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的隐居生活与美

论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的隐居生活与美

一、论隐逸生活与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美(论文文献综述)

晏斯宇[1](2021)在《传仇英《辋川十景图》研究》文中提出自王维创作了《辋川图》与《辋川集》以来,有关“辋川”题材的诗文和绘画作品便开始大量出现,这些作品的寓意在逐步融入中国文人思想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尤其是在以“辋川”为画题的绘画创作演变过程当中,历代画家在不断变化着这一题材的内容与形式。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具有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均很好地体现了画家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感悟,是他们内心理想世界与真实生活体验相互融合所带来的视觉呈现。其中被传为明代文人画家仇英所创作的《辋川十景图》便是“辋川”画题的一次生动诠释。该画选取了辋川地界中的十处自然景观并通过合理的构图将它们联贯为一个统一的大画面,随着画卷的逐渐展开,作品以其精妙的笔触带领观者跟随画家的脚步去领略辋川的自然美景,感受画家内心深处的那份淡薄与宁静。但是仇英传世作品的真伪问题也一直是大家在研究其绘画艺术时绕不开的课题,因而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与思考。在分析与探究《辋川十景图》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表达的过程当中,对于“辋川意象”的解读与仇英作品真伪性的考证是笔者必须首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因此本文将以传为仇英所创作的小青绿山水画作品《辋川十景图》为主要研究与分析对象,首先去梳理“辋川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中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文化史、美学史上的深层含义,同时归纳“辋川现象”与“辋川样”所表达的中国隐士文化和田园文化的艺术特征与符号意义。其后通过对该画面中的题签、印章、落款、收藏、技法、风格等方面进行仔细辨认与考证,并将《辋川十景图》与仇英其他传世作品进行深入对比,最终综合所有因素从而得出该画疑似为清代仿品的结论。在对《辋川十景图》真伪性下定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还将会对仇英生平经历与艺术语境进行分析,试图探求仇英内心中对于文人情趣的追求与感受。或许仇英没有真正创作过“辋川”画题的相关作品,但笔者仍然相信辋川美学与辋川情结实际上是存在于仇英的心灵深处的。倘若单纯从《辋川十景图》的画面技法、颜色、形式、落款等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对该画真伪性提出我们的意见,但我们不能因为该画存疑就否定它应该具有的价值。作为对辋川美学的一次生动描绘与实践,《辋川十景图》展现的是辋川美学与文人思想在历史当中的传承与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

孙晓晨[2](2021)在《石涛山水绘画的桂林情结及其影响》文中指出山水作为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审美主体以及情感寄托物。随着自然山水资源在审美活动中逐渐被挖掘,宣扬名山大川的同时,畅其精神,发之于笔墨,而有了山水画、山水诗等山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其地貌保持完整、形态多样、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便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艺术创作的重要部分,是情感寄托的重要媒介。石涛,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的明朝王室后裔,同时也是明末清初的画家兼绘画理论家,与弘仁、石溪、八大山人合称为“清初四僧”。他是绘画革新者,主张从自然中寻找创作的源头,吸引诸多画家向其学习,其山水画在清代和后世均具重要影响。石涛自出生以来便于桂林的灵山秀水生活了十余载,后为躲避祸乱而离开桂林开始云游访道。虽然其绘画艺术成名在外,但桂林山水独特的地貌环境为其留了的深刻记忆,故国情怀、家乡情结等丰厚了其内心的情感寄托,对其绘画艺术起到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石涛山水绘画的桂林情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石涛款署“清湘老人”、“靖江后人”等名号或印章传达故国情思为切入点,论述石涛山水绘画作品中的桂林情结以及其影响。首先以桂林的山水诗以及桂林的山水画为载体,论述历朝历代诸多文人墨客通过想象、做官于此、寄居于此亦或生长于此而为桂林独特的山水地貌留下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讨论桂林山水为历代文人带来的创作源泉、情感寄托,并因此而产生的桂林情结。历代文人墨客中,石涛出生于桂林又影响了诸多绘画名家及桂林山水画家。文章对石涛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并于桂林生活了十余载进行阐述,探讨桂林山水对他的艺术启蒙。其次通过图像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梳理石涛画作中山水取景、笔墨语言、绘画题识中与桂林相关的印迹,并梳理石涛绘画艺术中含有家国情怀、桂林情结的山水绘画作品。最后,论述石涛山水绘画及其山水绘画中的桂林情结影响着诸多绘画桂林山水艺术家创作的思想主张以及题材选择。石涛的绘画艺术及其绘画理论对清代及之后桂林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了目前研究清代广西文化以及清代桂林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探讨石涛山水绘画的桂林情结对桂林山水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桂林山水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李海平[3](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水文学作品凝聚了古人的山水情思,承载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髓。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山水文学作品。阅读和学习山水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握山水文化内涵,继承与弘扬山水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此意义基础上,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山水文化”选文为研究对象,从选编情况和文本内容这两方面对“山水文化”选文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首先在第一部分对“山水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山水文化”以及“山水文化”选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即审美教育意义、哲学教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选文中筛选出具有“山水文化”内涵的选文。