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橡胶产量恢复

非洲橡胶产量恢复

一、非洲橡胶产量有所回升(论文文献综述)

刘菲[1](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宁杰[2](2020)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 ——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了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转移,导致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和重构。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原材料,处于供应链中最上游,也是我国在重构全球供应链时必须着重考虑的一环。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缺口长期存在,需要从外部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通过国际贸易获取矿产资源相比,在增强一国长期能源和资源的安全性上更加可靠。我国的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目前处于结构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开始出现结构变化,给我国矿业对外投资带来了相应的转型要求。了解当前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态和模式,对我国矿业对外投资转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投资模式的选择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中国矿业对外进行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数据,分析了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劣,发现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的主要模式是绿地投资模式,进而对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和东道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投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投资效率是制定我国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布局和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我国矿业全球投资效率的研究发现,东道国的经济水平对中国矿业对外投资有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成本和制度距离有负相关关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的效率相对于前沿水平的偏差为-36.3%,表现为投资不足的状态。而分区域来看,我国对大洋洲出现投资过度,对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则出现投资不足。在对104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发现,我国在17个国家投资过度,而在剩下的87个国家投资不足。对特定区域研究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不足,对战略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研究发现,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水平也呈现不足的状态。针对于目前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的投资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本文建议应合理选择投资模式,充分利用矿业资本市场对全球资源进行布局,同时也应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构建矿产资源供给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牛群[3](2019)在《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实施成效和发展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下文简称AGOA),这标志着美国对非政策的重大转变,该法案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AGOA是一部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非互惠贸易和投资法案,是21世纪美国对非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基石。后经过几次修订,并于2015年由奥巴马政府从新签署将该法案延伸至2025年。作为受益国必须要遵守美国设定的标准,即:建立市场经济,保护私有财产;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化;保护人权和公平审判;消除童工、保护工人的权利以及不得从事危害美国的恐怖活动等。AGOA在实施近20年中,的确促进了美国和非洲国家部分领域的贸易增长、创造就业和投资的增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受益国对法案的利用率不高、出口产品过于单一、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等。同时,部分官员和学者对其成效表示质疑。部分学者认为,AGOA在实施近20年中对非洲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并认为该法案对美国比较有利,它帮助美国打开了非洲市场,并成功移植了美国民主和价值观。而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虽然在新法案中对部分问题得到修正,但是要充分利用AGOA提供的机遇,美非要共同努力正视并解决问题。部分官员和学者对2025年AGOA到期后美非经贸关系的走向表示担忧。无论未来美非关系走向何方,AGOA的确促进了以出口导向型的贸易增长。2010-2016年期间,美国向非洲出口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农业、化学、药品、高科技和服务业。与此同时,非洲向美国出口最快的产品是农产品、服装、精炼铜、鞋类以及教育服务。虽然在AGOA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但预计未来美非经贸合作多元化持续扩大,美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变得多元且灵活。美非经贸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安彩利[4](2018)在《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发展也日益显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而双赢是目前最常见的竞争模式。因此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产业合作就成了国家或地区之间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国与泰国正因为地理位置接近,两国的关系被称为“中泰一家亲”。1975年以来,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不仅促进了中国和泰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建设。中泰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合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双方的产业合作。目前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及最大出口市场,说明中国市场在泰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地位越来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深化中泰产业合作,将对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并以特定产业,即“天然橡胶产业”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天然橡胶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同时也是泰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对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泰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胶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汽车产业,每年产销量高速增长,使轮胎制造工业也随之发展,从而产生巨大的天然橡胶需求市场,但由于中国天然橡胶产量有限,其产量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需要依赖进口为主。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市场是泰国,而中国也正是泰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市场,因此两国天然橡胶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双方互补依赖,两国天然橡胶合作领域日益渐深。