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放流扬子鳄的初步构想

江苏宜兴放流扬子鳄的初步构想

一、江苏宜兴扬子鳄放归自然的初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1](2020)在《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文中研究指明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合理利用的有效模式,同时也是生态层面上具有长期发展性的保护和利用类型,是湿地修复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景观设计作为湿地公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域内涵表现及空间氛围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无锡市七处湿地公园(不包含宜兴、江阴)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对其中的景观设计特点进行评述。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分析归纳、图示分析等方法,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自然及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整体评析,对自然及人文类景观资源进行总结类比,得出依托植物资源、运用文化遗址典故、利用改造场地肌理的景观设计特点的结论。通过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营造不足的分类阐述,结合相近地理区位的其他湿地公园的横向类比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通过归纳、分类、总结及发现、分析、解决的应用逻辑,本文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及主导因素,得出其建造基础以湿地资源、气候植被要素及地域文化为主要优势条件;主导因素以政策引导、地理区位优势、造园思想为主。同时整理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以时间性与空间性贯穿始终。得出在太湖水体综合治理及湿地修复保护的大背景因素下,结合七处湿地公园各自情况开展湿地公园的建设;2.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通过对文中七处湿地公园在分布、发展阶段、类型三方面的探讨研究,得出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以太湖水系为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为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以无锡市不同时期的城市五年规划为主要划分;类型标准以国家级别类、生境基底类、景观资源类为区别参照;3.系统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性景观资源运用、设计要素及景象构成两方面展开对无锡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维度研究,并依据湿地公园中的具体体现分别进行理论性与实例性的阐述。依据前期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现状存有的不足在微观层面进行评析,具体为植物景致及维护管理、造景形式单一及部分建筑使用率不高、游线中导视系统、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4.系统性总结归纳了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主要类比分析了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四座同属于苏南地域城市范围中的湿地公园。通过对景观设计营造的横向类比,得出发展趋势的结论为: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进一步发展;意匠独造,地域营造加强;湿地展示形式多样化及深挖湿地生态价值有利于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陆瑶[2](2020)在《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的血液表达谱及饲养密度对防御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鳄类动物,近一百多年来受到过度捕猎和栖息地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至今仍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为了保护扬子鳄免于灭绝,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立扬子鳄保护区并开展了人工繁育项目。经过四十年的保护,扬子鳄圈养种群不断壮大,为扬子鳄野生种群的重建和复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于扬子鳄的重引入工程,其成功的关键是要保证圈养个体对野外环境的适应潜力。但是研究发现,长期圈养的动物对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并且,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对动物的行为、生理和免疫功能等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开展有关扬子鳄圈养种群生理和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可为扬子鳄的物种保护和重引入提供更多信息。本研究以浙江省长兴扬子鳄保护区中的扬子鳄七龄鳄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防御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41个扬子鳄七龄鳄个体血液中9个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β防御素基因的血液表达谱;然后,通过分析不同饲养密度和不同性别的群体间防御素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探究了饲养密度对扬子鳄群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最后,为了探究防御素基因在表观遗传水平上的调控机制,选择了在扬子鳄不同个体间表达差异较大的AsBD8基因进行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的分析。利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了表达量相对较高和较低的两组扬子鳄个体间AsBD8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与基因表达差异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筛选出9个β防御素基因的qPCR引物,获得了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家族的血液表达谱。(2)扬子鳄群体血液中表达的防御素基因有AsBD5和AsBD8,并且两个基因的表达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3)在不同饲养密度下,两个扬子鳄群体间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的差异。饲养密度较高的扬子鳄群体,整体的防御素表达水平更高,表明饲养密度对扬子鳄圈养种群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影响。(4)AsBD8表达水平具有很大差异的不同扬子鳄个体间,其启动子区域上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没有显着的差异,表明AsBD8表达水平在个体间的差异与表观遗传上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调控无关。本研究为之后有关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等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且为扬子鳄的物种保护和种群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线索。

