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表面防冻措施

水泥混凝土表面防冻措施

一、水泥混凝土表面凝霜的防止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常杰[1](2021)在《基于微胶囊技术的瓦斯抽采钻孔新型密封材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为国家的工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障。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存量的不断减少,瓦斯爆炸等潜在隐患对煤矿安全的威胁也随之增大。降低或消除瓦斯隐患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理方式为瓦斯抽采,采用具有高效密封性能的钻孔密封材料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现有的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材料存在材料强度较低、发生无效膨胀等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性的提出利用微胶囊技术对膨胀组分进行包裹以实现延迟膨胀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查阅大量文献及相关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包裹钻孔密封材料中膨胀剂的方法,从而实现钻孔密封材料延迟膨胀的目的。在选材后确定了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壁材,钠基膨润土为芯材,利用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的基本工艺流程。(2)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芯壁比、PE用量以及搅拌速率对微胶囊包封率的影响,以响应曲面分析法(RSM)得出各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到各影响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程度大小,并借助Design-Expert软件得出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参数为:芯壁比为0.8、PE用量为1.5%、搅拌速率为400r/min。(3)将微胶囊按不同比例复配入水泥基密封材料中,分别制成纯水泥试样、普通膨胀水泥试样和新型密封材料试样,探究掺入不同比例膨胀剂对水泥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新型密封材料的力学强度较普通密封材料可提升20%以上,微胶囊的最优掺量值为3%。(4)分别对普通水泥、普通膨胀水泥和新型密封材料进行膨胀特性研究,得到三种不同材料的膨胀发展曲线,得出新型密封材料分为缓释期、快速膨胀期与稳定期,验证新型密封材料具有一定的延迟膨胀特性。(5)对普通膨胀材料与新型密封材料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得到试样扫描横向弛豫时间T2图,分析对比了两种材料水化过程中水分与孔隙结构的变化,验证了新型密封材料在微观角度的优良性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取潞安常村煤矿为试验地点,分别使用新型钻孔密封材料与普通膨胀材料对顺层钻孔进行钻孔密封,现场跟踪观测瓦斯抽采浓度和抽采流量,验证新型钻孔密封材料可有效提高钻孔密封质量,改进现场钻孔密封工艺。

马鹏飞[2](2021)在《寒冷地区地下车库通风模拟及除湿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已建成的地下车库中,由于室内的通风性差、含湿量高,普遍存在着潮湿问题,尤其在华北夏季伏天和夏秋交替季节潮湿问题尤为严重。对此,以寒冷地区的唐山市某一地下车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地下车库的湿量来源、热量来源,分析了车库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方式和常见除湿方法,选取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对地下车库室内进行温湿度模拟计算,得到适合寒冷地区地下车库的防结露方法。主要工作如下:利用CFD软件建立地下车库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理论计算了地下车库墙体、室内热湿平衡方程。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自然+机械通风条件下,改变不同墙体、地面和保温层材料方案,模拟分析车库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防结露效果;改变不同墙体、地面厚度和保温层材料厚度,模拟分析车库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防结露效果;改变不同保温材料或送排风方式,分析车库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防结露效果。得出墙体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PU(Poly Urethane),地面保温材料为酚醛保温材料时防结露效果良好。最后对模拟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地下车库不同通风温度下的临界通风最高相对湿度范围,通过计算地下车库作为人防建筑时室内热湿负荷,进行热舒适性模拟分析,得到室内平均温度24.7℃、相对湿度低于69%、平均风速0.18m/s、PMV(Predicted Mean Vote)为-0.23、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为4.6%,满足IAQI(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分级为100,等级为良,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借鉴参数。图49幅;表14个;参52篇

刘芳[3](2019)在《沥青路面疏水抑冰涂层开发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冬季路面结冰抗滑能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公路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传统除冰雪技术弊端,借鉴高压输电线防覆冰技术及路面融雪抑冰技术,论文开发疏水抑冰涂层技术和材料。论文研究沥青路面的冰粘附特性,分析了影响冰粘附强度的因素,对疏水抑冰涂层材料进行设计及室内制备,并对其防冰性能和路用性能展开试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沥青路面冰层粘附特性研究。从粘附现象入手,阐述了界、表面物理化学和粘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路面冰粘附机理,将沥青路面冰粘附强度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并对易人为改变的内部因素(路面润湿性和粗糙度)分别进行试验研究,结冰试件的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冰粘附强度随试件表面润湿性降低而减小,表面接触角从41.3°到98.8°的区间冰法向和切向粘附强度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6.7%和59.8%;试件为亲水表面时冰粘附强度随粗糙度增加而增大,试件为疏水表面时冰粘附强度随粗糙度增加而减小。