尽管中泰两国天然橡胶贸易关系紧密,但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国际橡胶市场不断出现新的竞争对手,中国作为最大天然橡胶的消费市场,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市场也逐步转移到新兴国家,导致泰国橡胶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竞争,那么中泰在该领域上是否还存在发展潜力;是否还能够进一步发展双边在此领域合作的可能性;有哪些影响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因素等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上述的背景下,首先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多种测量方法,如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等方法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明确双边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以及合作发展空间,并提出中泰在天然橡胶领域上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PEST分析法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后,通过贸易引力模型检验2001-2016年期间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其中,以天然橡胶的上下游产业为代表,即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以及橡胶轮胎的双边贸易流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并采用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GDP、人均GDP、进口关税、外商直接投资、汇率作为解释变量,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和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虚拟变量,进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量得出影响中国与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发展的因素,实证结果基本上与预期一致,研究结果发现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特惠贸易协议(ACFTA)和共同边界等影响因素给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带来积极的效应,相反,进口关税、汇率、地理距离给中国与泰国以及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带来消极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以及现实情况相结合为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发展提出以下六个大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充分利用这些多边合作机制;二是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促进双方天然橡胶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合作;三是优化天然橡胶产品结构,促进天然橡胶产品的多元化的发展;四是扩大投资,加强经济上的互助;五是对中泰天然橡胶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为天然橡胶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六是扩大合作领域,改进了原本单纯的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模式。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作为今后的研究者以及对中泰天然橡胶有兴趣的人士的知识库,更希望作为中泰两国的政府与相关企业对双边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提供参考价值。

骆红静,吕晓东,赵睿,杨桂英,杨秀霞[5](2018)在《2017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及2018年展望》文中提出2017年,世界经济继续复苏,石化产品需求回升,产能过剩有所缓解,行业利润增加,石化景气指数攀升带动了投资继续增加。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71亿吨/年,较上年增长761万吨/年;消费量为1.54亿吨,比上年增长4.2%。低油价为乙烯裂解装置带来较好的利润水平,特别是东北亚地区。中国乙烯总产能增至2321万吨/年;乙烯当量消费量增速高达10%以上,直接原因是国外经济复苏、国内经济超预期发展,加之国内环保督查等叠加作用。受此影响,中国石化行业整体利润居近年高位。自2018年起,全球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期,预计2018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8亿吨/年左右,石化贸易格局也将发生转变。随着中国石脑油路线乙烯装置投产,预计2018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548万吨/年,乙烯当量消费量增速回落至8%左右。2018年石化行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主要体现在:石油价格上涨、新增产能大幅释放、贸易摩擦加剧等,这些因素将影响市场需求及企业利润。

董政祎,王玉斌[6](2018)在《基于Rotterdam模型的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长期呈增长态势,进口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在分析进口趋势与来源地特征的基础上,根据2010—2016年我国天然橡胶的进口月度数据,运用Rotterdam模型建立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需求系统方程,通过计算分析差异化来源下的天然橡胶进口需求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探求天然橡胶进口的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呈刚性,进口价格对进口量的影响较小,而进口支出预算和季节因素具有显着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进口来源地之间存在差异,东盟国家内部、东盟国家与其他地区之间表现为不同的替代或互补关系;"一带一路"尚未对我国天然橡胶进口产生明显效果,我国与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有巨大的合作发展空间。

莫业勇,杨琳[7](2018)在《2017年国内外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形势》文中研究表明1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及贸易概况1.1世界天然橡胶生产情况1.1.1全球橡胶种植面积增长继续放慢参考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ANRPC)预报,结合本研究小组测算,2017年全球橡胶种植面积为1 484.0万hm2,比上年增加7.3万hm2,增长仅0.49%。其中亚洲国家的橡胶种植面积为1 326.1万hm2,比2016年增加3.34万hm2。ANRPC 12个成员国橡胶种植面积为1 230.3万hm2,占全球82.9%,比2016年增加2.38万hm2,增长0.19%。

王锋[8](2015)在《中国橡胶产业安全研究》文中指出橡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国橡胶产业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橡胶产业的发展受到供需关系、季节变动、气候变化、政治政局情况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因素较大。橡胶产业不仅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原料,该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非常广阔,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在分析橡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橡胶产业与生态安全之间关系以及我国橡胶产业安全研究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橡胶产业的国内环境、对外依存度、国际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发展能力作出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橡胶产业安全的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山东省在我国橡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山东省橡胶产业安全的分析作为实证分析的重点,分析山东省橡胶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橡胶产业安全问题,是将理论知识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的一个应用型研究,因此在研究中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分析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分析法、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分析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法等。