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郊区农机化锁定9个项目

2003年北京郊区农机化锁定9个项目

一、2003京郊农机化锁定九个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卜新章[1](2017)在《《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第一本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刊物,创刊以来发行面广量大,至今从未间断。本文以《人民画报》创刊以来的涉农报道为研究对象,以画报中的农民幸福为主题,对画报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涉农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文本分析和媒介话语分析,分析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叙事与表意,以及画报对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探究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话语内容、话语立场、话语倾向,从而发现画报在涉农报道叙事表意中承担的角色,发现农民幸福的话语建构中潜藏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逻辑。过渡时期(1949-1956),《人民画报》的涉农报道对农民的幸福进行了肯定,并对农民的幸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渲染,丰收景象、农民生活条件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农民沉浸在幸福之中。同时对农民幸福的内容和归因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强调农民幸福的获得是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战胜生产建设中的困难,才能获得丰收、获得幸福,从而引导农民对共产党、组织集体、互助合作的认同,并推演出互助合作的集体归宿就是农民的幸福。探索时期(1957-1976),农民的幸福尽管在内容上延续了前一时期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然而在集体归宿方面的幸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越来越趋向于对物质幸福内容的替代,幸福的内容还越来越超越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成为战天斗地、建设贡献的精神超越,成为超越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好愿望,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归宿的自豪,成为文化革命斗争中的狂热激情,从而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的附庸,以致农民幸福的内容被异化,幸福的概念被偷换。改革开放时期(1977-1999),画报的涉农报道见证了共产党工作中心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见证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见证了中国农民的主体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逐步发挥,基本还原了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建构了这一时期农民幸福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报道中体现出农民幸福的个人立场、媒介立场、官方立场,宣传农民富裕幸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富裕幸福的方法途径,对农民追求物质富裕幸福进行了肯定和鼓动。新世纪以来(2000-2016),画报的涉农报道对农业的发展没有进行过多的炫耀,也没有太多的农民富裕幸福的叙事,而对“三农”发展过程的很多问题进行了呈现。同时,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话语较为集中,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发展成为新世纪画报涉农报道的主旋律。在这些涉农报道中,展开了城乡发展和农民幸福的追问,交织着农民增收的方法、途径和追求,进行着农民幸福与不幸的综合叙事,演绎了农民幸福的丰富内涵,表达了广大农民对幸福的进一步追求,并通过共产党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措施,阐释了国家存在和领导的意义。将《人民画报》60多年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纳入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发展轨迹中,从话语转变的角度对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进行传播政治经济学观照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幸福的叙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转向,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对话语建构起决定作用。过渡时期和探索时期,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话语铺天盖地,农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幸福、个人和集体方面的幸福得到了全面铺陈,同时更倾向于精神的和集体的幸福,并呈现为一边倒的农民非常幸福的倾向,没有任何农民不幸或问题的负面报道。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幸福的话语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在画报建构的物质幸福、精神幸福和农民主体性地位之间的关系和重点呈现出独具时代的特征,在幸福话语建构的媒介立场上出现了迥然不同。新世纪以来,尽管报道话语与改革开放以来的话语一脉相承,但在进行农民幸福的话语呈现时,出现了很多农民不幸的批评话语,呈现出农民幸福与不幸均衡报道的话语转向。在这些转向的背后,体现出党报媒介话语的霸权和意志,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控制和转变,呈现出《人民画报》作为媒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操控逻辑。也能发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画报》已然成为共产党的宣传手段,在需要解决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控制效果。

何津[2](2014)在《AKIS视角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例》文中提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可谓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高投入、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是对传统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政府利用其强大的行政力量聚集了丰富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以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的思路建立了创新团队,以期摆脱科研、推广、生产相脱节的农业发展困境。究竟政府主导创新团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推广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前还缺乏对创新团队全面、系统的解读。基于以上思考,本文用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AKIS)理论对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为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进行解构,探寻其运行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人文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采用了文献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北京市创新团队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本文创新使用AKIS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发展传播、农业推广等理论,从子系统、信息过程、系统机制和系统运行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发现:(1)从组织架构上,创新团队嵌套在传统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上;创新团队将“科研”内化到推广体系之中,使科研和推广联系机制显性化;(2)创新团队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播是有效率的,在信息传播的方向上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传播;(3)信息、技术有效传播的关键节点是田间学校工作站,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田间学校“参与”理念和开办程序的制度化是农户需求有效表达的关键;(4)创新团队在实践中是“双轨”运行模式,分别以功能研究室和田间学校工作站为中心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提供技术推广服务;(5)创新团队的技术和服务供给满足了小农户的生产需求,小农户群体实现了AKIS中的应用者控制;(6)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是市场的目标群体,政府干预是效率低下的;对小农户而言,政府干预的成功体现在信息干预上;(7)将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AKIS)的范围缩小到田间学校工作站和农户两个层面来进行考量,可以发现构建的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是有效的。