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气大学学报第五卷总目录

云南电气大学学报第五卷总目录

一、云南电大学报第5卷总目(论文文献综述)

陶友珍[1](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张晓芳[2](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认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陆晗昱[3](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梁敏娟[4](2018)在《近现代《诗经》学转型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诗经》学由于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其自身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点。本文在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诗经》学着作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近现代《诗经》学的转型是由传统《诗经》学向现代《诗经》学的转型,它是在对《诗经》由经学到文学认识转变的基础上展开的,但并非从经学到文学的转型所能涵盖,现代《诗经》学的发展不仅引入了西学的某些重要因素,也继承了传统《诗经》学的一些精华,它是一种融旧纳新的学术体系,呈现出带有这一时代烙印的明显特点。围绕这一核心,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主要从四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旨在探讨近现代《诗经》学的转型背景,主要从近现代《诗经》学转型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两方面展开。就社会背景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目标;教育体制改革和传播业蓬勃发展;新旧、中西观念激烈交锋。就学术背景来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学的衰落,其主要原因有经世致用功能的丧失、学术体系的僵化和内部求真精神的涌动。第二章主要对近代《诗经》学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整理和分析,具体表现为“乾嘉学术”的余波延宕、今文经学的异军突起和现代学术的酝酿萌发。指出近代《诗经》学的整体状况是以传统经学为核心的研究方式走向衰落,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过试图求变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努力,但最终因没能走出经学的圈囿,最终失败。同时,在传统《诗经》学走向衰落的过程中,已经有从文学角度分析《诗经》学的着作出现,现代《诗经》学萌芽初步显现。第三章主要对现代《诗经》学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整理和分析,指出现代《诗经》学的创建经历了一个从艰难起步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这期间主要经历了对《诗经》经学的批判和对其文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创建现代《诗经》学的基础性建设及对西学和传统《诗经》学的借鉴等过程。此外,本章还介绍了胡适、顾颉刚、闻一多等学者对创建近现代《诗经》学所做出的主要贡献。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近现代《诗经》学转型期所呈现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内容上,受时代思潮和社会运动深刻影响;研究方法上,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普遍应用;研究模式上,专题研究成为趋向;精神内核上,科学求真精神贯穿始终;学术风气上:自由争论的良好学术氛围。

邱林[5](2018)在《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晚清的学术史论述中,往往特别强调今文经学的复兴。在梁启超和钱穆所着《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孙诒让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梁、钱的书流传很广,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对清代学术史的印象。相比之下,章太炎等人却对孙诒让有着极高的评价,称赞其为“晚清第一大师”“三百年绝等双矣”。参照章太炎的论述,孙诒让显然属于一般清代学术史论述中被低估的学人,因而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居士,浙江瑞安人,是晚清朴学大师和经学后殿。他在经学、诸子、金石文字、训诂校勘、文献目录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着作主要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札迻》、《温州经籍志》等。孙诒让早年随父宦居大江南北,后半生偏居乡里,潜心着述。在晚清内忧外患之际,他也走出书斋致力于在温州等地区推广新式教育。因此,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问家,还是最早在浙江南部推行新式学堂的教育家。自孙诒让年少起,父亲孙衣言即指点其读书治学,不仅为他创造了优越的着述条件,还带他结识了众多一流学者。孙诒让本人也聪敏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位着作等身、成就卓着的朴学大师。孙氏治学服膺乾嘉之道,欣赏高邮王氏之学,在金石文字和校注《周礼》、《墨子》等典籍方面卓有成就,影响深远。《周礼正义》是孙诒让花费二十余年时间写就的一部巨着,总结了历代《周礼》研究的成果,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至今无人可望其项背。在文字训诂、典章制度之外,他明确指出大宰“八法”为《周礼》的纲领所在,并通过对“官联”问题的梳理使全书脉络分明、前后呼应,从而超越了汉唐注疏。在学术背景、经学立场,以及当时激烈的今古文之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孙诒让延续了“周公作《周礼》”的观点。对此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但在阅读《周礼正义》一书时要有充分的认识。《墨子间诂》一书也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总结了清中叶以后诸家校注《墨子》的成果。