本文的创新在于在梳理和分析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在现有的产业安全理论框架下对“橡胶产业安全”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在对橡胶产业安全评价中引入与橡胶产业密切相关且具有自身特点的相关指标;同时,本文构建了橡胶产业安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既有助于丰富产业安全理论,解决产业安全理论体系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也有助于服务橡胶产业产业安全实践,为主管部门制定产业安全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肖艳[9](2014)在《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典范,中国已经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令所有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羡慕;随着中国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继续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此同时,中国与亚太、非洲、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日益紧密。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增长速度仍表现强劲,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普遍加大了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如何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充分表达中国强烈的发展意愿的同时尊重其他发展中国国家的利益考量,从而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本文就中国与其他143个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商品贸易额及商品贸易结构的特征;其次对中国与非洲国家间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然后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状况和投资结构,结合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现行合作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构建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的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下:第一章是陈述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列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分别就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文献回顾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新殖民主义研究、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研究、中非合作研究、中亚合作研究、中南美洲研究、优惠贸易安排研究;在众多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列明了该课题研究将涉及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明确了方向。第二章就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界定进行了分类,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部分小岛国成为其构成的主体;本课题研究目标体依据世界银行的收入标准划分标准,而收入划分标准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一定的波动。其次,就基本社会属性中的人口、地理面积、贫困状况、医疗服务、生育率、国民受教育情况、政体特征以及与台湾的邦交情况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发现其共性和差异性;然后,就自然资源方面分析了七个领域的属性特征: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土地、森林、矿产;最后,就基本经济属性进行了概括总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公路、铁路、港口、航空)、通讯设施、电力及能源供应、GDP变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状况、债务情况分别作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整理和概括说明,详细数据见附录,大量的分析对中国与这些国家可能的合作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其商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最近60年的时间内,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变化趋势,并非持续上升,而是出现了明显的筑底反弹过程,底部区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期间,进口则出现了与出口非常类似的状况;除去金砖五国后,出口和进口在全球的平均占比普遍在9%-27%间波动,中低收入国家的在全球贸易中的参与度仍然极低;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制造业产品出口和食品出口对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比较重要;从进口结构发现同为新兴经济体的金砖国家在对于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上是不尽相同的,金砖国家在全球的采购市场面临来自外界的竞争远远高于内部的竞争,内部合作的可能性极大。其次,就商品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区域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总结概括,地理远近的因素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上具有显着的影响,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阿拉伯国家间由于有共同的宗教背景使得该类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第三,就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的总额变动和结构特征分别进行的分析总结;第四,就吸引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建立起对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发展现状的整体认识。第四章就中国与亚洲区、非洲区、中南美洲区、欧洲区、非洲区、小岛国中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变化情况和贸易商品结构情况作了细致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在大量的数据汇总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出口商品类型比较广泛,工业制成品出口满足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中国自中低收入国家进口的商品结构中矿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进口占比较高。第五章由于全球在服务贸易的统计上还处于不完善的状况,故服务贸易的国别数据严重匮乏,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进行梳理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基本可反映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间的服务贸易的特点;非洲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整体中的占比较低,中国服务贸易仍然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在高层次的服务贸易上中国出口能力略胜非洲国家;中非间服务贸易合作的现状和特征是: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起步;中非服务合作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非间服务贸易规模较小、中国对非相关服务贸易严重依赖中国的单方面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的推广面临障碍;最后就中非服务贸易合作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第六章首先就中国2011年对外投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概括:投资流量再创新高、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大部分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活跃、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然后基于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的数据,就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的产业分布进行了梳理,主要对电力、矿业、农业、银行业、制造业这五大行业的投资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的产业趋势和规模;根据世界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资料预测不断上升的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吸引力和潜能排名变化,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创造新的方向和市场。