同时对其进行选文创作时代、选文体裁和选文作者国别这三方面的分类,根据其统计与分类情况概括出“山水文化”选文的选编特点及教育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山水文化”选文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审美、哲学、道德教育三个层面加以阐释。其中审美层面分自然、社会与艺术三个方向进行条析缕分的阐述,哲学层面围绕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这两大板块进行深入挖掘。而道德教育层面是从“山水文化”选文中提取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内容。第四部分综合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的分析情况,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对“山水文化”选文进行评价,总结其合理性与存在的不足。最后部分针对“山水文化”选文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编选建议与教学建议。

李越[4](2020)在《王蒙山水画中艺术语言的多元性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山水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内核,影响着美学发展方向。作为审美价值取向的重要支柱,推动多元表达形式融合。艺术语言形式在历代画家手中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特色语言,令中国山水画在世界画坛中处于耀眼夺目的状态。艺术语言形式变化的背后是时代的变革,是个人所处心境、经历的变化,更是精神思想的外在物化表达。而元四家中极具代表性的画家王蒙恰恰融汇了时代、仕途、心境的三重连接,通过大胆的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画面艺术语言,拓展了后世画家的视野,为传统山水画面的灵活多变提供了学习指导作用,加快艺术的新进程。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整体论述本次选题的内容及目的。第二章为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形成背景分析,分别从自身经历、时代背景、元四家中的相互交流作为出发点,深度理解王蒙的创作精神。第三章为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元性分析,具体将每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分析为基础,着重对点的运用、线的形式以及点线结合,进行三个维度的研究。再将特色皴法为主线,分析以披麻皴为基础形式的探索阶段,到解索皴为特色形式的创新阶段,再到以牛毛皴为情绪形式的成熟阶段。第四章为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多元性对后世的影响。具体对明清影响以及现今影响两部分做出分析,为画作的实践经验指导现实创作提供宝贵价值。

海丽[5](2019)在《唐宋华山诗研究》文中指出唐宋华山诗异彩纷呈,是岳渎诗中的精品。中国山水蕴藏大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精彩的咏叹,山岳江流在诗人的笔下富有灵性。中国古代关于山水景色的诗歌不可计数。西岳华山作为“五岳”之一,以“奇”和“险”驰名天下。华山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有着深厚的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历代关于华山的诗歌不胜枚举,唐宋时期的华山诗留存下来的尤为多,其中不乏文学史上的名家作品,这些诗歌中也有脍炙人口的篇章。华山诗是华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诗人留给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着重探讨华山诗的发展脉络、唐宋华山诗中的景观及其审美特征,并对其进行艺术分析,探讨其中的三教文化,发掘其文学、美学、宗教学以及旅游学上的文化意义。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华山诗的发展历程概况,以时间为顺序,分为四个阶段:唐以前的华山诗、唐代华山诗、宋代华山诗、元明清三朝的华山诗。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归纳其发展规律。唐代以前,无论是在狭义的华山诗,还是在广义的华山诗中,“华山”并未凝结成一个专门的书写意象,只是零星地出现在古诗中。到了唐代,华山诗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宋代华山诗虽然不及唐代华山诗的总体成就,但同样为华山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宋华山诗的质量最高,内容丰富,流传度广。元明清三朝的华山诗的数量多,甚至有个别诗人因对华山的喜爱创作了大量的华山诗。第二章归纳出唐宋华山诗中的重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对其中的审美特征进行提炼。华山诗中的自然景观有峰峦、悬崖、瀑布、树木等;华山诗中的人文景观有华岳庙、云台观、玉泉院、太华书院等,景观的审美特征以“奇”和“险”为主。“奇”、“险”、“雄”、“绝”、“幽”、“仙”、“清”、“静”是不同唐宋诗人笔下呈现出的景观审美特征。第三章对唐宋华山诗进行艺术分析。唐宋华山诗内容丰富,艺术手法、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是岳渎诗中有特色的华山“画卷”。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唐宋华山诗的艺术手法、语言风格,并对唐代华山诗和宋代华山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比较。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使唐宋华山诗富有变化。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想象、用典、对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其中抒情方式有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语言风格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清丽婉转、豪迈奔放、平白晓畅、隐晦朦胧、枯寂凄冷、活泼戏谑、铿锵愤懑等等。岑参与陆游的华山诗数量多、质量精,以二人的华山诗为例,进行唐宋华山诗的个案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唐宋华山诗中的道文化、佛文化和儒文化。华山是一座道教名山,但在华山文化中儒、释、道三教文化共生,可以说华山文化多元并存、兼容并包,不仅有极大的深度,而且有海纳百川的广度。华山诗中三教文化汇集、碰撞,交织成博大精深的文化长卷。第五章探讨了唐宋华山诗的文学、美学、宗教学以及旅游学上的文化意义。唐宋华山诗在文学上的意义最为突出,在美学上也有关于自然审美上的新的突破。儒、佛、道三教元素都出现于唐宋华山诗中。其中名篇的流传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华山旅游业的发展。唐宋华山诗有助于华山文化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传播。

