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

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

一、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皇甫文超[1](2021)在《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赣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滑坡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多发,具有历时时间短、破坏程度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对此类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和风险评价,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已成为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辖南康和章贡两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研以及历史滑坡数据,分析了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对研究区的地形、地质和环境进行充分的剖析,选择若干个控制和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要素,构建了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因子与历史滑坡之间的关系,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研究。论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滑坡主要受人为因素与诱发因素的双重影响。区域内滑坡多与人类工程活动呈现一致性,滑坡体多为第四系坡积物与原岩强风化产物,受区域强降雨、连续降雨的诱发而产生滑坡。(2)对滑坡灾害的野外调研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孕灾环境以及前期学者对于滑坡灾害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NDVI、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等13个地质和环境要素,构建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3)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随机点采样(RP)和确定性系数(CF)两种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两种逻辑回归模型(MLR-1和MLR-2),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根据模型验证结果,MLR-1模型的精度要高于MLR-2模型,整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KC)分别为93.5%,0.843。MLR-1模型预测的高与极高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域的实际滑坡占比为88.71%,野外调研发现2017年后的新滑坡有19处,落在高与极高易发区域的滑坡占84.21%。这验证了MLR-1模型的预测可靠性。最后,滑坡灾害高易发区多分布于道路沿线,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数据的采样或处理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相同的建模方法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个合适的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是实现合理的进行灾害区划与评价的前提。通过验证表明MLR-1模型更加适用于赣州地区的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可将此方法推广至与研究区拥有类似地质环境条件的其它地区。

谭诗敏[2](2020)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东中西部均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区域差异却逐渐扩大。随着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发展大会、我国十九大的召开,注重公平与质量、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新时代的主要呼声。区域规划作为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层面的制度与手段,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发展,形成了适应于不同阶段特征、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实践。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区域规划产生了变革性的冲击。区域规划能否有效引导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空间效用成果如何成为了区域研究中的难点。市域作为区域开发、区域规划中较小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研究中重要的尺度。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城市江西省赣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搭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区域开发理论、市域空间开发(主要指以区域规划作为工具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措施)以及制度安排下的开发结果(主要指市域空间结构)三者的关系。明晰赣州的四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区位要素、自然资源、制度等因素始终在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时期的作用要素不同,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规划作为一种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配置的工具,成为了赣州市域空间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回顾了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做的两次重要应用: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和基于都市区理论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分析在两大规划制度安排下、现实发展过程中的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结合城镇体系、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用地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赣州中心在极化,但各县的首位度在下降,呈现出更为扁平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比规划目标,赣州中心城区和龙南次级中心的建设成果显着,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人口流动轴向分布,流出趋势放缓,但瑞金次级中心的集聚效果并不如规划预期。南北轴线比东西轴线的集聚效果更为显着。为解释制度安排与现实中市域空间格局形成的差异,本文从面到点建立了解释性框架,从区域发展机制、差异产生机制来阐述其差异情况。研究发现导致规划与现状产生差异是多源化的。行政力量主导推动了赣州中心城区的建设,市场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沿海发达地区向赣州的产业转移、产业扩散和知识技术溢出。南康、龙南通过京九轴线获得了产业发展的机会,加入全球分工,提高了人口集聚能力。而安远则依靠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了经济脱贫和人口回流。最后形成对市域空间开发理论和规划的反思,点轴系统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用性特征,在开放系统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时代、高铁时代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显得过于限制在空间、地域、基础设施等静态要素,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等级规模上。而都市区理论则是适用于县域各自为政、加强市域统筹目的。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应当成为不同开发主体寻求最大化的发展,协调利益和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结构性配置的重要的协同平台,是不同尺度的领域内生存空间的整体谋划和一定时期内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总体安排。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发展框架,统筹城乡系统、重视人地关系,用全局性的战略目光去引导刚性约束。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搭建了一个把区域开发相关理论、市域空间开发实践(区域规划)、市域空间开发的空间成果相互联系、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欠发达地区的市域空间作为研究尺度。在区域开发理论指导下,区域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产生差异,主要通过市域空间格局体现,通过规划制度和实际发展的空间成果可以研究区域开发的一般机制和长期轨迹。对区域开发理论在什么时期、什么环境下的适用性、局限性提出了讨论,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开发理论,为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与开发理论革新做出了贡献。

