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手机市场现状

马来西亚手机市场现状

一、马来西亚手机市场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周梦迪[1](2020)在《华为业财融合的演化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观的视角》文中提出当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和商业发展。与此同时,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组织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如何在动荡复杂的环境当中发展壮大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从改革开放之初到迈进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我国不少企业开启了国际化进程,企业业务规模日益扩大,这一变化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活动是企业开展业务运作的重要职能支撑,随着环境变化和业务扩张,传统的基础会计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急需财务进行转型升级,与业务走向协同发展,因此,业财融合成为当今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来说,业财融合也是集团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基于组织惯例观的视角,以大型民营跨国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企业如何开展业财融合以适应战略推进和业务发展的需求。本文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基于案例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选择世界一流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华为公司业财融合的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华为是一家以通信基础设施制造为主业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华为主动求变,开展财务变革,持续更新财务运作惯例,推动业务和财务走向融合,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从组织惯例演化的视角对华为财务变革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华为业财融合的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为我国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提供借鉴经验。通过深入研究,本文获得以下结论:(1)华为业财融合过程具有清晰的演化路径,从纵向上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核算、报告与远程监督”后向统一集中化的财务运作惯例,传统会计向共享财务转型升级,业务与财务走向初步融合;第二阶段形成“预算管理、决策支撑与近距离监督”前向精细集成化的财务运作惯例,传统会计向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转型,业务与财务走向正式融合;第三阶段形成“全方位监督控制”协同一体化的财务运作惯例,集三位于一体的财务持续发挥价值整合作用,业务与财务走向高度融合。(2)从横向上看,业财融合纵向演化的每一阶段都包括形式融合和实质融合两个递进的过程,形式融合是具体融合措施,实质融合是达成的融合效果。动态财务能力是华为开展形式融合与实现实质融合的动力机制。从作用机理来看,动态财务能力具体分为两级作用力,一级作用力是动态财务能力直接作用于形式融合层面的能力,由适应吸收力和整合重构力发挥驱动作用,通过跨界搜索、组织学习和整合资源开展业财形式融合,实现财务运作惯例的更新;二级作用力是动态财务能力间接作用于实质融合层面的能力,由环境感知力和快速反应力发挥驱动作用,更新后的财务运作惯例能够增强财务的环境感知力和快速反应力,以此促进财务转型和财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业务进一步发展,实现业财实质融合。本文基于组织惯例的视角对华为财务变革过程展开研究,剖析华为开展财务变革的具体方式和措施,进一步丰富了业财融合的过程研究,为大型集团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如何进推动业财融合提供了参考范式。同时,本文按照纵向演化和横向跃迁两个角度对业财融合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并总结归纳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运作惯例的演化方向和业财融合横向跃迁中的动力机制,为学者开展组织惯例变革性的研究和动态财务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思路。

