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

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

一、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傅梦然[1](2020)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短缺评价》文中认为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潜在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淡水短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虚拟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将虚拟水与实体水联系起来,为水资源短缺评价提供了新思路。由于中国大陆地区农业用水占比巨大,所以本研究重点分析了 1961-2009年小麦、玉米和花生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考虑到维持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资源量,构建了一个蓝水资源短缺指标,对中国大陆地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进行了年内缺水评价,准确核算了水资源短缺的严重程度和人数。以前的水资源短缺评估是在大尺度上(流域、市)研究水资源短缺的年际变化,由于未能捕捉到水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年内变化而低估了水资源短缺的程度。因此本研究为了得到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进,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61-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小麦、玉米和花生的年均生产水足迹分别为3.67m3/kg、1.40m3/kg和2.87m3/kg。小麦和花生生产绿水足迹、蓝水足迹和总水足迹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玉米生产绿水足迹和总水足迹下降趋势明显,蓝水足迹下降趋势缓慢。(2)1961年,中国大陆地区小麦、玉米和花生的生产水足迹东部与中部较高,西部较低。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小麦、玉米和花生的生产水足迹均较1961年降低,小麦生产水足迹、玉米生产水足迹和花生生产水足迹西部与东部较低。(3)在人口密集地区(如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辽河流域中部、黄河流域北部以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蓝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和频繁。据估计中国大陆地区有9.79亿居民(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0%)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面临缺水问题。中国大陆地区有8.03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58%),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严重缺水。中国大陆地区有2.47亿人,在至少半年的时间里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表明缺水程度高于已有研究结果。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建议在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利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分缺水原因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分流域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分不同时段进行水资源管理,区分水量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缺水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了解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对于确定在特定时间段内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足迹不匹配的地区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结果会为当地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做出相应指导。

陈敏[2](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苗俊霞[3](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评价与优化模拟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作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产业之一,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农业耗水比例过高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降低农业水足迹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国内外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研究的不足,本文在水足迹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气象站点数据、CMIP5全球气候模式模拟数据和流域农作物产量数据等,利用CROPWAT8.0模型,计算分析了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1999-2014年及2020-2050年的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和单位质量虚拟水的变化特征。基于此,参照《水足迹评价手册》,核算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生产水足迹、农业消费水足迹和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分析其变化特征,明确了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进一步,一方面从农业生产水足迹角度,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开展了2020-2050年RCP2.6、RCP4.5、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生产水足迹的优化模拟研究;另一方面从农业消费水足迹角度,参照《中国居民健康膳食指南(2018)》,以保障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开展了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膳食结构调整后的疏勒河流域农业消费水足迹与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的模拟;最后,核算了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分析了疏勒河流域农业水足迹减小的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1999-2014年期间的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各类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量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2020-2050年在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各类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量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0-2050年的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和单位质量虚拟水的多年平均值普遍高于1999-2014年的多年平均值。