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GMS系C815S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两用GMS系C815S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一、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肖丰,刘玮琦,曾盖,郝明,肖应辉[2](2021)在《C815S衍生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碾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C815S衍生的8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505S、614S、706S、711S、712S、714S、715S和718S)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采用8个不育系和2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案配制的200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8个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所有性状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育系×恢复系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糙米率、粒长、粒宽的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不育系,整精米率、长宽比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恢复系,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不育系和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方差相当。所有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在83%以上,狭义遗传力总体上表现为粒宽>粒长>糙米率>长宽比>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精米率>垩白度,其中粒长和粒宽的狭义遗传力大于80%,垩白度的狭义遗传力仅35.99%。614S、712S和715S的整精米率和长宽比一般配合力均表现为微弱的负效应或正效应,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现出较大的负向一般配合力,可望配制出整精米率高、长宽比大、垩白度低的优质杂交稻组合。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3](2021)在《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好。通过系列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以展998S为例总结了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生物学特征,并对今后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汤剑豪[4](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林鑫[5](2019)在《大穗型两系不育系M20S特征特性及应用基础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两系杂交水稻以其程序简单、配组自由和无细胞质负效应等优势,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亚种间的杂种优势育成的穗大粒多、品质优良的超级杂交稻是当前的一大趋势。M20S是一个大穗型两系不育系,单穗穗重在7~8 g之间,拥有较优良的穗部性状,具有早熟高产的潜力。对M20S的主要农艺性状、异交特性、不育起点温度、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该不育系的繁殖、杂交制种以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加快M20S及所配组合的生产应用步伐。研究结果表明:(1)M20S主茎叶片数13叶,M20S的分蘖数较少,平均10个;M20S茎杆粗壮,生物量较大,穗部性状优良;M20S苗期根系性状指标优良;M20S在广州的播始历期为72~83天,具有早熟特性以及组配早熟组合的潜力。(2)M20S的日开花动态呈现类似“M”的动态趋势,午前花率高,盛花期集中,开花历期持续时间长,柱头外露率高,有利于异交结实。(3)参考农业部部颁标准(NY/T1215-2006),初步鉴定M20S不育起点温度为24.0℃,育性受光照长度的影响很小,其不育类型为温敏型。(4)M20S所配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主要表现穗大、穗重、生育期较短,所配组合具有早熟高产的特点。(5)不育系M20S在试验研究考察的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性效应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理想,其中M20S/航恢1508、M20S/泰丰占、M20S/航恢1173、M20S/R1033、M20S/粤香丝苗和M20S/R2479等综合配合力效应较理想。(6)生育期、株高、谷粒长宽比、一次枝梗数、单株穗重、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加性遗传效应占主导作用;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的非加性遗传效应占主导作用;所有的性状都受到环境和基因的共同影响。(7)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穗长>谷粒长宽比>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单株穗重>结实率>千粒重;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一次枝梗数>生育期>谷粒长宽比>着粒密度>穗长>单株穗重>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株高>结实率>有效穗数。(8)M20S及M20S所配组合的稻米外观品质较好,M20S的垩白粒率(9.50%)和垩白度(1.59%)表现较好,但直链淀粉含量偏高(22.71%);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M20S所配组合平均垩白粒率(59.00%)和垩白度(20.14%)表现不好,平均直链淀粉含量(25.47%)。本研究表明:M20S不育起点温度24.0℃,对光周期不敏感,属于温敏型,株型紧凑,集散适中,分蘖能力偏弱,穗部性状优良,异交动态表现较好;M20S所配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M20S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性效应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理想;M20S稻米品质表现较好,但组合的稻米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改良。