表面润湿性对于试件表面冰粘附强度影响显着。(2)疏水抑冰涂层防冰机理及设计。基于路面冰粘附强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提出疏水抑冰涂层的防冰机理,即疏水减粘、降低冰点和缓释发挥效用。随即依据防冰机理进行组分设计,将疏水抑冰涂层设计为三组分,包括成膜组分、抑冰组分及胶粘组分,并确定了各组分质量比。室内制备疏水抑冰涂层后测得涂层接触角可达131.6°,疏水性能较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分均匀分散,相容性能较好;拉拔试验中涂层与路面粘附强度为0.66MPa,破坏发生在沥青膜与集料结合面,粘附性能较好;电导率试验中涂层中抑冰组分缓慢析出,可在小雪温度高于﹣0.5℃时抑制路面结冰,具有较好缓释性能。(3)疏水抑冰涂层防结冰和易除冰性能研究。分析路面结冰过程,从结冰延迟时间和结冰量减少两方面研究疏水抑冰涂层的防结冰性能,研究表明疏水抑冰涂层可延缓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液滴结冰时间一倍以上,其表面液滴液态维持时间长,液滴滚落量随试件坡度增大而增大,即表面结冰量随试件坡度增大而减少。论文选用冰粘附强度和覆冰破损率两个指标来评价涂层的易除冰性能,结果表明疏水抑冰涂层可使试件表面冰法向和切向粘附强度分别下降51.7%和57.9%,有效减小冰粘附强度,具有良好的除冰性能。通过钢球冲击试件表面冰层破碎情况间接测试冰-路粘附力,试验组和对照组试件表面冰层破损率分别为76.6%和15.9%,涂刷疏水抑冰涂层材料的试件表面冰层更易清除。(4)疏水抑冰涂层路用性能研究。试验研究疏水抑冰涂层的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表明:试件涂刷疏水抑冰涂层后水稳定性提高,抗滑性能有一定下降但下降幅度很低,符合规范要求,耐水性能、耐腐蚀性能较好,表面经磨耗后仍具有一定除冰效果,耐磨性能较好。

苟珊[4](2019)在《水泥路面抗凝冰低温相变材料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部分地区冬季道路表面易产生凝冰现象,薄冰使路面摩擦系数降低,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加入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相变放出热量达到调节环境温度,防止路面凝冰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各类型相变材料的特点和全国路面凝冰地区气候特征,确定相变温度为0~5℃的有机固液相变材料作为抗凝冰相变主体材料的筛选范围。从相变性能、热稳定性、长期使用稳定性三个方面对有机多元醇、脂肪酸和烷烃这几种常用的相变材料进行筛选。最终确定降温时相变起始温度为2.3℃,相变潜热为227.9J/g的十四烷和相变起始温度为2.5℃,相变潜热为104J/g的辛酸-癸酸共熔物作为本研究所选相变主体材料进行下一步研究。从孔径大小、物理相容性两方面选择膨胀石墨作为液态相变材料的载体,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对相变主体材料进行封装。十四烷和辛酸-癸酸共熔物的吸附率分别为90.71%和87.69%。从相变焓值更大的角度选择十四烷-膨胀石墨作为最终研究采用的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试验温度和压强对十四烷-膨胀石墨的吸附率影响,确定在相变主体材料为液态条件下,温度对吸附率影响极小,确定最终吸附方式为水浴60℃,常压吸附。复合相变材料中十四烷和膨胀石墨为物理吸附,降温时相变起始温度为4.1℃,相变焓值为198.9J/g,吸附稳定性良好。研究了复合相变材料掺加方式和掺量对砂浆强度的影响。复合相变材料强度较低对水泥砂浆骨架有一定削弱作用,相变材料等体积替代砂和直接外掺相变材料试件的28d抗折强度分别为标准试件的61.2%和68.8%,抗压强度分别为标准试件的42%和56%,确定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掺加方式为直接外掺。外掺试件中,随相变材料掺量增大,水泥砂浆强度逐渐减小,由于膨胀石墨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复合相变材料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小于抗压强度。多次相变循环对砂浆强度影响不大,25次相变循环后,试件抗折强度下降0.05MPa,抗压强度反而增长1.93MPa,可以保证相变水泥砂浆的长期使用强度。通过提高设计强度等级,浇筑了抗折强度为4.6MPa的相变混凝土,满足中等交通荷载等级需求。通过混凝土板的调温性能试验和模拟凝冰实验确定相变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温度调节能力。复合相变材料的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延缓混凝土达到0℃的时间,有一定的抗凝冰作用。

陈彦明[5](2017)在《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对夯土中硫酸钠盐害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酸钠的结晶析出会对遗址土体造成严重的破坏,研究如何抑制土遗址中硫酸钠的结晶具有重要意义。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在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等领域已被证实对硫酸钠结晶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选择DTPM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DTPMP对含有硫酸钠重塑夯土样盐害的抑制效果,分析DTPMP对含盐夯土样的土体成分、酥碱情况、水盐运移以及土体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硫酸钠含量为1%、2%、3%时,加入DTPMP均能抑制夯土中硫酸钠的结晶析出。DTPMP含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硫酸钠含量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2)DTPMP含量大于0.1%时,DTPMP随水分运移至夯土表面,阻碍了水分的蒸发和盐分向夯土表面运移,并影响夯土顶面的色度,造成夯土表面起壳等其他病害。因此,DTPMP含量为0.1%较为合适。(3)无论夯土中含盐量为1%、2%、3%,随着DTPMP含量的增大,夯土重塑样表面析出晶体的初始时间逐渐延长。(4)硫酸钠晶体从夯土中析出呈不规则的曲面体形状,当加入DTPMP时,夯土中析出的硫酸钠晶体形状变为小体积的颗粒,这可能是低含量DTPMP起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DTPMP减小了硫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小了毛细作用速率,延长了晶体析出的初始时间。高含量的DTPMP会随水分运移至表面,使表面土体的孔径变小,从而影响夯土中的水盐运移。(5)DTPMP的抑制效果与夯土密度密切相关。夯土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DTPMP的抑制效果,合适的夯土密度是DTPMP起作用的必要条件。(6)低含量DTPMP的加入:没有改变夯土土体的矿物成分;夯土试样表面色度影响不大,肉眼观察不到区别;提高了夯土的耐崩解性能;减小了夯土的渗透系数;对土体的液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以及塑性指数影响不大;提高了夯土的抗拉抗压强度;明显减弱了降雨对夯土的破坏,提高了夯土的耐雨蚀性能。低含量的DTPMP可以尝试应用于土遗址保护中,含量为0.1%较为合适。