第七章就目前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及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多哈回合中国融入以G20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集团化谈判机制;中国已启动多区域条件下对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的布局建设;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以税率优惠和贸易便利化为主;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开放灵活性较高;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协议的开放程度较高;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长期援助成为关系发展的纽带。探讨了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自贸区建设满足了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高度需求;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重叠交叉复杂性增加的困局;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机制覆盖范围小、常态机制缺乏;中国与欧洲区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被欧洲发达国家的贸易给惠政策冲淡;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制度化机制缺乏;中国与金钻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严重匮乏;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间发展战略规划仍未列入中国经贸发展的中心;故加强机制化建设应成为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八章就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制定背景,经贸合作新战略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就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政策选择谈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加快制定以发展为目标促进LMI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中长期战略纲要,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间、高层间定期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快制定和实施对LMI国家的新贸易优惠安排时间表,加快制定对LMI国家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间会商制定对LMI国家投资的社会责任指南,构建促进LMI国家政府能力建设以及政府间的合作保障体系,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早日达成贡献力量。第九章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第一,明晰中国在各区域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的重点产业的明晰,相关项目的整合与推进,以实现和提升中国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和参与度。第二,规划中国依赖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基本生产物资储备和物资保障的战略布局。第三,如何激励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拓展与发展程度相关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产业领域的合作,以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度和经济实力。

岳春辰,张新华[10](2012)在《中国轮胎行业运行态势与市场前景的理论探讨》文中提出一、2012年中国轮胎行业运行态势分析1.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呈现了不稳定、不平衡、不确定性的特点,全球经济增速处于整体放缓过程之中进入下半年后,美国经济复苏疲软,欧洲债务危机蔓延,日本经济转向停滞,新兴市场发展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世界经济存在显着的下行风险,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3.3%,比2011年低0.6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同步下行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周期性放缓,加之政府调控房地产,制造业

二、非洲橡胶产量有所回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橡胶产量有所回升(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木材供给理论
        2.1.2 均衡理论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2.2.7 文献评述
    2.3 小结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3.3.2 供需预测方法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3.4 小结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4.4 小结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6.4 小结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7.1 理论分析
        7.1.1 研究理论
        7.1.2 分析框架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7.2.1 基础数据收集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7.3.2 灵敏度分析
    7.4 小结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8.4 小结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9.3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 ——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矿业新形势
        1.1.2 国内矿业形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外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1.3.2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1.4 主要内容
    1.5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2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矿产资源
    2.1 现代全球供应链的定义和内涵
    2.2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分析
        2.2.1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历程
        2.2.2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趋势
    2.3 全球供应链重构对中国的影响
        2.3.1 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
        2.3.2 中国全球供应链的战略意义
    2.4 全球供应链重构的矿业视角分析
        2.4.1 供应链上游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
        2.4.2 供应链上游的竞争和战略产业发展
    2.5 我国供应链上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6 本章小结
3 我国矿产资源特征及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3.1 我国矿产资源特征分布
    3.2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3.2.1 初始阶段(1993年以前)
        3.2.2 起步阶段(1993-2000年)
        3.2.3 增长阶段(2000-2013年)
        3.2.4 调整阶段(2013至今)
    3.3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现状
        3.3.1 投资规模和数量
        3.3.2 投资区域分布
        3.3.3 投资种类和权益分布
        3.3.4 投资主体构成
    3.4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趋势
        3.4.1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的机遇正在形成
        3.4.2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的需求不断加大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
