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思考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黎益嘉[1](2021)在《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在为期三年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际,笔者对所在的J市D县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成因和处置机制进行了进行系统剖析,旨在为正在进行的高风险化解工作提供启示和对策思考。D农村商业银行于2016年11月由D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来,2018年因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重要考核指标过度偏离监管要求被监管部门列入全省高风险法人金融机构予以重点监测和关注,并被要求在2020年底前“摘帽”。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金融不稳定假说对D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式,从五个部分开展相关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概况,并在此背景下提出农商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梳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不良贷款成因和处置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简述了国内外关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定义和分类方法,重点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金融脆弱性理论,并就我国集中处置不良贷款的历史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梳理论述。第三部分研究发现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内、外部原因,并针对近年来D农商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置的方法和对策进行了介绍分析。第四部分选取了2017-2020年D农村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其处置不良贷款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五部分针对D农村商业银行现状,从优化外部信贷环境、强化内部风险管控、加快资本金补充和不良资产处置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对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开展研究,为防范和化解现阶段不良贷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有利于促进农商行合规、稳健、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地方法人机构类型的机构提供经验参考,对于促进区域性金融稳定,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桑田[2](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迅速推进,金融市场活跃度持续上升,国内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跨国商业银行也纷纷看准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这也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最近几年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这对于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处置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尝试了一系列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同时国家也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加强监管,但仍因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内商业银行在实践中面临较高的不良资产风险。为此,本次研究拟定从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角度,对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提出针对性建议。

王毅[3](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认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刘洋[4](2020)在《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速率开始放缓,各行各业高债务、高杠杆、低产能经营弊端逐渐暴露,出现了大面积债务违约、兑付困难情形,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不良资产余额以及不良率集中升高成为政府及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商业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如不快速消化完毕,将严重影响自身发展、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稳定。A商业银行作为湖南省芙蓉区重要的商业银行,其不良余额以及不良率远超同业,加之自身消化速度缓慢,不良资产包袱越来越重,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法,针对A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分析其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及制度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以及不良率、不良资产结构、不良资产行业分布、权责机制设置等基本情况并着重分析了其当前不良资产现状、成因,指出不良资产堆积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其次阐述了 A商业银行“自行清收、诉讼追偿、债务重组、批量转让、呆账核销”几种现有处置方式,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 A商业银行在处置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A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以及同业实操案例,有针对性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买断收购+反委托处置、处置方式组合使用、完善处置定价机制”等处置方式优化措施;并从机构设置、内控体系、员工素质、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相应保障措施,确保处置方式优化措施切实可行,能够顺利推动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效率跟处置进度,逐渐甩除不良资产堆积的包袱。

张菁[5](2020)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以C银行内蒙古分行为例》文中认为资本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得到保障,是国内经济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商业银行是当今资本市场的重要保障者。其经济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他的稳定性关乎到了区域乃至国家的宏观经济运作的稳定性。金融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的银行监管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为确保银行金融部门平稳的发展,就要实行银行监管。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与实际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相结合,更有力的为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很多反面存在的缺陷和面临的问题都需要不断地改善。想要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深入进行外部监管,这也对政府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有效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阐述了政府监管部门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紧接着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政府监管部门对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业务的外部监管的基本框架、监管机制的现状以及政策的监管执行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深入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管部门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监管存在过度监管、监管理念机制存在偏差、存在事后监管效果与力度不足等方面,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具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健全信贷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贷的监管的配套技术支持、建立市场约束与信息披露机制等举措,为今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监管提供了一定借鉴。

