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开发

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开发

一、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高辉[1](2015)在《基于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兰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单位、企业开始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作为教育行业不能落后于目前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针对临沂市兰山区小学升初中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小学升初中信息管理系统。本文详细评述了我们开发的基于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小学升初中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管理系统设计、管理系统实现以及测试的各个环节。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用户子系统、中学用户子系统和教育局用户子系统。我们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把结构化模型和生命周期法应用到该系统的开发之中,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第一章对本文的开发背景、开发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的主要组织结构进行了介绍。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对目前国内外成熟的入学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主要对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和软件工具进行了介绍,介绍的技术包括.NET Framework、UML技术。介绍的主要开发工具包括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Sqlserver数据库、Dreamweaver网页设计工具和IIS 7.0。(2)第三章主要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进行了介绍。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概述、系统开发可行性、系统设计目标、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系统功能分析、系统部分功能流程分析、系统性能分析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第四、五章主要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系统架构概要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其中系统概要设计包括系统设计目标、系统设计原则、系统总体架构图设计、系统网络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架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主要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数据库进行详细设计进行了介绍。(3)第六章主要对系统的实现和测试进行了介绍。系统实现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实现环境、学生用户子系统实现、中学用户子系统实现和教育局用户子系统实现。系统测试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测试环境、系统测试方案、系统测试用例和系统测试结果。最终实现了一套用于临沂市兰山区小学升初中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育局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又能提高教育的办事效率。而且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使小学升初中变得更加正规、更加公平。

管春磊,强静,安德华[2](2012)在《NASA载人星际飞行地面模拟试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载人星际飞行期间,航天员需要完成比绕地球低轨道飞行更为复杂的任务并克服更多苛刻环境威胁,为了完成前期工程研制、航天员训练、任务实施等研究,必须进行大量的地面模拟试验。NASA在过去10年实施了6项模拟计划,试验内容从单一设备测试到综合性多任务大型试验,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和细化,研究深入性不断增强。本文对这些模拟计划的类别和研究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总体研究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我国航天医学工程领域实施载人星际飞行地面模拟试验需要的研究内容建议。

魏浩东[3](2011)在《硬盘加载与卸载及冲击过程中的动力学和摩擦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硬盘驱动器作为主要存储媒介,是依靠磁头与硬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数据存储与交换的。随着对大容量硬盘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意外冲击等因素,对硬盘驱动器中的磁头/磁盘界面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应用斜坡加载/卸载(ramp load/unload,简称L/UL)技术的硬盘驱动器,有助于提高硬盘驱动器的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因此,研究硬盘驱动器的磁头/磁盘界面动力学和摩擦学,准确预测加载/卸载、冲击和振动扰动下硬盘驱动器的动力学性能,对延长硬盘驱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硬盘在冲击环境下磁头/磁盘界面可靠性,实现硬盘驱动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磁头的飞行高度及相关的磁头与盘片的摩擦学和动力学进行研究,基于纳米摩擦学的相关原理,确定在加载及卸载过程中影响磁头运动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分析此过程中磁头悬臂与其支承装置之间的摩擦学特性,基于磁头/磁盘系统对内部干扰和外部激励的动态响应性能的分析,从接触面的形成、接触区的压力分布、空气轴承的形成与失效、接触面摩擦磨损的形成等角度,对加载/卸载机制下这些因素对磁头及浮动块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针对磁头/磁盘界面纳米级间隙下的稀薄气体润滑问题,借助于稀薄气体修正的雷诺方程,提出了基于PDE模块的快速、准确求解超薄气体润滑雷诺方程的数值方法,对硬盘驱动器中的磁头/磁盘系统工作界面上产生的空气轴承气体压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出了正压型轴承和负压型轴承在稳态工作下的动压特性,以及在加载/卸载和冲击过程中空气轴承的瞬态特性,总结出空气轴承气膜压力分布对硬盘动态特性的影响。考虑到磁盘与浮动块、提升臂与斜坡、浮动块与悬臂凹坑之间的摩擦、接触和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悬臂斜坡加载/卸载的动力学模型,并数值仿真研究硬盘驱动器斜坡加载/卸载的动力学特性,利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纳米尺度下的磁头悬臂(提升臂)与斜坡(Ramp)接触的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的加载/卸载速度、斜坡倾角、斜坡过渡圆角、提升臂与斜坡之间接触刚度和提升臂圆角等因素,对磁头悬臂与斜坡接触和摩擦特性的影响,为正确选择斜坡元件材料及优化斜坡工作表面形貌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磁头在加载/卸载过程中运动的平稳性,减少磁头与盘片发生撞击的几率。研究磁盘驱动器加载/卸载机制的冲击特性。建立了磁头、悬臂和磁盘系统的抗冲击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和COMSOL联合仿真数值研究磁盘驱动器的抗冲击特性,确立了冲击脉冲宽度和冲击加速度峰值对硬盘磁头飞高和内部各组件之间接触特性的影响,确定特定转速及预载荷下磁头/磁盘界面失效(即磁头和磁盘之间发生撞击)的极限外界冲击载荷,对系统承受的外界冲击载荷极限进行预测。硬盘驱动器整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冲击脉冲时间和脉冲幅值对硬盘驱动器在非工作状态下内部组件之间的接触特性的影响。研制了用于测量加载/卸载过程中磁头悬臂摩擦学特性的两向力传感器,设计了磁盘驱动器加载/卸载机制特性试验台。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加载/卸载速度及斜坡倾角等参数对加载/卸载过程中悬臂组件的摩擦学特性的影响,借助于纳米级激光位移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研究了硬盘驱动器在加载/卸载过程中浮动块和悬臂的动态特性,对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测得了磁头悬臂组件的刚度和结构阻尼,完善了动力学模型。