侯林宏[6](2019)在《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探究》文中认为魏晋时期的山水审美在我国山水审美艺术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预示着古代山水审美艺术的萌芽。这一时期,自然山水对士人们而言不单纯是山水美景,更是寄托了文人对审美艺术的追求和复杂情感,用来隐喻乱世的悲哀。作为这一时期重要学说之一的玄学,可谓山水精神的主要推进者。自魏晋之后,文人雅士对于佛学愈加推崇,这个时期的佛学使得山水艺术之美升华到了精神境界和生命意义的高度。本文对魏晋山水诗画审美艺术的分析,不仅能够探讨古代山水诗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能从中领悟到现代山水诗画创作的灵感来源。本文涉及跨学科研究,因此,本文在研究中结合历史文献调研,并运用文本分析、类比演绎、理论联系实践等多种方法,对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文人审美意识的兴起、变迁和呈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一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并且论述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魏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对魏晋时期兵戈扰攘、胡汉化合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该时期人物品藻的转变以及儒释道三教融合、崇尚隐逸之风等文化背景。为进一步探讨魏晋时期文人山水审美意识打下社会、文化基础。第三部分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兴起与变迁。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以及魏晋时期文人通过山水诗画传达自己的审美品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山水诗画文人审美意识从开拓到丰富、再到成熟的整个变迁过程。第四部分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文人审美意识的呈现。这一章节同样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着重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表现形式来展现山水诗画的审美意识。第五部分是对魏晋文人山水审美意识的总述。第六部分为结论。是对全文研究的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论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目前未有专门的专着对魏晋时期山水诗画的审美意识进行论述,仅有较少的几篇硕博论文与期刊文献对相关领域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将山水诗与山水画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希望从魏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的审美呈现窥视出文人审美意识的变迁。本文着重讨论魏晋时期山水、诗歌和绘画三者之间的关系,将看似分散的山水诗画主题、理论和审美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话语框架之下,以期为研究早期山水诗画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也为中国诗歌绘画变迁的线索提供一个新思路。本次论文研究的结论是:魏晋的山水诗画审美透露出魏晋玄学不仅关注自然山水,也关注欣赏自然山水的文人自身,是一种充满了人文情怀和情感追求的审美意识。在我国山水审美意识整个哲学发展历程中,魏晋玄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解决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分离的社会文化问题,促进现代化艺术创造和提升人格培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聂松[7](2018)在《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文中提出本文拟将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中发现的对于当代山水画创作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提取出来,以视觉思维必落实于视觉中方能攫取其艺术特质的观念,从龚贤形式语言的诸多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在艺术的本体范畴内挖掘龚贤形式语言的成因、形态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图式结构,进而探索其图式结构与形式语言的现代性特质。从而发现了龚贤从对光的视觉元素的转换到黑白观念的生成有着逻辑上的内在连贯性。本文从龚贤形式语言几种存在形态中逐渐推导出他对现代性山水画有启示意义的领域,并以一图对应一段的分析方式逐一分析其画面的形式元素的现代性意义。这其中所涉足的领域须龚贤山水画的某些话题作为支撑,如龚贤的形式语言来自于对自然丘壑的觉受,这从《摄山栖霞图》说起逐渐发现龚贤对“景”与“境”的认识,进而得出他的“实境”说对形式的意义;而“千岩万壑”乃明清之际山水艺术的一个重要话题,它与龚贤的形式有紧密联系,因此亦将其纳入本文视野;而龚贤荒柳、寒林母题恰是其强烈的形式元素寓居之地,在研究其画面结构与形式语言的探索中不可忽视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在这些话题支撑的形式研究中,最终归结到他平行勾廓的形式、形式的重复之美、整一的团块性视像、边的完整性与节奏性到雄浑之满沟图的内美。本文对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的落脚点是其特质所开启的现代性画面形式因子,或曰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中的现代因子,在归纳形式语言的形态转向时一个主导线索就是龚贤对传统与对造化的认知与发现,并其探索中所引起的墨的质觉的彰显,而在龚贤则以积墨、淡墨统合的语言诉说着艺术的真实,笔者贯穿始终的线索则是他之积墨的笔迹叠加和由此形成的图式结构和形式质素。

