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

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

一、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葛彦凯[1](2021)在《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致使空气质量污染状况日渐严重,因室内污染气体超标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迫使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监测设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可实现获取室内各项空气指标实时数值,并可在远端查看监测结果,为人们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前绝大多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仅支持通过IPv4协议接入网络,但IPv4网络通信受限于IP地址数量空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同时监测大量节点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基于新型物联网与IPv6通信协议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节点、IPv6网络通信网关、云平台与APP组成。空气质量监测节点基于GD32VF103C微处理器设计,通过SHT15传感器、CCS811传感器以及MQ-7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TVOC、一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本地实时显示。IPV6网络通信网关基于ESP32设计,通过移植Lw IP协议栈使其支持IPv6协议,实现将空气质量监测节点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IPv6网络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采用Tomcat+My SQL+Java的架构进行设计,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所采集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结果。APP基于MVC架构设计实现,可实时显示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间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本文详细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监测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系统测试,通过多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相关预期功能,如采集空气质量指标数值、通过IPv6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远端通过Web网页和APP查看空气质量状况,能够满足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适用于在家庭居室、办公场所、教室等场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邴群植[2](2020)在《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是将工业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技术。其中,工业以太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的支撑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工业以太网通过对标准以太网技术改进,实现了关键数据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以及高速率传输。EtherCAT作为当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络规范之一,通过一套独特的通信机制使数据能够高效交换,并且具有成本低廉、布线灵活,低传输时延等特点,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批准为国际标准,在工业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是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与IPv4协议相比,IPv6协议在地址空间、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随着IPv6技术在工业以太网中的不断应用,如何实现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的无缝融合与互联,实现EtherCAT设备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EtherCAT与IPv6互联的核心是协议转换,但目前尚缺乏对EtherCAT与IPv6协议转换机制的研究,阻碍了Ehter CA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EtherCAT与IPv6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在保持EtherCAT网络传输特性的基础上,将EtherCAT数据包转化为能够在IPv6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EtherCAT和IPv6协议标准,对两种网络的数据包传输特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实现EtherCAT和IPv6数据包协议转换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针对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无缝融合与互联的需求,提出一种协议转换解决方案,主要包括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和识别、直连模式的整网帧格式转换方法、优先级转换方法、地址转换方法、扩展首部的添加以及开放模式下的IPv4首部转化为IPv6。最终,数据包转化为IPv6格式的同时,保持了原有EtherCAT网络的传输特性。3.对所述的EtherCAT与IPv6数据包转换方法进行软件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模块,首先是EtherCAT数据包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主站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并将属于每个从站的数据分别传输至转换单元;其次是协议转换模块,实现对EtherCAT数据包的协议转换功能,具体包括优先级、地址转换、扩展首部添加,形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最后发送至IPv6网络。