王梦娣[3](2019)在《生境营造在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文中认为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动物园普遍遵循的设计理念。现代动物园更加强调动物生活环境的生态性,从动物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动物的生态习性、栖息环境进行生态展示设计:模拟动物原栖息环境,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本来面貌,向人们传达动物的自然信息。真正从动物本身出发,而不是以人的视角去建造动物居所。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动物园中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对中国含有大熊猫的63个动物园进行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调查内容为动物园为大熊猫提供的生活环境、大熊猫的行为表现,以及大熊猫展馆的分布特征与相关设计规范,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大熊猫展区设计存在的不足。从改善动物生活环境以使其展现自然行为的视角出发,将生境营造引入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提出生境营造的设计方法:提取、重构与再现。通过研究自然栖息地中大熊猫的生境构成,提取影响大熊猫生存的基本元素,结合动物园的场地特征进行重构设计,形成一套符合动物园大熊猫展区拟生境营造的设计策略,应用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意在使其生活环境更加接近自然栖息地,从而提高动物园中大熊猫生活空间的舒适性。

王斌[4](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周格至[5](2019)在《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历史考证与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南京城市发展伴随着繁荣与跌宕,回顾历史,南京“六朝古都”的沉浮筑造了私家园林同样跌宕的发展经历。特别是从明朝后期开始,南京造园活动百花齐放,私家园林从数量、造园水准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随着近代社会动荡、体制的改革,本可作为宝贵文化遗产的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几经浩劫,现留存为数不多。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图纸矢量化、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综合考察等研究手法,详细考证南京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形成背景等。首先阐述了私家园林的相关概念以及南京私家园林受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的协同作用,表达出兴盛、倾颓、重建、更新等过程。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南京私家园林造园活动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地理分布从繁华市井到偏僻乡镇、风景名胜区等均有遍及。在大量园林已经损毁的现状下,将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分成现存依然遗存实址、仅存遗址和后期复建园林3种类型进行针对性保护。案例分析上选取瞻园、煦园、随园、愚园4座南京私家园林为代表性场所,进一步详细探究其历史进程与造园意趣。随后通过研究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山石、水体、建筑、动植物等要素,归纳分类其园林类型、景观特征。私家园林作为仕人名流的居住社交地,从一个避世的隐匿桃源逐渐发展为交往雅集之地。虽然融入了更多的权利争斗与宦海浮沉,但同时也是一个文人意旨与审美的综合表达之作,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人情怀与当下的社会背景,表达了园林在南京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立足现状研究,对私家园林的进一步保护与复建,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并保证园林根本性内涵不变的相关建议。保证园林保护从个人、社会、国家层次均有依托,并紧跟时代信息化发展步伐。

梁洁[6](2018)在《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旨在通过整理晚明时期常州、苏州、松江三府辖境内山地园林的建造活动,聚焦私家园林建设,推理还原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的历史风貌,考察作为山地园林建设背景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归纳总结山地园林的建造特点。全文分作三个部分,主要使用园林史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考察、对照实物遗存和文献资料,展开晚明时期园林布局复原工作,进而分析、总结山地园林的建设背景和建造特点。第一部分“山地园林概述”考察山林地建设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重点案例研究”选取无锡惠山愚公谷、无锡惠山寄畅园、吴县寒山别业为重点研究对象,绘制晚明时期的园林布局复原图。第三部分“山地园林特点分析”即是在上述两个部分的基础上,对山地园林的建设背景、布局设计、建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研究统计了明代江南山地园林的数量和地理分布,针对重要的山地梳理了山地开发建设的时间脉络,在深入进行各个山地园林的研究中,使用了一些稀见的历史材料,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讹误,最后讨论了山地园林特点,由社会经济到建造技术,以求多方面、多角度展现晚明江南山地园林建设盛况。

