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

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

一、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高雪[1](2011)在《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组学集生物技术、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等之精华,采用大规模、高通量、高速度的技术手段,通过全局性研究基因组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表达谱和功能谱,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蛋白质组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战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1]。2001年4月,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成立,并决定启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该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HUPO先期启动了人类血浆蛋白质组计划和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随后陆续启动了脑、肾脏、糖蛋白、抗体、标准化等一系列蛋白质组计划,国际科技界给予高度重视,各国政府也高度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蛋白质组研究已成为本世纪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之一。1997年,“蛋白质组学”的概念被我国少数几家实验室引入国内。随后十多年间,我国蛋白质组学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其它新兴学科,从最初仅国内少数几个单位参与、到逐步发展壮大、最后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2002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HLPP计划,并提出了蛋白质组“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通过国际多家实验室的共同努力,HLPP构建了迄今最大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数据库,成为HPP全面实施之际最为国际同行所重视的数据。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心已从最初以建立技术平台、开展技术方法研究为主,逐步转向以高通量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平台为基础,深入开展关系到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和重要生命科学问题研究。目前,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应全面分析国内外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评价近十年来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状况,认真思考我国蛋白质组学在“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部署的研究领域及需要拓展的国际合作伙伴,为我国蛋白质组学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对策和建议。文献计量方法是借助文献研究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方法。科学知识图谱是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数学、图形学、计算机科学等与科学计量学结合起来的交叉科学研究方法。近几年,国内对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引入和运用刚刚起步,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以美国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蛋白质组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并结合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系统、科学地分析蛋白质组学前沿进展和演化发展态势,了解蛋白质组学及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基础,并揭示蛋白质组学国际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经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总结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已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描述转变,蛋白质分离鉴定技术由单一模式向多维模式转变,蛋白质组分析由静态描述向动态研究转变,从数据积累向知识挖掘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拓展,带动了大量相关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应用和人类疾病防治带来新的革命。从蛋白质组学研究力量分布来看,蛋白质组学涉及学科领域广泛,重点涉及生物学及医药科学,并向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农学、环境科学、化工等其它相关领域扩展。蛋白质组学国际核心期刊主要是《Proteomics》,《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等。从作者地域分布来看,美国作者在国际蛋白质组学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的是德国、英国和中国。近三年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发文数量上超过德国和英国,已跃居第二。但我国与欧美国家在文献平均被引频次尚有较大差距,在研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方面尚需提升。从高被引文献来看,多与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密切相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突破会大力推动蛋白质组学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发展,并带来历史性飞跃。从蛋白质组学国际合作网络来看,合作最为密切、中心性最高的国家是瑞士、澳大利亚、美国、瑞典、丹麦等,中国蛋白质组学国际合作程度与上述国家相比,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与合作网络核心国家开展实质性合作。经知识图谱分析,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主体主要是美国、中国、德国等,研究机构是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等,代表性科学家为杨芃原、贺福初、张祥民等。虽然中国在发文数量上稍逊于美国,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代表性科学家已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基础主要源自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方法和软件等研究,重点是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在肝脏生理病理学研究的广泛应用。参考上述结论,建议我国在“十二五”重点开展定量蛋白质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组新技术新方法,并将蛋白质组学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积极推进蛋白质组集成技术和产品在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全面实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部署我国具备前期研究基础的其它蛋白质组计划,加强与国际顶尖蛋白质组学团队的实质性合作,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国际蛋白质组学的优势和地位。本研究为及时追踪蛋白质组学国际前沿进展,找准研究切入点,熟悉蛋白质组学学科结构与国际合作网络提供了科学的量化依据和参考,从而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蛋白质组学在国际上所处地位,并为我国在该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及国际合作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并以此参考,制定了863计划“十二五”蛋白质组重大项目技术路线图,确定了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和预期成果产出,为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十二五”发展路线指明了方向,并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健聪[2](2011)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的视角》文中提出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令全世界瞩目和心动的高成长性产业。作为复杂的产业系统,生物医药产业有其自身的产业特征、发展规律和内在发展机制,传统产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已不能完全解释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与发展。