贺先访[6](2015)在《云贵川高原山区路面预防性除冰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云贵川山区冬季多雨,降雨后会在路面形成凝冰,使路面抗滑性能大幅下降,容易诱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路面行车安全和交通运输通畅。对于凝冰路面,以往多是采用撒盐或人工除冰雪等措施进行事后处理。一方面,这种除冰雪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路面凝冰的问题,除冰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撒布的盐类在冰雪融化后会随冰雪融水流入周围土质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提出预防性的除冰雪技术,提高路面自身抗凝冰能力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将抗凝冰材料AF代替部分矿粉获得了一种具有主动抑制或缓解路面凝冰功能的沥青混合料AAM,并对AAM的耐久性和不同AF掺量、冰厚等条件下除冰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将乳化沥青、抗凝冰剂、大分子聚合物等制成多元溶液-乳液分散体系并作为路面雾封层材料,通过对材料抗凝冰剂释放速度、粘结能力、凝冰效果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开发出来抗凝冰雾封层,并对其除冰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一定比例和细度的橡胶颗粒,获得自应力弹性沥青混合料(SEAM),对其除冰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适宜的试验方法,对不同橡胶颗粒掺量、冰厚等条件下的除冰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应力弹性沥青混合料(SEAM)的最佳配比和使用条件。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碳纤维获得了导电碳纤维沥青混凝土,对其制备工艺、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导电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材料进行了设计。铺筑了抗凝冰粉剂路面,并进行了长期观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抗凝冰路面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王必泰[7](2014)在《改扩建公路桥梁综合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对公路桥梁改扩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提出了将改进后的养护规范法用于桥梁技术性能评价,并与静载试验法和功能适应性评价相结合,综合对公路桥梁进行技术性能评价,为公路桥梁的改扩建决策提供了技术依据。(2)建议了现有公路桥梁技术性能预测的回归分析预测法和马尔科夫预测法,并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公路桥梁的改造对策,对需要拆除重建的桥梁还提出了拆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在桥梁加固单一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幂平均合成法的组合综合评价决策模型,以解决单一评价结论非一致性的问题,优化了桥梁加固方案的选择,使得加固决策方案更加合理。(4)优化了桥梁加宽方式决策模型,在考虑桥梁整体性、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程度、施工方便性、美观舒适度和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连接缝处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并将接缝处抗剪承载力的对比纳入加宽方式的综合决策模型中,以确定最优的加宽方式。(5)基于常见的桥面铺装病害,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加宽桥梁桥面铺装优化技术。(6)从旧桥拆除施工工艺、下部结构施工工艺和上部结构施工工艺三方面对桥梁施工组织管理进行了优化研究,建议对桥梁改扩建施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以确保桥梁改扩建目标的实现。

庹峻玮[8](2012)在《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渣作为炼钢过程中的副产物,无论采用堆放还是焚烧等方法都将带来新的污染。如果将钢渣作为主要的筑路材料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不仅解决了石料资源的过度开挖问题,又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以昆明钢铁公司生产的钢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以钢渣作为主要骨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相关结论,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分析钢渣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自然级配以及力学性能等,并分析评价了钢渣作为沥青路面面层材料的可行性;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测、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部分的理论和试验分析,确定了AC-13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ATB-25型粗粒式沥青稳定碎石两种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和最佳油石比,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结合昆明地区的气象条件,对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表面特性以及体积稳定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针对昆明地区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量大的特点,对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光老化试验分析,以考察光老化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类型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光老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延缓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光老化的措施;对钢渣用于沥青路面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杨梦妮,杨清龙,黄四平,李玉虎[9](2011)在《土遗址盐分抑制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盐分运移引起盐析是土遗址风化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土遗址保护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盐析现象的防治。