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于科学 献身于科学

献身于科学 献身于科学

一、献身科学 献身科普(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1](2021)在《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元第是天津近代着名的水产职业教育家,曾历任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天津市立第三中学校长等职务,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水产职业教育思想。张元第的水产职业教育思想内涵丰富,论文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法对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揭示出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局限性,为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些许启示。论文主要内容有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张元第的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第二章从水产职业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水产职业学校的管理、水产职业教育的对象、水产职业教育的内容、水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五个方面,系统地对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概括。水产职业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有造成建设人才,唤醒海权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水产职业学校的管理有注重教育投资,重视招生与毕业分配,注重教学、实习与研究相结合;水产职业教育的对象有水产职业学校的学生、渔民及其子女和普通民众;水产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水产知识与技能教育、体育;水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半工半读法、实习作业法、参观教学法。第三章对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特点呈现为爱国主义色彩浓厚;考虑国情,因地制宜;重视海权意识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首重体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辅相成;水产职业教育与水产出版紧密结合。局限性包括固化了教育的功能,夸大了水产职业教育的地位,水产职业教育思想论述不够完整。

蒋飞燕[2](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孙丽燕[3](2021)在《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伦理解读》文中指出“科学人”形象在王晋康科幻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王晋康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科技伦理观的具象呈现。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试图系统梳理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特点,探究它们背后蕴藏的伦理内涵,以及从中映射出的王晋康的科技伦理观。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探究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自我的伦理关系,主要从伦理身份的混乱和主体性的消解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王晋康的笔下,“科学人”是被异化了的镜像,它并非人类的“原像重现”,而是科技异化的产物,因而并不具备人的伦理属性。正如人类将“科学人”看作自身的镜像,“科学人”也将人类作为观照自我的他者。不同于人类在对比中完成了对自我本质力量的确证,“科学人”在自我与他者的碰撞中逐渐趋于伦理混乱。此外,“科学人”是科学选择时代的产物,是科学家怀抱着工具性立场制造出来的以服务人类生产生活为根本目的的智慧生命体。这一立场决定了“科学人”虽然具有理性的客观存在但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只能作为帮助人类实现目的性的工具或手段,因而“科学人”在一生中都难以逃脱“工具人”的命运,它们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消解。第二部分解读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家庭的伦理关系,主要从家庭形式、情感纽带和血亲伦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科学人”的出现消除了个体的差异,在根源上重写了人类的身体。外形的整齐划一,个性的逐渐消弭,情感的波澜不惊以及人伦的模糊定位,都是进入科学选择时代后科技对社会同质化改造的具体呈现。改造过程中,“科学人”的存在对现有的家庭伦理产生极大的冲击。首先,拥有相同外形和情感记忆的“科学人”替代了自然人在家庭中的身份与地位,打破了以一夫一妻制为内核的专偶制家庭形式,如同批量化生产工厂部件般制造出的“科学人”变革了人类传统的两性繁衍方式,从外在形式上消解了家庭存在的根基。此外,“科学人”进入人类家庭后如何与人类家庭成员相处也是王晋康在小说中着力探讨的问题。相对自然人而言,“科学人”在家庭关系中与人类的情感纽带较为脆弱。最后,由于“科学人”在生物层面缺失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这直接导致了“科学人”在家庭伦理环境中存在伦理观念不清,人伦定位模糊的问题,增加了触犯乱伦禁忌的风险。第三部分研究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社会的伦理关系,主要从伦理犯罪、永生迷梦和科学怪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当“科学人”体内的自由意志压制了理性意志,不合伦理道德的恶的部分便占据主导,使其整体呈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做出破坏文明秩序、践踏伦理底线的行为。作为一名科技从业者,王晋康对科学持有虔诚般的信仰,他清醒地认识到了科技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同时,他又站在人文主义立场对人类将要面临的由科技无序发展导致的社会危机倾注了悲悯情怀。在对科学选择时代面临的新型伦理犯罪、过度追求永生和狂热科学家导致科技与伦理失序等社会问题的书写中,王晋康以坚实的科学内核和绝妙的科幻构思传达出对科技伦理的担忧,警醒世人守住伦理底线。

