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县果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

石林县果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

一、石林县过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胜[1](2021)在《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决矿山建设工程领域内的安全问题,提高矿山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推动矿山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更进一步,本文尝试将BIM技术作为矿山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矿山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文本挖掘法、知识图谱以及文献分析法分别从事故报告、文献资料当中提取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采用DEMATEL-ISM方法对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进行相关性与重要性分析,结合BIM的应用点筛选出BIM技术可以解决的一些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并且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推进BIM技术更好的服务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首先,本文借助文本挖掘工具对安全事故报告进行分析,接着又从文献资料中提取安全因素。依据安全管理理论,从“人-物-环境-管理”这四个角度出发,识别出22项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最终构建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其次,采用DEMATEL-ISM方法对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进行相关性与重要性分析,并且从文献资料和BIM标准规范文件中筛选与BIM有关的应用点,接着分析应用点与安全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厘清BIM技术可以处理的安全因素,最终确定BIM技术能够解决其中重要度排名前20的因素。然后,对矿山建设工程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利用BIM软件构建模型;接着在BIM应用点的基础上,形成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疏散模拟、施工方案模拟、地质情况分析与重大危险区域识别五大应用模块;之后从安全管理组织形式、安全制度制定、安全投入这三个方面来加强对预案的保障,最终研制出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最后,以河南省F项目为例进行实例应用分析。通过BIM应用策划与分析,验证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的可行性,并对预案的优势进行总结分析,为辅助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借鉴。该论文共有图62个,表22个,参考文献105篇。

高荣翔[2](2018)在《煤矿安全监控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开采过程中煤矿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安全形势仍然严峻。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保障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的工具与手段。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国家和煤矿企业对监控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煤矿监控系统朝向智能化、准确化、高效化发展。如何利用监控系统监测到的海量数据来获取未知知识,成为了煤矿监控系统智能化的关键。本文综合运用安全科学、监控技术、人工智能理论、事故预测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安全对策优选方法,对煤矿安全智能监控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2008年至2017年十年发生的重大、特别重大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和事故致因分析。在煤矿事故致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监控技术,提出了基于信息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知识获取模块组成的煤矿智能安全监控模型。详细介绍了模型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监控信息和人工录入信息,按照制定的预测算法进行危险性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智能预警并提供决策。然后,针对煤矿智能安全监控模型中两个关键算法方法:海量数据预测算法和对策优选方法展开了研究。以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GM(1,N)GRNN预测算法模型,以瓦斯涌出量为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进行了验证。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对策优选,建立煤矿事故安全对策库,并进行实例优选。最后利用ASP语言,研制了煤矿安全监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煤矿监控信息管理,对煤矿事故智能预测预警分析,获取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向管理者提供决策帮助的功能。本文研究工作有明确的理论意义,在煤矿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中有实用意义。

朱艳娜[3](2017)在《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能源问题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打造绿色煤炭能源势在必行。然而,据《中国煤炭工业年鉴》数据显示,近二十年的煤矿事故占全国工矿企业事故的25%左右,死亡人数占40%左右。不言而喻,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不能仅仅从单一层面加以断定,地方政府监督不严、企业经济利益驱使、矿工安全意识低下、安全技能欠缺、作业环境差、安全管理混乱等因素均在特定水平上导致矿难发生,但归根结底源于员工的行为。因此,针对复杂环境下的煤矿员工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控成为政府及企业决策者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煤矿一线员工安全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研读国内外文献,剖析2001年至2016年典型煤矿事故案例,归纳整合员工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借助典型事故分析、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等,验证所提取影响因子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在甄别煤矿员工安全行为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优选及分析,量化指标层级结构,进而构建切实有效的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法,辨析计算煤矿员工安全行为各指标权重。接着借助5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通过对淮南矿业集团、河南平煤矿业集团下辖的10个已知样本的学习,获取专家思维,采用训练好的网络仿真尚未测度的样本,有效缩减了人因在安全评价中影响程度;此外,通过训练好的网络还可以求得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大小,进而根据权重值明晰指标对煤矿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煤矿员工安全行为预警机制,即:预警指标选取、预警体系构成、单一指标预警区间确定以及综合指标预警区间确定等。以此为基础,选用5P神经网络同遗传算法改进后的5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A-5P的收敛速度与测算精度更加准确、有效。最后,依据预警分析与规避对策,以期实现煤矿安全预警管理模式的良好运行及员工安全行为的有效综合管控。