该书三易其稿,始成定本,除了进一步进行训诂、校勘之外,孙氏还对墨子及墨家学说的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子间诂》是墨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对后来的墨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墨学真正复兴的基础。总体来说,孙诒让生活在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初期,治学上偏向传统但又有着承前启后的特征。甲午战败后时事多艰、国难当头,孙诒让开始投身于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救国救民的实用人才。之后他又领导“温处学务分处”,筚路蓝缕,在浙江南部地区推行新式教育,堪称一位教育家。除此之外,孙诒让大量订阅各种新式书刊,关心时局变化,主张进行变法革新。甲午之后他提出创办“兴儒会”,以兴儒救国。清政府新政之际,他受盛宣怀的邀请起草了《变法条议》,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变革主张。晚年的时候孙诒让结交章太炎等人,表现出明显的同情革命的倾向。孙诒让不仅治学严谨、着作等身,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同时又关心社会,身体力行,做到了知行合一。

吴剑修[6](2018)在《民国时期《老子》的训诂与校勘研究》文中认为《老子》一书,传至今日,已有两千余年,对中国思想文化特质之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蒋锡昌説,《老子》研究有二难:“一曰,本多舛异,不先校勘,无以知古本之真,苟不知古本之真,而率读焉,是读僞书也;二曰,字多殊谊,不先训诂,则不辨古谊之真,苟不辨古谊之真,而爲解焉,是解己意也。”所以,研治老学,校勘、训诂二事当是基础。清代考据学大兴,在校勘、训诂《老子》方面已较前人大大推进了一步,到了民国时期,诸子学昌明,对於《老子》的校勘、训诂更胜清人。对这一时期《老子》校勘与训诂进行一番细致研究,对民国诸家校勘训诂特点进行一番细致总结,於我们以後的进一步研究无疑是有莫大裨益的。职是之故,笔者准备在细致搜集、整理民国校老、诂老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再对择要选取一些重要学术着作,进行专案式的研究,对民国诸家校老、诂老特点进行一番总结。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民国学人所着校释札记的研究。笔者择要选取三家:陶鸿庆《读老子札记》、罗运贤《老子余谊》、于省吾《老子新证》。其中,陶鸿庆《读老子札记》中所附的《王弼注勘误》可以説是对王弼注的首次系统校勘,其中説法多爲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吸纳。于省吾《老子新证》共有两种版本,前後版本多有差别。于省吾多以古文字训诂《老子》,可以説爲训诂一门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另外,于省吾又对《老子》文例颇有研究。第二章是对民国学人专事校勘《老子》着作的研究。其中刘国钧《老子王弼注校记》、何士骥《古本道德经校刊》笔者在第二章《概説》一节中稍作提及。罗振玉《道德经考异》作重点论述,其书以唐石本4种和新出敦煌《老子》残卷11种校勘《老子》,又以《经典释文》探求王弼本之古本形态;蒙文通则以《道藏》爲依托,1佚《老子》古本,并对河上本、王弼本、遂州本等《老子》版本进行校勘,得出“王注虽存而王氏之经早亡”的结论,认爲王弼本经文已经後人篡改。第三章至第六章则是对通诂类着作的研究。所选诸家分别是马叙伦《老子核诂》、高亨《老子正诂》、蒋锡昌《老子校诂》、劳健《老子古本考》。诸家训诂特点不尽相同。马叙伦《老子核诂》多据《説文》以求正字,又多承袭《説文解字注》的观点;蒋锡昌《老子校诂》则是专对马叙伦《老子核诂》而去,批评马书“逞其肊见,擅改古书”,校勘上以王弼本爲底本资取前代83种《老子》版本加以考校,训诂上则多承王念孙遵古训的方法,对《广雅疏证》的观点多有采择;高亨《老子正诂》多遵河上公注,且新见迭出,但缺点是好以臆改经,其所修改多被新出土的楚简、帛书证明爲误説。所以他後来出版《老子注译》则对《老子正诂》中的观点多有修正。劳健《老子古本考》考订古本则多以王弼本爲尊,又考订傅奕本《老子》据説文改定《老子》文字,打破了前人对於傅奕本的迷信。

张燕珠(CHEUNG YIN CHU)[7](2017)在《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西派是清词史上最大的词派,以南宋雅正思想为旗帜,掀开中国词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清代词学振兴。论文以米歇尔·福柯谱系学的研究方法,阐释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主体与变体,揭示雅正思想在流派的非连续性发展的话语秩序。朱彝尊与汪森纳入南宋张炎的雅正思想,以此作为流派有力的权力来源,由骚雅的内涵改造成醇雅,经厉鹗与王昶致力改造张炎的清空为两种美学意蕴的清雅,一直从雅的内涵内化和深化骚雅与清空。在常州派崛起与形成之际,吴锡麒与郭麐寻求词学外延转换雅正论,分别引入“穷而後工”及性灵说,并先後脱变出词有二派及转换为词有四体,以自身特性作出选择,不是依据原有的雅正功能发挥其重要性,而是依据重新组合突显其效能性。总体上,浙西派领袖以旧雅正论推动新雅正论再淡化雅正论,倾力支配词坛又致力反抗被支配的势力,在相互的策略之间交错迭起,成功创造从复雅到去雅的转向。本文首章为引论。首先说明选题的依据,然後分析当前的研究状况,最後提出了全文的研究构思,指出目前浙西派中、後期词学理论研究的不足现状,突破了流派词学理论的研究被狭隘地理解为开宗祖师的研究观念。以谱系学方法阐释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能较清楚显示雅正思想在不同词集和词选本断裂散布的情况,并有系统地筛选词人羣体的异质。正文着重探讨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出现、形成、发展和变化,当中以词集和词选本推动其流动的雅正词学体系,从中呈现经典词选本的变化及其非连续发展的层面。全文共分五章,总的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章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出现。从清初词坛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羣体意识、合刻词集、词学活动等因素,全面论述朱彝尊纳入张炎的雅正思想作为浙西派论词核心的契机,又得汪森睿智地以醇雅掩饰遗民的心态,创造性误读南宋诸贤的词作并影响当下词人的创作。第二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主体。朱彝尊与汪森以张炎的雅正号召文人,颠覆词学连续性发展的一贯思路,词学由此呈现逆向发展及经典化的现象。朱、汪彻底否定《草堂诗余》的经典性地位,全力标举姜夔等人的骚雅,突显《词综》醇雅的编选特色,重塑经典唐宋词选本并成为流派的标志。朱彝尊偶然携失传数百年的《乐府补题》赴京考“鸿博”殿试,勾起文人哀怨的民族感情,内化远追南宋诸贤的风雅情操,正好展示他巧妙地运用权力的过程。