于鹤[4](2020)在《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研究》文中认为悬疑推理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美国的侦探小说,拥有一大批着名的作者,如阿加莎·克里斯蒂、丹·布朗、斯蒂芬·金等。但是在中国,到21世纪之后悬疑推理文学才被引起关注,走进大众的视野,2004年,丹·布朗的作品《达·芬奇密码》在中国出版,销量达到了120万册,迅速赢得读者的欢迎,《达·芬奇密码》在中国的迅速走红,再加上大众传媒发展,使悬疑推理小说在中国迅速崛起,中国读者越来越青睐此类型的小说,也为中国本土悬疑推理作家拓宽了创作视野。越来越多的悬疑推理类畅销书作者在中国市场上涌现出来,像南派三叔、蔡骏、张牧野、东野圭吾等,随着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市场的不断发展,悬疑推理类畅销书的出版规模越来越大,内容题材也越来越多,深受读者喜爱。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进行一个总体的研究和分析,在整体上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市场上悬疑推理类图书的畅销展开讨论: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对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的发展语境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的在榜情况总体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对二十年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的类别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对图书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对生产者进行分析,包括出版机构和作者。第七章是对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进行思考及提出发展路径。

赵玉琴[5](2020)在《传媒视角:中科院兰州分院的科技人物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对中科院兰州分院的科技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了1981年至2018年的584篇人物报道,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全样本量化研究,分析了这些报道的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篇幅、报道议题、人物类型、人物形象、呈现精神等情况。论文还结合具体报道案例,总结科技人物报道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时代科技人物形象的特点。研究发现,新闻媒体对科技人物的报道,以院士、着名研究员、专家等科学级人物为主,重点报道他们的科研成就、先进事迹和人生经历等议题,突出了他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爱国爱党等精神风貌,塑造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科技人物形象。论文认为,媒体报道的科技人物形象总体较为客观、真实,但是也存在对女性科技人物关注少、报道视野狭隘等问题。因此,未来科技人物报道可以从人物形象塑造和科学传播的角度出发,在开拓多元形象、拓宽报道视野、注重事件性报道,认识并强化科技人物报道的科学传播功能等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更好发挥科技人物报道的科学传播功效。

唐秋香[6](2019)在《盎格鲁-撒克逊王权与教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从5世纪30年代起,朱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日耳曼部族大批移居不列颠,并在6世纪末左右建立了王国。经过不断的征战和抵御维京人入侵的战争,到诺曼征服前夕,英格兰初步实现了统一。在宗教信仰方面,盎格鲁-撒克逊人起初都是异教徒,但在6世纪90年代之后的3、4代人后,他们都皈依了基督教。惠特比会议结束后,基督教在英格兰获得了迅速发展,修道社团在各地涌现。而且,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英格兰在诺曼征服前已建立了 17个主教管区和数以千计的乡村教堂。当罗马传教团在6世纪末抵达英格兰时,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国王刚从部落军事首领转化而来,微弱且不稳定。改信基督教不仅有助于盎格鲁-撒克逊人迈入文明开化的门槛,他们的统治者也能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实现对外扩张的政治野心。另外,在王国治理方面,盎格鲁-撒克逊国王也离不开教会,因为神职人员有丰富的教务管理经验,而且,当时只有教会拥有受过教育、能读会写的成员。正因为如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积极推动基督教在其王国的传播和发展,如带领臣民自上而下地受洗,利用各种有利机会向其他王国输出基督教,通过带头献身宗教、捐建修道社团等支持修道主义的兴起等。另外,在幸存的盎格鲁-撒克逊早期法典中,异教崇拜被严厉禁止,基督教及其神职人员则获得保护。除了捐建主教教堂等这些直接服务于宗教目的的教会建筑,为教会的存在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基础,盎格鲁-撒克逊国王也是教会财产的最大赞助人。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主教、修道院院长等是王廷和地方治理中的关键人物,为了确保他们的忠诚,这些高级教士的任免常被盎格鲁-撒克逊国王掌控,他们多是国王忠顺的臣属或王族成员。盎格鲁-撒克逊国王也经常召开宗教会议,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教会内部事务受到世俗王权越来越多的干预,无法独立发展。得益于盎格鲁-撒克逊王权的庇护和慷慨捐赠,基督教迅速在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扎根,并很快就积聚了大量财产。作为报答,教会竭力帮助盎格鲁-撒克逊国王构筑一种受“神命”王权支配的统治秩序,例如,将国王等王族成员尊奉为圣徒,帮助找到一种新的激发其民众忠诚的替代品;在国王的登基典礼中引入涂油礼,向世人证明国王统治的合法性,并使盎格鲁-撒克逊王权披上“君权神授”的外衣等。与此同时,教会也为盎格鲁-撒克逊国王输送了诸多有用人才,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等活跃于王国的政治舞台,除了经常受邀参加贤人会议,与国王和其他世俗贵族共商内政、外交等重要事务,他们还与郡长一起承担维护地方秩序的重任。在盎格鲁-撒克逊晚期,教会不仅为王国的和平提供真诚的祈祷,一些高级教士甚至亲自领军同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异教徒入侵者作战。此外,作为一种共同的信仰,基督教也在英格兰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尽管盎格鲁-撒克逊王权与教会彼此利用,并相互为对方的需要和利益服务,但基督教的某些教义与日耳曼人旧有的世界观存在着对立。从7世纪后期开始,教会与盎格鲁-撒克逊王权出现了“二元对立”的态势,如约克主教威尔弗里德与数位诺森伯里亚国王的争执、坎特伯雷大主教与麦西亚王权间的激烈冲突等。不过,总体来看,由于共同的目标和需要比实际或潜在的冲突和混乱更巨大、更强烈,和谐的合作是诺曼征服前英格兰教俗关系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在盎格鲁-撒克逊晚期,在维京人的劫掠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教权和王权间的联盟变得更加紧密,尽管教会在此过程中逐渐沦为了世俗王权的附庸。盎格鲁-撒克逊教会常被称为罗马教会的“女儿”。大格雷戈里、维塔利安等教皇对盎格鲁-撒克逊教会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继承人也努力通过授予盎格鲁-撒克逊大主教披肩等方式维系同它的联系。盎格鲁-撒克逊人对罗马教廷表现出了很大的忠诚——主动向罗马教廷寻求关于英格兰教会的一些紧要事宜的意见和支持,并致力于教皇的传教事业等。尽管如此,由于罗马教会此时自身力量尚弱,再加上距离相对较远,教皇与盎格鲁-撒克逊世俗王权和教会的联系不多,英格兰的教会事务较少受罗马教廷的干预。不仅如此,盎格鲁-撒克逊教会从很早起就表现出了较大的独立意识,拒绝执行罗马教廷就“威尔弗里德事件”做出的判决。另外,在任用高级教士和婚姻领域,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经常违反相关的教会法规,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