贾茹[8](2017)在《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园林是一脉相承的,同中华民族文明史息息相关,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绘画始终与园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推动园林审美观念的树立、创作技法的提升和艺术风格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园林是如画的,是出于诗的,它不是对自然的模仿、复制与再现,而是一种经由心灵的创作,是对自然的提炼概括与重新表现。两门艺术的展示形式虽不相同,却有着大致相同的美学基础,如同“姊妹艺术”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生长、蔓延。以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为视角,构建起全面的、系统的、契合的艺术脉络,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研究有重要作用。因此,从纵向渊源入手,结合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分析两门艺术在四个衍进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归纳出绘画和园林自生成初期,便建立起互为浸润、相互启发的艺术联系,并开拓了以山水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从横向关联入手,首先在同源思想的引领下,绘画与园林受自然审美意识、儒道佛美学思想的陶染后,逐渐形成了山水文化寓意于形的艺术思维,推动了物我合一的作品生成;其次在相通理论的指导下,园林艺术以画设景,摄取画理进行体察立意、构图经营、传神达情等造园实践,构造出如画般的景致;再其次,绘画与园林具有相投的文学气质,都从诗文中汲取养分以资其用,都以古代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进行着以山水为蓝本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最后,化笔墨纸砚为木石水土,不仅山水画的画理、画意对建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花鸟画和建筑画的构思与元素也丰富了园景的表现形式。园林在绘画的指引下完成了自然山水自二维平面至三维空间的造型转化,在多门艺术的相融合的艺术活动中,形成了综合时间与空间的山水佳作。由此,论文充分阐述了传统绘画在古典园林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有条理的的研究框架。

吴静子[9](2017)在《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风景审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古文献源远流长,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宝贵智慧,其精髓就是要把握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规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规律,对全面掌握中国风景概念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蕴含于其中的审美意蕴至关重要。从世界格局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景观”概念,与中国传统风景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理念及重视主客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相契合,也正是中国风景审美观中物我相携、情景交融审美意蕴的集中体现。而近些年,中国的学术界为确立与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的学科名称展开持久的分歧和争论,虽然客观上推进了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但对于风景概念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少有人涉及,更未有人从思维规律的层面来观照中国古人的风景审美志趣,对风景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要阐述和证明的。概念是思维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能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的风景概念形成之时(远至上古时期),先民们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即已产生。因此,要厘清中国的风景概念,首先要从早期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谈起。本文选取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研究时段,因为这段时期是中国风景概念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并为后世风景概念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的风景概念自发生起始,就伴随有一批关键性语词的变化和发展,而语词正是中国古人思维规律与审美意识的文本性载体。想要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的风景概念史,对相关语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关键点还在于研究和梳理蕴含于其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以及在此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形成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论以及审美志趣等等。本文致力于从古迹、案例和文献中挖掘和研究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特性及蕴含于其中的思维规律、审美意蕴,以厘清中国风景概念的发展脉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最显着特征,并凸显其“人文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审美特性,而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最本质区别。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文章主要通过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统计分析,证实当代风景园林专业以“风景”语词表达风景概念的合理性,并对风景及其同义语——山水的词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对风景相关案例、重要历史文献及历史文化思潮等的详细剖析,深度阐释中国古人风景审美观念的发生、发展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状态。

