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汉族男农女织的经济结构

论古代汉族男农女织的经济结构

一、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论文文献综述)

冷月[1](2020)在《汉语谚语中的性别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谚语是语言中最为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谚语反映汉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承载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中有关两性的谚语进行分析,来探究汉民族独有的性别习俗、两性心理文化观念和汉语谚语中有关性别的谚语表达中的修辞化特征。主要综合运用了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汉语谚语中的性别文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汉语谚语中所体现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分工习俗和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分工习俗。第二部分讨论了汉语谚语中男婚女嫁的婚嫁礼仪习俗以及其他节日关于两性的禁忌习俗等。第三部分为汉民族两性心理文化特征在谚语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两性的审美观念、择偶观念、情感观念以及品行观念。最后,从汉语谚语中有关性别的谚语的艺术特色上概括了谚语是怎样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表现其丰富且富有意蕴的审美的,主要从汉语谚语中有关性别文化的谚语中运用的修辞化表达方式出发,对此类汉语谚语的表达方式与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揭示了汉民族在两性谚语创作中的思考模式和审美情趣。以上对于拓宽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意义,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摒弃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促进两性平等观念的进步,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

姚周霞[2](2020)在《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也发生相应变化,新确立不孝罪和赃罪,盗罪有所改革。农耕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需要精耕细作,依赖年复一年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于是国家用法律确认家长制家庭,维系小农经济再生产,这是不孝罪产生的基础。农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农耕政权需要稳固的职官系统维系,职官系统对廉洁的需求催生了赃罪。农业政权下,公共财物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价值,所以更侧重保护公共财物,对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不再遵从游牧经济时更注重保护私人财物的传统。经济变迁促进法律革新,法律反过来也保障经济发展。