本文介绍了传统的土遗址盐害治理方法及原理,重点分析了盐析抑制剂在土遗址防风化领域的研制和应用,以及其抑制盐害发生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遗址盐分抑制剂研制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何晓雁[10](2005)在《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个世纪中期,混凝土结构因耐久性不良造成过早失效及崩塌破坏的事故在国内外都屡见不鲜,世界各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十分沉重。由于工程安全因素更由于耗费巨资的经济因素,混凝土结构日益突出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重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对节约资源、能源及资金均有重大的意义。通过阅读大量关于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文献资料,本文作者总结了国内外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状况和研究动态,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混凝土的腐蚀类型和腐蚀机理,包括了混凝土基材水泥的腐蚀类型和机理,钢筋的锈蚀机理和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总结了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它与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原材料的选择,包括水泥品种、集料性质、拌合及养护用水的水质情况、外加剂的种类和掺合料对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从研究与分析普通混凝土的结构形成入手,指出了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总结了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技术途径。本文对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就呼市地区某电厂的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原始介质水、浓缩介质水及用化学药剂配制的加速试验配水,对C25、C30、C35 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其在2%HCI 溶液和12%NaOH 的溶液中的耐腐蚀性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原始介质水和浓缩介质水对普通混凝土无明显腐蚀作用;另外三种溶液,以2%HCI 腐蚀作用最强。同时对C25、C30、C35 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抗渗试验和抗冻试验及钢筋锈蚀试验,对其耐久性作出了一个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UEA 膨胀剂、硅灰掺合料,表面涂敷JS-Ⅱ防水防腐涂料几项措施,使上述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其中以硅灰掺合料取代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效果最好。

二、水泥混凝土表面凝霜的防止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混凝土表面凝霜的防止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胶囊技术的瓦斯抽采钻孔新型密封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2.1 钻孔密封理论概况
        1.2.2 钻孔密封材料概况
        1.2.3 微胶囊技术应用概况
        1.2.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密封材料膨胀组分微胶囊化研究
    2.1 膨胀组分微胶囊化概述
    2.2 密封材料膨胀机理研究
        2.2.1 水泥膨胀剂
        2.2.2 混凝土发泡剂
        2.2.3 膨润土
    2.3 微胶囊技术原理
        2.3.1 微胶囊的定义
        2.3.2 微胶囊的芯材与壁材
        2.3.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微胶囊的制备与参数优化
    3.1 微胶囊的制备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2 实验原理
        3.1.3 微胶囊制备步骤
    3.2 关键参数单因素分析
        3.2.1 芯壁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3.2.2 PE用量对包封率的影响
        3.2.3 搅拌速率对包封率的影响
    3.3 响应曲面分析
        3.3.1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与结果
        3.3.2 响应面方差分析
        3.3.3 响应面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钻孔密封材料研制与物理测试
    4.1 密封材料抗压强度测试
        4.1.1 抗压强度物理测试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密封材料膨胀特性测试
        4.2.1 膨胀特性实验
        4.2.2 实验结果分析
    4.3 核磁共振实验
        4.3.1 核磁共振设备
        4.3.2 核磁共振原理
        4.3.3 核磁共振实验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钻孔优化现场工业性试验
    5.1 现场试验概况
        5.1.1 矿井概况
        5.1.2 巷道概况
        5.1.3 现场封孔工艺
    5.2 现场工业性试验
        5.2.1 现场试验布置
        5.2.2 现场实施流程