张泰旗[7](2019)在《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 ——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19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以《科学文艺》杂志为中心,梳理“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考察科幻文学这种具有鲜明现代性特征的文类与“现代化”政治的密切互动关系,以及科幻文学经由这种互动而生发出的丰富面向和发展可能。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幻文学随即井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爆发,“科幻小说”作为“污染源”之一遭到定点打击,“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与科幻文学的整体发展同步,《科学文艺》在全国科学大会后创刊,一时风头无两,尔后于“清污运动”劫余转型,开始“自负盈亏”。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文艺》的变迁可以视作“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文学从兴盛到低迷的缩影。在“现代化”政治中,政治主体从工农群众悄然变为科学家(知识分子)。在时代转变的背景下,与“科学”密切相关的科幻文学承担起了塑造科学家形象的任务。同时,科幻文学中那些看似“去政治化”的技术幻想,实际也蕴涵着“现代化”政治的个人主义逻辑。同一时期广泛存在的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幻小说,则体现了科幻作家超前于时代的对于现代性后果的敏感。同样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特异功能”的支持者力图最大限度地探索与开发人的潜能,以便更快地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由此观之,“特异功能探索”这种在80年代被官方默许甚至鼓励的复杂现象背后是“现代化”发展逻辑。而科普界对科幻小说的批判同样遵循“现代化”思维模式,认为科幻文学作为科学文艺的一种,理应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不应尝试逾越科学的边界。这种科学普及观念发轫于晚清时期的科学小说观,在1950年代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成型,并延续至改革开放初期。而“黄金时代”时常被忽视的非小说类科学文艺创作同样值得关注。其中,科学童话通过纯真的想象表达了成人们对儿童这一未来的“现代化”主体的想象和期望;科学诗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的审美表达的困境;科学报告文学重新构建了专业性的科学家的合法地位;而科学小品“美文”属性的回归则与“现代化”的经济指向性相一致。在科幻小说被指斥为“伪科学”的情况下,科学童话、科学诗、科学报告文学和科学小品等其它科学文艺类型在“科普”与“科幻”之间构成了一个缓冲地带,也为今天几乎等同于科幻小说的科幻文学留下了值得重温的历史资源和观念启示。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科幻文学史进行局部梳理,并探究“黄金时代”的科幻文学与“现代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科幻文学开放式发展的可能道路。