    4.1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比较
    4.2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模式演进历程
        4.2.1 绿地投资模式
        4.2.2 跨国并购模式
        4.2.3 两种投资模式对比分析
    4.3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企业自身因素对投资模式的影响
        4.3.2 东道国因素对投资模式的影响
    4.4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进入方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4.2 模式建立与估计方法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分析
    5.1 研究方法介绍
    5.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2.1 变量选取和说明
        5.2.2 数据来源及描述
    5.3 单边随机前沿模型
        5.3.1 模型构建
        5.3.2 实证结果和分析
    5.4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5.4.1 模型构建
        5.4.2 基础模型估计
        5.4.3 实证结果和分析
        5.4.3.1 投资效应总结
        5.4.3.2 投资净效应区域分布
        5.4.3.3 投资净效应国家分布
        5.4.3.4 一带一路和战略矿产国家的投资净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探索
    6.1 中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
        6.1.1 并购为主的投资模式
        6.1.1.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1.1.2 有利于获得矿产品定价权
        6.1.2 并购的具体策略
        6.1.2.1 以间接并购为主,直接并购为辅
        6.1.2.2 以联合并购为主
        6.1.2.3 灵活使用支付手段
        6.1.2.4 以参股为主,谨慎控股
        6.1.3 识别和应对并购风险
        6.1.3.1 并购风险识别
        6.1.3.2 风险应对策略
        6.1.4 把握对外并购时机
    6.2 中国矿业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建议
        6.2.1 合理布局全球矿产资源
        6.2.1.1 理性选择投资目标和区位
        6.2.1.2 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矿业资本市场
        6.2.2 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
        6.2.2.1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投资机遇
        6.2.2.2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面临的挑战
        6.2.2.3 我国矿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策略建议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实施成效和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主要内容
        一、《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发展历程
        二、2015年之前《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主要内容
        三、2015年之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预期目标
    第四节 商贸优惠政策
        一、纺织品和服装享受的贸易优惠政策
        二、农产品的优惠和严格标准
        三、汽车产品可享受的贸易利益
        四、化工产品可享受的贸易利益
第三章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框架下美国与非洲贸易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00-2008年AGOA国家对美国出口贸易情况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08-2017年,AGOA国家对美国出口贸易情况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00-2008年美国对AGOA国家出口贸易情况数据分析
    第四节 2008-2017年期间,美国对AGOA非年度出口情况
    第五节 AGOA国家对美国出口领域情况数据分析
    第六节 美国对AGOA国家出口年度领域情况数据分析
        一、2000-2008年,美国对AGOA国家主要领域年度出口数据情况
        二、2008-2017年,美国对AGOA国家年度出口领域情况数据分析
第四章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实施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成效
    第二节 最初目标和实现情况的实际成效
        一、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最初目标
        二、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成效评估
        三、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南非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农业、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情况
        一、汽车领域:AGOA促进南非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AGOA实施以来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二、农业领域:美国AGOA限制南非农产品对美国出口
    第二节 莱索托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纺织业的情况
        一、AGOA对莱索托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AGOA影响莱索托经济发展的消极一面
第六章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发展展望
    第一节 延长《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后将继续强化美非政治、经贸关系
        一、美非政治、经贸关系强化
        二、延长后AGOA将进一步促进美国对非投资增长和合作多元化
    第二节 延长《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后美非贸易存在的结构性制约因素
        一、美非贸易结构仍然单一,受益国较少
        二、单边贸易优惠向互惠贸易协定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 对美非经贸发展未来的展望
        一、美非经贸合作将多元化、对非投资持续增加
        二、可再生能源、金融服务、农产品及科技将成为合作新热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产业合作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产业合作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2 天然橡胶的相关界定
        2.1.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2.2 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2.1 传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2.2.2 新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2.2.3 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理论
    2.3 产业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2.3.1 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2.3.2 区域产业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2.3.3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相关文献综述
        2.3.4 引力模型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3.1 中泰产业发展概况
        3.1.1 泰国全面产业发展概况
        3.1.2 中国全面产业发展概况
        3.1.3 中泰产业结构对比
        3.1.4 中泰产业合作关系
    3.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与贸易概况
        3.2.1 天然橡胶产业结构
        3.2.2 全球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3.2.3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3.2.4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3.2.5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现状