    5.3 现场工业性试验效果考察
        5.3.1 抽采流量监测
        5.3.2 瓦斯浓度监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寒冷地区地下车库通风模拟及除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下车库的热湿理论分析
    2.1 地下车库的湿量来源
        2.1.1 外界湿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
        2.1.2 通过围护结构壁面渗透的湿量
        2.1.3 室内开放水面的水分散失
        2.1.4 地下水渗透进室内的湿量
        2.1.5 室内设备和人体散湿
        2.1.6 其他原因
    2.2 地下车库热湿耦合传递分析
    2.3 地下车库室内热湿平衡分析
    2.4 常见的除湿方法
    2.5 除湿方法对比选择
    2.6 确定通风参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值理论分析
    3.1 Fluent简介
    3.2 基本控制方程
    3.3 物理模型建立
        3.3.1 空间几何模型
        3.3.2 网格划分
        3.3.3 模型的假设
    3.4 Fluent相关设置
    3.5 收敛性判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车库数值模拟
    4.1 设计基础资料
        4.1.1 气象参数
        4.1.2 设计任务
    4.2 设计方案与数据参数
        4.2.1 设计数据参数
        4.2.2 设计方案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保温材料对比模拟
        4.3.2 不同通风方式对比模拟
        4.3.3 不同通风温度的模拟
        4.3.4 不同墙体材料的模拟
        4.3.5 不同墙体厚度的模拟
        4.3.6 不同保温材料厚度的模拟
        4.3.7 不同回风方式的模拟
    4.4 温湿度云图数据回归分析
    4.5 其它防结露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车库热舒适性分析
    5.1 地下车库室内的热湿环境
        5.1.1 建筑室内空气环境分析
        5.1.2 室内热湿负荷分析
    5.2 室内热湿环境模拟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沥青路面疏水抑冰涂层开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常用除冰雪方法
        1.2.2 疏水抑冰涂层技术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路面冰粘附理论基础
    2.1 界(表)面现象和粘附理论
        2.1.1 界(表)面自由能与张力
        2.1.2 固体表面润湿性与接触角
        2.1.3 粘附理论
    2.2 沥青路面冰粘附机理研究
    2.3 路面冰粘附强度影响因素及测试方法
        2.3.1 路面冰粘附强度定义
        2.3.2 路面冰粘附强度影响因素
        2.3.3 路面冰粘附强度测试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冰粘附特性试验研究
    3.1 试验试件制备
        3.1.1 原材料性能检测
        3.1.2 级配选择
        3.1.3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3.2 路面润湿性对冰粘附强度影响
        3.2.1 表面润湿性测试结果
        3.2.2 路面润湿性对冰法向粘附强度影响
        3.2.3 路面润湿性对冰切向粘附强度影响
    3.3 路面粗糙度对冰粘附强度影响
        3.3.1 表面粗糙度测试结果
        3.3.2 路面粗糙度对冰法向粘附强度影响
        3.3.3 路面粗糙度对冰切向粘附强度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疏水抑冰涂层设计及制备
    4.1 疏水抑冰涂层防冰机理
        4.1.1 疏水减粘原理
        4.1.2 冰点降低原理
        4.1.3 控缓释原理
    4.2 疏水抑冰涂层材料设计
        4.2.1 涂层组成设计
        4.2.2 涂层各组分比例
    4.3 疏水抑冰涂层材料室内制备
        4.3.1 材料及实验仪器
        4.3.2 涂层制备过程
    4.4 疏水抑冰涂层材料基本性能
        4.4.1 涂层涂膜疏水性能
        4.4.2 涂层各组分相容性分析
        4.4.3 涂层粘附性能
        4.4.4 涂层抑冰物质缓释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疏水抑冰涂层防冰性能研究
    5.1 结冰过程
    5.2 疏水抑冰涂层防结冰性能
        5.2.1 路面结冰延迟
        5.2.2 涂层延缓结冰性能评价
        5.2.3 路面结冰量
        5.2.4 涂层减少结冰量性能评价
    5.3 疏水抑冰涂层易除冰性能
        5.3.1 沥青路面冰层直接粘附力测试
        5.3.2 沥青路面冰层间接粘附力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疏水抑冰涂层路用性能研究
    6.1 疏水抑冰涂层对沥青路面水稳定性影响
        6.1.1 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
        6.1.2 疏水抑冰涂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选择
        6.1.3 吸水率试验分析
        6.1.4 渗水性试验分析
        6.1.5 残留稳定度试验分析
        6.1.6 冻融劈裂试验分析
    6.2 疏水抑冰涂层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
        6.2.1 疏水抑冰涂层路面构造深度
        6.2.2 疏水抑冰涂层路面摆值
    6.3 疏水抑冰涂层对沥青路面耐久性能影响
        6.3.1 耐水性
        6.3.2 耐化学腐蚀性
        6.3.3 耐磨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4)水泥路面抗凝冰低温相变材料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用路面融雪化冰技术
        1.2.2 相变材料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路面抗凝冰相变材料的筛选
    2.1 水泥路面抗凝冰相变材料的性能要求
        2.1.1 相变形式
        2.1.2 有机/无机材料
        2.1.3 相变温度
    2.2 试验方法及仪器介绍
        2.2.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2.2 热重分析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 抗凝冰相变材料的筛选
