桥施工技术层面已经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施工过程质量变异不可避免,即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目前针对悬索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质量变异类型、程度和成因以及施工质量变异对成桥状态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的程度的研究还比较少。以施工质量变异性为全新视角,基于施工质量变异性对成桥安全状态的影响评价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成桥安全状态,将桥梁安全状态评估从成桥后的外观和荷载试验检测拓展至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环节。以云南钢箱梁悬索桥为依托,通过跟踪调查山区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施工过程,结合现场大量线形、内力、应力等数据采集试验,系统研究了施工过程中主塔、主缆、索夹与吊杆、锚碇、钢箱加劲梁等构件质量变异的主要类型、程度及发生质量变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有14种多发性施工质量变异类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施工质量变异对成桥安全度的影响方式,量化分析了施工质量偏差对悬索桥成桥状态的影响程度。研究了主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几何尺寸偏差、主塔倾斜度对主塔截面应力的影响;主塔顶面水平和高程偏位、主缆架设精度、主缆截面有效受力面积对主缆受力状态的影响;主缆锚跨锚固连接器偏角对拉杆应力的影响;索夹偏位及吊杆长度偏差对主缆、吊杆内力的影响;钢箱加劲梁自重对主缆、吊杆等构件内力的影响和钢箱梁焊接残余应力对焊缝应力的影响程度。同时分析了构件内力对各种质量变异的敏感程度,并以此界定了不同类型施工质量变异性对成桥安全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了9种悬索桥施工质量变异的主控类型。提出了涵盖质量变异主控类型,以构件安全储备量为目标的,针对主塔、主缆、吊杆、加劲梁和锚固拉杆安全度的6个安全评价指标,即主塔混凝土抗压安全度(Tt)、主塔混凝土抗拉安全度(Tp)、主缆安全度(C)、吊杆抗拉安全度(D)、拉杆安全度(L)、钢箱梁应力安全度(G)作为悬索桥初始安全度评价指标,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降维处理并综合评分,实现了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桥成桥安全状态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分值能够充分反映基于施工质量的悬索桥初始安全状态,主成分综合评分越高,其安全度越高,综合评分值越低,其安全度越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悬索桥初始安全状态可行且结果可靠。

修林岩[4](2013)在《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文中指出钻孔灌注桩在我国的基础领域中广泛,在内陆、内河的桥梁基础中常被采用。钻孔灌注桩又具有的承载力大、施工快、造价省的优点,也已基本适应深水基础施工的要求。我国海岸线长,沿海众多岛屿具有开发价值,在沿海修建规模更大的海上桥梁势在必行。然而,我国跨海大桥的建设刚刚起步,对海上基础施工的实践尚未成熟,在建项目也较少。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又面临新的挑战——即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海洋的潮汐和大风大浪所产生的高水位及大的水平力给海上桥梁施工特别是基础施工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加大了施工难度。其次海上桥梁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也给施工带来了麻烦。还有海洋气候给海上施工造成短期性和不定性,同样给施工造成困难。由于以上的原因确定了海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比其他条件下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有难度更突出的技术特点。为此决定了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即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关键技术。本论文结合某工程联岛大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情况,首先,阐述了海上施工平台的特点及施工技术。然后,主要针对钢栈桥搭设、平台建设、钢护筒加工和打设、泥浆配置、冲击成孔、钢筋笼加工与下方、混凝土灌注前监测、混凝土浇筑等问题分析了海上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提出在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存在的困难,分析了原因,并拟定了解决办法,进而阐述了施工关键技术。本文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海上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塌孔、斜孔、扩孔和缩孔、钢筋笼上浮、卡管等工程问题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并提供了两个现场事故案例以及解决方案。最后,本文考虑海上水流、波浪、潮汐等荷载工况对桩基础以及施工临时结构的影响,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施工钻井平台进行安全验算。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经验会推动钻孔灌注桩更广泛的应用,也将会为今后海上桥梁基础建设积累经验,推动海上基础工程进一步发展。

殷坤宇[5](2012)在《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受山区地形高差较大、沟谷纵横、稳定性差等因素影响,与平地桩相比有很大不同。当前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尚属起步阶段,较多的是参考平地桩,忽视了山区陡坡地形地貌复杂特性,缺乏一套系统的施工标准与管理措施,造成大切大挖现象比较普遍,桥位处岩土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导致成桩质量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且因施工造成的坡面扰动,又给桥梁正常运营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深入开展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技术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对施工技术影响的基础上,对陡坡桩基施工标准化技术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并提出适用于山区陡坡地段的桩基施工工艺、桩基质量控制标准和施工事故防治措施,同时为避免及减轻坡面水冲刷与坡面失稳对桩基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处治方案,形成一套山区陡坡桩基标准化施工技术。论文成果一方面为山区陡坡桩基施工提出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提供重要的设计施工依据与技术支持,确保成桩质量;另一方面为山区陡坡桥梁的安全运营、维护、加固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时一波[6](2012)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墩群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桩基具有较好承载力和良好的地层适应性而广泛运用到桥梁和房建工程中,因此,人们对桩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无论这些研究方法有多么成熟或者多么完善,其基本前提就是桩基的施工合格。故桩基的施工技术对桩基的承载能力具有重大影响。良好的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只有桩基的施工合格才能为理论与试验研究奠定可靠的基础。本文通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墩群桩基础工程,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为减小钻孔灌注群桩的剂土效应,采用了间隔成孔法,并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在钻孔桩施工中必须作到每个工序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成孔质量问题的发生,并采用了超声波检测桩基质量问题由于群桩承台体积大,为了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降低承台内外温差,尽量避免承台开裂,采取在承台混凝土内设冷却水管通水降温的措施,并提出了针对该承台的具体施工方法。针对该桥梁1#墩承台施工地段的地质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承台施工质量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后期的连续观测与检测,大桥1#墩群桩基础在施工技术的科学控制下达到设计要求。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桩基的承载力进行分析。该大桥的桩基属于摩擦性桩,桩侧摩阻力是桩基承载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水平面处不同桩的桩身具有不同位移,靠内侧的桩身的竖向位移比较大,这也说明群桩基础中,内侧桩基所承担的荷载是较边桩较大的。桩周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加都会增大桩基的承载力。

