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欧美移植

中华绒螯蟹欧美移植

一、中华绒螯蟹欧洲、美国的移植(论文文献综述)

刘厚荣[1](2020)在《三疣梭子蟹SP基因与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免疫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具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clip domain serine protein,c SP)在甲壳动物天然免疫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蛋白酶在同一物种中不同c SP功能的比较研究较少,更是缺乏对免疫信号调节作用的研究。可变淋巴受体基因(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s,VLRs)是脊索动物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获得性免疫的分子基础,近年来已有报道VLRs在无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防御中发挥独特作用。本研究基于基因克隆、原核系统蛋白表达、RNA干扰、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对3个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clip结构域丝氨酸蛋白酶(PtcSP1、PtcSP2、PtcSP3)进行了免疫功能比较分析,探讨了PtcSPs与其他免疫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并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变淋巴受体(EsVLRA)进行了结构分析及免疫致敏效应的研究,从先天免疫和免疫致敏两个维度分别研究了PtcSPs基因在蛋白水平的功能多样性以及EsVLRA的免疫记忆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PtcSPs-C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tcSP1、PtcSP3具有胰蛋白酶所特有的Asp189、Gly216和Gly226位点,而PtcSP2在底物结合口袋位点序列则更为多样,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tcSP2与胰凝乳蛋白酶聚为一枝。经原核重组蛋白表达系统,分别重组表达了三疣梭子蟹PtcSPs的SP结构域(PtcSPs-C)和clip结构域(PtcSPs-N)。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验证实验进一步证明,重组表达复性的PtcSP1、PtcSP3具有胰蛋白酶活性,而复性的重组蛋白PtcSP2具有胰凝乳蛋白酶活性。PtcSP1、PtcSP3的clip结构域(PtcSPs-N)对测试的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菌具有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PtcSP1、PtcSP3抗菌特性有所不同,r PtcSP1-N对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的抗菌活性最高(MIC值小于0.99μM),r PtcSP3-N则对革兰氏阴性菌溶藻弧菌的生长(MIC值小于0.58μM)表现出最强抗菌活性。然而,并没有观察到重组蛋白针对酵母的明显的抗菌活性,也未检测到明显的PtcSP1-C和PtcSP3-C的抗菌活性。此外,菌结合试验中发现,r PtcSP1-N和r PtcSP3-N均对检测的革兰氏阴性菌(P.aeruginosa和V.alginolyticus)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和M.luteus)以及真菌(毕赤酵母菌Pichia pastoris)表现出菌结合活性。菌清除试验结果表明,PtcSP1具有溶藻弧菌的菌清除活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响应模式,暗示PtcSP1可能作为调理素参与免疫反应。三疣梭子蟹PtcSP1、PtcSP2基因沉默后,除抗脂多糖因子5(Pt ALF5)之外,其他Pt ALFs表达均受到抑制,而PtcSP3沉默后所有检测的Pt ALFs表达均受到抑制,提示PtcSPs调控Pt ALFs合成的多样性;PtcSP1和PtcSP3的沉默可上调补体样相关分子的表达,暗示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与补体样基因之间的拮抗关系。此外,PtcSP2基因沉默后机体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并未受到影响与PO激活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相关基因表达也未受到明显干扰,而PtcSP1和PtcSP3的低表达则使机体内PO活性明显降低。中华绒螯蟹EsVLRA的ORF长度为2400 bp,编码一个799个氨基酸长的蛋白。包括一个LRR_NT结构域,十三个LRRs结构域和一个LRR_CT结构域,同时,在其C末端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凸出环结构。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EsVLRA具有与其他物种VLRA一致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sVLRA被归为VLRA一类,说明中华绒螯蟹中的VLR是VLRAs家族的新成员。在所有检测的血细胞、心脏、肌肉、肝胰腺、腮和性腺组织中都检测到EsVLRA的m RNA表达,其中,在肝胰腺、性腺和鳃中具有高表达水平;值得注意的是,EsVLRA在雄性蟹的肝胰腺、性腺、鳃和脑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雌性。重组表达的rEsVLRA可以与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毕赤酵母强烈结合,但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抗菌活性,说明EsVLRA主要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受体参与免疫识别。免疫致敏试验中,发现健康蟹经过甲醛灭活的副溶血弧菌刺激时首先在第3小时表现出显着升高(P<0.05);在第二次注射活菌后,EsVLRA的表达在注射后的第1小时便显着上调,并且比第一次注射时表达量高得多(约为第一次峰值的50倍,P<0.01);最高的表达水平出现在第二次攻击后的第6小时(约为第一次峰值的240倍,P<0.01),这种显着的高表达水平还一直持续到第48小时(P<0.01)。表明EsVLRA可能对于病原刺激具有记忆性。对三疣梭子蟹3丝氨酸蛋白酶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它们具有丰富多样的免疫活性。研究认为PtcSPs可分别通过抗菌活性,病原微生物识别,调理素介导的细胞免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介导的体液免疫以及调控其他先天免疫基因等多个方面在甲壳动物先天免疫中执行免疫抵御功能。对中华绒螯蟹免疫致敏相关基因可变淋巴受体的研究表明,EsVLRA在结构上与七鳃鳗中的VLRA具有较高相似性,在功能上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到甲壳动物的免疫致敏过程中。综上,本研究丰富了丝氨酸蛋白酶的多样性免疫功能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甲壳动物的免疫致敏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李清清[2](2019)在《中华绒螯蟹色泽遗传参数评估及色泽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色泽是评价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色泽主要与类胡萝卜的种类、含量和存在形式有关。本文首先评估中华绒螯蟹色泽和类胡萝卜素的遗传力以及色泽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比较不同色泽中华绒螯蟹亲本营养品质、繁殖性能和子一代养殖性能的差异,最后探讨了虾青素结合蛋白(虾青蛋白)对中华绒螯蟹色泽调控的影响,以期为中华绒螯蟹以色泽和类胡萝卜素为目标性状的营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中华绒螯蟹色泽与类胡萝卜素遗传参数评估首先,评估了中华绒螯蟹蟹壳、肝胰腺和卵巢的色泽参数亮度(L*)、红度(a*)、黄度(b*)和色差值(dE*)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利用10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鉴定了25个全同胞家系的678只蟹。结果表明蟹壳、肝胰腺和卵巢色泽遗传力很低,蟹壳的色泽L*、a*、b*和dE*遗传力分别为0.05±0.04、0.00±0.03、0.00±0.01和0.04±0.03,肝胰腺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2和0.00±0.03,卵巢分别为0.00±0.02、0.09±0.06、0.00±0.04和0.00±0.03。在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中,蟹壳中最强的遗传和表型相关性是dE*和a*,肝胰腺L*和b*之间遗传和表型相关性最强,卵巢中最强的正遗传和表型相关性是dE*和b*。其次,分析了蟹壳、肝胰腺和卵巢色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组织色泽与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雌蟹蟹壳的a*显着高于雄蟹,雌蟹蟹壳或者肝胰腺的虾青素含量显着高于雄蟹。雌蟹肝胰腺a*与蟹壳的L*、a*、b*和dE*的无显着相关性,而雄蟹肝胰腺a*与蟹壳b*和dE*呈显着负相关。卵巢a*值与肝胰腺a*值和蟹壳a*值呈显着负相关。无论雌蟹还是雄蟹,蟹壳a*与蟹壳中总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呈显着相关,肝胰腺a*与肝胰腺中虾青素呈显着相关,肝胰腺b*与肝胰腺中β-胡萝卜素呈显着相关。卵巢a*值与卵巢中总类胡萝卜、虾青素和角黄素呈显着正相关,卵巢b*与β-胡萝卜素呈显着相关性。最后,进一步评估了中华绒螯蟹雌体蟹壳、肝胰腺和卵巢中类胡萝卜素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蟹壳中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和玉米黄素的遗传力分别为0.07±0.06、0.08±0.07、0.04±0.06,肝胰腺中的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遗传力分别为0.08±0.12、0.06±0.09、0.06±0.20,卵巢中的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玉米黄素、角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遗传力分别为0.14±0.08、0.11±0.07、0.10±0.07、0.09±0.07、0.01±0.04、0.10±0.07。表型和遗传相关中,蟹壳中最强相关是总类胡萝卜素与虾青素为,肝胰腺最强相关是总类胡萝卜素与β-胡萝卜素,卵巢最强相关是总类胡萝卜素与虾青素。总之,中华绒螯蟹色泽和类胡萝卜素的遗传力很低,色泽a*与虾青素呈显着相关。(2)不同壳色中华绒螯蟹亲本类胡萝卜素、生殖性能和子一代养殖性能的比较首先,比较了长江野生紫壳和绿壳蟹亲本色泽、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结果表明无论雌蟹还是雄蟹,紫壳蟹的壳、肝胰腺和卵巢的红度a*值均显着高于绿壳蟹。除了雌蟹的肝胰腺,紫壳蟹在壳、肝胰腺和卵巢中的总虾青素和酯化虾青素含量显着高于绿壳。紫壳蟹在所有组织中的酯化虾青素/总虾青素的比例均高于绿壳,但是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就肝胰腺而言,无论雌体还是雄体,紫壳肝胰腺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显着高于绿壳个体。就卵巢而言,紫壳蟹卵巢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均显着高于绿壳蟹。紫壳雌蟹的C20:5n3(EPA)含量和n-3/n-6PUFA显着高于绿壳雌蟹,然而在雄蟹组织中紫壳蟹的C20:4n6(ARA)含量显着高于绿壳蟹。其次,比较了紫壳和绿壳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性能、胚胎质量、胚胎色泽、类胡萝卜素、常规生化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紫壳蟹的存活率明显比绿壳高,紫壳的抱卵率、生殖力和生殖指数略高于绿壳亲本,但是两组无显着差异。紫壳和绿壳中华绒螯蟹亲本的胚胎单卵湿重、单卵干重和卵径均无显着性差异。紫壳胚胎中叶黄素含量显着低于绿壳胚胎,两组的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玉米黄素、角黄素和β-胡萝卜素均无显着性差异。紫壳和绿壳亲本所产胚胎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但其脂肪酸组成差异显着,紫壳组胚胎的C20:4n6和C22:5n3显着高于绿壳组,然而紫壳的∑SFA和∑MUFA显着低于绿壳组胚胎。最后,比较了紫壳和绿壳子一代在扣蟹阶段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规格和色泽。紫壳亲本生壳的红度a*值显着高于绿壳亲本,但是子一代紫壳群体和绿壳群体扣蟹蟹壳色泽无显着性差异。在仔蟹阶段紫壳群体的平均体重、增重倍数、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都显着高于绿壳群体,然而两组的成活率无显着性差异。在9月份和10月份,无论雌蟹还是雄蟹,紫壳群体的平均体重显着高于绿壳群体。在6-7月份和7-8月份,紫壳群体和绿壳群体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无显着性差异,在8-9月份紫壳群体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显着高于绿壳群体。