高锐[6](2020)在《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以来,随着一系列“严监管”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各类金融风险呈现收敛可控的局面,中国金融杠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次凸显出来。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项举措缓解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但又出现政策持续放宽导致的局部领域杠杆率快速回升的问题。为什么“防风险”政策和行动会加剧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而随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和举措会再度引发风险?从公共治理学科的视角看,“防风险”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不能实现平衡的根本原因在哪儿?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解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涵,给出推动“防风险”背景下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答案。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防控金融风险和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间的矛盾,其本质上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在于政府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二者的协调本质上涉及金融体制结构改革、政府经济金融职能重新定位、政府金融管理权力分配等问题。因此,本文从金融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给出如何促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答案。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是各类金融活动主体在国家治理框架下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相互关系,以及治理的方式方法、途径、过程和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治理”的概念和框架更加适用于解释和应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事务管理活动和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其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蕴意是健全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塑造现代金融治理能力,即实现国家金融治理的现代化。本文所探讨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就是金融风险可控,包括实现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银行同业业务等的良好治理,同时,把握好改革、发展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避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就是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而为金融体系注入源源活力、为金融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推论,构建现代化金融治理框架,对缓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出现的突出矛盾、实现两者的统一与平衡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旨向是要求政府履行现代金融治理职能,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明确政府干预边界、推进金融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有为地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从而实现“金融监管”到“金融治理”的转变、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实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平衡,即如何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总体上,文章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变化的实践状态,通过建构现代金融治理分析框架,考察其中存在的金融治理偏差和失灵问题,继而寻求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首先,研究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可以进一步防止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意愿和能力,进而优化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使得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窄,促使银行收紧信贷政策、减少民营企业贷款份额,从而加剧了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其次,文章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旨就是要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推动传统的金融监管范式向金融治理转变。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金融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是金融治理制度、金融治理体制的现代化,是金融治理主体、金融治理工具的多元化,是政策供给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动员能力、金融服务能力、通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金融治理中的部门整合和多元融合。再次,文章认为从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实践情况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表现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前后民营企业融资难度的变化,不同企业由于规模、类型、信用甚至隐性社会地位的差异而金融风险与融资水平不同,以及抑制金融业发展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置和实体经济发展在结构上出现不协调、不适应。其原因在于金融治理制度、体制、政策、协调能力、动员能力等出现问题与偏差,以及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机制长期缺位、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潜在矛盾、金融治理体系存在的固有矛盾引发的治理失灵。本文从金融治理偏差与失灵两个理论分析维度出发,通过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归因分析结构,系统地揭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一般规律。最后,本文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景下实现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需要完善金融治理偏差与矫正金融治理失灵。其一,采用多元化治理工具,继续推进金融治理手段科技化,丰富已有治理理念。其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积极推动建立更加有序、有效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其三,建立综合型治理政策调控架构,建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其四,推进现代金融治理的“元治理”进程,为金融治理得以实现提供各种制度机制支持。其五,明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建立治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风险分担和问责机制。其六,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金融法人治理体系等金融治理各项体系,继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开放,增强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张秀豪[7](2020)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引发持续关注。对适合银行未来发展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展开研究,对指引不良资产风险管控和科学处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提出以清收、呆账核销和以资抵债等为代表的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存在金融风险积聚、资产加速贬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探寻以风险隔离理论、看涨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解决思路,指出针对传统模式的不足应主要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其次,本文针对三种优化模式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发展概况进行研判,提出各优化模式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并基于此提出各模式如何解决问题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选取“19工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和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平安自建AMS平台等案例,分析各案例及对应模式的特点,为三种模式优化的对比研究提供现实证据和案例支撑。然后,本文着重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在应用分布、资产特征、效率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银行和AMC(以及AIC)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重组两个业务范畴分别具体突出优势,且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可以帮助前两种模式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同时,由于三种模式应用的区域和行业存在差异,为分区域和分行业制定模式发展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平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不充分、各模式中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最为突出等结论。最后,针对三种模式的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提出关于法制建设和信息披露、资本市场体系、不良资产基金、律师角色转变以及各方式结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对不良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边际贡献。