第三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延续。厉鹗重新汲取张炎清空思想带出当下的价值并改造为清雅,将咏物词的虚空推向顶峰,完全淡化咏物词比兴寄托的传统风格,回归纯文学的咏物技法的单一价值。查为仁与厉鹗为《絶妙好词》作笺注,既从读者的角度接受南宋周密的编选审美标准,且从再创作的角度以流派特有的审美视角作为笺注的目的,重新赋予其当下的价值与意义,重构其偶然又断裂出现的遗民心态,由此有力地将其经典化。第四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顶峰。王昶将厉鹗的清雅论推向士层,演变出其以知人论世为前提的闲雅与士层清雅。王昶编辑《明词综》的目的是运用自身对词学的知识赋予明词新的定位,就是要符合流派的美学,重新赋予明词认可的词学地位。及後,王昶编选《国朝词综》及《国朝词综二集》,挑选每个时期词家的经典作品,较为有系统地编选当代词选本,贯彻《词综》的编选宗旨并欲成为典范。所指的经典大抵是要符合流派的宗旨,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美学,将有关词学思想及知识渗入词选本当中,从编选家和词人羣之间标示权力关系,给予当代词选本新的历史使命。第五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变体。吴锡麒与郭麐从词学外延上努力转换和淡化雅正论,分别将“穷而後工”及性灵说突现起来,从而提出词有二派及词有四体的变革,动摇了雅正论的根基由是转化和淡化雅正论。黄燮清、丁绍仪等人有意识地强化当代词选本的功能,编纂《国朝词综续编》及《国朝词综补》,形成“词综”系列,以复制的模式编辑词选本逐形成链条关系,显现词选本的异质词学功能,从共时上将流派的雅正词学理论扩散开去,从历时上将流派的雅正词学理论在断裂的词学中层层渗透下去。结语部分反思浙西派雅正思想经历了内化、改造与淡化的谱系关系,以唐宋至当代词选本为手段,达到创造经典的目的。在经典化过程中,雅正思想相互关连、加强和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交织的网状知识关系,进而控制文人的词学活动、范围及影响创作思想,而且通过不断地误读、修正和改造前人的雅正论,以配合时代的需要及逆向文学内在发展的规律,带出在影响的焦虑下流派得以向前推进。以谱系学方法阐释这个非连续性过程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渐次由流派领袖的词学知识而形成的规则所建构的独特系统,转变为出现经典词学到归结为知识和权力联系的特定系统,往往是通过经典和词选本进行重新规定文人的词学活动和范围,揭示知识与权力在经典化过程中的操作方式。

吴才茂[8](2017)在《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的重点区域之一,尤其是明清两朝,不但倾力开拓西南,而且也注重推动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贵州不仅从“无”到“有”,且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其他区域有别的是,明清以来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基本上是在王朝制度的强力推行下而实现的。贵州能称之为一个地区,亦需从其成为一个省级建置开始说起,而贵州都司的设置,正是贵州地方行政区划得以形成的基础。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革,是引发贵州逐渐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从明代卫所制度推行及其变动下的政区、城镇、文化区域以及人群移动与民族分布等方面,论述贵州地域社会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明初在贵州广置卫所,贵州大部分疆土被纳入明王朝直接管理之下,卫所成为管理疆土的主要机构。在此基础上,永乐十一年设置贵州省,从此结束了以羁縻统治为主流的历史,取而代之者,是卫所与州县两套疆域管理系统并行的经营模式,其中又以卫所为主,直至清初卫所彻底郡县化之后,这一局面才得以彻底改变。然值得注意的是,卫所从明初落地贵州开始,即明显带有因地制宜的变通性,换言之,就是卫所具备着可调整性。具体而言,是一些卫所在经营贵州的过程中,出于地方具体实际与需要而改置为军民卫所,这一转变,从制度上给予了卫所管“军”又管“民”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管型政区”,迨其“熟化”到一定程度之时,这些军民卫所逐渐以分割辖地而设置州县的方式,步入了郡县化的历程,时至晚明,贵州的军民卫基本完成了这一过程。而清初大规模裁撤卫所,以之设置或归并州县,贵州府、州、县三级地方政区管理系统配套基本完成,至雍正时期,湖广都司绣错于黔东南一线的卫所裁撤完毕,设置新县,进而调整省界,贵州地方政区格局藉此得以最终形成。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伴随着卫所城的筑建,城对于地域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繁荣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明代之前的贵州,除了一些寨堡之外,并无城可言。卫所城的大规模修建,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军事功能,城墙高耸,成为名副其实的城,这与一般由商而兴的城市,是有区别的。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社会变乱频发,卫所护卫州县的职责极为繁重,为应对这一问题,府、州、县寄寓于卫城,形成了“州卫同城”的特殊现象,这使以军事功能为主的卫所城,也具备了州县城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卫所军户移民的持续迁入,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他们聚居于卫所城的周围,从事社会生产或商业活动,使卫所城逐渐又具备了商业职能。于是,卫所城逐渐发展成为集军事、政治、商业、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城市,亦因如此,当日后裁撤卫所设置州县或归并州县之时,这些卫所城直接转换成了州县城,由此构成了日后贵州城市的基础。此外,在卫所城墙之外,还修筑了大量的关隘、铺、堡、屯、寨等军事防御堡垒,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成为集镇的前身。这些卫所城与城墙之外的堡垒一道,逐渐形成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城镇体系。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贵州卫所城“一线路”上的分布特点,导致了贵州城镇亦呈出分布交通线上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贵州地域社会的全面发展,远离交通线的地区,城镇分布稀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亦正因这样的分布特点,型构出了贵州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经济模式的丰富性和民族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的地域特色。