为此,本文建议:(1)创新团队中有效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现实的关键在于农民田间学校,政府应继续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并努力将农民田间学校合法化,将其成为政府推广部门的职能之一长期存在;(2)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政府应更多地以小农户为目标群体,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多技术信息和服务,行使其公益性职能,保护小农利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平稳过渡;(3)政府应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拓展公益职能搭建平台,发挥主导作用,增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的农技需求方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农技供给方的紧密合作,推进农业技术的转移和应用。

万敏[3](2012)在《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农户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农业信息服务,逐渐转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产学研相结合建设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搭建农业科技知识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突破点,对于推进“四化”同步1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等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参与式农村评估、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基于“农户类型”和“问题类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知识服务需求,并通过国内外知识服务案例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知识服务实践存在的问题。基于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构建了一个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并通过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原型系统实现,对这一交互式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进行了实践验证。论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地探索:一是设计构建了一个以“知识仓库+服务平台”+“诊断和推送实体”为核心的,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将符合传统小农户服务需求的人际传播媒介与信息化新媒介相结合,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并且利用系统中农业生产一线信息采集和信息反馈功能,加强系统各组成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知识转化,将系统各组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各种类型的农户提供一个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一站式问题解决窗口,为我国农业科技知识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实现方案。二是通过一个植物保护原型系统的实现,对所提出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设计和构建方案进行了实践检验。依托国际合作项目“植物智慧”(Plantwise),建设了一个以“植物智慧知识库”+“植物诊所协作网”为核心的,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植保知识服务系统,利用“知识库+植物诊所”组合,将不同类型的知识服务主体结合在一起,为农户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病虫害防治解决方案。通过该系统的运行,对论文所设计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进行了实践检验,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通过论文研究,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建立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全面推进农业知识服务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设计构建的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知识服务系统,及实际建设并运行的植保原型系统,有可能成为我国“一主多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

刘子玉[4](2010)在《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日益突出,消费已经摆脱过去那种“三驾马车”的排列方式,已经超越于投资排在了第一位,因此关于农村居民存在的消费问题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现状分析基础上,依靠相关资料的数据收集和作者的实际调研,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对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消费水平进行研究时采用了传统消费函数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ECM )理论,分别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找出能最佳拟合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消费函数。在对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时运用ELES模型实证研究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并针对预防性储蓄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消费行为的研究是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并利用组合模型预测法对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各因素进行了预测,为农民今后的消费行为提供有力的参考,为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机械等耐用品在吉林省农村消费市场中的重要意义,作者独辟一章对农业机械的消费需求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根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实证研究了农业机械消费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为解决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吉林省农村的快速、健康和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姜洋[5](2010)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展生物质能源能够缓解能源危机,改善能源结构不合理状况,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调节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矛盾的必由之路。国有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林业生物质能源,顺应形势的变化,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国有林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国有林区发展林业生质物质能源为切入点,以制订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战略为手段,探索林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国有林区节约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增加职工群众收入,调节林区能源消耗结构,实现新的烧柴革命,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基础上,确立了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以国有林区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为研究核心的研究思路。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等为理论支撑,首先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生物质能源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前景良好。