贺爱群[7](2010)在《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估与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建设不断开展的同时,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避免重大危险源爆发而导致严重后果。虽然目前关于重大危险源的研究较多,但对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研究较少。鉴于此,辨析并评估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对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地铁施工事故发生机理的分析,构建地铁施工风险因素检查表。本检查表包含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因素,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因素,施工管理和决策因素三大方面。然后,选取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溁湾镇站~五一广场站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和项目风险分解结构(RB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建立两站点危险源因素识别表,主要因素集中于水文地质、技术和周边环境。结合上述施工法和危险源因素识别表,构建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危险源评价体系,分析表明危险源主要存在于盾构进出洞、推进和穿越特殊地段施工过程中。再采用改进后的LEC法进行评价,发现该区间地铁施工的重大危险源存在于盾构穿越特殊地段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有超浅覆土、土压力设置不当、地表沉降过大、建筑倾斜量过大、桥墩倾斜、承台沉降不均、地下输变电管线破损。针对此,提出相应的区间地铁安全施工措施。

张卫民[8](2010)在《凌云路湛河连续梁桥溶洞处理措施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地下隐蔽工程,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遇到溶洞的情况虽然并不少见,但是由于溶洞的不可预见性,常常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如若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掉钻、卡锤、埋锤、梅花孔、漏浆、塌孔等丁程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桩基础承载力的下降以及桥墩(台)的不均匀沉降,进而造成桥面行车的舒适性,乃至车辆的运营安全性问题。对于连续梁桥而言,桥墩(台)的不均匀沉降还将进一部影响到桥梁整体结构的受力性态。因此,充分了解施工区域桩位所遇到溶洞的发育规律、基本形态、规模大小,以及溶穴顶板岩层的厚度、完整性、洞内充填物形状等,并采取稳妥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连续梁桥工程的安全性能,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的。本文结合平顶山市凌云路湛河连续梁桥桩基施工的实践经验,详述了在施工过程中对此类溶洞的处理方法。对如何根据工程特性选择合适的施丁方法,保证桩基的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同类工程的处理方案设计与施工组织实施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家荣[9](2010)在《复杂地层桩孔钻进工艺及机具研究》文中认为在复杂地层内(易偏斜的岩石层、卵砾石层、易塌孔缩孔的淤泥层、流砂层)及缺水无水地区进行桩孔施工始终是困扰我国桩孔施工领域的难题,相关地层的施工工艺设备及钻具的研究与生产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桩工机械领域的发展水平。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资源分布不均匀,物流需求量大,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需要进行大量的桩孔施工,很多地区的地层是由岩石、卵砾石、流砂、淤泥、回填等易坍塌地层构成的,很多地区根本没有施工用水,因此,对复杂地层和无水地区的桩孔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针对复杂地层中桩孔施工效率低和无水地区施工难的问题,从工艺和机具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通过对破岩刀具和整体钻头的研究实验,解决了回转钻进工艺在岩石层钻进时刀具使用寿命和钻具成本问题,使得在入岩桩孔的施工中采用各种滚刀具有技术上、经济上的可行性,继而在旋挖钻进工艺中应用滚刀钻进。2、通过对岩石层、卵砾石层、漂石层钻进时普遍采用的冲击钻进工艺的研究,在大口径桩孔钻进中采用冲击回转反循环钻进工艺,解决了冲击钻进工艺扩孔率大、混凝土浪费严重、钻进效率低的问题。3、无循环钻进工艺是我国现在和将来桩孔施工领域的主要工艺,通过对无循环钻进工艺及机具的研究,解决了我国桩孔施工在无水地区、卵砾石、淤泥、流砂层进行桩孔钻进的问题,解决旋挖钻进工艺与全套管跟管钻进、全套管护壁钻进特殊工艺和特殊钻具配套使用的问题。解决了全套管钻进工艺及机具在岩石层钻进工艺和技术问题。

柏松平[10](2008)在《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19.85万公里,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但高等级以上的公路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20。故我省公路升级改造和路网加密任务仍将十分繁重,因此,云南公路建设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修建和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时期,公路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约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安全。由于结合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机理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十分必要研究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以指导云南今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公路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公路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了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和云南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公路地质环境致灾的对策研究现状等内容。其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活动性构造带、公路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以及云南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在这些内容中,将云南迄今为止的所有通车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与云南主要山脉分布、地貌分区、大地构造分区、深大断裂和地壳厚度、构造体系、新构造运动、主要活动断裂、地震震中分布、区域稳定性分区、工程地质分区以及云南膨胀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对应和叠加处理。