学校教育是明代统治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与道理、政教、人才培育及正风俗,均有重要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有明一代,陆续地修建各类名称不一的学校,以达“善治”天下的目标。贵州“遍地皆夷”,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之一,学校教育成为明王朝治黔的重要方略之一,藉此实施教化,变左衽而右衽,亦成为宦黔士人的政治理想之一。然明代贵州的学校,卫学数量多达22所,成为全国最多为卫学的地区,在贵州教育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其教育的对象,多为卫所移民子弟,这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卫籍人员,在科举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表现为远离卫所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文化教育上的“沙漠地区”。因此,虽然明王朝在贵州设置了各类学校,其意虽善,用力亦勤,但由于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并不尽同,其效果亦不能一概而论,由此导致的地区差异与人群所受教育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文化核心区与不同风俗区的逐渐形成。明代卫所制度而引发的人群移动,对地域社会的塑造影响最大,地域社会的形成,“人”的活动显然极为重要。明代以前的贵州,可谓“异域”,但其具体情形,因史料匮乏,大抵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一个处于羁縻统治而少数民族众多的社会。而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卫所移民连续性地不断迁入,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而且成为贵州多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户,分布在卫所里,不仅肩负着戍卫着边疆的重任,而且也从事着各类社会生产活动。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这些卫所官军后裔大致有两大去向:一是世代聚居在卫所驻地,坚守着汉人的身份与文化传统,形成了点状分布的“屯堡”村落。二是随着军户人口的增长,卫所有限的辖地并未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们,于是,卫所之中未能袭替武官的军余与舍丁等群体,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之中,与其他人群一道,型塑出了形态不一的村落社会。这些村落,虽然在后世的民族识别中被认定为少数民族村寨(如苗寨或侗寨等),但“汉”的因素极多,许多村落带有明显的卫所痕迹,呈现出“亦汉亦苗”或“亦苗亦汉”的文化景观。综上,本文的结论是: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社会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制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是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动,造就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础。实土卫所逐渐向州县系统演进;卫所城址逐渐由军事功能转变为兼具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的城镇;卫学教育开启民智,推行教化,逐渐形成了贵州的文化区域中心,并加速了风俗分区的形成;卫所移民的持续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军户群体,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他们不仅卫戍边疆,而且与少数民族人群一道,逐渐开拓出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多样性景观,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态。

王进[9](2017)在《学人小说: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化品格》文中研究说明纪昀晚年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形式短小,内容博杂,是集志怪、轶事、考证于一体的笔记小说。纪昀一生潜力于学术研究,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时纪昀将理性的学术思维与学术观点注入到文学创作中,使小说呈现出“着书者之笔”的学术特色。本文以《阅微草堂笔记》为研究对象,采用作品分析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纪昀的学术思维与《阅微草堂笔记》的艺术风格为线索,以《阅微草堂笔记》的内容、艺术为研究内容,分析纪昀与学术的关系,《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理念、创作旨趣、美学风格,以此来探究纪昀的学术思维对小说创作的影响。论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纪昀学人身份的认定。本章从纪昀学人角色的历时演变、谱系的多重建构、时代因缘等三方面分析纪昀与学术的关系。纪昀一生致力于学术的考证研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学术思维,是乾嘉学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纪昀是在乾嘉学派的影响下,将自己的学术思维、学术观点融入到小说创作中的。第二部分论述了纪昀“着书者之笔”的创作理念。作为崇尚严谨的乾嘉学者,纪昀提倡不同于“才子之笔”的“着书者之笔”。这一部分首先详细论述了学人思维影响下纪昀恪守传统的文体观念。纪昀在传统目录学的立场上,将杂说与笔记相融合,形成了“寓劝戒、资考证、广见闻”的笔记小说。其次,论述了理性的创作思维。历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朴学家的“实事求是”精神对《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形成了辩证与求实黜虚的叙事规范。最后,论述了纪昀通过神道设教的外在形式凸显明道的宗旨。第三部分论述了学人纪昀通过《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将小说引向了学术化、学问化、知识化的道路。本篇通过探讨《阅微草堂笔记》中儒释道之争、汉宋之争等学术争鸣的现象;《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考证内容与考证特点;纪昀知识才学的展示等,进一步论述了纪昀有意将学人情怀融入到小说创作之中。第四部分论述了学人纪昀展现的《阅微草堂笔记》的美学风格。本篇主要结合作品分析在学者崇尚理性思维的影响下,纪昀反对缛丽、虚构的文学风格及对小说的创作进行了艺术处理。纪昀通过事理交融、喜好议论等方法使《阅微草堂笔记》呈现出以理主情的构思模式;通过好读书、好议论、好知礼的鬼狐塑造了一大批读书明礼的博雅鬼狐形象;通过朴素简练的白描手法、简淡妙远的语言技巧构成了尚质黜华的美学风格。通过对小说中美学风格的分析,进一步确定《阅微草堂笔记》的艺术地位。