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原则、战略规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方面构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体系。其中,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确定了发展战略的二元梯度发展模式;运用QSPM矩阵法对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和林业剩余物的可持续利用系重点发展方向。第三,提出了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这两大战略重点的具体举措。提出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和生物质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战略实施方案。在阐述两个方案的实施过程基础之上,以铁力林业局生产固体成型燃料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实例,以双丰林业局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为实例,进一步阐述和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给林区经济和林区职工生活质量所带来的改变。论文最后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过程中将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保障、技术保障、社会环境保障、人才支撑体系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几个主要方面构建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中战略体系的构建从理论意义上拓展了国有林区发展林业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意义上推动了国有林区寻求新绿色革命的发展之路。同时保障措施的构建,保证了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的科学持续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体系。构建一套完整的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体系,给科学和生产企业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参考,同时为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理论借鉴,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科学可持续发展。

叶秀红[6](2008)在《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与农业技术推广学理论为基础,选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对比分析法、均衡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指出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存在着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存在缺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供求机制;农业科技成果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农业科技成果中介、农业科技成果接受方、农业科技成果投资方面详细剖析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农科教联合协作运作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均衡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沟通机制等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机制。

黄敬斌[7](2006)在《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文中指出经济史是介于历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研究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其内容应当涵盖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但在目前明清江南经济史的学术领域内,学者们对于消费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不仅使得经济史的学科体系有失完整,而且不利于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作出完整的评价,也不利于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解答。本文从现代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出发,对江南居民,特别是农民在衣食住行、娱乐信仰、教育卫生以及婚丧世俗礼仪等方面的消费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选取了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和1930年代三个时间点,对居民消费的各个方面作了量化的估计。本文认为,江南农民的日常消费水平和结构,其性质可以定义为温饱有余的,在18世纪中期尤其如此。此外,本文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重新讨论了“奢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和社会上层的奢侈消费作了描述和分析,澄清了经济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结论认为,清代江南的奢侈消费是具有经济合理性的现象,它有利于社会生产、就业和商业的繁荣,但不足以引发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对于当前江南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彭慕兰、黄宗智之间的学术争论,本文从消费的领域出发作出了一些回应。论文的结尾对于江南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也从消费的侧面出发,以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反思。

张雨[8](2005)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其运行机制不适应密切相关。对此,本项研究重点是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供促进运行机制合理转变的决策支持。研究以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与农业技术推广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均衡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动趋势以及合理运行机制的选择。 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的深入剖析找出障碍因素,构建了农业科技—产业系统,分析了各个子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同主体及其功能定位,确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运行机制的原则与总体思路,最后按照不同的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主体,分别提出相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1.以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为对象,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测算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进一步探讨合理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提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定量分析基础。 2.构建了由科技成果供给、科技成果需求、科技成果转化中介三者组成的转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研究成果转化,能够正确进行主体识别及其功能定位,从而找出制约成果转化的因素,以便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参与转化的不同运行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3.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求均衡理论,将现代市场营销哲学观念的核心—“以需定产”引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中,即以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为中心,确定科技成果的供给,并始终将这一观念贯穿于整体研究框架。 4.针对农业科技成果不同需求主体(农民、农业企业)的特征,提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目标运行机制:宏观调控机制、供求均衡机制、科研要素流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农业风险投资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其中,宏观调控机制是总协调机制,供求均衡机制是核心和基础,科技要素流动机制是生机,利益机制是关键,风险机制是保障,信息传递机制是纽带。只有这六种主要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农业科技—产业系统运行效率,才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在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则、基本思路和总体运行机制的指导下,针对农户科技需求和农业企业科技需求的特点,分别建立适合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和适合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2003京郊农机化锁定九个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京郊农机化锁定九个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关键概念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画报摄影图像的意义与叙事