4.搭建EtherCAT主从站实验平台。抓取数据包,通过Wireshark对数据包细节进行分析,对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同时对协议转换装置的转换时间、内存占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EtherCAT与IPv6网络协议转换方法,能够有效的将EtherCAT数据接入IPv6工厂骨干网。促进了工业以太网和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并保证了EtherCAT原有的传输特性。本文的研究,对于EtherCAT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天一[3](2020)在《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剧增,这使得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安全性、转发效率、移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相比IPv4都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服务。因此,从IPv4升级到IPv6是必要且迫切的。CERNET是我国发展IPv6的先驱,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服务目前都依托于CERNET环境建立。本文对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支持情况进行了测量和数据聚合,深入研究IPv6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部署进度。同时,对比CERNET环境下IPv6服务相对于IPv4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差异,以反应现阶段IPv6 Web服务的发展质量。本文使用Node.js和Socket编程方法进行了高并发网络测量,使用多种测量方式对全国2688所普通高等院校官网的IPv6服务状况进行了探测,对比了其中支持双栈访问节点的IPv6和IPv4性能及稳定性差异,通过分析多个关键指标,如HTP平均时延、HTTP时延方差、ICMP时延、ICMP丢包率、TCP握手速度、DNS响应速度等,得出当前CERNET环境下全国高校官网的Web服务在IPv6协议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整体表现上不如IPv4的结论。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实验过程和测量结果,本文基于Nuxt.js框架搭建了“全国高校官网IPv6部署进度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数据爬虫、网络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使用图表、GIS可视化、南丁格尔玫瑰图等多种方式对全国高校官网IPv6的网络质量、普及率和覆盖率等信息进行聚合与可视化。作为CERNET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该平台将依托于CERNET网络中心提供的C6IaaS云服务平台长期运行,为关心CERNET环境下IPv6普及现状及IPv6 Web服务发展质量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产毛宁[4](2020)在《IPv6网络拓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目前IPv6的部署和使用正在飞速增长,IPv6网络拓扑测量受到了测量社区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深入了解、分析IPv6网络拓扑,有助于观察网络路由行为,发现网络瓶颈,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但是由于IPv6地址空间巨大,地址规划复杂,地址空间划分政策多样,以及地址实际使用率低等这些不同于IPv4的问题,使得IPv6网络拓扑测量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完整地探测IPv6网络拓扑,需要考虑测量目标和测量方法两个维度的问题。鉴于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网络拓扑测量的目标选取采用IPv4中的常用方法,如探测BGP路由表中较短的固定长度前缀如/48中的随机地址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IPv6高速增长的部署和使用趋势,使得完整并高效地获取大规模接口级IPv6网络拓扑相对IPv4有着更高的难度。综上所述,本文针对IPv6网络拓扑测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1)基于IPv6存活地址列表,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技术,来提高IPv6网络拓扑测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首先收集并融合了不同来源的IPv6存活地址列表,包含约17M地址;然后分析了IPv6存活地址列表的特征,发现融合后的存活地址列表呈现出高聚集、多层次、低密度和接口标识不可预测性;接着提出了IPv6存活地址前缀列表的预测算法,对比Entropy/IP预测的正确率约1.4~5.5倍,并发现二者预测正确的结果具有强互补性,最后给出了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的综合方案,相比均匀随机采样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拓扑发现的完整性,拓扑新发现率超过94%。(2)提出了一种结合VPS和Looking Glass不同测量平台的跨平台方案,来对特定的IPv6网络进行高效完整的探测。首先探究了不同平台测量点的自动化部署与采集,共部署了位于不同机房的37个VPS测量点,并收集了包含在145个不同站点中的1111个Looking Glass测量点;然后结合复杂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提出了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协作算法,对比CAIDA Ark发现节点数和链接数为1.5~3倍,拓扑新发现率超过79%;最后设计与实现了基于VPS和Looking Glass的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从测量点、测量本身、测量策略以及用户使用上提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上应符合的原则,讨论了两个平台测量上的优劣,实验对比发现Looking Glass相比VPS在拓扑测量的完整性上整体表现更好。