赵林[6](2017)在《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水稻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航17S是通过空间诱变技术,将培矮64S干种子搭载2006年9月我国发射的“实践八号”农业卫星,经过地面种植和跟踪、定向筛选、不育起点温度加压选择,最终选育到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AC)、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不育株系。本研究以培矮64S为对照,对航17S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剑叶宽以外,航17S主要农艺性状与原种培矮64S接近,株型集散适中,茎秆较粗,主茎总叶片数较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强,穗粒数适中,符合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选育标准。2.航17S总体异交特性好,开花历期长,盛花期集中,午前花率高,在安排花期时选择空间大;另外其柱头外露率高,尤其是双边外露率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花粉,提高杂交制种的质量与产量。3.通过对航17S与原种培矮64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可知,原种在DNA水平上对空间环境不敏感,不容易造成基因位点的突变;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表明航17S的低AC值主要受主效基因Wx的影响,具体原因为Wx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剪切处第一个碱基G→T突变与第一内含子剪切位点上游55bp处(CT)n重复数为18引起。4.航17S的不育起点温度经过加压选择之后,经测定在23℃以下,符合部颁标准;航17S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最大,有效积温变异系数最小,有效积温稳定,说明航17S为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温敏型不育系,同时其育性稳定、可繁性好,是优良的两系不育系。5.航17S所配组合超亲、对照优势(包括对应条件下培矮64S所配组合)明显,主要表现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这4个性状上。6.航17S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株高、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其所配组合航17S/1H1124与航17S/航恢1179是综合性状理想的杂交组合。7.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不显着;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直接影响中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作用最为明显,千粒重对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间接影响很大。8.稻米品质分析表明航17S所配组合在碾米品质上表现优良,外观、蒸煮食味品质则由于垩白度偏高、AC值偏低导致整体上达不到国家优质米标准,这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米质方面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本研究表明:通过空间诱变选育的新型不育系航17S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其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配合力良好,产量高,在米质上也有巨大的应用提升空间。随着航17S在育种实践上的逐步应用,将为我省杂交水稻育种写下浓重的一笔,同时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新型不育系,将不断丰富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为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指引明路。

夏泽静[7](2015)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以丰39S为母本,配组出多个优良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表现出该两用核不育系性状优异、配合力强和制种安全等突出特征。为了使丰39S得到更好的应用、促进两系杂交水稻推广,本论文以丰39S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丰39S具有优异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剑叶张开角度小于7.32,剑叶具有长、直、宽。倒二叶、倒三叶均较长、较宽;株高适中,上部3节间长,基部节间粗壮;4月10日至5月10日播种总叶数16-17叶,播始历期在90-97d,5月10至7月10日播种总叶数15-17叶,播始历期在73-90d,出叶数量多,速度快;分蘖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单位面积总颖花量达5.57万/m2;稻米品质优良,抗性好。(2)丰39S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制种安全,繁殖容易。丰39S育性转换明显,育性转换具有一定的光温连动效应特点,在光长>13.0 h时,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约为23℃,在短光照条件下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0℃;用21℃和22℃的低温处理,在短日照条件下(光长12.0h),育性达30-40%,在长日照条件下(光长14.0h),育性达20%左右,因此在长光照条件下采用22℃以下冷水串灌繁种,或在短光照条件下在海南冬繁均可获得成功。,(3)丰39S异交习性好,制种产量高。