翟梦云[8](2019)在《结构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普拉东诺夫科幻三部曲研究》文中认为安德烈·普拉东诺夫作为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一,其作品继80年代“回归”以来受到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这位杰出的作家用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他的作品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散发着难以琢磨的“神秘性”。但纵观小说研究史,我们发现,对普氏作品的研究囿于主题和作家生平的研究,近年来学界逐渐走出了意识形态批评视域,对普氏作品开始有了较为深入的文化学和诗学研究,研究视角日趋多样。然而,普氏作品叙事话语的研究并未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以作家早期代表作——科幻三部曲《太阳的后裔》、《月亮炸弹》和《以太通道》为研究对象,以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对科幻三部曲的叙事特征进行解读,通过叙事特征的分析进一步发掘普氏作品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科幻三部曲中叙述话语的演进揭示三部曲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这种关联性的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并概括了国内外研究情况。第一章分析科幻三部曲叙述者形象,指出全知叙述者既如“上帝”无所不知,同时又自限权力,不对小说情节做过度干预。第二章分析科幻三部曲的叙述时间特点,科幻三部曲基本呈线性时序叙述,同时也存在“追述”等时间倒错现象,并运用了省略、延缓等叙述策略使小说更具情节性。第三章分析科幻三部曲在叙述话语上的演进及其意义,指出科幻三部曲的叙述者形象由隐身到显身,故事时间和空间由模糊到具体,这种演进实际上是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过程的反映,叙述话语是在作家逐步深入的思考中演进的。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普拉东诺夫的科幻三部曲是值得深刻研究的艺术作品,小说中叙述者既无所不知又自限权力,保持线性时序叙述的同时又灵活运用时间倒错技巧;三部曲叙事话语的逐步演进,正是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不断深化的结果。

王思艳[9](2019)在《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科幻小说是近年的热点话题,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科幻浪潮。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入选统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本文重在分析科幻小说会有哪些教学价值,如何更好的去开发这些教学价值。研究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教学价值是值得深究的。研究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是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有力的回应。本研究结合前人关于教学价值的研究,构建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的四个维度。在此维度下,从三个系统的角度分析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并提出如何实施该教学价值的参考性建议。本文一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分析研究现状,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阐明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框架的依据,主要从理论基础和原生价值两个方面分析其依据;第三章主要将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框架下所属的几个价值取向列出来,阐明这样划分的原因并解释什么是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精神情感价值?第四章从选文系统、导读系统、练习系统的角度分析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并且将这些教学价值纳入到科幻小说教学价值框架中的各个价值取向。以前几个章节作为研究基础,得出科幻小说的核心教学价值是能力价值,而能力价值中,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又是最为关键的,这便是第五章的内容。第六章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落实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第七章针对目前科幻小说的教学,以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开发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学期为单位,建立科幻阅读系统,运用PBL、STEAM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以跨学科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一章是总结、展望以及指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从研究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入手,剖析科幻小说在课堂中的教学价值,建立教学价值分析框架,挖掘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最终把把想象力、创新思维这样的能力价值作为科幻小说教学价值的核心,接着以统编本新选入的课文《带上她的眼睛》为例,说明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如何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现。最终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创建一个科幻小说阅读体系,结合PBL和STEAM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陈子寒[10](2017)在《论《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文本到同名电影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其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在日本荣获第134届直木奖、2005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的一个神话。该小说的成功引发了电影改编者的热情。目前,已有日本、韩国、中国三个电影改编版本。该文将采用文本细读法,并综合运用小说叙事学、电影叙述学、镜头与声响设计,在描绘中译本小说面貌的基础上,以日版电影改编为例,探讨该小说到同名电影的演变。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小说半隐半显式叙述者以全知视角以主次两个叙述层,通过缩写与场景式时长变形和穿插式时序变形,改造小说底本,运用延迟信息、倒叙悬念、顺序悬念埋设悬疑与伏笔。叙述主体中叙述者与隐指作者出现观念的分歧,透露出叙述主体在人生探究中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第二章同名日版影片继承了小说非人称半隐半显叙述人的全知视角,保留了小说悬疑与推理情节,以台词为主要剪辑点,叙述节奏由快而慢,至结局处再度加快。影片以连续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固定镜头——大量近景、中景镜头及少量特写镜头,结合声响与音乐进行叙事与抒情。影片中影像与音乐的匹配,视听手段的结合,使小说匪夷所思的布局更具波诡云谲的氛围。第三章日本电影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小说,但与小说呈现出互异性:影片将人物理性因子转变为感性因子、以情感体验替代推理体验,对石神的自我牺牲行为表达了克制式地歌颂。电影改编作品是以小说为素材创作出的新的独立的艺术作品。日版电影沿袭了小说中的主体情节及动机,但在中心人物、审美体验、叙述态度上与小说分道扬镳,充满悬疑、推理与批判的侦探小说转换为了弥漫着悲情与苦涩的歌颂式的爱情电影。