王超[5](2020)在《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有效应对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国家非常注重IPv6的发展与应用。目前IPv6网络正大规模部署,一些应用也都逐渐支持IPv6。在IPv6应用同时,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是考虑的要素。地址扫描技术在实现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方面不可或缺,它是资产发现,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基础。之前关于地址扫描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IPv4,不再适用于IPv6网络环境。本文提出的基于TAG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在IPv6地址扫描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目前在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方面,有一些研究学者陆续提出了各种启发式的IPv6地址扫描算法,这些算法使用收集的种子地址作为输入,输出最可能活跃的IPv6地址集作为扫描目标,这大大缩小了活跃地址空间的扫描范围。但这些算法往往仅扫描地址的一部分,而且存在命中率较低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目标地址的命中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对完整的IPv6地址进行扫描。主要工作如下:其一,总结分析了目前IPv6地址分配情况和地址模式的使用现状。其二,利用现有的IPv6地址扫描工具和公开数据集,获取到了百万数量级的IPv6地址样本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后的地址集随机生成种子地址。然后,阐述了目标生成算法的核心,即构造IPv6种子地址熵结构和聚类算法,挖掘IPv6地址特性,通过种子地址预测出最有可能存活的目标地址集,进而实现IPv6地址的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该目标生成算法跟已有算法相比较,IPv6地址的命中率有所提升。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系统。

吴念达[6](2019)在《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膨胀,IP地址的需求量也在成几何数量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IPv4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网络地址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了,并且它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互联网技术需求不断提高,IPv6技术也就很自然的孕育而生了,作为IPv4技术的升级版本,IPv6先天上就有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在特定技术选择后,可以与IPv4技术实现平稳的过渡。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城域网环境下的,运营商如何选择IPv6过渡的技术及部署方案,IPv6技术由于能够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势必将成为今后网络发展建设的基础方向与核心。但是由于之前网络的大量设备与应用都是基于IPv4技术的,很难短时间内全部替换到IPv6协议,所以IPv4技术到IPv6技术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技术选择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选择能够实现的技术不仅可以兼顾两种网络技术的过渡还需要具备可以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的能力,达到高标准的网络平衡。本文通过对三种过渡技术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依照三种协议适用的网络环境,按照某公司城域网现有网络结构特点及项目投资成本,决定本方案采用双栈技术,设定了包括部署方式、用户溯源方式及端口分配等,论文重点研究了部署方案的技术细节,详细探讨了双栈技术部署的步骤原则和配置范本,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配套软件与硬件的部署。在网络部署实现和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IPv6协议技术研究进行了网络性能的实验条件环境下的测试,测试的各项结果都达到了网络侧组网结构要求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个城域网IPv4向IPv6过渡部署取得了成功。后期可全面的推动运营IPv6的互联网建设目标。

曾垒培[7](2019)在《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断融合,一些新型的工业网络不断涌现,WIA-PA(Wireless Network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和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是其中的典型代表。WIA-PA是我国自主制定的工业无线网络标准,具有方便部署、能耗低、实时性强、组网灵活、确定性传输等特点,已成为IEC的正式国际标准。TSN是IEEE 802.1工作组开发的一套改变了以太网不确定性的实时传输标准,能够实现周期性数据和非周期性数据、实时性数据和大容量的非实时性数据同时被传输。在实际的工厂网络中,网络往往由有线、无线等多种网络混合组成,无线网络已成为有线网络的有益补充,不同工业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问题愈来愈重要。但目前针对WIA-PA与TS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自本身,还没有关于两个网络相互转换的研究,制约了这两种新型网络在实际工厂网络中的联合部署。鉴于此,本文研究和提出了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机制,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与特性保持。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调研分析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阅读TSN标准,研究WIA-PA协议栈的特性及实现方法,归纳总结WIA-PA网络与TSN相互转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提出基于数据流映射的WIA-PA网络与TSN转换机制。该机制包括优先级转换方法、流识别转换方法、地址转换方法、跨网时钟同步方法以及带宽预留方法;同时,所研究的转换机制支持IPv6。能够有效的实现WIA-PA与TSN之间的协议转换与互联互通。3.对所提出WIA-PA与TSN转换机制进行了实现。