华继[7](2016)在《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隶属偶蹄目、麝科、麝属,是东亚特有的野生经济动物。成年雄麝的分泌物—天然麝香,是我国贵重中药,也是生产高档香水的重要香料。受乱捕盗猎、栖息地破坏等影响,其分布面积大范围缩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人工养殖林麝的野化放归,是其野生种群复壮的有益补充。本文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及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为依据,在《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具体目标》和IUCN《物种重引入指南》的指导下,从规划目标、规划设计、保护管理措施、科研监测、保障措施、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等方面对林麝野化放归项目进行规划。通过林麝野化放归项目实施,将能够补充太白山保护区野生林麝种群数量,实现其野生种群复壮的目的;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能够为林麝的野化放归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林麝放归点的选择是项目实施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太白山保护区是秦岭山系林麝的原产地,选择该区域放归使其能快速适应生存环境。为了掌握放归区林麝生境选择特征,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冬季,采用样线、样方法,辅以红外相机陷阱监测技术进行了林麝栖息地调查。结果表明,冬季林麝活动于中高海拔区域、中等灌丛盖度及郁闭度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选择栖息于陡坡的中上坡位、隐蔽条件中等、距人为干扰远的生境活动。主成分分析显示,林麝栖息地选择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依次为海拔、食物、地形、隐蔽及热量因子。在太白山保护区林麝的生境选择是其对海拔、食物、地形及隐蔽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珍稀动物野化放归的国家政策与野生林麝种群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秦峰养麝场的实际,制定出以实现林麝野生种群复壮为目的的野化放归规划;通过对放归地太白山保护区林麝生境特征的分析,指出林麝生境选择是其对生境适宜性的综合反映。

郭子良[8](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雷礼纲[9](2015)在《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林业产业具有生态性和经济性双重功能,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在当下具有更显着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但林业产业却取得了相对较快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即这种以线状基础设施束为发展主轴,以轴上众多城镇为载体,在不同林业产业部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由林业资源、林业产业、城镇等集聚而成的带状区域经济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虽然江苏省重点林业产业带有着鲜明的特点,但仍存在诸如资源逐渐减少、消费市场的变化等影响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林业产业带的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为其它地方的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首先对文献进行梳理,对诸如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定性和定量分析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得出江苏具有区位、经济、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的优势,并进一步从供求因素、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依据产业带的发展规律,采用Compertz和Logistic曲线分别定量测算各主导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得到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阶段。并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对各种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得到2020年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情况。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从区域的层面上对林业产业带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策略。即在发展规划上提出重点发展杨树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特色经济林果及综合利用、野生动植物培育利用、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等5项重点产业,并采取资源、产业、市场、技术等4个方面的策略来提升产业带的发展能力,以及要依靠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引导来保障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本文中对影响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能从理论上拓宽林业产业带理论研究的深度。对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战略的构建能从实践意义上推动江苏林业产业的发展。总之,林业产业带的研究刚刚起步,针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能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以促进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

周永康[10](2014)在《扬子鳄饲养种群产卵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疾病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饲养种群在经历多代繁育后出现产卵性能下降及疾病发生率增加的现象,本研究在安徽宣城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分析了影响扬子鳄产卵性能的因素,并对主要疾病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亲本与子代种鳄历年产卵记录的统计比较,从育成期饲养与越冬的管理角度分析子代扬子鳄产卵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依据2004-2012年解剖观察不同月份成年雌性个体的卵泡发育状况,结合繁殖个体多年的产卵变化,探讨饲养种群卵泡发育及产卵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完善扬子鳄的繁殖育种制度。本文还对宣城扬子鳄种群及芜湖、南京饲养种群在2010~2013年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扬子鳄饲养种群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流行特点、解剖变化及防治措施等,旨在为扬子鳄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历自然越冬的亲本鳄产卵性能明显优于经历人工越冬的子代种鳄(p<0.01);在子代种鳄中,子一代与子二代间没有出现产卵性能衰退现象(p<0.05),同样经历人工越冬,选种年龄为7-8岁的扬子鳄产卵性能显着高于选种年龄为9-10岁的扬子鳄(p<0.01)。导致扬子鳄产卵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目前进入繁殖区的种鳄均来自人工高密度饲养和越冬的成年扬子鳄,其育成期的饲养、越冬条件阻碍了雌性扬子鳄性腺的正常发育。