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机场管理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连云港市机场管理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一、连云港市市级机管局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李响[1](2018)在《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港市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强化市场监管机构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机构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现实中,市场监管机构建设却明显滞后。在实践中,我国政府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沿着“统一市场监管机构”和“推进综合执法”这两条路径开展了对市场监管机构的改革尝试,并最终以“市场监管机构大部制改革”来破题。当前,市场监管机构大部制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基层地区铺开,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连云港市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也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完成了大部制改革,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完善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通过对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相关情况梳理和归纳,对大部制改革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影响该机构工作高效开展的障碍和矛盾,借鉴国内外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的有益经验,对其出现的管理体制、职能转变、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内部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文章从五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并阐述了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文总体概括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市场监管机构及其建设相关方面的研究状况和成果,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机构、大部制改革三个概念的界定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市场监管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的概括分析,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梳理了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相关情况,包括机构情况、职能情况、内设机构情况、人员情况,并从监管责任、监管基础、监管效能三个方面对大部制改革以来的工作成效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大部制改革视角下在管理体制、职能转变、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内部规范等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梳理并总结了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的有益经验。主要总结了深圳市、浙江省、天津市的国内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以及美国、英国的国外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第五部分提出通过理顺市场监管体制、优化市场监管职能、重构组织内部框架、强化市场监管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机构内部标准化体系,完善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

周游[2](2016)在《“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政府、市场、公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在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信息管渠包围中,公众对公共政策、政府绩效的感知更加充分,对公共事件及问题的关注更胜以往,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意见表达也更加迫切。通过创设平台有序引导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并对多渠道采集的公众评价数据进行科学化分析,可实现政府的精准治理决策以及对政策实施效果的量化监控,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同时,“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虚实碰撞的时代,泥沙俱下的不实信息与易受误导的公众表达使政府的施治“拔剑四顾心茫然”。如何在离散化的社会信息中去伪存真,给社会治理者带来了新的难题。国内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早已有之,但对于“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实践的分析和研究却并不多见。“互联网+”绝不是互联网时代的简单升级,只有敏锐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特质,才能把握住新形势下提升政府绩效管理实效的新契机。在行政体制改革未有突破的形势下,把握住技术变革的机遇,主动开展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平台和机制创新同样重要,而坐观其变将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近年来,徐州市考评主管部门前瞻性地运用信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过程和结果的全面开放。通过创新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体系,丰富公众参与的平台,畅通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培育多元化社会评议队伍,探索出一套“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的方法机制。本文结合徐州的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难题,肯定了其在公众满意度、参与代表性、领导认可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其在参与持续度、体系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当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运行中缺乏法治保障,“三权”归属不清晰,绩效沟通不够灵活,平台设计不够友好,考评主管部门专业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从立法保障、机构变革、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平台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改进“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建议,指出要将公众参与的形式、范围、程序等要素用法规形式予以明确,要成立权威、超然、专业的绩效管理常设机构,要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统筹协调的公众参与机制,要形成自发参与、自我实现的公众参与氛围,要建设基于全景化政务数据网络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通过展望“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审视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意义及未来提出了新的启示。本文创新性地将市场营销领域的“长尾理论”与“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意见数据分布特质相结合,指出“互联网+”时代使大范围、个体化、跨区时、低成本的社会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这将使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从今天的开放互动逐渐走向更加灵活的以公众个体需求为价值和导向,从而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注入新的革新活力。

余智[3](2015)在《从善政到善治的群众体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不断增长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是当前我国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基础性薄弱环节。公民体育需求的增长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还存在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满足公民体育需求方面需要有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手段。理性审视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探寻群众体育供需矛盾的根源,才能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促进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角度对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梳理,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地方群众体育发展中的基层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发展为主线,结合发展历程回顾和个案研究得出的启示,对群众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设计,旨在为我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体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以群众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等不同的发展策略践行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诸如,政府主导的体育管理对参与式发展的抑制,体育市场的成长与分布存在欠缺,民生体育“建设”内容与方式需要调整。这些不足需要在新的发展理念主导下取得新的突破。二、在地方群众体育实际运行中,除传统的行政力量之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社区体育“精英”,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等多元主体对地方性群众体育的良性运行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与政府部门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形成了诸如组织带动型的永新县老年体育,场地主导型的蚌埠健身塘冬泳和活动推进型的亳州五禽戏等多样化的群众体育运行模式。