梁步青[3](2019)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客家是汉民系中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是历史上中原汉民渐次南下并与土着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成形区,也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而位于赣闽粤交界处的赣州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聚居地。赣州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是江西省乃至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论文运用文化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借助ArcGIS平台,构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系统认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全面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空间分布与分异规律,准确划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深入探索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异同。通过上述方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以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开展全面普查与登录,结合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分析等方式,收集村落、民居文化基础信息,对全域村落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识别与筛选,最终选定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文化因子”概念,从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的关键文化因子入手,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3大类,10小类文化因子;借助“类型学”方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文化因子类型系统。数据库较完整、系统地涵盖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地理环境属性、物质形态属性、历史人文属性共四大项子系统数据。2)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与规律,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力机制。在地理分布上,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村落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山体呈线性延展,相对水体而言,其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民居表现为“大共性、小分异”的总体分布特征。在历史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状态,聚集区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本论文针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原汉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根源;赣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农耕生产条件是基本所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创新因素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村落、民居形态特征形成的内在因素。3)科学划定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甄别出各个文化区的中心区和边缘区,梳理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揭示各文化区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制定系统的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提取数据库中体现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将村落布局、民居类型这两个因子作为主导因子,根据村落模式对文化区进行初步划分;叠加村落规模、巷道形式等其他因子,根据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文化区进一步细分,结合自然地物、行政区等边界,划分出六个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六大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中心区、边缘区呈主次关系。地区开发、地形地貌、移民文化、古道交通、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等是各文化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4)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同一民系、跨省域的视角,深入剖析赣闽粤客家三地文化景观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从共性中寻找特性。三地自然环境类似,同属客家文化圈层,在村落选址、社会形态等方面颇为相似;但三地有高山大岭相隔,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区域,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客居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粤东北的围龙屋即为三地典型民居,其在防御性、秩序性、文化性等方面差异性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系统开展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传统村落、民居的创新研究方法,并丰富传统村落、民居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黄珊[4](2016)在《南康客家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文中认为地理语言学,是指方言研究时择取少量的调查条目,对较多的方言点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用绘制方言地图的方法来反映一个地区方言的分布状况,并说明同一方言内部或不同方言间的语言差异。本文以地理语言学研究方法为主,同时结合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通过对南康区方言代表点太窝乡进行方音调查和录音采集,整理出方言声韵调系统,并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语音条目和方言特征词。根据南康区境内21个乡镇50个调查点的实地调查结果,选出了38条具有区别特征的条目,绘制了方言地理分布图26幅,得到同言线17条。走向分布相似的同言线叠加后形成了三条重要的同言线束A、B、C,三条同言线束从地理上将南康客家方言分为坑头片、唐江片、太窝片及蓉江河片四个方言片。本文对这四个方言片的内部状况及差异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同时结合非语言因素如地势地貌、山川河流、区划调整、经济交通、文化教育、外来移民等对其方言地理分类的成因进行了阐释。总而言之,论文以简洁直观的方法,对南康区客家方言作了分区,补充完善了其方言内部的差异研究,为客家方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可资的语料。

谢建平[5](2013)在《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环境公害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生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在新世纪追求的目标。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发展之路,生态城市的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赣州市作为江西省副中心城市发展,必然要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要立足在新一轮的环境竞争中走在前列。本文综合运用系统论、生态学、环境理论、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实证研究的原则,结合实地调查,走访了赣州市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通过访问、座谈、表格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在全面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态建设理论和实践成就基础上,调查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基础条件,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进行可达性分析评价,对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劣势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出赣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主要对策与措施,以期为赣州市政府和园林部门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谋划,合理布局和配置生态资源,消除存在的环境污染,深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生态美感,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叶鹏[6](2012)在《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章、贡、赣三江的交汇处,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赣州历史上,包括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徽州文化在内的多个文化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对赣州的空间营造产生了影响。对于赣州的研究,将有益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营造。本文通过对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寻影响赣州空间营造的作用因子,研究赣州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出发,将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列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赣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赣州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对于各个历史阶段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特征展开研究、从空间意象角度研究其空间尺度,运用易学思维建构其营造法则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赣州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该部分包括三章:第二章介绍东晋之前赣州的城市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古越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博弈规则。第三章研究东晋到五代十国时期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这一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赣州,客家文化成为了影响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主要文化。本章重点介绍客家文化对于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并揭示新来的客家文化和旧有的古越文化之间的互动博弈。