李斐[8](2020)在《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金融的核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金融风险产生的显着负面效应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安全,进而危及国家安全。目前,间接融资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手段,银行作为金融媒介,一直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庞大的经营主体,对银行开展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监督活动,这种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在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等方面与其他监管机构存在一定差异。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特点,能够发挥站位高、视野广、覆盖全的优势,在提升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防范金融风险和打击金融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和金融监管的新要求,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国家审计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作用方式、实现路径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使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性分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银行风险、金融监管、国家审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深入系统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国家审计在银行监督方面存在的优势。通过分析审计机关开展金融审计的实践经验,论述审计机关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作用方式和实现路径,并尝试搭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框架。然后,基于审计机关在职责权限以及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方式,分别针对全国性银行风险、地方性银行风险以及区域银行风险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国家审计功能发挥的效果,为审计机关实现银行业金融风险防范目标提供经验证据。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家审计存在的不足,探讨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实现方式的改进,完善实现机制和途径,促进国家审计作用发挥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审计监督对于全国性银行的风险防范呈现“∧”字型特征。在审计实施的第二年,由于审计公告形成的民众监督与银行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形成的合力,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最为明显,能够显着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国家审计对于违法案件的查处也体现了“∧”字型特征,在案件查处后的第二年表现出对银行风险的显着抑制作用。第二,审计方式对于银行风险具有显着影响。银行在一年中连续多次接受国家审计的情况下,受到审计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会更强,原有的高风险业务和违规业务操作模式惯性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对于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督促力度更大,体现出国家审计更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作用。同时在“审计风暴”热度减退的情况下,审计结果公告仍然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在促进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国家审计监督在防范地方性银行风险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中介效应。国家审计功能发挥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通过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有效降低地方银行的信贷风险,提升整体资产质量,政府治理起到了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用在提升地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方面也有所体现。第四,国家审计具有防范区域银行风险的作用。国家审计的经济处罚职能和审计建议职能均与区域银行风险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减轻了政府干预银行信贷资金的动机,提升了政府治理水平,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五,加强国家审计的“逆周期”监督有助于防范银行风险。金融风险体现出一定顺周期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银行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过分乐观,会放松信贷政策,降低信贷标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逆周期”的审计监督,揭示风险隐患有助于银行风险的防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审计的职能和定位、审计方法发展、组织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告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机制和途径的改进,提出政策建议,以满足新时代国家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判,提前感知金融市场风险,发挥审计的预防性作用,不但要能“治已病”,还要“防未病”。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达到审计纠偏和风险防范的效果,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析研究时,发挥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功能,提高金融审计对风险识别的前瞻性、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通过建立管理中心,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交互渠道等方式,建立进一步优化审计组织模式,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审计项目的动态、集中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四是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业务实战能力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讲政治、高素质以及掌握丰富金融知识的专业化金融审计干部队伍。五是创新审计公告制度,探索发布金融市场风险分析报告,增强金融审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强化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为:(1)丰富和深化了国家金融审计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理论,从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出发,论述了国家审计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基本依据,阐述了国家审计的作用方式和实现途径,从而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夯实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论基础。(2)提供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直接经验证据。由于可获取的公开数据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关于国家审计,尤其是国家金融审计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实证研究内容。(3)多层次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作用。在考虑领导体制、政府治理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实证分析获取各级审计机关影响银行风险方面的实现路径,进一步丰富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研究。

华夏[9](2020)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不断凸显,造成地方政府杠杆率的不断攀升。2009年,中央实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但也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问题,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呈爆发式增长。地方政府巨额的增量和存量债务引起的宏观效应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通过梳理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实体经济融资的关系,为厘清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能为缓解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提供新的研究视野与思路。本文利用31个省的商业银行和房地产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上市公司数据等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PVAR模型、断点回归模型、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宏观效应,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和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三者的联动效应,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缓释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缓释效应。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包含第1、2、3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主要包括绪论、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度量方法分析。其中,第1、2章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并对现有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进行详尽的梳理,指出现有文献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方向。第3章着重介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度量方法,由于尚未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官方统计数据库,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度量方法选择尤为重要,通过总结归纳与对比分析现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度量方法,选取适用于本文研究的度量方法。第二部分包含第4、5、6、7、8章,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金融风险的影响,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挤出效应,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三者的联动效应。其中,第4章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分析两部分。第5章以房地产和商业银行双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影响路径。第6章先提出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经济融资的理论框架,并在实证分析中论证了挤出效应及其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以及土地财政和政府干预对挤出效应的助推作用。