郑志伟(TAY Chee Wee)[2](2019)在《基于企业管理的柬埔寨华文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晟[3](2018)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情况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仅仅靠品牌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本身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品牌所带来的体验,甚至已经到了无消费不品牌,无品牌不体验的境地。2017年天猫“双11”期间,全天交易额高达1,682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全球互联网零售史上的新纪录,这其中无线成交占比达90%。在这场互联网消费浪潮中,品牌体验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标配”。好的品牌体验可以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牢固的情感纽带,激发消费者的欲望,最终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直播和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主要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营销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好的品牌体验,有些可以激发消费者较强的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有些可以激发消费者较强的转发意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对消费者产生了哪些新的影响?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如何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和转发意愿产生影响?其中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在营销实践中困扰从业者的现实问题。尽管国内外有部分针对品牌体验的相关研究,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并没有对上述问题进行很好的回答,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因此,在新媒体情境下开展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研究并进行实证检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对营销实践中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过往文献和理论的梳理分析,提出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切入,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展开定性研究,详细了解新媒体对受访者产生了哪些新的影响。挖掘受访者对于品牌体验,品牌体验对于消费者反应影响,以及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心理距离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归纳建立出更加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与模型,同时也为后面的定量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次,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奢侈品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的方式对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知识体验)对消费者反应(购买意愿、支付意愿、转发意愿)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即对品牌体验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与此同时,对性别与自我建构对上述效应所产生的调节作用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再次,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大众消费品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操控的方式对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展开定量研究,即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消费者感知效用对主效应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与此同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对心理距离对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索。本论文的主体包括上述三个小研究,分别是依次展开的一个定性研究和两个定量研究,两个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定性研究为后面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第一个定量研究核心目的是在新媒体情境下,对品牌体验四个不同维度对消费者反应(购买意愿、支付意愿、转发意愿)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对消费者的多个方面产生了显着影响。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产生较为显着的影响。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和知识体验对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和转发意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第二个定量研究核心目的是在新媒体情境下,将品牌体验操控为两种不同的状态,研究其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消费者感知效用对上述效应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情境下,不同状态的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存在不同的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消费者感知效用对上述效应有较为显着的中介作用。心理距离对上述效应有较为显着的调节作用。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研究分别通过测量的方法和操控的方法,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实证检验了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会产生较为显着的影响。品牌体验的四个维度,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和知识体验对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和转发意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管理者在营销实践中,想要提升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支付意愿或者转发意愿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品牌体验相应的维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管理者在新媒体情境下的日常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第二,本研究在使用操控的方法对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进行实证检验的同时,探索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消费者感知效用对上述效应的中介作用,揭示了在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影响的作用机理。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中,品牌体验是通过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消费者感知效用对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和转发意愿产生影响。研究成果拓展和深化了品牌体验相关研究在新媒体情境下的应用,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在探索了心理距离对于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心理距离具有一定差异,这也正是新媒体平台对消费者产生不同影响的核心原因。在心理距离近的新媒体平台上,消费者感知价值在消费者内心世界中起到更为显着的作用,而在心理距离远的新媒体平台上,消费者感知效用在消费者内心世界中起到更为显着的作用。这也拓展了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范畴,深化了新媒体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管理者在选择不同新媒体平台,打造不同品牌体验进行营销宣传提供了帮助。

王伟杰[4](2018)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听诊系统的研发》文中指出心音信号是一种重要的生理信号,其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心脏状态的信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听诊是一种经济而简单的获取心音的方式,在医学界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患者在家中就能够接受医生的听诊检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基于此,本文根据心音信号的特点,研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心音听诊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电子听诊器的开发:包括采音传感器的选择、心音采集电路的设计、滤波放大电路的设计以及USB充电电路的设计。2.语音抑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采用小波阈值滤波方法抑制心音采集过程中可能混入的语音噪声,根据语音噪声和心音的频域差别及强度差别,确定小波滤波方法的阈值。建立滤波效果的评价指标,并检验滤波效果。3.心率计算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基于自相关函数实现了心率计算算法。采用死区非线性等处理以提高心率计算的准确性,使算法对复杂的心音信号(包括病变心音和噪音较大的信号)仍具有适用性;并对各种心音信号进行实验,检验算法的有效性。4.Android应用程序的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研发应用程序,对电子听诊器采集的心音信号进行分析及处理,实现心音图绘制、心音实时播放、语音抑制、心率实时计算、远程传输及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

张理娟[5](2017)在《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及效应分析》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是开放东、中、西各大区域的空间推进与发展层次上的提升,也是世界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乏力和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为中国和沿线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中国经济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善,同时也面临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沿线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一定的发展梯度、良好的产业承接基础以及不断完善的产业承接环境将促进中国向沿线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另外,产业转移模式的不断丰富也为中国投资沿线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并吸收其技术溢出效应带来可能。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及效应分析,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世界经济互动提供借鉴意义。本篇论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及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分析中国产业近况和沿线环境的基础上,逐步筛选出适宜中国面向沿线转移的产业和国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的产业国际转移将带来的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整篇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对国际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梳理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为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简要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等概念的内涵,并且总结了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区位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等,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第三部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产业转移的契机分析。首先简要总结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着重分析了全球化发展中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产业转移双方(即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两个角度,分析了各自的基础和优势。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适宜转移产业类型的筛选。首先考虑产业转移的原则和基准,包括产业相对优势基准、边际产业基准、产业发展同质性等基准,在国内产业发展角度,完成适合转移产业的筛选。其次,在考虑中方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沿线国家对于产业转移的准入政策和鼓励政策,最终确定适宜转移产业的类型,并将其归为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重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五大类,并着重分析了各类中的重点产业。第五部分为中国面向沿线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首先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沿线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对接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吸引力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比较选择其中产业对接较好的国家,继续测算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根据吸引力排名,确定主要承接国为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等国家,将此类国家与第四部分已经确定的适宜转移产业进行匹配,并得出主要结论:中国适宜向印度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交通建设以及电信行业、电力(除核电)、农产品加工、纺织业、服装业;中国适宜向印度尼西亚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纺织业、电子行业、化工产业、通信信息产业;中国适宜向马来西亚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等技术制造业和部分装备制造业;中国适宜向泰国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轻工业、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制造业、化工行业、服务业等产业,中国适宜向土耳其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电信、能源、制造业、交通等领域。第六部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方面分析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将带来的一系列效应,得出产业转移将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解决部分与就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促进全球生态文明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七部分,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结论、对策建议及相关的展望,提出加强宏观调控与规划、配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着力推广品牌产业等对策。