段明亮[4](2014)在《云南省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资源的管理问题,特别是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监管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监管部门。石林县煤矿总量达5875.95万吨,是云南省煤炭发展重点县之一、昆明市主要煤焦生产县之一,石林县的煤矿资源开采监管问题具有代表性,研究解决好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问题,不仅对构建和谐石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县的煤矿资源开采监管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权管理、煤矿安全、防治非法煤矿开采和预防煤矿事故发生等方面,本文将从煤矿资源开采监管方面进行研究,以石林县为一个点,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运用矿业权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管理等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并期望能在这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突破。在文章的结构上,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矿产资源开采监管理论基础,主要讲述了矿产资源及开采监管理论,煤矿资源开采的复杂性,以及开采监管的主体、内容和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石林县煤矿资源的分布及开采监管现状;第四部分为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对存在的煤矿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和煤矿开采安全问题作深入分析;第五部分为国内外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经验及借鉴;第六部分为完善石林县煤矿开采监管的对策及建议,提出合理利用煤矿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维护煤矿开采安全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论。研究发现:煤矿资源开采监管暴露出的煤矿资源利用问题、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和煤矿开采安全问题,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消耗煤矿资源来发展经济,对煤矿资源的利用还未真正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新型能源替代煤矿资源,限制和调整煤矿开采产业,加大煤矸石、煤荒等的综合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有限煤矿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张莹[5](2012)在《煤矿环境人体静电放电引爆瓦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面临的隐蔽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矿工在井下作业时会遇到的容易让人忽视的方面——人体动态静电放电,尤其是狭窄坑道出口处的人体动态静电放电对矿井安全的影响。通过设计人体ESD模型,研制开发“人体ESD放电模型引爆瓦斯实验系统”和模拟狭窄坑道的不锈钢筒还原煤矿狭窄坑道口的真实环境。得出以下结论:1.测定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引爆瓦斯的条件:瓦斯气体占混合气体体积的5%16%;引火温度达到650℃750℃;氧气在混合气体中的浓度大于12%。这三个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达到,才能发生瓦斯爆炸。2.人体动态动作对静电放电影响很大。若在充满瓦斯爆炸性气体的干燥的煤矿环境中,矿工在工作中突然脱衣、跌倒或做其他突然动作,很有可能会带来数千伏以上的人体静电电压。特别是在采煤区的狭窄坑道出口处,当行进中的矿工从宽敞的巷道进入狭窄的坑道时,人体的电位会突然升高,人体电容会突然变小,由此带来的静电放电电量会增大数倍,更容易引起坑道内的瓦斯爆炸。3.设计不锈钢筒模拟采煤区的狭窄坑道,让不同男生穿同一种抗静电靴和同一男生穿不同抗静电靴站在不锈钢筒中测对应的人体电容。结果表明人体电容值和人体的身高、体重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所穿的抗静电靴的电阻率有关系。抗静电靴的体电阻率或面电阻率越大,人体的电容值就越小。同时验证了在不锈钢筒内部的不同位置所测人体的电容值差别不大,但在筒出口处人体电容会减小到不足坑道内部的十分之一,而筒外的电容也明显低于筒内的电容。这种情况会使人体电位突然升高,此时人体静电的电量没有明显变化,而人体电压会突然增加十几倍,造成静电的快速泄漏,这容易成为瓦斯燃爆的点火源。4.矿工人体静电的带电量有一极大值,该极大值与矿工着装的电阻率成正比,与静电半衰期成正比。