        2.3.1 相变性能
        2.3.2 长期使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3.1 定形载体材料的选择
    3.2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
        3.2.1 辛酸-癸酸共熔物与十四烷的吸附率对比
        3.2.2 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率的影响
    3.3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
        3.3.1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容性
        3.3.2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性能
        3.3.3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吸附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相变材料对水泥砂浆的强度影响
    4.1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掺量计算
    4.2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与水泥砂浆的相容性
    4.3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
        4.3.1 试验材料
        4.3.2 复合相变材料掺加方式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
        4.3.3 掺量对相变水泥砂浆的强度影响
        4.3.4 多次循环后相变水泥砂浆的强度保留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变水泥混凝土的抗凝冰性能
    5.1 相变水泥混凝土的浇筑
        5.1.1 试验材料和配合比
        5.1.2 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
    5.2 相变水泥混凝土的调温性能
    5.3 相变水泥混凝土的抗凝冰性能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对夯土中硫酸钠盐害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DTPMP对夯土中硫酸钠结晶的抑制效果研究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2 含硫酸钠夯土重塑样室内风化试验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过程
        2.2.3 试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TPMP作用机理及夯土密度对DTPMP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2 DTPMP的作用机理
        3.2.1 风化试验晶体微观形貌
        3.2.2 风化试验中的水分蒸发
        3.2.3 夯土的水盐运移
    3.3 夯土密度对DTPMP抑制作用的影响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过程
        3.3.3 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TPMP对夯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2 DTPMP对夯土化学成分的影响
    4.3 DTPMP对夯土表面色度的影响
        4.3.1 试验方案
        4.3.2 试验过程
        4.3.3 试验结果
    4.4 DTPMP对夯土水理性能的影响
        4.4.1 试验方案
        4.4.2 试验过程
        4.4.3 试验结果
    4.5 DTPMP对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4.5.1 试验方案
        4.5.2 试验过程
        4.5.3 试验结果
    4.6 DTPMP对夯土耐雨蚀性能的影响
        4.6.1 试验方案
        4.6.2 试验过程
        4.6.3 试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云贵川高原山区路面预防性除冰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凝冰粉剂沥青混合料研究
    2.1 AF产品概述
    2.2 AAM的组成设计要求
        2.2.1 原材料技术要求
        2.2.2 混合料类型
        2.2.3 混合料级配
        2.2.4 AAM设计方法
        2.2.5 AF替代方法
        2.2.6 AAM拌合成型工艺
        2.2.7 AAM的技术标准
    2.3 AAM的抗凝冰性及耐久性试验方法
        2.3.1 析出摩尔浓度测试
        2.3.2 抗凝冰效果观测
        2.3.3 抗凝冰耐久性
        2.3.4 混合料耐久性
    2.4 室内模拟试验分析
        2.4.1 析出摩尔浓度分析
        2.4.2 抗凝冰效果
        2.4.3 抗凝冰耐久性
        2.4.4 混合料耐久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防凝冰路面雾封层研究
    3.1 防凝冰路面雾封层评价方法
        3.1.1 抗凝冰剂的释放速度评定方法
        3.1.2 防凝冰路面雾封层粘结力评定方法
        3.1.3 抗凝冰效果室内模拟评定
        3.1.4 防凝冰路面雾封层稳定性评判方法
    3.2 防凝冰路面雾封层开发研究
    3.3 防凝冰路面雾封层性能研究
        3.3.1 抗凝冰效果性能研究
        3.3.2 抗凝冰剂释放速度
        3.3.3 界面粘结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橡胶颗粒的自应力除冰沥青面层研究
    4.1 除冰机理分析
        4.1.1 道路凝冰的特点
        4.1.2 SEAM除冰机理
    4.2 SEAM除冰效果研究
        4.2.1 试验方法
        4.2.2 除冰效果评价方法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埋导电碳纤维加热除冰技术研究
    5.1 导电碳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
        5.1.1 制备工艺
        5.1.2 导电性能试验研究
        5.1.3 导电相材料掺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5.1.3.1 碳纤维用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5.1.3.2 石墨用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5.2 导电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沥青路面材料试验研究