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雌性扬子鳄的性成熟年龄为9~11岁,产卵旺盛期约14年,产卵年限约28年。3.扬子鳄的卵泡发育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年的2月份成年扬子鳄卵泡开始缓慢发育,进入4月卵泡发育加速,卵黄沉积加快,卵泡体积明显增大。6月是卵泡排卵时期,成熟的卵子进入输卵管,在形成卵清和卵壳后,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没有发育成熟的卵泡在7月底将转入静息状态,等到下一年再继续发育,形成连续产卵的现象。相同季节里不同个体的卵泡大小差异很大,扬子鳄卵泡发育并非一年成熟而是两年成熟。4.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产卵的窝卵重(y)与年龄(x)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714,曲线回归方程为:y=137x0.7816.5.在进一步完善扬子鳄谱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扬子鳄育种制度,将育种年龄提前至4岁。建议在遗传管理、营养标准、调整环境“小气候”等方面规范、健全扬子鳄的繁殖育种制度。6.扬子鳄人工饲养种群的常见疾病有腹裂炎、幼鳄麻痹症、直肠阻塞、营养缺乏症、胃肠炎、胃线虫病、痛风症、肺水肿、外伤、皮肤霉菌病、眼疾和冻伤等。扬子鳄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条件致病菌在扬子鳄体质下降时容易引发疾病。疾病防治要做到防治结合,重在加强饲养管理,积极改善环境及卫生条件,减少干扰,提高机体抵抗力。疾病早期治疗效果较佳。

二、江苏宜兴扬子鳄放归自然的初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宜兴扬子鳄放归自然的初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概念和对象发展
        1.4.1 研究概念界定
        1.4.2 规划设计及发展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概述
    2.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
    2.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
        2.2.1 湿地资源丰富
        2.2.2 气候植被适宜
        2.2.3 地域人文传承
    2.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主导因素
        2.3.1 政策引导方向
        2.3.2 区位经济优势
        2.3.3 园林理念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调研
    3.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
    3.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发展阶段
    3.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类型
        3.3.1 国家级别类
        3.3.2 基底生境类
        3.3.3 景观资源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4.1 地域性景观资源应用
        4.1.1 依托丰富植物资源
        4.1.2 运用文化遗址典故
        4.1.3 利用改造场地肌理
    4.2 设计要素和景象构成
        4.2.1 建筑小品与空间组成
        4.2.2 植物配置与空间氛围
        4.2.3 设施设计与空间引导
    4.3 景观空间营造问题
        4.3.1 植物景致性及维护管理
        4.3.2 空间造景及建筑使用率
        4.3.3 游线系统完整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5.1 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发展
    5.2 意匠独造,地域性营造加强
    5.3 多元发展,湿地展示形式丰富
    5.4 立足生态,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图表索引
附录3:江苏省及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相关条例

(2)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的血液表达谱及饲养密度对防御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扬子鳄的研究概述
        1.1.1 扬子鳄的生物学特征
        1.1.2 扬子鳄的进化与历史
        1.1.3 扬子鳄的物种保护
        1.1.4 鳄类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
    1.2 饲养密度对圈养动物的影响
        1.2.1 圈养对动物的影响
        1.2.2 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2.3 鳄类饲养密度相关的研究进展
    1.3 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1.3.1 防御素的分类、表达与功能
        1.3.2 爬行动物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1.3.3 防御素表达和调控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依据与目的
第二章 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的血液表达谱及饲养密度对防御素表达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研究对象及实验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血液和组织RNA提取
        2.2.2 反转录合成cDNA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2.2.4 检测扬子鳄七龄鳄群体血液中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2.2.5 分析扬子鳄群体的血液防御素表达规律及饲养密度对其的影响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扬子鳄血液和组织RNA提取结果
        2.3.2 qPCR引物筛选
        2.3.3 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的血液表达谱
        2.3.4 饲养密度对扬子鳄防御素表达的影响
第三章 扬子鳄AsBD8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研究对象及实验样品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血液DNA提取
        3.2.2 DNA亚硫酸氢盐修饰
        3.2.3 AsBD8基因启动子区预测
        3.2.4 引物设计与PCR克隆测序
        3.2.5 分析AsBD8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扬子鳄血液DNA提取结果
        3.3.2 AsBD8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预测及BSP引物筛选