第7章以前述章节内容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三者的联动效应,并对动态影响路径进行探讨。第8章主要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政策的宏观缓释效应,包括对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增长两方面的缓释效应,并对宏观缓释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第9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地方政府债务对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既存在直接影响,也包括通过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上述三项是地方政府债务影响金融风险的有效传导路径。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融资形成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政府干预和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经济融资具有助推作用。第三,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三者具有联动效应。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对实体经济融资形成挤出效应,而实体经济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因而地方政府债务和实体经济融资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是负向的,且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关系中负面的抑制作用占优。动态影响路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挤出效应是长期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与实体经济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是短期的,但影响程度却逐渐增大。第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具有宏观缓释效应,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释实体经济融资的挤出效应和经济增长,债务置换缓释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作用机制包括债券属性和金融体系效率两种,但由于债务置换债券的发行未完全采取市场化机制,金融体系效率影响作用机制贡献更大;债务置换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包括公共投资能力和金融体系效率提高的直接影响,以及实体经济融资的改善提高私人投资的间接影响。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共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以房地产和商业银行双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作用机制和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影子银行风险传导路径进行详尽分析。二是从微观层面,以大样本数据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挤出效应,以及挤出效应的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并进一步探讨土地财政和政府干预的助推作用。三是将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统一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三者的联动效应,并利用PVAR模型对联动效应的动态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四是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实证研究领域的研究边界,利用断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缓释效应,并进一步利用断点回归模型和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缓释效应的作用机制。综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整体可控,但其与金融风险的传递关系、对实体经济融资形成的挤出效应、以及与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增长三者的联动效应等方面所产生的宏观效应问题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增长发挥的宏观缓释效应,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因此,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宏观效应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可以间接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等。

刘冰[10](2019)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进非国有资本(包括外资、民间投资等),在一系列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下,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成为能够承担资产损失的责任主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产权制度改革以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并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业的经营效率。可以缩小与世界先进银行差距。鉴于此,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的提高、我国金融业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全面、客观的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价体系,并从公司治理、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承担三个方面对已经完成的产权制度效应进行跟踪评价及科学分析,可以极大丰富和完善现有产权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并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本章首先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及改组上市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最后归纳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首先对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详尽的阐述,为后续章节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从产权制度改革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承担四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与总结。第三章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较为深刻的评析。首先利用博弈论分别阐释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国有商业银行股东与董事会、经理层之间以及国有产权与非国有产权之间的利益分歧,得出了三种情形下个体理性产生的社会总收益均小于集体理性的社会总收益的结论。并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博弈类型分别求得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中博弈各方的最优策略解,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思路推进。其次,分别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及不足。第四章从公司治理角度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首先进行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衡量与评价,最后就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五章从经营绩效角度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效应进行一般性的理论分析,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公司绩效效应生成机理。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动态效应模型就产权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从风险承担的角度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归纳阐述的基础上,首先对风险承担及产生的一般机理进行阐述和分析,其次构建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论述产权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最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在总结前文研究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策建议。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比较分析法。本文侧重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有效的分析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与不足,从而可以评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2.理论分析法。本文通过介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理论,以及分别对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三种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尝试性的丰富和完善现有产权理论,并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3.博弈分析法。博弈论能够较好的反映多方参与的经济活动中参与主体多变的行为结果。经济活动中,主要参与者通过观察和预测其他参与者的行为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更加贴合复杂的现实经济活动。本文使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与搭便车行为以及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关系进行利益博弈分析。4.实证分析法。本文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公司治理效应、经营绩效效应以及风险承担效应时分别使用动态效应模型及Panel Data模型,基于数据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5.模型构建法。