紫壳群体雌蟹的成活率显着低于绿壳群体,但是总体来说紫壳和绿壳两组的正常扣蟹的产量无显着性差异。就正常扣蟹体重而言,紫壳群体的雌蟹的平均体重显着高于绿壳群体。紫壳群体雌蟹在8-11.99 g和6-7.99 g之间的规格比例显着高于绿壳群体,而雄蟹在≥12 g和8-11.99 g之间的规格比例显着高于绿壳群体,紫壳群体雌蟹和雄蟹在<4 g规格的比例显着低于绿壳群体。总之,紫壳蟹亲本比绿壳蟹亲本具有更红的色泽和更高的营养品质,两组亲本生殖性能和胚胎质量基本无显着性差异,紫壳蟹和绿壳蟹子一代扣蟹色泽无明显差异。(3)中华绒螯蟹虾青蛋白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本研究克隆了中华绒螯蟹虾青蛋白三个亚型CRCN-C1、CRCN-C2和CRCNA1的ORF全长,分别为591 bp、579 bp和594 bp。序列比对发现CRCN-C1、CRCN-C2和CRCN-A1三个基因都具有脂蛋白(lipocalin)家族中典型的保守区SCR-1、SCR-2、SCR-3。三个基因在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表明CRCN-C1主要在肌肉、肝胰腺和卵巢中表达,CRCN-C2主要在肝胰腺中表达量,CRCN-A1在肠道和内膜中表达相对较高。在卵巢发育的I-V期的肝胰腺中,CRCN-C1在第IV期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水平,而CRCN-C2各个时期表达无显着差异且在III达到最低水平,CRCN-A1在I期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显着高于II、III、IV时期。在卵巢发育的I-V期的卵巢中,CRCN-C1表达水平在各个时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CRCNC2表达水平在III达到最高水平,CRCN-A1表达水平在III期最低。(4)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和遗传多样性评估测定和比较了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性能、胚胎质量、胚胎色泽、常规生化和脂肪酸组成。野生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力、生殖指数和抱卵量略高于养殖亲本的,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亲本的胚胎单卵湿重、单卵干重和卵径无显着性差异;养殖组冻干胚胎的红度(a*)、黄度(b*)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高于野生组亲本,然而两组胚胎的亮度(L*)和色差值(dE*)无显着性差异;两组亲本所产胚胎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但其脂肪酸组成差异显着,野生组胚胎的C18:1n9、C18:1n7、C20:4n6、C22:5n3和C22:6n3显着高于养殖组,但其C18:2n6和C18:3n3含量显着低于养殖组。利用30个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评估了中华绒螯蟹早熟和晚熟品系基础群体(G0)和选育第三代(G3)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早熟和晚熟品系G0和G3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分别为18.367、16.533和18.500、16.533。两个品系选育世代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Rs)出现了轻微的下降。早熟和晚熟品系G0和G3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655、0.705和0.665、0.702。早熟和晚熟品系的期望杂合度(He)保持相对稳定,范围为0.830到0.854。早熟和晚熟品系G0和G3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92.2、193.2和1268.5、97.2。总之,虽然中华绒螯蟹群体选育后的Ne有所下降,但是群体遗传多样性并没有发生显着的变化。

王晨赫[3](2019)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及与养殖环境微生物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存在于宿主的消化系统中,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与宿主之间相互利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平衡关系。河蟹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关于河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还集中在成蟹阶段,关于在扣蟹养成过程中,不同生理阶段、养殖与野生对比以及肠道微生物与池塘环境微生物的研究还都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研究扣蟹养成中的池塘养殖蟹和长江蟹三个阶段的肠道微生物的对比,并探究了养殖蟹微生物与池塘环境微生物的相关性,为探究养殖和野生河蟹肠道微生物差异、填补河蟹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相关性研究的空白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后续益生菌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池塘和野生三个阶段河蟹肠道微生物、池塘水体微生物以及底泥微生物为研究样本,对16srDNA的V4区进行PCR扩增,基于Illumina HiSeq2500平台进行测序并进行后续生物信息分析,探究了池塘和野生三个养殖阶段环境微生物的异同,同时将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在Alpha多样性指数比较上看,池塘养殖蟹和长江蟹随着河蟹年龄的增长,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而在对比养殖和长江蟹,结果表明在雌蟹中,池塘河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半成熟时期和成蟹时期均高于长江蟹肠道微生物,在半成熟时期低于长江蟹;而在雄蟹中,长江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池塘养殖蟹。2、通过优势菌门进行鉴定和统计,在河蟹肠道微生物中共鉴定4个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肠道微生物的占比为97.81%-99.49%。长江蟹中菌门的最高丰度为变形菌门,其次是软壁菌门。池塘养殖蟹中菌门的最高丰度为软壁菌门,其次是变形菌门。且在菌门的变化趋势上,变形菌门在长江蟹和池塘养殖蟹中均呈下降趋势,软壁菌门在长江蟹的半成熟时期达到最高丰度,却在池塘养殖蟹半成熟时期呈现最低丰度。3、通过对两个环境中河蟹的三个生理阶段河蟹肠道微生物进行PCoA分析,结果表明,在池塘养殖蟹在三个阶段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较大,但在长江蟹的肠道微生物中,半成熟时期和成熟河蟹肠道微生物组成较为相似,但这扣蟹与这两个时期的组成差异较大。4、通过长期存在于河蟹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统计(属水平),结果表明,共有5个菌属是在野生和池塘河蟹肠道微生物中各个时期均稳定存在的,分别为CandidatusBacilloplasma(Tenericutes)、CandidatusHepatoplama(Tenericutes)、Dysgonomonas(Bacteroidetes)、Prolixibacter(Bacteroidetes)以及 Vibrio(Proteobacteria)。5、通过对属水平物种注释和统计,结果表明,在野生河蟹三个生理阶段均存在的,且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属共有9个,在三个阶段肠道微生物的占比60.51%、72.3%和69.4%,隶属于四个菌门;而在池塘养殖三个生理阶段均存在的,且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属共有6个,占比分别为57.06%、63.48%和59.85%。而对比两种环境下的河蟹,野生特有的菌属有 4 个,分别为 Shewanella、CandidatusHepatincola、Defluviicoccus和Pragia,均隶属于变形菌门;而池塘蟹特有的菌属只要1个,即Aeromonas,同样也是变形菌门的。6、通过对样品中注释的菌群(科水平)进行Kruskal-Wallis差异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网络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扣蟹时期,两个环境下在科水平下共鉴定到39个差异菌群,其中长江蟹有1个特有菌群;在半成熟时期,两个环境下在科水平下共鉴定到29个差异菌群,其中长江蟹有6个特有菌群,池塘养殖蟹有1个特有菌群;而在成蟹时期,两个环境下在科水平下共鉴定到22个差异菌群,其中长江蟹有5个特有菌群,池塘养殖蟹有1个特有菌群。从差异菌群上看,随着河蟹年龄的增长,两个环境下的差异菌群数量逐渐减少,而长江蟹相对于池塘养殖蟹来说,特有菌群数量较多。7、通过池塘河蟹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样品中进行Kruskal-Wallis差异检验,对不同菌群的丰度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原生活水体微生物相比,扣蟹时期、半成熟蟹时期和成蟹时期的差异菌群数分别为26、23和0个,通过与养殖池塘中的相应环境环境微生物菌群进行比较,三个阶段河蟹肠道微生物与池塘养殖环境微生物差异菌群数量分别为103、107和68个。8、在河蟹肠道微生物与原生活水源地相关的常见菌群有8种,扣蟹时期和原水源地微生物相关菌群有8种,半成熟蟹时期与原水源地微生物相关的菌群有5个,但在成蟹时期肠道微生物与原水源地没有相关的菌群。与肠道菌群相关的底泥微生物数量从扣蟹时期的14个减少到成蟹时期的10个,且随着河蟹年龄的增长,菌群的丰度呈下降趋势。在水体微生物中,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菌群数量从扣蟹时期的6个菌群增加到成蟹时期的11个。从总体上看,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同时也随着河蟹年龄的增长,环境微生物与河蟹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关性数量呈降低趋势。

彭姣,徐正刚,唐永成,段酬苍,刘碧琼,赵运林[4](2019)在《大通湖1龄中华绒螯蟹形态指标及质量参数研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苗种质量对养殖成功与否及产量高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态参数是遗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判定中华绒螯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1龄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及相关质量参数的关系,选取湖南省大通湖1龄幼蟹275只,其中雌蟹141只、雄蟹134只,逐个测定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体重等指标,称量体肉、腿肉、螯肉、肝胰腺等可食用部分的湿重和干重以及体壳、腿壳、螯壳等不可食用部分的湿重和干重,计算各基本形态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各部位含水率及占总体重比例、肥满度等指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雌雄差异,利用Pearson对各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体重与形态指标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肥满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雄性体重较雌性大(P<0.05),其中雌蟹体重为(8.543±2.555)g,雄蟹体重为(9.304±2.977)g。雌蟹和雄蟹可食用部分含水率及其占总干重的比例均无显着差异(P>0.05)。1龄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X1)、头胸甲宽(X2)、体高(X3)与体重(Y)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5.763+3.118 X1+4.634 X2+3.897 X3(R2=0.926),体重与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显着相关。本研究可为中华绒螯蟹养殖产量估算、品质鉴定提供参考。