研究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政策,对于我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产业经济的视角,研究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的内涵和特征、生物医药产业的价值链结构、生物医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布局和聚集式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以及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案和创新点。第二章根据“产业”的经济学特性,提出了广义的生物医药产业框架——包括核心层、支撑层和关联层——和狭义的生物医药产业范围——直接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人用药品的各种生产性企业和组织的集合,并将本文研究对象限定在狭义范围内。从技术关联的角度分析化学药、生物药和传统药子产业的地位;从生产活动阶段的角度分析医药研发业和医药制造业等子产业的地位;从产品特征角度分析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子产业的地位。指出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技术性与社会性高度结合、技术性与制度性密切依存、现代技术与自然资源紧密联系等三大基本特征。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技术四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是关于生物医药产业的价值结构分析。这部分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提出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模型,指出在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中,包含着四个环节的药品生产过程——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试验、药物制造和药物销售,五种类型的产业参与主体——跨国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小型制药企业、各种研发机构、独立研发公司和专业外包组织,三种主要的产业价值关系——技术转移关系、战略联盟关系和外包关系;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具有链化周期长、垂直一体化特色明显、遵循“微笑曲线”的特征,并将其与信息产业价值链进行比较,提出二者在研发和制造环节的主要区别。第四章是关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组织分析。这部分主要从企业集中度、产品集中度、创新要素集中度、小型企业作用等方面分析阐述了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结构寡头垄断与中小企业共生并存的基本特征,并从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品高度差别化、自然垄断性、规模经济等方面对其市场结构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产业市场行为的内容入手,总结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价格行为和广告行为,揭示了制药企业的价格决定模式、价格歧视行为以及药品广告的特征和功能:探析了跨国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小型制药企业以及独立研发公司各自的发展路径。第五章是关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分析。这部分指出当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布局实际上是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产业内水平分工体系,发展中国家零散分布于产业价值链边缘,通过某些价值链低端环节有限的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产业高度集聚发展是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往往具有雄厚的学术力量和产业力量、企业之间的社会网络联系密切、拥有丰富的医疗和临床资源并且资金网络高度密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主要包括孵化器模式和科技园区模式。第六章是关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这部分概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界定、分类和主要制约因素,分析医药技术创新的重要价值——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支撑产业经济增长、引领产业结构走向、改变产业价值分配以及创造极高的产业壁垒;总结医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高成本性、成果评价反馈滞后、政府作用显着、路径依赖较弱、综合系统性强;并探讨当今世界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趋势。第七章对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索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涵、内容,总结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和经验,并分别就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等提出建议。

李瑞国[3](2010)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生物技术的支持。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相结合,阐述了未来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趋势,旨在为新形势下如何科学部署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保障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天柱[4](2010)在《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21世纪则将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我国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由于现代生物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许多独有特征导致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特殊的管理问题,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有效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并基于现实的产业发展,系统研究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路径与发展特征、技术自身的特征、生物技术企业的特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的特征,进而归纳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管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对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研究的空白和不足,重点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管理中的企业策略与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企业层面详细研究了现代生物技术的评估与选择。1)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度模糊性、决策阶段多、发展周期长的突出特征,研究情景规划在现代生物技术动态评估中的应用;2)研究综合运用情景规划、实物期权进行现代生物技术投资决策分析;3)在技术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理论框架和模型。2.进一步研究了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思路。1)以当前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最成熟的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研究了生物制药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要素的演进,进而研究了生物技术企业的典型发展路径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发展路径的原因;2)针对生物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密集性、风险性及研发过程中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提出了研发柔性的概念,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特点,研究了提高和保持生物技术企业研发柔性的具体思路和措施;3)提出了“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的概念,归纳分析了“导火索事件”的类型及其对现代生物技术创新成功的作用,并分析如何挖掘和利用“导火索事件”,以加速现代生物技术商业化的进程。3.详细研究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发展。1)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创新的独特模式和内在规律,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创新的两股关键力量(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及生物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2)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集聚化发展,研究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其演进,并抽象归纳了集群发展的特殊规律;3)在定义集群持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分析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网络与持续创新机理。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前述各章的研究,分别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研究归纳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管理奠定了基础;2)将情景规划、实物期权两种方法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评估与选择,对于应对现代生物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具有较强指导意义;3)提出了“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研发柔性、集群持续创新等若干新概念,发现了现代生物技术管理所特有一些新的现象和规律,并对它们进行了探讨;4)广泛采用理论演绎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使论文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指导价值。