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研究最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及动态变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风险承担效应的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基于产权改革视角的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具体为:1.建立多视角的分析框架。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本文分别从公司治理效应、经营绩效效应以及风险承担效应三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加以论述和评析,避免了以往单一视角带来的片面性。2.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的三个不同角度本文都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试图构建国有商业银行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及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从理论上论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优产权安排。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分别使用动态效应模型以及Panel Data模型,基于数据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3.采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式深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使得分析更全面。本文选取相关指标首先纵向的比较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后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承担效应的变化,其次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又横向的比较不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应的不同与优劣。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相关研究
        1.3.2 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标准
        2.1.1 不良贷款的概念
        2.1.2 不良贷款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论
        2.2.2 金融不稳定假说
    2.3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方法梳理
        2.3.1 我国开展国两次银行不良贷款集中处置
        2.3.2 我国不良贷款处置的方式
3 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处置方式
    3.1 D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3.2 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3.3 D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3.3.1 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因素
        3.3.2 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因素
    3.4 D农村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做法
        3.4.1 D农商银行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处置不良贷款
        3.4.2 D农商银行寻求外部资源化解不良
    3.5 小结
4 D农村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实际案例及问题分析
    4.1 W农产品有限公司贷款案例分析
    4.2 公职人员贷款清收案例分析
    4.3 M材料有限公司处置案例
    4.4 小结
5 D农商银行完善不良贷款处置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外部信贷环境
    5.2 强化内部信贷管控
    5.3 加快资本金补充和资产处置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及内容
    0.4 本文的新意以及存在的问题、难点
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概述
    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
    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1.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1.3.1 批量转让
        1.3.2 债转股
        1.3.3 资产证券化
    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定
        1.4.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法律
        1.4.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部门规章
        1.4.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其他法规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
    2.1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存在的法律问题
        2.1.1 不良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
        2.1.2 组建不良资产包存在法律风险
        2.1.3 不良资产反委托处置中存在法律风险
    2.2 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存在的法律问题
        2.2.1 债转股相关法律规定尚未明确
        2.2.2 商业银行投资股权存在限制
        2.2.3 股权退出途径存在障碍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问题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尚需梳理
        2.3.2 证券法律体系内部矛盾
        2.3.3 司法运作存在障碍
3 国外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3.1 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制定单独的法律
    3.2 允许外资参与,实现债转股的退出
    3.3 健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规定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的解决
    4.1 单独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立法
        4.1.1 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4.1.2 明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确立合法融资渠道
        4.1.3 健全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
    4.2 建立健全债转股法律制度
        4.2.1 提供对债转股的法律支持
        4.2.2 明确债转股的参与主体
        4.2.3 清理股权退出的障碍
    4.3 完善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规定
        4.3.1 制定资产证券化法
        4.3.2 清理既存法律法规
        4.3.3 规范不良资产处置中证券化制度的设计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4)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2.1 不良资产相关概念及A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2.1.1 不良资产相关概念
        2.1.2 A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2.2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2.3 A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相关影响
        2.3.1 对A商业银行影响
        2.3.1.1 对A商业银行安全性影响
        2.3.1.2 对A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
        2.3.1.3 对A商业银行效益性影响
        2.3.2 对芙蓉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
        2.3.3 对问题企业的影响
    2.4 A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成因
        2.4.1 外部因素
        2.4.1.1 外部经济环境影响
        2.4.1.2 国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
        2.4.1.3 行业周期
        2.4.1.4 企业经营方式落后创新不足
        2.4.1.5 企业信用缺失举债经营
        2.4.2 内部因素
        2.4.2.1 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2.4.2.2 银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第三章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A商业银行现行处置方式介绍
        3.1.1 自行清收
        3.1.2 诉讼追偿
        3.1.3 债务重组
        3.1.4 批量转让
        3.1.5 呆账核销
    3.2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3.2.1 处置方式落后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处置需求
        3.2.2 内部机制改革不彻底处置部门权责不对称
        3.2.3 处置专业人员缺少处置绩效考核不完善
        3.2.4 内部法律合规审核缺失内控体制不完善
        3.2.5 资产定价过于依赖内部评估 依据不充分
第四章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优化
    4.1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新方式以及可行性分析
        4.1.1 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提高A商业银行处置效率
        4.1.2 通过互联网+提高A商业银行处置效益
        4.1.3 通过AMC买断收购+反委托模式提高A商业银行处置灵活度
    4.2 传统处置方式组合优化
    4.3 优化处置定价提高处置方式实施成功率
第五章 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新方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
    5.1 A商业银行新方式实施保障措施
        5.1.1 进一步建立专业化管理部门以及专业技术团队
        5.1.2 对内部机制进行调整,为处置提供制度保障