多元互动的群众体育善治充分发挥了政府和民间力量各自的优势,使群众体育在行政性体育资源输入和民间潜在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两方面有机结合,为现实条件下的群众体育利益实现和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地方性群众体育实践中蕴含着有价值的群众体育善治的地方经验。三、群众体育善治是多元社会主体的联合行动,从地方性群众体育善治的个案中可以发现,政府是群众体育善治中不可或缺的行动主体,地方群众体育善治有官促民动、民动官助和民间联动等多种类型。地方群众体育善治个案为我国群众体育善治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是:“有限政府”需要“多中心”矫正;政府角色应从行政管理转向公共服务;培育民间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四、从善政到善治的群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群众体育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善政模式下的社会阶层的分化不明显,群众体育利益格局存在一元化的特征,举国体制下的输入式治理,造成国家体育利益和体育部门利益受到行政主体更多的重视。善治模式下的多元主体互动和参与式治理,为群众表达和实现体育利益创造了条件,为群众体育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性,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是群众体育善治和实现公民体育利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五、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群众体育善治是政府、体育组织与公民等多元行动主体的合作行动。国家是体育利益的宏观规划者,公民是个体体育利益的实践者,体育组织是体育利益的协调者。多元互动的群众体育善治包括官促民动、民动官助和民间联动等行动模式。群众体育善治的目标是体育利益最大化。六、群众体育善治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民众等多元主体的互动与合作,更需要从构建群众的体育生活方式,整合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不同行动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行动,其次,在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实现群众体育善治的必要举措。

齐书春[4](2011)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市体育发展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首先研究了城市社会体育、城市竞技体育、城市学校体育自身和谐以及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自身和谐模式。其次,研究了城市体育如何与城市卫生、城市教育、城市文化等相关社会系统维持和谐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共享模式。最后,研究了城市体育如何融入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从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参与模式。通过研究,本研究认为:区域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均等化是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人均公共体育资源量提高是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社区体育是实现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育关照是促进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促进体育赛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与城市特色相符是城市竞技体育发展理念;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强化对运动员文化教育,以及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是发展基础;减少城市竞技体育不当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移植民主作风,重塑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是发展路径;促进城市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均衡,以及促进城市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是紧迫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与新课标要求相符是城市学校体育发展理念;扩展体育课程资源是发展基础;增加体育教师数量,以及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是发展路径:真正落实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是紧迫任务。为了促进城市竞技体育与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体育自身价值与体育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需要注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需要树立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取予的意识。为了促进城市社会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需要转变观念,理顺条块;需要构建和谐制度环境,推进城市社会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需要抓好共生界面建设,多元主体共同推进;为了促进城市竞技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需要对竞技体育进行教材化处理;应致力于培养体育氛围、塑造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应注重体育竞赛的杠杆推动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城市体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通过实施“体教结合”共享模式,推动城市体育系统与城市教育系统和谐互动,资源共享,推进学校体育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最终实现以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结合部,全面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城市体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通过实施城市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打破彼此隔离的状态,实现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进而共享资源,促进城市学校以及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和城市社区卫生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城市体育与城市卫生推进实施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共享模式,依托社区体育在线健康管理系统、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平台,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主导作用,在政策法律的保障和经费及各种资源的支持下,运用健康管理理论、方法,普及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进行体育健康行为(参与)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之间推进实施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的“多元结合”共享模式,推动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谐互动、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共同发展。为了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实施,重在参与路径建设:体育参与城市管理,从体育促进城市社会功能性整合、城市社会制度性整合以及城市社会认同性整合三个路径入手;体育参与城市规划路径包括体育参与城市生活圈规划,参与城市扩展规划;参与城市更新规划;城市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体育旅游等体育休闲产业项目建立以及城市多种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参与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杨卫国[5](2011)在《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11月后,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事实证明,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水务专业管理公司进入水务市场,对于解决我国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然而,中国水务产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在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关于水务产业改革方向和道路的激烈争论。因此,探究我国水务产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发展途径,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城市水务产业的技术经济属性,以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发展壮大我国水务产业的制度构建,包括城市水务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投融资模式、水务监管体制特别是价格监管体制,并分析了新型水务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提出中国水务产业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运用水务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提出了发展我国水务产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论文运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分析了城市水务产业产品服务和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城市水务产业产品服务属于准公共品、公共资源,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以及自然垄断性,与公众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这些理论成为分析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投融资模式、监管体制和水价机制的出发点和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分析了水务产业组织形式,指出要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进行变革,要利用市场力量,推动水务产业实现四个一体化:供水排水一体化、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流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第四章分析了水务投融资模式,指出应实施产权改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水务投资主体,不能忽视政府的政策性投融资职能,应大力支持发展水务产业投资基金;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城市水务产业监管体制变革,主要加强经济监管、技术监管和环境监管。