将转换机制的实现分为WIA-PA协调器单元、协议转换单元以及TSN转发单元。在协调器单元中实现WIA-PA数据的转发,并完成WIA-PA网内的时钟同步及与时钟源的时钟同步;在协议转换单元实现优先级转换、流识别转换、地址转换;在TSN转发单元实现TSN网内的时钟同步及带宽预留功能。4.基于WIA-PA通信设备、TSN交换机和相关软件平台,搭建协议转换测试系统,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的转换机制能够有效的实现两个网络数据流的相互转换和互联互通,并保持数据流优先级、流识别等网络特性;同时该转换机制在转换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本文的研究,对TSN与工业无线网络的部署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天铸[8](2019)在《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网络需求的不断提高,将无线传感网络与Internet融合逐渐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所使用的IPv4地址空间有限,还无法满足无线传感网络大规模的地址需求。IPv6具有128位地址,庞大的地址空间为传感设备实现与Internet网络层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由于IPv6的一些性质并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所以IETF提出6LoWPAN来实现IPv6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使用,这项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由时代背景及6LoWPAN的发展前景来看,在智能家居网络中,6LoWPAN技术也具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家居网络系统不仅要实现家居设备的互通互联,还应该实现与外部Internet的互通,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网关设计方案,为两种网络之间的通信搭建“桥梁”,对网关结构及软硬件设计需求进行详细阐述,提出6LoWPAN与Internet的接入方案,在网关中集成多个通信模块,实现了多种方式的Internet接入,使智能家居网关可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当前Internet中大多网络设备依然使用IPv4作为网络层协议,针对6LoWPAN无法直接与IPv4网络通信的问题,需要在智能家居网中实现一种数据转换机制,通过网络地址端口映射及协议转换,使数据包可以在网关中转换成适合在目标网络中传输的格式,实现了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网络与Internet的端到端的互通。智能家居网络中设备众多,多种数据流的重叠将极易导致网关内数据包的冲突甚至网关的崩溃,提出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机制应用于智能家居网关中,将数据流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分类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及限制带宽,保证了智能家居网关对带宽资源的合理分配。搭建测试平台,对智能家居网关内的数据转换机制、数据流量控制机制及网关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智能家居网关实现了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连互通,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稳定运行。

张志伟[9](2019)在《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设备底层的复杂度和多样化逐步提升。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IP化的需求和轻量级平台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论文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M Mbed OS的新型物联网平台HEC-IoT(Hybrid Edge Computing IoT)。HEC-IoT平台架构分为设备层、网络接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设备管理系统是HEC-IoT平台层的关键组成部分,论文在轻量级设备管理协议LwM2M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v6异构网络环境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对象-资源模型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抽象,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接口,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在线固件升级是设备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论文基于CoAP块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远程、实时和安全的在线固件升级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论文设计了HEC-IoT设备层硬件平台,并在网络接入层实现了一种包含Wi-Fi、以太网和Thread网络互联的全IPv6异构网络,实现了多源异构节点的接入和通信。论文在上述硬件平台上进行了IPv6组网、设备管理功能测试以及固件升级功能测试,验证了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在IPv6网络层实现了多源异构设备的统一接入,有效屏蔽了设备层硬件和网络接口的差异,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张金龙[10](2019)在《基于6LoWPAN技术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应用是我国政府的战略性发展政策,在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到充电设施当中,这不仅有利于更科学地充电设施管理、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同时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充电桩接入网络的必要性和各种方式以及现存的问题与缺点后,提出了基于6LoWPAN技术的组网方案。首先,通过分析充电桩通信网络的发展背景及现状论证了本文课题的研究意义。其次,详细介绍了充电桩通信网络的现存形式和6LoWPAN等相关关键技术。然后,针对目前充电桩通讯存在的网络扩展性差、成本高等问题,引入了6LoWPAN技术作为充电桩组网的解决方法,设计出一种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系统。