第四章是宋代到晚清(185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赣州城的空间营造活动,以及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一章:第五章为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赣州这个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于当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研究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两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岭南文化和蒋经国“新赣南“运动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这一时期,以骑楼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在赣州的流行正是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研究建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及其特征。第五部分研究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三章:第八章是1979~200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其特征。第九章总结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作用。第十章研究未来多元文化认同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博弈规则,展望未来三十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廖江波[7](2008)在《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减灾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洪水灾害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洪水作用于人类社会而造成的损害。在遍及全球的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给人类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赣州历史上常受洪涝灾害袭击,频繁的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因此,赣州人民自古以来就一直与洪涝灾害进行着不懈的斗争。本文围绕防洪减灾这一工程,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在该课题中的先进经验,以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减灾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赣州市防洪减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国内外防洪减灾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防洪标准、洪水保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论述了防洪减灾的重要性。提出了应巩固和完善赣州市防洪减灾工程措施的建议。(2)从赣州市章贡区防洪规划与治理防护的现状出发,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本区有关部门在防洪规划方面规划得较好的结论;针对本区河道行洪能力不足、河道阻水碍洪的情况,提出了加快水库与堤防建设,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加强河道管理,清除河障,确保河道行洪畅通的建议。(3)从章贡区防洪区和防洪设施管理的现状出发,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本区有关部门在防洪区和防洪设施管理方面完成的较好的结论;针对本区洪灾监测与预警系统基本完成的现状,提出了监测手段应高科技化和数字化;建立洪灾监测与预警网络的建议。(4)从章贡区防汛抗灾现状现状出发,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本地区防汛抗洪工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能做到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结论;对本地区防洪工程标准偏低、部分防洪设施处于病险状态的现状,提出了不断提高城市防洪工程标准和抗洪能力、加强防洪标准管理的建议。(5)用模糊数学多层次评价法对章贡区洪灾风险等级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得出赣州市章贡区洪灾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的结论;针对本区洪灾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在洪灾风险图和洪灾保险上进行加强和完善的建议。(6)对章贡区防洪减灾资源支撑体系统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章贡区防洪减灾资源支撑体系仍有不足的结论。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从救灾物资、应急设施与设备、人才与技术的储备四个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的建议。

肖文刚[8](2008)在《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演化受到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赣州城镇体系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国内外城市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出现新的格局,都市圈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的发展完善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赣州城镇体系发展进行研究。赣州是江西南部靠近沿海城市的重要城市,其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经济基础、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都为赣州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赣州城镇体系的发展是江西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重要途径,有利于推进江西在中部快速崛起。因此开展赣州城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赣州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等级规模结构、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及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赣州市应该完善城镇体系,积极发展大中等城市,综合多种因素,重点发展三个次级中心,以便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从而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城市,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逐步形成一核三心、三轴分主轴和次轴、四大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本文从每个城镇自身的发展条件角度,分析各城市应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合理地发展其规模。

卓凡[9](2008)在《赣州市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王毅[10](2005)在《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赣南地区是我国着名的柑橘产区之一,也是我国柑橘发展的优势区域之一,在优质脐橙的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资源优势,近几年的柑橘生产规模和产量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综合运用了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学理论和柑橘学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了赣南柑橘产业背景、中国和世界柑橘产业背景以及赣南地区的柑橘产业的现状和问题,针对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化过程合理的发展规模、定价策略、营销策略、发展战略、产业化组织模式、产业种植模式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 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的经营方式。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从九十年代起开始起步,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2.我国的柑橘产业化起步较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在果品质量、安全性和营销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世界柑橘的面积和产量均在稳定的小幅增长,果品质量有所提高。中国是柑橘种植第一大国,但是果品质量和单产明显低于传统柑橘强国,熟期和品种结构有待调整,种植规模较小,产业化刚刚起步。 3.赣南地区是我国柑橘发展的优势区域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柑橘生产优势。近年来赣南地区柑橘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成倍的增加。柑橘种植以脐橙为主,中熟品种占绝大多数。缺少加工品种,龙头企业实力不足,参与采后处理的力度也不够。果品市场没有实现规范化,存在销售隐患。中介组织缺位,柑橘协会发展势头良好。 4.以江西省赣南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介绍和分析其参与柑橘产业化的各项经营活动。果业公司在基地开发、销售网络建立、商品化处理、工厂化育苗上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发展势头缓慢,产业带动性不强。 5.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程度不高、加工基础薄弱、销售方式落后、产业化模式不适等问题。提出了1.6×105公顷的总适宜发展规模、政府参考性指导定价、主体协调发展兼顾重点的发展战略、多种策略加强柑橘营销、针对不同发展程度制定的柑橘产业化组织模式以及推广“猪-沼-果”及其延伸生态种植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二、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流程
2 研究区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下水类型及基本特征
        2.2.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动态特征
    2.3 地形地貌特征