齐盛[3](2019)在《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前承东汉、后启隋唐,历时超过三个半世纪,其间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属于一个大的分裂时期。在整个中国法律史学科的研究中,对魏晋南北朝法制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并且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曹魏和两晋法制,而对南北朝时期的法制除了南朝的梁、陈律和北齐律外仍缺乏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西晋是三国归一后的统一政权,东晋是司马氏在江南半壁江山的延续,而南朝是东晋的延续。北朝从何而来?其源自东晋时期北方大乱时的“五胡十六国”,由北魏统一后与南朝南北对峙。东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相继在北方建立政权。这些进入中原的胡人政权有一个共同点:改革本民族的旧风俗、旧传统,尊崇儒学,学习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农业文化。用农业文化取代游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若不如此,这些胡人政权便无法真正在中原农耕地区稳固立足。在经历了长期混战和前秦的短暂统一后,北方最终由北魏所统一。北魏是北朝的开创者,由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它兴起于塞外,后向中原渗透并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改写了自十六国时期以来胡人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成功问鼎中原并最终成为与南方汉族王朝比肩而立的稳固王朝。中国北方由此逐步趋向稳定,政治、经济和文化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北魏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北方黄河流域的稳固统治,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强大的武力,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作用。在支撑北魏长期稳固统治的诸多因素中,法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北魏于386年建国,53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存世约一个半世纪。自398年的《天兴律》开始,期间曾多次修律,至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最终完成《正始律》(即通常所说的《北魏律》)。可见,北魏政权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北魏统治者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多次进行制律和修律的活动。导致北魏统治者多次制律和修律的原因是什么?客观来看,这主要是北魏社会文化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北魏的社会文化发展到哪一个阶段,相应的文化因素就会促使其制律和修律。纵观北魏王朝的整个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不断变革的历史。从文化的角度对北魏法制进行研究,即把法制作为北魏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法制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进行探讨。这种视角把北魏社会的文化因素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展开研究,有助于把整个社会视为完整的文化系统,有助于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全面地审视文化因素对北魏法制发展的巨大作用。那么,究竟是哪些文化因素在制约和决定着北魏的法制进程呢?法律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是人类活动的对象性成果,凝结着人们在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而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范畴,它包含多方面内容,从所包含内容的角度来看,文化主要由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几部分构成。其中,行为方式中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因素对法制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作为统治民族的拓跋鲜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游牧文化整体性逐步转变为农耕文化后,北魏法制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根植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法制就不得不改弦更张。此外,社会伦理道德也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它属于价值观范畴。价值观决定行为规则,作为价值观的社会伦理道德必然对作为行为规则的法制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影响北魏法制的诸多文化因素中,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道德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当然,典章制度、政治文化以及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推动也是北魏法制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论文即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具体考察北魏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的转变,探讨北魏法制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规律。本文背后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伦理观念转变→作为行为规则的法律制度转变。可见,生产生活方式是决定法制最根本的文化因素。除导语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文化”的界定。由于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范畴,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文中所使用的文化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具体说明此概念包含哪些层面,本文所谓的“文化因素”具体何指。接下来,将论述法制与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怎样通过北魏时期的文化因素来分析、研究其法制。第二章是北魏法制的历史演进。本章从前北魏时期的法制谈起,对拓跋鲜卑习惯法、代国时期的法制、北魏前期的法制、孝文帝朝以后的北魏法制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对北魏法制的产生、发展整个过程的全面梳理,力求呈现北魏王朝一百多年间法制发展的全貌。第三章具体分析北魏法制中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素,即影响北魏法制的经济文化因素。客观来看,生产生活方式这一因素对法制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作为统治民族的拓跋鲜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游牧文化整体性地逐步转变为农耕文化后,北魏法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根植于游牧经济基础上的法就不得不改弦更张。至孝文帝太和年间,随着俸禄制、均田制的相继确立,北魏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彻底转变为农耕文化式的。因此,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影响北魏法制最根本的文化因素。第四章分析北魏法制的政治文化因素。从北魏建国到其灭亡,在政治文化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立国之初,部落大人制的显着遗存违背了皇帝希望高度集权的内心愿望。道武帝遂在汉族士人的辅助下,以汉制为基础开始典章制度的创立。这一时期,政治文化变革的一条主线就是要不断强化皇权。在对曹魏和西晋的统治政策进行比较后,北魏选择了借鉴曹魏的名法之治,统治集团也以曹魏的继承者自居而将晋贬称为僭伪。入主中原后,政治文化的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其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鲜卑的传统政治文化时有回流。至孝文帝时,汉化的方向已牢不可破,孝文帝以多种措施将政治文化的变革大步向前推进,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制的确立使南朝的政治制度几乎被全盘移植,北魏的政治文化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政治文化因素显着地影响了北魏法制的面貌。第五章分析影响北魏法制的社会文化因子,具体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宗教等因素。儒家思想对拓跋鲜卑统治集团的影响从北魏建国前即已开始,北魏政权建立后,这一影响更是与日俱增并不断深入。北魏历代皇帝均重视儒家思想,将其作为治国的重要指导;在重视儒家思想的同时尊崇和提倡儒学,兴办儒学教育,儒学教育得以广泛推行。如此一来,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便不断向社会浸润。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政权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彻底转型:儒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创新,高度儒家化的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在拓跋鲜卑统治集团、官僚集团和全社会牢固地扎下根来。在最高统治者亲力亲为的大力推动下,北魏社会文化的核心因子最终实现了高度汉化和完全的儒家化,北魏法律的儒家化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结语部分对北魏法制的发展进行规律性总结,指出“文化是决定北魏法制快速乃至跳跃式发展的根本”。在诸多影响北魏法制的文化因素中,生产生活方式和儒家化的社会伦理道德是最核心的因素。此外,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推动对北魏法制的演进也具有重要作用。