        5.2.1 导电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介绍
        5.2.2 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接线设计
    5.3 导电碳纤维-玻纤格栅沥青路面抗凝冰等级对策研究
        5.3.1 抗凝冰路面融冰能力研究
        5.3.2 抗凝冰路面应用对策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抗凝冰路面的工程应用及效果评价
    6.1 抗凝冰粉剂试验路
    6.2 抗凝冰路面的技术可行性与效益分析
        6.2.1 抗凝冰路面技术可行性分析
        6.2.1.1 铺装方案可行性
        6.2.1.2 路面性能对比
        6.2.1.3 除冰效果可行性
        6.2.1.4 施工工艺分析
        6.2.2 抗凝冰路面经济效益分析
        6.2.2.1 路面造价成本
        6.2.2.2 道路维护成本
        6.2.2.3 促进经济发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改扩建公路桥梁综合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研究内容
2 现有公路桥梁技术性能评价与拆除原则
    2.1 引言
    2.2 现有公路桥梁技术性能评价方法
        2.2.1 养护规范法
        2.2.2 静载试验法
        2.2.3 功能适应性评价
    2.3 现有公路桥梁技术性能预测方法
        2.3.1 回归分析预测法
        2.3.2 马尔科夫预测法
    2.4 应用示例
    2.5 现有公路桥梁拆除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桥梁加固优化对策
    3.1 引言
    3.2 常用桥梁加固方法
        3.2.1 桥梁上部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3.2.2 桥梁下部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3.3 桥梁加固优化决策模型
        3.3.1 桥梁加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3.3.2 单一决策模型
        3.3.3 组合综合评价决策模型
    3.4 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桥梁加宽方式优化
    4.1 引言
    4.2 常用加宽方式与加宽施工技术
        4.2.1 常用加宽方式
        4.2.2 加宽施工技术
    4.3 不同连接方式的效果评价
        4.3.1 连接方式
        4.3.2 效果评价
    4.4 桥梁加宽方式优化决策模型
        4.4.1 湿接缝连接
        4.4.2 铰缝连接
        4.4.3 纵向连续连接
        4.4.4 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加宽桥梁桥面铺装优化
    5.1 引言
    5.2 桥面铺装病害及处治
    5.3 加宽桥梁桥面铺装优化技术
        5.3.1 设计方面
        5.3.2 施工方面
    5.4 本章小结
6 改建桥梁施工优化技术
    6.1 引言
    6.2 改建桥梁施工组织与管理优化
    6.3 改建桥梁施工工艺优化
        6.3.1 旧桥的拆除施工工艺
        6.3.2 下部结构施工工艺
        6.3.3 上部结构施工工艺
    6.4 改建施工质量控制
        6.4.1 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6.4.2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选题背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钢渣材料简介
    2.1 钢渣的来源
    2.2 钢渣的化学及矿物组成
    2.3 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质
    2.4 钢渣在道路工程领域利用的瓶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渣作为沥青混合料骨料的性能分析
    3.1 钢渣的膨胀特性分析
    3.2 钢渣的自然级配分析
    3.3 钢渣作沥青混合料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3.3.1 钢渣的密度
        3.3.2 钢渣作为粗集料的力学性能
        3.3.3 钢渣作为细集料的洁净性能
        3.3.4 钢渣的吸水性能
    3.4 钢渣在沥青路面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4.1 原材料性能检测
        4.1.1 钢渣
        4.1.2 碎石
        4.1.3 填料
        4.1.4 沥青
    4.2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2.1 两个已知条件的准备
        4.2.2 计算步骤介绍
        4.2.3 计算结果
    4.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3.1 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
        4.3.2 测定体积参数
        4.3.3 测定力学指标
        4.3.4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5.1 昆明地区气候特征
    5.2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5.2.1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5.2.2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方法
        5.2.3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
    5.3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5.3.1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因素
        5.3.2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试验方法
        5.3.3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评价
    5.4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5.4.1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5.4.2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5.4.3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评价