        5.1.2.1 简政放权 给予处置部门一定权限
        5.1.2.2 加强法律合规性审核确保处置依法合规
        5.1.2.3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减少管理漏洞
        5.1.3 调整绩效奖励机制,允许将处置利润提前兑现
    5.2 预期效果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以C银行内蒙古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银行监管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三)理论概述
        1.政府监管的理论概述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理论概述
    (四)理论基础
        1.风险管理理论
        2.政府监管理论
        3.公共治理理论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
一、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业务政府监管现状
    (一)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二)信贷业务监管的主体
        1.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2.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三)信贷业务监管方式
        1.非现场检查
        2.现场检查
    (四)信贷监管的具体内容
        1.“两增两控”的监管考核
        2.减费让利、定向降准
        3.加大不良化解清收力度
        4.日常信贷业务监管
        5.采取特定时期专项业务监管
    (五)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业务内部监管机制
    (六)政府监管基础数据完成情况
    (七)信贷业务有效监管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效果
二、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监管存在问题
        1.监管机构间缺乏监管信息沟通
        2.监管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协调性
        3.外部行政干预过多,存在监管冲突
        4.监管方式相对滞后且监管成本较高
        5.监管过程存在一定的人为主观判断,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6.银行内部监管不足依赖外部监管
    (二)对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业务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监管体系架构不健全,影响了监管机构间的有效沟通协调
        2.市场经济体制与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无法满足信贷监管要求
        3.监管法规不健全,造成了监管内容针对性及全面性的不足
        4.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
        5.缺乏现代信息化监管技术
        6.银行监管执行中的人员素质不高
三、国内外政府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一)国外银行业监管的经验
        1.美国的政府监管经验
        2.德国监管经验
    (二)国内银行业监管的经验
        1.东莞的政府监管经验
        2.上海监管经验
    (三)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1.监管机构的高效率运行
        2.完善监管体系
        3.针对细分性的政策落实机制
        4.加快建立大数据监管数据系统
四、完善C银行内蒙古分行信贷业务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监管体系
        1.明确监管权利与责任
        2.依法对职权进行清理
        3.完善风险防范监管机制
    (二)加强内部监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提升贷后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预警监控
        2.开展内控合规检查,有效落实整改验证
        3.强化资产组合的监控,加强对高风险客户的实时监控
    (三)建立高效有序的协调及监管机制
        1.建立市级行业监管委员会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管作用
    (四)加强科技手段监管
        1.建立监管大数据平台
        2.完善互联网+技术支撑
    (五)构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市场约束机制
        1.改革信息披露机制
        2.充分发挥社会性监督管理行为的功能
    (六)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1.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2.完善监管人员激励机制
        3.提高监管人才队伍的法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政府经济金融职能的理论演进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三)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研究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研究
        (五)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概念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政府金融监管改革理论
        (二)现代金融治理理论
第二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概述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时代背景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行动机制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三、实践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平衡
        (一)调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重点
        (二)平衡“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
        (三)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旨:金融治理现代化
    一、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一)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金融治理模式现代化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下的现代金融治理意涵
        (一)“防风险”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政府治理行为制度性约束的同步加强
        (三)中央和地方金融治理权力的合理配置
        (四)政府、市场和自组织治理机制的协调
        (五)金融治理“公共理性”水平显着提升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下的现代金融治理理论框架建构
        (一)现代金融治理体系构面
        (二)现代金融治理能力构面
        (三)现代金融治理模式构面
第四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实践探析:金融治理的偏差与失灵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实践景观
        (一)总体性失衡表现
        (二)阶段性失衡表现
        (三)结构性失衡表现
        (四)冲突性失衡表现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下金融治理偏差
        (一)治理制度偏差
        (二)治理体制偏差
        (三)治理主体偏差
        (四)治理工具偏差
        (五)金融政策偏差
        (六)协调能力偏差
        (七)动员能力偏差
        (八)服务能力偏差
        (九)通用能力偏差
        (十)治理模式偏差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下金融治理失灵
        (一)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机制长期缺位
        (二)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潜在矛盾
        (三)金融治理机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归因的二维结构
        (一)基本假设
        (二)二维结构
        (三)结构矩阵
第五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路径选择:金融治理的矫正与完善
    一、提升金融治理工具的运用水平
        (一)实现治理工具多元化
        (二)推进治理手段科技化
    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三、建立综合型治理政策调控架构
        (一)加强各项政策紧密配合
        (二)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政策
        (三)落实民企长效发展政策
    四、推进现代金融治理的“元治理”
    五、理顺金融治理之中的各种关系
        (一)明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和问责机制
        (三)建立治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六、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制与体系
        (一)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四)建立金融法人治理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1.2.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1.2.3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逻辑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方向
    2.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2.1.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2.1.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趋势
    2.2 银行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及其现实问题
    2.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3.2 不良资产重组的概念
        2.3.3 互联网平台化的概念
    2.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方向