二、献身科学 献身科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献身科学 献身科普(论文提纲范文)

(1)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张元第生平与教育活动
    一、生平
    二、主要教育活动
第二章 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
    一、论水产职业教育目的与作用
    二、论水产职业学校的管理
    三、论水产职业教育的对象
    四、论水产职业教育的内容
    五、论水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 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评价
    一、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的特点
    三、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一、在实践中教学与研究
    二、加大对水产职业教育的持续性资金投入
    三、重视非学历水产职业教育的作用
    四、将爱国主义融入职业教育
    五、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对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六、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三、报纸
致谢

(2)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价值和价值观
        (三)科学价值观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五)分期说明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3)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伦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科学人”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一、镜像与衍生:伦理身份的混乱和主体性的缺失
    (一)异化镜像:伦理身份的混乱
    (二)衍生工具:主体性的缺失
二、同质化摹本:家庭伦理的冲击和人伦秩序的挑战
    (一)千人一面:家庭形式的消解
    (二)关系疏离:情感纽带的淡化
    (三)定位模糊:血亲伦理的颠覆
三、整体非理性:文明秩序的破坏和伦理底线的推移
    (一)道德失范:伦理犯罪的加剧
    (二)长生不死:永生迷梦的执念
    (三)科学怪人:科技与伦理的失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中国悬疑推理小说创作特点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悬疑推理小说发展道路的研究
        1.2.3 关于单个作者或作品的研究
        1.2.4 关于外国悬疑推理小说在中国的接受度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2 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发展语境
    2.1 市场经济发展及大众文化迅速崛起
    2.2 审美取向多元化与猎奇心态出现
    2.3 大众媒介的发展
3 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总体特征
    3.1 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规模不断扩大
    3.2 影视同期书成为市场热点
    3.3 系列丛书越来越受青睐
    3.4 本土原创版与引进版的对弈
4 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类别研究
    4.1 社会题材
    4.2 盗墓题材
    4.3 探秘题材
    4.4 罪案题材
    4.5 依附于其他形式的悬疑推理作品
5 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内容分析
    5.1 主题蕴含现实关怀
    5.2 后现代主义特征明显
        5.2.1 精英意识淡化且注重日常性
        5.2.2 创作理念多元化
    5.3 引入科学知识
6 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生产者分析
    6.1 出版机构分析
        6.1.1 民营图书公司与国有出版社强强联合
        6.1.2 出版机构愈加重视营销传播
    6.2 作者分析
        6.2.1 集中性和阶段性明显
        6.2.2 跨界作者打造不同风格作品
7 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思考
    7.1 对于悬疑推理类畅销书价值的思考
    7.2 对于本土作品的发展思考
    7.3 对于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的思考
    7.4 对于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发展路径的思考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0 年—2019 年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在榜统计表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传媒视角:中科院兰州分院的科技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关于科技人物形象研究
        (二)关于科技人物报道研究
        (三)科学传播研究的新启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科技人物形象的媒介报道分析——基于新闻业务的分析视角
    一、总体样本分析
        (一)报道走势
        (二)报道媒体
        (三)报道体裁
        (四)报道篇幅
        (五)报道议题
        (六)消息来源
        (七)人物形象
    二、新闻报道的业务特点
        (一)线性人物传记式
        (二)一线串珠式
第二章 科技人物形象的历史比较分析——基于两个时期的观察
    一、第一阶段恢复中兴期(1981-1997):正名科学、自立自强
        (一)人性特征
        (二)外在特征
        (三)职业特征
        (四)时代分析
    二、第二阶段创新跨越发展期(1998-2018):创新突破、“回归日常”
        (一)人性特征
        (二)外在特征
        (三)职业特征
        (四)时代分析
第三章 科技人物形象的典型建构分析——“秦大河横穿南极”的个案观察