经济监管要对市场准入、投资、价格进行严格监管,水价、成本监管应兼顾经营者、公众多方利益,贯彻保本微利或者合理利润原则,政府要切实履行好最终的责任人和公正的市场监管者职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第六章实证研究了武汉水专项—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指出即便是城市水环境治理这样的公益事业,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公司化运作,创新投资、运营和管理机制提高效率。第五部分是国际比较部分。第七章对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到了四点启示:水务产业发展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应依法治水、实行流域一体化管理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健全的水务监管体系。第六部分即第八章,给出发展中国水务产业的七个方面的建议,并对新型水务产业发展做了展望,主要对水资源金融和功能水产业进行了分析。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对水务产业概念内涵进行了新的认识和界定,提出了“大水务”概念,利于准确把握该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较系统地从产业组织、投融资制度、监管制度、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了水务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论文运用“武汉水专项”案例,实证分析了水环境治理市场化中的制度创新,即项目业主公司制、项目费用补偿机制和环境项目双代制,并对公益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陈燕青[6](2011)在《试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文中认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行政执法,而执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行政执法规范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最终目标指向同一,是行政执法的必然诉求。在强调政府(国家)立场建构并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传统中,通过诉诸于法律规则“宣示”政府(国家)立场而对社会生活进行规制和引导,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而基于现实的因素再加上长期受传统“人治”思想的侵染,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现状不容乐观,行政执法的各个领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执法失范情形,背离创设法律规则的预设目的。动态地考察与系统分析我国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对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实困境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剖析,进而提出一个可能适用于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实困境及原因产生的解释与分析框架,并从行政主体及其作为个体的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素质的有效培育和制度安排的有力保障等层面论述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的具体路径,以实现行政执法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张大维[7](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何蓓蓓[8](2009)在《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指出人口的不断膨胀使人们强烈地感觉到由于资源稀缺带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耕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还是当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八大核心领域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讲,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是资源与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五大问题的核心内容。耕地资源安全涵义已经从最初期单纯的耕地资源数量安全演变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方方面面。在人口增加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耕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专家研究表明,每增加1人需要0.08hm2的土地用于住房、交通、通讯和堆放废物等,需要0.08hm2的耕地用于粮食生产。与此同时,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弃耕、抛耕现象仍然存在。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耕地资源短缺成为我国难以逆转的国情,确保耕地资源的安全是客观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耕地资源安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指出耕地资源安全的本质在于在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良好运行,并对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结构、要素、环境、功能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了耕地资源安全系统在“人”的作用下运行的机理,系统分析了耕地资源安全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指出耕地资源安全系统主要在资源力、环境力、经济力和社会力的相互作用下,朝着良好或者恶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提炼出能全面反映耕地资源安全的指标框架,并在阐述耕地资源安全调控的基本原理、内涵、内容、目标以及重点的基础上,着手设计了不同情景下安全调控的模拟方法,最后综合应用多种定量和定性方法,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第一,对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本研究认为狭义的耕地资源安全本质上是围绕要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良好运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耕地资源系统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持续健康运转,另一方面,耕地资源系统在人类获取产品和非产品的过程中,具有维持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的能力。而广义的耕地资源则是指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不存在耕地资源问题的危险和威胁的状态。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①国家的主权不因耕地资源的问题受到严重威胁;②国家的利益不因耕地资源问题受到严重损失③国家的发展不因耕地资源问题受到威胁。第二,对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概念、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耕地资源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人工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即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耕地资源子系统。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是由耕地资源的生物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运动、交换、存储和反馈形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由人的主动性而朝着相互适应的方向演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耕地资源子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构成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系统又反作用于耕地资源系统。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具有物质生产、还原两大主要功能和整体性、稳定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可调控性、突变性、耗散性和开放性、多目标性8大特性。第三,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的机理的探讨。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的主体包括人与耕地资源系统。耕地资源安全运行机理的主要是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对耕地利用过程中“人”与耕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耕地资源安全系统具有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及其抵抗各种压力和抗干扰能力的弹性力。耕地资源的安全运行,就是在“人”的外力的作用,耕地资源系统在弹性范围的良好运行,当“人”对耕地资源的利用超过耕地资源利用的弹性范围,耕地资源系统进入塑性状态,如果“人”的作用力进一步加大,达到或超过耕地资源量的界限时,耕地资源系统出现严重破坏,直至崩溃,这就是耕地资源安全系统从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直到崩溃的过程。因此,人们对耕地资源的利用应该控制在弹性范围之内。第四,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安全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安全运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以目前已经形成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借鉴,运用物理学与系统学中正、反作用力与正、负反馈的逻辑思维,从耕地资源安全的资源力、环境力、经济力、社会力四方面入手构建了能够全面反映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将能值指标与传统的指标相结合,克服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在突变论的指导下,使用突变级数法对耕地资源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一元模型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第五,耕地资源安全调控的研究。