王盛[10](2017)在《元清隐士山水画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隐逸文化是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与中国的经济土壤、思想渊源、政治氛围和文化好尚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隐逸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元代与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这两个朝代的艺术领域出现的最为独特的现象便是隐士的大量出现,而文人士大夫作为绘画创作的主体,由此而带来的隐士文化及隐士艺术的繁荣为中国艺术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变革,也使元清两代成为文人画发展的高峰时代。元代与清代的隐士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这两个朝代的隐士山水艺术,便没有文人画与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元清隐士画家这一群“特殊历史机缘中的士”,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创造出的丰富的艺术财富不仅是中国绘画重要的一部分,而他们通过对艺术不断的探索与追求也使艺术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贴近生命。在这个过程中画家对艺术“美”的极致追求便变成了一种对生命的超越之美,是一种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过程。这种山水画的嬗变无论对现代还是对将来山水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这种抒情写意、不断推陈出新的精神也一直促进着山水画发展之路上的不断变革。因此比较研究元代与清代的隐士山水艺术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也能让我们理解在那个时代文人隐士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从元代与清代山水画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共性即同为少数民族统治下的隐士山水画的兴盛。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元清两代为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此本文旨在研究元清两代隐士山水,特别是对元清两代隐士山水画艺术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元代与清代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差异性发现元清两代隐士山水画艺术的相通性,更通过艺术自身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元清两代隐士山水艺术的差异性,用其中比较有典型性的元四家与清四僧进行具体比较,通过他们的作品发现他们不同的艺术思想、绘画风格、审美情趣,用继承与发展的眼光去寻找他们山水艺术之间不同的隐逸风格,最终寻找到隐逸山水画发展的脉络所在。

二、论隐逸生活与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隐逸生活与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美(论文提纲范文)

(1)传仇英《辋川十景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范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综述总结
    1.4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各章节基本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5.1 重点
        1.5.2 难点
        1.5.3 创新点
2 关于“辋川”画题
    2.1 辋川与王维
        2.1.1 辋川的自然环境
        2.1.2 辋川意向的发端
        2.1.3 辋川与王维人生
    2.2 《辋川图》与《辋川集》
        2.2.1 《辋川图》的历史记载
        2.2.2 《辋川集》的诗文美学
    2.3 “辋川样”与“辋川现象”
        2.3.1 “辋川样”中的艺术表达
        2.3.2 “辋川现象”中的隐逸文化
    本章小结
3 《辋川十景图》作品解析
    3.1 画面图像与内容
        3.1.1 前五景画面分析
        3.1.2 后五景画面分析
    3.2 画面风格与技法
    本章小结
4 《辋川十景图》真伪考
    4.1 题签、落款、印章考证
        4.1.1 印章考证
        4.1.2 题签考证
        4.1.3 署款考证
    4.2 仇英生平经历与艺术创作
    4.3 仇英绘画中的模件元素
    4.4 仇英绘画中的技法对比
    本章小结
5 “桃源仙境”与“辋川遗意”
    5.1 “桃源仙境”
        5.1.1 《桃源仙境图》
        5.1.2 《桃花源图卷》
    5.2 “辋川遗意”
    5.3 《辋川十景图》创作实践延伸
        5.3.1 以作品《诗韵锦江图》为例
        5.3.2 以作品《京杭十景图》为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来源
附录 B 部分“辋川画题”绘画作品
附录 C 仇英其他绘画作品梳理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石涛山水绘画的桂林情结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的来源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山水艺术中的桂林情结表现
    (一)桂林奇山秀水的自然特征
    (二)山水诗中的桂林情结
    (三)山水画中的桂林情结
二、石涛于桂林期间的人生际遇
    (一)生不逢时的靖藩后裔
    (二)动荡不安的明末清初
    (三)寄情山水的艺术启蒙
三、石涛山水绘画中的桂林情结
    (一)山水取景
    (二)笔墨语言
    (三)绘画题识
四、石涛对桂林山水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石涛绘画艺术的传承与拓展
    (二)对桂林山水艺术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
        2.继承和弘扬“山水文化”
    (三)研究现状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研究现状
        2.部编版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山水文化”概念界定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山水与“山水文化”概念界定
        1.山水
        2.“山水文化”
    (二)“山水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审美教育意义
        2.哲学教育意义
        3.道德教育意义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情况分析
    (一)“山水文化”选文的统计与分类
        1.选文统计
        2.选文分类
    (二)“山水文化”选文的特点
        1.选文侧重古代选文
        2.选文文体侧重散文和诗歌
        3.选文立足于本土
    (三)“山水文化”选文的教育价值
        1.审美价值
        2.哲学教育价值
        3.道德教育价值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内容分析
    (一)审美层面选文内容分析
        1.自然之美