李丹[5](2018)在《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的可变剪接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上认为机体抵御外来病原入侵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即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全部后生动物都具有先天免疫系统,其中脊椎动物除具有先天免疫之外还有以抗原特异性和免疫记忆为特点的适应性免疫。在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激活Toll信号通路,诱导Dorsal转录因子入细胞核从而调控不同的免疫效应因子表达,如调控抗菌肽的表达和释放,行使细胞的体液免疫功能。选择性剪接是真核生物用来扩大蛋白质多样性和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机制。其中最有趣的具有替代性剪接的基因是高变Dscam(Dscam-hv)基因。Dscam是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的成员,且高变Dscam只存在于节肢动物中。Dscam蛋白的结构域符合以下模式:9个Ig结构域(Ig)-4个纤维连接蛋白III(FNIII)结构域-1个Ig结构域-2个FNIII结构域-跨膜(TM)结构域-细胞质尾。在节肢动物中发现存在跨膜型和分泌型Dscam蛋白两种亚型(m-Dscam和s-Dscam),它们均可通过胞外段Ig2和Ig3功能域的N端,整个Ig7功能域和跨膜区的外显子互斥剪接产生10000多种不同的亚型。其中m-Dscam基因的胞质尾中也发现外显子随机剪接的现象。近年来,人们发现Dscam基因在节肢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高度变异的多样性使得其编码蛋白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入侵的病原体。然而截至目前,病原体刺激下m-Dscam蛋白如何调节节肢动物先天免疫应答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基因组测序鉴定了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Esm-Dscam)DNA序列,该基因可潜在编码30,600个不同亚型,不同亚型由三个交替拼接的Ig结构域(Ig2、Ig3和Ig7)和一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另外,在Esm-Dscam细胞质尾部也发现存在由外显子可变剪接产生的6个不同亚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编码Esm-Dscam蛋白的Ig2、Ig3和Ig7区的外显子在进化上是独立的,相比之下Ig3区域的快速进化可能预示着其在功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华绒螯蟹免疫系统中,Esm-Dscam在脂多糖、肽聚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体外刺激血细胞后表现出mRNA和蛋白水平显着上调。利用Esm-Dscam体外干扰技术和免疫荧光手段证明Esm-Dscam受体通过正调控Toll信号通路的Dorsal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和转化入核调控血细胞的体液免疫,表达释放抗菌肽。并且Esm-Dscam受体可以正调控ER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从而调控抗菌肽的表达,同时ER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可以正调控Dorsal的活化入核。因此,本研究证明在中华绒螯蟹免疫系统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导Esm-Dscam基因和蛋白水平高表达,其细胞质尾功能域通过活化ERK信号分子促进Dorsal磷酸化和入核,正调控Toll信号转导途径从而诱导抗菌肽表达,参与血细胞体液免疫调节,清除入侵病原菌。

王海华[6](2018)在《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了实地调研、文献调研、渔民访谈、实验评估、建模验证和分子检测等研究方法,以掌握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原因,阐明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出中华绒螯蟹保护管理对策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1)成蟹资源动态。20112015年,长江中下游成蟹蟹汛时间和捕捞期均有变化,中游捕捞期增加了20-30天,下游捕捞期减少了7-12天;下江中华绒螯蟹资源密度远高于上江地区,河口区各监测点的CPUE在9.0430.86 kg/(天·船)之间波动,上江安庆监测点CPUE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3.0930.86 kg/(天·船)下降至2014年、2015年的0.66 kg/(天·船)和0.67 kg/(天·船);江西、安徽、长江口成蟹的优势壳宽组分别集中在6084 mm、5084 mm与4579 mm,分别占群体的82.46%与、92.96%、95.88%,印证了前人长江上江地区“蟹规格大、品质优良”的说法。(2)幼蟹资源动态。幼蟹在长江一年四季均存在,但其成汛旺发的时间季节性很强,镇江、扬州上游江段幼蟹数量少、规格大,镇江、扬州下游江段数量多、规格小。2005、2006年,镇江幼蟹资源逐渐恢复成汛,陆续有渔民开始捕捞;2008年,幼蟹捕捞量达近年来最高产量6000kg;此后,幼蟹捕捞量略有下降,近年捕捞量在30004000kg范围内波动;幼蟹捕捞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年捕捞初期(11月)幼蟹平均规格最大,随着捕捞高峰期(12月下旬)至汛末(3月初),幼蟹越捕越小。(3)蟹苗资源动态。目前,长江蟹苗主要分布在江阴以下的河口区,主要捕捞方式有定置插网(排网)、单船转网和挑网,其它还有少数蟹苗来源于闸口单船推网和人工捞苗等;蟹苗旺发年份(2012年)单船转网和挑网捕捞产量最高,不同捕捞方式产量比较依次为:挑网>河道插网>浅滩插网>闸口捞苗;蟹苗分散年份(2011、2013年),蟹苗捕捞量主要为定置插网产量。不同捕捞方式产量比较依次为:河道插网>浅滩插网>转网>挑网>闸口捞苗。近年蟹苗分布继续向长江南支水域偏移趋势明显,2012、2013两年,均为南支蟹苗量高于北支,南、北支蟹苗捕捞量比值由2012年的4.8:1上升到了2013年的10.4:1。2.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原因分析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环境污染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2月和5月(中华绒螯蟹繁殖季节),产卵场水质大部分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一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仅有总氮、无机氮和汞,产卵场沉积物除了汞外,其他检测因子均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的一类标准。结合历史资料和本项目组多年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长江口产卵场水体和沉积物总体环境质量均较上世纪80年代好转,除石油类、无机氮污染加重外,其它监测项目指标的污染指数和超标率均呈下降趋势。Cu2+、Cd2+、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及出膜蚤状幼体的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Cu2+>Zn2+>Cd2+,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的LC50值分别为1.26、4.14、2.13 mg l-1,对溞状幼体致畸的LC50值分别为0.26、1.43和0.29 mg l-1。观察发现,Cu2+、Cd2+、Zn2+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速度的延滞效应明显,同时随着在Cu2+、Cd2+、Zn2+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胚胎和蚤状幼体畸形率升高,出现胚体弯曲、萎缩、肿胀、增生、囊肿等畸形症状。通过系统分析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变动及其三次资源危机的爆发原因,提出长江中华绒螯蟹主要致危因素有水利工程、湖泊围垦、水质污染和酷鱼滥捕四点,并开展了具体分析。并应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建立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CTM模型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根据19702012年44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捕捞量监测数据,结合优选法预测了2013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捕捞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模型应用获得验证。结果表明,CTM(Continuous Time Markov Approaeh,CMT)模型计算简便、预测准确、可靠性强,为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数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3.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与保护对策建议。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测定了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7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区序列。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区序列长度为515bp,在7个群体的102个个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65个,其中单一多态位点31个,简约信息位点34个;共检测到60个不同的单倍型。7个群体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19±0.023和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07±0.0008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106。群体间的分化指数在-0.00980.0983之间,K2-P遗传距离在0.00670.0122之间,AMOVA分析显示只有3.3%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说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各群体间分化不显着。同时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树也表明,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没有出现与地理分布相对应的谱系结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以上结果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未达到亚种以上水平,表明不同江段、不同年份间的中华绒螯蟹均属于同一个种群。综合采用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统筹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分析,提出了五条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即扩大放流规模,加强增殖保护,尽快恢复中华绒螯蟹资源和自然种群规模;控制捕捞强度,落实限额捕捞制度,全面保护好中华绒螯蟹亲蟹、抱卵蟹、幼蟹和蟹苗资源;强化渔政管理,加强巡航检查,及时取缔各种有害渔具渔法,严厉查处违规非法捕捞行为;加强资源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指导资源增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开展种质管理,建立中华绒鳌蟹种质评价标准,防止种质混杂和退化),并就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水污染治理、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增殖放流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提出政策建议。

耿智[7](2018)在《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物种。中华绒螯蟹的河口生活史阶段包括成蟹的繁殖期(交配、产卵、抱卵和孵化期)和幼体的早期发育阶段(I-V期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是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阶段,同时也是决定其种群资源量的关键阶段。因此,本研究以繁殖期和早期发育阶段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5年长江口的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雌性中华绒螯蟹产卵活动的时间规律、空间分布及其产卵对水温和盐度的需求;通过分析长江口抱卵蟹(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时空分布推测抱卵蟹的活动规律,并利用超声波遥测技术对其进行了验证,同时基于环境因子建立了抱卵蟹资源分布的广义可加(GAM)模型,揭示抱卵蟹的环境适应性;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早期发育阶段的中华绒螯蟹,阐述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在长江口的发生规律和时空分布,并利用环境因子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资源分布的GAM模型,分别分析各期幼体的环境适应性;最终,在揭示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环境适应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保护对策。研究成果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将丰富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及环境适应性的基础理论。