        2.3.1 侵蚀构造低山(D)
        2.3.2 侵蚀剥蚀高丘陵区(G)
        2.3.3 侵蚀剥蚀低丘陵区(Q)
        2.3.4 侵蚀河谷堆积区(P)
    2.4 地层岩性
        2.4.1 南华系-震旦系地层
        2.4.2 寒武系地层
        2.4.3 泥盆系地层
        2.4.4 石炭系地层
        2.4.5 白垩系地层
        2.4.6 第四系地层
    2.5 植被分布特征
    2.6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2.6.1 矿产资源开发
        2.6.2 水利工程建设
        2.6.3 交通建设
3 滑坡灾害特征
    3.1 滑坡发育概况
    3.2 滑坡分类特征
        3.2.1 按滑坡规模分类
        3.2.2 按滑坡物质组成分类
        3.2.3 按滑坡稳定性分类
        3.2.4 按滑坡形成时间分类
        3.2.5 按滑坡形成的原因分类
        3.2.6 按滑坡体厚度分类
        3.2.7 按滑坡力学条件分类
    3.3 滑坡形态特征
        3.3.1 滑坡平面形态特征
        3.3.2 滑坡剖面形态特征
    3.4 滑坡边界特征
    3.5 滑坡表部特征
    3.6 滑坡体特征
    3.7 滑坡滑动面特征
    3.8 滑床特征
    3.9 滑坡危害特征与危害方式
        3.9.1 滑坡危害特征
        3.9.2 滑坡危害方式
4 滑坡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4.1 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4.1.1 滑坡易发性评价流程
        4.1.2 基础数据及来源
        4.1.3 评价单元选择
        4.1.4 评价方法研究
        4.1.5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滑坡易发性评价
        4.2.1 模型构建
        4.2.2 多重共线性诊断
        4.2.3 结果验证与合理性分析
    4.3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
        4.3.1 逻辑回归模型
        4.3.2 共线性
        4.3.3 滑坡易发性区划图
    4.4 滑坡易发性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2)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要求
        1.1.2 中国区域规划新语境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分析框架构建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
        2.1.1 区域
        2.1.2 区域开发
        2.1.3 市域空间
        2.1.4 市域空间开发
    2.2 理论背景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空间结构研究
        2.2.2 西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与规划实践
    2.3 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
        2.3.1 区域空间模式理论
        2.3.2 区域空间形态理论
    2.4 区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的研究趋势
        2.4.1 新区域主义与区域管治
        2.4.2 全球化与本地化两种尺度
        2.4.3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开发研究
    2.5 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重构研究
    2.6 研究评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赣州市的发展历程
    3.1 赣州市的发展概况
    3.2 赣州的区域发展阶段
        3.2.1 近代-建国前:缓慢发展期
        3.2.2 1949—1996年:萌芽发展期
        3.2.3 1996—2006年:加速发展期
        3.2.4 2006—至今:多要素叠加下的转型发展期
    3.3 赣州市域空间开发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的应用
    4.1 点轴理论的实践——《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4.1.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4.1.2 “点轴理论”对规划的指导
    4.2 都市区理论的实践——《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4.2.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4.2.2 都市区理论引导下的空间格局
        4.2.3 都市区一体化的的制度供给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5.1 城镇规模体系
        5.1.1 单中心极化现象明显,次级城镇体系结构缺乏
        5.1.2 首位度呈现先升后降,县域呈现扁平化趋势
        5.1.3 县域集聚重心下沉,从县城镇至一般乡镇
    5.2 人口流动格局
        5.2.1 区域人口流动格局:轴向分布
        5.2.2 人口外流趋于收敛
        5.2.3 “工农兼业”使城镇吸引力上升
    5.3 城镇化空间格局
        5.3.1 京九沿线是城镇化率的增长热点区域
        5.3.2 “东聚南散”的城镇化空间特征
    5.4 建设用地扩张格局
        5.4.1 早期城市建设用地沿国道沿线扩张迅猛
        5.4.2 工业化加速,建设用地不均衡扩张
        5.4.3 “曲尺形”城镇密集带形成
    5.5 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5.1 自上而下的强中心集聚与自下而上的多中心下沉
        5.5.2 多源化产业动力推动的县域扁平化发展
        5.5.3 轴向扩散特征,受区域流动影响显着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划与现状发展差异的解释性框架
    6.1 解释框架
        6.1.1 区域发展机制
        6.1.2 差异发生机制
    6.2 发展评价
        6.2.1 规划指标评价
        6.2.2 发展格局评价
    6.3 机制分析
        6.3.1 行政力量主导的核心聚集——中心城区
        6.3.2 市场化与产业轴向扩散——南康区、龙南县
        6.3.3 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新集群——安远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探讨与规划反思
    7.1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的探讨
        7.1.1 市域空间开发的阶段与模式
        7.1.2 点轴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7.1.3 都市区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7.2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指导下的区域规划反思
        7.2.1 区域规划是遵循区域发展规律的实践
        7.2.2 区域网络、多向开放系统是区域规划的重要语境
        7.2.3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下的区域规划角色
    7.3 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策略
        7.3.1 构筑基于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的多向开放空间结构
        7.3.2 聚焦于主要战略地区和城市网络中的精准定位
        7.3.3 以完整生态结构统筹自然空间与发展空间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动态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区域规划作为制度要素和空间地域的相互作用结果
        8.1.2 多源化动力导致了市域空间开发目标与现状的差异,差异结果又导致新的市域空间开发选择
        8.1.3 点轴系统理论和都市区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应性,理论运用必须契合地区和时代生产水平的特征
        8.1.4 区域规划是不同尺度的统筹协同平台,应更关注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平衡..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跨学科联系的研究框架
        8.2.2 市域尺度的欠发达区域开发研究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层面
        1.1.2 区域层面
        1.1.3 理论层面
    1.2 研究范围的说明
        1.2.1 研究空间范围的说明
        1.2.2 研究对象范围的说明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内研究概况
        2.1.2 国外研究概况
    2.2 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3 赣州地区相关研究
        2.3.1 赣州客家研究概况
        2.3.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背景
    3.1 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系河流
        3.1.3 气候特征
    3.2 区位特色
        3.2.1 赣州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3.2.2 南北交往之要冲
        3.2.3 军事战略之要地
    3.3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生成
        3.3.1 赣州与客家
        3.3.2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开辟与形成
    3.4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3.4.1 社会结构:宗族组织
        3.4.2 生存策略:聚族而居
        3.4.3 营建思想:风水理念
        3.4.4 生产生活方式:耕读传家
        3.4.5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与文化因子的提取
        4.1.1 样本的选定
        4.1.2 文化因子的提取
    4.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解析
        4.2.1 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
        4.2.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