(2)在1999-2014年期间,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的农业生产水足迹远大于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的农业生产水足迹,这与各区域农作物种植类型和种植面积有关。疏勒河流域各县(市)的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的多年平均值整体呈现瓜州县>玉门市>阿克塞县>肃北县>敦煌市的情形,其中瓜州县、玉门市和阿克塞县的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均超过流域平均水平。疏勒河流域各县(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多年平均值整体呈现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的情形。从整个疏勒河流域来看,农业生产水足迹远大于农业消费水足迹;从流域各县(市)来看,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的农业生产水足迹远大于农业消费水足迹,肃北县的农业生产水足迹略大于农业消费水足迹,阿克塞县的多年平均农业消费水足迹比农业生产水足迹高153.32万m3,以上显示疏勒河流域属于农业虚拟水净输出地,且农业虚拟水主要输出地为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3)以农业经济收益最大、农业生产水足迹最小为目标,开展2020-2050年RCP2.6、RCP4.5、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种植结构的优化模拟。以2014年疏勒河流域的农业经济收益和农业生产水足迹为基准值,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经济收益均明显提升(2020-2050年在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经济收益的多年平均增幅分别为59.71%、61.20%、61.29%),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生产水足迹明显减小(2020-2050年在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生产水足迹的多年平均降幅分别为14.72%、13.36%、13.52%)。优化后的农业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以蔬菜、药材类、香料类等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4)参照《中国居民健康膳食指南(2018)》,以保障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调整得到疏勒河流域的合理膳食结构。2020-2050年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膳食结构调整后的农业消费水足迹结果如下:以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为基准值,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情景下全流域的农业消费水足迹从大于基准值逐渐转变为小于基准值,瓜州县的农业消费水足迹均小于基准值,阿克塞县、肃北县和玉门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均大于基准值,敦煌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从大于基准值逐渐转变为小于基准值。(5)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在2020-2026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在2026年之后变化幅度较小。以2014年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为基准值,2020-2050年在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的多年平均降幅分别为31.21%、29.86%、30.40%。说明在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以满足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种植结构优化可以明显降低区域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以上研究结论表明,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经济收益明显大于基准值(2014年),农业生产水足迹明显小于基准值(2014年)。以满足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种植结构和膳食结构优化后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明显小于基准值(2014年)。种植结构优化是疏勒河流域降低农业水足迹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为流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芳[4](2019)在《基于虚拟水价值分析的新疆棉花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显着,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平衡,供用水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加上这几年持续降雨稀少,气候干旱,加剧了水资源不足问题,水资源匮乏己成为阻碍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新疆是我国大型的棉花生产基地,有着适宜棉花生长的独特资源优势,棉花用水在农业用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棉花用水效率的高低与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联系。解决新疆农区供水矛盾不仅依靠发展各种节水技术,更需通过一定政策管理方面的支持。自治区各级政府近年来力图通过调整、优化和升级整合产业结构为新疆经济进一步发展探寻新的推动力。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高效的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对解决新疆农业缺水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虚拟水不仅包含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灌溉用水,还将消耗的绿色水资源量纳入了计算体系,为干旱缺水地区优化水资源配置、打破农业缺水瓶颈带来了新思路。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州为研究对象,在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理论的基础上,首先量化了新疆棉花虚拟水含量,并明晰了其时空分布情况,发现自2002年以来,新疆棉花虚拟水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最高年份虚拟水含量达8.45m3/kg,最低年份虚拟水含量为4.57m3/kg,且区域分布极不均匀,整体上北部低于南部,西部低于东部;并选取新疆种植业中主要农作物与之对比分析,进一步测算了新疆棉花的虚拟水价值,得到棉花虚拟水价值相比其他作物较低,仅有1.51元/m3,比虚拟水价值最高的薯类少6.83元/m3;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偏好,并与新疆种植业规划进行契合度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偏好与自治区种植业规划布局契合度较高;其次预测了调整棉花种植结构的环境影响,发现通过运用虚拟水战略调整棉花的布局结构,对水资源消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将新疆棉花和其他主要经济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纳入参考依据中,使新疆棉花布局结构调整更具有实践意义。综合考虑新疆棉花的虚拟水含量、虚拟水价值,不同地区种植偏好以及综合比较优势,将新疆14个地州棉花种植的适宜性划分为四个区,分别是:(1)不适宜种植区:乌鲁木齐、吐鲁番、阿勒泰、和田;(2)较不适宜种植区:哈密、昌吉、克孜勒苏和喀什;(3)较适宜种植区:克拉玛依、伊犁、塔城、巴州;(4)适宜种植区:阿克苏和博尔塔拉。