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规律及其对水温、盐度的需求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期主要集中在12月25日以后,产卵水域分布在九段沙南部(121°55′-122°03′E,31°05′-31°10′N)、北槽深水航道(121°58′-122°07′E,31°15′N)、横沙浅滩至崇明浅滩(122°00′-122°10′E,31°21′-31°25′N)水域。中华绒螯蟹产卵期的适宜水温为8-11℃,盐度为6-14。2.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蟹的活动规律及其环境适应性中华绒螯蟹的抱卵期高峰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栖息水域位于其产卵水域下游(122°07′-122°30′E,30°55′-31°30′N),主要分布在横沙浅滩的东部以及横沙浅滩南部的深水航道水域。胚胎发育期间,抱卵蟹活动量小,主要栖息水深为11 m;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孵化高峰期,期间抱卵蟹活动量显着增加,栖息水深为6 m左右;孵化后的雌蟹向下游迁移。抱卵蟹的适宜盐度为5-15、流速为0.6-1.2 m/s、透明度小于16 cm。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早期发育阶段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适应性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孵出的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下旬,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育期为16-56 d;蚤状幼体蜕壳为大眼幼体的时间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I期蚤状幼主要分布在北支口门和九段沙东南部水域,适宜环境为流速小于0.7 m/s、盐度6-20;随着蚤状幼体的发育,北支口门的蚤状幼体位置无明显变化,而九段沙东南部的II-V期蚤状幼体分别逐渐向东南和东北方向移动,适宜环境为流速小于0.7 m/s、透明度5-50 cm、盐度大于13;大眼幼体主要发生于北支口门、横沙浅滩以东和南汇边滩东部水域,与蚤状幼体不同,流速、透明度和盐度对大眼幼体无显着影响,可能与其兼营底栖生活习性、具有对高盐和低盐的耐受性有关,其适宜环境条件水温大于16.5℃、溶解氧浓度大于8.5 mg/l、水深小于7 m。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保护对策基于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制定一系列保护对策。捕捞规划:建议将中华绒螯蟹成蟹的捕捞期限制在12月25日之前,捕捞地点限制在122°E以西水域;禁捕蟹苗。增殖放流:建议每年12月下旬在中华绒螯蟹产卵场地放流头胸甲长大于60 mm的中华绒螯蟹成蟹,雌雄比为1:1。建立关键生境保护区:基于中华绒螯蟹的繁殖规律,在横沙浅滩建立中华绒螯蟹繁殖场保护区,时间为2月15日至5月1日。建议在横沙浅滩围垦前,在附近适宜水域完成中华绒螯蟹繁殖场的替代生境建设;建议将深水航道的减淤作业调至6-10月;建议在南汇边滩适宜水域采用替代生境方法对中华绒螯蟹的繁殖场进行修复。

马倩倩[8](2018)在《中华绒螯蟹饲料适宜脂肪源筛选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研究》文中指出脂肪是水生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其中,鱼油是水产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脂肪源,然而,随着近几年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对鱼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鱼油的产量有限,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鱼油的价格也在逐年升高,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论文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对象,利用营养学、生理学、代谢组学等方法,探讨了不同脂肪源对幼蟹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查明了幼蟹利用不同脂肪源的营养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饱和脂肪酸油源的廉价易得性,从营养调控角度,研究了提高中华绒螯蟹对饱和脂肪酸油源利用率的营养配方策略,结果为开发中华绒螯蟹高脂饲料适宜脂肪源的选择、完善人工配合饲料的提供了依据。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脂肪源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以中华绒螯蟹幼蟹5.92±0.08 g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四种分别富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PA)的棕榈油、油酸(Oleic acid,OA)的橄榄油、亚油酸(Linoleic acid,LA)的红花籽油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的紫苏籽油为脂肪源,脂肪水平为6%,配制PA,OA,LA和LNA组,4组等氮等脂饲料,其中每种油源分别与精制鱼油按(9:1)混合,PA脂肪源组添加纯化棕榈酸,使各组脂肪源所富含的脂肪酸水平接近。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结束,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幼蟹的血清。结果发现,存活率和增重率各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幼蟹肝胰腺TG含量OA组显着低于其余三组(P<0.05),幼蟹肝胰腺糖原含量,MDA含量和SOD酶活性LNA组均最高(P<0.05);幼蟹血清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LNA组均最高(P<0.05)。GC-MS分析发现,OA与LNA组幼蟹血清代谢差异物质种类最多为17种,且只有一种物质含量在OA组中降低,其余的均升高,其中差异代谢物涉及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这些主要的能量代谢通路;LA和LNA组幼蟹血清代谢差异物质种类最少仅4种,且均为在LA组中含量升高。结果表明,LNA组脂肪源肝胰腺TG累积,脂质氧化应激严重,相比之下富含油酸的OA脂肪源更利于为幼蟹提供能量。2.不同脂肪源和水平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中华绒螯蟹幼蟹(0.20±0.01g)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前述四种分别富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PA)的棕榈油、油酸(Oleic acid,OA)的橄榄油、亚油酸(Linoleic acid,LA)的红花籽油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的紫苏籽油为脂肪源,脂肪水平分别为6%和12%,配制6%PA、6%OA、6%LA、6%LNA、12%PA、12%OA、12%LA、12%LNA 8种等氮饲料,探讨了不同植物脂肪源和脂肪水平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每种植物油分别与精制鱼油按(9:1)混合,PA脂肪源组添加纯化棕榈酸,使各组脂肪源所富含的脂肪酸水平接近。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发现饲料脂肪源和脂肪水平对幼蟹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有显着影响(P<0.05)。与各个处理组相比,6%PA组增重率最高,而12%LNA组的存活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最低(P<0.05)。全蟹体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12%脂肪水平下PA组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P<0.05)。6%LNA和12%LNA组肝胰腺的SOD酶活性最低,MDA含量则显着升高(P<0.05)。消化酶活性测定的结果,各处理组的蛋白酶活性不受脂肪源和脂肪水平的影响,淀粉酶活性12%PA组最高,显着高于12%LA和12%LNA组(P<0.05)。综述所述,富含饱和脂肪酸的PA组,在6%脂肪水平下可以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饲料的转化效率和幼蟹的生长,12%脂肪水平下可以利于蟹体粗蛋白的累积。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LNA组会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幼蟹肝胰腺的脂质氧化应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幼蟹的死亡率升高。3.不同脂肪源高脂水平下添加肉碱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肝胰腺生化组成的影响肉碱是脂肪跨膜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的载体,在水生动物鱼类中,L-肉碱是长链脂肪酸(LCFA)进入线粒体的必需载体。为探究前述四种脂肪源在高脂水平下,适当添加肉碱是否能缓解或消除脂质过氧化对幼蟹的负面影响,试验在含12%脂肪的棕榈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和紫苏籽油四种脂肪源中,分别添加0.6%的肉碱(Carnitine),探讨不同脂肪源饲料中添加肉碱对幼蟹生长、抗氧化和肝胰腺生化组成的影响。试验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成8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为12%PA、12%OA、12%LA、12%LNA、12%PA+肉碱、12%OA+肉碱、12%LA+肉碱和12%LNA+肉碱组,以质量0.20±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对象,试验为期8周。结果发现,饲料中适当添加肉碱,LNA组幼蟹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并未达到显着性差异的水平;添加肉碱对各处理组幼蟹的生长无显着的影响。试验还发现,肉碱的添加显着提高了OA组和LNA组幼蟹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LA组的肝胰腺TG含量,但未对各组肝胰腺糖原产生显着的影响,。饲料中添加肉碱未对各组肝胰腺的SOD酶活性产生显着影响,也未能有效降低各组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肉碱可以提高幼蟹的增重率和全蟹的粗蛋白含量,还可以降低肝胰腺甘油三酯(TG)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脂肪的分解供能和利用。肉碱的添加效果和有效剂量尚需进一步探讨。4.高饱和脂肪酸油源添加水飞蓟素和牛磺酸对幼蟹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初步了解饱和脂肪酸油源负面效果的基础上,本试验尝试通过不同类型的降脂添加剂降低饱和脂肪酸油源的负面效果。配制了富含高饱和脂肪酸的基础饲料配方,并在其中添加营养素水飞蓟素(Silymarin)和牛磺酸(Taurine),探讨脂肪源和营养素对幼蟹(0.18±0.01g)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酪蛋白和鱼粉为蛋白源,鱼油和植物油为脂肪源,并分别添加水飞蓟素(0.08%)和牛磺酸(0.8%),配制成等氮等脂(蛋白质含量41%,脂肪水平13%)的饲料,其中脂肪源,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鱼油:豆油=1:1,试验组(Treat group)-植物油和精制鱼油调配,即S-CO、T-CO、C-CO、S-TO、T-TO和C-TO,共6种饲料。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发现脂肪源显着影响了幼蟹的存活率(P<0.05);添加水飞蓟素可显着提高TO组幼蟹的增重率,并降低了其肝胰腺指数(P<0.05)。脂肪源也显着影响了幼蟹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CO组粗蛋白含量显着降低,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牛磺酸和水飞蓟素对全蟹的体成分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牛磺酸显着降低了CO组肝胰腺的糖原含量,对TO组没有显着影响。水飞蓟素显着降低了CO组幼蟹肝胰腺MDA含量(P<0.05)。结果表明,富含高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源在高脂水平下不会影响幼蟹的存活和生长,适当添加水飞蓟素还可以显着促进幼蟹的生长;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脂肪源高脂下会严重阻碍幼蟹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即使添加功能性添加剂水飞蓟素或牛磺酸也未能有效改善这种不良影响。5.高饱和脂肪酸油源与不同糖水平对幼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饱和脂肪酸脂肪源与糖水平的交互作用,以酪蛋白和鱼粉为蛋白源(蛋白水平为35%),以玉米淀粉为糖源(糖水平分别为23%、30%和37%),鱼油和植物油为脂肪源(脂肪水平为8%),共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脂肪源,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鱼油:豆油=1:1,试验组(Treat group)-植物油和精制鱼油调配,分别标示为:23%CO、30%CO、37%CO、23%TO、30%TO和37%TO。