    3.3 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的问题
        3.3.1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3.3.2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3.3.3 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动因分析
    4.1 产业贸易互补关系的评价指标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4.1.2 贸易互补性指数
        4.1.3 产业内贸易指数
    4.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分析
        4.2.1 中国与泰国天然胶乳贸易互补性分析
        4.2.2 中国与泰国烟片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4.2.3 中国与泰国标准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4.3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的总体评价
    4.4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动因分析
        4.4.1 中泰之间资源互补
        4.4.2 经济规模扩张
第5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泰全面产业合作影响因素
        5.1.1 经济实力因素
        5.1.2 经济环境因素
        5.1.3 企业投资环境因素
    5.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
        5.2.1 政治环境影响因素
        5.2.2 经济环境影响因素
        5.2.3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5.2.4 技术环境因素
第6章 影响中泰双边产业合作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6.1.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6.1.2 引力模型的构建与扩展
    6.2 引力模型变量及数据来源
        6.2.1 模型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6.2.2 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6.3 引力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
    6.4 引力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6.4.1 影响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6.4.2 影响双边合成橡胶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6.4.3 影响双边橡胶轮胎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中泰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政策的支持
    7.2 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
    7.3 促进产品多元化使产品结构优化
    7.4 扩大投资及加强经济上的互助
    7.5 信息化建设的加强
    7.6 扩大合作领域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引力模型相关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2017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及2018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7年世界石化市场回顾
    1.1 世界乙烯产能加速扩张
    1.2 世界乙烯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1.3 地区间成本差异扩大
    1.4 乙烯价格及盈利继续保持坚挺
    1.5 合成树脂及合成纤维供需增长明显
2 2017年中国石化市场回顾
    2.1 传统石脑油路线开始回归, 煤油化融合发展
    2.2 乙烯当量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2.3 产品价格上涨, 化工效益好转
    2.4 合成树脂产能增速回落, 需求快速增长
    2.5 合成纤维需求增长略快, 合纤原料大幅增长
    2.6 合成橡胶供需仍以较快速度增长, 但天然橡胶替代需求增加
3 2018年世界石化工业展望
    3.1 乙烯投产高峰到来, 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3.2 世界石化贸易格局发生转变
    3.3 乙烷原料占比继续小幅提升
    3.4 裂解装置利润将有所下滑
    3.5 合成材料产能持续增长, 需求继续向好, 装置开工率稳中趋升
4 2018年中国石化工业展望
    4.1 非传统路线增势依然趋缓
    4.2 化工盈利小幅下降
    4.3 环保影响持续
    4.4 合成树脂产能继续增加, 需求增速小幅回落,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4.5 合成纤维消费增长加快
    4.6 合成橡胶新增能力明显增加, 需求增速放缓, 年度均价回落

(6)基于Rotterdam模型的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天然橡胶的进口状况
2 理论模型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估计效果与模型选择
    3.3 需求因素分析
    3.4 需求弹性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7)2017年国内外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及贸易概况
    1.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情况
        1.1.1 全球橡胶种植面积增长继续放慢
        1.1.2 割胶面积小幅增加
        1.1.3 全球天然橡胶产量明显增长
        1.1.4 单位面积产量略有回升
    1.2 世界天然橡胶贸易情况
        1.2.1 世界主要产胶国出口情况
        1.2.2 世界主要消费国进口情况
        1.2.3 天然橡胶平均价格好于上年
2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贸易和消费概况
    2.1 植胶面积基本稳定
    2.2 天然橡胶产量回升
    2.3 天然橡胶进口量大幅增加
    2.4 天然橡胶消费量略有增长
    2.5 天然橡胶显性库存居高不下

(8)中国橡胶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橡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2 橡胶产业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1.1.3 我国橡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橡胶的分类
        2.1.2 橡胶的用途
        2.1.3 橡胶产业的定义
        2.1.4 橡胶产业的构成
        2.1.5 橡胶产业的特点
        2.1.6 我国橡胶产业研究
        2.1.7 国外橡胶产业研究
    2.2 国内外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3 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3.1 世界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世界橡胶产业分布格局
        3.1.2 世界橡胶主产国的产业政策及现状
        3.1.3 世界橡胶的进出口分析
        3.1.4 国外橡胶产业安全保障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3.2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3.2.1 我国橡胶产业现状
        3.2.2 我国橡胶产业的政策环境
        3.2.3 我国橡胶产业的金融环境
        3.2.4 我国橡胶产业的生产要素环境
        3.2.5 我国橡胶制品产业及相关支持性产业分析
        3.2.6 我国橡胶产业的供需条件分析
    3.3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3.1 境问题
        3.3.2 资源问题
        3.3.3 灾害问题
        3.3.4 创新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橡胶产业安全评价
    4.1 我国橡胶产业国内环境评价
        4.1.1 我国橡胶产业资本效率
        4.1.2 我国橡胶产业资本成本
        4.1.3 我国橡胶产业境内需求增长率
    4.2 我国橡胶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
        4.2.1 我国橡胶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
        4.2.2 我国橡胶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
    4.3 我国橡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
        4.3.1 我国橡胶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