    第一节 摄影图像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人民画报》涉农封面摄影图像解读
    第三节 《人民画报》涉农报道的图像叙事
第三章 农民幸福“神话”的共识制造(1950-1956)
    第一节 农民日常生活的幸福“神话”
    第二节 集体幻想中农民幸福的“神话”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中幸福的“农民阶级”
    第四节 参政地位中隐匿的农民幸福
    第五节 制造共识——农民幸福“神话”的建构目的
第四章 农民幸福的内容扭曲与话语异化(1957-1976)
    第一节 生产跃进“神话”中农民幸福的浮夸
    第二节 人民公社中农民幸福的意识形态绑架
    第三节 文化革命“霸权”中农民幸福的政治异化
    第四节 政治话语汇流中农民幸福的主体异化
第五章 农民幸福价值标准的本体归位(1977-1999)
    第一节 谨慎改革过程中迟到的农民幸福话语
    第二节 农民利益诉求中经济建设话语的汇流
    第三节 意识形态转变下幸福价值标准的回归
    第四节 政治话语范式转换中农民主体的自由解放
第六章 农民幸福的本质追问与终极追求(2000-2016)
    第一节 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议程”与“框架”
    第二节 “问题”议程中农民幸福本质的话语追问
    第三节 “增收”议程中农民幸福的经济本质
    第四节 “新农村”议题中内涵扩张的幸福本质
    第五节 “城市化”议题中农民幸福本质的终极追求
第七章 农民幸福话语的政治经济逻辑
    第一节 农民幸福“神话”背后的政治合法性确认
    第二节 农民幸福话语的意识形态操控
    第三节 农民幸福价值观转变的经济发展逻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AKIS视角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设计
第二章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变迁及现状
    2.1 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
    2.2 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子系统分析
    3.1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概况
    3.2 AKIS视角下子系统识别及功能定位
    3.3 系统内相关利益群体角色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系统机制分析
    4.1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外部环境
    4.2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部组织结构
    4.3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信息流分析
    5.1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信息流动现状分析
    5.2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信息流动路径分析
    5.3 信息传播网络中的技术流分析
    5.4 关键节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系统运行分析
    6.1 创新团队系统运行现状分析
    6.2 应用者控制实现程度及内在机理
    6.3 创新团队AKIS子系统的再识别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过程摘要
附件
个人简介

(3)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1.2 农户是农业科技的直接采用者
        1.1.3 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是科技进入农户的桥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知识服务研究进展
        1.3.1 国外知识服务研究的内容和进展
        1.3.2 国内知识服务的研究内容和进展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6.1 提出并构建了一个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
        1.6.2 对所提出的农业知识服务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进行实践检验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知识与信息
        2.1.2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管理理论
        2.2.2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2.3 农业推广理论
第三章 我国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需求
    3.1 我国农业科技知识需求现状
        3.1.1 信息需求类型
        3.1.2 信息需求内容
        3.1.3 获取信息有效途径
        3.1.4 信息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
    3.2 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3.2.1 基于“问题类型”知识服务需求研究
        3.2.2 基于“农户类型”的知识服务需求
        3.2.3 不同类型农户关心的问题与知识需求
第四章 国内外面向农户的农业知识服务实践
    4.1 国外农业知识服务实践
        4.1.1 大学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4.1.2 政府行政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
        4.1.3 政府与民间合作组织并行的推广体系
    4.2 我国农业知识服务实践
        4.2.1 知识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4.2.2 我国知识服务实践的案例研究
        4.2.3 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5.1 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构建思路
        5.1.1 问题解决型农业知识服务系统总体目标
        5.1.2 设计构建指导思想
    5.2 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设计
        5.2.1 知识仓库的设计
        5.2.2 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5.2.3 诊断和推送实体的设计
    5.3 问题解决型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
        5.3.1 知识仓库的构建
        5.3.2 诊断和推送实体的构建
第六章 问题解决型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的原型系统实现—以植物保护领域为例
    6.1 “植物智慧”项目简介
    6.2 植保原型系统的构建
        6.2.1 植物智慧知识库
        6.2.2 原型系统的诊断和推送实体
        6.2.3 知识库与植物诊所的协作机制
    6.3 植保原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6.3.1 可行性调研
        6.3.2 植物诊所的建设和运行
        6.3.3 植物诊所的数据管理
    6.4 植保原型系统建设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6.4.1 系统建设的初步成效
        6.4.2 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PRA 农民需求调查的方法和主要结果
    附录 2:基层植保站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4)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假设
        1.2.4 研究框架
    1.3 概念和数据的有关说明
        1.3.1 概念说明
        1.3.2 数据说明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消费经济理论简单回顾
    2.1 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经济理论
        2.1.1 马克思对消费地位和性质的阐述
        2.1.2 马克思对消费在社会生产中作用的论述
    2.2 西方经济学对消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2.2.1 传统消费经济理论
        2.2.2 传统消费经济理论的缺点及修正