最后站在虚拟水视角,对新疆棉花布局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郑晓雪[5](2019)在《吉林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是保障社会生产和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用的淡水资源面临逐渐减少的势态。在消耗水资源的众多产业部门中,农业消耗的水资源量最大,因此,农业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更加严峻。鉴于当前的水资源现状及农业耗水特征,如何有效地评价农业生产用水效率及提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对策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关于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研究,以水足迹核算和时空差异分析居多,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区,核算了20002016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水足迹,并分析了研究阶段内三种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差异,利用通径分析方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2000年与2016年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在研究阶段内,吉林省水稻生产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及总水足迹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水稻生产总水足迹为1.70m3/kg;吉林省玉米生产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及总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绿水足迹无明显变化,平均玉米生产总水足迹为1.00m3/kg;大豆生产绿水足迹、灰水足迹及总水足迹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无蓝水足迹,平均大豆生产总水足迹为2.25m3/kg。(2)2000年,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西部与中部较高,东中部与东部较低,玉米生产水足迹与大豆生产水足迹西部与中部较高,东中部较低;2016年,水稻生产水足迹、玉米生产水足迹及大豆生产水足迹均低于2000年,水稻生产水足迹、玉米生产水足迹西部与中部较低,大豆生产水足迹中部较低。(3)在影响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自然因素中,生长季积温与降雨量对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较大,说明了温度与降水是限制农作物生长过程的重要因子。生长季积温对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大,生长季降雨量的影响在西部与中部地区呈负向作用,在东部与东中部地区呈正向作用。农业生产投入因素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其他地区。(4)可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优化目的,如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东部山区宜发展林业,西部、中部平原宜维持土壤肥力,推广作物轮作;西部、中部地区可适当加强农业机械投入,在保障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前提下,合理施用化肥,增加有机肥利用;西部灌溉区宜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王方剑[6](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水足迹是评价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真实消耗和占用的综合性衡量标准。本文首先将关中地区水足迹划分为农业水足迹、工业水足迹、生活水足迹以及生态水足迹四部分,并研究关中地区水足迹构成及其动态变化。农业水足迹采用FAO 56推荐的彭-曼公式计算,是本次核算的最重要部分,其余三类水足迹采用行业标准计算方法。其次,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关中地区水足迹仿真模型,模型涵盖蓝水与绿水足迹。最后,运用情景分析法设置基准发展、低速发展、中速发展和高速发展四种发展情景,对未来水足迹动态进行模型仿真模拟,以期为关中地区水足迹调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关中地区水足迹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自2000年153.76亿m3降至2015年136.10亿m3,总体下降约11.5%。农业水足迹占关中地区水足迹比例最大,约86.9%,其次为工业水足迹6.4%、生活水足迹5.9%,生态水足迹0.8%。小麦作物绿水足迹为农业水足迹的主体,约65%,其次为玉米、苹果;果产中除苹果作物水足迹占比较高外,其余不足1%;关中地区耗水最高四种作物分别为棉花、油菜籽、花生和小麦。(2)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关中地区2000-2015年水足迹仿真模型,将系统划分为农业水足迹、工业水足迹、生活水足迹、生态水足迹和供水共5个子系统,共包含122个系统变量。采用Vensim PLE软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结构、量纲一致性和历史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量纲统一、运算方程明确,模拟结果与现实数据误差在10%范围内,模型性能较好,可靠性较高。(3)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基准发展、低速发展、中速发展和高速发展四种不同情景,对关中地区2016-2025年水足迹进行预测。在保持现有水资源量稳定状态下,四种情景均显示关中地区总蓝水足迹与水资源供需比呈下降趋势。提高入渗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对降低农业水消耗至关重要,适当降低小麦种植面积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棉花、油菜及花生等高耗水作物可在总体上有效控制农业水足迹。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在高速发展情景下并未对总蓝水足迹产生明显影响。

丁杨[7](2018)在《张掖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与分析》文中提出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目前,水资源危机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口增长、城市化、粮食和能源安全政策等引起的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饮食结构变化和消费需求引起的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位于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主要依靠过境黑河来水发展工农业生产、解决生活用水,属严重缺水的地区。张掖市水资源问题己成为张掖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水、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突出的矛盾。食物作为居民日常消费的必备品,本论文核算并分析张掖市居民消费食物对水资源的占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关注居民食物消费中的水足迹不仅可直观反映居民日常食物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也为引导可持续消费模式奠定科学基础。本论文通过社会调查获取数据量化张掖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利用IPAT等式构建STIRPAT随机模型分析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的主要因素及作用,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受地理位置、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调研的16个乡镇人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最高与最低的乡镇相差1502.29(m3/yr),平均值为1083.36(m3/yr)。