        4.2.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
    4.3 数据库的建立
        4.3.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4.3.2 数据库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5.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分布特征
        5.1.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5.1.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5.2.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5.2.2 村落布局、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3 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形成的因素
        5.3.1 源头:移民迁徙与中原文化因素
        5.3.2 基本: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
        5.3.3 差异: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因素
        5.3.4 内在:宗族文化与风水文化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6.1 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划
        6.1.1 文化区概念与类型
        6.1.2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6.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的确定
        6.2.1 以主导因子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6.2.2 以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的局部细分
        6.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的确定
    6.3 各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3.1 赣州中部集中式、条带式+单行排屋、堂横屋、堂厢式文化区
        6.3.2 赣州西部条层式+单行排屋、多联排文化区
        6.3.3 赣州南部散点式、条带式+围屋、堂横屋文化区
        6.3.4 赣州东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文化区
        6.3.5 赣州东南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围龙屋、围屋文化区
        6.3.6 赣州西北部条带式、散点式+单行排屋、堂横屋文化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与闽、粤客家对比研究
    7.1 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比较
        7.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7.1.2 人口迁徙与客家文化圈
    7.2 村落选址与形态特征比较
        7.2.1 选址讲究风水,土地使用紧凑
        7.2.2 宗族社会组织,单姓结构为主
        7.2.3 粤基本无巷道,赣闽形式多样
    7.3 民居类型与形态特征比较
        7.3.1 三地客家民居的共性分析
        7.3.2 主流类型堂横屋的普遍分布和差异比较
        7.3.3 三地典型民居类型的比较和联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南康客家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南康基本概况
        1.1.1 人文地理概貌
        1.1.2 历史沿革
        1.1.3 南康行政分区
    1.2 南康方言研究综述
        1.2.1 选题依据
        1.2.2 南康方言研究综述
        1.2.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4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2 南康客家方言音系
    2.1 声母
    2.2 韵母
    2.3 声调
    2.4 声韵配合
    2.5 语音特点
        2.5.1 声母
        2.5.2 韵母
        2.5.3 声调
3 南康客家方言的地理差异
    3.1 区分标准
    3.2 方言地理分布图
        3.2.1 方言语音地理分布图
        3.2.2 方言词汇地理分布图
    3.3 方言地理分布类型
        3.3.1 坑头片
        3.3.2 唐江片
        3.3.3 太窝片
        3.3.4 蓉江河片
        3.3.5 方言分片比较
4 语言差异的影响因素
    4.1 文化教育
    4.2 经济交通
    4.3 行政变革
    4.4 地势地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1.3.1 园林城市的内涵
        1.3.2 生态城市的内涵
        1.3.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内研究进展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主要经验
3.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1 赣州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3.1.2 气候条件
        3.1.3 社会经济
        3.1.4 产业发展
    3.2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2.1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3.2.2 城市生活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3.2.3 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及评价
        3.2.4 小结
    3.3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优劣势分析
        3.3.1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势
        3.3.2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劣势
        3.3.3 小结
4.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探讨
    4.1 近期建设指标
    4.2 远期建设指标
5. 推进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对策
    5.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并重
        5.1.1 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5.1.2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建设各类绿地
    5.2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
        5.2.1 编制城市规划落实生态园林建设理念
        5.2.2 严格实施城市规划
    5.3 加强城市生活环境建设
        5.3.1 建立生态的新型工业体系
        5.3.2 发展生态农业
        5.3.3 调整产业布局,保护水源水质安全
        5.3.4 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
        5.3.5 加大噪音控制力度
        5.3.6 建立固体废物全过程控制体系
    5.4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4.1 实行区域统筹发展,确保供水安全
        5.4.2 加大燃气设施建设力度
        5.4.3 改革公交经营机制
        5.4.4 完善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
        5.4.5 加快推进新区医院建设
        5.4.6 规划建设透水性地面
    5.5 建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评价方法
        5.5.1 建立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5.5.2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5.5.3 实行年度评价制度
    5.6 监管并重,管建结合
        5.6.1 加强城市联合执法管理
        5.6.2 建立创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保障机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与思想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1.2.2 古城文化印记的保护
        1.2.3 思考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营造思想的来源和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现状
        1.3.4 赣州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3.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
        1.4.1 空间营造
        1.4.2 空间营造的“身体”
        1.4.3 空间营造的“灵魂”
        1.4.4 空间营造的“成长”
        1.4.5 影响空间营造“成长”的三个层面
        1.4.6 古越文化
        1.4.7 客家文化
        1.4.8 徽州文化
        1.4.9 西风东渐
        1.4.10 岭南文化
        1.4.11 “新赣南”运动
        1.4.12 国家计划经济
        1.4.13 市场经济
        1.4.14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营造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地理概况
        1.7.2 赣州的社会人文环境
        1.7.3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简史
第二部分: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二章 东晋之前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1 先秦时期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2 秦人对于南野城的设计与建造
        2.1.3 汉代赣县的设计与建造
        2.1.4 西晋葛佬城的设计与建造