由于最近十多年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同时,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路地质病害治理经验,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加上这些公路分布在云南的广阔地域,为今后就近区域公路的升级和路网的加密将起到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结合云南公路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的时间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和分析了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公路地质病害的致灾因素,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探索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总结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链。针对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特殊岩类(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本文从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技术及其病害处治、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将云南在建和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与云南公路建设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比,为今后云南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环境分析资料,对于新建公路,可借鉴就近区域已建公路的成功经验和需注意的事项。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提供了针对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措施对策经验。2、结合云南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开展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公路地质病害、工程扰动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以及公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稳定性评价以及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体系。3、首次系统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云南地质病害的时空特征、发育特征,较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和野外判别方法。4、首次系统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致灾因素,从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破坏形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破坏机理。5、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建设的实际,结合云南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系统总结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对策。其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亲水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6、从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工程地质病害危险性评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工程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研究。7、研究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技术对策,构建了云南公路地质环境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公路建设的科技进步和加强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西乡河桥挖孔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乡河桥挖孔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度超宽预应力箱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综述
    1.2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国内发展现状
    1.3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国外发展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完成论文的条件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2 依托工程概况及存在的施工难题
    2.1 工程概况
    2.2 水文地质气象情况
    2.3 本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困难
    2.4 小结
3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3.1 机制砂性能研究
        3.1.1 机制砂的物理性能特点
        3.1.2 机制砂中粉尘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3 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1.4 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3.1.5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工艺及质量控制
    3.2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1 设计要求
        3.2.2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
        3.2.3 机制砂混凝土现场施工配合比
    3.3 混凝土的拌合工艺
    3.4 机制砂混凝土运输浇筑问题
    3.5 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5.1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控制
        3.5.2 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
    3.6 本章小结
4 桥面内外托架及超宽轻型挂篮技术研究
    4.1 大体积0号块施工中内、外托架设计
    4.2 大体积0号块施工中托架预压
    4.3 超宽轻型挂篮形式的选取
        4.3.1 分段施工法与悬灌挂篮的演化
        4.3.2 挂篮的轻型化设计
        4.3.3 韩家店Ⅰ号特大桥挂篮的选取形式
    4.4 超宽轻型挂篮的结构布置
    4.5 超宽轻型挂篮的设计
        4.5.1 挂篮构件的传力过程
        4.5.2 构件内力计算
        4.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6 超宽轻型挂篮主要性能及参数
    4.7 超宽轻型挂篮的拼装与预压
    4.8 挂篮移动
    4.9 本章小结
5 韩家店Ⅰ号特大桥墩身及悬臂灌筑施工技术研究
    5.1 墩身大块翻模施工技术
    5.2 大体积0号块混凝土施工法方法研究
    5.3 悬臂灌筑施工技术研究
    5.4 大桥现浇段施工技术研究
        5.4.1 第8#墩现浇段支架技术研究
        5.4.2 第11#台满堂脚手架设计技术
        5.4.3 大桥现浇段混凝土施工技术
    5.5 合拢施工及体系转换技术
        5.5.1 边跨合拢
        5.5.2 中跨合拢
        5.5.3 合拢施工注意事项
    5.6 本章小结
6 韩家店I号特大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6.1 施工控制的目标
    6.2 桥梁结构各施工步受力和变形的理想状态研究
        6.2.1 计算软件简介
        6.2.2 结构计算简化模型