孙长青[5](2009)在《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联系紧密、交流频繁的时代。要素流动,经济跨国,贸易往来,科研合作,技术转移,政治对话,文化融合,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集聚整合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这个大趋势中一个主要的、显着的表现形式,对其它趋势产生着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的范式也开始从线性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制药产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被应用到新药研发之后,全球制药产业价值链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网络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显。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制药产业巨大的市场和高利润,制药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制药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创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药物开发主要还处于低水平复制和仿制阶段,制药产业创新水平仍然落后。与此同时,由于看好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廉价的医药创新资源,外资研发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对我国的“本土研发”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如何推动我国制药产业从这种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实现突破,提高制药产业的创新水平,提升制药产业的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制药产业最大的聚集区,该区域内已出现了若干初级阶段的制药产业集群。本文从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以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为出发点,探索如何促进目前在国内相对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率先实现形成成熟的制药产业集群,并通过相关举措推动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创新,以提高该地区制药产业的创新水平,进而带动我国整个制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升级。本文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第2章为相关理论的梳理。第3章是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模型,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了博弈分析。第4章则运用网络组织理论探讨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以及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路径。第5章分析了制药产业研发特征以及制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变动,以及全球及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态势等制药产业的相关产业背景。在此基础上,在第6章,对长三角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分析的思路,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长三角大型制药企业的分支机构网络以及创新活动网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7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长三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若干对策建议。第8章为本文的基本结论及对未来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展望。

叶成[6](2006)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黄国琼[7](2006)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使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手段和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基于医学教育的超前性、周期性、延续性特点,研究生命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对指导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高级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吸收了系统科学、生命科学、医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文献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探索界定了生命科学前沿、分析了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成就、主要特征及影响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研究并提出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代表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技术、组织工程与干细胞、会聚技术,并分析了其特征与意义。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我国和发达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情况,明确了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咨询研究了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重要程度以及这些前沿应采取的课程方式及课程深度。第五部分探讨了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程体系与学习方式的影响。第六部分提出了我国医学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树立大医学教育观、培养“干细胞型人才”;建立开放式课程体系、加强本科通识课程教育、开设交叉学科和综合性课程、开设前沿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生源、加强教师培训、实验基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王钦南[8](2006)在《关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感谢中国科协和中国遗传学会邀请我参加这次以"生命的本质"为主题的"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这样做的效果和影响很好,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会起到推动作用。国内学术界非常需要这种类型的活动,来活跃学术气氛。