赵金宪[6](2010)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结构越来越复杂,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情况的好坏也必将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子系统的脆性一旦被激发,导致系统崩溃,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复杂系统的脆性是指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在受到干扰的作用而发生崩溃,引起了复杂系统内部崩溃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崩溃。分析复杂系统脆性激发的原因、产生的机理、对脆性源的辨识与评价、脆性激发所需的条件等等与脆性有关的问题是认识和控制复杂系统的必要手段。本文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突现性、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复杂系统的又一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复杂系统的脆性具体表现为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在外界干扰的影响下突然崩溃,进而影响到与之关联的其他子系统的崩溃,当复杂系统中的若干关键子系统发生崩溃后,整个复杂系统将进入到无序状态,无法完成其正常功能,即整个系统的崩溃。本文在脆性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复杂系统脆性模型的建模理论,构建了复杂系统脆性树模型,定义了脆性结构重要度、脆性概率重要度和脆性关键重要度,分别从脆性模型的结构、脆性因素发生概率对系统崩溃概率的影响和脆性因素发生概率变化率对系统崩溃概率变化率的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复杂系统脆性因素在系统崩溃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为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从脆性源的角度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复杂系统脆性模型中,在系统下的瓦斯浓度聚积子系统层面上,寻找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行方法和措施,利用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瓦斯浓度信号变化趋势的预测,根据瓦斯浓度变化趋势,为在可能出现瓦斯浓度聚积的未来时间内,制定周密严格的事故预防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完善了煤矿事故脆性模型,定义了复杂系统的基础脆度和关联脆度的概念,确定了煤矿安全预评价中各个安全级别的基础脆度范围,通过计算煤矿瓦斯涌出量、地质结构、涌水量等十项评价指标的关联脆度,对煤矿自然条件的脆性风险进行了评价。通过对鸡西矿业集团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的建模分析,计算出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各个致因因素在系统脆性结构、系统崩溃概率和系统崩溃概率的敏感程度上的重要度的不同,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制定了按作用综合重要度从重到轻的顺序实施监控的控制策略,同时提出在瓦斯监控设备上实施对瓦斯浓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措施,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更加完善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完善了监控设备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提高了瓦斯爆炸事故监控的可靠性。

吴红梅[7](2009)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一些系统越来越复杂,这些系统的崩溃常常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严重的甚至可以引起人心不稳,社会动荡等。系统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要很好的描述复杂系统在干扰下最终引起系统崩溃的这个性质,本文引入并发展了脆性的概念。脆性是指复杂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在受到内外界的干扰而崩溃,引起了复杂系统内部崩溃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崩溃。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的定义,得到复杂系统易脆的两个条件;并根据以往脆性度的定义,将其定义扩展到[0,1]区间,完善了脆性度的定义。复杂系统脆性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一般地,在复杂系统运行过程中,脆性虽然没有显现出来,但并不能就否认脆性的存在性,为了更好的描述系统状态与崩溃状态的差别,分别定义子系统崩距以及复杂系统脆距。在复杂系统脆性过程中,首先受到干扰而崩溃的子系统也就是脆性源子系统,复杂系统内部崩溃的传播也是以脆性源为媒介,若能够分清各个脆性源对整个复杂系统所造成的后果,并对其进行区别对待,就能很好的阻止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继续崩溃。为了更好的描述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论文建立了脆性关系图,从脆性关系图中得到与各个脆性源子系统相对应的脆性树,并根据最简脆性树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对各个脆性源子系统进行分级。对复杂系统脆性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描述复杂系统不同侧面不确定性的脆性熵函数,研究脆性风险熵函数的性质,进而得到判断复杂系统崩溃的判定定理。将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应用于分析煤矿事故系统。基于脆性熵理论研究煤矿事故系统,分析煤矿事故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与其它外部子系统之间的脆性关联,以及分析煤矿事故系统的事故熵以及脆性风险熵,根据熵函数的性质,得到对煤矿事故系统各个熵函数的控制策略。进而,基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过程,将煤矿事故系统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即煤矿事故发生的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原因。内部系统主要分析煤矿本身所具有的问题,从管理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并根据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得到煤矿事故系统的内部脆性度,仿真内部脆性度的变化过程,讨论政府对不同方面进行控制的控制结果;同时,分析煤炭市场、国家政策、当地经济和煤炭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影响等外部环境对煤矿事故系统的影响,并根据这四个外部系统对煤矿事故系统的作用方式,得到煤矿事故系统的外部脆性度,仿真外部脆性度的变化曲线。