对充电桩的功能结构框架进行设计,在其中加入专用于通信功能的控制模块,对充电桩终端无线6LoWPAN网络的协议栈进行设计,利用NAT64网络协议转换技术使该网络系统能够同时支持IPv6和IPv4网络,采用RPL路由协议,以此实现充电桩终端的6LoWPAN自组织网络,利用专为嵌入式设备的无线网络设计的CoAP协议实现对充电桩的远程监控管理。最后,针对本文设计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利用TI公司的CC2538芯片和Contiki嵌入式操作系统搭建仿真环境,模拟实现6LoWPAN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分析说明该网络系统的特性及优点。最终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初步论证了基于6LoWPAN通信技术组建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介绍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监测节点功能需求
        2.1.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设计需求
        2.1.3 云平台与APP设计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4 IPv6技术介绍
        2.4.1 IPv6简介
        2.4.2 IPv6报文格式
        2.4.3 ICMPv6协议
        2.4.4 邻居发现协议
        2.4.5 LwIP轻型协议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1 监测节点与IPv6网路通信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3.2.1 GD32微处理器
        3.2.2 数据采集模块
        3.2.3 实时显示模块
        3.2.4 报警模块
        3.2.5 电源电路
        3.2.6 UART模块
    3.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4.1.1 监测节点软件流程
        4.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1.3 实时显示模块
        4.1.4 报警模块软件设计
        4.1.5 UART模块
        4.1.6 通信协议
    4.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2.1 搭建ESP32 SDK开发环境
        4.2.2 移植LwIP轻型协议栈
        4.2.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平台与APP开发
    5.1 云平台
        5.1.1 云平台总体设计
        5.1.2 TCP server
        5.1.3 Data back
        5.1.4 Web页面
        5.1.5 云平台部署
    5.2 APP
        5.2.1 APP总体设计
        5.2.2 APP功能模块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配置
    6.2 监测节点测试
        6.2.1 监测节点硬件测试
        6.2.2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通信测试
    6.3 IPv6网络通信网关测试
        6.3.1 IPv6网络ping测试
        6.3.2 监测节点与网关稳定性测试
    6.4 云平台测试
        6.4.1 云平台压力测试
        6.4.2 Web页面功能测试
    6.5 APP测试
    6.6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therCAT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EtherCAT与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2.1 EtherCAT协议概述
        2.1.1 拓扑结构
        2.1.2 EtherCAT协议栈结构
        2.1.3 帧结构与数据传输方式
        2.1.4 数据流类型与寻址方式
        2.1.5 分布时钟
    2.2 IPv6技术简介
        2.2.1 IPv6首部格式
        2.2.2 IPv6扩展首部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EtherCAT与 IPv6 的转换方法研究
    3.1 协议转换装置整体设计
    3.2 EtherCAT数据包的识别
    3.3 帧格式转换方法
        3.3.1 整网转换方法
        3.3.2 开放模式下的转换方法
    3.4 优先级转换方法
    3.5 IPv6扩展首部的添加
        3.5.1 逐跳扩展首部
        3.5.2 分段扩展首部
    3.6 EtherCAT与 IPv6 地址转换
        3.6.1 32位从站地址转换
        3.6.2 IPv4地址转换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EtherCAT与 IPv6 转换机制实现
    4.1 软件需求
    4.2 软件整体设计
        4.2.1 整网帧格式转换流程
        4.2.2 IPv4首部转换
    4.3 EtherCAT主站Socket分析
    4.4 帧分析模块的实现
    4.5 EtherCAT与 IPv6 优先级转换的实现
    4.6 扩展首部的添加
        4.7.1 EtherCAT从站地址与IPv6 地址转换
        4.7.2 开放模式下IPv6地址转换
    4.8 本章总结
第5章 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主从站平台软件硬件介绍
        5.1.1 硬件介绍
        5.1.2 软件介绍
        5.1.3 验证平台的搭建
    5.2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测试
        5.2.1 优先级与流标识的转换测试
        5.2.2 地址转换测试
        5.2.3 扩展首部添加测试
        5.2.4 整网帧格式转换
    5.3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性能测试
        5.3.1 协议转换时间测试
        5.3.2 资源占用测试
        5.3.3 协议转换的功能对比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3)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IPv6与网络测量技术
    2.1 IPv6协议分析
        2.1.1 IPv6的诞生背景