        2.社会之美
        3.艺术之美
    (二)哲学层面选文内容分析
    (三)道德教育层面选文内容分析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评价
    (一)“山水文化”选文的合理性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2.极具经典性
        3.富有思想内涵
    (二)“山水文化”选文存在的不足
        1.选文时代比例不均
        2.选文体裁比例失衡
        3.选文中外比例不合理
五、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的建议
    (一)选文编排建议
        1.适当选编其他时代的山水作品
        2.选编优秀的小说体裁作品
        3.合理增加外国选文数量
    (二)选文教学建议
        1.把握文本,确定教学内容
        2.结合学情,巧用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王蒙山水画中艺术语言的多元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创新点
    本章注解
第二章 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形成背景分析
    一、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形成的社会因素
        (一)元代社会的特殊性
        (二)元代绘画的特点
    二、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形成的个人因素
        (一)王蒙的家庭关系及主要经历
        (二)同时代画家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本章注解
第三章 王蒙山水画中艺术语言多元性分析
    一、皴法形式的多元性表达
        (一)披麻皴到解索皴的过渡(《谷口春耕图》)
        (二)似繁而简的解索皴(《关山萧寺图》)
        (三)细笔绵柔的牛毛皴(《青卞隐居图》)
    二、构成语言的多元性表达
        (一)“点”的高密度运用(《秋山草堂图》)
        (二)“线”的高密度运用(《夏山高隐图》)
        (三)“点”与“线”的结合(《夏日山居图》)
    三、绘画风格的多元性表达
        (一)繁密多变的苍郁风格(《东山草堂图》与《惠麓小隐图》)
        (二)萧疏高远的灵秀风格(《西郊草堂图》)
    本章注解
第四章 王蒙山水画艺术语言多元性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明清两代重要画家的影响
        (一)对明代的影响
        (二)对清代的影响
    二、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本章注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唐宋华山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华山诗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唐以前的华山诗
        一、先秦的华山诗雏形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山诗
        三、隋代的华山诗
    第二节 唐代华山诗
    第三节 宋代华山诗
    第四节 元明清华山诗
        一、元代华山诗
        二、明代华山诗
        三、清代华山诗
第二章 唐宋华山诗中的景观
    第一节 唐宋华山诗中的自然景观
        一、“三峰”
        二、莲花峰
        三、玉女峰
        四、华岳仙掌
        五、毛女峰
        六、华山松
    第二节 唐宋华山诗中的人文景观
        一、华岳庙
        二、王母庙
        三、玉泉院
        四、云台观
    第三节 唐宋华山诗中景观的审美特征
第三章 唐宋华山诗艺术研究
    第一节 唐宋华山诗的艺术手法
    第二节 唐宋华山诗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唐宋华山诗的特点
    第四节 唐宋华山诗比较研究
    第五节 岑参、陆游华山诗研究
        一、岑参的华山诗
        二、陆游的华山诗
第四章 唐宋华山诗中的道、佛、儒文化
    第一节 唐宋华山诗中的道文化
    第二节 唐宋华山诗中的佛文化
    第三节 唐宋华山诗中的儒文化
第五章 唐宋华山诗的意义
    第一节 唐宋华山诗的文学意义
    第二节 唐宋华山诗的美学意义
    第三节 唐宋华山诗的宗教学意义
    第四节 唐宋华山诗的旅游学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魏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兵戈扰攘
        二、胡汉化合
    第二节 文化背景
        一、人物品藻
        二、玄风蔚然,儒释道三教融合
        (一)玄风盛行
        (二)儒释道三教融合
        三、崇尚隐逸之风
第二章 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审美意识的兴起与变迁
    第一节 山水诗的兴起
        一、山水诗的产生
        二、陆机的“新声妙句”
        三、谢灵运的“造语天然”
        四、谢朓的“诗中有画”
        五、刘勰的“析辞尚简”
    第二节 山水画的确立
        一、山水画的萌芽
        二、宗炳的《画山水序》
        三、王微的《叙画》
    第三节 山水诗画审美意识的变迁
        一、山水审美意识的开拓
        (一)山水之美与政治之丑的对比
        (二)山水之美与闾阎之陋的对比
        二、山水审美意识的丰富
        (一)以“意”为核心的审美模式
        (二)纤秾绮丽的审美趣味
        (三)以情观景的审美方式
        三、山水审美意识的成熟
        (一)审美活动自然环境的变化
        (二)审美活动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审美活动文化环境的变化
第三章 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审美意识的呈现
    第一节 山水诗画中的自然美
        一、主题中的自然观
        (一)山水画主题中的自然观
        (二)山水诗主题中的自然观
        二、风格中的自然观
    第二节 山水诗画中的社会美
        一、生死感慨对题材的影响
        二、隐逸情愫对意境的影响
        三、比德对主题的影响
    第三节 山水诗画中的艺术美
        一、山水意象中的情景交融
        二、山水意境中的天人合一
第四章 魏晋文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第一节 山水的人化与审美山水
        一、审美主体的自觉
        二、山水的审美化
    第二节 士夫文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一、对自然—自然天成
        二、对人生—万物静观皆自得