冯仰操[10](2014)在《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文中认为本文探讨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的关系。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不仅是源自传统的对家乡故土的情感与理性的认同,还发展为一种以地方为媒介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思潮。地方意识与文学并非单向的影响与反映的关系,而是处于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清末民初的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领域的地方意识;另一方面,清末民初的文学不仅仅是被动的反映,在很多情况下主动参与甚至引领了地方意识。本文探讨五个方面的问题,依次如下。第一章《地方政治的想象与反思》,讨论地方政治与新小说的关系。在新小说兴起前后,人们从地方意识尤其是省籍意识出发设计了经由地方建立国家的方案,与之相应,新小说同时开启了国家与地方的想象。以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为起点的新小说,多将“新地方”作为通向未来“新中国”的起点,将地方自治制度作为地方政治的施政方针,并将理想的志士作为实践的主体。但理想的地方想象与国家想象在受到现实政治的冲击后归于沉寂。自清末开始实施的地方自治制度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清末民初的小说家从理想的歌颂转向现实的反思,以绅权的膨胀与异化为中心,批判地方自治在选举与推行各环节的弊端。总之,清末民初小说对地方政治的想象或反思,均是对政治亦步亦趋地模仿或再现,对政治功用性的过度追求势必损害或限制文学独立性的品格。第二章《“国语”建构中的方言和方言文学》,聚焦国语建构中的方言与方言文学。人们在追求民族国家过程中开始注意到“国语”的重要性,超越地方性的国语成为各种语言文字变革的核心主题,于是官话与官话书写成为理想的选择。但官话并未成为法定国语,也未普及到全国各地。各地为启蒙地方而采取了自下而上追求国语的策略,即先在地方推行方音切音字与方言白话文,而后完成统一国语的目标,力图在地方性与全国性之间达成平衡。清末民初的文学亦注意到文学语言中方言与官话的纠葛,一方面为启蒙地方,发掘传统的自发性方言文学,将之作为启蒙的工具,另一方面追求语言统一,推尊官话的权威,将方言文学自觉边缘化。第三章《地方历史的发掘与书写》,考察的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整理与文学的关系。清末新知识界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重构以民族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与之相应,人们从地方意识出发,重返地方的历史文化,梳理地方历史文化与中国或汉族的关联性,借以确立当下的地方在国家中的重要位置。在重返地方历史的过程中,清末民初的文人亦立足于地方揭示与书写被遮蔽的地方史,通过地方野史与地方人物来建构理想的国史与国民,这一工作主要包括整理并出版各地的乡邦文献、编着地方野史、撰写乡贤传记等。在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利用上,人们热衷于发掘向来作为禁忌的明末清初文献,一方面作为反满的“恶声”直接服务于政治,一方面成为新的野史创作的文献来源。在地方人物的追忆上,人们借助传记文学发掘地方上与民族国家有关的英雄,包括反抗外族的英雄与投身现代化事业的英雄,并将个人在地方与国家等群体性价值网络中加以定位,以建构理想的乡民乃至国民形象。第四章《地方歌谣的发掘与仿作》,注目的是地方民间文化的利用与文学的关系。人们除了发掘和利用地方的精英文化,还将眼光向下投向民间文化中的歌谣。各地流行的歌谣在启蒙框架下被大量发掘,并被广泛的仿作。直至“五四”歌谣运动兴起前,人们多是将歌谣作为启蒙民众的工具,对歌谣本身的价值却很少肯定。这一时期的歌谣仿作,只是模仿歌谣的形式,即句式、曲调方面,并将其原有的地方性内容置换为普遍性的启蒙常识,目的正是通过地方的民众启蒙活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第五章《“五四”新文学的地方发现》,从比较的角度入手,考察新文学中艺术的地方主义的趋向。艺术的地方主义,促使新文学家关注地方,关注地方方言、文人传统、民间文化等地方性元素,并将之作为建构新文学民族性、个性的凭藉。。首先,以周作人为个案考察其对地方文人传统的再发掘,乡邦文献成为其文学创造和理论建构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乡邦文献对地方风土的书写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广泛的借鉴与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乡贤与乡贤文学为其独特的文学史建构提供了关键的坐标与有力的例证。其次,考察新文学对地方歌谣的发现与利用,人们在文艺与民俗两方面肯定歌谣固有的价值,并各自以家乡为中心采集歌谣,并将新诗歌谣化作为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新诗人不过偶一为之,新诗歌谣化止于提倡的层面,歌谣的方言和声调未成为新诗语言与音乐的基础。再次,考察新文学对方言的接纳与利用,从建构国语出发,新文学家坚持通过文学创造国语的途径,将方言作为国语的一分子,将方言文学作为国语文学的补充。但是出于多种原因,方言文学止于理论倡导却很少付诸实践。

二、云南电大学报第5卷总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电大学报第5卷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一、别集
        二、选集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二、钱曾所藏宋刻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一、唐宋词集丛刻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二、宋词别集重刻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一) 《梅苑》