        2.1.2 IPv6的格式和结构
        2.1.3 IPv6的地址类型
        2.1.4 IPv6与IPv4的异同
        2.1.5 ICMPv6协议
        2.1.6 IPv6过渡技术
        2.1.7 IPv6的重要意义
    2.2 网络侧量的基本概念
    2.3 网络侧量的分类
    2.4 基准网络侧量指标
        2.4.1 时延
        2.4.2 HTTP/HTTPS响应时间
        2.4.3 可达性
        2.4.4 丢包率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网络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3.1 实验工其及环境
        3.1.1 Nodejs特性与架构
        3.1.2 Socket编程
        3.1.3 MongoDB数据库存储
        3.1.4 测量系统环境
    3.2 全国高校基本信息爬虫
    3.3 网络测量方式的研究
        3.3.1 DNS测量方式
        3.3.2 ICMPv6/v4测量方式
        3.3.3 HTTP/HTTPS测量方式
    3.4 测量系统的实现
        3.4.1 测量系统的架构
        3.4.2 网络测量过程
        3.4.3 Nodejs实现高并发测量
        3.4.4 时间戳打点与精度
    3.5 实验数据存储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IPv6网络测量结果分析
    4.1 评价标准
        4.1.1 DNS测量的评价标准
        4.1.2 ICMP测量的评价标准
        4.1.3 HTTP/HTTPS测量的评价标准
        4.1.4 IPv6与IPv4对比评价标准
    4.2 实验数据选取
    4.3 DNS测量结果
    4.4 ICMP测量结果
    4.5 HTTP/HTTPS测量结果
    4.6 CERNET环境下IPv6/IPv4性能和稳定性对比分析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5.1 数据可视化简介
    5.2 数据可视化平台架构
    5.3 IPv6测量结果数据可视化
        5.3.1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详情
        5.3.2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率南丁格尔玫瑰图
        5.3.3 全国高校IPv6覆盖率地图
        5.3.4 数据可视化平台其它功能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4)IPv6网络拓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IPv6网络拓扑测量的相关知识
    2.1 接口级IPv6网络拓扑测量技术
        2.1.1 Traceroute技术
        2.1.2 大规模拓扑测量技术
    2.2 IPv6地址的结构、分配、规划、部署与预测
        2.2.1 IPv6地址结构
        2.2.2 IPv6地址分配、规划与部署
        2.2.3 IPv6地址预测
    2.3 复杂网络中节点重要性评估
        2.3.1 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2.3.2 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技术
    3.1 简介
    3.2 IPv6存活地址列表收集与融合
    3.3 IPv6存活地址列表特征分析
        3.3.1 IPv6网络前缀分析
        3.3.2 IPv6接口标识分析
    3.4 IPv6存活地址前缀列表预测
    3.5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与分析技术
    4.1 简介
    4.2 测量点自动化部署与采集
        4.2.1 支持IPv6 traceroute的 VPS测量点部署
        4.2.2 支持IPv6 traceroute的 Looking Glass测量点采集
    4.3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协作算法
        4.3.1 面向完整性的跨平台的IPv6拓扑测量协作算法
    4.4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总体架构
        4.4.2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IPv6网络拓扑测量实验
    5.1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实验
        5.1.1 IPv6存活地址列表收集与融合
        5.1.2 IPv6存活地址列表特征分析
        5.1.3 IPv6存活地址前缀列表预测
        5.1.4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
    5.2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与分析实验
        5.2.1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测量实验
        5.2.2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协作实验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IPV6地址介绍
    2.1 IPV6地址概述
        2.1.1 IPv6地址
        2.1.2 IPv6地址结构
        2.1.3 IPv6地址分配
        2.1.4 IPv6地址规律
    2.2 IPV6地址配置方式
    2.3 IPV6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地址扫描技术和相关理论
    3.1 地址扫描技术
        3.1.1 地址扫描流程
        3.1.2 已有地址扫描工具
    3.2 信息论相关介绍
        3.2.1 信息的基本概念
        3.2.2 信息的度量
    3.3 聚类算法
        3.3.1 聚类算法简介
        3.3.2 基于密度聚类算法OPTICS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密度聚类的IPV6地址最优子集生成方法
    4.1 问题描述
    4.2 算法整体设计
    4.3 基于密度聚类的地址最优子集生成算法
        4.3.1 构建IPv6种子地址熵结构
        4.3.2 IPv6种子地址集聚类
        4.3.3 IPv6地址最优子集生成
    4.4 实验与分析
        4.4.1 实验环境介绍
        4.4.2 数据预处理
        4.4.3 实验结果