        4.3.2 我国橡胶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
        4.3.3 我国橡胶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4.3.4 我国橡胶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
        4.3.5 我国橡胶产业价格比
        4.3.6 我国橡胶产业集中度
    4.4 我国橡胶产业控制力评价
        4.4.1 我国橡胶产业外资市场控制率
        4.4.2 我国橡胶产业外资品牌和股权控制率
        4.4.3 我国橡胶产业外资经营决策权控制率
    4.5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4.5.1 我国橡胶产业资本积累能力
        4.5.2 我国橡胶产业吸收就业能力
        4.5.3 我国橡胶产业市场竞争能力
    4.6 橡胶产业安全趋势分析
        4.6.1 行业前景向好但压力依然存在
        4.6.2 大力提高国内橡胶产量
        4.6.3 提高国内资本对橡胶产业的控制力
    4.7 本章小结
5 山东省橡胶产业安全研究实证分析
    5.1 山东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5.1.1 山东橡胶产业发展历史
        5.1.2 东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5.2 山东省橡胶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5.2.1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高
        5.2.2 自主创新能力差,多数企业技术落后
        5.2.3 国外技术和法律法规壁垒提高,贸易摩擦加剧
        5.2.4 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峻
        5.2.5 企业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差
        5.2.6 受汽车行业影响,轮胎产业增长放缓
    5.3 山东省橡胶产业的发展对策
        5.3.1 开拓创新,优化结构
        5.3.2 提高产品质量,争创知名品牌
        5.3.3 搞好节能减排,进行清洁生产
        5.3.4 到国外办厂,走跨国公司之路
        5.3.5 加快联合,壮大规模
        5.3.6 采取措施,消除涨价因素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新殖民主义研究
        1.2.2 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研究
        1.2.3 中非合作研究
        1.2.4 中亚合作研究
        1.2.5 中南美洲研究
        1.2.6 优惠贸易安排研究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2.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定
        2.1.1 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
        2.1.2 最不发达国家
        2.1.3 内陆国家
        2.1.4 小岛国
    2.2 收入划分标准的历史回顾
    2.3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社会属性特征
        2.3.1 人口特征
        2.3.2 地理面积特征
        2.3.3 贫困特征
        2.3.4 基本医疗服务特征
        2.3.5 国民教育特征
        2.3.6 政体特征
        2.3.7 与台湾之外交关系
    2.4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资源属性特征
        2.4.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原油资源属性特征
        2.4.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资源属性特征
        2.4.3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煤炭资源属性特征
        2.4.4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属性特征
        2.4.5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属性特征
        2.4.6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属性特征
        2.4.7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属性特征
    2.5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经济属性特征
        2.5.1 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2 铁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3 港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4 航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5 通讯基础设施状况
        2.5.6 电力及能源供应结构状况
        2.5.7 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5.8 货物和服务贸易贸易增长状况
        2.5.9 债务情况
    2.6 关于数据的说明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3.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3.1.1 商品贸易整体情况
        3.1.2 商品贸易出口结构特征
        3.1.3 商品贸易进口结构特征
        3.1.4 商品贸易的出口区域结构特征
        3.1.5 商品贸易的进口区域结构特征
        3.1.6 服务贸易总额情况
        3.1.7 服务贸易结构情况
    3.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投资中的地位
        3.2.1 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回顾
        3.2.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回顾
        3.2.3 2010 年世界投资新动向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状况
    4.1 中国与亚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1.1 中国与东亚国家
        4.1.2 中国与西亚国家
        4.1.3 中国与南亚国家
        4.1.4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
        4.1.5 中国与中亚国家
    4.2 中国与非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2.1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的新发展
        4.2.2 中国与东部非洲国家
        4.2.3 中国与西部非洲国家
        4.2.4 中国与南部非洲国家
        4.2.5 中国与北部非洲国家
        4.2.6 中国与中部非洲国家
    4.3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3.1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状况
        4.3.2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的国别分析
    4.4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4.1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状况
        4.4.2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的国别分析
    4.5 中国与中低收入小岛国的贸易状况
        4.5.1 中国与中低收入小岛国贸易状况概括
        4.5.2 中国与主要中低收入小岛国贸易的国别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非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策略选择
    5.1 非洲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极端状况
    5.2 中国服务贸易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的状况未改变
    5.3 中非服务贸易合作现状
        5.3.1 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5.3.2 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起步
        5.3.3 中非服务合作中的问题
    5.4 中非服务贸易合作的策略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投资
    6.1 2011 年中国对外投资状况
        6.1.1 投资流量再创新高
        6.1.2 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