开花与抽穗历期长,见花期、盛花期分别较见穗期、盛穗期迟2-3 d,开花盛期与抽穗盛期天数相同;花时较集中,有明显的开花高峰,午前花所占比例较大,开颖历期长,开颖角度较大,柱头体积较大,柱头外露率高,但颖花不闭颖率高,柱头活力也较培矮64低;对“920”敏感,在抽穗10-20%时喷施20-25g/667m2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与不同类型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潜力有差异。(4)丰39S广亲和性好,配组优势强。其所配组合与平均结实率达80%以上,产量与两对照的平均对照优势分别为27.5kg和44.8kg,均为正值;所配组合产量较高主要与其穗部性状改良有关,其平均每穗粒数较两对照分别多47.4粒和54.0粒;全生育期为118-139d,变幅大,能组配不同生育类型的水稻品种。(5)丰39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优。所配组合具有较高的糙米率、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合适的直键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三级优质率达100%。但与其他8项米质性状比较,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仍然较低,垩白是丰39S品质育种需要改良的性状之一。

王建龙[8](2011)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龙S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稻瘟病广泛发生在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每年都造成严重损失。迫于寄主的选择压力,稻瘟菌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往往迅速变异,容易导致主栽品种抗性丧失。因此,新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是当今水稻抗瘟育种的重要课题,继续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突破性新品种仍是今后水稻育种攻关的主要目标。本文对龙S的农艺性状、育性转换规律、异交特性、稻瘟病抗性表现、稻瘟病抗性杂种优势、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特征及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龙S具有理想的株叶形态,剑叶长度在35~43cm之间,剑叶张开角度为6.9°,具有长、直、窄等特点。2.龙S属于光温敏核不育系,温度对其育性起主导作用,高温诱导不育,低温诱导可育,不育临界温度为22.5~22.8℃,育性生理临界温度为17.2℃左右,最适宜的繁种温度为19~21.5℃,通过连续两年在长沙地区分期播种试验,其育性稳定,未出现波动。3.龙S异交特性优良,其盛花期主要集中在抽穗后2~6d,花时早,午前花率高,最高达到59.09%,日开花高峰期为09:00~14:00;颖花张开角度为30.64°,张开时间达2.5h;柱头生命力强且持续时间长(5d),柱头外露率高,且双边外露率高于单边外露率,包颈粒率低,异交特性较好,龙S包颈低,只有3.3%,对“九二○”反应较敏感,彻底解除抽穗包颈的用量为15~20/667m2,最适喷施时期为稻穗即将破口期。4.龙S具有广谱抗稻瘟病特性,在鉴定的41份国内外稻瘟菌小种中,龙S的抗性频率达到100%,尤其对于湖南本地的生理小种具有高水平抗性。5.通过对龙S、C815S与8个父本所配组合进行室内及田间的稻瘟病抗性鉴定,与C815S相比,龙S能显着提高杂种F1代稻瘟病抗性水平,所配组合在田间和室内都表现抗病。6.通过群体遗传分析,龙S/CO39的F2群体对稻瘟菌菌株IC-17的抗感单株数分离比符合15:1,说明龙S至少含有2对主效抗瘟基因;龙S/CO39及龙S/NPB的F2群体对稻瘟菌菌株318-2及RB7的抗感株系数分离比均符合3:1,说明龙S对这两个菌株的抗性分别为独立遗传的显性单基因控制。7.利用848对SSR和SNP引物分析龙S与CO39,NPB之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龙S与CO39之间共有多态引物142对,平均多态检出率为16.75%,龙S与NPB之间共检出多态引物287对,多态检出率为33.84%。8.构建龙S与感病亲本NPB杂交F2群体,接种稻瘟菌生理小种318-2进行表型鉴定,采用BSA(Bulk Segregant Analysis)及RCA (Recessive Class Analysis)分析方法将龙S的主效抗瘟基因定位于标记M1与M2之间,距离为1.3cM,这两个标记的物理距离分别位于克隆AP005593同AP005811之间,距离为110kb。通过比较龙S与以前在该位点定位的两个基因Pi5和Pii的抗谱,发现龙S表现出更高更广谱的抗性,结果表明龙S可能具有新的抗瘟等位基因。9.利用龙S与感病亲本CO39杂交构建F2群体,并经单粒传种方法构建F3RIL至F6RIL,构建了一份含112个标记的龙S完整遗传连锁图,并结合田间表型,统计分析发现,龙S的田间抗性由8个QTL控制,分别位于:第5号染色体的标记RM8039与RM18516之间,第6号染色体的标记RM190与RM19410之间,第10号染色体的标记RM5304与RM304之间。综上所述,龙S具有理想的株叶形态,较低的育性敏感期,优良的异交特性,对稻瘟病表现高抗,是一个理想的两系不育系,本研究精细定位了一个未被报道的广谱抗瘟基因Pi-LS(t)及多个微效基因,为这些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应用奠定了基础。

唐文帮,肖应辉,邓化冰,盛浩文,张桂莲,陈立云[9](2010)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以C815S等5个不育系为母本,与7个优良父本配组,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F1代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用核不育系龙S、7光S052、培矮64S和三系不育系Ⅱ-32A相比,C815S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最好.C815S在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5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6.656、6.342、7.236、16.669、6.705,在5个不育系中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329和2.353,排第2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为-2.197,排名第4.C815S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C815S在有效穗、着粒密度、千粒重、单株产量、经济系数5个性状上分为Ⅰ类,在每穗总粒数、结实率2个性状上分为Ⅱ类,株高、穗长为Ⅳ类.