柏松平[8](2008)在《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19.85万公里,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但高等级以上的公路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20。故我省公路升级改造和路网加密任务仍将十分繁重,因此,云南公路建设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修建和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时期,公路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约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安全。由于结合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机理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十分必要研究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以指导云南今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公路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公路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了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和云南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公路地质环境致灾的对策研究现状等内容。其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活动性构造带、公路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以及云南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在这些内容中,将云南迄今为止的所有通车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与云南主要山脉分布、地貌分区、大地构造分区、深大断裂和地壳厚度、构造体系、新构造运动、主要活动断裂、地震震中分布、区域稳定性分区、工程地质分区以及云南膨胀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对应和叠加处理。由于最近十多年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同时,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路地质病害治理经验,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加上这些公路分布在云南的广阔地域,为今后就近区域公路的升级和路网的加密将起到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结合云南公路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的时间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和分析了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公路地质病害的致灾因素,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探索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总结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链。针对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特殊岩类(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本文从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技术及其病害处治、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将云南在建和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与云南公路建设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比,为今后云南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环境分析资料,对于新建公路,可借鉴就近区域已建公路的成功经验和需注意的事项。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提供了针对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措施对策经验。2、结合云南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开展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公路地质病害、工程扰动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以及公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稳定性评价以及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体系。3、首次系统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云南地质病害的时空特征、发育特征,较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和野外判别方法。4、首次系统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致灾因素,从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破坏形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破坏机理。5、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建设的实际,结合云南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系统总结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对策。其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亲水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6、从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工程地质病害危险性评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工程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研究。7、研究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技术对策,构建了云南公路地质环境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公路建设的科技进步和加强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曾钊[9](2005)在《矿难:一个沉重的话题——对我国频频发生矿难的理论思考》文中研究表明 国务院新闻办在2004年10月份举行了全国安全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华山首先介绍了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1~9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07429起,死亡98809人。与200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6.92%,死亡人数下降0.25%。其

刘心爽[10](2004)在《申论命题的新变化——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论析》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几年的推行,申论已成为考录公务员的重要科目。而代表国家考试水平,最具权威性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申论命题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自2000年开考申论以来,其

二、石林县过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林县过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案
2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界定
    2.1 事故致因理论
    2.2 基于文本挖掘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因素识别
    2.3 基于知识图谱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因素识别
    2.4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3.1 集成DEMATEL-ISM方法介绍与专家访谈
    3.2 集成DEMATEL-ISM法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3.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研究
    4.1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总体框架
    4.2 基于BIM的矿山数字化安全信息模型构建
    4.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应用模块
    4.4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其他保障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BIM应用保障措施
    5.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实施
    5.4 基于BIM的矿山工程安全管理预案优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影响矿山工程安全建设的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煤矿安全监控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煤矿事故与安全监控问题分析
    2.1 煤矿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致因分析
    2.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煤矿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模型的构建
    3.1 系统模型设计思想
    3.2 系统模型的总体框架
    3.3 智能安全监控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安全监控数据处理与安全预测技术研究
    4.1 安全预测技术分析及其作用
    4.2 基于预测的监控预警模型分析
    4.3 基于预测的监控预警模型与方法
    4.4 基于安全预测的监控预警实例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安全对策及其优选方法研究
    5.1 煤矿安全对策库研究
    5.2 对策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3 对策优选方法研究
    5.4 安全对策方案优选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煤矿安全监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研制
    6.1 系统的总体设计
    6.2 系统的功能实现
    6.3 系统的实际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