幼蟹质量为0.18±0.01g,养殖周期8周。结果发现,脂肪源显着影响了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TO组幼蟹的增重率显着高于CO组(P<0.05);糖水平对CO组幼蟹的增重率没有显着影响,但是显着影响了TO组幼蟹的增重率。脂肪源显着影响了幼蟹的粗蛋白含量,糖水平显着影响了幼蟹的全蟹体蛋白和肌肉蛋白含量(P<0.05),CO和TO脂肪源组幼蟹分别在30%和23%两个糖水平达到最高的蛋白累积。脂肪源和糖水平均对幼蟹的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有显着影响,两种脂肪源中淀粉酶活性均在37%糖水平下最低(P<0.05)。脂肪源显着影响了幼蟹的SOD酶活性,23%TO组SOD酶活性显着高于23%CO组(P<0.05)。结果表明,高饱和脂肪酸脂肪源在适宜的糖水平(30%)下可以通过影响消化酶活性,促进机体蛋白累积,提高幼蟹的生长率;相比之下,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源或者过过高的糖水平均不利于幼蟹健康生长。6.高饱和脂肪酸油源与不同蛋白水平添加肉碱对幼蟹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前面研究发现调配的高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源在高脂水平下并不影响幼蟹的生长,而且饲料添加营养素(肉碱)还可以促进幼蟹的生长,甚至起到节约蛋白的作用。为了探究高饱和脂肪酸脂肪源和蛋白水平对幼蟹(质量为3.13±0.06g)的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和植物油为脂肪源,酪蛋白和鱼粉为蛋白源,蛋白水平分别为(35%和40%),并分别添加肉碱(Carnitine),配制等脂(脂肪水平为12%)的8种饲料,其中脂肪源,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鱼油:豆油=1:1,试验组(Treat group)-植物油和精制鱼油调配,标示为:35%CO、35%CO+肉碱、40%CO、40%CO+肉碱、35%TO、35%TO+肉碱、40%TO、40%TO+肉碱组。经过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发现,幼蟹存活率40%CO、40%CO+肉碱和35%TO组显着低于40%TO组(P<0.05),增重率35%TO组最高(P<0.05),添加肉碱没有影响幼蟹的生长(P>0.05)。蛋白水平并未影响幼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脂肪源显着影响了粗脂肪含量,表现在粗脂肪含量40%CO组显着高于40%TO组;肉碱的添加显着降低了35%TO组幼蟹粗蛋白含量,也显着降低了40%CO组的粗脂肪含量(P<0.05)。35%CO组幼蟹肝胰腺糖原和TG含量最高(P<0.05),添加肉碱显着降低了其TG含量(P<0.05)。MDA含量35%CO组最高(P<0.05)添加肉碱并未显着影响幼蟹的MDA含量(P>0.05)。结果表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源在35%蛋白水平下,可以显着促进幼蟹生长,高不饱和脂肪酸在35%蛋白水平下,会使幼蟹肝胰腺大量累积甘油三脂进而导致脂质氧化应激,添加肉碱可以降低其甘油三脂含量,但并不能缓解其氧化应激。研究还发现,幼蟹组织脂肪酸的保留具有组织特异性,能选择性地保留特定的脂肪酸。

彭姣[9](2017)在《养殖水环境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生存与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幼蟹-成蟹”养殖阶段水环境对中华绒螯蟹生存与生长的影响。以一龄幼蟹和二龄成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二者的形态参数和质量参数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探讨不同温度设置对一龄幼蟹生存的影响,通过户外池塘养殖设置探究不同水草覆盖率对二龄成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幼蟹-成蟹”养殖期间,雄蟹的个体增长率要大于雌蟹;幼蟹的肌肉含水率、肝胰腺含水率及除去肌肉、肝胰腺、性腺后的其他部分含水率极显着高于成蟹(P<0.01)。成蟹肝胰腺指数、肌肉指数极显着高于幼蟹(P<0.01)。本研究通过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三个形态指标确定了影响体重的最优方程,幼蟹的决定系数高于成蟹。(2)2025℃是幼蟹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超过25℃属高温胁迫,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一龄幼蟹对温度敏感,对高温产生了相应行为响应。(3)高水草覆盖率池塘(超过70%)与低水草覆盖率池塘相比,二龄成蟹生长速度与成蟹规格表现较佳,成体雄蟹品质也有差异;大水面面积池塘(超过20亩)与小水面面积池塘比较,二龄成蟹生长速度更快,规格更大,肌肉指数更高。研究结果为“幼蟹-成蟹”养殖阶段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温度控制、水草覆盖率设置等管理措施提供指导,为中华绒鳌蟹的品质鉴定、产量估算和生态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付春鹏[10](2017)在《基于转录组和miRNAs分析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蟹类。在养殖过程中,雄蟹生长快,攻击性强,容易导致雌蟹死亡;养殖后期雌蟹性早熟会降低商品规格。单性化养殖是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开展中华绒螯蟹性别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为实现单性化苗种繁育提供理论基础。促雄腺是雄性甲壳动物特有的腺体,其分泌的激素为促雄腺激素,具有调控雄性分化、维持雄性第二性征和生长调节的功能。本研究分别对增殖期和分泌期促雄腺转录组和miRNAs进行测序分析,筛选与促雄腺发育相关的基因,并预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克隆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基因(Es-IAG)的全长序列,并进行了表达分析和干扰研究,为中华绒螯蟹性别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IlluminaHiseq平台,对中华绒螯蟹增殖期和分泌期促雄腺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转录组分析表明,两个转录组共得到72000条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4027条;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等生物学过程,并富集到转录、翻译及信号转导的相关通路中;进一步筛选出可能参与精巢发育及雄性性征维持的相关基因为Es-IAG,TRA-2,Cytochrome p450,SRY,和FTZ-F1;可能参与精子发生调控的相关基因为Ubiquitin、serpin、CathepsinA和CathepsinD;核糖体通路中44条基因表达显着上调,2条显着下调,说明了分泌期促雄腺中促雄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的原因。有3条基因被注释为胰岛素受体基因,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参与调控促雄腺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凋亡和蛋白合成。其中,Unigene10231被注释到卵母细胞成熟与减数分裂通路中,提示可能与卵细胞成熟有关,CL1931.Contig3可能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受体,与生长相关。分析了刺激神经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在分泌期,褪黑素受体、5-羟基色胺受体1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提示5-羟基色胺和章鱼胺通过促雄腺调控精巢发育;章鱼胺受体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章鱼胺与攻击、交配行为正相关,提示章鱼通过促雄腺调控雄性争斗和交配行为的机制。利用从转录组中获得的Es-IAG片段,通过RACE技术,克隆Es-IAG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粗雄性激素的氨基酸序列与蓝蟹(C.sapdus)的序列一致性最高,为44%,其次是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相似性达42%。中华绒螯蟹促雄腺激素前体多肽中存在分泌型信号肽,说明该激素为分泌型蛋白,共存在两个糖基化位点,未发现跨膜结构域;在促雄腺激素前体多肽的C链和A链,C链和B链之间存在典型的R**R蛋白酶酶切位点,提示促雄腺激素前体多肽是在切除C链后成为成熟的促雄腺激素的,成熟肽链中的6个保守的Cys残基形成两个链间二硫键和一个链内二硫键,在三维结构上与其它甲壳动物保守位点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了甲壳类动物IAG基因的序列结构在关键位点的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与其它已报道的甲壳动物促雄腺激素氨基酸序列做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中华绒螯蟹和蓝蟹、拟穴青蟹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与果蝇、厩螯蝇聚为一支。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华绒螯蟹16个连续发育时期LAG基因的表达情况,包括受精卵、囊胚期、原肠期、眼点期和心跳期,以及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和幼蟹Ⅰ~Ⅴ期雄体,结果发现,雄性Ⅰ期幼蟹体内Es-IAG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升高,外部形态观察发现,Ⅰ期幼蟹开始出现性别相关附肢的分化,预示着Ⅰ期幼蟹阶段是中华绒螯蟹性别分化的关键期。根据Es-IAG基因序列设计3个SiRNA,干扰扣蟹体内Es-IAG的表达,注射24小时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s-IAG基因的表达情况,其中SiRNA-391的干扰效率达到67%。利用浸泡法干扰大眼幼体中Es-IAG基因的表达,能显着抑制Ⅰ期幼蟹雄性附肢的发育。利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中华绒螯蟹增殖期和分泌期促雄腺中small RNA的表达情况,共筛选出已知miRNA3719条,差异表达的miRNA有2246条,其中1780条在分泌期促雄腺中的表达量显着下调,466条显着上调。预测其中Let-7可能参与了精巢的发育,以Es-IAG为靶基因的miRNA有27个,预测其中miR-197、miR-2443和miRNA-6368可能参与促雄腺的发育调控;通过GO分析,发现靶基因富集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生物组分的合成、代谢、信号转导、细胞部分和绑定等,这些功能与促雄腺的增殖、分泌和调控功能密切相关。差异表达miRNA中,以性别发育相关基因为靶基因的miRNA,可能是参与性别发育的关键miRNA。共筛选出65个新miRNA,功能主要集中于生理调节、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及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揭示中华绒螯蟹性别调控奠定了基础。

二、中华绒螯蟹欧洲、美国的移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绒螯蟹欧洲、美国的移植(论文提纲范文)

(1)三疣梭子蟹SP基因与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免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机制
        1 前言
        2 物理防御
        3 细胞免疫
        4 体液免疫
    第2节 丝氨酸蛋白酶免疫功能研究
        1 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
        2 丝氨酸蛋白酶参与的免疫反应
        2.1 凝血过程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2.2 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2.3 补体系统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3 甲壳动物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第3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致敏
        1 无脊椎动物免疫记忆的发现
        2 免疫致敏的概念
        2.1 免疫致敏的基本特性
        3 免疫致敏机制研究
        3.1 抗菌活性
        3.2 吞噬活性
        3.3 模式识别分子
        3.4 协同交互作用与剂量效应
        4 甲壳动物中免疫致敏研究现状
    第4节 VLR的免疫特异性
        1 LRR基序
        2 VLR基因研究进展
    第5节 蟹类SP基因与VLR基因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1节 三疣梭子蟹3种PtcSP基因免疫功能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和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质粒提取
        2.2 目的片段的扩增
        2.3 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构建