杨烨[10](2010)在《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对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新选育的8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及对照株1S和C815S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新选育的8个不育系及C815S、Y58S和8个恢复系所配37个组合与汕优63的对照优势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7SH210、7SH191、7SH193属早稻类型不育系;株叶形态比较理想;主茎总叶片数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一般;播始历期短;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等性状优于株1S。2、7SH099、7SH088、8SH010、8SH028、8SH026属中稻类型不育系;7SH088、7SH099、8SH010株叶形态比较理想;出叶迅速;分蘖能力强;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等性状优于C815S、8SH028、8SH026播始历期为81d;株叶形态一般;8SH026株高为95.9cm;出叶速度、主茎总叶片数、分蘖能力、产量性状等对C815S的优势不明显。3、对经人工水温控制池低温处理5d的不育系单穗进行育性鉴定:7SH210、8SH010、7SH099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2.5℃左右;8SH028、8SH026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3.5℃左右;7SH191、7SH193、7SH088不育起点温度大于23.5℃。4、7SH210、7SH191、7SH193的单穗开花天数为5d;日开花高峰时段10:00-14:00;开颖习性与株1S的差异较小;7SH191、7SH193的柱头外露率比株1S大,包颈粒率比株1S小;7SH210的柱头外露率、包颈粒率对株1S的优势不明显。5、7SH088、7SH099、8SH028、8SH026的单穗开花天数为4d;8SH010的单穗开花天数为5d;日开花高峰时段10:00-13:30;柱头外露率较高;8SH026包颈粒率比C815S低;其他不育系包颈粒率比C815S高;7SH099、8SH028、8SH026的开颖习性较好。6、8SH026、7SH090、7SH071、7SH270的配合力较高;在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及单株理论产量上的一般配合力较高;C815S、7SH089、7SH88、7SH099的一般配合力较低;7SH193/9113、7SH090/80395、7SH071/80281、8SH026/80447的特殊配合力较高。7、7SH210、8SH010、7SH099等不育系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等符合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标准;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叶形态比较理想;7SH210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等性状优于株1S;进一步改良异交特性,实用前景较好;8SH010、7SH099的产量性状、异交性状等优于C815S;是否具有实用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2.2.9 开花习性观察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C815S衍生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碾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材料种植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组合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表现
    2.2 供试组合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
        2.2.1 配合力方差
        2.2.2 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
        2.2.3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3 结论和讨论

(3)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不育系选育历史回顾
    1.1 三系不育系研究
    1.2 两系不育系研究
    1.3 不育系配套技术研究
    1.4 国外水稻不育系研究
2 水稻不育系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
3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研究的设想
    3.1“小粒不育系,高收获指数”的启示
    3.2 小粒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表现出高收获指数特征
    3.3 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应具备的生生物学特征
4 讨论
    4.1 收获指指数与生物产产量
    4.2 不育系系收获指数的的筛选
    4.3 加强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研究
    4.4 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应用前景展望

(4)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大穗型两系不育系M20S特征特性及应用基础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1.2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基础研究
        1.2.1 光温敏水稻不育系的类型
        1.2.2 光温敏水稻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1.3.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策略
        1.3.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 配合力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5 大穗型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M20S农艺性状与生育期调查
        2.2.2 M20S异交动态研究
        2.2.3 M20S不育起点温度研究
        2.2.4 M20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以及所配组合配合力分析
        2.2.5 M20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M20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3.1.1 M20S叶龄与分蘖动态分析
        3.1.2 M20S植株形态性状调查
        3.1.3 M20S株高及穗部性状调查
        3.1.4 M20S苗期发根力研究
        3.1.5 M20S生育期的调查
    3.2 M20S异交特性研究调查分析
        3.2.1 M20S与培矮64S日开花动态调查
        3.2.2 M20S与培矮64S单穗开花历期调查
        3.2.3 M20S与培矮64S的柱头外露率
    3.3 M20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3.4 M20S的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3.4.1 M20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3.4.2 M20S所配组合配合力分析
    3.5 M20S及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M20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评价
        4.1.2 M20S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利用综合评价
    4.2 结论
        4.2.1 M20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
        4.2.2 M20S的异交特性
        4.2.3 M20S的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4.2.4 M20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
        4.2.5 M20S及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
    4.3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研究