耕地资源安全调控是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耕地资源安全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受控系统(耕地资源系统或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调控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环境(对于受控系统和调控系统而言的外部环境)。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调控就是外部环境干扰或者调控影响耕地资源安全系统达到预定要求或目的,社会经济系统通过耕地资源系统的信息反馈,发现行为与目标的偏差,根据偏差调整行为达到目的的过程。最后,以江苏省为例,重点研究了该区域1996~2007年的耕地资源安全态势、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发展趋势。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安全态势:整体上来看江苏省12年的耕地资源安全隶属度波动不大,主要涉及较安全、临界安全范围,其中1999~2002年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较好,处于亚弹性区间,特别是2000年达到了研究区间历史最高;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南部区域的安全程度相对于中部和北部地区而言,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安全程度密切相关,政府应重点关注苏南地区的耕地安全的状况;根据一元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计算出耕地资源2008~2020年安全的发展趋势:除经济力少有上升以外,资源力、环境力、社会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通过对不同情景下2020年的耕地资源的安全态势进行模拟分析的结果,确定出影响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11个关键因子:人均耕地、耕地质量指数、能值产出稳定性指数、人均能值净收益、单位耕地净能值产出、单位耕地工业辅助能的负荷、城乡分配差异指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耕地环境负载率、单位土地“三废”负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并对关键因子调控前后的安全状态进行对比,发现:调控以后的耕地资源安全态势比调控前明显发生好转,调控后的耕地资源安全状态已经接近较安全区间。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从提高耕地资源安全的资源力、环境力、经济力、社会力四个方面入手,提出6条建议:(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树立科学保护观念,提高耕地保护意识;(3)切实控制非农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4)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5)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控制耕地农业污染,提高农民经济效益;(6)预防和治理工业“三废”污染,改善耕地生态环境;(7)针对不同发展区域,制定耕地保护政策。

黄雪琴[9](2008)在《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要素的全球化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在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分异。江苏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分异的一个缩影,地区差距更甚于全国。新世纪以来,虽然江苏省政府加大了调控力度,但依然无法延续90年代中后期江苏全省相对差距持续缩小的趋势,反而急剧扩大。显示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调控的思路和方法需要调整。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全球化影响生产要素流动的流量与流向进而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为主线,从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定视角,按照从理论到实证、从问题到措施的思路,从理论上分析了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全球化进程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间的关系、全球化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机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向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政府的调控空间和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任务后,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具有双重影响,当各地区处在或趋向于同一技术周期时,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收敛效应,当各地区处在或趋向于不同的技术周期时,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具有发散效应。因此促进要素流通尤其是技术的流动(技术成果和技术人员的流动)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2.江苏省全球化进程的空间分异能解释60-70%左右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全球化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有显着的影响。3.全球化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是通过强化区域间生产要素及其配置效率的差距实现的。向落后地区提供援助是在弥补落后地区全球化滞后的成本。4.江苏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生产要素在全球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将进一步向苏南及沿江地区集聚,将持续拉大与苏北地区的发展差距。由于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曾经颇有成效的区域调控措施已显得力不从心,有必要进行调整。5.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中国也是)区域经济调控既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制约,又面临三重发展任务(既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又要缩小国内差距,还要缩小省内差距)的压力,现阶段在对落后地区进行适度政策倾斜,促进要素流动尤其是技术流动,鼓励重点地区发展的同时,只能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实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6.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各地区都发挥了比较优势、挖掘了潜在优势、培育起了竞争优势,集聚和特色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产业组织方面的指导思想,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集群将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内容,而且对当前促进政府区域经济调控机制的转变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通讯员[10](2003)在《连云港市市级机管局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文中指出

二、连云港市市级机管局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云港市市级机管局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港市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市场监管
        2.1.2 市场监管机构
        2.1.3 大部制改革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市场监管理论
        2.2.3 行政组织理论
第3章 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现状分析
    3.1 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相关情况
        3.1.1 机构情况
        3.1.2 职能情况
        3.1.3 内设机构情况
        3.1.4 人员情况
        3.1.5 大部制改革后取得的成效
    3.2 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出现的主要问题
        3.2.1 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多头指导
        3.2.2 改革未能彻底消除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
        3.2.3 内设机构间职责不清关系紧张
        3.2.4 市场监管人力资源严重匮乏
        3.2.5 机构内部规范化下降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机构管理体制没能理顺
        3.3.2 对部门职责定位不清
        3.3.3 内设机构设置不科学
        3.3.4 市场监管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3.3.5 法律缺失和标准不一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其他地区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的有益经验
        4.1.1 深圳市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
        4.1.2 浙江省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
        4.1.3 天津市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
    4.2 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的有益经验
        4.2.1 美国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
        4.2.2 英国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经验
    4.3 经验借鉴
        4.3.1 注重厘清和理顺部门间职能
        4.3.2 重视内部规范强调部门权威
        4.3.3 突出人员激励与待遇保障
        4.3.4 强调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第5章 大部制改革视角下完善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的对策分析
    5.1 理顺市场监管体制
        5.1.1 对市场监管体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5.1.2 设置统一对口的市场监管机构
    5.2 优化市场监管职能
        5.2.1 厘清与行业主管部门间的监管职能
        5.2.2 理顺与职能相近监管部门间模糊职能
    5.3 重构组织内部框架