而张掖市六个县区的人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最高的县区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最低的县区为山丹县,总体呈现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与2005年张掖市各县区食物消费水足迹相比,除了临泽县和甘州区人均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外,其余4个县(肃南、民乐、山丹和高台)人均食物消费水足迹呈下降趋势。(2)张掖市谷物的消费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DG)提倡的健康饮食结构,而糖类、蔬菜消费量则低于DG健康饮食结构推荐标准。与德国营养协会(DGE)健康模式相比,无论是肉类消费量还是肉类消费水足迹比例,都在不可持续消费的路上越走越远。(3)传统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人口、人均收入及技术三个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存在正向的变化关系;在分别引入自然和经济距离模型2和模型3中,自然距离和经济距离分别与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呈正向相关;而在同时引入自然和经济距离因素模型4中,自然距离与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呈负相关,经济距离则与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呈正相关。

韩杰[8](2018)在《大环境与小社会:戈壁地区裕固族社会变迁与水文化——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祁连山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对河西走廊各民族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裕固人传统的水文化,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文化适应这些方面来说,已经引发了人们在水观念、用水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其中围绕"水"的一系列的变化,都是裕固族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体现。

李睿佳[9](2017)在《黄河中游(河津—永济段)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它关系着人类的发展生存以及一切经济活动。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作为黄河三角洲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与能源供应基地,其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采集黄河中游流域的大同市、忻州市、榆林市、运城市和三门峡市等十五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数据,并基于生态足迹的相关理论,探究了黄河中游流域整体的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状况,并得出主要结论:2009-2014年黄河中游流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黄河中游各县市的生产用水仍然是以第一产业用水为主,除大同市和濮阳市之外,其它地区第一产业用水足迹普遍占到了生产用水足迹的90%以上。同时第一产业节水也是黄河中游各县市节水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重点选取黄河中游禹门口至黄河入黄口的河津、万荣、临猗、永济四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生态赤字与产业模式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上述黄河中游流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2014年研究区域的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研究。并借助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与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四个县市的生态赤字情况进行诊断。结论如下:(1)四个地区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开始呈平稳或下降趋势。其中临猗县的水足迹最高,最大值为1.12 hm2/人,平均值为0.81 hm2/人;万荣县的水足迹整体较低且保持平稳状态,最小值为0.197hm2/人,平均值为0.319hm2/人。(2)四个地区人均水生态承载力变化不稳定,2009-2011年呈增长趋势,2011-2012骤减,之后又开始增长。除万荣县总体呈水资源生态盈余外,其余三个地区均存在较大的水生态赤字,其中临猗县的生态赤字情况最为严重,最高达0.969hm2/人。严重的生态赤字会导致水资源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四个地区就生态压力指数而言,临猗县每年大体上均高于其它三个县市,且波动幅度最大,最高达11.106;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除临猗县外,其余三个县市呈逐年平稳或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临猗县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这一高耗水产业,因而GDP增长会以增加水生态足迹为代价。通过对四个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情况的分析,得出结论,即目前黄河中游各县市生产用水以第一产业用水为主,且水资源产出较低,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并从加大黄河中游流域节水力度、减少耕地面积、控制人口和调整产业政策的角度,对如何促进黄河中游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史志林[10](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二、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短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3 中国大陆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差异分析
    3.1 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时间序列变化
    3.2 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大陆地区总蓝水足迹和蓝水资源短缺时空差异分析
    4.1 总蓝水足迹时空分布特征
    4.2 蓝水资源短缺的测算与缺水评价
    4.3 水资源利用的优化对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与讨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2.3 水足迹理论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2.4.3 随机数学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3.1 研究方法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3.2 案例研究
        3.2.1 地理位置
        3.2.2 气候特征
        3.2.3 降水特征
        3.2.4 土壤植被
    3.3 模型构建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4.1 研究方法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2 案例研究
        4.2.1 地理位置
        4.2.2 气候条件
        4.2.3 土壤植被
        4.2.4 水资源状况
    4.3 模型构建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情景设置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5.1 研究方法
        5.1.1 分式规划