        (二) 《草堂诗余》
        (三) 《绝妙好词》
        (四) 《乐府补题》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一) 字句勘误
        (二) 作者考订
        (三) 格律辨析
        (四) 版本考证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一) 名物掌故笺释
        (二) 词人生平考证
        (三) 词人词作评价
        (四) 其他词作增补
        (五) 文字内容校勘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三) 词作的审视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一) 品评与赏析
        (二) 笺注与阐释
        (三) 辨讹与纠谬
        (四) 纪事与述闻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一) 小众化
        (二) 碎片化
        (三) 趣味化
        (四) 深度化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余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一、诗、词之异同
        二、词、曲之异同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一、南北宋之争
        二、正变之论
        三、本色论
        四、雅俗之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一、和韵
        二、集句
        三、效体
        四、櫽栝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二) 追和十大词调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二) 追和十大词人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2)“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3)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4)近现代《诗经》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转型期
        (二) 《诗经》学及《诗经》学史
第一章 近现代《诗经》学转型背景
    第一节 近现代《诗经》学转型的社会背景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传播业的蓬勃发展
        三、新旧、中西观念激烈交锋
    第二节 近现代《诗经》学转型的经学背景
        一、经世致用功能的丧失
        二、学术体系的僵化
        三、求真精神的涌动
第二章 近现代《诗经》学转型过程(上)
    第一节 1840-1919年《诗经》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近代《诗经》学的走向衰落
        一、“乾嘉学术”的余波延宕
        二、今文经学的异军突起
        三、现代学术的酝酿萌发
第三章 近现代《诗经》学转型过程(下)
    第一节 1920-1949年《诗经》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现代《诗经》学的创建
        一、清理废墟,另起炉灶——现代《诗经》学的艰难起步
        (一) 对《诗经》经学性质的评判和对其文学性质的重新认识
        (二) 对现代《诗经》学基础性建设的重视
        二、精选材料,搭建主体——现代《诗经》学的开拓发展阶段
        (一) 对西学的借鉴
        (二) 对传统《诗经》学的借鉴
        三、筚路蓝缕、别开生面——现代《诗经》学代表人物及贡献
        (一) 胡适的现代《诗经》学贡献
        (二) 顾颉刚的现代《诗经》学贡献
        (三) 闻一多的现代《诗经》学贡献
第四章 近现代《诗经》学转型期的特点
    第一节 受时代思潮和社会运动深刻影响
    第二节 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普遍应用
    第三节 专题研究成为趋向
    第四节 科学求真精神贯穿始终
    第五节 自由争论的良好学术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孙诒让的治学之路
    第一节 家学影响条件优越
    第二节 聪敏好学持之以恒
    第三节 结交论学见多识广
    第四节 服膺乾嘉宗法二王
第二章 《周礼》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第一节 《周礼正义》的撰写与成就
    第二节 《周礼》官联问题研探
    第三节 关于“周公作《周礼》”说
第三章 《周礼正义》的刊刻
    第一节 初次刊刻
    第二节 楚本刊刻
第四章 《墨子间诂》的成就与影响
    第一节 《墨子间诂》的撰写
    第二节 《墨子间诂》的学术贡献
    第三节 评价与影响
第五章 孙诒让的办学活动
    第一节 创办新式学堂
    第二节 难题与解决之道
    第三节 教育观念及办学成效
第六章 孙诒让的政治态度分析
    第一节 主张变法的开明态度
    第二节 支持新政的施行
    第三节 晚年同情革命的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民国时期《老子》的训诂与校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老子》校释札记的研究
    第一节 概説
    第二节 陶鸿庆《读老子札记》
        一.陶鸿庆《读老子札记》可资徵信之处
        二.《王弼注勘误》:对王弼注的首次系统校勘
    第三节 罗运贤《老子余谊》
    第四节 于省吾《老子新证》
        一.《老子新证》两种版本的不同
        二.《老子新证》的训诂特色
        三、对《老子》文例的研究
第二章 对民国《老子》的校勘研究
    第一节 概説
    第二节 罗振玉《道德经考异》
        一.《道德经考异》所据版本
        二.以《释文》校勘王弼本
    第三节 蒙文通以校勘、1佚爲基点的老学研究
        一.蒙文通治老方法及其成果略述
        二.先秦道家分南北两派考
        三.王注近世无善本:《王注》虽存而王氏之经早亡
        四.对成玄英《道德经义疏》的1佚与重玄学的发现
第三章 马叙伦《老子核诂》
    第一节 《老子核诂》一书的简介
    第二节 多据《説文》以求正字
    第三节 对《段注》的承袭
    第四节 马氏考求正字之误説
    第五节 马氏训诂之新解
第四章 高亨《老子正诂》
    第一节 “墨翟之徒曾习《老子》”