鲁佳兵[4](2011)在《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安全。在一些政府部门,网络分为涉密网和非涉密网。涉密网严格和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而非涉密网并不强制物理隔离。由于和互联网联通,信息泄露的几率较大。所以对非涉密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是一种防止涉密文件泄露的强制性检查系统。系统工作在对保密有很高要求的非涉密局域网中,以C/S结构部署在局域网内部。由服务器端设定检查策略,并控制客户端的检查模块进行涉密信息检查。本文分析了涉密信息检查系统的功能和模块结构。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着重对系统实现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成熟的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但是针对计算机用户本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来达到保密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做了这方面的工作,文章所包含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局域网中涉密检查的需求分析通过目前国内外各种计算机安全状况报告,了解到计算机和网络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进而了解到局域网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介绍了国内外各种信息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软件。提出很多安全事件实际上是由于用户违规操作造成的。提出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通过约束计算机用户的行为,防止涉密信息泄露。2、局域网涉密信息系统设计根据涉密检查的需求,设计了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设置检查的策略,并控制客户端进行涉密检查。客户端接收服务端的指令进行涉密检查,另一方面客户端也根据检查策略,间隔一段时间启动涉密检查。3、局域网涉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对于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实现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包括:(1)局域网拓扑结构发现。使用ICMP协议和SNMP协议发现局域网中主机的拓扑结构。(2)文件遍历查找。对比几种磁盘遍历方式,并使用EVERYTHING接口在NTFS文件系统中查找文件。(3)文档的结构分析。分析了常用的办公文档格式,并对文档内容进行操作。(4)软件的防删除机制。介绍了一些防删除的思路,包括HOOK技术和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

李健[5](2011)在《供暖企业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上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发展。供暖企业担负着城市冬季取暖的重要工作,供暖费用的收取是供暖企业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供暖前的缴费高峰期,业务的处理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在企业内部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帮助处理解决收费管理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系统提供了比较完善实用的管理功能,具有较好的信息综合效能,有效的解决了该供暖企业收费管理中的信息混乱、重复和不能共享的现状。本收费管理系统是根据供暖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为供暖企业提供了一种信息化的收费管理方案,以帮助提高供暖企业的收费工作效率为目标,实现了收费、财务管理、清欠等业务处理的一体化。本系统体系结构采用C/S架构,包括信息查询、财务管理、收费管理、凭证、清尾欠等七个部分,后台数据库采用了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系统的开发工具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PowerBuilder。论文首先从系统的开发背景、企业具体需求和实现意义以及对所使用的开发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设计部分从系统实现目标、实现思路和系统分析着手,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实现部分介绍了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论文通过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指出了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系统的最终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估。