        5.1.2 机会约束规划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5.2 案例研究
    5.3 模型构建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5.3.2 模型求解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6.2 案例研究
    6.3 模型构建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6.3.3 模型求解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6.4.3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贡献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评价与优化模拟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水足迹研究综述
        1.2.2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农业水足迹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及植被条件
        2.1.6 社会经济条件
    2.2 农业概况
        2.2.1 农业生产变化
        2.2.2 农产品消费量变化
    2.3 数据来源与核算方法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处理
        2.3.3 农业水足迹的核算方法
第三章 农作物需水量与虚拟水评估与预测
    3.1 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分析
        3.1.1 1999-2014年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变化
        3.1.2 2020-2050年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变化
    3.2 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作物虚拟水分析
        3.2.1 1999-2014年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变化
        3.2.2 2020-2050年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农业水足迹研究
    4.1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生产水足迹变化特征
    4.2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消费水足迹变化特征
    4.3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2020-205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水足迹优化模拟研究
    5.1 基于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生产水足迹模拟
        5.1.1 多目标优化函数
        5.1.2 多目标模型参数
        5.1.3 2020-2050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5.2 基于膳食结构调整的农业消费水足迹模拟
        5.2.1 模型参数取值
        5.2.2 2020-205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消费水足迹模拟
    5.3 2020-205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虚拟水价值分析的新疆棉花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案设计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区概况及棉花种植结构演变
    2.1 研区总体概况
    2.2 新疆水资源状况
    2.3 新疆棉花总体发展趋势
    2.4 新疆棉花现有布局结构
    2.5 新疆棉花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疆棉花虚拟水时空分布的量化分析
    3.1 棉花虚拟水含量计算
    3.2 新疆棉花虚拟水含量的时间分布
    3.3 典型站点棉花虚拟水含量时间分布
    3.4 新疆棉花虚拟水含量的空间分布
    3.5 不同水文年棉花虚拟水含量的空间分布
    3.6 新疆棉花虚拟水输出现状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水价值的不同地区棉花种植偏好对比分析
    4.1 棉花与其他主要农作物虚拟水价值对比分析
    4.2 数据处理与种植偏好分析
    4.3 主要农作物虚拟水价值与种植布局的契合度分析
    4.4 基于结构调整的虚拟水总产值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水战略下棉花布局结构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
    5.1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5.2 区域布局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思路
    5.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5.4 结构调整情景设定
    5.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虚拟水价值视角下新疆棉花布局结构调整的思路建议
    6.1 新疆棉花结构调整思路
    6.2 对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简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始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5)吉林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农业生产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
        2.3.2 通径分析
        2.3.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差异
    3.1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时间序列变化
        3.1.1 水稻生产水足迹的年际变化
        3.1.2 玉米生产水足迹的年际变化
        3.1.3 大豆生产水足迹的年际变化
    3.2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3.2.1 水稻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化
        3.2.2 玉米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化
        3.2.3 大豆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化
4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
    4.1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4.2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优化对策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范围
        2.1.2 地势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城镇与人口
        2.2.2 经济发展
        2.2.3 农业概况
        2.2.4 工业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第三章 关中地区水足迹构成
    3.1 关中地区农业水足迹
        3.1.1 作物水足迹计算方法
        3.1.2 关中地区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动态变化
        3.1.3 关中地区农业水足迹组成动态分析
    3.2 关中地区工业水足迹
    3.3 关中地区生态水足迹
    3.4 关中地区生活水足迹
    3.5 关中地区水足迹及其构成及其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