    第二节 《老子》书多古字古义
    第三节 高亨校释多重河上公注
    第四节 高亨训诂《老子》之新解
    余论
第五章 蒋锡昌《老子校诂》
    第一节 校勘所据版本书目及其考证
    第二节 对王弼本经文的校勘
    第三节 对《老子》文义的训诂
        一.蒋氏训诂颇具义理色彩
        二.蒋氏训诂多遵王念孙
        三.对导引术的关注
第六章 劳健《老子古本考》
    第一节 对《老子》古本含义的界定
    第二节 劳健对《老子》古本考订
        一.《老子》版本异同的四种情况
        二.考订古本多以王弼注爲尊
        三.对《古文四声韵》所载《古老子》的关注
    第三节 傅奕依《説文》改定《老子》文字
    第四节 对老子训诂的新解
结语
附録二:《老子》疑义辨证(凡二十一则)笔者撰
参考文献
後记

(7)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浙西派雅正词学的研究状况
    一、选题的绿起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浙西派雅正观念的出现
    第一节 清初词坛与朱彝尊雅正思想的出现
        一、清初词坛概观
        二、对婉约词风的接受
        三、对南宋慢词的建构
        四、对咏物词的钻研
        五、曹溶和朱彝尊的崇雅斥俗
    第二节 清初词坛合刻词集与《浙西六家词》的新变
        一、合刻词集概观
        二、浙西六家推广《山中白云词》的现实意义
        三、《浙西六家词》选词情况
        四、《浙西六家词》影响词学活动
    第三节 张炎雅正思想与朱彝尊和汪森的醇雅
        一、朱彝尊和张炎的镜像重合
        二、张炎雅正词学思想的本质
        三、朱彝尊和汪森内化张炎的雅正思想
        四、朱彝尊以雅正号召词人羣体
第二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主体
    第一节《草堂诗余》与俗词的中断
        一、《草堂诗余》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二、朱彝尊和汪森贬斥《草堂诗余》
        三、对《草堂诗余》被否定的看法
    第二节 《词综》与雅正的重现
        一、《词综》概述
        二、《词综》考证文献的编纂过程
        三、《词综》选录雅词的情况
        四、《词综》的意义和地位
    第三节 《乐府补题》的再现与经典化
        一、《乐府补题》概述
        二、朱彝尊重推《乐府补题》的现实意义
        三、文人唱和《乐府补题》的盛况
第三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延续
    第一节 厉鹗清雅论的创造
        一、清雅论对雅正论的改造
        二、以《论词绝句》实践清雅论
    第二节 《绝妙好词》的重塑与经典化
        一、《绝妙好词》概述
        二、《绝妙好词》多次刊刻概观
        三、《绝妙好词笺》重构雅正论
        四、文人续编《绝妙好词笺》
第四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高峰
    第一节 王昶士层清雅论的推演
        一、以知人论世为前提的雅正论
        二、闲雅论对雅正论的深化
        三、士层清雅论对雅正论的推崇
    第二节 《明词综》的流变与经典化
        一、《明词综》重编的原因及经过
        二、《明词综》选词情况
        三、对《明词综》的评价
    第三节 《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与雅正论的延续
        一、《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概述
        二、《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选词情况
        三、对《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的评价
第五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变体
    第一节 吴锡麒词有二派的变革
        一、对雅正论的修正
        二、对雅正论的转化
    第二节 郭麐词有四体的改造
        一、性灵说对雅正论的淡化
        二、性情、才学和词风的互补
        三、词有四体的修正
        四、对清人词作的评论
    第三节 《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与雅正论的变化
        一、《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概述
        二、《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选词情况
        三、对《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的评价
结语: 文学经典化现象及其发展的谱系性的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四、资料运用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明初贵州边疆形势与卫所设置
    一、土官的归附及其对策
    二、云南战略中的贵州建设
    三、少数民族变乱与卫所设置
    四、结语
第二章 卫所变革与贵州政区格局的演进及形成
    一、卫所在明代的变革
    二、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三、卫所变动与政区演变
    四、结语
第三章 卫所城址的筑建、演变与贵州城镇的形成
    一、卫所城的选址
    二、卫所城的分布
    三、卫所城的形制与功能
    四、卫所城的演变与城镇的形成
    五、结语
第四章 卫学教育与贵州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一、卫学设置及其特点
    二、卫学之目的与偃武修文思想之兴起
    三、卫籍人员的科举竞争力
    四、科举竞争力的地域差异
    五、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六、结语
第五章 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贵州民族分布的影响
    一、平越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二、威清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三、安南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四、清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五、平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六、卫所后裔之去向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七、结语