        5.3.1 “化学融合”机关内设机构
        5.3.2 合理划分监管权和执法权
    5.4 强化市场监管队伍建设
        5.4.1 优化人员结构
        5.4.2 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5.4.3 加强人员激励和待遇保障
    5.5 加快建立机构内部标准化体系
        5.5.1 加强市场监管法律体系建设
        5.5.2 大力推进内部规范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
        二、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第三节 理论工具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公民社会理论
        三、长尾理论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变迁
    第一节 国内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模式变迁
        一、形式化参与阶段(1998年—2002年)
        二、低效和有限参与阶段(2003年—2011年)
        三、全面参与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二节 徐州市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一、万人评机关阶段(2003年—2010年)
        二、公众分层参与的定向监督评议阶段(2011年—2013年)
        三、“系统化、信息化、数据化”综合考评管理阶段(2014年至今)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徐州实践
    第一节 徐州市新绩效管理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动机
        一、徐州市政务环境的特质
        二、提升绩效管理工具有效性的期待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新环境
        一、丰富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使公众感知政府绩效更加充分
        二、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各领域利益格局更加深度融合需要公众更深入的参与合作
        四、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众进一步参与提供了可能
    第三节 徐州市公众参与的具体做法
        一、完善社会综合考评人员大数据库
        二、建设“四位一体”的公众参与信息化平台
        三、建立全流程、序时化、积分制的公众参与绩效管理体系
        四、构建有效的问题发现、整改和反馈机制
第三章 徐州市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的评估
    第一节 公众视界下的徐州绩效管理模式评估
        一、公众满意度
        二、公众参与度
    第二节 政府视界下的徐州绩效管理模式评估
        一、领导认可度
        二、部门接受度
    第三节 徐州绩效管理体系评估
        一、权威性
        二、公正性
        三、独立性
        四、有效性
第四章 影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成效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绩效管理尚未上升为法规层面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三权”归属不尽合理
    第三节 绩效沟通机制还不够灵活畅通
    第四节 公众参与的平台设计吸引力不足
    第五节 绩效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
第五章 提升“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实效的建议
    第一节 以法规形式明确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要素
    第二节 成立权威、超然、专业的绩效管理常设机构
    第三节 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统筹协调的公众参与评估机制
    第四节 形成自发参与、自我实现的公众参与氛围
    第五节 建设基于全景化政务数据网络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更深度参与的基础,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和质效提升
    第二节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深度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是消弭社会层级间裂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要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深度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和助力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后记

(3)从善政到善治的群众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善政与善治已成为国际国内众多学科的热门议题
        1.1.2“小政府大社会”理念需要在群众体育实践中深化
        1.1.3 体育生活化与建设体育强国之间需要架设合理通道
        1.1.4 调查群众体育的所见所闻激发了深入研究的热情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有关发展的研究
        1.4.2 有关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
        1.4.3 有关善政与善治的研究
        1.4.4 前期研究述评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访谈法
        1.6.3 实地考察法
        1.6.4 逻辑分析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的重难点
2 群众体育善政发展历程评析
    2.1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历程回顾
        2.1.1“新体育”的群众体育发展方针确立
        2.1.2 组织机构与制度逐步建立
        2.1.3 路线调整与群众体育的恢复发展
        2.1.4 文革时期群众体育扭曲的路线
        2.1.5 改革开放与群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
        2.1.6 新世纪群众体育新机遇与发展
    2.2 群众体育善政的成就
        2.2.1 确立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2.2 探索群众体育“社会化”路径
        2.2.3 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群众体育
        2.2.4 引导科研服务全民健身
        2.2.5 构建群众体育法规体系
        2.2.6 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2.3 群众体育善政的反思
        2.3.1 政府主导的体育管理对参与式发展的抑制
        2.3.2 体育市场的成长与分布存在欠缺
        2.3.3 民生体育“建设”内容与方式需要调整
3 群众体育善治的地方个案考察
    3.1 个案简介
    3.2 永新老年体协从县城到乡村的发展
        3.2.1 城里的体育:县老年体协的历程
        3.2.2 工作的转向:发展乡镇老年体协
        3.2.3 组织的根基:乡土社会的人与事
        3.2.4 城乡的互动:老年体育的常态化
        3.2.5 个案小结
    3.3 蚌埠冬泳由自发到共建的发展
        3.3.1 淮河冬泳:倔强前行的勇士
        3.3.2 自发聚集:害人塘变健身塘
        3.3.3 凝心聚物:组织成长人气旺
        3.3.4 打造品牌:共建冬泳升级快
        3.3.5 个案小结
    3.4 亳州五禽戏由民传到官推的发展
        3.4.1 禽戏健身:运动养生功法
        3.4.2 民间传习:师徒继承发扬
        3.4.3 官推“五进”:政府参与推广
        3.4.4“养生亳州”:打造城市名片
        3.4.5 个案小结
4 善治视角下地方群众体育善治的行动逻辑探析
    4.1 善治理论与群众体育发展实践的契合
    4.2 地方群众体育的善治行动
        4.2.1 地方群众体育善治的社会背景
        4.2.2 地方群众体育中官民合作行动
    4.3 地方群众体育善治行动的特征
        4.3.1 互动合作的新颖关系初现雏形
        4.3.2 关系平等的合作治理尚未形成
    4.4 地方群众体育善治的启示
        4.4.1“政府单一主体”需要“多中心”矫正
        4.4.2 体育行政部门应从管理转向体育公共服务
        4.4.3 培育民间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5 群众体育善治对善政的超越:体育公共利益最大化
    5.1 不同主体利益视角下的群众体育
        5.1.1 国家利益与政府群众体育管理
        5.1.2 公民体育利益与群众体育参与和建构
        5.1.3 体育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内涵
    5.2 善政下的群众体育利益最大化的不足
        5.2.1 善政群众体育的价值取向
        5.2.2 善政下的体育利益格局与利益实现
    5.3 善治下的群众体育利益实现
        5.3.1 善治的价值取向
        5.3.2 善治下的群众体育利益格局与利益实现
    5.4 多元主体互动促进群众体育利益最大化
        5.4.1 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互动
        5.4.2 社会体育组织与公民的互动
6 我国群众体育善治的发展
    6.1 群众体育善治的行动主体
        6.1.1 国家:体育利益的宏观规划者
        6.1.2 公民:个体体育利益的实践者
        6.1.3 体育组织:体育利益的协调者
    6.2 多元互动:群众体育善治的行动模式
        6.2.1 官促民动
        6.2.2 民间联动
        6.2.3 民动官助
    6.3 体育利益最大化:群众体育善治的目标
        6.3.1 公共体育服务创新与群众体育利益最大化
        6.3.2 生活方式建构与群众体育利益最大化
        6.3.3 社会资本整合与群众体育利益最大化
    6.4 我国群众体育善治的实现
        6.4.1 观念转变:群众体育善治的内在基础
        6.4.2 多元主体:群众体育善治的践行者
        6.4.3 合作互动:体育利益的实现方式
        6.4.4 民主评价:群众体育善治的调控机制
        6.4.5 联合监督:群众体育善治的约束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市体育发展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体育和谐发展促进城市和谐构建
        1.1.2 内部不和谐因素制约了城市体育均衡高效发展
        1.1.3 和谐城市构建中的城市体育需要和谐发展模式的指导
        1.1.4 对城市体育和谐进行研究,就是研究我国最主要聚集群体的体育和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1.5.2 和谐社会理论
        1.5.3 城市社会学理论
        1.5.4 城市营销理论
        1.5.5 模式理论
    1.6 城市体育概念界定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城市体育研究内容
        2.1.2 城市体育研究方法