        2.2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博弈因子分析
        2.2.1 地处交通要冲的刺激作用以及防洪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2.2.2 古越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博弈活动
        2.2.3 古越人的巫术崇拜对于空间博弈的影响
    第三章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东晋时期赣州城的首次出现
        3.2 唐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3.3 五代卢光稠对于赣州城的设计与建造
        3.4 东晋至五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4.1 五代之前赣州城址变迁的分析
        3.4.2 赣州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和完善
        3.5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3.5.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营造
        3.5.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6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3.6.1 体:赣州“龟城”的形成以及五代城市规模确定的依据标准
        3.6.2 面:玄武“重城”和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3.6.3 线:从两街到六街的赣州街道
        3.6.4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3.7 小结:古越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3.7.1 多山封闭的自然环境对于赣州空间营造的影响
        3.7.2 古越族“巫”文化与客家堪舆文化的互动:客家风水文化
        3.7.3 个人诉求的体现—风水与营造
    第四章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时代背景
        4.1.1 唐朝梅岭古道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对于赣州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刺激作用
        4.1.2 十八滩的开通对于赣州航运的影响
        4.1.3 客家人南下的影响
        4.2 宋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2.1 孔宗瀚修城
        4.2.2 赣州的福寿沟
        4.2.3 赣州浮桥
        4.3 元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
        4.3.1 文天祥抗元和赣州行政区划的调整
        4.3.2 元代城墙的拆毁与重建
        4.4 明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4.1 明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4.2 城市街道体系和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4.3 明代“狼兵”的进驻对于赣州城市语言的影响
        4.4.4 赣关的设立
        4.5 清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5.1 清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5.2 清代赣州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形成
        4.5.3 清代对于“福寿沟”的修缮
        4.5.4 赣州城市行政办公区的改变
        4.6 五代至清代中叶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4.6.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6.2 徽州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活动—徽派建筑
        4.7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7.1 体:五代“龟城”的延续
        4.7.2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4.7.3 线:城市街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
        4.7.4 面: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4.8 小结 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的互动博弈
        4.8.1 优越的商道位置刺激了徽商的到来
        4.8.2 客家文化的“农耕特点”和徽州文化“行商特点”的互动
        4.8.3 赣州士大夫从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心学”
第三部分: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五章 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历史发展背景
        5.1.1 九江开埠
        5.1.2 粤汉铁路的修建
        5.2 1859—188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2.1 赣州大公路天主堂和南康天主教堂
        5.2.2 赣州基督教堂
        5.3 1889—191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3.1 宾谷馆和群仙楼
        5.3.2 曾家药铺
        5.4 小结客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动博弈
        5.4.1 城市交通地位的下降导致西方影响的弱化
        5.4.2 客家文化中的保守性对于“西风东渐”的影响
        5.4.3 从传教士的中式立面到客家人的西式立面的转变
第四部分: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六章 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33赣州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民国初年对于赣州城市的呵护
        6.1.1. 新型工厂和商业设施的出现
        6.1.2 城市护城河的消失和城市机场的建设
        6.2 1933—1936粤系军阀在赣州的营造
        6.2.1 赣州市政公署的成立和《赣州市政计划概要》的制定和实施
        6.2.2 1933年—1936年,赣州市政公署完成的主要城市建设项目
        6.2.3 赣州市政公署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的办法
        6.2.4 市政公署的管理工作
        6.2.5 赣州市政公署的宣传工作
        6.2.6 1933年—1936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意义和特点
        6.3 1938—1945蒋经国对于赣州的呵护与保护以及侵华日军的破坏
        6.3.1 蒋经国主政赣州时期,赣州的建设和发展
        6.3.2 侵华日军对于赣州的破坏
        6.4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4.1 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骑楼
        6.4.2 建设“新赣南”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
        6.5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5.1 体:对于五代确定下的城市框架的第一次突破,城市开始改变“龟城”的形态
        6.5.2 面: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转移和城市风景区的彳广展
        6.5.3 线:赣州市政公署对于赣州街道的建设和蒋经国对于街道的呵IrP
        6.5.4 点:民国时期城市功能的中心点
        6.6 小结: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6.6.1 靠近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它易于接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6.6.2 客家文化开放性的表现
        6.6.3 广东军人政府的强势推动
    第七章 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5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设计与建造
        7.1.2 1959年—197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与建设
        7.2 1949年—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国家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7.3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7.3.1 体:城市开始突破“龟”形的限制,向外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组团式结构
        7.3.2 面:工业区和南部科教文化区的形成,以及城市新商业中心区的确立
        7.3.3 线:城市东西向交通走廊的形成
        7.3.4 点:时代思想的物质表现
        7.4 小结:计划经济下的内聚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7.4.1 沿江城墙的保护和新的道路与桥梁的建设
        7.4.2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兴盛和客家文化的衰落
        7.4.3 共产党人平等追求下的住宅建设和“红色”价值观追求下的建筑破
第五部分: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八章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年—198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2 1989—199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3 1999—200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2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8.2.1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8.3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8.3.1 体:从六大片区到“一脊、两带、三心、六片”,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