许正[6](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丁文武[7](2016)在《中国IC产业现状和未来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厦门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就大基金成立两年的投资状况做了一个总结。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推进。

吴清香[8](2016)在《越南中国观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交往历史悠久,本文对时期阶段的划分主要在考虑越中两国历史相关、相似的前提下,以越南国内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变化的不同时期为基础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封建时期(1858年以前)、法属殖民地时期(1858-1945)、抗法、抗美战争时期(1945-1975)和越南统一后(1975年至今)。封建时期,由于长期的相互交流以及不平等地位,此时的越南中国观围绕着中华文化、封建体制、历史名人、风土人情等关键词逐渐形成,这来源于儒教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输入、“天朝”、“中心”等封建中国自我认知的影响,以及越南使臣等沿途的所见所闻。此时的越南汉化特征明显,以封建中国为榜样,承认封建中国为天下中心。法属时期,由于文字、书籍等在越南各阶级的普及和使用以及西方思想的传入,越南中国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这一时期,中国仍然是值得依赖的对象,这种依赖来自于阮朝统治者们希望得到清朝不断的军事援助,以及通过维持政治、科举、教育等中华传统模式来最大限度的限制法国文化的传播。虽然当时的中国正值衰退和落后,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引起了越南新知识分子的重视,并成为越南从知识改革运动到后来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抗法抗美时期,越南和中国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南得到了中国的无私、大量的援助,“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一个强壮的、聪明的以及正在快速成为具有深远国际影响的大国形象在越南面前展开,中国成为越南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榜样。即使到60年代后期越中矛盾萌芽时期,这种形象仍未有较大改变。从1975年开始,此后的十余年时间由于发生持续的矛盾和冲突,越中关系不断恶化,影响了中国在越南中的地位和形象。随着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尤其是在信息沟通更加便捷的现今社会,中国的崛起已是世界的共识,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愈加深远,日渐强大的中国在诸多地方是越南学习的榜样。纵观以上各历史时期,越南受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始终带有复杂性、矛盾性等特征,但受世界格局的变化、政治互信的程度、人文交流日趋密切、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影响,也正不断向多样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当前越中间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但无论如何,相互包容、和平共处的发展思路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加深理解、形成彼此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对实现和平共处、共赢发展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越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古有互通互鉴之道,近有共御外敌之情,今有振兴繁荣之业。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经受了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相信通过两国及两国人民的进一步交往,必定能够树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观念,为越中两国的友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袁潇[9](2015)在《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

马海笑[10](2015)在《探析突发事件的小屏传播》文中研究指明传播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口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时代正是我们所处的现阶段,它正重塑着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媒介是智能移动终端,而智能移动终端:手机和平板电脑相比较于其他的传播媒介在尺寸上具有很大优势,所以从传播终端角度来说,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终端的信息传播称为小屏传播,而这个传播时代称为小屏时代。小屏时代的新闻传播具有全时性、即时性、随时随地传播等传播特征,使信息传播更为移动便捷。小屏时代突发事件的报道传播也具有一些新的特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传播方式的立体性、全时性传播、情感性交流等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突发事件更为公开、透明的传播到每一位受众,使得突发事件不再像“非典事件”那样被隐瞒、被阻碍报道。但是小屏时代的突发事件传播也具有一些不足,例如,谣言的产生、群极化的非理性声音的出现、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等等,这些不足就需要主流的官方媒体相配合,使得事件的真相被告知,而不是流言满天飞。最后,政府、企业、传统媒体乃至个人都需要适应小屏时代的新闻传播,改进应对机制与方法,确保信息的正确传播,抵制不良信息。