第六章 卫所屯军后裔的身份坚守与“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户所为例
    一、卫军屯军后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记忆与歌谣传唱
    二、追寻“状元”的轨迹:王昌龄在隆里所人身份坚守中的整合作用
    三、互动的边界:隆里所人与土司及周边民族的交往
    四、结语
第七章 卫所武官后裔的身份变迁与村落形成——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为例
    一、铜鼓卫的筑建与“苗境”控制
    二、铜鼓卫武官的来源与袭替
    三、刘氏指挥使后裔的身份变迁
    四、刘氏与三门塘村落的形成
    五、结语
余论
征引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9)学人小说: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化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代研究综述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一章 学人作家:创作主体的身份认定
    第一节 纪昀学人角色的历时演变
        一、三十以前:讲考证之学
        二、三十至五十:着辞章之文
        三、五十至六十七:回归考证之学
        四、晚年时期:创作学人小说
    第二节 纪昀学人谱系的多重建构
        一、家学渊源
        二、师友渊源
    第三节 纪昀学人身份的时代因缘
        一、乾嘉学派的兴起与特点
        二、纪昀与乾嘉学派
第二章 学人思维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理念
    第一节 恪守文体观念
        一、目录学之立场
        二、杂说之体制
        三、笔记之选择
    第二节 贯注理性思维
        一、实事求是的理性思维
        二、理性思维下的叙事规范
    第三节 凸显明道宗旨
        一、“文以载道”的着书宗旨
        二、“神道设教”的外在形式
        三、伦理道德的内涵凸显
第三章 学人情怀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旨趣
    第一节 学术争鸣的演绎
        一、儒、道、释之争
        二、汉、宋学之争
    第二节 考证之学的图解
        一、考据内容的博大精深
        二、考据方法的渗透
    第三节 知识才学的展示
        一、子部征引学术之解读
        二、经部征引学术之解读
        三、史部征引学术之解读
        四、集部征引学术之解读
        五、《四库》的补充与校订
第四章 学人雅致与《阅微草堂笔记》的美学品格
    第一节 构思模式的以理主情
        一、事理交融
        二、喜好议论
    第二节 狐鬼形象的博学通雅
        一、好读书之狐鬼
        二、好议论之狐鬼
        三、好知礼之狐鬼
    第三节 美学风格的尚质黜华
        一、朴素简练的白描手法
        二、简淡妙远的语言技巧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地方政治的想象与反思
    第一节 地方政治的想象
        一 始于地方的建国理想:地方自立与地方自治
        二 “新地方”的想象
        三 理想的志士
    第二节 地方政治的反思
        一 地方自治的推行与困境
        二 地方自治的再现与反思
    小结
第二章 “国语”建构中的方言与方言文学
    第一节 从方言启蒙到语言统一
        一 以官话统一语言
        二 方音切音字的制作与推行
        三 白话文运动中的方言策略
    第二节 方言文学的提倡与边缘化
        一 “自发性方言文学”的发掘与方言文学的提倡
        二 语言统一与方言文学的边缘化
    小结
第三章 地方历史的发掘与书写
    第一节 重返地方历史:以留日学生刊物为中心
    第二节 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地方野史的书写
        一 乡邦文献的整理
        二 地方野史的书写
    第三节 地方人物传记的书写
    小结
第四章 地方歌谣的发掘与仿作
    第一节 启蒙视野下的歌谣
    第二节 报刊上的歌谣仿作
        一 《湘报》:歌谣仿作的先声
        二 《新小说》:歌谣仿作的扩张
        三 地方白话报:歌谣仿作的兴盛
    小结
第五章 “五四”新文学的地方发现
    第一节 艺术的地方主义:新文学的另类发现
    第二节 乡邦文献的发掘与利用:以周作人为例
    第三节 歌谣的再发掘与新诗的歌谣化
    第四节 方言与方言文学的独立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近代白话报中的“白话”信息
    附录二: 近现代期刊中的“歌谣”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四、云南电大学报第5卷总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2]“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4]近现代《诗经》学转型研究[D]. 梁敏娟. 山东大学, 2018(12)
  • [5]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D]. 邱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民国时期《老子》的训诂与校勘研究[D]. 吴剑修.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D]. 张燕珠(CHEUNG YIN CHU).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D]. 吴才茂. 西南大学, 2017(10)
  • [9]学人小说: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化品格[D]. 王进.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10]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D]. 冯仰操.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云南电气大学学报第五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