        2.4.1 优化方向一:缓解金融风险积聚
        2.4.2 优化方向二:克服资产加速贬值
        2.4.3 优化方向三:降低信息不对称
        2.4.4 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证券化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况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
        3.3.1 稳步提升投资者的认购信心
        3.3.2 科学组合基础资产的贷款分布
        3.3.3 强化证券化中银行的主导地位
    3.4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以“19工元”为例
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重组
    4.1 不良资产重组概况
    4.2 不良资产重组的现实障碍
    4.3 不良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
        4.3.1 丰富市场化参与主体
        4.3.2 加强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协调
        4.3.3 完善投资者现金回流和退出机制
    4.4 不良资产重组的实践:以“华菱钢铁”为例
5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互联网平台化
    5.1 互联网平台化概况
    5.2 互联网平台化的现实障碍
    5.3 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及实践
        5.3.1 债权人处置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平安模式
        5.3.2 不良资产服务商催收产业链创新:青苔模式
        5.3.3 AMC和互联网平台战略合作创新:“AMC—阿里模式”
6 三种优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6.1 三种优化模式的应用分布比较研究
        6.1.1 发起主体的性质和优势
        6.1.2 参与主体的数量和标准
        6.1.3 实施的动因和政策支持
    6.2 三种优化模式的资产特征比较研究
        6.2.1 债权的类型和质量分布
        6.2.2 债权的区域和行业分布
    6.3 三种优化模式的效率效益比较研究
        6.3.1 处置周期和信息披露
        6.3.2 处置成本和社会效益
    6.4 三种优化模式的风险比较研究
        6.4.1 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
        6.4.2 发起主体面临的风险
        6.4.3 其他主体面临的风险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截至2019/12/12)
附录二 市场化债转股典型案例汇总(2016-2019年)
附录三 文中简称与全称对应表

(8)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银行风险
        一、银行风险产生原因
        二、银行风险影响因素
    第二节 政府行为与银行风险
        一、金融监管的作用
        二、政府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国家审计影响政府治理研究
    第四节 国家审计对金融风险防范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的实现方式
        二、国家审计与微观银行风险
        三、国家审计与宏观金融安全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银行业风险
        一、风险含义及分类
        二、风险状况分析
        三、风险测度方法
    第二节 银行监管体系
        一、银行监管制度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银行监管发展
        三、银行监管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国家审计基本依据
        一、法律法规方面
        二、历史经验方面
        三、现实需要方面
    第四节 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功能分析
        一、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职能区分
        二、国家审计功能定位
        三、国家审计的实践与发展
    第五节 国家审计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一、国家审计作用方式
        二、国家审计实现路径
    第六节 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免疫系统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全国性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一、国家审计频次的影响
        二、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
        三、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
        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地方性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一、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
        二、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三、不同地区审计效能差异
        四、银行上市后影响因素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区域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突出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
    第二节 优化金融审计方法
        一、推进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二、强化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
    第三节 完善金融审计组织模式
        一、做好组织模式的顶层设计
        二、促进上下联动与协同效应
    第四节 加强金融审计人才培养
    第五节 创新金融审计公告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评述
    2.1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研究评述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与治理
    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研究评述
        2.2.1 地方政府债券
        2.2.2 地方融资平台
        2.2.3 影子银行
        2.2.4 地方政府债务“新马甲”
    2.3 地方政府债务特点及成因研究评述
        2.3.1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
        2.3.2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成因
    2.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评述
        2.4.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内涵
        2.4.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与影响因素
        2.4.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与测度
        2.4.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
    2.5 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评述
        2.5.1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5.2 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风险
        2.5.3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宏观效应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度量分析
    3.1 地方政府债务度量口径与数据来源
        3.1.1 地方政府债务统计口径
        3.1.2 地方政府债务公开数据
    3.2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度量方法
        3.2.1 利用公开数据估算
        3.2.2 采用计算公式估算
        3.2.3 其他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模型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3.1 模型变量的选择
        4.3.2 样本数据的来源
    4.4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4.4.2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估计检验
        4.4.3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4.4.4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非线性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地方政府债务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影响
        5.2.2 地方政府债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5.3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影响的模型构建
        5.3.1 模型的构建
        5.3.2 内生性处理
    5.4 模型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5.4.1 模型变量的选择
        5.4.2 样本数据的来源
    5.5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计量分析
        5.5.1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影响的基准回归
        5.5.2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融资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背景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融资挤出效应的内在机理
        6.2.2 研究假设
    6.3 模型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3.1 样本数据的来源
        6.3.2 模型变量的选择
    6.4 地方政府对实体经济融资挤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6.4.1 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挤出效应的模型构建
        6.4.2 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挤出效应的模型估计检验