董波[9](2005)在《中国明对虾和文蛤EST分析及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日益迅猛发展,急需引进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阐释获得的海量数据,破解蕴藏其中的生物学信息,为实验研究提供信息提示。本论文构建了一套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集群计算机环境和 J2EE 分布式运算技术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平台-BLC(Bioinformatics Linux Cluster)系统。这一系统包括 Blast、Pfam、Phrap、Interpro 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可以方便地对分子序列数据进行注释、分析和运算。在此基础上,整合课题组已有序列资源,组建了中国经济类海洋生物基因组网站。 为了筛选中国明对虾和文蛤中同免疫和生长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从已构建的中国明对虾血液、眼柄和卵巢组织 cDNA 文库中分别测定了 2371 条、1024 条和1172 条 EST。并构建了文蛤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 cDNA 文库,从文蛤壳顶期幼虫cDNA 文库中测定了 1060 条 EST 序列。利用本研究构建的生物信息学平台对获得的对虾、文蛤 EST 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注释。并从中国明对虾血液 cDNA 文库获得的 971 个 unique 基因中,发现了 112 个同免疫相关的新基因。进一步筛选共确定了在对虾免疫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抗菌肽、凝结蛋白、细胞间信号传导、伴侣蛋白和酚氧化酶系统 5 大类共 39 个 unique 基因。在文蛤壳顶期幼虫的 576 个unique 基因中,发现了包括生长结构基因、代谢酶类、免疫相关基因、调控基因等 150 个同生长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序列提示。 利用部分上述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一条 2370 bp 的中国明对虾细胞黏附蛋白基因全长 cDNA 序列,共编码 684 个氨基酸,成熟肽理论 pI 为 7.98,分子量为 74.58 KDa,属阳离子多肽。该序列具有 1 个过氧化物酶功能域(domain)和一个整合素结合基序(motif),据此推测该基因具有过氧化酶活性和细胞黏附功能。运用实时定量 PCR 方法分析了灭活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混合液刺激对虾后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表达谱,结果表明其主要储存在血细胞中,呈组成性表达,是对虾重要免疫应答因子之一,在免疫防御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潘睿[10](2005)在《江苏省“十一五”医药生物技术重点领域选择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识,医药生物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部分,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日益凸显。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要持续发展,必须掌握科学发展的前沿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主流和主导方向。为此,我们应该把握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生物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迅速确定医药生物技术在“十五”发展期间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以此形成和强化这一领域迅速发展的态势。 本文结构总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际、国内和江苏省三个层面上,分别对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作出分析。第二部分是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江苏省的人口健康和医药产业发展作出需求分析。第三部分依据前两部分的描述和分析,着重提出了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需要优先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重点领域,以及需要配套建设的研究平台。 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理论分析、社会调查、专家咨询的方法,在把握世界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瞄准国家目标,研究预测了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据研究基础,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选择确定能形成江苏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特色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并以提升江苏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出提升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科学知识图谱理论、数据来源及应用软件
第一部分 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起源
    二、国际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
    三、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
    四、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蛋白质组学研究力量分布现状计量分析
    一、学科领域
    二、核心期刊
    三、作者地域和所属机构分布
    四、高被引文献
    五、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
    一、研究基础
    二、演化趋势
    三、国际合作网络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知识图谱的肝脏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
    一、研究主体
    二、研究基础
    三、讨论
第五部分 863“十二五”蛋白质组重大项目技术路线图制定
    一、研究方法
    二、专家选择
    三、立项原则
    四、项目概况
    五、项目年度计划路线图
    六、项目目标与关键技术路线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蛋白质组学“十二五”战略发展研讨会纪要
    二、蛋白质组学“十二五”战略发展研讨会专家名单
综述
代表性论着
个人简历
致谢

(2)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4 论文的拟创新之处
        1.4.1 论文选题与视角新颖
        1.4.2 论文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的揭示有所突破
        1.4.3 论文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探讨有所创新
2、生物医药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2.1 产业含义及其划分
        2.1.1 产业的含义
        2.1.2 产业的划分
    2.2 生物医药产业的界定
        2.2.1 广义的生物医药产业
        2.2.2 狭义的生物医药产业
    2.3 生物医药产业的划分
        2.3.1 基于技术关联的划分
        2.3.2 基于生产活动阶段的划分
        2.3.3 基于产品特征的划分
    2.4 生物医药产业特征分析
        2.4.1 生物医药产业是技术性与社会性高度结合的产业
        2.4.2 生物医药产业是技术性与制度性密切依存的产业
        2.4.3 生物医药产业是现代技术与自然资源紧密联系的产业
    2.5 本章小结
3、生物医药产业的价值链结构
    3.1 价值链、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3.1.1 价值链理论
        3.1.2 产业链理论
        3.1.3 产业价值链理论
    3.2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3.2.1 产业价值链环节
        3.2.2 产业价值链参与者
        3.2.3 产业链的价值关系
        3.2.4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模型
    3.3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特征分析
        3.3.1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特征
        3.3.2 与信息产业价值链的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生物医药产业组织分析
    4.1 产业组织与生物医药产业组织
        4.1.1 产业组织理论
        4.1.2 生物医药产业组织的内涵
    4.2 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
        4.2.1 市场结构分析理论
        4.2.2 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
        4.2.3 生物医药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4.3 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行为
        4.3.1 生物医药企业的价格行为
        4.3.2 生物医药企业的广告行为
    4.4 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参与主体的发展路径
        4.4.1 跨国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的发展路径
        4.4.2 小型制药企业的发展路径
        4.4.3 独立研发公司的发展路径
    4.5 本章小结
5、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分析
    5.1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5.1.1 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5.1.2 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5.2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2.1 产业集群
        5.2.2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分析
        5.2.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培育
    5.3 本章小结
6、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
    6.1 医药技术创新的内涵
        6.1.1 技术创新理论
        6.1.2 医药技术创新
        6.1.3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价值