二、马来西亚手机市场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来西亚手机市场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华为业财融合的演化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选择
    3.2 案例选择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4章 案例描述
    4.1 华为公司案例背景介绍
    4.2 华为国际化发展历程
    4.3 华为财务变革与架构
第5章 华为业财融合的演化路径分析
    5.1 初步融合阶段(1998-2006):后向集中化
    5.2 正式融合阶段(2007-2013):前向集成化
    5.3 高度融合阶段(2014-至今):协同一体化
第6章 华为业财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6.1 形式融合层面:适应吸收力与整合重构力驱动
    6.2 实质融合层面:环境感知力与快速反应力驱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和建议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品牌体验时代
        1.1.2 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兴起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4.1 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与直播平台
        1.4.2 奢侈品与大众消费品
    1.5 研究内容
        1.5.1 各章节主要内容
        1.5.2 整体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新媒体
        2.1.1 新媒体的概念
        2.1.2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2.1.3 基于心理距离差异的新媒体
    2.2 品牌体验
        2.2.1 体验及相关研究
        2.2.2 品牌体验的概念
        2.2.3 品牌体验的维度
        2.2.4 品牌体验的影响作用研究
    2.3 消费者反应
        2.3.1 购买意愿
        2.3.2 支付意愿
        2.3.3 转发意愿
    2.4 消费者感知价值
        2.4.1 价值以及相关研究
        2.4.2 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概念
        2.4.3 消费者感知价值匹配的概念
    2.5 消费者感知效用
        2.5.1 效用以及相关研究
        2.5.2 消费者感知效用的概念
        2.5.3 消费者感知效用最大化的概念
    2.6 解释水平理论
        2.6.1 解释水平理论的概念
        2.6.2 解释水平理论与心理距离
    2.7 以往文献评述
第3章 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影响定性研究
    3.1 定性研究法
        3.1.1 半结构化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3.1.2 访谈提纲
    3.2 数据收集与受访者选取
        3.2.1 数据收集
        3.2.2 受访者选取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新媒体
        3.4.2 品牌体验与消费者反应
        3.4.3 消费者感知价值与消费者感知效用
        3.4.4 心理距离
    3.5 研究结论
        3.5.1 新媒体
        3.5.2 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与消费者反应
        3.5.3 潜在中介变量
        3.5.4 潜在调节变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效应的调节因素研究
    4.1 研究假设和框架模型
        4.1.1 研究假设
        4.1.2 框架模型
    4.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
        4.2.2 变量测量
        4.2.3 信度检验
    4.3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4.3.1 Pearson相关分析
        4.3.2 回归分析及结果
    4.4 研究结论
        4.4.1 主效应
        4.4.2 调节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机理研究
    5.1 研究假设和框架模型
        5.1.1 研究假设
        5.1.2 框架模型
    5.2 研究设计
        5.2.1 预测试
        5.2.2 实验设计
        5.2.3 变量测量
        5.2.4 信度检验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5.3.1 Pearson相关分析
        5.3.2 回归分析及结果
    5.4 研究结论
        5.4.1 主效应
        5.4.2 中介效应
        5.4.3 调节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6.1.1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2 管理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4)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听诊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远程医疗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心音信号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篇章结构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电子听诊器需求分析
        2.1.2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2.2 电子听诊器的设计
        2.2.1 传感器选择及采音电路设计
        2.2.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2.2.3 USB充电模块
    2.3 电子听诊器使用展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ndroid平台及心音信号特性简介
    3.1 Android平台介绍
        3.1.1 Android系统架构
        3.1.2 Android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
        3.1.3 Android开发环境
    3.2 心音信号简介
        3.2.1 心音的产生机理
        3.2.2 心音信号的特点
        3.2.3 心音信号时频域特性
    3.3 心音听诊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音算法研究与设计
    4.1 小波变换去噪算法
        4.1.1 小波变换
        4.1.2 小波滤波
        4.1.3 阈值的确定
        4.1.4 小波变换抑制语音
    4.2 心率计算算法
        4.2.1 常见的心率检测方法
        4.2.2 算法原理
        4.2.3 算法实现
        4.2.4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软件总体设计
    5.2 注册登录模块设计
    5.3 基于耳机接口的心音采集模块
    5.4 心音图绘制及播放模块
        5.4.1 波形绘制
        5.4.2 播放模块
    5.5 心率计算模块
    5.6 小波变换滤波模块
    5.7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5.8 心音信号传输模块
        5.8.1 上传文件
        5.8.2 下载文件
    5.9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一带一路”战略
        2.1.2 国际产业转移
        2.1.3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2.3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5 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
3“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产业转移的契机分析
    3.1“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实施
        3.1.1“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3.1.2 中国推动沿线“一带一路”建设
    3.2 中国面向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分析
        3.2.1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的机遇
        3.2.2 中国向沿线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优势
        3.2.3 沿线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
4 中国产业现状分析与转移产业的筛选
    4.1 中国产业现状
        4.1.1 产业结构现状
        4.1.2 产业布局现状
    4.2 面向“一带一路”适合转移产业的选择与现状分析
        4.2.1 国内转移产业筛选基准
        4.2.2 沿线国家的产业准入规定
        4.2.3 适合转移的重点产业现状分析
5 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
    5.1 沿线国家对产业转移的承接条件分析
        5.1.1 沿线国家与中国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5.1.2 沿线国家对转移产业吸引力测算
    5.2 基于高吸引力标准的重点承接国承接产业类型匹配
        5.2.1 印度以承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5.2.2 印度尼西亚以承接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为主
        5.2.3 马来西亚以承接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
        5.2.4 泰国以承接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为主
        5.2.5 土耳其以承接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
    5.3 基于深度合作标准的典型承接国承接产业类型匹配
6 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6.1 经济效应
    6.2 社会效应
    6.3 生态效应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加强宏观调控与规划,促进产业合理有序转出
        7.2.2 配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7.2.3 着力推广品牌产业,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7.2.4 引导各参与主体积极响应,全方位保障战略落实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越南战争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武器走私问题
        (四)非法移民问题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三)维和机制
        (四)警务合作机制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六)联合演习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一)越南与柬埔寨
        (二)泰国与越南
        (三)老挝与泰国
        (四)中国与越南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一)柬埔寨
        (二)缅甸
        (三)老挝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中国云南省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一)美国
        (二)日本
        (三)俄罗斯
        (四)欧盟
        (五)澳大利亚
        (六)印度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IC产业现状和未来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基金投资近况
2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2.1 中国集成电路前十设计厂商
    2.2 中国集成电路前十制造厂商
    2.3 中国集成电路前十封测厂商
3 中国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重点
    3.1 重视集成电路制造业
    3.2 推进存储器生产线建设
    3.3 建立中国高端芯片联盟
    3.4 理性参与并购
4 结语