        6.2.3 设计参数
        6.2.4 施工阶段的划分[36]
        6.2.5 施工荷载
        6.2.6 立模标高计算公式
        6.2.7 循环迭代逼近分析
        6.2.8 参数敏感性分析
        6.2.9 结构分析的主要结果
    6.3 桥梁结构各施工步受力特征的现场检测研究
        6.3.1 主梁线形测量
        6.3.2 施工应力观测
        6.3.3 主桥箱梁温度测试
    6.4 桥梁结构各施工步过程控制研究
        6.4.1 挠度跟踪和立模标高预报
        6.4.2 设计参数的修正
    6.5 桥梁结构各施工步过程控制结果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郎溪路高架桥二标区段桩基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工程背景以及意义
    1.2 灌注桩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国内发展概况
        1.2.2 国外发展状况
        1.2.3 使用现状
    1.3 存在的不足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
    2.1 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
        2.1.1 钻孔灌注桩设桩工艺选择
        2.1.2 设桩的工艺选择
    2.2 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
    2.3 施工准备
        2.3.1 桩基施工的特点
        2.3.2 施工应该具备的资料
        2.3.3 试成孔
        2.3.4 施工基本要求
        2.3.5 桩基施工
    2.4 混凝土灌注方法的分类
    2.5 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2.6 泥浆制备
第三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 干作业螺旋钻孔灌注桩
        3.1.1 工作原理
        3.1.2 施工工艺
        3.1.3 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3.2 旋挖钻成孔灌注桩
        3.2.1 旋挖钻成孔灌注桩的工作原理
        3.2.2 成桩工艺
    3.3 钻进中的注意事项
    3.4 常遇问题及其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3.5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6 施工之后的质量控制
第四章 合肥市郎溪路二标部分区段桩基的施工工艺研究和质量控制措施
    4.1 郎溪路高架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3 桩基检测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施工质量的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成桥安全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悬索桥发展现状
        1.1.1 悬索桥概述
        1.1.2 悬索桥研究进展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依托工程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施工质量变异性及成因分析
    2.1 质量变异性
    2.2 主塔施工质量变异性
        2.2.1 混凝土强度变异性
        2.2.2 混凝土质量变异成因分析
        2.2.3 主塔几何变异成因分析
    2.3 锚碇施工质量变异性
        2.3.1 锚固连接器偏角
        2.3.2 锚固连接器偏角来源分析
    2.4 主缆施工质量变异性
        2.4.1 索股鼓丝
        2.4.2 主缆钢丝交错压迫
        2.4.3 主缆钢丝损伤
        2.4.4 主缆锚跨索股内力偏差
    2.5 索夹、吊杆施工质量变异性
        2.5.1 索夹位置放样偏差
        2.5.2 索夹安装质量
        2.5.3 吊杆施工质量偏差
    2.6 加劲梁施工质量变异性
        2.6.1 钢箱梁焊缝宽度偏差
        2.6.2 钢箱梁重量偏差
        2.6.3 钢箱梁焊缝残余应力
    本章小结
第3章 悬索桥施工质量变异影响分析
    3.1 主塔施工质量变异影响分析
        3.1.1 混凝土强度影响
        3.1.2 主塔截面尺寸影响
        3.1.3 主塔倾斜度影响
        3.1.4 塔顶偏位影响
    3.2 锚固连接器偏角影响
        3.2.1 建模与计算
        3.2.2 结果与分析
    3.3 主缆施工质量误差影响
        3.3.1 主缆有效截面面积
        3.3.2 主缆矢高影响分析
    3.4 索夹与吊杆施工质量变异影响
        3.4.1 索夹偏位影响
        3.4.2 吊杆长度误差影响
    3.5 钢箱加劲梁施工质量误差影响
        3.5.1 钢箱梁重量误差影响分析
        3.5.2 钢箱梁焊接残余应力影响
    本章小结
第4章 悬索桥成桥安全状态评估
    4.1 悬索桥初始安全状态评价指标
    4.2 主成分分析法
    4.3 悬索桥安全状态评估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4)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桥梁深水基础发展概况
    1.2 我国桥梁深水桩基础发展概况
    1.3 工程背景
        1.3.1 工程概况
        1.3.2 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
    1.4 问题的提出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
    2.1 施工准备工作
    2.2 一般工艺
        2.2.1 正、反循环施工
        2.2.2 冲击钻
        2.2.3 回旋钻
        2.2.4 旋挖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 钢栈桥搭设
        3.1.1 施工步骤
        3.1.2 栈桥桥台
        3.1.3 钢管桩施工
        3.1.4 贝雷梁施工
        3.1.5 横、纵分配梁施工
        3.1.6 桥面系施工
        3.1.7 栈桥的维护和保养
        3.1.8 栈桥的拆除
    3.2 平台搭建
    3.3 钢护筒加工和打设
    3.4 泥浆配制
    3.5 冲击成孔
    3.6 钢筋笼加工与下放
    3.7 混凝土灌注前检测
    3.8 混凝土浇筑
        3.8.1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3.8.2 水下混凝土浇筑
    3.9 泥浆排放和钻孔桩钻渣处理
    3.10 超声波检测桩基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事故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4.1 塌孔
    4.2 斜孔
    4.3 扩孔和缩孔
    4.4 钢筋笼上浮
    4.5 导管进水
    4.6 卡管
    4.7 埋管
    4.8 灌短桩头
    4.9 桩身夹泥断桩
    4.10 钻孔灌注桩事故案例及解决措施
        4.10.1 问题处理案例1
        4.10.2 问题处理案例2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工钻孔平台数值模拟
    5.1 钻孔平台结构
        5.1.1 结构形式
        5.1.2 地质水文条件
    5.2 验算工况
    5.3 单项荷载计算
        5.3.1 恒载
        5.3.2 施工荷载
        5.3.3 气象水文环境
    5.4 有限元模型
        5.4.1 主桥桥墩钻孔平台模型
        5.4.2 主引共用桥墩钻孔平台模型
        5.4.3 引桥桥墩钻孔平台模型
        5.4.4 边界条件和约束处理
    5.5 主桥桥墩钻孔平台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5.5.1 变形验算
        5.5.2 应力验算
        5.5.3 桩基承载力要求
        5.5.4 稳定性分析
    5.6 主引共用桥墩钻孔平台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5.6.1 变形验算
        5.6.2 应力验算
        5.6.3 桩基承载力要求
        5.6.4 稳定性分析
    5.7 引桥桥墩钻孔平台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5.7.1 变形验算