秦秀丽[4](2019)在《“女四书”中的女德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四书”包括《女诫》、《内训》、《女论语》和《女范捷录》四本书,反映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中国古代社会对女子伦理德性要求。“女四书”归纳总结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伦理道德要求的精华,书中涉及的女德伦理思想,是古代中国涵养女德的义理,也是女子应该对照执行的标准,更是全面而具体的规范。但是“女四书”中的女德伦理思想毕竟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维护其封建统治的要求,其诸多思想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把女性伦理德性教育政治化,注重培养封建社会需要的“贤妻良母”,这些女德教育思想留下严重消极落后的印记,不仅对传统女性的发展带来束缚,也给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影响。梳理和挖掘传统主流女德伦理要求中的女德思想,对反思传统文化、克服传统文化在女性观上的弊端是非常有必要的。“女四书”是古代中国女子德性教育的教材,对中国古代女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虽然新时代有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但是传统女性道德伦理思想里的积极成分还是能够为当代女性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借鉴。尤其是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其很多优秀思想,如:重视孝悌,尊敬丈夫、爱护教育子女,勤俭持家,修身养性,与他人和睦相处,非常值得当代女性学习和修炼。加强传统女德思想伦理研究,理性客观的看待、挖掘、分析、整理其中积极合理部分古为今用,对加强当代女性伦理道德建设、提高女性道德素质和水平、建立起当代女德教育伦理思想体系,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女性,抑制伦理道德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韩强强[5](2018)在《清代陕西农家副业的区域差异》文中研究说明陕西因从北至南拥有迥异的自然区,使农家副业烙上更加鲜明的区域差异色彩。清代陕西地方志中记载了最关切农家生计的家庭纺织业、家庭蔬果业和家庭饲养业,基于此而进一步分析了各农家副业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及清代陕西各农家副业的历史发展水平和在清代全国的地位,以期为深入探讨历史时期中国不同地域农家副业的发展及其影因素的研究提供依据。家庭纺织业在清代的陕西西北部各县比较缺乏,而在东北部靠近山西一侧以及关中中部、汉水两岸各县较为繁荣,尤其关中西安府、同州府南部家庭纺织业较为发达,体现了较高的专门化程度。究其原因,气候暖寒程度、土地肥瘠程度和交通以及市场网络的便捷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家庭蔬果业中,蔬菜生产对土壤、水分、气温及市场等有着更高的要求,气温较高、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城市密集的关中中部蔬菜生产具有较高的商品化程度,而土壤硗确贫瘠、干旱少灌溉之利、气候苦寒、“瓜菜鲜食”、城市欠发达的陕北及其他山地丘陵地区蔬菜生产不多从事。此外,陕北等丘陵区较宜枣、杏的栽培,关中周边山区的柿、枣、核桃、栗子、梨、桃、杏生产也较发达,水热条件更好的陕南则以柑橘类果品较多,又因山林甚多、气候湿润、山地开发从而木耳生产最盛。家庭饲养业以“六畜”为常畜,陕北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而家庭多饲羊、马,以售卖畜种及毛皮资生。关中则是典型的耕牧结合,家庭饲养业不及陕北,但因地处要冲而多大型负重牲畜饲养。陕南亦耕牧结合,常畜皆有饲养,因山地最宜玉米,玉米难贮藏,于是家家以之酿酒饲猪,从而家庭饲猪业发达。“六畜”之外,家庭养蚕业也有所发展,总体上倡而不兴,区域差异与纺织业略同。清代陕西棉纺织业比前代有所发展,而丝纺织业则延续了明朝以来的衰落局面,且其纺织业要远逊于江南和山东、山西等北方省份却优于西北其他地区。饲养业只是在陕北比较发达,远优于东部沿海地区。陕南的木耳生产业、家猪饲养业较为发达,能够销行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前代相比,清代陕北由明代牧马业的兴盛转变成牧羊业的兴盛,陕南则因山地开发高潮而使得木耳生产和家猪养殖较为发达。清代陕西农家副业结构紧密,陕西全境均有家庭纺织业、家庭蔬果业和家庭饲养业,地区间自身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选择了有差异的农家副业主营种类,并且体现出内部排他性特点。总之,清代陕西农家副业各类型间结构般地连接在一起。