        4.4.4 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TGAS的 IPV6 地址扫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2 总体结构设计
    5.3 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3.1 种子地址集获取模块
        5.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5.3.3 地址最优子集生成模块
        5.3.4 数据展示模块
    5.4 系统测试
        5.4.1 测试环境
        5.4.2 测试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文章主要内容
第2章 主要理论技术概述
    2.1 IPv6 协议
    2.2 IPv4与IPv6 对比
    2.3 双栈过渡技术简介
    2.4 隧道过渡技术简介
    2.5 NAT技术简介
        2.5.1 NAT技术概述
        2.5.2 NAT444 策略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域网的规划与建设分析
    3.1 某公司现网拓扑情况
    3.2 现网问题分析
        3.2.1 设备改造
        3.2.2 人员能力提升
        3.2.3 IPv4 网络体验感知
    3.3 IPv6 过渡需求原则及城域网改造范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域网IPv4向IPv6 过渡方案
    4.1 某公司城域网网络现状
        4.1.1 网络改造计划
        4.1.2 存在的短板问题
    4.2 IPv6 过渡技术选择
    4.3 城域网IPv6 过渡步骤
    4.4 某公司地址规划
        4.4.1 地址核算模型
        4.4.2 网络及用户地址规划
    4.5 某公司城域网IPv6 过渡方案设计
        4.5.1 网络基本情况介绍
        4.5.2 改造内容
        4.5.3 现网协议部署情况
        4.5.4 路由协议部署
        4.5.5 家庭宽带接入部署
        4.5.6 网络安全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域网配置与测试
    5.1 设备配置总体原则
    5.2 核心NE5000E设备配置
        5.2.1 ISIS路由协议配置
        5.2.2 BGP路由协议配置
        5.2.3 静态路由配置
    5.3 华为BRAS(ME60-X16)设备配置
        5.3.1 全局下开启IPv6 功能
        5.3.2 BRAS互联接口IPv6 配置
        5.3.3 路由协议配置
    5.4 场景测试及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WIA-PA网络研究现状
        1.2.2 时间敏感网络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关键技术分析
    2.1 WIA-PA网络及其标准概述
        2.1.1 WIA-PA拓扑结构
        2.1.2 WIA-PA协议栈结构
        2.1.3 WIA-PA虚拟通信关系
        2.1.4 WIA-PA数据流
    2.2 时间敏感网络及其标准概述
        2.2.1 时间敏感网络协议概述
        2.2.2 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钟同步
        2.2.3 时间敏感网络的流预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机制研究
    3.1 问题分析
    3.2 WIA-PA与 TSN转换机制总体设计
    3.3 WIA-PA与 TSN帧格式转换方法
        3.3.1 数据链路层帧格式转换
        3.3.2 整网帧格式转换
    3.4 WIA-PA与 TSN优先级和流识别策略
        3.4.1 优先级转换
        3.4.2 流识别转换
    3.5 WIA-PA与 TSN地址转换方法
        3.5.1 TSN网络寻址方式
        3.5.2 WIA-PA地址与MAC地址转换
        3.5.3 WIA-PA地址与IPv6 地址转换
    3.6 WIA-PA与 TSN跨网时钟同步方案
    3.7 WIA-PA与 TSN带宽预留机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机制实现
    4.1 需求分析
    4.2 软件总体结构
    4.3 WIA-PA与 TSN优先级和流识别转换的实现
    4.4 WIA-PA与 TSN地址转换的实现
    4.5 WIA-PA与 TSN跨网时钟同步的实现
    4.6 WIA-PA与 TSN带宽预留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平台的搭建与软硬件组成
        5.1.1 测试平台的搭建
        5.1.2 硬件平台
        5.1.3 软件平台
    5.2 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功能测试
        5.2.1 优先级与流识别转换测试
        5.2.2 地址转换测试
        5.2.3 帧格式转换测试
        5.2.4 带宽预留测试
        5.2.5 时钟同步测试
    5.3 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性能测试
        5.3.1 转换时间测试
        5.3.2 资源占用测试
        5.3.3 同步精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8)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2 理论与相关技术
    2.1 6 LoWPAN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
        2.1.1 报文分片与重组
        2.1.2 技术优势
    2.2 IPv6 过渡技术
        2.2.1 隧道技术
        2.2.2 双协议栈技术
        2.2.3 转换技术
3 网关整体设计
    3.1 智能家居网关整体结构
    3.2 6 LoWPAN传感网接入网关
        3.2.1 6 LoWPAN接入模块软硬件设计
        3.2.2 传感网络的实现
    3.3 网关接入IPv4 网络设计
    3.4 智能家居网关服务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数据转换机制设计
    4.1 数据转换机制总体架构设计
    4.2 IPv4 数据格式
    4.3 地址转换设计
        4.3.1 地址映射整体设计
        4.3.2 地址信息库设计及实现
        4.3.3 地址端口池的设计实现
    4.4 协议转换模块设计
        4.4.1 IP协议转换
        4.4.2 ICMP协议转换
        4.4.3 传输层协议转换
        4.4.4 校验和更新算法