张旭[6](2010)在《古籍文献数据化中的卡片管理系统》文中提出在古籍文献整理专业领域当中,文献数据化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古籍整理学科的重点。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使得文献整理数据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当初刚刚起步的万维网络,到CNKI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从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到全国各重点高校的电子图书馆的普及;从文献信息文本的OCR扫面录入到古籍各个版本之间的计算机自动校勘,古籍文献的数据化进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阶段,古籍数据化领域的研究重点则是从前期开发单一数据库类型的存储搜寻模式,转移到开发简便多样的应用辅助型软件的模式。这无疑是一种在原有单一工作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下,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利用资源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笔者自行开发的古籍文献卡片管理系统其基本功能就是提高电子文本的使用率,减少在整理古籍文献过程中卡片繁多、不便查找归档的麻烦。并且通过系统内的信息检索查找功能,实现古籍文献整理过程的高效运行。同时该系统还留有开放式接口,可以和其他同类型的应用软件相融合匹配,具备二次开发和多次开发的潜力。但由于该研究方向属于文献整理学科与计算机软件开发学科相交叉的新型学科方向,在形成毕业论文时则不便于附带软件光盘实物,望各位审评老师给予谅解。

李莼蒲[7](2009)在《基于Intel VT技术的PC虚拟化平台研究与测试》文中指出虚拟化技术允许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多个虚拟机在同一物理机上独立地并行地运行。从概念上讲虚拟化是一个抽象层,它将物理硬件与操作系统分开,从而提供更高的IT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虚拟机技术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体系结构的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公司的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弥补了软件虚拟化性能降低较大的缺陷,使得虚拟机具有“接近真实机器”的性能表现,促进了虚拟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Xen是作为x86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在单一物理主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具有很好的隔离性,这种方法可以改善一部分由虚拟化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不必修改客户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由于Xen技术和Intel VT技术仍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性能损耗,所以虚拟化平台是以提高虚拟机系统的性能为最终目标的。同时,虚拟机环境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已经发现针对虚拟机平台的恶意攻击,且出现了虚拟机感知式的恶意软件。利用可信技术来构建高性能虚拟化平台是解决虚拟机安全性很好的解决方案。随着虚拟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化平台的测试日益兴起。但由于起步晚,虚拟化测试规范尚不完善,特别是面向PC应用的虚拟化平台测试领域还是空白。因此,对新的基于PC虚拟化技术的测试流程和方法的探索,有助于促进PC虚拟化平台的产品化进程以及性能进一步优化。本文基于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进行了如下几项工作:1.对基于Intel VT技术和Xen构架的虚拟机技术进行分析,掌握高性能、高可靠性虚拟化平台技术原理:2.对物理机环境、Xen环境和高性能、高可靠性虚拟化平台进行对比测试,为虚拟化平台的规格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支持:3.研究计算机测试理论和PC主流测试技术,调研目前主流虚拟化测试工具,完成PC虚拟化平台自动测试工具的设计和实现,并推广到项目组使用;4.依据软件测试理论和虚拟化平台项目之一,SMC(安全管理客户端)项目规格要求建立虚拟化测试的模型。以传统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理论和规范为依托,对PC虚拟化系统的测试进行规划和设计,完成测试方案的设计和测试用例的编写。5.搭建SMC(安全管理客户端)实验环境,完成系统测试,详细对比和分析高性能的可信虚拟平台在终端的表现。PC虚拟化平台是为了提高虚拟化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管理性和用户感受而设计的。随着虚拟化技术在终端更广泛的应用,相应的测试技术研究也会逐步开展。

石云[8](2008)在《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中联合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安全技术大都属于静态机制,局限于防护环节,难以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入侵检测技术作为动态安全模型P2DR中检测部分的主要技术手段,能主动对网络和网络上的主机行为进行有效地识别和响应,从而检测外部入侵和内部误用,为网络提供安全保护。本文针对当前入侵检测系统误警率和漏检率较高的问题,对数据融合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如下:①在研究混合型入侵检测理论的基础上,对前期项目——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②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进行了改进,采用两层结构,在协议分析层之上,增加了联合分析层。联合分析层运用数据融合技术,采用改进型D-S证据理论作为数据融合算法,对上一层的报警信息进行融合和关联,以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③采用插件方式,分三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进行研制,最终在Windows平台上实现了一个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对研制的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使用相同的测试数据集对原有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从实验结果对比后看出,具有两层结构的混合型入侵系统的检测能力有所提高,其检出率和误报率都优于原有系统。