    6.2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6.2.1 医药技术创新特征
        6.2.2 当代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趋势
    6.3 本章小结
7、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7.1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7.1.1 产业政策
        7.1.2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7.2 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政策
        7.2.1 产业结构政策的内涵
        7.2.2 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
        7.2.3 典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
        7.2.4 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
    7.3 生物医药产业组织政策
        7.3.1 产业组织政策的内涵
        7.3.2 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内容
        7.3.3 典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
        7.3.4 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
    7.4 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政策
        7.4.1 产业布局政策的内涵
        7.4.2 产业布局政策的主要内容
        7.4.3 典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政策的实践
        7.4.4 产业布局政策的选择
    7.5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政策
        7.5.1 产业技术政策的内涵
        7.5.2 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
        7.5.3 典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政策的实践
        7.5.4 产业技术政策的选择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农业生物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等组学研究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将更加深入
2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
3 农作物分子设计技术体系将逐步建立并更趋完善
4 植物转基因技术不断成熟, 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5 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进入新阶段
6 利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7 基因工程疫苗技术是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8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选择
9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1 0 生物修复技术是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技术途径
1 1 农业生物质能技术是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 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技术

(4)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其他领域广泛渗透
        1.1.2 生物经济浪潮汹涌而来
        1.1.3 现代生物技术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历史机遇
        1.1.4 现代生物技术自身具有突出的特征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1.4.1 新兴技术管理
        1.4.2 现代生物技术管理
    1.5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和数据来源
        1.5.3 论文的逻辑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的创新点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
    2.1 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2.2 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路径与发展规律
        2.2.1 生态遗传学的主要相关理论
        2.2.2 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路径
        2.2.3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模式和潜力
    2.3 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
        2.3.1 技术通用性强、互相依赖
        2.3.2 应用与理论同步,科学与技术融合
        2.3.3 资源依赖性强,但对基础资源的需求量很小
        2.3.4 发展阶段多、开发周期长
        2.3.5 呈现长期加速发展的趋势
        2.3.6 对社会影响深远
    2.4 生物技术企业的特征
        2.4.1 “科学家+风险资本”模式起步
        2.4.2 研发活动密集
        2.4.3 对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强烈、围绕科研机构聚集
        2.4.4 主要资产为智力资产
        2.4.5 资金需求胃口巨大
        2.4.6 盈利模式存在特殊性
    2.5 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征
        2.5.1 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
        2.5.2 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和很高的产业集中度
        2.5.3 单个产品的垄断性强,整个产业的垄断性差
        2.5.4 产业覆盖面广,将长期加速发展
        2.5.5 催生了全新的产业格局和企业形式
        2.5.6 技术联盟成为产业创新的成功模式
    2.6 现代生物技术的管理特征
        2.6.1 高度的不确定性
        2.6.2 决策阶段多
        2.6.3 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并存
        2.6.4 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特殊性
        2.6.5 高度的资源依赖性和产业集聚性
        2.6.6 顾客转换成本低、网络外部性不明显
        2.6.7 市场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2.6.8 对研发人才有特殊要求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生物技术的评估与选择
    3.1 引言
    3.2 情景规划与现代生物技术动态评估
        3.2.1 现代生物技术评估的思路
        3.2.2 评估的过程模型
        3.2.3 案例分析——对我国发展干细胞工程技术的评估
    3.3 情景规划、实物期权与现代生物技术动态投资决策
        3.3.1 基本思路
        3.3.2 情景规划、实物期权的融合
        3.3.3 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在现代生物技术动态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3.3.4 案例分析
    3.4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
        3.4.1 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特殊困难
        3.4.2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3.4.3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原则
        3.4.4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动态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思路
    4.1 引言
    4.2 生物制药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及其演进
        4.2.1 概述
        4.2.2 研究设计
        4.2.3 案例介绍
        4.2.4 生物制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4.3 生物制药企业典型发展路径研究
        4.3.1 研究设计
        4.3.2 生物制药企业的典型发展路径
        4.3.3 资金——影响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根本因素
    4.4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柔性研究
        4.4.1 引言
        4.4.2 研发柔性
        4.4.3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特点