        5.7.2 应力验算
        5.7.3 桩基承载力要求
        5.7.4 稳定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陡坡桥梁桩基施工工艺、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现状
        1.2.2 陡坡桥梁桩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标准化
    2.1 概述
    2.2 山区陡坡岩土体环境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2.2.1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方法的确定
        2.2.2 山区陡坡地形条件对桩基施工的影响
        2.2.3 山区陡坡地质条件对桩基施工的影响
    2.3 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程
    2.4 施工前准备工作
    2.5 成孔工艺研究
        2.5.1 开孔
        2.5.2 覆盖土层挖孔施工
        2.5.3 岩层爆破成孔施工
        2.5.4 混凝土护壁施工
        2.5.5 桩孔垂直度控制
    2.6 成桩工艺研究
        2.6.1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工艺
        2.6.2 浇注混凝土指标控制
        2.6.3 混凝土灌注技术
    2.7 小结
第三章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质量与安全控制标准化
    3.1 概述
    3.2 山区陡坡桥梁桩施工质量控制
        3.2.1 人工挖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
        3.2.2 钢筋笼制作及吊装沉放质量控制
        3.2.3 灌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标准
        3.2.4 桩基的成桩质量评定方法
    3.3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3.1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成孔期施工技术问题及防治
        3.3.2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灌注期施工技术问题及防治
    3.4 山区陡坡地段桥梁桩基础施工中事故分析与防治
        3.4.1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成孔期事故分析与防治
        3.4.2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灌注期施工事故分析与防治
    3.5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安全控制
        3.5.1 山区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
        3.5.2 山区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控制体系
    3.6 小结
第四章 山区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工程病害处治标准化
    4.1 概述
    4.2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防水害技术研究
        4.2.1 坡面水对陡坡桩基影响
        4.2.2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防水害原则
        4.2.3 坡面排水体系设计
        4.2.4 某高速部分桥梁陡坡桩基水害排查
    4.3 山区陡坡桥梁基础防地质灾害技术研究
        4.3.1 地质灾害产生原因
        4.3.2 桥梁下部结构防护技术
        4.3.3 陡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4.4 某高速陡坡桥梁桩基工程病害处治
    4.5 小结
第五章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技术评价
    5.1 概述
    5.2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评价指标
    5.3 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1 建立评价指标集 U 及评价级 V
        5.3.2 构造评价隶属函数
        5.3.3 确定评价指标权值集
        5.3.4 确定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5.4 工程评价实例
        5.4.1 工程概况
        5.4.2 工程模糊综合评价
    5.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6)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墩群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钻孔灌注桩的分类
    1.4. 钻孔灌注桩的特点
    1.5. 课题来源及工程概况
        1.5.1 工程概况
        1.5.2 工程自然条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钻孔灌注群桩施工技术
    2.1. 钻孔灌注群桩施工要求
    2.2. 成孔方法
        2.2.1 泥浆性能要求
        2.2.2 泥浆的循环和净化
        2.2.3 成桩
        2.2.4 钻孔灌注桩成孔问题及其分析
        2.2.5 1#墩灌注桩施工流程
    2.3. 施工准备
        2.3.1 大堤防护
        2.3.1.1 防护方案
        2.3.1.2 变形监测概述
        2.3.1.3 变形监测情况及成果分析
        2.3.2 钢护筒下沉
        2.3.3 泥浆制备与循环净化
        2.3.4 钻机就位与测量
    2.4. 钻孔灌注桩施工
        2.4.1. 钻孔施工
        2.4.2. 导管下放及二次清孔
        2.4.3. 水下混凝土灌注
        2.4.4. 桩身检测
    2.5. 钻孔桩施工中的问题预防和处理
    2.6. 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6.1 原材料控制
        2.6.2 工地现场试验
第3章 群桩承台施工
    3.1. 施工准备
        3.1.1. 钢管预埋施工
        3.1.2. 场地清理
        3.1.3. 钢管桩及栈桥
        3.1.4. 平台连接系
        3.1.5. 围檩拼装施工
        3.1.6. 钢结构平台拼装施工
        3.1.7. 围檩吊挂结构施工
        3.1.8. 围檩吊挂下放
        3.1.9. 钢板桩围堰
        3.1.10. 吸泥出土
        3.1.11. 封底施工
    3.2. 承台施工
        3.2.1. 围堰内抽水及基坑处理
        3.2.2. 钻孔桩竣工验收与承台测量放样
        3.2.3. 模板施工
        3.2.4. 钢筋施工
        3.2.5. 混凝土施工及养护
        3.2.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3.2.6.1 温度控制标准
        3.2.6.2 温度控制措施
        3.2.6.3 温度控制监测
        3.2.6.4 温度控制效果
第4章 1#墩群桩基础有限元分析
    4.1. 软件介绍
    4.2. 有限元建模
    4.3. 接触面处理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5. 桩基承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5.1. 桩周土体弹性模量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4.5.2. 桩周土体粘聚力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4.5.3. 桩周土体内摩擦角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估与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重大危险源识别研究现状
        1.3.2 重大危险源评价研究现状
        1.3.3 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
        1.4.1 地铁施工事故