        3.3.3 扬子鳄不同个体AsBD8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分析
        3.3.4 AsBD8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其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扬子鳄血液中防御素的表达情况
    4.2 扬子鳄不同个体间防御素表达水平的差异
    4.3 饲养密度对防御素表达及扬子鳄群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4.4 扬子鳄个体间血液中防御素表达差异的调控机制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3)生境营造在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动物园及其生态型展区设计
        1.1.2 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
    1.2 国内外动物园研究与实践进展
        1.2.1 国外动物园展示设计研究现状
        1.2.2 国内动物园展示设计研究现状
        1.2.3 国外对大熊猫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对大熊猫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的认知
    2.1 动物园中大熊猫场馆特征分析
        2.1.1 数量特征
        2.1.2 分布特征
    2.2 圈养大熊猫规范与法律法规
        2.2.1 圈养大熊猫指导性文件
        2.2.2 关于借展大熊猫的条文要求与解读
    2.3 动物园中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与行为特征
        2.3.1 资料调查
        2.3.2 实地调研
        2.3.3 生活环境分析
        2.3.4 行为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境营造理论与案例分析
    3.1 生境营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3.1.1 生境的基本概念
        3.1.2 生境营造的基本概念
    3.2 生境营造的方法
    3.3 生境营造在国外知名动物园的应用
        3.3.1 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
        3.3.2 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园
    3.4 野生大熊猫的自然行为与生境特征
        3.4.1 自然行为
        3.4.2 生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物园大熊猫展区生境营造方法的探讨
    4.1 生境营造展示的原则
        4.1.1 营造自然栖息环境
        4.1.2 注重动物自然行为的展示
        4.1.3 因地制宜、尊重本土环境
    4.2 生境营造的基本要求
        4.2.1 生境营造的环境要求
        4.2.2 生境营造的空间设计要求
    4.3 生境营造的限制因素
        4.3.1 动物园的生境特征
        4.3.2 限制因素
    4.4 生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4.4.1 营造自然栖息地
        4.4.2 充实食物资源
        4.4.3 增加生活空间趣味性
        4.4.4 减少外界干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
    5.1 地理位置
    5.2 区域环境
        5.2.1 地形地貌
        5.2.2 气候条件
        5.2.3 植物资源
    5.3 场地概况
        5.3.1 大熊猫展区设计现状
        5.3.2 大熊猫展区设计存在的问题
    5.4 展区设计构思
    5.5 总体方案设计
    5.6 分区设计
    5.7 专项设计
        5.7.1 展馆设计
        5.7.2 室外活动空间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6.1 总结
    6.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致谢

(4)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第一节 文化分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三、文化分期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对年代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一、空间分布
        二、文化类型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骨器
        四、木器、漆器
        五、玉器
        六、编织物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一、采集
        二、渔猎
        三、家畜饲养业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二、大溪文化因素
        三、北辛文化因素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五、仰韶文化因素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5)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历史考证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中国私家园林相关研究
        1.4.2 国内古典私家园林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的形成背景
    2.1 自然背景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2.1.2 地貌与水文环境
        2.1.3 动植物资源
    2.2 社会背景
        2.2.1 政治背景
        2.2.2 经济背景
    2.3 文化背景
        2.3.1 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与融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发展概况
    3.1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发展历程
    3.2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历史考证
        3.2.1 地理分布
        3.2.2 选址原因
        3.2.3 兴建毁废
        3.2.4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名园考证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 瞻园
        4.2.1 历史沿革
        4.2.2 园林布局
        4.2.3 园林意趣
    4.3 煦园
        4.3.1 历史沿革
        4.3.2 园林布局
        4.3.3 园林意趣
    4.4 随园
        4.4.1 历史沿革
        4.4.2 园林布局
        4.4.3 园林意趣