赵越云[6](2018)在《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文明史研究逐渐成为农业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文明史研究进入宏观整合阶段。农业史研究和文明史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转折与升华,由此,探讨农业与文明的关系成为可能,也有所必要。对农业史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并对考古学、历史学围绕中国早期文明而积累的诸多认识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两个学科在农业与文明方面,皆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本研究得以进行的学术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业史、文明史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必要界定与检讨:一方面,提出本研究对中国原始农业进行阶段划分和类型划分的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提出本研究对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标志的基本认识,对中华早期文明进行阶段划分的具体方案。从而,为系统探讨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与论述框架。通过对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与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稻旱撞击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农牧裂变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等关系的探索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稻作与旱作农业类型在中国南北方地区基本同时形成。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使早期人类具备了一种脱离母体族群、异地生存繁衍的能力。原始血缘族群开始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自然地理单元内细胞分裂式地增长,区域性中心聚落得以产生,揭示出凌驾于区域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端倪;同时,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族群开始在各自然地理单元的边缘地带彼此接触,地缘因素开始萌发。公共权力和地缘因素出现在史前各区域,标志着早期文明化进程的开端,也揭示出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原始稻作、旱作农业类型在持续发展中产生地域、文化间的相互撞击。在地域的撞击中,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类型;在文化的撞击中,生成了华夏、苗蛮与东夷三大古代族群。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族群在面对史前洪水事件时产生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激化了族群间的矛盾。由矛盾到冲突、由冲突而战争。在华夏族群联合东夷,打击苗蛮的历史过程中,华夏族群实现了民族合并,从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代民族——华夏民族,同时也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联合治水的过程中,中原地区总结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异质族群,最终促成了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殷周春秋之际,北方地区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区域差异,在气候干冷化趋势的刺激下逐渐凸显,北方地区逐渐在地域、文化上发生裂变。伴随北方地带逐渐从固有的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经由半农半牧农业类型而转变为原始游牧农业类型,戎狄、匈奴族群的在北方地带渐次形成。西戎北狄族群在与华夏民族的冲突中,一部分因遭到中原王朝的打击而参与到匈奴族群的构建过程中;另一部分则通过内附而融入华夏民族,扩充了华夏民族的构成,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获得发展的外部刺激因素。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环伺的外部环境下,殷周春秋之际,“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政治实体的边界逐渐清晰。至此,稻旱撞击中形成的华夏民族与农牧裂变中凸显的中国边界,最终汇成“中华”。在农牧裂变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在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基础上,接纳了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出现的畜牧业,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农牧兼营。一方面为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型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基于上述基本结论,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宏观思考。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在其早期阶段已然奠定,在撞击与裂变中,中华早期文明走向古代文明阶段。战国秦汉以来,基于三种彼此不同的农业类型,逐渐产生了三种异质性的文明类型:遒劲的草原游牧文明、厚重的中原农耕文明与富庶的江南农渔文明。三种文明类型和而不同,在中华古代文明阶段,互通有无,彼此扶持,最终走向相互熔合。由不同而多元、由熔合而一体,三种农业与文明的类型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蒋惠[7](2017)在《边缘族群的文化认同研究 ——以广西罗城崖宜屯黎姓依饭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土拐人是指以土拐话作为母语(家庭语言)且其族属意识为汉族的分布于中国南方的汉族族群,其依饭节是一种部分村落以祭祀依饭公爷为主的宗族祭祀活动。通过分析黎姓土拐人的依饭节,得到了这个节日是一个从来历传说与该族群对祖先的历史记忆息息相关,到节日的组织者是类似于“族长”的依饭头人,再到节日不带有多少道教色彩的仪式过程的整个内容都有别于仫佬族依饭的土拐人的传统民俗节日。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土拐人依饭节,发现具有强烈功利性的多神信仰体系所反映出来的宗教信仰认同、以平民化的宗族组织和活跃的宗族祭祀活动为基础的宗族文化认同、强化男权和父权身份以及边缘化女性从而成功塑造男女两性对各自性别的社会认同等多重功能的土拐人依饭节再现了该族群的汉文化认同。

白焱焱[8](2014)在《《五爷和驴》:一幅生动的乡土人情风俗画》文中研究表明《五爷和驴》是一部充满乡村风情的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五爷、老婆子、李老栓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小说中虽然人物不多,却个个都形象鲜明,且充满了生活的质感。这样的一部短篇小说更像是一幅描绘农村乡土人情的风俗画,带给习惯于城市快餐文化的读者一次不一样的乡村之旅。小说的写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条理清晰的叙事,二是生活化的语言。本文从以上两点浅析小说的艺术魅力。