    2.3 中国消费经济理论
        2.3.1 中国消费问题研究历史回顾
        2.3.2 改革开放后中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总体变动现状
    3.1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
        3.1.1 农村居民人均价值消费量的变动
        3.1.2 农村居民人均实物消费量的变动
        3.1.3 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消费量的变动
        3.1.4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
        3.1.5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
    3.2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变动
        3.2.1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的消费结构变动
        3.2.2 按照消费作用划分的消费结构变动
        3.2.3 按照消费经济属性划分的消费结构变动
        3.2.4 按照消费资料形式划分的消费结构变动
    3.3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比较研究
        3.3.1 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
        3.3.2 吉林省与其它地区间消费结构差异
    3.4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变动
        3.4.1 对吉林省农村居民具体消费行为的数据分析
        3.4.2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调查分析
        3.4.3 农村居民消费方式逐步由集市消费转向超市消费
    3.5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变化
        3.5.1 引言
        3.5.2 指标构建及数据采集
        3.5.3 实证结果及研究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4.1 传统消费函数模型概述
        4.1.1 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4.1.2 相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4.1.3 生命周期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4.1.4 持久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4.1.5 理性预期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4.1.6 适应性预期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4.2 基于传统消费函数模型的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研究
        4.2.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2.2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传统消费函数实证分析
        4.2.3 利用传统消费函数的研究结论分析
    4.3 基于ECM 消费函数的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研究
        4.3.1 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理论
        4.3.2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误差修正模型及实证分析
        4.3.3 利用ECM 消费函数的研究结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5.1 基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5.1.1 消费结构的构成
        5.1.2 聚类分析法的理论简介
        5.1.3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
        5.1.4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5.1.5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关联分析
    5.2 基于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 模型分析
        5.2.1 线性支出系统(LES)模型分析方法
        5.2.2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5.2.3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分析
    5.3 预防性储蓄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5.3.1 引言
        5.3.2 吉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东部地区的原因
        5.3.3 模型的设定和估计
        5.3.4 模型估计的结果
        5.3.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及消费预测
    6.1 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
        6.1.1 消费行为的研究内容
        6.1.2 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6.2 当代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
        6.2.1 谨慎消费心理在作怪
        6.2.2 出现畸形的储蓄心理
    6.3 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6.3.1 商品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6.3.2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
        6.3.3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6.3.4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6.4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预测
        6.4.1 引言
        6.4.2 组合预测模型的原理简介
        6.4.3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单预测模型的构建
        6.4.4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6.4.5 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专项研究
    7.1 消费需求专项研究的意义
        7.1.1 为什么要研究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农业机械消费
        7.1.2 开拓吉林省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有利条件
    7.2 农业机械消费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研究
        7.2.1 平行数据概述
        7.2.2 农业机械消费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分析实证
        7.2.3 吉林省农业机械消费的趋势判断
        7.2.4 研究结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解决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政策建议
    8.1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模式的构建
        8.1.1 根据省情,确定合理的消费水平
        8.1.2 构建合理化的消费结构
        8.1.3 构建适度、生态和环保的消费方式
        8.1.4 培育理性的消费理念
    8.2 提高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8.2.1 提高居民收入,拉动农村居民消费
        8.2.2 要培育优良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8.2.3 消除谨慎消费心理,倡导健康消费文化
        8.2.4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8.2.5 稳定物价水平
        8.2.6 建议农村信用社开办消费信贷业务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附录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博士生导师及作者简介

(5)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1.3.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3 研究的边界界定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生物质能源的相关概念
        2.1.1 生物质能源的概念