喻顺海[9](2008)在《基于Windows微过滤器模型的U盘透明加密文件系统(UTEFS)研制》文中研究指明U盘(本文泛指存储卡、USB记忆棒和USB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信息存储和信息交换设备,U盘在给我们提供使用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为了防止U盘失泄密,一些从事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的公司和个人研制出了许多以数据加密技术为核心U盘信息安全保护产品,不同程度地保护了信息安全,推动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U盘使用所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以及现有各种磁盘文件加密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法、特点和不足,介绍了与课题相关的Windows系统模型、I/O管理器、虚拟内存管理器(VMM)、缓存(cache)管理器、文件系统驱动程序、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程序、数据加密算法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深入剖析了Windows微过滤器(mini-filter)[1]模型的基本架构、实现原理、技术规范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Windows微过滤器模型的U盘透明加密文件系统(以下简称UTEFS)的设计方案,明确了系统需求、性能指标、功能要求和总体架构,并详细介绍了UTEFS各个模块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最后指出了UTEFS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之处,并提出了解决的基本考虑。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证明:UTEFS具有安全、稳定、通用、便利等特点,可以有效保护U盘信息安全,并为U盘信息交换提供安全保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蔡宇华[10](2008)在《浅谈高职院校机房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内涵、特征、传播途径及病毒检测的探讨与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机房防治病毒存在的特殊性,提出了高职院校机房计算机病毒的清除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行,更好地维护教学秩序。

二、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兰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简介
    2.1 .NET Framework框架介绍
    2.2 统一建模语言(UML)介绍
    2.3 相关开发工具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和开发可行性分析
        3.1.1 系统概述
        3.1.2 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3.3 系统功能性需求描述
        3.3.1 系统功能分析
        3.3.2 系统部分功能流程分析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描述
        3.4.1 系统性能分析
        3.4.2 系统安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架构概要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4.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4.2.1 系统总体架构图
        4.2.2 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4.3 系统功能架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5.1 系统类设计
    5.2 模块功能详细设计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5.3.1 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5.3.2 系统数据库逻辑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6.1 系统实现环境
    6.2 小学用户子系统实现
    6.3 中学用户子系统实现
    6.4 教育局用户子系统实现
        6.4.1 登录模块实现
        6.4.2 学生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6.4.3 审批管理模块实现
        6.4.4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6.4.5 学生录取模块实现
        6.4.6 内容管理模块实现
    6.5 系统测试
        6.5.1 系统测试的环境与方案
        6.5.2 系统测试用例和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2)NASA载人星际飞行地面模拟试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ASA地面模拟试验项目概要
    1.1 荒漠试验项目
        1.1.1 主要研究结果与特点
        1) 增加了出舱活动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EVA) 范围和时间。
        2) 人的因素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提高了任务与系统和设备的匹配度。
        4) 高级专家团队提高了科学任务水平。
        5) 成功运用各种仿真工具。
        1.1.2 暴露出的问题与评估
        1) 需要精简样本采集工具。
        2) 需要改进视频音频设备。
        3) 需要建立规模较大的科学保障小组。
        4) 需要提高数据系统效率。
    1.2 NASA极端环境任务实施项目
        1.2.1 主要研究结果与特点
        1) 模拟方法不断发展。
        2) 航天医学研究项目增多。
        3) 为近地小行星限制和转移技术提供经验。
        1.2.2 暴露出的问题与评估
    1.3 霍顿-火星计划
        1.3.1 主要研究结果与特点
        1) 自动化钻孔项目获得重要进展。
        2) 成功实施远程医学研究。
        3) 为研究火星地质和地形提供基础。
        4) 为星际表面科学采样积累经验。
        1.3.2 暴露出的问题与评估
    1.4 帕维金湖研究项目
        1.4.1 主要研究结果与特点
        1) 使用潜水器极大地扩展了测绘范围。
        2) 追逐艇能够进行及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3) 数据系统能够提高任务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1.4.2 暴露出的问题与评估
        1) 需要注意AUV和DeepWorker的安全距离。
        2) 实时发送音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5 莫纳克亚山实地资源使用项目
        1.5.1 主要研究结果与特点
        1) 探索任务中对关键任务进行相关测试。
        2) 改进了测试平台的建设。
        3) 成功地试验了资源制造。
        4) 实现了多国硬件集成。
        1.5.2 暴露出的问题与评估
        1) 防尘问题始终是星际表面作业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
        2) 在国际合作项目中需要优化系统集成。
    1.6 南极充气式月球居住舱模拟研究项目
        1.6.1 主要研究结果与特点
        1.6.2 暴露出的问题与评估
        1) 需要提高自主维修能力。
        2) 传感器兼容性有待加强。
        3) 需要调整设备安装和固定方法。
2 NASA地面模拟研究特色与启示
    2.1 NASA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的特色
        1) 硬件测试采取边建边测的模式。
        2) 不断积累任务实施和乘组训练经验。
        3) 技术测试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
        4) 逐步增加国际合作和技术集成。
        5) 任务内容随载人航天政策进行调整。
        6) 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并提高公众参与度。
    2.2 NASA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的启示
3 结语