靳佳佳[9](2013)在《北朝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和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以鲜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崛起于北方,建立了与南朝各政权对峙的北朝。南北朝对峙期间混战不断,是人口的大变动时期。在北朝,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问题既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直接反映,人口政策中的尊奉高年也是鲜卑政权汉化的具体体现。北朝社会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是北朝人口结构的重要内容,首先,北朝社会存在男多女少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的存在,此外北朝一些生育思想和重视子嗣的思想也是造成男多女少的主要原因,北朝男女之间的高性别比对北朝社会的稳定以及人口的再生产都是极其不利的。其次,北朝社会上层属于老年型社会,孩童死亡率较低,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北朝社会上层地位较高,生活稳定,加之统治者赋予的各种特权和社会上尊老敬老的风气,都是这一年龄构成的主要原因。北朝人口政策的相关问题主要为人口增殖政策和尊奉高年政策两个部分。首先北朝时期的长期战乱和频发的自然灾害致使人口锐减,因此这一时期人口增殖成为北朝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北朝的人口增殖政策包括鼓励早婚使男女适时婚配;赈灾济贫,减免刑罚,省赋役以育人口;放免奴婢和杂户;出赐宫女允其婚配;对官吏的褒奖措施以及禁止屠杀含孕等。其次,尊奉高年也是北朝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关于这一部分的写作主要探讨北朝尊奉高年的社会背景及其具体内容。

徐杰舜[10](2013)在《乡村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农民的人文性格》文中指出中国农民作为一个古老的乡村主体,有哪些独具的人文性格?这是乡村人类学所特别关注的。从乡村人类学的新视野出发,中国农民具有男耕女织、勤劳节俭、一盘散沙、多神崇拜的人文性格。

二、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谚语中的性别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汉语两性谚语中的家庭角色习俗和生产生活习俗
    (一)家庭角色分工习俗
    (二)生产生活分工习俗
二、汉语两性谚语中的婚姻礼仪习俗和节日禁忌习俗
    (一)婚姻礼仪习俗
    (二)节日禁忌习俗
三、汉语两性谚语中的心理文化观念
    (一)两性谚语中的审美观
    (二)两性谚语中的择偶观
    (三)两性谚语中的情感观
    (四)两性谚语中的品行观
四、汉语两性谚语的修辞化表达特征
    (一)表达上力求形象
    (二)语音上讲究韵律
    (三)用词上注意精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孝罪的出现及发展
二、赃罪的产生
三、盗罪的变革
四、余论