        2.1.2 林业生物质能源概述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系统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循环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3.1 国外发展生物质能源立法的相关经验
        3.1.1 美国
        3.1.2 英国
        3.1.3 荷兰
        3.1.4 丹麦
        3.1.5 日本
    3.2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相关经验
        3.2.1 政府引导、扶持、推动市场化进程
        3.2.2 注重规范市场发展与制定生物能源产品标准化
        3.2.3 重视技术研发
    3.3 欧盟发展生物质能源相关政策经验
        3.3.1 刺激生物柴油需求
        3.3.2 更加重视环境效益
        3.3.3 扩大生物柴油生产
        3.3.4 确保生物柴油原料供给
        3.3.5 提升生物柴油国际贸易
        3.3.6 鼓励生物柴油技术研发
    3.4 国际经验的借鉴
        3.4.1 立法经验借鉴
        3.4.2 产业化发展经验借鉴
        3.4.3 政策措施经验借鉴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4.1.1 林业生物质资源现状
        4.1.2 生物质能源资源利用现状
        4.1.3 生物质能源开发现状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思想认识方面
        4.2.2 体制产权方面
        4.2.3 技术创新方面
        4.2.4 政策法规方面
        4.2.5 生产建设方面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的定性分析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环境分析
    5.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战略环境的定性分析
        5.1.1 政治环境
        5.1.2 经济环境
        5.1.3 自然环境
        5.1.4 技术环境
        5.1.5 社会环境
        5.1.6 市场环境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战略环境的定量分析
        5.2.1 SWO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2.2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SWOT分析
        5.2.3 SWOT分析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体系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原则和目标
        6.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思路
        6.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原则
        6.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模式
        6.2.1 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6.2.2 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6.2.3 二元梯度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
        6.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定性分析
        6.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定量分析
        6.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导产品定位
    6.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及战略步骤
        6.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6.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步骤
    6.5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之一——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
        7.1.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7.1.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方案
        7.1.3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的效益分析
        7.1.4 案例分析
    7.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之二——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
        7.2.1 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7.2.2 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方案
        7.2.3 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
        7.2.4 案例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风险分析及制定保障措施
    8.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风险
        8.1.1 内部环境风险来源
        8.1.2 外部环境风险来源
    8.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8.2.1 组织及运营构架措施
        8.2.2 政策及激励措施
        8.2.3 技术保障措施
        8.2.4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8.2.5 完善信息化及服务平台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三剩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分析过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基本概念界定
    1.2 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的意义
        1.2.1 合理的转化机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效的措施
        1.2.2 新形势要求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3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介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现有运行机制
    2.1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2.1.1 农业科技研究体系
        2.1.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1.3 农业科技产业化体系
    2.2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条例、办法和计划
        2.2.1 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2.2.2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
        2.2.3 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
        2.2.4 星火计划
        2.2.5 跨越计划
        2.2.6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2.2.7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2.3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立项与实施、推广、产业化现状
        2.3.1 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与实施情况
        2.3.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现状
        2.3.3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
    2.4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几种主要形式
        2.4.1 开展“969155”农业热线服务
        2.4.2 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
        2.4.3 发展农业行业协会
        2.4.4 兴办经营实体,增强自身活力
        2.4.5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2.5 福建省现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特点
3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3.1.1 缺乏科学长效的理论指导
        3.1.2 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问题
        3.1.3 部门协调问题