        1.4.2 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
        1.4.3 地铁施工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地铁施工风险源识别与评价基本理论
    2.1 事故致因理论
    2.2 危险源分类理论
    2.3 风险分析理论
        2.3.1 风险识别
        2.3.2 风险估计
        2.3.3 风险评价
    2.4 应急管理理论
第三章 地铁施工危险源因素库构建
    3.1 地铁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流程
    3.2 地铁施工危险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3.2.1 水文地质条件
        3.2.2 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和技术方案
        3.2.3 决策、管理和组织方案
        3.2.4 工程建设周边环境
    3.3 地铁施工危险事故发生的特征
        3.3.1 地铁施工危险事故发生的一般特征
        3.3.2 地铁施工危险事故发生的重要特征
    3.4 地铁施工危险源辨识
        3.4.1 危险源辨识原则
        3.4.2 危险源辨识特点
        3.4.3 危险源辨识依据
        3.4.4 危险源辨识方法
        3.4.5 危险源辨识手段
    3.5 地铁施工危险源辨识因素库的建立
        3.5.1 地铁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3.5.2 地铁施工风险因素检查表
第四章 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以长沙地铁为例
    4.1 危险源辨识的总体思路框架
    4.2 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线路概况及环境分析
        4.2.1 线路区间概况
        4.2.2 地质水文条件
        4.2.3 区间线路穿越情况
        4.2.4 技术因素及施工方法比选
    4.3 线路区间内控制性工程危险源因素分析
        4.3.1 五一广场站施工危险源因素分析
        4.3.2 溁湾镇站施工危险源因素分析
    4.4 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体系构建
        4.4.1 盾构进出洞施工
        4.4.2 盾构推进施工
        4.4.3 盾构穿越特殊地段施工
第五章 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估及接受准则建立
    5.1 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确定
        5.1.1 LEC法运算过程分析
        5.1.2 LEC法判断标准拟定
        5.1.3 LEC法分类等级划分
    5.2 风险接受准则和分级标准
        5.2.1 风险接受准则评价理论
        5.2.2 风险等级标准
        5.2.3 风险评价矩阵
        5.2.4 定性的风险接受准则
    5.3 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和接受准则的改进
        5.3.1 地铁事故因素分类分级改进
        5.3.2 LEC法的风险发生概率等级改进
        5.3.3 LEC计算方法改进
    5.4 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工程施工危险源评估
    5.5 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穿越特殊地段施工相关控制措施
        5.5.1 区间穿越桥梁基础的技术处理措施
        5.5.2 区间下穿湖泊、河流时的技术措施
        5.5.3 区间穿越地面房屋的保护和处理措施
        5.5.4 区间穿越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第六章 地铁施工风险源控制措施建议
    6.1 组建高效运行的组织管理体系
    6.2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6.2.1 切实做好地铁沿线地区的三规划
        6.2.2 加强地铁建设与相关项目或事项的协调
        6.2.3 落实地铁建设过程的三管理
    6.3 加强安全质量保障措施
        6.3.1 科学确定并严格执行合理的工程建设周期
        6.3.2 充分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6.3.3 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
        6.3.4 落实安全质量责任
        6.3.5 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凌云路湛河连续梁桥溶洞处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工程概况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程地质情况及分析
    2.1 地质概况
        2.1.1 一般地质情况
        2.1.2 溶洞情况
    2.2 地质灾害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洞地质段施工方案选择
    3.1 挖孔桩施工
        3.1.1 准备工作
        3.1.2 井孔开挖
        3.1.3 孔壁支护施工
        3.1.4 终孔检查及钢筋笼安装
        3.1.5 灌注混凝土
        3.1.6 质量控制
        3.1.7 安全保证措施
        3.1.8 方案分析
    3.2 钻孔桩施工
        3.2.1 钻前准备工作
        3.2.2 钻孔施工
        3.2.3 成孔时注意问题
        3.2.4 预防措施
        3.2.5 桩基其它施工
        3.2.6 方案分析
    3.3 护筒跟进法
        3.3.1 内护筒的确定
        3.3.2 溶洞顶部冲孔
        3.3.3 内护筒的沉放
        3.3.4 空隙处理
        3.3.5 注意事项
        3.3.6 方案分析
    3.4 挖钻结合法施工
        3.4.1 施工方法
        3.4.2 技术要求
        3.4.3 方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该工程方案选择及施工方法
    4.1 施工方案的确定
        4.1.1 前期施工状况
        4.1.2 方案选择
        4.1.3 处理原则
    4.2 采用冲击钻机成孔
        4.2.1 施工方法
        4.2.2 溶洞处理
        4.2.3 注意事项
    4.3 片石回填
        4.3.1 掺加比例及方法
        4.3.2 注意事项
    4.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4.4.1 钢筋笼制作
        4.4.2 钢筋笼安装
        4.4.3 控制措施
    4.5 二次清孔
        4.5.1 清孔目的
        4.5.2 施工方法
        4.5.3 注意事项
    4.6 水下混凝土灌注
        4.6.1 施工方法
        4.6.2 注意事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效益分析
    5.1 施工体会
        5.1.1 地质资料
        5.1.2 方案选择
        5.1.3 处理方法
    5.2 效益分析
        5.2.1 经济效益
        5.2.2 社会效益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论文致谢

(9)复杂地层桩孔钻进工艺及机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外研究现状
        1.3.1 回转钻进
        1.3.2 无循环施工工艺和机具
        1.3.2.1 全套管钻进工艺
        1.3.2.2 旋挖钻进施工法
        1.3.3 长螺旋钻进工艺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冲击钻进
        1.4.1.1 冲击钻进工艺
        1.4.1.2 冲击钻进机具
        1.4.2 回转钻进工艺及机具
        1.4.2.1 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
        1.4.2.2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
        1.4.2.3 射流反循环钻进工艺
        1.4.2.4 泵举反循环钻进