        2.1.3 城市体育研究结果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城市体育自身和谐模式
    3.1 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
        3.1.1 人均公共体育资源量提高是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3.1.2 区域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均等化是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
        3.1.3 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育关照是促进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
        3.1.4 社区体育是实现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
    3.2 城市竞技体育和谐发展
        3.2.1 杜绝城市竞技体育不当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3.2.2 促进城市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均衡
        3.2.3 促进城市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
        3.2.4 重塑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
        3.2.5 强化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建设
        3.2.6 促进体育赛事、体育项目与城市特色相符合
    3.3 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
        3.3.1 遵循新课标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内容
        3.3.2 扩大体育课程资源增量,缓解城市学校体育发展瓶颈
        3.3.3 落实各项学校体育活动,使之真正成为体育课程一部分
    3.4 城市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谐发展模式
        3.4.1 城市竞技体育与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
        3.4.2 城市社会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
        3.4.3 城市竞技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
4 城市体育共享模式
    4.1 城市体育与城市教育共享的“体教结合”共享模式
        4.1.1 实施“体教结合”共享模式的迫切性
        4.1.2 “体教结合”共享模式的概念及含义
        4.1.3 “体教结合”共享模式的目标
        4.1.4 “体教结合”共享模式的基本特征
        4.1.5 实施”体教结合”共享模式的阻碍因素
        4.1.6 “体教结合”共享模式的构建
    4.2 城市体育与城市教育共享的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
        4.2.1 实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的迫切性
        4.2.2 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的概念及含义
        4.2.3 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的目标
        4.2.4 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的基本特征
        4.2.5 实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的阻碍因素
        4.2.6 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的构建
    4.3 城市体育与城市卫生共享的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共享模式
        4.3.1 实施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共享模式的迫切性
        4.3.2 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共享模式的概念及含义
        4.3.3 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共享模式的目标
        4.3.4 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4.3.5 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阻碍因素
        4.3.6 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构建
    4.4 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共享的“多元结合”共享模式
        4.4.1 实施“多元结合”共享模式在我国发展的迫切性
        4.4.2 “多元结合”共享模式的概念及含义
        4.4.3 “多元结合”共享模式的目标
        4.4.4 “多元结合”共享模式的基本特征
        4.4.5 “多元结合”共享模式的构建障碍
        4.4.6 “多元结合”共享模式的构建
5 城市体育参与模式
    5.1 实施基于城市营销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迫切性
        5.1.1 体育参与城市管理的迫切性
        5.1.2 体育参与城市规划的迫切性
        5.1.3 体育参与城市生态的迫切性
    5.2 基于城市营销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概念及含义
    5.3 基于城市营销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目标
    5.4 基于城市营销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基本特征
    5.5 基于城市营销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构建障碍
    5.6 基于城市营销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构建
        5.6.1 积极促进城市功能性整合
        5.6.2 促进城市制度性整合
        5.6.3 促进城市认同性整合
        5.6.4 促进城市规划
        5.6.5 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6 结论
7 本论文研究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水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我国水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水务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水务、水务产业概述
        一、水务与水利概念
        二、大水务概念
        三、城市水务系统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水务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
        二、公共物品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四、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
        五、我国水务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变革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一、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
        二、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现状
    第二节 城市水务产业一体化分析
        一、城市水务产业效率
        二、城市水务一体化的效率改善
第四章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
    第一节 城市水务投融资模式概述
        一、城市水务投融资渠道
        二、影响城市水务投融资渠道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现行投融资模式
        一、我国现行城市水务投融资模式
        二、我国现行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模式发展思路
        一、拓宽融资渠道
        二、完善水务投资主体
        三、实施产权改革
        四、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
    第四节 产业投资基金在水务产业投融资的应用
        一、产业投资基金
        二、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三、水务产业投资基金
第五章 水务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监管体制
    第一节 城市政府的水务监管责任
        一、政府的水务监管责任
        二、政府对城市水务的监管目标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水务监管及其发展
        一、监管体系的演变
        二、现阶段监管格局
        三、水务监管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城市水务的经济监管
        一、市场准入监管
        二、投资监管
        三、价格监管
        四、绩效管理监管
    第四节 城市水务的技术监管和环境监管
        一、水务工程可靠性监管
        二、供水水质监管
        三、排水与污水处理及污水水质监管
        四、水务服务质量监管
        五、供排水管网监管
        六、环境监管
    第五节 城市水务监管体系及公众参与
        一、城市水务监管架构
        二、水务监管局的职责
        三、公众的知情与参与
第六章 武汉水专项—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第一节 “武汉水专项”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武汉水专项”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
        一、绿色投资—“武汉水专项”项目的产生
        二、“武汉水专项”项目主要内容
        三、“武汉水专项”项目资金筹措
        四、“武汉水专项”项目成果
        五、“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运营管理模式
    第三节 “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的思考
        一、“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对各方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
        二、“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运营管理的示范价值
        三、“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的运营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四、“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的运营管理的社会资本积累