        2.4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2.5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2.6 重组蛋白收集、纯化与复性
        2.7 复性蛋白浓缩与浓度测定
        2.8 重组蛋白的蛋白酶活性分析
        2.9 抗菌活性试验
        2.10 菌结合试验
        2.11 溶藻弧菌清除活性的鉴定
        2.12 siRNA合成与PtcSP1-RNAi实验
        2.13 dsRNA合成及PtcSP2-RNAi、PtcSP3-RNAi实验
        2.14 血细胞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15 干扰效率检测
        2.16 基因沉默后相关免疫基因表达
        2.17 干扰后酚氧化酶(PO)活力测定
        2.18 统计分析
    第2节 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VLR的组织分布实验样品制取
        2.2 EsVLRA的 RNA分离、cDNA合成和基因克隆
        2.3 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
        2.4 EsVLRA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2.5 重组质粒的构建
        2.6 重组EsVLRA的表达和纯化
        2.7 抗菌活性测定
        2.8 菌结合活性的测定
        2.9 “疫苗”接种与二次刺激实验
        2.10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第1节 三疣梭子蟹PtcSP1重组蛋白功能及免疫基因互作分析
        1 重组蛋白PtcSP1-C和PtcSP1-N表达
        2 重组蛋白底物结合位点分析及酶活性验证
        3 rPtcSP1-N的最小抗菌浓度
        4 重组蛋白的菌结合活力
        5 菌清除实验
        6 最佳干扰时间检测
        7 PtcSP1干扰后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情况
        8 干扰后的PO活性
    第2节 三疣梭子蟹PtcSP2蛋白酶活性及免疫基因互作分析
        1 PtcSP2的同源和系统发育分析
        2 蛋白酶活性
        3 PtcSP2的干扰效率
        4 PtcSP2干扰对AMPs和SPIs表达的影响
        5 PtcSP2沉默蟹的总PO活性
    第3节 三疣梭子蟹PtcSP3重组蛋白功能及免疫基因互作分析
        1 PtcSP3-N、PtcSP3-C的蛋白表达
        2 重组蛋白底物结合位点分析及酶活性验证
        3 rPtcSP3-N最小抗菌浓度
        4 重组蛋白的菌结合活力
        5 菌清除实验
        6 PtcSP3最佳干扰时间检测
        7 SP干扰后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情况
        8 干扰后的PO活性
    第4节 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1 EsVLRA的序列分析
        2 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和三维结构模型
        3 EsVLRA表达模式分析
        4 EsVLRA的重组表达与纯化
        5 抗菌活性和菌结合活性
        6 疫苗接种后蟹的存活率
        7 疫苗接种和活菌二次刺激
第4章 讨论
    第1节 三疣梭子蟹3种PtcSP基因免疫功能
        1 PtcSP1、PtcSP2、PtcSP3蛋白酶活性多样
        2 PtcSP1、PtcSP2、PtcSP3抗菌活性各不相同
        3 PtcSP1、PtcSP2、PtcSP3均为PRP
        4 PtcSP1 具有调理活性
        5 PtcSP1、PtcSP2、PtcSP3对AMP合成具有调节作用
        6 PtcSP2不参与proPO激活
        7 PtcSP1与PtcSP3具有补体样分子的调节作用
    第2节 中华绒螯蟹VLR的免疫功能
        1 EsVLRA的序列特征
        2 EsVLRA广泛的组织分布
        3 EsVLRA是一种PRP
        4 EsVLR参与免疫致敏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第1节 结论与创新点
        1 三疣梭子蟹PtcSPs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2 三疣梭子蟹PtcSP1、PtcSP2、PtcSP3参与多种免疫基因的调控
        3 三疣梭子蟹PtcSP2不参与proPO激活
        4 中华绒螯蟹中存在七鳃鳗中的免疫适应性基因VLR
        5 中华绒螯蟹EsVLRA可能是一种PRP
        6 中华绒螯蟹EsVLRA参与免疫致敏
    第2节 存在问题
        1 三疣梭子蟹中的VLR基因
        2 中华绒螯蟹EsVLRA的记忆时效
    第3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华绒螯蟹色泽遗传参数评估及色泽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甲壳动物色泽遗传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第一节 甲壳动物色泽研究进展
        1 色泽形成
        2 色泽功能
        3 色泽遗传选育
        4 色泽与类胡萝卜素关系
    第二节 甲壳动物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1 类胡萝卜素功能
        2 类胡萝卜素存在形式
        3 类胡萝卜素之间的转化
    第三节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虾青蛋白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色泽和类胡萝卜素遗传参数评估及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中华绒螯蟹主要组织色泽遗传参数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中华绒螯蟹色泽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中华绒螯蟹雌体类胡萝卜素遗传参数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壳色中华绒螯蟹类胡萝卜素、生殖性能和子一代养殖性能的比较
    第一节 不同壳色中华绒螯蟹亲本色泽与类胡萝卜素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不同壳色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和胚胎质量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不同壳色中华绒螯蟹子一代养殖性能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虾青蛋白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第一节 中华绒螯蟹虾青蛋白克隆及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中华绒螯蟹虾青蛋白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附录 第五章 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一节 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胚胎色泽和生化组成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G3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3 讨论
小结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及与养殖环境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河蟹养殖概述
        1.2 肠道微生物概述
    2 肠道菌群功能概述
        2.1 肠道菌群与动物早期发育
        2.2 肠道菌群与动物营养吸收
        2.3 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反应
    3 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结构研究现状
        3.1 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结构研究现状
        3.2 几种主要鱼类肠道菌群结构研究进展
        3.3 几种主要甲壳类肠道菌群结构研究进展
    4 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结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不同生长阶段河蟹肠道微生物差异探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河蟹样品采集
        2.2 实验器材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测序数据概述
        3.2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3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分析
        3.4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菌属组成分析
        3.5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差异菌群分析
        3.6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菌群主要优势菌门变化
        4.2 性别对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4.3 不同时期河蟹肠道“土着”菌群
第三章 养殖和长江蟹河蟹肠道微生物差异探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河蟹样品采集
        2.2 实验器材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测序数据概述
        3.2 不同环境下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指数分析
        3.3 不同环境下肠道微生物菌群菌门组成分析
        3.4 不同环境下肠道微生物菌群主成分分析
        3.5 两种环境不同阶段肠道微生物共有和特有菌群分析
    4 讨论
        4.1 两种环境不同阶段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分析
        4.2 两种环境下特有菌群的功能预测分析
第四章 养殖池塘环境微生物与三个生理阶段河蟹肠道微生物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池塘河蟹肠道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采集
        2.2 实验器材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测序数据概述
        3.2 河蟹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优势菌门组成
        3.3 河蟹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优势菌门组成
        3.4 河蟹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共有和特有菌群
    4 讨论
        4.1 河蟹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全文总结
全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4)大通湖1龄中华绒螯蟹形态指标及质量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形态参数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参数
    2.2 各部位含水率
    2.3 幼蟹不同部分干重比例
    2.4 总干重与各食用部分的相关性
    2.5 形态指标与体重回归模型
3 讨论

(5)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的可变剪接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系统
        1.1 引言
        1.2 细胞免疫机制
        1.3 体液免疫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致敏研究
        2.1 无脊椎动物免疫致敏发现
        2.2 无脊椎动物免疫致敏的可能机制
    第三节 无脊椎动物Dscam基因研究进展
        3.1 哺乳动物DSCAM的发现
        3.2 Dscam基因存在高度可变剪接
        3.3 Dscam基因在节肢动物的系统发生
        3.4 Dscam基因在节肢动物中的功能研究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实验方案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方案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基因组结构和系统发生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方法