(3)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文对“文化”的界定
    第一节 学术界对“文化”概念的主要观点
        一、何谓“文化”
        二、本文所使用的文化概念
    第二节 本文的具体考量
        一、法与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怎样通过文化的视角看待北魏法制的进步
第二章 北魏法制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376年以前)法制的演进
        一、前北魏时期拓跋鲜卑的发展概况
        二、拓跋鲜卑的习惯法
        三、代国时期(315-376年)的法制
    第二节 北魏前期(386年-476年)法制的演进
        一、道武帝时期(386-409年)的法制
        二、明元帝时期(409-423年)的法制
        三、太武帝时期(423-452年)的法制
        四、文成帝时期(452-465年)的法制
        五、献文帝时期(465-476年)的法制
    第三节 孝文帝朝以后(476年-534年)法制的演进
        一、孝文帝时期(476-499年)的法制
        二、宣武帝时期(499-515年)的法制
        三、孝明帝及其以后(515-534年)的北魏法制
第三章 北魏法制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素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基本形态
        二、原始生产生活方式下法制的简陋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狩猎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掠夺经济不可或缺
        三、农耕经济逐渐占主体地位
        四、关于北魏修长城
        五、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法制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 孝文帝朝以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孝文帝等帝王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二、俸禄制的确立
        三、均田制的确立
        四、农耕经济更加巩固
        五、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对法制的根本性影响
第四章 北魏法制的政治文化因素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的政治文化
        一、拓跋鲜卑独立意识的勃兴
        二、代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官制及政治文化
        一、道武帝时期的官制
        二、明元帝时期的官制
        三、太武帝时期的官制
        四、文成帝、献文帝时期的官制
        五、北魏前期官制和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六、北魏前期政治文化对法制的影响
    第三节 孝文帝对北魏官制和政治文化的改造
        一、孝文帝进行官制改革的背景
        二、太和十五年(491年)的官制改革
        三、太和十七年(493年)的官制改革(前《职员令》)
        四、太和十九年(495年)的官制改革
        五、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官制改革(后《职员令》)
        六、孝文帝进行官制改革和引进士族门阀制的原因
        七、孝文帝改造下的政治文化对法制的影响
    第四节 宣武孝明两朝的政治文化
        一、宣武帝时期政治的腐败及其政治文化
        二、孝明帝时期吏治及政治文化的严重腐朽
        三、宣武孝明两朝政治文化对法制的影响
第五章 影响北魏法制的社会文化因子
    第一节 前北魏时期的社会文化因子
        一、拓跋鲜卑民族原始而质朴的社会文化
        二、宗教信仰:萨满教
        三、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因子对法制的影响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社会文化因子
        一、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与儒学教育的发展
        二、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向社会浸润
        三、佛教的兴盛及与道教的斗争
        四、北魏前期社会文化因子对法制的影响
    第三节 孝文帝朝以后的北魏社会文化因子
        一、相当程度的儒家化社会伦理出现
        二、新型学校的创立与儒学教育的广泛推行
        三、佛教愈加兴盛
        四、统治集团与社会上层文化核心因子的完全汉化
        五、社会文化因子对法制的决定性影响
        六、北魏法制儒家化的标志性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女四书”中的女德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有助于推进当今社会女性道德建设
        2.有助于丰富完善家庭道德建设
        3.有助于提高当代女性的德性修养
        4.有助于剖析与反思当今“女德热”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的研究
        2.国外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女四书”的成书背景及其流传
    (一)“女四书”各书的基本内容与成书背景
        1.《女诫》
        2.《内训》
        3.《女论语》
        4.《女范捷录》
    (二)《女四书》的成书与流传
        1.《女四书》的成书
        2.“女四书”的流传
二、“女四书”关于女德伦理的主要内容
    (一)孝公婆悌兄姊之德
        1.妇之孝以“曲从”为实质
        2.“孝敬”重于“孝养”
        3.事亲如事天,富贵不能移
        4.和睦叔妹,夫主嘉美
    (二)敬奉丈夫之德
        1.男强女弱,夫刚妻柔
        2.夫义妇顺,相敬如宾
        3.患难与共,同甘共苦
        4.做有智之妇,成内助之贤
    (三)教导子女之德
        1.当好典范,身教重于言传
        2.母教甚于父教,慈教严于义方
        3.教之有序,训诲之权在于母
    (四)管理家庭之德
        1.尽女工之职,恪妇人之道
        2.勤则家起,懒则家倾
        3.俭则家富,奢则家贫
        4.以勤劳为本,以节俭为德
    (五)和睦亲戚交往邻里之德
        1.和睦邻居,礼数周全
        2.待人款客,合乎章法
        3.作为客人,符合仪节
    (六)贞净守节之德
        1.清净贞洁,严守操行
        2.专心正色,礼义居絜
        3.从一而终,忠贞不二
三、“女四书”女德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一)“女四书”女德伦理思想的糟粕
        1.“男尊女卑”的等级思想
        2.“三从四德”的奴性规范
        3.“节妇烈女”的极端贞洁观念
        4.“无才是德”的扭曲人格追求
    (二)“女四书”女德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与当代价值
        1.合理的女性德性预设对于当代女性提高个人修养的价值
        2.合理的女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
        3.合理的女性行为规范对于当前和睦家庭建设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清代陕西农家副业的区域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与概念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历史农业地理中农家副业的研究
        二、其他有关学科对农家副业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农家纺织业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陕北农家纺织业
    第二节 关中农家纺织业
    第三节 陕南农家纺织业
    小结
第二章 农家蔬果业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蔬菜生产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瓜果栽培的区域差异
    小结
第三章 农家饲养业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家畜养殖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家庭养蚕的区域差异
    小结
第四章 清代陕西农家副业的发展特征
    第一节 清代陕西农家纺织业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清代陕西农家蔬果及饲养业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清代陕西农家副业的结构特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历史资料