        五、城市水生态系统修复需要制度创新
第七章 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
    第一节 英、法、美三国水务运行体制的特点
        一、英国水务运行体制
        二、法国水务运行体制
        三、美国水务运行体制
    第二节 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分析
        一、英法美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
        二、对中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的启示
第八章 中国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传统水务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坚持市场化改革之路,推进水务改革与发展
        二、完善水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水务发展的法治基础
        三、实现流域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体制保证
        四、利用市场手段,推动水务一体化
        五、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调整机制,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
        六、以投融资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水务发展
        七、构建现代水务监管体系,强化水务监管
    第二节 促进我国新型水务产业发展
        一、水务产业现代服务业
        二、水资源金融产业
        三、水资源的深化开发利用—“功能水”产业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6)试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引言
    二、案例引入
第一章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概述
    第三节 从人治到法治——政府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实困境实例剖析
    第三节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实困境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致力于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和改进执法方式
    第二节 规范行政主体执法行为的制度安排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8)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资源安全研究
        2.1.1 国外研究动态
        2.1.2 国内研究动态
    2.2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3 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动态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资源安全与土地资源安全
        3.1.2 耕地资源安全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科学理论
        3.2.2 持续发展理论
        3.2.3 区域科学与区域分析理论
        3.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5 人地关系理论
第4章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分析
    4.1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概念和环境
        4.1.1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概念
        4.1.2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环境
    4.2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2.1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结构
        4.2.2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功能
    4.3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性质
第5章 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
    5.1 耕地资源系统的弹性和塑性
        5.1.1 耕地资源系统的弹性
        5.1.2 耕地资源系统的塑性
    5.2 人与耕地资源系统的相互作用
        5.2.1 人作用于耕地资源的源—汇形成过程
        5.2.2 人对耕地资源系统的作用过程
        5.2.3 耕地资源系统对人的反馈作用
    5.3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安全运行
        5.3.1 系统安全性的衡量
        5.3.2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安全-危险性
第6章 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6.1 评价类型
        6.1.1 状态评价
        6.1.2 空间评价
        6.1.3 趋势评价
    6.2 评价指标体系
        6.2.1 "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指标体系
        6.2.2 自然—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6.2.3 数量—质量—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6.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6.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6.3.2 指标选取方法
        6.3.3 指标无量纲化
    6.4 能值分析方法
        6.4.1 能值分析基本理论
        6.4.2 能值分析理论在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中的运用
        6.4.3 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中能值分析的基本方法
        6.4.4 能值流动结构划分
    6.5 基于能值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5.1 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5.2 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正、负作用力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6.5.3 部分指标计算及说明
    6.6 评价方法的确定
        6.6.1 数理统计方法
        6.6.2 系统动力学方法
        6.6.3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6.6.4 物元分析
        6.6.5 突变极数法
    6.7 评价标准的确定
        6.7.1 评价标准划分的依据
        6.7.2 标准划分等级
第7章 耕地资源安全的调控
    7.1 耕地资源安全调控的内涵
    7.2 调控的理论基础
    7.3 耕地资源安全调控的原则与目标
        7.3.1 调控的指导原则
        7.3.2 调控目标
    7.4 耕地资源安全调控的主要内容
    7.5 耕地资源安全调控面临的难点
    7.6 耕地资源安全调控的主要手段与技术方法
        7.6.1 主要调控手段
        7.6.2 技术方法
第8章 实证分析
    8.1 研究区域概况
        8.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8.1.2 自然资源概况
        8.1.3 社会经济概况
    8.2 耕地资源安全现状
        8.2.1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
        8.2.2 耕地资源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
        8.2.3 耕地后备资源分析
    8.3 耕地资源安全指标体系
        8.3.1 指标体系构建
        8.3.2 能值指标计算
        8.3.3 数据基础及来源
    8.4 江苏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8.4.1 耕地资源安全的状态评价
        8.4.2 耕地资源安全的空间分布格局
        8.4.3 耕地资源安全趋势分析
    8.5 调控管理
        8.5.1 不同情景下耕地资源安全状态分析
        8.5.2 调控目标
        8.5.3 调控对策建议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攻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9)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图录
表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1.2.1 概念界定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
    2.1 国外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
        2.1.1 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2.1.2 主要实证研究成果
        2.1.3 1990年代以来关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2.1.4 国外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评述
    2.2 中国地区差距研究综述
        2.2.1 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2.2.2 造成中国地区差距的原因
        2.2.3 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2.3 关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
        2.3.1 关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地域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2.3.2 关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影响因素
        2.3.3 关于协调江苏省区域发展的对策措施
3 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3.1 全球化强化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3.1.1 全球化为生产要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条件
        3.1.2 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的表现
    3.2 全球化扩大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范围