(3)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研究
        1.2.1 不安全行为致因研究
        1.2.2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研究
        1.2.3 煤矿事故预警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煤矿员工安全行为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2.2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获取及分析
        2.2.1 典型煤矿事故分析
        2.2.2 国内外文献研究
        2.2.3 问卷调查
    2.3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1 指标初选及分类
        2.3.2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优选
    本章小结
3 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BP神经网络
        3.1.2 遗传算法
    3.2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3.3 评价指标等级确定
        3.3.1 指标量化处理
        3.3.2 划分指标评价等级
    3.4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3.4.1 模型样本确定
        3.4.2 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评价
        3.4.3 员工安全行为评价结果剖析
    本章小结
4 煤矿员工安全行为预警与模型研究
    4.1 员工安全行为预警体系构成内容
    4.2 员工安全行为预警指标体系
        4.2.1 预警指标选取
        4.2.2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3 员工安全行为预警模型构建
        4.3.1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4.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实现
    4.4 案例拓展
        4.4.1 数据采集
        4.4.2 预警模型应用
        4.4.3 预警结果解析
    本章小结
5 员工安全行为预警运行与管控分析
    5.1 员工不安全行为规避措施
    5.2 员工安全行为预警机制
    5.3 系统预警运行模式与管控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01年至2016年我国重特大煤矿事故案例统计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云南省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三)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矿产资源开采监管理论基础
    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开采监管理论
        一、 矿产资源界定及分类
        二、 矿产资源开采监管理论依据
    第二节 煤矿资源开采的复杂性及监管的特征
        一、 煤矿资源开采的复杂性
        二、 煤矿资源开采的监管特征
    第三节 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的主体、内容及方法
        一、 开采监管的主体
        二、 开采监管的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石林县煤矿资源的分布及开采监管的现状
    第一节 煤矿资源的分布
        一、 集中在圭山镇
        二、 呈现从东北到西南的条状分布
    第二节 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现状
        一、 开采监管已基本形成体系
        二、 开采监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三、 开采监管主体的多元化
        四、 监管法规及政策落实情况
第三章 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煤矿资源开采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煤矿资源合理利用
        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三、 煤矿开采安全
    第二节 煤矿资源开采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违法无序开采
        二、 法律政策不配套、管理存在漏洞
        三、 煤矿资源开采监管体制不健全
        四、 煤矿资源监管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主要经验
        一、 重视政府的服务和监督功能建设
        二、 重视资源评估和矿区环境的保护
        三、 保证煤炭开采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国内主要经验
        一、 山西省的主要经验
        二、 贵州省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 更加有效的做好各层机构的培训和建设
        二、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三、 促进煤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 依法有序保护煤矿资源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合理利用煤矿资源
        一、 制止无序开采行为
        二、 整治违法开采行为
    第二节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一、 促进矿山环保法律立法
        二、 完善矿山环保监管机制
        三、 强化矿山环保科学研究
        四、 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
    第三节 维护煤矿开采安全
        一、 完善煤矿开采监管机制
        二、 强化监管外围环境建设
        三、 消除矿村矛盾,促进矿村和谐
        四、 改善融资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 增强“绿色矿业”理念
        二、 采取经济手段减少生产
        三、 加大煤矿资源保护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煤矿环境人体静电放电引爆瓦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煤矿的安全现状
    1.2. 煤矿瓦斯爆炸
        1.2.1 煤矿瓦斯爆炸的特点
        1.2.2 瓦斯爆炸的三要素
        1.2.3 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方式
        1.2.4 煤矿中导致瓦斯爆炸的实际因素
    1.3. 静电放电对瓦斯爆炸的影响
        1.3.1 静电放电的类型
        1.3.2 静电放电的热效应
        1.3.3 矿井下静电放电的特点
        1.3.4 矿井下材料静电的影响
    1.4. 人体静电放电
2. 人体静电放电
    2.1. 人体静电的起电类型
        2.1.1 人体静电的概念
        2.1.2 人体静电的起电类型
        2.1.3 影响人体静电积累的因素
    2.2. 人体静电对瓦斯爆炸的影响
3. 煤矿环境人体动态静电放电引爆瓦斯的研究
    3.1. 人体 ESD 模拟电路图
    3.2. 人体 ESD 放电模型引爆瓦斯实验系统
        3.2.1 实验系统
        3.2.2 实验方法
    3.3. 人体的动态动作对静电放电的影响
    3.4. 人体电容研究
        3.4.1 正常环境中的人体电容
        3.4.2 模拟煤矿狭窄坑道测量人体电容
    3.5 狭窄坑道采煤区不同位置人体电容的放电实验
    3.6 人体放电电压与矿工服电阻率的关系
4 结论与展望
    4.4 结论
    4.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简介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以及方案
第2章 复杂系统脆性理论
    2.1 引言
    2.2 复杂系统脆性的定义
    2.3 复杂系统脆性的基本特性
    2.4 复杂系统脆性作用的图形描述
        2.4.1 复杂系统脆性的多米诺骨牌模型
        2.4.2 复杂系统脆性的金字塔模型
        2.4.3 复杂系统脆性的倒金字塔模型
        2.4.4 元胞自动机模型
    2.5 脆性关联性和联系函数
        2.5.1 脆性关联性
        2.5.2 复杂系统脆性联系函数
    2.6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
        2.6.1 熵理论基础
        2.6.2 复杂系统的脆性风险熵
        2.6.3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的性质
    2.7 复杂系统脆性基元
    2.8 集对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2.9 复杂系统脆性过程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系统的脆性模型分析
    3.1 引言
    3.2 事故树分析
    3.3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模型的研究
        3.3.1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模型
        3.3.2 复杂系统脆性结构函数
        3.3.3 脆性树的脆性割集与脆性径集
    3.4 复杂系统崩溃概率
        3.4.1 状态枚举法计算系统崩溃概率
        3.4.2 最小脆性割集法计算系统崩溃概率
        3.4.3 最小脆性径集法计算系统崩溃概率
    3.5 脆性因素重要度分析
        3.5.1 脆性因素的结构重要度
        3.5.2 脆性因素的概率重要度
        3.5.3 脆性因素的关键重要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矿自然条件脆性风险分析
    4.1 前言
    4.2 煤矿事故系统
        4.2.1 煤矿事故及其特点
        4.2.2 煤矿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4.2.3 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