        三、对社会—乐生达生,忧乐圆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四、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明清之际艺术语境中的龚贤
    第一节 董其昌的影响
        一、近师华亭
        二、“逸”与“工”的抉择
    第二节 龚贤的“辟世必隐”
第二章 龚贤的绘画观念与画面结构
    第一节 平面的浑融视像——对董源《潇湘图》的艺术转换
    第二节 是画而非图——龚贤的观念转换
    第三节 从《寒林寻古》轴看龚贤画面结构的特质
        一、相似的山门
        二、阴阳、黑白——对龚贤敏感于光和画面结构的再认识
第三章 龚贤山水话题的形式内化
    第一节 《摄山栖霞图》引起的思考
        一、《摄山栖霞图》卷
        二、移情:形式发生的源
        三、白龙藏影的形式:从直觉到形式的成就过程
    第二节 “两峰中劈与天开”——讨论龚贤的一幅小册页
        一、画黄山与否
        二、心师造化
    第三节 “千岩万壑”的话题
        一、问题的导出
        二、“千岩万壑”之话题
        三、不随时趋的丘壑观
    第四节 龚贤寒林、荒柳母题中的形式特质
        一、前人画柳的探索
        二、龚贤的荒柳
        三、龚贤画柳的启发意义
第四章 龚贤山水画图式结构的探索
    第一节 平行勾斫的形式——始于董其昌启示的形式转换
    第二节 形式的重复之美——“工笔米家山”的意象转换
    第三节 “积健为雄”的观念落实——形式演进和图式创建
        一、整一的团块性结构
        二、边的明确性、完整性与节奏性推演
        三、雄浑之满构图的内美
结论
附录:龚贤年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立题依据及价值
        1.1 立题依据
        1.2 立题价值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整理文献史料与实地调研
        2.2.2 研究的认识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3.2 国外研究现状
    4、可行性分析、预期的成果、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4.1 可行性分析
        4.2 预期的成果
        4.3 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5、论文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历史初探
    1.1 萌芽时期(原始社会—秦汉时期)
        1.1.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1.1.1 艺术创作的社会功用
        1.1.1.2 士阶级的思想革化
        1.1.1.3 创作的写实性追求
        1.1.2 小结
    1.2 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1.2.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2.1.1 美学思想由功利转向艺术美
        1.2.1.2 佛教的影响
        1.2.1.3 自然山水意识觉醒
        1.2.1.4 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1.2.2 小结
    1.3 全盛时期(隋唐—宋)
        1.3.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3.1.1 创作逐渐世俗化
        1.3.1.2 山水艺术创作兴盛
        1.3.1.3 诗情画意的文人意趣
        1.3.1.4 禅宗与山林隐逸思想
        1.3.2 小结
    1.4 再生时期(元、明、清)
        1.4.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4.1.1 南北差异性显化
        1.4.1.2 追古、继承与融合
        1.4.1.3 主观个性的宣扬
        1.4.1.4 寓意性创作成熟
        1.4.2 小结
第二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思想同源
    2.1 认知自然,创造画境(从审美角度再认识山水自然美)
        2.1.1 原始自然崇拜
        2.1.2 自然审美觉醒
        2.1.3 儒道佛的美学融入
        2.1.3.1 以人为本,师法自然
        2.1.3.2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2.1.3.3 佛性平等,和谐相生
        2.1.3.4 三教合流,天人合
    2.2 心物感应,营造意境
        2.2.1 山水比德的潜识
        2.2.2 庄周化蝶的向往
        2.2.3 空间意识的探索
        2.2.4 辩证思维的启发
    2.3 寄托艺术,再造心境
        2.3.1 隐逸理想的渊源
        2.3.2 山水艺术的践行
第三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理论互通
    3.1 胸有沟壑,意在笔先——体察立意
        3.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3.1.2 画尽意在,园简意浓
    3.2 咫尺天地,大有可为——造景达境
        3.2.1 以大观小,缩移摹写
        3.2.2 创作同构,小中见大
        3.2.2.1 置陈布势之妙
        3.2.2.2 主次虚实经营
        3.2.2.3 取舍因借甚巧
        3.2.2.4 四时之景无穷
    3.3 以形写神,随类赋色——绘色传神
        3.3.1 形神兼备,再造形象
        3.3.2 笔墨丹青,以色貌色
    3.4 气韵具盛,情趣延绵——情韵盎然
        3.4.1 气韵生动,韵律相谐
        3.4.2 借物抒情,情趣交融
第四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气质相投
    4.1 诗、书、画、景一体化
        4.1.1 诗意的题画
        4.1.2 文学的品题
    4.2 筑圃见文心
        4.2.1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
        4.2.2 王维的诗画别业
        4.2.3 白居易的园林观
        4.2.4 李渔的园林美学
        4.2.5 石涛的画理叠山
    4.3 寓画于园与寓园于画
        4.3.1 造园家深谙画理
        4.3.2 画家以画记园
第五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道艺相通
    5.1 从文房四宝到木石水土
        5.1.1 白墙作纸
        5.1.2 窗门如画
        5.1.3 片山多致
        5.1.4 园以水活
    5.2 花木的自然生机
        5.2.1 寸草生情
        5.2.2 画意的花木配置
    5.3 建筑的犹若画意
        5.3.1 人工创造的艺术美