    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存在缺陷
        3.2.1 现有的农业科技计划重复设置现象严重
        3.2.2 农业科研机构设置不科学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供求机制
    3.4 农业科技成果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动力机制
    3.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完善
    3.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3.6.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合理
        3.6.2 农业科研机构内部利益分配不合理
    3.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4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制约因素
        4.1.1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且供给结构不合理
        4.1.2 农业科技成果立项偏离市场需求
        4.1.3 农业科技成果的鉴定方法有所欠缺
        4.1.4 农业科技成果不成熟,缺乏综合配套性
        4.1.5 农业科技成果保密性差
    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方的制约因素
        4.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确定不合理
        4.2.2 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4.2.3 农业科技队伍整体实力不强
        4.2.4 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数量偏少
    4.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的制约因素
        4.3.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能满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
        4.3.2 农村科技中介组织未成体系
        4.3.3 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健全
    4.4 农业科技成果接受方的制约因素
        4.4.1 源自于农业企业方面的制约因素
        4.4.2 源自于农户方面的制约因素
    4.5 农业科技投资方面的制约因素
        4.5.1 农业科技投资力度不够
        4.5.2 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4.5.3 农业科技投资效率不高
5 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典型经验
    5.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典型经验
        5.1.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况
        5.1.2 若干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1.3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分析
    5.2 国内常见的几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分析
        5.2.1 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5.2.2 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5.2.3 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的运行机制
        5.2.4 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5.2.5 经营、咨询、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6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
    6.1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指导原则
        6.1.1 系统性原则
        6.1.2 政府主导原则
        6.1.3 主体资格审定原则
        6.1.4 法制管理原则
        6.1.5 市场导向原则
        6.1.6 竞争优化原则
        6.1.7 成果市场准入原则
    6.2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6.3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具体措施
        6.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农科教联合协作运作机制
        6.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机制
        6.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均衡机制
        6.3.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
        6.3.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制
        6.3.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
        6.3.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沟通机制
7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导言
    一、江南经济史上的消费问题
    二、十八世纪以降的江南
        1、关于"江南"
        2、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三、消费及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概况
        2、史料综述
    五、研究方法、思路和论文框架
        1、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及其适用性
        2、实证方法与定量分析
        3、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4、货币、度量衡与价格
第二章 江南居民的日常消费:食品
    一、粮食消费
        1、江南居民消费粮食的基本状况
        2、1930年代江南农民粮食消费量的估计
        3、对十八、十九世纪江南农民粮食消费量的估计
    二、副食消费
        1、蔬菜消费的一般状况
        2、荤食消费的一般状况
        3、民国年间农村调查材料关于副食消费的数据
        4、对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副食消费量的估计
    三、调味品
        1、油
        2、盐
        3、其他调味品
    四、其他食物消费
第三章 江南居民的日常消费:服饰
    一、普通人服饰消费的一般状况
        1、服装的质料及其变迁
        2、服装的款式以及衣着习惯
        3、服饰消费的其他方面
    二、纺织品消费量的估计:一个学术回顾
        1、徐新吾、彭慕兰关于棉布消费的估计及相关的学术争论
        2、关于纺织品消费的其他估计
        3、几点评价
    三、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棉及棉织物消费的估计
        1、民国年间江南居民消费棉花及棉织品的估计
        2、18、19世纪江南居民消费棉花及棉织品的估计
第四章 江南居民的日常消费:住、行与燃料灯火
    一、江南居民的住居状况及年开支的估算
        1、住房的一般状况
        2、环境卫生和屋内陈设
        3、关于住居消费支出的估计
    二、交通及年开支的估算
    三、燃料来源及其耗费
        1、炊事和取暖用燃料的消费
        2、照明燃料的消费及其变迁
第五章 婚丧及其他世俗礼仪活动中的消费
    一、江南的婚丧礼俗
    二、婚事中的消费
    三、丧事中的消费
    四、其他礼仪活动中的消费
    五、对婚丧等礼仪消费开支的一种估计
第六章 娱乐与信仰活动中的消费
    一、节庆与祭祀
    二、崇香信,重淫祀
    三、出会与社戏
    四、茶馆、赌博及其他
    五、娱乐和祭祀活动的时代变迁及家庭年开支的估计
第七章 教育、卫生及嗜好品消费
    一、教育及其他文化性消费
    二、医药与巫卜
    三、嗜好品消费
        1、酒、烟草和茶叶的消费
        2、嗜好品消费开支的估计
第八章 "吴俗多奢少俭"——关于奢侈消费的考察
    一、奢侈的概念——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解释
    二、奢侈的概念——对历史记载的再考察
    三、十八世纪以降江南的奢侈消费
        1、江南的绅士与富民
        2、精饮馔,鲜衣服,丽栋宇
        3、竞节物,好遨游,行乐及时
        4、绅士与富民消费的其他方面
        5、清代江南城市中的奢侈品商业和城市生活
    四、奢侈消费的特点
第九章 分析与检验——基于经济学的视角
    一、平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量化描述
    二、解释与分析: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社会经济背景
        1、居民收入状况
        2、消费品市场与价格变动
        3、社会风俗、消费心理和惯性
        4、"奢侈",还是"糊口经济"?