    4.5 愚园
        4.5.1 历史沿革
        4.5.2 园林布局
        4.5.3 园林意趣
        4.5.4 清愚园平面图复原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及特征总述
    5.1 总体风格特征
        5.1.1 含蓄
        5.1.2 空灵
        5.1.3 曲折
    5.2 选址
    5.3 空间格局
    5.4 山石
        5.4.1 石材产地
        5.4.2 山石理法
        5.4.3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的山石布置
    5.5 理水
    5.6 建筑
    5.7 动植物
        5.7.1 植物
        5.7.2 动物
    5.8 装饰艺术
        5.8.1 花窗与花墙
        5.8.2 铺地设计
        5.8.3 雕刻艺术
        5.8.4 彩绘艺术
    5.9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价值内涵
        5.9.1 联结传统的多重艺术价值
        5.9.2 从专业个体走向与社会发展的整合
        5.9.3 对自我文化的认同
        5.9.4 生态适宜性智慧
    5.10 南京古典私家园林保护措施
        5.10.1 健全保护机制,建立法制管理体系
        5.10.2 加强对园林的保护修复重建与管理
        5.10.3 信息技术的融合
        5.10.4 相关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5.10.5 引入新型文化产业为私家园林保护创造新活力
        5.10.6 建立文化遗产群落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6)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范围选择与界定
        1.1.1 晚明
        1.1.2 江南
        1.1.3 山林地与山地园林
    1.2 已有研究综述
        1.2.1 明代历史研究
        1.2.2 园林史研究
        1.2.3 山地园林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写作结构
        1.4.1 研究方法:实物考察与文献考察
        1.4.2 物质空间的复原:园林的设计与建造
        1.4.3 精神空间的探讨:园林的使用与历史传承
        1.4.4 写作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山地园林概述
    第2章 常州府的山地园林
        2.1 概述
        2.2 锡、惠二山
        2.2.1 龙光塔
        2.2.2 碧山吟社
        2.2.3 愚公谷、寄畅园
        2.2.4 栖隐园
        2.2.5 黄园
        2.2.6 慧麓小圃(王园)
        2.3 胶山
        2.3.1 安氏家族及其园林概述
        2.3.2 西林
        2.3.3 南林
        2.3.4 东林
        2.3.5 嘉荫园
        2.4 其他山地园林
        2.4.1 张公洞玉女潭仙居
        2.4.2 南岳兰墅
        2.4.3 定山葛惟善别业、黄山二岛小桃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苏州府的山地园林
        3.1 概述
        3.2 支硎、天平、灵岩
        3.2.1 寒山别业
        3.2.2 天平山庄
        3.2.3 灵岩山涧上草堂(徐枋园)
        3.3 邓尉、光福、玄墓
        3.3.1 虎山桥
        3.3.2 邓尉山居
        3.3.3 晚香林
        3.4 常熟虞山
        3.4.1 拂水山庄
        3.4.2 虞山东南麓
        3.4.3 虞山西北麓
        3.5 其他山地园林
        3.5.1 长洲阳山
        3.5.2 昆山马鞍山
        3.5.3 吴县东洞庭山
        3.5.4 太仓穿山
        3.5.5 宝华山董其昌别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江府的山地园林
        4.1 概述
        4.1.1 九峰
        4.1.2 三泖
        4.2 佘山
        4.2.1 东佘山居
        4.2.2 知止山庄
        4.2.3 西佘山居
        4.3 干山
        4.3.1 周氏家族园林
        4.3.2 瞿氏家族园林
        4.3.3 太虚楼
        4.4 其他山地园林
        4.4.1 细林山张之象别业
        4.4.2 横云山横云山庄
        4.4.3 小昆山乞花场
        4.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重点案例复原研究
    第5章 惠山愚公谷
        5.1 愚公谷原址前身考
        5.1.1 明初僧房布局
        5.1.2 冯夔的龙泉精舍
        5.1.2.1 冯氏家族及冯氏园林简述
        5.1.2.2 园址考辨:龙缝泉与龙泉精舍
        5.1.3 顾起纶的玉鹿仙丘
        5.1.3.1 顾氏家族及其建造活动简述
        5.1.3.2 园林的命名缘起和建造时间
        5.1.3.3 园址考辨
        5.1.3.4 园景赏析
        5.2 愚公谷复原研究
        5.2.1 邹迪光的生平简述
        5.2.2 文献辨析:《愚公谷乘》与《愚公谷记》
        5.2.3 命名缘起
        5.2.4 修建与解析时间考
        5.2.5 边界考
        5.2.6 遗迹考与复原研究
        5.2.6.1 胡文昭公祠
        5.2.6.2 至德祠
        5.2.6.3 华孝子祠、尊贤祠及其他祠堂
        5.2.6.4 复原研究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惠山寄畅园
        6.1 研究背景
        6.2 现状整理
        6.3 遗构定位与辨析
        6.3.1 木桩遗迹
        6.3.2 石基遗迹
        6.4 推测复原
        6.4.1 涵碧亭复原
        6.4.2 知鱼槛复原
        6.4.3 卧云堂、先月榭复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寒山别业
        7.1 赵氏家族简述
        7.2 园林命名与修建缘起
        7.3 园林文献辨析
        7.4 园林布局复原
        7.4.1 乾隆南巡后的园林布局复原
        7.4.2 晚明的园林布局复原
        7.5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山地园林特点分析与总结
    第8章 社会生活中的山地园林
        8.1 买山力
        8.2 产权流转
        8.2.1 由城入山
        8.2.2 公、私转化
        8.2.3 舍宅为寺
        8.3 山居生活
        8.3.1 园林中的戏台
        8.3.2 隐居者的生计
        8.3.3 园主参与当地建设
        8.4 园林的传承
        8.4.1 诗文以传
        8.4.2 立祠以守园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山地园林的设计和建造