        4.2.4 煤矿事故系统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4.3 煤矿事故现状
    4.4 煤矿事故系统脆性模型
        4.4.1 煤矿事故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4.4.2 煤矿事故内部系统的脆性过程
        4.4.3 煤矿“安全-事故”的集对分析
    4.5 煤矿自然环境的脆性评价
        4.5.1 东海煤矿生产概况
        4.5.2 煤矿自然条件灾害指标分级
        4.5.3 煤矿自然条件脆性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分析
    5.1 前言
    5.2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现状
    5.3 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模型
        5.3.1 矿瓦斯聚集原因分析
        5.3.2 煤矿火源产生原因分析
    5.4 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模型
    5.5 瓦斯爆炸系统脆性因素重要度分析
        5.5.1 脆性结构重要度分析
        5.5.2 脆性概率重要度分析
        5.5.3 脆性关键重要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崩溃的预防措施
    6.1 引言
    6.2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思路
        6.2.1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激发的主要原因
        6.2.2 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系统崩溃的思路
    6.3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致因因素的监控措施
    6.4 瓦斯浓度的预测
        6.4.1 时间序列的混沌性判定
        6.4.2 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参数选择
        6.4.3 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
        6.4.4 瓦斯浓度的时间序列分析实例
    6.5 瓦斯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6.5.1 防止瓦斯浓度积聚的措施
        6.5.2 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6.5.3 强化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
        6.5.4 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力度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简介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煤矿事故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以及方案
第2章 复杂系统脆性相关理论介绍
    2.1 引言
    2.2 复杂系统脆性的定义
    2.3 复杂系统脆距
        2.3.1 子系统崩距
        2.3.2 复杂系统脆距向量
    2.4 复杂系统脆性的基本特性
    2.5 复杂系统脆性作用的图形描述
        2.5.1 多米诺骨牌模型
        2.5.2 金字塔模型
        2.5.3 倒金字塔模型
        2.5.4 元胞自动机模型
    2.6 集对分析
    2.7 熵理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系统脆性源及脆性过程分析
    3.1 引言
    3.2 复杂系统脆性树
        3.2.1 复杂系统脆性关系图
        3.2.2 构造脆性树
        3.2.3 脆性树的简化
    3.3 脆性源等级判别
    3.4 复杂系统脆性过程
    3.5 事故脆性熵函数
    3.6 脆性中的熵理论
        3.6.1 子系统脆性熵
        3.6.2 复杂系统脆性熵
        3.6.3 脆性联系熵
        3.6.4 脆性风险熵
    3.7 判断系统崩溃的定理描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矿事故系统脆性熵分析
    4.1 引言
    4.2 煤矿事故系统
        4.2.1 有关概念介绍
        4.2.2 煤矿事故现状介绍
        4.2.3 煤矿事故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4.2.4 煤矿事故特点
        4.2.5 煤矿主要事故分类
    4.3 熵理论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
        4.3.1 煤矿事故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脆性关联分析
        4.3.2 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熵分析
        4.3.3 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风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模型
    5.1 引言
    5.2 煤矿事故系统的内部脆性过程
        5.2.1 管理者的层次水平
        5.2.2 人才结构
        5.2.3 设备结构
        5.2.4 技术水平
    5.3 因素演化
    5.4 煤矿事故系统的内部脆性模型
    5.5 煤矿事故系统的外部脆性过程
        5.5.1 煤炭市场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5.2 国家政策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5.3 当地经济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5.4 与煤炭相关产业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6 各个量的演化情况
    5.7 煤矿事故系统的外部脆性模型
    5.8 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模型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公路发展概况
        1.1.1 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1.1.2 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1.3 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1.2.1 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1.2.2 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1.2.3 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1.3 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1.3.2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1.3.3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1.3.4 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1.3.5 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1.4.1 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4.2 选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1.4.5 论文研究支撑
        1.4.6 研究进度
        1.4.7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2.1.1 地貌轮廓
        2.1.2 地貌类型
    2.2 地质构造环境
        2.2.1 构造单元
        2.2.2 地层单元
    2.3 活动性构造带
        2.3.1 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2.3.2 地震活动
        2.3.3 区域地壳稳定性
    2.4 水文地质环境
    2.5 工程地质
    2.6 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3.1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3.1.1 软土
        3.1.2 膨胀土
        3.1.3 岩溶
        3.1.4 采空区
        3.1.5 泥石流
        3.1.6 岩堆
        3.1.7 滑坡
        3.1.8 红层软岩
    3.2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1 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2 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3 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4 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5 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6 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7 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8 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3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3.3.1 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3.3.2 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4.1 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4.1.1 岩土体结构