        4.4.4 提高和保持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柔性的途径和措施
    4.5 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与现代生物技术商业化
        4.5.1 引爆市场应用——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概述
        4.5.2 导火索事件的作用机理
        4.5.3 发掘和利用导火索事件的思路和要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模式与集群发展
    5.1 引言
    5.2 生物制药创新的两股关键力量
        5.2.1 概述
        5.2.2 两股力量的性质
        5.2.3 生物制药创新中的职能分工
        5.2.4 两股力量的关系
    5.3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演进
        5.3.1 研究设计
        5.3.2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关键动力要素
        5.3.3 集群动力机制及演进
    5.4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研究
        5.4.1 相关研究现状
        5.4.2 研究设计
        5.4.3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对策建议
    6.1 对我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对策建议
        6.1.1 我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思路
        6.1.2 现阶段我国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基本思路
        6.1.3 对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策略的对策建议
        6.1.4 我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路径设计
    6.2 对我国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对园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对策建议
        6.2.2 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与本文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5)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业集群概念及类型划分
    2.2 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理论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2.4 创新系统理论
    2.5 协同理论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小结
第三章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
    3.1 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
    3.2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势博弈分析
    3.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交流博弈
    3.4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3.5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相关均衡
    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与理论路径
    4.1 网络组织相关概念
    4.2 基于知识互动的组织间创新联系研究
    4.3 网络间创新联系模式研究
    4.4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
    4.5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路径
    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背景
    5.1 制药产业界定与研发特征
    5.2 从层级到协同——制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变化
    5.3 制药产业发展态势
    小结
第六章 长三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6.1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6.2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内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
    6.3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间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
第七章 长三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7.1 明确长三角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目标和布局导向
    7.2 确定产业技术发展蓝图
    7.3 找点、通线、拓面——推动集群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展望
附录
    1.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行业分类及主要产品
    2. 两省一市医药类专业技术平台建设情况
    3. 长三角医药类两院院士名单
    4. 长三角重要制药企业分支机构情况
    5. 长三角主要制药企业简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7)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现代生命科学取得的重要成就
    三、现代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特征
    四、影响生命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 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及其意义
    一、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界定
    二、当前生命科学发展的几大前沿领域及其进展
    三、生命科学前沿的特性与意义分析
第三部分 高等医学教育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与培养目标
    二、课程模式与课程设置
第四部分 生命科学发展前沿与高等医学教育专家咨询研究
    一、问卷咨询研究
    二、专家深度访谈
第五部分 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
    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第六部分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一、关于教育观念与培养目标
    二、关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三、关于生源和师资
    四、关于教育资源
    五、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生命科学前沿的特征与意义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生命科学前沿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及课程方式专家咨询
附件二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三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荣誉证书

(9)中国明对虾和文蛤EST分析及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谱(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生物信息学在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景与展望
        一、生物信息学的产生背景
        二、生物信息学的定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与提供
        2、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3、功能基因组相关信息分析
        4、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
        5、生物信息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6、应用与发展研究
        三、国外生物信息学发展趋势与国内发展现状
        四、我国开展海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五、构建我国海洋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的建议和展望
        1、建立我国重要海水养殖生物的核酸和蛋白质数据库
        2、开展EST 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
        3、借助生物信息学深入进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4、开展海洋生物基因组的比较与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
    第二节:虾贝类序列表达标签(ESTs)测定及分析概况
        一、对虾EST 测序及分析情况
        1、中国明对虾EST 分析概况
        2、凡纳滨对虾和白滨对虾
        3、斑节对虾
        4、日本囊对虾
        二、贝类ESTs 测序和分析工作
        1、牡蛎
        2、扇贝