(8)越南中国观的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重点、思路及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困难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阶段的划分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认知
        二、国家间的认知
        三、观
        四、中国观及越南中国观
        五、相互依存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框架
        一、越南对中国的认知
        二、相互依存理论
        三、大国崛起理论
    第三节 阶段的划分
第二章 封建时期(1858年以前)越南的中国观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一、政治思想
        二、服饰
        三、教育
        四、科技
        五、艺术
        六、宗教
        七、外交
        八、“华夷”思想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一、越南古籍透露出的中国观
        二、越南有关此时期的近现代书籍透露出的中国观
        三、越南文学作品(燕行诗)对此阶段中国观的描述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一、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壮美的风景以及悠久的历史
        二、封建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宗教等对越南影响深远
        三、北方政权是“统治者”和“入侵者”,“宗藩关系”迫不得已
        四、封建的中国是“横暴”帝国,越南的反压迫斗争从未间断
    小结
第三章 法属殖民地时期(1858—1945年)越南的中国观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一、越中国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革命思想在越中两国萌芽
        三、越南知识分子的思想从华夷观转化为国家民族意识
        四、华人大量移民越南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一、史书中的记述
        二、越南的文学作品
        三、越南指称中国人的术语
        四、中国文学作品的越译版
        五、华人在越南的活动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一、中华文化是“天下正统”
        二、中国仍是“表面上”的宗主国
        三、中国已成为弱国
        四、华人是越南经济的真正控制者
        五、在越南的华人是一个团结的群体
        六、中国人吃苦耐劳,并有极高的民族自尊心
    小结
第四章 越南抗法、抗美战争期间(1945-1975)越南的中国观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一、新成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内忧外患
        二、胡志明主席实施一系列国内治理政策
        三、胡志明对蒋介石政府阴谋的识别和应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
        五、越中共产党之间的互助关系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一、越中共产党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
        二、新中国对越南的大力帮助
        三、越南报刊对越中关系的赞美
        四、越南文献对中国无私帮助的由衷感谢
        五、越南诗歌中的颂扬
        六、越中在抗美战争中的分歧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一、“同志加兄弟”
        二、“中国阴谋论”
    小结
第五章 越南全国统一后(1975至今)越南的中国观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一、华人问题
        二、边界问题
        三、柬埔寨问题
        四、越南加快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步伐
        五、关系正常化后两国关系日趋紧密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一、越南教科书
        二、纸质报纸
        三、互联网渠道
        四、越南政要的言论
        五、越南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
        六、孔子学院
        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越译版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一、日渐强大的中国在诸多方面是越南学习的榜样
        二、中国是世界军事强国
        三、中国商品的质量令人担忧
    小结
第六章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特征
        一、复杂性
        二、矛盾性
        三、多样化
        四、理性化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原因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
        二、政治互信的程度
        三、人文交流
        四、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五、越中两国关系本身的变化
    第三节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路径
第七章 当前越南人中国观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个人访谈
        一、访谈准备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二节 调查问卷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描述性统计
        三、调查结果
        四、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普通民众与政府官方“中国观”差异
        一、中国观的差异
        二、差异的原因
结论
附录A 越中两国历史年代对照表(前2879年至今)
附录B 古地图上的越南
附录C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组图)
    C1. 音乐
    C2. 建筑
    C3. 文字
    C4. 服装
附录D 中国文化在现代越南社会的体现(组图)
    D1. 书籍
    D2. 横匾、对联
    D3. 节日
附录E 越中友谊(组图)
参考文献
    一、越南语文献
    二、中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
    四、相关网站
致谢