(3)硬盘加载与卸载及冲击过程中的动力学和摩擦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硬盘主要组成结构
    1.3 硬盘技术研究现状
        1.3.1 磁头/磁盘界面气体润滑
        1.3.2 硬盘加载/卸载技术
        1.3.3 硬盘抗冲击性能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体润滑理论及雷诺方程的数值求解
    2.1 引言
    2.2 磁头/磁盘界面的气体润滑和雷诺方程的修正
    2.3 磁头/磁盘界面超薄气体润滑雷诺方程的求解
        2.3.1 有限差分法
        2.3.2 基于PDE 方法的雷诺方程求解
    2.4 计算精度分析
    2.5 磁头/磁盘界面的气膜力的稳态特性
        2.5.1 平板型浮动块的压力分布
        2.5.2 双轨型浮动块的压力分布
        2.5.3 负压型浮动块的压力分布
    2.6 磁头/磁盘界面的气膜力的瞬态特性
        2.6.1 Tri-pad 正压型轴承的瞬态特性
        2.6.2 Tri-pad 负压型轴承的瞬态特性
    2.7 表面形貌对气膜的影响
        2.7.1 粗糙度对气膜压力的影响
        2.7.2 波纹度对气膜压力的影响
        2.7.3 单凸起接触气膜压力特性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盘驱动器冲击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硬盘冲击的动力学建模
    3.3 动力学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3.3.1 等效刚度和等效质量的确定
        3.3.2 磁头/磁盘界面的接触
        3.3.3 凹坑与浮动块的接触
        3.3.4 磁盘振动参数
    3.4 硬盘驱动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冲击仿真
        3.4.1 数值方法
        3.4.2 仿真结果
        3.4.3 冲击加速度幅值的影响
        3.4.4 冲击脉宽的影响
    3.5 硬盘驱动器冲击特性的有限元仿真
        3.5.1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设定
        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盘驱动器的加载/卸载动力学
    4.1 引言
    4.2 动力学模型的建模
        4.2.1 硬盘的加载/卸载机构
        4.2.2 硬盘加载/卸载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3 动力学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4.3.1 提升臂与凹坑悬臂的耦合刚度确定
        4.3.2 提升臂与斜坡元件的接触模型
    4.4 加载/卸载动力学仿真及参数优化
        4.4.1 加载/卸载特性仿真
        4.4.2 加载/卸载速度的影响
        4.4.3 接触刚度的影响
        4.4.4 斜坡圆角的影响
        4.4.5 斜坡倾角的影响
        4.4.6 提升臂圆角的影响
        4.4.7 空气轴承挤压特性的影响
    4.5 加载/卸载过程中的摩擦能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硬盘加载/卸载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双向力传感器
        5.2.1 力传感器结构及测量电路
        5.2.2 力传感器的标定
    5.3 悬臂组件刚度和阻尼特性实验
        5.3.1 激光位移传感器与位移测量法
        5.3.2 实验方法
    5.4 硬盘驱动器加载/卸载的实验
        5.4.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5.4.2 数据采集系统
        5.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网络安全和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技术现状
    2.1 网络安全现状
    2.2 网络安全产生的原因
        2.2.1 技术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国内外网络安全技术发展
        2.3.1 防火墙技术
        2.3.2 入侵检测技术
        2.3.3 反病毒技术
    2.4 局域网涉密检查技术现状
第三章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设计
    3.1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设计目标
    3.2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设计
        3.2.1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主要功能
        3.2.2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结构
        3.2.3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工作流程
第四章 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4.1 局域网拓扑结构发现
        4.1.1 局域网拓扑结构发现的目的
        4.1.2 TCP/IP协议
        4.1.3 ICMP协议
        4.1.4 SNMP协议
        4.1.5 使用ICMP和SNMP发现局域网拓扑结构
    4.2 磁盘文件的遍历
        4.2.1 磁盘文件遍历介绍
        4.2.2 对NTFS磁盘分区查找使用Everything接口
        4.2.3 相同文件多次遍历的处理
    4.3 Microsoft office文档结构分析
        4.3.1 word格式分析
        4.3.2 Word文档信息获取方法
        4.3.3 其他文档格式的处理
    4.4 局域网涉密系统防删除机制
        4.4.1 防删除机制的必要性
        4.4.2 系统软件运行可能遇到的威胁
        4.4.3 程序应对威胁采取的一般措施
        4.4.4 Hook技术防删除
        4.4.5 利用文件过滤驱动防止文件被删除
第五章 结束语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
致谢