    第三节:虾贝类免疫基因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一、对虾养殖业的现状
        二、对虾病害发生及控制策略
        三、国内外对虾免疫基因研究现状
        四、对虾免疫功能基因应用的途径及前景
    第四节 细胞黏附蛋白的研究概况
    第五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及海洋生物基因组网站的构建
    第一节 BLC 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的构建
        一、BLC 系统安装的软硬件需求
        1、硬件需求
        2、软件需求
        二、软件安装
        1、 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
        2、 JDK1.4 的安装
        3、 BLC2003 SERVER 的安装
        4、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的安装
        5、安装PERL
        6、安装GD 库
        三、BLC 系统配置与试运行
        1、主控服务器的初始化
        2、运行终端的初始化
        3、试运行BLC 系统应用
        4、终端的运行
        5、通过网络访问BLC 系统
        四、BLC 系统应用软件介绍
        1、 BLAST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2、 Sim4
        3、 PHRAP
        4、 PHRED
        5、 PROSPECT
        6、 INTERPRO
        7、 PFAM
        8、 CROSSMATCH
    第二节 中国经济类海洋生物基因组网站
        一、系统架构及基本配置
        二、页面内容
第三章 文蛤幼虫不同发育时期cDNA 文库的构建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不同发育时期幼虫样品的收集
        2、总RNA 提取
        3、mRNA 的分离
        4、后续其它步骤
    二、结果与分析
        1、total RNA 质量鉴定
        2、mRNA 分离
        3、一链,二链合成
        4、胶回收
        5、菌落PCR 鉴定
    三、讨论
第四章 中国明对虾和文蛤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一节 中国明对虾血液、眼柄和卵巢EST 序列分析与比较
        一、实验方法
        1、序列处理
        2、序列分析和注释
        二、结果与分析
        1、序列测定结果
        2、序列比对结果
        3、已知基因的功能分类
        三、讨论
        1、 EST 序列和分析
        2、不同组织EST 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明对虾血液EST 库中免疫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分析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数据资源
        2、分析平台及相应软件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1、抗菌肽类
        2、凝结蛋白类
        3、细胞间信号传导类
        4、伴侣蛋白类
        5、酚氧化酶激活系统
    第三节 文蛤壳顶期幼虫EST 数据库的分析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序列测定结果
        2、序列比对结果
        3、已知基因的功能分类
        4、 Pfam 查询结果
        5、 Pathway 结果
        三、讨论
        1、生长和结构相关基因
        2、代谢酶类
        3、免疫相关基因
        4、调控基因
        5、其它基因
第五章 中国明对虾细胞黏附蛋白cDNA 全长克隆和体内表达规律
    第一节 中国明对虾细胞黏附蛋白cDNA 全长的克隆和序列解析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2、引物序列
        3、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4、血细胞总RNA 的提取和处理
        5、第一链cDNA 的合成
        6、peroxinectin 片段的克隆
        7、3’RACE
        8、5’RACE
        9、序列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1、中国明对虾Peroxinectin 基因全长cDNA 的获得
        2、 中国明对虾 Peroxinectin 蛋白结构预测
        3、细胞黏附蛋白功能域或基序的查找
        4、 Peroxinectin 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第二节 细菌刺激后中国明对虾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表达谱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2、组织特异性表达的RT-PCR 法测定
        3、病原注射实验
        4、实时定量PCR
        二、结果与讨论
        1、对虾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2、灭活细菌刺激不同时间对虾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 mRNA 表达变化规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文章目录
致谢

(10)江苏省“十一五”医药生物技术重点领域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方法
第一章 医药生物技术现状分析
    1.1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江苏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江苏省医药产品现状
        1.3.2 江苏省医药产品知识产权现状
        1.3.3 江苏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现状
第二章 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生物技术的需求分析
    2.1 人口与健康需求
    2.2 医药产业需求
第三章 江苏省“十一五”医药生物技术重点领域选择
    3.1 重点领域选择
        3.1.1 功能基因组学
        3.1.2 蛋白质组学
        3.1.3 抗体组学与抗体表位组学
        3.1.4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3.1.5 生物信息学
        3.1.6 创新药物
        3.1.7 中药现代化
    3.2 重点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建设
        3.2.1 抗体工程技术平台
        3.2.2 生物信息平台
        3.2.3 以DNA复制起始蛋白为靶标的抗癌药物筛选平台
        3.2.4 中药的口服吸收机制及其剂型研究平台
    3.3 政策保障体系与配套措施建设
        3.3.1 整合资源,集成优势
        3.3.2 增加投入,确定重点目标
        3.3.3 加强人才培养,发挥海外人员作用
        3.3.4 促进学科领域交叉渗透融合
        3.3.5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
        3.3.6 政府构建综合配套的产业平台
        3.3.7 重点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企业
        3.3.8 建立虚拟的战略联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论文综述、相关发表论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D]. 高雪.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 [2]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的视角[D]. 王健聪.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3]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 李瑞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04)
  • [4]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D]. 李天柱.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7)
  • [5]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 孙长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6]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 [7]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黄国琼. 第三军医大学, 2006(04)
  • [8]关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思考[A]. 王钦南.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生命科学的思考与畅想, 2006
  • [9]中国明对虾和文蛤EST分析及细胞黏附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谱[D]. 董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04)
  • [10]江苏省“十一五”医药生物技术重点领域选择研究[D]. 潘睿. 南京医科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日本将斥巨资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