    三、奢侈消费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
        1、奢侈的恶果:传统观点
        2、经济学透视下的奢侈消费
        3、对清代江南的奢侈消费的评价
        4、"奢侈与资本主义":江南的证伪
余论 消费折射下的江南经济: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
    1、传统小农经济的特征
    2、对江南经济的评价
    3、小农经济和江南的命运
引用文献目录
后记

(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理论研究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概念
        (一) 机制
        (二) 运行机制
        (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农业科技成果
        (一) 农业科技成果内涵
        (二) 农业科技成果性质与特点
        (三) 农业科技成果分类
        (四)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国际经验
    一、技术转化运行机制国际经验
        (一) 政府的运作方式
        (二) 企业的运作方式
        (三) 高校、科研院所的运作方式
        (四) 中介机构的运作方式
        (五) 投资机制
        (六) 技术转化保障条件
    二、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国际经验
        (一) 世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农业技术推广
        (三) 世界农业技术推广变化趋势
        (四) 世界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五) 世界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经验借鉴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变迁及利弊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变迁
        (一) 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 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利弊分析
        (一) 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利弊分析
        (二) 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利弊分析
第四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一) 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状况
        (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规
        (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计划
        (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
        (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供求引导机制
        (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尚未形成互动的动力机制
        (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与相关主体脱节
        (五)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
        (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
第五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概念及测算
    一、国内学者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定义
        (一)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
        (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 两种测算方法的局限性
    二、本研究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定义
        (一) “已转化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界定依据
        (二) “总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界定依据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测算实例
        (一) 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 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 农业部直属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 获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 未获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别
        (一) 技术进步贡献率
        (二)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制约因素
        (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方的制约因素
        (二) 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的制约因素
        (三) 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的制约因素
        (四) 农业科技中介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制约因素
        (一)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完善
        (二) 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三)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四) 国家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不协调、不配套
第七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系统的构建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系统构成要素
        (一)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
        (二) 农业科技成果
        (三) 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
    二、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系统分析
        (一) 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系统构成及功能定位
        (二) 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诱因
    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
第八章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指导原则与基本思路
    一、指导原则
        (一) 政府主导原则
        (二) 主体资格审定原则
        (三) 法制管理原则
        (四) 市场导向原则
        (五) 竞争优化原则
        (六) 成果市场准原则
    二、基本思路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
        (一) 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职能定位
        (二) 完善农业研究与转化的政府系统
        (三) 建立农业研究与转化的企业化系统
        (四) 加强县域科技能力建设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目标运行机制
        (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机制
        (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均衡机制
        (三) 农业科技要素流动机制
        (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
        (五)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传递机制
第九章 适合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农户科技需求特点
        (一) 农户分散、小规模经营,使科技需求相对分散
        (二) 农户多种经营要求提供多样化的科技成果
        (三) 农户采用科技的影响者主要是农民和政府
        (四) 农户采用新科技需要防范市场与自然风险的指导
        (五) 试验、示范是实现科技成果向农户转化的必要条件
        (六) 不同地区农户采用的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七) 农户偏爱更新成本低、周期短的科技成果
    二、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户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 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不足
        (二) 农民采用新科技的积极性下降
        (三) 农技推广投资总量不足,使用不合理
        (四) 科技需求与科技供给不协调
        (五)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 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
    三、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户转化的模式
        (一) 由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直接转化给农户
        (二) 由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经过中介转化给农户
        (三) 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间接转化
    四、适合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 以农户为主体的供求机制
        (二) 政府宏观推动的主导机制
        (三) 财政激励机制
        (四)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辐射机制
        (五) 明确分工、充分竞争的协作机制
        (六) 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七)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竞争机制
第十章 适合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农业企业科技需求特点
        (一) 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相对强烈
        (二) 强调农业科技成果的垄断和专有
        (三) 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预期经济利益
        (四) 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相对稳定
        (五) 参与科技成果研发、中试的主动性较强
    二、农业企业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制约因素
        (一) 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偏低
        (二) 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使成果转化不连续
        (三) 企业综合实力弱,吸纳成果的综合能力有限
        (四) 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
        (五) 缺乏科学、公正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六) 缺乏必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三、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模式
        (一) 农业企业作为科研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二) 农业企业作为中介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三) 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向农业企业转化的模式
    四、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政策保障
        (一) 保障企业向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投资的合法权益
        (二) 通过税收、投资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科研中介活动
        (三) 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
        (四) 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
    五、适合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 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供给机制
        (二) 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需求机制
        (三) 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 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科技资源交流机制
        (五) 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竞争机制
        (六) 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风险机制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2003京郊农机化锁定九个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D]. 卜新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2]AKIS视角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例[D]. 何津.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3]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研究[D]. 万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8)
  • [4]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 刘子玉. 吉林大学, 2010(08)
  • [5]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 姜洋.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6]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 叶秀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7]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D]. 黄敬斌. 复旦大学, 2006(03)
  • [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 张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标签:;  ;  ;  ;  ;  

2003年北京郊区农机化锁定9个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