        8.3.2 面:赣州城市商业中心区和工业区的转移
        8.3.3 线:从红旗大道到城市“金脊”
        8.3.4 点:从城市集会广场到商业广场的转变
        8.4 小结: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开放式城市空间博弈
        8.4.1 三江环绕的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南向发展
        8.4.2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和客家文化的重生
        8.4.3 城市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的追求和历史记忆的搜寻
    第九章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1.1 多文化互动下的空间博弈
        9.1.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
        9.1.3 经济体制的影响
        9.2 赣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三江环绕的“风水宝地”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
        9.2.3 空间线: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
        9.2.4 空间点:多文化作用下的城市遗留物
        9.3 赣州城市营造的现状问题
        9.3.1 各片区内建筑混杂,城市特色不突出
        9.3.2 客家文化没有得到凸显
    第十章 展望:赣州城市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1.1 对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平衡:保障性住房建设
        10.1.2 历史与现代的平衡:对于赣州历史老城区的保护
        10.1.3 中心城区利益和周边区域利益的平衡:赣州都市区规划
        10.1.4 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
        10.2 未来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主两副三圈双轴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10.2.2 面:多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10.2.3 线:都市区的城市“金脊”—赣南大道
        10.2.4 点: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标志物
        10.3 小结: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10.3.1 江西省南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10.3.2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3.3 城市居民多元价值观追求下的城市空间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的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7)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减灾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
        1.1.1 洪水灾害的定义
        1.1.2 洪灾损失情况
        1.1.3 防洪减灾
    1.2 国外防洪减灾研究进展及现状
        1.2.1 洪水灾害理论研究
        1.2.2 主要洪水国家的防洪减灾发展趋势分析
    1.3 国内防洪减灾研究进展及现状
    1.4 本文研究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章贡区洪灾成因及特点
    2.1 赣州市章贡区基本情况
        2.1.1 水文气象特征
        2.1.2 水利工程设施
    2.2 赣州市章贡区洪灾成因分析
        2.2.1 气候条件
        2.2.2 降雨
        2.2.3 社会因素
    2.3 赣州市章贡区洪水特点
        2.3.1 降雨集中、暴雨洪水频繁
        2.3.2 洪水峰突发性强、来势较猛
        2.3.3 洪水影响因素多、洪水遭遇复杂
        2.3.4 洪涝同时遭遇机率较高
        2.3.5 洪涝灾害损失较大
第三章 赣州市章贡区防洪现状分析及评价
    3.1 防洪规划与治理防护
        3.1.1 赣州市章贡区防洪规划与治理防护现状
        3.1.2 防洪规划与治理防护的评价
    3.2 防洪区和防洪设施的管理
        3.2.1 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区和防洪设施管理的现状
        3.2.2 防洪区和防洪设施管理的评价
    3.3 防汛抗洪
        3.3.1 赣州市章贡区防汛抗洪现状
        3.3.2 防汛抗洪评价
    3.4 洪灾风险
        3.4.1 赣州市章贡区洪灾风险现状
        3.4.2 洪灾风险评价
    3.5 防洪减灾的资源支撑体系
        3.5.1 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减灾资源支撑体系的现状
        3.5.2 防洪减灾资源支撑体系的评价
第四章 章贡区防洪减灾对策分析
    4.1 章贡区防洪规划与治理防护的对策分析
        4.1.1 改善和提高章江流域整体防洪能力
        4.1.2 清除章江、贡江河障,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4.2 章贡区防洪区和防洪设施的管理对策分析
        4.2.1 洪灾的监测手段应高科技化与数字化
        4.2.2 建立洪灾监测与预警网络
    4.3 章贡区防汛抗洪对策分析
        4.3.1 不断提高城市防洪工程标准和抗洪能力
        4.3.2 加强防洪标准管理
    4.4 赣州市章贡区洪灾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4.4.1 绘制洪水风险图
        4.4.2 推行洪灾保险
    4.5 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减灾的资源支撑体系的对策分析
        4.5.1 救灾物资储备
        4.5.2 应急设备与设施储备
        4.5.3 技术储备
        4.5.4 人才储备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廖江波简历
    二、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城镇体系发展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
        1.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内容和可能创新之处
        1.5.1 主要内容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赣州市发展战略研究
    2.1 城市发展SW分析
        2.1.1 区域优势
        2.1.1.1 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
        2.1.1.2 江西南部的唯一地级市
        2.1.2 资源优势
        2.1.3 城市发展中的劣势
    2.2 城市发展OT分析
        2.2.1 泛珠三角发展的契机
        2.2.2 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2.2.2.1 比较城市的选取
        2.2.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2.2.3 对比分析
        2.2.2.4 对比分析后的结论
    2.3 发展战略选择及制定
        2.3.1 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
        2.3.2 解决城市发展中问题的基本思路
        2.3.3 城市发展战略选择
        2.3.3.1 城市发展环境的客观需求
        2.3.3.2 赣州城市发展战略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赣州市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预测
    3.1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
        3.1.1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3.1.2 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
    3.2 赣州市域城镇化过程分析
    3.3 赣州市域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3.3.1 人口预测模型
        3.3.2 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人口预测
        3.3.3 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3.3.4 赣州市城镇化水平确定
    3.4 赣州市城镇化基本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研究
    4.1 规模分布几种理论模式
        4.1.1 城市首位律(LawofthePrimateCitv)
        4.1.2 位序一规模法则(Rank一51zeRuIe)
        4.1.3 分形理论
    4.2 理论研究的选择
    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中心地分布模型的构建
        4.3.1 前提与假设
        4.3.2 空间结构
        4.3.3 模型推导
    4.4 赣州市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研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市产业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5.1 产业布局优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经济学理论
        5.1.1.1 产业区位理论
        5.1.1.2 区域开发与布局理论
        5.1.2 环境学、生态学理论
        5.1.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5.1.2.2 产业生态学理论
    5.2 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5.2.1 产业空间发展规律
        5.2.2 产业布局模式规律
    5.3 赣州市产业现状发展特点
        5.3.1 赣州市产业演变历程
        5.3.2 赣州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3 赣州市现状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5.4 赣州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思路