        6.1.3 大部分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6.1.4 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活跃
        6.1.5 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6.1.6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6.2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2.1 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6.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6.2.3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6.3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分行业发展状况
        6.3.1 电力行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2 矿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3 农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4 银行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5 制造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4 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吸引力和潜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目前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及特点
    7.1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及特点
        7.1.1 多哈回合中国融入以 G20 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集团化谈判机制
        7.1.2 中国已启动与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的经贸合作机制布局
        7.1.3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以税率优惠和贸易便利化为中心
        7.1.4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开放灵活性较高
        7.1.5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协议开放程度较高
        7.1.6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长期援助成为关系发展的纽带
    7.2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7.2.1 自贸区建设满足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高度需求
        7.2.2 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重叠交叉复杂性增加的困局
        7.2.3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机制覆盖范围小、常态机制缺乏
        7.2.4 中国与欧洲区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被欧洲发达国家给惠政策冲淡
        7.2.5 中国与金砖国家间合作机制存在制度化缺陷
        7.2.6 中国较金钻中低收入国家对外经贸合作机制显着匮乏
        7.2.7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间发展规划仍未列入中国战略发展之中心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及实施
    8.1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制定背景
        8.1.1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渐失去经济增长之拉动力
        8.1.2 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亚洲周边国家争抢低端制造业的转移
        8.1.3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受阻,实现当地就业目标难度依旧、
        8.1.4 中国低端制造业强大的出口竞争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增强
        8.1.5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市场引人关注
    8.2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目标
        8.2.1 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8.2.2 确保中国经济转型的加速推进
        8.2.3 确保中国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8.2.4 确保中国对外投资的稳步推进
        8.2.5 确保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8.3 中国与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原则
        8.3.1 坚持与树立世界大国形象相结合
        8.3.2 坚持以互利共赢作为合作的基本出发点
        8.3.3 坚持与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
        8.3.4 坚持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协调
        8.3.5 坚持以更新劳动密集型产业维护就业稳定相结合
    8.4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政策选择
        8.4.1 加快制定以发展为目标促进 LMI 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中长期战略纲要
        8.4.2 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间、高层间定期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8.4.3 加快制定和实施对 LMI 国家的新贸易优惠安排时间表
        8.4.4 加快制定对 LMI 国家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
        8.4.5 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间会商制定对 LMI 国家投资的社会责任指南
        8.4.6 构建促进 LMI 国家政府能力建设以及政府间的合作保障体系
        8.4.7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达成并积极推进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
        8.4.8 建设面向国企和民企的公开平等的投资绿色通道和保障机制
        8.4.9 分类指导过剩产能在 LMI 国家的全产业再造
        8.4.10 推进服务业对外合作交流营造有利于是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8.4.11 优化对 LMI 国家援助下的人才培养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非洲橡胶产量有所回升(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2]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 ——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D]. 宁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实施成效和发展展望[D]. 牛群. 云南大学, 2019(03)
  • [4]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D]. 安彩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5]2017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及2018年展望[J]. 骆红静,吕晓东,赵睿,杨桂英,杨秀霞. 国际石油经济, 2018(05)
  • [6]基于Rotterdam模型的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需求分析[J]. 董政祎,王玉斌.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3)
  • [7]2017年国内外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形势[J]. 莫业勇,杨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02)
  • [8]中国橡胶产业安全研究[D]. 王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9]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D]. 肖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10]中国轮胎行业运行态势与市场前景的理论探讨[J]. 岳春辰,张新华. 中国橡胶, 2012(24)

标签:;  ;  ;  ;  ;  

非洲橡胶产量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