        5.3.2 装饰中的图案美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研究风景概念史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1章 基于文献统计的风景概念解析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风景”概念
        一.“风景”相关语词统计
        二.“山水、风景”词频、语义与词源分析
第2章 先秦风景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上古时期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
        一.潜藏于自然崇拜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二.潜藏于实用理性中的人文审美意识
    第二节 先秦时期风景审美意识的理性发展
        一.先秦自然美审美意识的发展
        二.先秦人文环境审美意识的发展
第3章 两汉时期极盛的风景审美形式
    第一节 汉画中的万千风景意向
        一.自然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二.人文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第二节 《汉赋》中对风景审美旨趣的极致追求
        一.风景审美心境:宏大之美
        二.风景审美内容
        三.风景审美方式:“仰观俯察”
        四.审美知觉:“通感”式风景审美体验
    第三节 大美汉苑——上林苑的风景营建实践
        一.自然山水环境优先的城邑与风景规划
        二.上林苑中丰腴的自然风景资源
        三.注重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人文建筑
    第四节 类比思维的繁衍: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一.对“象”的感知:类比思维的天然审美特性
        二.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景审美的质变
    第一节 自然山水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自然山水审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山水风景审美文化的发展状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风景的人文环境审美旨趣
        一.风景建筑:佛塔
        二.园林艺术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和对西方的影响
附录1 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古代教育场所的选址规划
附录2 对西方的影响:从Garden,Landscape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西方风景园林观念中的中国文化因子
    一.Landscape的历史沿革
    二.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发展历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元清隐士山水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隐士山水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1.1 澄怀观道的隐士文化
    1.2 境生象外的隐士山水画
第二章 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看待元清隐士山水画的异同
    2.1 元清两代政治体制的异同对隐士山水画的影响
        2.1.1 时代背景与社会制度
        2.1.2 民族政策
    2.2 元清两代经济影响下的隐士山水
    2.3 元清两代文化异同对隐士山水画的影响
        2.3.1 遗民情怀下的隐士山水
        2.3.2 文化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2.3.3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元清隐士山水
第三章 从艺术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待元清隐士山水画的异同
    3.1 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中固有的悲逸情怀与隐士特征
    3.2 元代与清代隐士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
        3.2.1 元代隐士的“逸格山水”
        3.2.2 清代隐士的“自我山水”
        3.2.3 元代与清代隐士山水画的批判性与创新性
    3.3 元代与清代隐士山水画兴盛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四章 元清两代隐士山水画对后世山水艺术的影响
    4.1 元代隐士山水的写意性与文人化对后世的影响
    4.2 第二节题目清代隐士山水的自我表现与语言突破对后世的影响
    4.3 元清两代隐士山水画的嬗变对当代山水画的影响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论隐逸生活与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美(论文参考文献)

  • [1]传仇英《辋川十景图》研究[D]. 晏斯宇.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石涛山水绘画的桂林情结及其影响[D]. 孙晓晨.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山水文化”选文研究[D]. 李海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王蒙山水画中艺术语言的多元性探究[D]. 李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唐宋华山诗研究[D]. 海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探究[D]. 侯林宏. 四川音乐学院, 2019(08)
  • [7]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D]. 聂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8]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D]. 贾茹. 东南大学, 2017(04)
  • [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D]. 吴静子. 天津大学, 2017(08)
  • [10]元清隐士山水画比较研究[D]. 王盛.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论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的隐居生活与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