(5)供暖企业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
    1.2 项目的开发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组成结构
第2章 关键技术
    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2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2.3 系统开发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分析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3.4 业务流程分析
    3.5 数据流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暖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4.2 架构设计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 系统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暖收费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5.2 财务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分公司财务管理模块的实现
    5.4 收费管理模块的实现
    5.5 收费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
    5.6 凭证录入模块的实现
    5.7 清尾欠管理模块的实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软件测试
    6.2 测试环境
    6.3 测试计划
    6.4 测试结果与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古籍文献数据化中的卡片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数据化学科综述
    第一节. 文献数据化在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一. 古籍文献数据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 文献数据化学科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一) 文献数据化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融入软件工程学的开发流程
        (二) 软件工程学的开发流程融入到文献数据化研究中
    第二节. 文献数据化发展的阶段性回顾
        一. 古籍文献网络化在文献数据化的起步阶段得到推广
        (一) CNKI中国知网在全球有15个交换服务中心和500多个镜像站,为近6000机构提供知识服务
        (二) CNKI中国知网一共正式出版22个数据库电子期刊,囊括的资源总量达到全国同类资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三) 用户可通过该网站进行数据库检索
        (四) CNKI源数据库跨库检索平台可以一次性对CNKI系列源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获得全文,实现源数据库"一站式"检索
        (五) CNKI提供免费浏览,包括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本年度以前的题录、摘要信息的免费使用
        (六) 数据库提供导航浏览检索功能、初级检索功能(全文检索、篇名检索、作者检索、机构检索、关键词检索、中文摘要检索、引文检索、基金检索、中文刊名检索、分类检索、二次检索)、高级检索功能、专业检索功能
        (七) 对检索结果的题录和摘要提供中文、英文、中英文对照三种显示方式,同时具有输出题录、输出题录摘要、网上浏览全文、下载全文、打印全文、全文摘要和编辑等功能
        二. 古籍文献录入技术在递进阶段日益成熟
        (一) OCR文本扫描技术当中遇到的字体问题以及字库问题
        (二) 通过确定流程来逐步解决文献录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 现阶段制作文献检索系统的规范是文献数据化发展的重点
第二章 已出现的文献数据化软件若干功能的评述
    第一节. 《四库全书》
    第二节. 《四部丛刊》
    第三节. 《通仁文献检索系统》(即"E书库"系统)
    第四节. 《国学宝典》
第三章.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研发过程下的问题定义
    第一节.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的问题来源
        一.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的目标
        三.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的主题内容
        四.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开发卡片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一. 卡片管理系统当中"同步取词"部分的可行性分析
        二. 卡片管理系统当中"查看"部分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古典文献卡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 前台设计时需要的编程语言及优点