        1.4.2.5 反循环施工工艺
        1.4.2.6 回转钻进用钻具的设计现状
    1.5 旋挖钻进工艺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1.5.1 旋挖钻进机具方面的研究现状
        1.5.1.1 旋挖斗
        1.5.1.2 短螺旋钻头
        1.5.1.3 筒钻
        1.5.2 旋挖钻进桩孔施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1.5.2.1 在淤泥层、流砂层施工工艺
        1.5.2.2 卵砾石层施工工艺
        1.5.2.3 冻土层施工工艺
        1.5.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滚刀钻头及钻进工艺的研究
    2.1 滚刀
        2.1.1 滚刀的钻进破岩机理
    2.2 滚刀钻头的水力学设计
    2.3 焊齿滚刀的研究
        2.3.1 焊齿滚刀的设计研究
        2.3.2 滚刀的失效型式的研究
        2.3.2.1 轴承
        2.3.2.2 密封
        2.3.2.3 滚刀轴承的润滑
        2.3.2.4 滚刀钻头的失效形式
        2.3.2.5 轴承的失效形式
        2.3.3 刀具布置的优化和平衡
        2.3.3.1 刀具的布置
        2.3.4 焊齿滚刀厂内密封实验
        2.3.5 滚刀试验情况
        2.3.6 小结
第3章 冲击回转反循环工艺及机具的研究
    3.1 大口径冲击回转工艺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3.2 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3.3 钻头设计原则
        3.3.1 对钻进参数的分析
        3.3.2 针对实验的改进
    3.4 结果分析
    3.5 冲击回转钻进减少钻孔斜度的原理
    3.6 岩石破碎是冲击和回转的联合作用
        3.6.1 岩石破碎是在两种载荷的作用下完成
        3.6.2 冲击回转钻进是斜冲击破碎岩石
        3.6.3 小结
第4章 无循环钻进工艺和机具在复杂地层钻进的研究
    4.1 全套管钻进工艺工作原理
        4.1.1 全套管护壁钻进优点
        4.1.2 全套管护壁钻进缺点
        4.1.3 全套管护壁钻进适用范围
    4.2 在卵砾石层、淤泥层、流砂层的施工工艺和机具
        4.2.1 套管钻进的几种工艺方法
        4.2.1.1 用旋挖钻机进行套管施工工艺
        4.2.1.2 双动力头旋挖钻机下套管工艺
        4.2.1.3 振动锤施工套管的工艺
        4.2.1.4 搓管机施工套管的钻进工艺
        4.2.1.5 全套管回转钻机钻进工艺
        4.2.2 底部扩孔下套管钻进工艺
        4.2.3 牙轮扩孔钻头的设计与使用
        4.2.4 捞砂斗扩孔钻头的设计与使用
        4.2.5 螺旋扩孔钻头的设计与使用
        4.2.6 实验结果
    4.3 长螺旋钻钻进、套管护壁钻进工艺及机具的研究
        4.3.1 螺旋钻钻头的设计
        4.3.1.1 螺距S 及螺旋面的倾角a
        4.3.1.2 转速
        4.3.1.3 临界转速
        4.3.1.4 长螺旋钻具的结构设计
        4.3.1.5 实验结果
    4.4 卵砾石层钻进工艺与机具
        4.4.1 切削盘内置式筒钻钻进工艺
        4.4.2 卵砾石层钻进工艺及复合式螺旋钻头
        4.4.3 在漂石层钻进的卵砾石取心工艺及机具
        4.4.3.1 钻进工艺
        4.4.3.2 设计依据
        4.4.3.3 取芯筒钻实验使用情况实验结果
        4.4.4 小结
第5章 微风化、完整坚硬岩层施工工艺及机具研究
    5.1 局部空气反循环钻进工艺原理
    5.2 施工工艺
        5.2.1 孔壁条件
        5.2.2 设备的安装
        5.2.3 钻进工艺参数
    5.3 空气回转转换盘(气笼头)
    5.4 局部气举反循环全断面钻进钻头
        5.4.1 刀具的选择与分布设计
        5.4.2 钻头的水力学设计
        5.4.3 储渣筒和排渣管的设计
    5.5 实验结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项目

(10)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公路发展概况
        1.1.1 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1.1.2 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1.3 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1.2.1 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1.2.2 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1.2.3 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1.3 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1.3.2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1.3.3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1.3.4 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1.3.5 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1.4.1 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4.2 选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1.4.5 论文研究支撑
        1.4.6 研究进度
        1.4.7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2.1.1 地貌轮廓
        2.1.2 地貌类型
    2.2 地质构造环境
        2.2.1 构造单元
        2.2.2 地层单元
    2.3 活动性构造带
        2.3.1 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2.3.2 地震活动
        2.3.3 区域地壳稳定性
    2.4 水文地质环境
    2.5 工程地质
    2.6 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3.1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3.1.1 软土
        3.1.2 膨胀土
        3.1.3 岩溶
        3.1.4 采空区
        3.1.5 泥石流
        3.1.6 岩堆
        3.1.7 滑坡
        3.1.8 红层软岩
    3.2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1 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2 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3 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4 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5 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6 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7 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8 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3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3.3.1 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3.3.2 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4.1 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4.1.1 岩土体结构
        4.1.2 地质体面状结构
        4.1.3 地下孔隙