    4.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4.1.1 系统动力学简述
        4.1.2 系统动力学特性及优点
        4.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4.1.4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4.2 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
        4.2.1 系统边界与模型数据
        4.2.2 系统结构及变量分析
        4.2.3 水足迹模型主要方程
        4.2.4 水足迹模型流程图
        4.2.5 系统变量间关系分析
        4.2.6 系统关键变量参数估计
    4.3 水足迹模拟结果检验
        4.3.1 系统结构检验
        4.3.2 量纲一致性检验
        4.3.3 历史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系统模型的关中地区水足迹调控研究
    5.1 情景设置
        5.1.1 情景分析
        5.1.2 情景设计思路
        5.1.3 情景设置及依据
    5.2 各情景参数设置
        5.2.1 基准发展模式
        5.2.2 低速发展模式
        5.2.3 中速发展模式
        5.2.4 高速发展模式
    5.3 情景模拟结果对比
        5.3.1 不同发展情景对农业水足迹的影响
        5.3.2 不同发展情景对工业水足迹的影响
        5.3.3 不同发展情景对生活水足迹的影响
        5.3.4 不同发展情景对生态水足迹的影响
        5.3.5 不同发展情景对关中地区水足迹的影响
    5.4 调控策略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荣誉
致谢

(7)张掖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足迹国外研究进展
        1.3.2 水足迹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及方法
    2.1 相关理论
        2.1.1 虚拟水理论
        2.1.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1.3 资源流动理论
        2.1.4 资源替代理论
        2.1.5 比较优势理论
    2.2 水足迹核算
        2.2.1 水足迹组成
        2.2.2 水足迹核算方法
        2.2.3 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
3 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与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获取
    3.3 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
        3.3.1 描述性统计
        3.3.2 水足迹结果分析
    3.4 食物消费结构水足迹分析
        3.4.1 食物消费量比较
        3.4.2 食物消费水足迹分析
        3.4.3 食物消费的水足迹多样性分析
        3.4.4 食物消费结构调整后的水足迹分析
4 影响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4.1 模型设定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3 结果分析
        4.3.1 传统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3.2 扩展后的STIRPAT模型结果分析
5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后记

(8)大环境与小社会:戈壁地区裕固族社会变迁与水文化——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祁连山生态与“明花”水资源
二、水观念及其相关的水文化
三、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用水历史
四、结语

(9)黄河中游(河津—永济段)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水足迹研究进展
        1.2.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进展
        1.2.3 黄河中游流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2.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2.2.1 水资源产量因子
        2.2.2 水资源全球均衡因子
    2.3 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模型
    2.4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模型
    2.5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水资源概况
第四章 研究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构建
    4.1 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划分
    4.2 水资源生态足迹参数计算
        4.2.1 水资源全球生产能力
        4.2.2 水资源产量因子
    4.3 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足迹计算
    4.4 生产用水生态足迹计算
    4.5 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
第五章 研究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5.1 生产生活用水足迹及人均值分析
    5.2 第一、二、三产业水足迹比例分析
    5.3 总生态足迹及人均值分析
第六章 研究县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现状诊断
    6.1 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
    6.2 生态压力指数与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6.3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账户构成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短缺评价[D]. 傅梦然.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3]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评价与优化模拟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D]. 苗俊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虚拟水价值分析的新疆棉花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研究[D]. 方芳. 塔里木大学, 2019(07)
  • [5]吉林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晓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与调控研究[D]. 王方剑. 西北大学, 2019(12)
  • [7]张掖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与分析[D]. 丁杨. 兰州财经大学, 2018(01)
  • [8]大环境与小社会:戈壁地区裕固族社会变迁与水文化——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为例[J]. 韩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9]黄河中游(河津—永济段)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D]. 李睿佳. 山西大学, 2017(03)
  • [10]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程国栋院士与寒冷干旱环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