        6.4.3 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挤出效应的计量分析
        6.4.4 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非线性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
    6.5 政府干预助推作用的实证检验
        6.5.1 政府干预助推作用的模型构建
        6.5.2 政府干预助推作用模型的估计检验
        6.5.3 政府干预助推作用的计量分析
    6.6 土地财政助推作用的实证检验
        6.6.1 土地财政助推作用的模型构建
        6.6.2 土地财政助推作用的估计检验
        6.6.3 土地财政助推作用的计量分析
    6.7 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经济融资的作用机制
        6.7.1 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经济融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6.7.2 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经济融资的作用机制检验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联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研究背景
    7.2 理论分析
    7.3 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联动效应的实证检验
        7.3.1 三者联动效应的模型构建
        7.3.2 三者联动效应的模型估计检验
        7.3.3 三者联动效应的计量分析
    7.4. 地方政府债务、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增长联动效应的PVAR模型实证检验
        7.4.1 三者联动效应的PVAR模型设定
        7.4.2 三者联动效应的PVAR模型估计
        7.4.3 三者联动效应的脉冲响应分析
        7.4.4 三者联动效应的方差分解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宏观经济缓释效应的实证分析
    8.1 债务置换政策背景及研究背景
        8.1.1 债务置换政策背景
        8.1.2 研究背景
    8.2 模型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8.2.1 模型变量的选择
        8.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8.3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缓释效应的模型构建
    8.4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缓释效应的计量分析
        8.4.1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缓释效应的基准回归
        8.4.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缓释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8.5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宏观经济缓释效应的作用机制
        8.5.1 公共投资能力的影响作用机制
        8.5.2 债券融资属性的影响作用机制
        8.5.3 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本文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1.2.1 本文的结构安排
        1.2.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分析
        2.1.1 产权及产权制度
        2.1.2 产权制度改革
        2.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2.1.4 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代理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2.3.2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2.3.3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的研究
        2.3.4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评析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利益博弈分析
        3.1.1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与搭便车博弈分析
        3.1.2 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的博弈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3.1.3 结论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经验
        3.2.1 自上而下推动的制度变迁缩短了改革的时间,避免了改革的弯路
        3.2.2 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政府部门原有行为偏好发生转移,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3.2.3 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有效保障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2.4 渐进性的改革特征保证了改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不足与教训
        3.3.1 路径依赖性严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效率
        3.3.2 沉重历史包袱成为产权制度改革的“绊脚石”
        3.3.3 滞后性与被动性的特征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针对性较弱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4.1 公司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4.1.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4.1.2 公司治理运作机制
        4.1.3 公司治理效应生成机理分析
    4.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衡量与评价
        4.2.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
        4.2.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检验
        4.3.1 研究假设
        4.3.2 模型设定
        4.3.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4 国有银行组实证结论及分析
        4.3.5 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组实证结论及分析
    4.4 实证结论及对比分析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经营绩效效应分析
    5.1 经营绩效效应理论分析
        5.1.1 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方法
        5.1.2 经营绩效效应生成机理分析
    5.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5.2.1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体系选择
        5.2.2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5.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5.3.1 模型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5.3.2 数据来源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结论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风险承担效应分析
    6.1 风险承担效应理论分析
        6.1.1 风险与风险承担
        6.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6.1.3 风险承担效应生成机理分析
    6.2 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基于产权改革视角
        6.2.1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收益函数
        6.2.2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收益函数
        6.2.3 国有商业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
    6.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检验
        6.3.1 变量选择
        6.3.2 模型设定
        6.3.3 样本选取
        6.3.4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6.3.5 实证结论及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策建议
        7.2.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框架构建
        7.2.2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对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D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D]. 黎益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 桑田.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4]A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研究[D]. 刘洋.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以C银行内蒙古分行为例[D]. 张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D]. 高锐. 吉林大学, 2020(08)
  • [7]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D]. 张秀豪. 浙江大学, 2020(02)
  • [8]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D]. 李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华夏. 辽宁大学, 2020(09)
  • [10]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D]. 刘冰. 辽宁大学, 2019(11)

标签:;  ;  ;  ;  ;  

关于进一步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