    4.2 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4.2.1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4.2.2 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4.3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4.3.1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4.3.2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4.4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4.4.1 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4.4.2 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5.1 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5.1.1 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1.2 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1.3 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2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5.2.1 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5.2.2 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5.2.3 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5.2.4 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5.2.5 崩塌/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5.2.6 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5.3 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6.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6.1.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6.1.2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6.1.3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6.2 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6.3 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6.3.1 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技术
        6.3.2 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6.4 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6.4.1 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边坡及路基技术
        6.4.2 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路基工程技术
    6.5 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6.5.1 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6.5.2 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6.5.3 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6.6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
        6.6.1 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6.6.2 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7.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7.2 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7.2.1 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7.2.2 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7.2.3 基于地质、地形、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7.2.4 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7.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3.1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7.3.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7.3.3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4 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7.4.1 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7.4.2 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7.5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地质环境监测)及病害处治
        7.5.1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7.5.2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7.5.3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7.5.4 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7.6 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7.6.1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7.6.2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7.6.3 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7.6.4 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7.7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四、西乡河桥挖孔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度超宽预应力箱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研究[D]. 张仁宏.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2]郎溪路高架桥二标区段桩基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 刘备. 安徽建筑大学, 2017(04)
  • [3]基于施工质量的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成桥安全状态评估[D]. 陈永瑞. 长安大学, 2015(02)
  • [4]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D]. 修林岩. 山东大学, 2013(04)
  • [5]山区陡坡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技术研究[D]. 殷坤宇. 长安大学, 2012(07)
  • [6]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墩群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D]. 时一波. 中南大学, 2012(03)
  • [7]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估与识别研究[D]. 贺爱群. 中南大学, 2010(02)
  • [8]凌云路湛河连续梁桥溶洞处理措施研究[D]. 张卫民. 郑州大学, 2010(02)
  • [9]复杂地层桩孔钻进工艺及机具研究[D]. 刘家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 柏松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西乡河大桥开挖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