    一、秦大河及其相关事迹简介
    二、秦大河人物报道的总体概况
        (一)报道数量
        (二)报道媒体
        (三)报道议题
        (四)人物形象
    三、典型科技人物形象构建的规律总结
        (一)典型人物形象构建凸显时代感
        (二)多视角构建典型人物形象
        (三)科学精神凸显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第四章 科技人物报道的形象塑造与科学传播反思
    一、基于新闻报道的科技人物形象改进建议——讲好人的故事
        (一)开拓多元形象,凸显时代特色
        (二)拓宽报道视野,开发选题新领域
        (三)打破固有模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二、基于科学传播的科技人物形象改进建议——讲好科学的故事
        (一)注重事件性报道,回归科学本位
        (二)建立对话机制,科学界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三)认识并强化科技人物报道的科学传播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盎格鲁-撒克逊王权与教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既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史料基础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盎格鲁-撒克逊王权与教会关系的背景
    第一节 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
        一、政治简史
        二、社会治理
    第二节 盎格鲁-撒克逊教会
        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皈依
        二、惠特比会议
        三、教会组织结构
第二章 王权对教会的庇护和干预
    第一节 庇护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
        一、推动基督教的传播
        二、支持修道主义
        三、保护教会及其神职人员
    第二节 帮助教会积聚财富
        一、盎格鲁-撒克逊教会财产概况
        二、捐献土地等
        三、协助教会征税
    第三节 干预教会事务
        一、任免高级教士
        二、掌控宗教会议
第三章 教会对王权的协助和制约
    第一节 圣化王权
        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神圣王权观
        二、尊奉王族人员为圣徒
        三、引入国王圣化礼
    第二节 襄助世俗事务
        一、担任王室信使
        二、出席贤人会议
        三、参与地方治理
        四、协助抵御入侵
    第三节 促进统一
        一、英格兰的统一
        二、教会的精神纽带作用
    第四节 制约王权
        一、裁判国王的道德品行
        二、国王圣化礼的潜在制约
第四章 教会与王权的冲突和调适
    第一节 “威尔弗里德事件”
        一、威尔弗里德其人
        二、威尔弗里德与诺森伯里亚国王的争执
    第二节 坎特伯雷大主教与王权的冲突和调适
        一、大主教与麦西亚王权的冲突
        二、大主教与威塞克斯王权的联盟
第五章 罗马教廷与盎格鲁-撒克逊政教关系
    第一节 罗马教会与盎格鲁-撒克逊教会及其王权
        一、盎格鲁-撒克逊教会:罗马教会的“女儿”
        二、盎格鲁-撒克逊王权对罗马的尊崇
    第二节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忠诚”
        一、主动与教廷商讨教会事务
        二、致力于罗马教皇的传教事业
    第三节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叛逆”
        一、拒服罗马教廷的裁决
        二、违规任用高级教职
        三、婚姻领域的挑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 ——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史述
        1.2.2 “黄金时代”重要作家作品论述
        1.2.3 对80 年代中国科幻文学的深入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概要
2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概观
    2.1 新时期科幻文学的井喷
    2.2 高潮与回落:《科学文艺》的创办与转型
3 “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科幻想象的展开
    3.1 归来之士:科学家形象的重构
    3.2 漫游未来:“去政治化”的技术崇拜及其文化政治
    3.3 “超级大国”的阴影与意识形态斗争
4 “特异功能”、“伪科学”与科幻小说的“科学性”
    4.1 文学想象、科学探索与社会骗局的交错
    4.2 “伪科学”与“科文之争”
    4.3 实用主义科幻观与科幻界的理论探索
5 被忽视的想象:科学文艺中的非小说类创作
    5.1 科学童话:改革年代的新人想象
    5.2 科学诗:科学的审美表达与困境
    5.3 科学报告文学:“改革政治”的多重话语策略
    5.4 科学小品:日常生活的回归及其意义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书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结构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普拉东诺夫科幻三部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致谢
绪论
    1.选题动因
    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科幻三部曲的叙述者形象——自限的全知全能叙述者
    1.1 全知叙述者——上帝视角
    1.2 自限的叙述者——有限的全知
第二章 科幻三部曲的叙述时间特点
    2.1 科幻三部曲的时序分析
    2.2 科幻三部曲的时距分析
第三章 普氏科幻三部曲中叙述话语的演进及其意义
    3.1 叙述者形象的演进:由隐身到逐渐显身
        3.1.1 《太阳的后裔》与《月亮炸弹》中叙述者的隐蔽叙事
        3.1.2 《以太通道》中叙述者的公开介入性评论
        3.1.2.1 科学热情不可抑制
        3.1.2.2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3.1.2.3 牺牲个人情感而献身科学
    3.2 科幻三部曲故事时空的演进
        3.2.1 科幻三部曲故事时间的演进