    4.5 本章小结
5 数据流量控制机制设计
    5.1 整体设计
    5.2 流量识别模块
        5.2.1 Linux流量识别技术
        5.2.2 流量识别模块详细设计
    5.3 流量控制模块
        5.3.1 Linux内核流量控制基本结构
        5.3.2 流量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智能家居网络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1.1 软硬件测试工具
        6.1.2 测试系统结构
    6.2 地址转换及连通性测试
        6.2.1 WiFi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6.2.2 4 G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6.2.3 以太网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6.3 协议转换测试
        6.3.1 IP协议及UDP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6.3.2 ICMP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6.4 网关处理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6.4.1 处理时延测试
        6.4.2 丢包率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系统需求及关键技术分析
    2.1 家庭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2 关键技术分析
    2.3 新型物联网平台
    2.4 本章小结
3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2 智能家居设备模型设计
    3.3 设备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设备节点接入设计与实现
    4.1 设备节点接入总体设计
    4.2 设备节点设计与实现
    4.3 设备节点网络接入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实验平台介绍
    5.2 多源异构设备IPv6 组网试验
    5.3设备管理功能实验
    5.4 固件升级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6LoWPAN技术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现状
        1.1.2 充电桩与“智慧城市”
    1.2 研究现状
        1.2.1 充电桩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支持项目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充电桩通信网络和6Lo WPAN技术
    2.1 充电桩通信网络
        2.1.1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通信网络
        2.1.2 分散式充电桩的通信网络
    2.2 IPv6 技术和全IP化网络
    2.3 6LoWPAN技术简介
        2.3.1 6LoWPAN和 IEEE802.15.4 标准
        2.3.2 6LoWPAN的协议栈
        2.3.3 6LoWPAN的体系架构
        2.3.4 6LoWPAN中的邻居发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总体设计
        3.1.1 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特点
        3.1.2 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基本架构
    3.2 充电桩终端6LoWPAN网络
        3.2.1 充电桩终端节点功能设计
        3.2.2 充电桩终端6LoWPAN网络的拓扑设计
    3.3 6LBR节点设计
        3.3.1 融合IPv4 网络方案
        3.3.2 6LBR协议栈设计
    3.4 基于Co AP的 B/S架构远程访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实验设计
    4.2 仿真实验平台搭建
        4.2.1 实验平台软件环境搭建
        4.2.2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4.3 RPL 路由仿真实验
        4.3.1 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节点自动加入网络测试实验
        4.4.1 节点参数设置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中相关程序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葛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邴群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3]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D]. 刘天一.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IPv6网络拓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产毛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D]. 王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12)
  • [6]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D]. 吴念达. 吉林大学, 2019(03)
  • [7]WIA-PA网络与时间敏感网络转换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曾垒培.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8]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D]. 高天铸.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D].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6LoWPAN技术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 张金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使用IPv6网络平台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