        1.2.1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与类型
        1.2.2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研究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1.3.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1.3.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4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4.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成就
        1.4.2 SSR标记在水稻空间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1.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杂交水稻中的育种利用评价
        1.5.1 杂种优势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1.5.2 配合力研究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1.5.3 直链淀粉含量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2.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2.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2.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2.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2.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3.1.1 叶龄与分蘖动态
        3.1.2 株高及穗部性状
        3.1.3 主茎叶片数与播始历期
    3.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3.2.1 日开花动态
        3.2.2 单穗开花历期
        3.2.3 柱头外露率
    3.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3.3.1 SSR多态性分析
        3.3.2 航 17S的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
    3.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3.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3.5.1 航 17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3.5.2 配合力分析
        3.5.3 组合间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5.4 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3.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3.6.1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分析
        3.6.2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创造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
        4.1.2 航 17S育种利用综合评价
        4.1.3 航 17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
    4.2 结论
        4.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4.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4.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4.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4.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4.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4.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本文所使用的的SSR引物
附录B:图版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应用基础研究
        1.1.1 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
        1.1.2 光温敏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的研究
        1.1.3 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特性与技术研究
        1.1.4 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研究
        1.1.5 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1 主要成就
        1.2.2 两用不育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策略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田间种植方法
    3.3 性状指标与测定方法
        3.3.1 丰39S基本农艺性性状观察
        3.3.2 丰39S育性鉴定
        3.3.3 丰39S异交特性观察
        3.3.4 丰39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表现
4 结果与分析
    4.1 丰39S基本农艺性状特征
        4.1.1 植株形态性状
        4.1.2 丰39S生育特性
        4.1.3 丰39S经济性状特征
    4.2 丰39S育性表现
        4.2.1 丰39S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确定
        4.2.2 不同光温组合处理丰39S的育性表现
    4.3 丰39S异交特性
        4.3.1 群体穗期与花期表现
        4.3.2 花时动态
        4.3.3 柱头性状表现
        4.3.4 包颈粒率和开颖习性
        4.3.5“920”敏感性试验
        4.3.6 不同类型父本授粉的异交结实表现
    4.4 丰39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的表现
        4.4.1 丰39S所配组合经济性状的表现
        4.4.2 丰39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性状表现
5 讨论
    5.1 丰39S综合农艺性状表现
    5.2 丰39S育性表现
    5.3 丰39S异交特性表现
    5.4 丰39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表现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龙S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两用不育系的研究概况
        1.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性研究
        1.1.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特点
        1.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分类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
        1.2.1 选育的方法
        1.2.2 选育的标准
        1.2.3 选育过程中的育性漂变问题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推广应用
    2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相关研究
        2.1 水稻稻瘟病概述
        2.1.1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侵染途径
        2.1.2 稻瘟病在水稻上的表现
        2.1.3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2.2.1 水稻抗瘟性的遗传
        2.2.2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2.2.2.1 常用的分子标记
        2.2.2.2 克隆技术的发展
        2.2.2.3 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