    二、今人论着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农业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3.1.1 对古农书和农史资料的发掘、整理、校注、汇编
        1.3.1.2 农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各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
        1.3.2 早期文明相关理论的形成途径
        1.3.2.1 考古研究者的理论贡献
        1.3.2.2 史学理论研究者的贡献
        1.3.2.3 兼顾归纳与演绎的成果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4.2 文物考古研究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检讨
    2.1 原始农业类型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原始农业的时代下限与构成因素
        2.1.2 农业类型与原始农业的类型划分
    2.2 中华早期文明相关理论检讨
        2.2.1 国家的标志探讨与概念再界定
        2.2.2 中华早期文明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章 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与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
    3.1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动植物驯化的开端
        3.1.1 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3.1.2 生产工具与渔猎采集经济的发展
        3.1.3 人类驯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迹象
    3.2 新石器时代中期构成原始农业类型诸因素的齐备
        3.2.1 北方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雏形
        3.2.2 南方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因素
    3.3 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旱作、稻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3.3.1 北方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确立
        3.3.2 南方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3.4 原始农业类型形成的历史影响与意义: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
        3.4.1 原始血缘性族群的繁殖
        3.4.2 区域性中心聚落的形成
        3.4.3 不同血缘族群间的接触
    3.5 本章小结:中华早期文明的多源起源
第四章 稻旱撞击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
    4.1 新石器时代末期-殷商以前原始农业类型的演进格局
        4.1.1 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持续发展
        4.1.1.1 豆麦牛羊的相继出现
        4.1.1.2 中国家马的域外引入
        4.1.2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演进历程
        4.1.2.1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发展
        4.1.2.2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衰落
    4.2 稻旱地域撞击:稻旱混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4.3 稻旱文化撞击:古代三大族群的初步生成
        4.3.1 史前洪水事件真实存在的多元证据
        4.3.2 不同农业类型与族群对洪水的应对
    4.4 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的外部刺激与内部驱动
        4.4.1 克有三苗:史前中国南北格局的终结
        4.4.2 禹别九州:中华早期文明的最终形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牧裂变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
    5.1 农牧地域裂变:北方地带原始游牧农业类型的渐趋形成
        5.1.1 从旱作到半农半牧:北方地带生业模式的初次调试
        5.1.2 从半农半牧到游牧:北方地带生业模式的再次调试
        5.1.3 北方地带早期文明进程断裂的宏观审视——以石峁为例
    5.2 农牧文化裂变:北方地带西戎北狄匈奴族群的渐次形成
    5.3 农牧兼营:中原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结构调整
        5.3.1 殷商以来中原地区对畜牧业的接纳
        5.3.2 殷商以来中原地区家马本土化历程
    5.4 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外部刺激与内部驱动
        5.4.1 农以富国·牧以强兵: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内部驱动
        5.4.2 戎狄内附·错居中国: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外部刺激
        5.4.2.1 华夏民族意识的强化
        5.4.2.2 中国地域边界的明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样熔合:农业与文明类型的历史演进
    6.1 河流轴心·东西绵延:农业类型的地域最大化与文明类型的多样性
    6.2 南北异质·互补熔合:多样文明类型最终走向一体化的动因与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边缘族群的文化认同研究 ——以广西罗城崖宜屯黎姓依饭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华南汉人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二、文化认同研究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指导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崖宜屯概况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族群构成
    第三节 生产与日常生活
        一、生产
        二、新农村建设
        三、旅游业
        四、日常生活
    第四节 民间传说
第二章 华南土拐人的历史文化与族群互动
    第一节 土拐人的族群特征
    第二节 土拐人历史及其文化特征
        一、土拐人的历史
        二、土拐人的文化特征
    第三节 土拐人与周边族群的互动
        一、与其他汉族族群的互动
        二、与少数民族的互动
第三章 黎姓土拐人依饭节的仪式过程
    第一节 来历传说
    第二节 节期
    第三节 依饭头人
        一、产生方式与仪式
        二、职责与履职
    第四节 依饭节仪式
        一、祛晦
        二、请神
        三、开名
        四、敬祖宗
        五、姑婆回
        六、浊筵祭祀
        七、祭祀孤魂野鬼
        八、敬神
        九、迎送依饭公爷
        十、家祭
第四章 土拐人依饭节的宗教认同
    第一节 祖先认同与祖先崇拜
        一、祖先来源传说
        二、香火堂上的祖先家内祭祀
        三、族谱编修
        四、向祖报丁
    第二节 多神信仰体系下的神灵认同与崇拜
        一、民间神灵
        二、道教神灵
        三、佛教神灵
第五章 土拐人依饭节的宗族认同
    第一节 依饭节仪式活动的宗族性
        一、神圣的依饭簿
        二、继祖承宗的字辈诗
        三、族产与宗族活动费用
        四、作为临时“族长”的依饭头人
    第二节 依饭节仪式活动与亲属关系
        一、对血亲关系的再确认
        二、对姻亲关系的强化
第六章 土拐人依饭节的社会性别认同
    第一节 节日活动中的男性角色
        一、节日活动中的性别分工
        二、宗族祭祀活动中的男性
        三、家内祭祀中的男性
        四、父权家长制的展演
    第二节 节日活动中的女性角色
        一、节日活动中的女性
        二、节日活动之外的女性
        三、家内祭祀与过节中的女性
        四、祭祀权的让渡与平衡
    第三节 “姑婆回”仪式扮演者的性别角色转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五爷和驴》:一幅生动的乡土人情风俗画(论文提纲范文)