        2.1 中华绒螯蟹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2.2 中华绒螯蟹Dscam基因组测序和注释
        2.3 中华绒螯蟹Dscam细胞质尾可变剪接鉴定
        2.4 中华绒螯蟹Dscam系统发生构建物种选择
        2.5 中华绒螯蟹Dscam系统发生构建
    第三节 结果
        3.1 中华绒螯蟹Dscam基因结构
        3.2 中华绒螯蟹Dscam细胞质尾可变剪接
        3.3 中华绒螯蟹Esm-Dscam细胞外可变剪接结构域的系统发生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蛋白调控抗菌肽分泌的机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方法
        2.1 血细胞培养
        2.2 PAMP及细菌免疫刺激及样品收集
        2.3 实时定量荧光PCR
        2.4 Westernblot检测
        2.5 RNA体外干扰
        2.6 Esm-Dscam干扰后的细菌计数和血细胞活力
        2.7 免疫细胞化学实验
        2.8 PD98059抑制剂实验
        2.9 数据分析
    第三节 结果
        3.1 血细胞免疫刺激后Esm-Dscam的表达谱分析
        3.2 血细胞免疫刺激后Esm-Dscam细胞质尾的亚型分析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血细胞诱导抗菌肽表达
        3.4 Esm-Dscam体外干扰降低血细胞抗菌功能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血细胞通过Toll信号通路调控抗菌肽表达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下Esm-Dscam调控Toll信号通路Dorsal活化和转化入核
        3.7 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下Esm-Dscam诱导ERK信号分子的激活
        3.8 ERK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激活Toll通路调控抗菌肽表达
    第四节 讨论
参考文献
说明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域及其渔业资源概况
    1.1.1 区域概况
    1.1.2 渔业资源概况
1.2 中华绒螯蟹资源研究概况
    1.2.1 中华绒螯蟹研究历史
    1.2.2 中华绒螯蟹资源特征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研究方法
2.2 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2.2.1 资源动态
    2.2.2 变动规律
2.3 中华绒螯蟹幼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2.3.1 资源动态
    2.3.2 变动规律
2.4 中华绒螯蟹蟹苗资源动态及其苗汛特征
    2.4.1 资源动态
    2.4.2 变动规律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原因分析
3.1 产卵场环境因素对中华绒螯蟹早期资源的影响
    3.1.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环境监测与评价
    3.1.2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
3.2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致危因素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结果
3.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CTM模型建模与预测
    3.3.1 模型简介
    3.3.2 数学原理
    3.3.3 建模方法
    3.3.4 长江口成蟹CTM模型构建
    3.3.5 模型的计算与预测
    3.3.6 讨论与展望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实践与对策建议
4.1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与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1.4 结论
4.2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4.2.1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4.2.2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管理实践
    4.2.3 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情况
1.已经发表论文
2.待发表论文
3.出版专着
4.标准制定
5.专利申请 附录
附录1 水质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单位:mg/L)
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附录3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单位:mg/kg) 致谢

(7)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生动物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原理及方法
        一、水生动物生态学的发展
        1. 生态学的分类
        2. 水生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历程
        二、水生动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原理
        1. 生态幅的定义
        2. 生态因子作用水生动物的特点
        三、水生动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方法
        1. 野外研究
        2. 实验方法
        3. 数学模型
        4. 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第二节 水生动物与环境关系的模型分析方法
        一、排序
        1. 主成分分析
        2. 对应分析及其衍生系列
        3. 典范对应分析及其衍生系列
        二、多元回归模型
        1. 多元线性回归
        2. Logistic回归模型
        三、模型选择及评价
        1. 模型选择
        2. 模型评价
    第三节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及资源现状
        一、中华绒螯蟹的地理分布
        1. 国内分布
        2. 国外分布
        二、中华绒螯蟹的生命周期
        三、中华绒螯蟹洄游及其河口生活史
        1. 中华绒螯蟹的洄游
        2. 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的生活史
        四、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
    第四节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方案
        一、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本研究技术方案
第二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及产卵规律
    第一节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 采样方法
        3. 样品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和捕捞状况
        2. 汛期内中华绒螯蟹的资源变化
        3. 汛期内中华绒螯蟹的性比变化
        三、讨论
        1. 近年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状况
        2. 近年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
    第二节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规律
        一、材料与方法
        1. 采样时间、地点及方法
        2. 样品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产卵期雌蟹比例的时间变化
        2. 产卵期雌蟹在长江口的空间分布
        3. 中华绒螯蟹产卵活动对水温和盐度的需求
        三、讨论
        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时间
        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地点及所需水温和盐度
第三章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活动规律及环境适应性
    第一节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时空分布
        一、材料与方法
        1. 调查水域和采样方法
        2. 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抱卵蟹头胸甲长和体重的关系
        2. 中华绒螯蟹抱卵率和繁殖力的月变化
        3. 不同月份抱卵蟹胚胎发育期的差异
        4. 抱卵蟹空间分布的月变化
        5. 抱卵蟹资源丰度及其分布的年际变化
        6. 中华绒螯蟹抱卵率与寄生簇生蟹奴比例的周年变化
        三、讨论
        1. 繁殖能力变化
        2. 胚胎孵化时间
        3. 抱卵蟹的分布状况及历史变迁
        4. 簇生蟹奴对抱卵蟹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适应环境的对策
        一、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设备
        3. 实验方法
        4. 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标志蟹的死亡率和脱标率
        2. 移动追踪系统的追踪距离
        3. 标志蟹出现频次的时间变化
        4. 标志蟹水平分布的月变化
        5. 标志蟹栖息水深的变化
        三、讨论
        1. 超声波遥测的应用评价
        2. 抱卵蟹活动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节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1. 数据来源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抱卵期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的空间分布
        2. 环境因子的选择
        3. 最优模型的筛选
        4. 最优模型的拟合结果方差分析
        5. 抱卵期中华绒螯蟹对关键环境因子的适应性
        三、讨论
        1. 抱卵蟹的盐度适应性
        2. 抱卵蟹对流速、透明度和溶解氧的适应能力
第四章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分布及环境适应性
    第一节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时空分布
        一、样品采集与分析
        1. 样品采集
        2. 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资源丰度的时间变化
        2.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空间分布
        3.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
        4. 环境因子的初步筛选
        5.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
        6. 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对中华绒螯蟹各期幼体分布影响的比较
        三、讨论
        1.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发生规律
        2.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空间分布
        3. 水文环境对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影响
    第二节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1. 数据来源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环境因子的选择
        2. 最优模型的筛选
        3. 最优模型的拟合结果方差分析
        4.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