    5.5 赣州市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赣州市是江西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6.1.2 建设完善赣州市城镇体系
    6.2 对本文研究问题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赣州市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及房地产价格相关理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课题研究内容、思路框架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思路框架
        1.3.3 课题研究方法
    1.4 有关房地产价格基本理论
        1.4.1 房地产及房地产价格的含义
        1.4.2 从供求关系探讨住宅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
        1.4.3 影响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因素及影响机理
        1.4.4 我国城市住宅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章 赣州市房地产价格现状分析
    2.1 赣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2.2 赣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
        2.2.1 分区楼盘情况及特点介绍
        2.2.2 房地产市场情况
        2.2.3 土地价格现状
第三章 经济及金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3.1 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3.1.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1.2 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1.3 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2 金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3.2.1 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
        3.2.2 房地产金融的重要作用
        3.2.3 金融因素对赣州市房地产业的影响
        3.2.4 住宅抵押贷款对住宅需求价格的影响
第四章 政策性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1 住房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1.1 住房制度改革历史回顾
        4.1.2 住房制度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理
        4.1.3 住房信贷金融政策的历程回顾
        4.1.4 住房金融制度对房地产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2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2.1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
        4.2.2 城市发展战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2.3 赣州市城市发展的科学定位
第五章 城市人口与家庭结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5.1 城市人口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5.1.1 城市人口因素分析
        5.1.2 赣州市人口因素与房地产价格关系分析
    5.2 家庭结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5.2.1 影响住宅房地产需求的主要家庭因素
        5.2.2 不同结构家庭类型的消费偏好
第六章 区位因素及住宅成本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6.1 区位因素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6.1.1 城市区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6.1.2 区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6.2 住宅成本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6.2.1 住宅价格与房地产价格的基本关系分析
        6.2.2 住宅价格与土地成本、建安综合费用的关系
    6.3 房价走势分析
        6.3.1 基于灰色——马尔柯夫方法的赣州市未来房价预测
        6.3.2 对模型的分析
        6.3.3 对赣州市房价的分析及应采取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1.1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1.2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1.3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1.4 WTO与农业产业化
        1.4.1 加入WTO给中国农业产业化带来了新的环境
        1.4.2 WTO框架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1.5 农业产业化与财税政策
    1.6 生态农业产业化
第二章 柑橘产业化研究
    2.1 前言
        2.1.1 国外柑橘产业相关研究
        2.1.2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2.1.3 提高我国柑橘竞争力的研究
        2.1.4 中外柑橘产业的比较研究
        2.1.5 我国柑橘果品质量及安全性相关研究
        2.1.6 我国柑橘的加工及营销问题
    2.2 世界柑橘产业现状分析
        2.2.1 世界柑橘栽培面积及其在主产国间的分布
        2.2.2 世界柑橘产量及其在主产国间的分布
        2.2.3 世界柑橘单产变化及各主产国的单产情况
        2.2.4 世界柑橘生产形势分析
        2.2.5 世界柑橘品种结构变化分析
        2.2.6 世界最新柑橘生产状况及展望
    2.3 中国柑橘的生产现状及分析
        2.3.1 我国柑橘的生产现状
        2.3.2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赣南柑橘产业化研究
    3.1 前言
    3.2 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化概况
        3.2.1 赣州市的基本情况
        3.2.2 赣南柑橘生产的优势
        3.2.3 中介系统、果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
    3.3 赣南地区果品生产现状
        3.3.1 赣南地区果品生产分布
        3.3.2 赣南地区的果业结构
    3.4 赣南地区柑橘生产现状
        3.4.1 近年来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
        3.4.2 品种结构和分布状况
        3.4.3 赣南地区的柑橘成熟期分布
        3.4.4 赣南地区苗木生产和供应状况
        3.4.5 赣南地区柑橘果品品质和病虫害现状
        3.4.6 赣南地区柑橘果品销售
    3.5 赣南地区柑橘果品生产成本分析
        3.5.1 建园和幼树抚育成本
        3.5.2 鲜果的生产成本
        3.5.3 赣南地区柑橘的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章 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分析
    4.1 前言
    4.2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3 公司的现有业绩和远景规划
        4.3.1 公司现有的业绩
        4.3.2 公司的涉农产业现状和远景规划
    4.4 公司柑橘产业经营几个重点项目分析
        4.4.1 无病毒苗木繁育
        4.4.2 有机脐橙示范基地建设
        4.4.3 柑橘的商品化处理和营销
第五章 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5.1 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 熟期集中,产业结构尚待更合理调整,气候条件对调整有不利的影响
        5.1.2 柑橘栽培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5.1.3 产业基地的规模化开发速度缓慢,规模化生产程度小,生产成本较高
        5.1.4 苗木的使用没有规范化,苗木质量高低差异大
        5.1.5 加工业基础薄弱
        5.1.6 销售能力不强
        5.1.7 传统的产业模式不适合赣南地区的实际情况
    5.2 对策研究
        5.2.1 赣南地区柑橘适宜总规模探讨
        5.2.2 定价策略研究
        5.2.3 发展战略研究
        5.2.4 营销策略研究
        5.2.5 适合赣南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
        5.2.6 生态种植模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四、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赣州市为例[D]. 皇甫文超.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D]. 谭诗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梁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南康客家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D]. 黄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D]. 谢建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4)
  • [6]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D]. 叶鹏. 武汉大学, 2012(01)
  • [7]赣州市章贡区防洪减灾体系的研究[D]. 廖江波. 江西理工大学, 2008(S2)
  • [8]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 肖文刚. 江西理工大学, 2008(S1)
  • [9]赣州市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及对策研究[D]. 卓凡. 江西理工大学, 2008(S2)
  • [10]赣南地区柑橘产业化研究[D]. 王毅.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南康市潭口碘矿形成环境分析及成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