        二. 后台设计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作为数据库
        三. 功能描述
        四. 行为描述
第四章. 古典文献卡片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功能详细设计
    第一节. 软件主界面
    第二节. 文件
        一. 打开文档
        二. 保存文档
        三. 另存文档为
        四. 最近文件
        五. 退出
    第三节. 编辑
        一. 撤销
        二. 重做
        三. 剪切
        四. 复制
        五. 全选
        六. 粘贴
        七. 查找
        八. 替换
    第四节. 查看
    第五节. 工具
        一. 文档整理
        二. 辅助工作图表
    第六节. 卡片
    第七节. 帮助
    第八节. 右键
    第九节. 工具栏
第五章. 古籍文献卡片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第一节. 开发项目背景
    第二节. 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开发项目的任务、内容以及业务流程图
        一. 对导入的文档进行
        二. 对生成的卡片
第六章.古典文献卡片管理系统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第一节. 卡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设计
    第二节. 卡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第三节. 卡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输入输出设计
第七章. 卡片管理系统的使用示例
    第一节.卡片管理系统的安装演示
    第二节.卡片管理系统的若干关键功能演示
        一. 查找
        二. 查看
        三. 生成卡片
第八章. 古典文献卡片管理系统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未来的工作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未来的工作——古籍文献数据化的理想化模式
        一. 古籍文献的自动录入
        二. 古籍文献的自动校勘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Intel VT技术的PC虚拟化平台研究与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虚拟化技术简介
        1.2.2 虚拟化技术分类
        1.2.3 Intel VT技术
        1.2.4 XEN技术
    1.3 本文的特点
    1.4 本文的结构与作者的主要工作
        1.4.1 论文的结构
        1.4.2 作者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虚拟化平台的研究与优化
    2.1 XEN虚拟机构架的研究
        2.1.1 XEN泛虚拟化体系结构
        2.1.2 XEN全虚拟化体系结构
        2.1.3 设备虚拟化
    2.2 构建高性能的虚拟化操作系统平台(VTOS)
        2.2.1 直接硬件访问
        2.2.2 内存虚拟化和搬移
        2.2.3 网络性能优化
    2.3 高性能虚拟化平台和XEN的性能分析
    2.4 构建可信的虚拟化平台
        2.4.1 可信计算概念
        2.4.2 可信计算在虚拟操作系统中的实现
    2.5 小结
第三章 PC虚拟化测试的分析与设计
    3.1 虚拟化项目(安全管理客户端)介绍
    3.2 软件测试概要
    3.3 虚拟化测试分析
        3.3.1 测试方法
        3.3.2 测试标准
        3.3.3 测试目标
    3.4 虚拟化项目测试设计
    3.5 BUG的提交和管理
    3.6 小结
第四章 PC虚拟化测试工具设计与开发
    4.1 虚拟化测试的研究现状
    4.2 自动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4.2.1 AUTOTEST测试工具设计
        4.2.2 AUTOTEST测试工具实现
    4.3 小结
第五章 PC虚拟化项目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搭建
    5.2 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
        5.2.1 功能测试用例
        5.2.2 性能测试用例
        5.2.3 压力测试用例
        5.2.4 可管理性测试用例
        5.2.5 系统兼容性用例
    5.3 测试结果分析
        5.3.1 硬盘性能测试与分析
        5.3.2 网卡性能测试与分析
        5.3.3 其他部件性能测试和分析
        5.3.4 测试环境对平台性能的影响
    5.4 测试BUG曲线
    5.5 自动测试工具对测试效率提高的分析
    5.6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写
    附录2 测试用例
    附录3 AUTOTEST代码
    附录4 性能测试结果
致谢