        三、讨论
        1. 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对关键影响因子的适应性
        2. 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对关键影响因子的适应性
第五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意义及其保护策略
    第一节 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意义
        一、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和幼体发育的时间规律
        二、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的栖息分布
        三、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变化及其意义
        1. 繁殖期雌性中华绒螯蟹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意义
        2.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环境适应变化的意义
    第二节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保护策略
        一、建立中华绒螯蟹关键生境保护区
        1. 保护对象的选择
        2. 保护区的位置及保护时间
        二、科学规划中华绒螯蟹的捕捞
        三、对增殖放流的建议
        四、涉水工程建设对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应对对策
        1. 横沙浅滩的围垦
        2. 北槽深水航道的建设及维护
        3. 南汇边滩围垦工程
        4. 三峡工程
        5. 小结
总结
    本文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华绒螯蟹饲料适宜脂肪源筛选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植物脂肪源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中华绒螯蟹营养物质研究进展简述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利用不同脂肪源的营养学研究
    第一节 不同脂肪源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脂肪源和水平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脂肪源高脂水平下添加肉碱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肝胰腺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利用饱和脂肪酸油源的营养学研究
    第一节 高饱和脂肪酸油源添加水飞蓟素和牛磺酸对幼蟹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第二节 高饱和脂肪酸油源与不同糖水平对幼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高饱和脂肪酸油源与不同蛋白水平添加肉碱对幼蟹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全文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养殖水环境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生存与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华绒螯蟹养殖概况
    1.2 中华绒螯蟹生物学特征
        1.2.1 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
        1.2.2 中华绒螯蟹生活史
    1.3 环境因子对中华绒螯蟹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1.3.1 生物环境因素
        1.3.2 非生物因素
        1.3.3 人为因素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形态指标与体重关系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养殖管理
        2.2.3 形态参数的测定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中华绒螯蟹形态参数
        2.3.2 中华绒螯蟹各部位含水率
        2.3.3 中华绒螯蟹肌肉指数与肝胰腺指数
        2.3.4 形态指标与体重回归模型
    2.4 讨论
3 水温条件对一龄幼蟹生存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中华绒螯蟹一龄幼蟹形态指标
        3.3.2 不同温度条件下一龄幼蟹的死亡率
        3.3.3 不同温度条件下一龄幼蟹的生存时间
        3.3.4 不同温度条件下水质的变化
        3.3.5 一龄幼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行为响应
    3.4 讨论
4 水草覆盖率对二龄成蟹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采样分析方法
        4.2.5 计算公式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养殖水体水环境变化规律
        4.3.2 二龄成蟹生长情况
        4.3.3 水环境因子与二龄成蟹可食参数
    4.4 讨论
        4.4.1 水草覆盖率对二龄成蟹生长的影响
        4.4.2 养殖池塘水面面积对二龄成蟹生长的影响
        4.4.3 其他因素对二龄成蟹生长的影响
        4.4.4 雌蟹和雄蟹可食参数差异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基于转录组和miRNAs分析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甲壳类动物的性别决定
        1.1.1 遗传型性别决定
        1.1.2 多基因型性别决定
        1.1.3 环境因素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1.1.4 胞质因子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1.2 甲壳类动物的性别分化
        1.2.1 端足目的性别分化
        1.2.2 十足目的性别分化
    1.3 促雄腺在性别分化中的作用
        1.3.1 促雄腺的发现
        1.3.2 促雄腺在雄性性别分化中的作用
        1.3.3 胰岛素样促雄腺激素
        1.3.4 胰岛素样促雄腺激素的分离
        1.3.5 Mr-IAG基因沉默
    1.4 甲壳动物的生殖发育调控
        1.4.1 甲壳动物的生殖系统
        1.4.2 神经肽的对甲壳动物的生殖调控
        1.4.3 促雄腺激素对雄性甲壳动物的生殖调控
        1.4.4 神经递质对生殖的调控
        1.4.5 阿片肽对甲壳动物的生殖调控
        1.4.6 MF对甲壳动物的生殖调控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2.2.2 cDNA文库制备与测序
        2.2.3 表达量注释分析
        2.2.4 差异表达分析
        2.2.5 实时定量PCR验证
        2.2.6 Es-IAG片段的3'RACE扩增
        2.2.7 Es-IAG片段的5'RACE扩增
        2.2.8 PCR产物胶回收
        2.2.9 连接T载体
        2.2.10 转化感受态细胞及阳性克隆筛选
        2.2.11 Es-IAG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2 荧光定量PCR
        2.2.13 不同发育时期Es-IAG表达分析
        2.2.14 SiRNA体内干扰Es-IAG实验
        2.2.15 干扰结果分析
        2.2.16 总RNA的质量检测
        2.2.17 small RNA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2.18 smallRNA测序原始数据分析
        2.2.19 鉴定miRNA
        2.2.20 miRNA差异表达
        2.2.21 miRNA靶基因预测
        2.2.22 miRNA靶基因GO分析
        2.2.23 miRNA靶基因KEGG Pathway分析
        2.2.24 以Es-IAG为靶基因的miRNA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华绒螯蟹比较转录组分析结果
        3.1.1 序列聚类
        3.1.2 序列功能注释
        3.1.3 差异表达分析
        3.1.4 性别发育相关基因筛选
        3.1.5 调控通路分析
        3.1.6 测序结果验证
    3.2 Es-IAG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干扰结果
        3.2.1 Es-IAG基因特征分析
        3.2.2 Es-IAG氨基酸序列分析
        3.2.3 IAG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3.2.4 中华绒螯蟹不同发育阶段Es-IAG的表达分析
        3.2.5 siRNA干扰结果
    3.3 中华绒螯蟹small RNA分析结果
        3.3.1 测序质量评估
        3.3.2 数据质量及长度分布
        3.3.3 基因组比对
        3.3.4 已知miRNA比对
        3.3.5 small RNA分类注释
        3.3.6 新miRNA预测
        3.3.7 已知miRNA和新miRNA的靶基因预测
        3.3.8 miRNA差异表达分析
        3.3.9 靶基因分析
        3.3.10 靶基因GO分析与通路分析
        3.3.11 miRNA筛选
4 讨论
    4.1 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通路分析
        4.1.1 核糖体通路分析
        4.1.2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分析
        4.1.3 精子发生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4.1.4 胰岛素信号通路分析
        4.1.5 具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
    4.2 不同发育时期Es-IAG基因分析
        4.2.1 Es-IAG基因进化的保守性
        4.2.2 中华绒螯蟹性别分化期
        4.2.3 RNAi效率及意义
    4.3 性别发育相关miRNA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华绒螯蟹欧洲、美国的移植(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疣梭子蟹SP基因与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免疫功能研究[D]. 刘厚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2]中华绒螯蟹色泽遗传参数评估及色泽形成机制研究[D]. 李清清.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3]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及与养殖环境微生物相关性研究[D]. 王晨赫.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大通湖1龄中华绒螯蟹形态指标及质量参数研究[J]. 彭姣,徐正刚,唐永成,段酬苍,刘碧琼,赵运林.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1)
  • [5]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的可变剪接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D]. 李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D]. 王海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7]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策略[D]. 耿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中华绒螯蟹饲料适宜脂肪源筛选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研究[D]. 马倩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养殖水环境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生存与生长的影响[D]. 彭姣.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10]基于转录组和miRNAs分析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D]. 付春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中华绒螯蟹欧美移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