        4.1.2 地质体面状结构
        4.1.3 地下孔隙
    4.2 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4.2.1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4.2.2 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4.3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4.3.1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4.3.2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4.4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4.4.1 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4.4.2 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5.1 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5.1.1 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1.2 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1.3 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2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5.2.1 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5.2.2 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5.2.3 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5.2.4 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5.2.5 崩塌/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5.2.6 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5.3 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6.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6.1.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6.1.2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6.1.3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6.2 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6.3 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6.3.1 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技术
        6.3.2 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6.4 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6.4.1 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边坡及路基技术
        6.4.2 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路基工程技术
    6.5 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6.5.1 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6.5.2 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6.5.3 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6.6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
        6.6.1 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6.6.2 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7.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7.2 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7.2.1 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7.2.2 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7.2.3 基于地质、地形、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7.2.4 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7.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3.1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7.3.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7.3.3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4 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7.4.1 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7.4.2 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7.5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地质环境监测)及病害处治
        7.5.1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7.5.2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7.5.3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7.5.4 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7.6 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7.6.1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7.6.2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7.6.3 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7.6.4 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7.7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9)矿难:一个沉重的话题——对我国频频发生矿难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思考
    1.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企业经营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6.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二、哲学思考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3.矛盾具有客观性。
    4.矛盾具有普遍性。
    5.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6.整体与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7.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煤炭生产是高危工种。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9.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政治学思考
    1.国家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能。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国家机关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

四、石林县过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 张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煤矿安全监控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D]. 高荣翔.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3]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评价及预警研究[D]. 朱艳娜. 安徽理工大学, 2017(08)
  • [4]云南省石林县煤矿资源开采监管研究[D]. 段明亮. 云南财经大学, 2014(01)
  • [5]煤矿环境人体静电放电引爆瓦斯的研究[D]. 张莹. 中原工学院, 2012(06)
  • [6]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 赵金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
  • [7]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D]. 吴红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10)
  • [8]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 柏松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9]矿难:一个沉重的话题——对我国频频发生矿难的理论思考[J]. 曾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5(06)
  • [10]申论命题的新变化——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论析[J]. 刘心爽. 应用写作, 2004(04)

标签:;  ;  ;  ;  ;  

石林县果水沟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