    5.5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表面特性
        5.5.1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
        5.5.2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抗渗性能
        5.5.3 小结
    5.6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
        5.6.1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体积稳定性试验方法
        5.6.2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体积稳定性的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光老化模拟试验研究
    6.1 概述
    6.2 影响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光老化速度的因素
    6.3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光老化模拟试验
        6.3.1 光老化模拟试验时间的确定
        6.3.2 光老化模拟试验的步骤
    6.4 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光老化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6.4.1 光老化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6.4.2 光老化对低温抗裂性的影响
        6.4.3 光老化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钢渣用于沥青路面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7.1 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7.2 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着

(9)土遗址盐分抑制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盐析对土遗址破坏作用研究
    (一)土遗址盐析现象原理
    (二)土遗址盐析现象危害
二、传统盐害治理办法
    (一)物理方法
    (二)化学方法
三、盐析抑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四、土遗址盐析抑制材料的发展趋势

(10)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混凝土耐久性的含义
    1.2 论文背景——国内外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状况
    1.3 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动态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混凝土的腐蚀类型和腐蚀机理
    2.1 水泥类材料的腐蚀机理
        2.1.1 水泥的硬化机理
        2.1.2 水泥类材料的腐蚀类型和机理
    2.2 钢材的腐蚀机理
        2.2.1 钢材被腐蚀的主要原因
        2.2.2 建筑中电化学腐蚀的类型
    2.3 素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
    2.4 钢筋土结构的腐蚀机理
    2.5 混凝土的耐腐蚀性与抗渗性和抗冻性之间的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材料对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3.1 水泥
    3.2 集料
    3.3 拌合及养护用水
    3.4 外加剂
    3.5 混凝土掺合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
    4.1 引言
    4.2 普通混凝土的结构形成及其特点
    4.3 提高性能的技术途径
    4.4 实例
    4.5 微观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通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原材料
        5.1.2 浸泡溶液
    5.2 试验仪器设备
    5.3 水泥净浆及混凝土配合比
    5.4 试验方法
        5.4.1 试件成型及养护
        5.4.2 强度试验
        5.4.3 长期浸泡试验
        5.4.4 抗冻性能试验
        5.4.5 抗渗性能试验
        5.4.6 钢筋锈蚀试验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强度试验结果
        5.5.2 耐腐蚀性能试验结果
        5.5.3 抗渗、抗冻性能试验结果
        5.5.4 钢筋锈蚀试验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水泥混凝土表面凝霜的防止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胶囊技术的瓦斯抽采钻孔新型密封材料研究[D]. 常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寒冷地区地下车库通风模拟及除湿研究[D]. 马鹏飞.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沥青路面疏水抑冰涂层开发及性能研究[D]. 刘芳.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水泥路面抗凝冰低温相变材料开发与性能研究[D]. 苟珊.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对夯土中硫酸钠盐害的抑制作用研究[D]. 陈彦明. 西北大学, 2017(02)
  • [6]云贵川高原山区路面预防性除冰雪技术研究[D]. 贺先访. 长安大学, 2015(03)
  • [7]改扩建公路桥梁综合优化技术研究[D]. 王必泰. 郑州大学, 2014(03)
  • [8]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庹峻玮.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4)
  • [9]土遗址盐分抑制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杨梦妮,杨清龙,黄四平,李玉虎. 丝绸之路, 2011(02)
  • [10]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何晓雁.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5(08)

标签:;  ;  ;  ;  

水泥混凝土表面防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