        9.1 景观格局
        9.1.1 选址
        9.1.2 景观布置
        9.2 空间组织
        9.2.1 前导空间
        9.2.2 中心与边缘/边界
        9.2.3 借景
        9.2.3.1 山
        9.2.3.2 塔
        9.2.4 声境营造
        9.2.5 山中小气候
        9.3 水景营造
        9.3.1 梳理水系
        9.3.2 山中瀑布
        9.3.3 涧中设堰
        9.3.4 池间长堤
        9.3.4.1 池上的建筑
        9.3.4.2 木桩基础
        9.4 叠山与花木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字文献
附录B 古代绘画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1.1 林麝分类学研究及分类地位
        1.1.2 林麝种群分布及数量状况
        1.1.3 林麝致危因素
        1.1.4 林麝栖息地选择研究
        1.1.5 人工养殖研究状况
    1.2 国内外野生濒危动物野化放归状况
        1.2.1 国外野化放归成功案例
        1.2.2 国内野化放归成功案例
    1.3 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林麝野化放归规划
    2.1 规划背景
        2.1.1 规划提出
        2.1.2 规划实施的必要性
        2.1.3 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2.2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2.2.1 规划指导思想
        2.2.2 规划依据
        2.2.3 规划原则
    2.3 项目区概况
        2.3.1 自然地理概况
        2.3.2 社会经济概况
    2.4 规划目标
        2.4.1 总体目标
        2.4.2 阶段目标
    2.5 规划设计
        2.5.1 林麝野化工程
        2.5.2 林麝野外放归工程
    2.6 保护管理措施
        2.6.1 组织宣传教育活动
        2.6.2 野外巡护救护
        2.6.3 灾害预防
        2.6.4 监督管理检查
    2.7 科研监测
        2.7.1 监测目的意义
        2.7.2 监测内容与方法
    2.8 保障措施
        2.8.1 政策保障
        2.8.2 管理保障
        2.8.3 资金保障
    2.9 风险评估
        2.9.1 疾病风险
        2.9.2 捕杀风险
        2.9.3 资金风险
    2.10 效益分析
        2.10.1 生态效益
        2.10.2 社会效益
        2.10.3 经济效益
第三章 林麝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气候
        3.1.5 土壤
        3.1.6 植物资源
        3.1.7 动物资源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作业准备
        3.2.2 样线-样方设置调查
        3.2.3 生境因子野外测量
        3.2.4 红外相机布设
        3.2.5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林麝冬季生境选择
        3.3.2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北坡红外相机物种监测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2.1 产业带概述
        2.1.1 产业带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带基本构成要素
        2.1.3 产业带的性质和分类
    2.2 林业产业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2.1 林业产业带概念
        2.2.2 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内涵
        2.2.3 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
    2.3 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2.3.1 产业带相关理论
        2.3.2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3.3 林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3.4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4 林业产业带形成理论
        2.4.1 点—轴系统理论
        2.4.2 产业集聚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3.1 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1 林纸板一体化产业
        3.1.2 特色经济林果产业
        3.1.3 花卉种苗产业
        3.1.4 野生动植物繁殖与利用
        3.1.5 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
    3.2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优势
        3.2.1 区位优势
        3.2.2 经济优势
        3.2.3 社会环境优势
        3.2.4 人力资源优势
    3.3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障碍
    3.4 本章小结
4 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4.1 供求因素及作用机理
        4.1.1 森林资源供给
        4.1.2 人力资源供给
        4.1.3 技术资源供给
        4.1.4 资本资源供给
        4.1.5 需求因素及作用机理
    4.2 环境因素及作用机理
        4.2.1 区位环境因素
        4.2.2 外部环境因素
    4.3 制度因素及作用机理
        4.3.1 林业产业法律法规
        4.3.2 林业产业政策
        4.3.3 林业管理体制
    4.4 本章小结
5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阶段测度
    5.1 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形成过程分析
        5.1.1 影响重点林业产业带形成的因素
        5.1.2 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形成机制
        5.1.3 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规律
    5.2 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阶段定位分析
        5.2.1 计算判断法
        5.2.2 拟合曲线判断法
    5.3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阶段