    3.3 全球化的空间分异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分异
    3.4 全球化中的财富分配效应
    3.5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
        3.5.1 要素流动下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机理分析
        3.5.2 同一技术周期内要素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3.5.3 跨技术周期下生产要素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3.5.4 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双重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时空格局
    4.1 测度指标的选取
    4.2 区域经济差异的度量指标
    4.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迁分析
        4.3.1 样本与数据处理
        4.3.2 江苏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变动分析
        4.3.3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分解
        4.3.4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产业分解
        4.3.5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效应分解
        4.3.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经历了三轮波浪式递进演变
    4.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
        4.4.1 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格局
        4.4.2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全球化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新一轮产业转移与江苏省地区全球化进程
        5.1.1 全球化的新阶段与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
        5.1.2 新一轮产业转移与江苏省经济增长
    5.2 江苏省地区全球化进程
        5.2.1 全球化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
        5.2.2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
    5.3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分析
    5.4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5.4.1 检验模型
        5.4.2 实证分析与估计结果
    5.5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的空间分异
        5.5.1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空间分异的实证分析
        5.5.2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空间分异的原因分析
    5.6 江苏省全球化进程的空间分异与地区经济差距的相关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全球化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6.1 全球化改变了江苏省各地生产要素供给总量与结构
        6.1.1 江苏省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资本、技术、市场
        6.1.2 全球化加速了江苏省各地资本的总量与质量差异
        6.1.3 全球化扩大了江苏省各地的技术差距
        6.1.4 全球化也拉大了各地企业家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差距
    6.2 全球化拉大了江苏省各地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的差异
        6.2.1 市场机制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6.2.2 全球化强化了江苏省各地市场化进程的差异
        6.2.3 江苏省各地资源配置的能力与效率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向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7.1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动力机制
        7.1.1 资源配置市场化
        7.1.2 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主导资源配置
        7.1.3 工业化中期要素集聚趋势居主导地位
        7.1.4 信息化将加强优势区域的集聚效应
    7.2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向及未来生产力布局的地域结构
        7.2.1 苏省各地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分析
        7.2.2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势能分析
        7.2.3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向
        7.2.4 江苏省未来生产力布局的地域结构分析
    7.3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7.3.1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7.3.2 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必须调整
    7.4 本章小结
8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
    8.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检测
        8.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8.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检测
    8.2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
    8.3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区域经济差异宏观调控的空间
        8.3.1 宏观调控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手段
        8.3.2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
        8.3.3 全球竞争背景对政府区域经济差异调控力度的制约
        8.3.4 WTO对政府宏观调控的限制
    8.4 国内外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经验与教训
        8.4.1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经验
        8.4.2 发展中国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特殊做法
        8.4.3 国内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
        8.4.4 国内外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教训
    8.5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思路
        8.5.1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
        8.5.2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思路
    8.6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
        8.6.1 公共产品生产力均衡布局
        8.6.2 私人产品生产力适当地集中布局
    8.7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调整
        8.7.1 加强落后地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率
        8.7.2 利用区域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8.7.3 促进人口异地转移,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8.7.4 进一步向教育与研发倾斜
        8.7.5 逐步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缩小政府间公共服务能力差距
    8.8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
        8.8.1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8.8.2 全球化背景下落后地区产业的选择、组织与培育
    8.9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连云港市市级机管局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部制改革视角下连云港市连云区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研究[D]. 李响.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1)
  • [2]“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周游. 南京大学, 2016(05)
  • [3]从善政到善治的群众体育发展研究[D]. 余智. 上海体育学院, 2015(05)
  • [4]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市体育发展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齐书春. 上海体育学院, 2011(04)
  • [5]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 杨卫国. 武汉大学, 2011(04)
  • [6]试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D]. 陈燕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7]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8]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何蓓蓓.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9]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黄雪琴.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2)
  • [10]连云港市市级机管局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J]. 通讯员. 中国机关后勤, 2003(01)

标签:;  ;  ;  ;  ;  

连云港市机场管理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