        2.2.2.4 克隆的18个抗瘟基因
        2.2.3 稻瘟病抗性的QTL研究
        2.2.4 水稻抗瘟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2.4.1 分子标记的开发
        2.2.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2.4.3 转基因工程育种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龙S主要农艺性状观察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农艺性状观测指标及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龙S植株形态特征
        3.1.1 龙S上三叶形态特征
        3.1.2 龙S地上部节间的形态特征
        3.1.3 龙S的主茎叶片数
        3.2 龙S的播始历期
        3.3 其它农艺性状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龙S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自然条件下育性表现的测定
        2.2.2 不育起点温度的鉴定方法
        2.2.3 适宜繁种温度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龙S在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3.2 龙S育性转换临界起点温度的测定
        3.3 龙S繁种的最适温度确定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龙S异交特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种植方法
        2.2.2 异交特性观测方法
        2.2.3 "九二○"敏感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龙S开花历期
        3.2 龙S日开花动态
        3.3 龙S柱头性状
        3.3.1 柱头大小
        3.3.2 柱头外露率及包颖率
        3.3.3 柱头生活力
        3.4 龙S开花习性
        3.5 龙S对"九二○"的敏感性
        3.5.1 "九二○"龙S抽穗包颈的影响
        3.5.2 "九二○"对龙S幼穗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龙S稻瘟病抗性鉴定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水稻育苗
        2.2.2 稻瘟病菌培养
        2.2.3 稻瘟病菌接种
        2.2.4 调查标准
    3 结果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龙S杂种F_1代稻瘟病抗性优势研究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大田抗性分析
        2.2.2 室内抗性分析
        2.2.3 数据统计
    3 结果分析
        3.1 田间结果分析
        3.2 室内接种分析
    4 小结及讨论
第七章 龙S抗稻瘟病基因定位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2.1 主效基因定位
        2.2.2 抗瘟QTL定位
        2.3 实验方法
        2.3.1 稻瘟病接种方法
        2.3.2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
        2.3.3 PCR程序
        2.3.4 电泳程序
        2.3.5 银染过程
        2.3.6 BSA及RCA分析
        2.3.7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多态性分析结果
        3.2 群体遗传分析
        3.3 主效基因定位结果
        3.4 龙S抗瘟微效多基因定位结果
        3.4.1 基因型分析结果
        3.4.2 表型鉴定分析
        3.4.3 抗瘟QTL定位
    4 小结与讨论
        4.1 不同亚种间多态比较
        4.2 龙S主效抗瘟基因与同位点抗瘟基因比较
        4.3 稻瘟病抗性的QTL研究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
    1 结论
    2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2.4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F1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
    2.5 一般配合力差数显着性测验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2.6 不育系性状配合力的利用价值分类

(10)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光温特点及类型
    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的漂变
    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
    6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第二章 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部分农艺性状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上三叶形态特征观察
        1.2.2 叶龄记载
        1.2.3 分蘖记载
        1.2.4 生育期记载
        1.2.5 株高及穗部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观察
        2.1.1 上三叶形态特征
        2.1.2 叶龄及出叶速度
        2.1.3 分蘖能力
        2.2 播始历期
        2.3 株高及穗部性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异交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开花动态观察
        1.2.2 柱头外露率调查
        1.2.3 包颈特性调查
        1.2.4 开颖习性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穗开花动态
        2.2 日开花动态
        2.3 柱头外露率
        2.4 包颈特性
        2.5 开颖习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所配组合对照优势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所配组合性状及对照优势表现
        2.2 9113、80395、80281、80447所配组合性状的对照优势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C815S衍生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碾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J]. 肖丰,刘玮琦,曾盖,郝明,肖应辉. 杂交水稻, 2021(04)
  • [3]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J].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6)
  • [4]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大穗型两系不育系M20S特征特性及应用基础评价[D]. 林鑫.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6]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D]. 赵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应用基础研究[D]. 夏泽静.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4)
  • [8]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龙S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D]. 王建龙.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9]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J]. 唐文帮,肖应辉,邓化冰,盛浩文,张桂莲,陈立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杨烨.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两用GMS系C815S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