(10)探析突发事件的小屏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小屏时代
    1.1 传播时代的变迁
        1.1.1 口语时代
        1.1.2 印刷时代
        1.1.3 电子时代
        1.1.4 互联网时代
        1.1.5 移动互联时代
    1.2 小屏时代及其特点
        1.2.1 移动社交
        1.2.2 移动新闻
        1.2.3 移动购物
        1.2.4 移动娱乐
    1.3 小屏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1.3.1 空间特性:移动传播
        1.3.2 时间特性:全时传播
        1.3.3 传播模式:交互传播
        1.3.4 传播速度:即时传播
        1.3.5 传播特征:沉浸传播
        1.3.6 传播对象:泛众传播
第二章 小屏时代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
    2.1 突发事件
    2.2 小屏时代突发事件传播案例
        2.2.1 政府及时引导舆论案例: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
        2.2.2 谣言及情感传播案例:马航MH370失联事件
        2.2.3 群体极化传播案例:山东招远麦当劳杀人案
    2.3 小屏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
        2.3.1 传播渠道多样
        2.3.2 立体性传播
        2.3.3 全时性传播
        2.3.4 情感交流传播
        2.3.5 流言净化性传播
        2.3.6 精准的信息推送式传播
    2.4 小屏时代对突发事件报道传播的不足
        2.4.1 大量谣言滋生
        2.4.2 心灵鸡汤式的信息过分传播
        2.4.3 群体极化的非理性声音
        2.4.4 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第三章 小屏时代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
    3.1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应对
    3.2 企业真诚沟通
    3.3 主流媒体及时跟进
    3.4 媒介素养的提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四、马来西亚手机市场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华为业财融合的演化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观的视角[D]. 周梦迪. 山东大学, 2020(10)
  • [2]基于企业管理的柬埔寨华文教育研究[D]. 郑志伟(TAY Chee Wee).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3]新媒体情境下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研究[D]. 许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4]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听诊系统的研发[D]. 王伟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及效应分析[D]. 张理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7]中国IC产业现状和未来方向[J]. 丁文武. 集成电路应用, 2016(12)
  • [8]越南中国观的发展演变研究[D]. 吴清香. 云南大学, 2016(04)
  • [9]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D]. 袁潇. 南京大学, 2015
  • [10]探析突发事件的小屏传播[D]. 马海笑. 山西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马来西亚手机市场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