一、条理清晰的叙事
二、生活化的语言

(9)北朝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论着中有关北朝人口结构的研究
        二、论着中有关北朝人口政策的研究
    第三节 选题意义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北朝的人口结构
    第一节 北朝人口的性别结构
        一、北朝人口的性别比
        二、北朝高性别比存在的原因
        三、北朝高性别比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北朝人口的年龄结构
        一、北朝的年龄结构
        二、北朝年龄结构的原因
第三章 北朝的人口政策
    第一节 人口增殖政策
        一、主张婚姻以时,鼓励早婚
        二、为人口增殖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
        1 、减免刑罚,赦免囚犯
        2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3、赈灾济贫,提供保障
        三、放免奴婢、杂户
        四、出赐宫人
        五、人口增殖的考核制度
        六、其他人口增殖的政策
        1、罢沙门、道士,悉令为民
        2、禁止对孕妇处以死刑
    第二节 北朝的尊奉高年政策
        一、尊奉高年的政策内容
        1、对高年及其家人的恤刑政策及对不孝的惩戒
        2、赐爵高年
        3、授高年板官、假官
        4、复行养老礼,尊三老五更
        5、存恤高年,诏赐衣食
        6、赐高年以几杖
        7、复高年家人兵役
        二、尊奉高年政策的背景
        1、儒家尊老敬老思想的影响
        2、传统经学和《孝经》的广泛传播
第四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乡村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农民的人文性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男耕女织
二、勤劳节俭
三、一盘散沙
四、多神信仰

四、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谚语中的性别文化研究[D]. 冷月.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2]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J]. 姚周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02)
  • [3]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D]. 齐盛.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4]“女四书”中的女德伦理思想研究[D]. 秦秀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5]清代陕西农家副业的区域差异[D]. 韩强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D]. 赵越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7]边缘族群的文化认同研究 ——以广西罗城崖宜屯黎姓依饭节为例[D]. 蒋惠.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8]《五爷和驴》:一幅生动的乡土人情风俗画[J]. 白焱焱.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16)
  • [9]北朝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研究[D]. 靳佳佳. 郑州大学, 2013(11)
  • [10]乡村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农民的人文性格[J]. 徐杰舜.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2)

标签:;  ;  ;  ;  ;  

论古代汉族男农女织的经济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