        3.2.2 科幻三部曲故事空间的演进
    3.3 科幻三部曲叙述话语演进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9)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思路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价值
        1.3.2 原生价值
        1.3.3 教学价值
        1.3.4 科幻小说
    1.4 研究现状
        1.4.1 关于教学价值的研究
        (1)教学价值
        (2)文学作品教学价值
        1.4.2 关于科幻小说的研究
        (1)科幻小说的发展研究
        (2)科幻小说的个人创作研究
        (3)关于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研究
        (4)科幻小说与创造力的培养
2 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框架的建构依据
    2.1 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2.1.1 皮亚杰建构主义认识论
        2.1.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1.3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2.2 科幻小说的原生价值
        2.2.1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2.2.2 科学素养价值
        2.2.3 文学价值
3 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框架的建构
    3.1 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的四个维度
    3.2 知识价值
    3.3 能力价值
    3.4 方法价值
    3.5 精神情感价值
4 初中语文呈现的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分析
    4.1 对选文系统的分析
    4.2 对导读系统的分析
    4.3 对练习系统的分析
5 科幻小说的核心教学价值....想象力、创新思维的开发
    5.1 影响想象力、创新思维的因素
    5.2 想象力、创新思维与能力价值的关系
    5.3 科幻小说教学与学生想象力、创新思维的联系
    5.4 如何从教学设计开发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学价值
6 科幻小说教学价值在教学中的落实——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
    6.1 《带上她的眼睛》选文分析
    6.2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确定
    6.3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6.4 科幻小说的教学价值如何在本节课中体现
7.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实施建议
    7.1 以学期为时间单位,构建科幻小说阅读系统
        7.1.1 科幻小说阅读系统的基本定位
        7.1.2 科幻小说阅读系统的构建原则
        7.1.3 科幻小说阅读系统的构建范例
    7.2 跨学科教育:PBL、STEAM教学法
        7.2.1 PBL、STEAM教学法在科幻小说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7.2.2 PBL教学法
        7.2.3 STEAM教学法
8 结论:总结、展望及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文本到同名电影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小说文本风貌——匪夷所思的布局
    (一)叙述文本
        1.缩写与场景式述本加工
        2.因果逻辑式情节编排
    (二)叙述主体
        1.叙述者的同情表达
        2.隐指作者的理性立场
    (三)人物形象
        1.人物性格特征
        2.对照性人物设置
二 电影对小说的继承——悬疑与推理的融合
    (一)剧情铺设
        1.压缩集中式戏剧构造
        2.张弛有致的叙述节奏
    (二)声画运用
        1.蒙太奇与镜头设计
        2.声响与音乐诠释
三 电影对小说的重塑——献身精神的讴歌
    (一)中心人物的转变:从石神到汤川
    (二)审美体验的转变:从推理到情感
    (三)叙述态度的转变:从批判到颂扬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献身科学 献身科普(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元第水产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 王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伦理解读[D]. 孙丽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21世纪以来我国悬疑推理类畅销书出版研究[D]. 于鹤.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5]传媒视角:中科院兰州分院的科技人物形象研究[D]. 赵玉琴. 兰州大学, 2020(01)
  • [6]盎格鲁-撒克逊王权与教会关系研究[D]. 唐秋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7]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 ——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D]. 张泰旗. 重庆大学, 2019(02)
  • [8]结构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普拉东诺夫科幻三部曲研究[D]. 翟梦云.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9]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价值研究[D]. 王思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论《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文本到同名电影的演变[D]. 陈子寒. 重庆师范大学, 2017(11)

标签:;  ;  

献身于科学 献身于科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