(8)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中联合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1.3 选题背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2 入侵检测理论
    2.1 入侵和入侵检测
    2.2 入侵检测模型
        2.2.1 IDES 模型
        2.2.2 推断入侵检测过程的IDM 模型
        2.2.3 SNMP-IDSM 模型
    2.3 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2.3.1 根据信息来源
        2.3.2 根据检测方法
        2.3.3 根据体系结构
        2.3.4 根据响应方式
    2.4 入侵检测方法
        2.4.1 异常入侵检测——基于行为的检测
        2.4.2 误用入侵检测——基于知识的检测
        2.4.3 两类检测技术的分析比较
    2.5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
3 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3.1 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原理
    3.2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和解决方案
    3.3 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原理
    3.4 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4.1 系统体系结构
        3.4.2 系统模块间关系与工作流程
    3.5 系统特点
    3.6 本章小结
4 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研制
    4.1 研制方法和环境
        4.1.1 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4.1.2 研制环境
    4.2 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插件结构
    4.3 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分析
        4.3.3 数据融合和联合分析模块
        4.3.4 响应子系统
    4.4 基于B/S 结构的告警图形显示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性能分析
    5.1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
        5.2.1 功能测试
        5.2.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Windows微过滤器模型的U盘透明加密文件系统(UTEFS)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文件加密技术发展现状
        1.2.1 概述
        1.2.2 应用层文件静态加密技术
        1.2.3 应用层文件透明加密技术
        1.2.4 基于Windows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文件透明加密技术
        1.2.5 基于Windows 微过滤器模型的文件透明加密技术
        1.2.6 磁盘级透明加密技术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础知识
    2.1 概述
    2.2 Windows 系统结构
        2.2.1 操作系统模型
        2.2.2 总体结构
        2.2.3 关键的系统组件
    2.3 Windows 管理器
        2.3.1 概述
        2.3.2 I/O 管理器
        2.3.3 虚拟内存管理器
        2.3.4 缓存管理器
    2.4 Windows 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2.5 Windows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程序
    2.6 数据加密算法
        2.6.1 概述
        2.6.2 常用对称加密算法
        2.6.3 RC4 加密算法
第三章 Windows 微过滤器(mini-filter)技术研究
    3.1 概述
    3.2 微过滤器模型
    3.3 相关术语
    3.4 微过滤器安装与卸载
    3.5 微过滤器注册与启动
    3.6 微过滤器实例与卷进行绑定
    3.7 微过滤器实例与卷解除绑定
    3.8 文件I/O 操作回调机制
        3.8.1 预操作回调
        3.8.2 后操作回调
        3.8.3 交换缓冲
    3.9 与用户态的通信
        3.9.1 过滤器通信端口对象
        3.9.3 中断与通信端口的连接
        3.9.4 卸载
        3.9.5 卸载/注销/解除绑定的规则
第四章 UTEFS 的总体设计
    4.1 需求分析
    4.2 性能指标
    4.3 功能要求
    4.4 设计方案
第五章 UTEFS 的具体实现
    5.1 概述
    5.2 微过滤器加载处理模块实现
        5.2.1 概述
        5.2.2 工作流程
        5.2.3 保存注册表路径
        5.2.4 分配全局资源
        5.2.5 注册微过滤器
        5.2.6 建立应用层通信端口
        5.2.7 启动微过滤器
        5.2.8 获取加解密密钥
    5.3 微过滤器驱动卸载处理模块实现
        5.3.1 概述
        5.3.2 工作流程
        5.3.3 关闭应用层通信端口
        5.3.4 注销微过滤器
        5.3.5 释放全局资源
    5.4 磁盘卷挂接(绑定)处理模块实现
        5.4.1 概述
        5.4.2 工作流程
        5.4.3 获取卷信息
        5.4.4 判断是否为U 盘卷
        5.4.5 检测U 盘加密区
        5.4.6 创建卷上下文信息
    5.5 上下文处理功能实现
        5.5.1 概述
        5.5.2 上下文的种类
        5.5.3 上下文处理过程
        5.5.4 上下文处理过程说明
    5.6 数据加解密模块实现
        5.6.1 概述
        5.6.2 工作流程
        5.6.3 加解密算法说明
    5.7 创建/打开文件处理模块实现
        5.7.1 概述
        5.7.2 预操作工作流程
        5.7.3 预操作工作流程说明
        5.7.4 后操作工作流程
        5.7.5 后操作工作流程说明
    5.8 读文件处理模块实现
        5.8.1 概述
        5.8.2 预操作工作流程
        5.8.3 预操作工作流程说明
        5.8.4 后操作工作流程
        5.8.5 后操作工作流程说明
        5.8.6 数据安全读取回调函数
    5.9 写文件处理模块实现
        5.9.1 概述
        5.9.2 预操作工作流程
        5.9.3 预操作工作流程说明
        5.9.4 后操作工作流程
        5.9.5 后操作工作流程说明
    5.10 文件重命名处理模块实现
        5.10.1 概述
        5.10.2 预操作回调工作流程
        5.10.3 预操作回调工作流程说明
    5.11 管理控制器功能实现
        5.11.1 概述
        5.11.2 系统安装/卸载功能实现
        5.11.3 密钥管理功能实现
        5.11.4 文件打包发布功能实现
第六章 UTEFS 系统应用情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四、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兰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高辉. 山东大学, 2015(04)
  • [2]NASA载人星际飞行地面模拟试验研究进展[J]. 管春磊,强静,安德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2(06)
  • [3]硬盘加载与卸载及冲击过程中的动力学和摩擦学特性研究[D]. 魏浩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4]局域网涉密信息检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鲁佳兵.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0)
  • [5]供暖企业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健. 东北大学, 2011(04)
  • [6]古籍文献数据化中的卡片管理系统[D]. 张旭.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9)
  • [7]基于Intel VT技术的PC虚拟化平台研究与测试[D]. 李莼蒲.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中联合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 石云. 重庆大学, 2008(06)
  • [9]基于Windows微过滤器模型的U盘透明加密文件系统(UTEFS)研制[D]. 喻顺海.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02)
  • [10]浅谈高职院校机房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J]. 蔡宇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8)

标签:;  ;  ;  ;  ;  

硬盘信息卸载系统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