        5.3.1 林板纸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2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3 花卉产业带的发展阶段测度
        5.3.4 野生动物繁殖与利用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5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6 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阶段综合判断
    5.4 本章小结
6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趋势预测
    6.1 林业产业带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6.1.1 人工神经网络
        6.1.2 灰色关联分析
    6.2 BP神经网络模型
        6.2.1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6.2.2 训练样本的构建
    6.3 实证分析
        6.3.1 影响指标
        6.3.2 林板纸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预测
        6.3.3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预测
        6.3.4 花卉产业的发展预测
        6.3.5 野生动物繁殖与利用产业的发展预测
        6.3.6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预测
        6.3.7 重点林业产业带未来发展预测
    6.4 本章小结
7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
    7.1 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7.1.3 评价指标的筛选
        7.1.4 部分指标含义阐述
    7.2 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7.2.1 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
        7.2.2 综合评价方法
    7.3 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7.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3.2 综合评价
        7.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战略
    8.1 林业产业带发展规划
        8.1.1 发展规划原则
        8.1.2 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策略
    8.2 苏省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8.2.1 资源策略
        8.2.2 产业策略
        8.2.3 市场策略
        8.2.4 技术策略
    8.3 江苏省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8.3.1 制度保障
        8.3.2 政策保障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扬子鳄饲养种群产卵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疾病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扬子鳄的历史与现状
        1 扬子鳄的历史分布与变迁
        2 扬子鳄种群与栖息地的保护现状
    二 扬子鳄的研究概况
    三 扬子鳄的疾病研究概述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育成期的饲养越冬条件对扬子鳄产卵性能的影响
        摘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地点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高密度饲养鳄与种鳄的一般饲养、越冬条件
        3.2 选种条件与产卵窝数统计
        4 讨论
        4.1 子代种鳄产卵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4.2 人工饲养种群的性成熟年龄
        4.3 扬子鳄的产卵旺盛期及产卵年限
    第二章 人工饲养扬子鳄产卵规律的初步探讨
        摘要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卵泡发育规律
        3.2 人工饲养种群的产卵规律
        3.3 产卵年龄与窝卵重的相关性
    第三章 扬子鳄繁殖育种制度的探讨
        摘要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各片区种鳄的一般放养条件
        3.2 影响各片区种鳄产卵的特殊因素及产卵统计
        4 讨论
        4.1 影响扬子鳄产卵性能的其它因素
        4.2 扬子鳄繁殖育种制度的探讨
    第四章 宣城、芜湖、南京扬子鳄饲养种群的疾病调查与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时间
        1.3 调查范围
        1.4 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人工饲养种群的疾病发生情况
        2.2 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发病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人工饲养种群疾病发生与防治的总体情况及趋势
        3.2 扬子鳄疾病中的病原微生物
        3.3 影响扬子鳄人工饲养种群疾病发生的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四、江苏宜兴扬子鳄放归自然的初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D]. 李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2]扬子鳄β防御素基因的血液表达谱及饲养密度对防御素表达的影响[D]. 陆瑶. 浙江大学, 2020(08)
  • [3]生境营造在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D]. 王梦娣. 苏州大学, 2019(04)
  • [4]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5]南京古典私家园林历史考证与特征研究[D]. 周格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D]. 梁洁. 东南大学, 2018(05)
  • [7]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D]. 华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雷礼纲.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10]扬子鳄饲养种群产卵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疾病的调查研究[D]. 周永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江苏宜兴放流扬子鳄的初步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