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令海峡的发现者

寻找白令海峡的发现者

一、寻觅白令海峡的发现者(论文文献综述)

小塞缪尔斯科维尔,董继平[1](2018)在《海獭脱险记》文中研究指明在靠近阿拉斯加海岸的海藻生长地,海獭母亲产下幼仔。这里貌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一天,一只凶猛的雕鸮突然从天而降,企图攫走海獭幼仔,而海獭母亲抱着孩子迅速潜入水中,躲过一劫。在这片海藻间,海獭母亲训练幼仔,捕食海鲈、大蛤、螃蟹甚至海胆,然而就在捕猎鳕鱼之

褚书达[2](2017)在《18世纪英国的旅行书写与澳洲认知》文中研究指明18世纪是英帝国发展与转型的时期,也是英国人面向海外的探索与旅行出现热潮的世纪。其中,英国对南太平洋与澳洲的探险是值得注意的历史事件。在探险过程中,旅行书写大量出现,它们表现为航海日志、殖民地记叙与书信等形式,表达了身份各异的旅行者对澳洲的看法,受到英国公众的热烈欢迎。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旅行书写是英国认知澳洲的重要媒介,它与英帝国在南太平洋的势力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英国的目光下,作为客体的澳洲形象发生复杂的变化,英国的自我性格也不断得到呈现。在近代早期,先验与虚构的“南方大陆”地理假说在欧洲仍然长盛不衰,西班牙与荷兰已经向南太平洋发起航海探索,英国却长期在这块海域缺席。从18世纪初开始,身为帝国代理人的私掠者在好奇的语境下,率先向英国公众描述南太平洋的异域趣闻,引起他们对这里的最初兴趣。作为私掠者中唯一登陆过澳洲大陆的航海家,威廉·丹皮尔对澳洲的观察与描述深受传统地理观、人种观的影响。他所见的新荷兰海岸环境贫瘠,动物怪异,土着如野兽般面目可憎;在私掠者展现的南太平洋异域世界中,新荷兰与南方大陆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介于半未知半已知、半神话半现实之间的澳洲形象。私掠者还将劫掠西班牙城镇与船只作为旅行书写的重要内容,同时希望通过发现南方大陆来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这构成了英国对南太平洋的最初激情。到40年代后,英国公众兴起一股“南方大陆热”,他们翻阅之前的航海日志,编纂新的航海文集与历史地理志,希望通过发现与殖民这个大陆来增加英国的帝国荣耀。作为呼应,乔治·安森以私掠的形式率领皇家海军横渡南太平洋,在欧洲国家竞争的背景下策划与推动英国官方的探索。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经验科学的发展,航海者在离开欧洲本土后,开始采用新的语调来描绘异域风景。天文航海术的发展及其中的“计量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遥远陆地的海岸线,自然史学说的盛行及其中的“分类—命名意识”也深远地影响到航海家对异域的动物、植物与民族的看法。在科学与政治的合谋下,詹姆斯·库克指挥奋进号进入南太平洋,发现了澳洲东海岸。库克船长与船员用经验主义目光的来审视与书写澳洲,他们测绘海岸线的形貌、记录水文数据与地理位置、收集动植物的标本、将澳洲的风景概化为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对象,同时用民族志式的方法考察土着的身体、文化与社会。作为神话的南方大陆形象最终褪去,现实的澳洲逐渐进入到帝国的知识图景之内。库克船长与英帝国的命运永远地联系在一起,对澳洲的新发现成为他的宝贵遗产。在英帝国内部一系列机缘巧合的变化中,英国最终选择将新南威尔士作为新的囚犯流放地。1788年,第一舰队在澳洲登陆并进行拓殖活动,建立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此时的英国在政策上将澳洲视为本土监狱的延伸,但身处遥远异域的殖民者却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局限于此。在菲利普担任新南威尔士总督的1788—1792年,殖民者的旅行书写记述了内容丰富的拓殖实践,实质上成为一种典型的“殖民叙事”。它通过一道身份边界划分出两个内外有别的空间。界外是野蛮而带有诱惑的“荒野世界”,那里拥有令人敬畏的自然力量,是潜在的等待进入之地,优美与神秘、野蛮与荒芜都被纳入探索与征服的视野,土着是文化引导的对象;界内则是逐渐成长壮大的“殖民定居地”,是自我改造与全面发展的领域。澳洲一面以压倒性的饥荒、凶恶的囚犯、袭扰的土着示人,成为一个阴郁大陆,同时也被视为存有发展与改良机会的希望之乡。总之,本文旨在探讨18世纪的英国如何在帝国语境下,通过旅行书写来认知澳洲,如何将自己目光中的澳洲一步步纳入帝国权力之中,同时呈现自我性格。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初隐藏于神话中的未知大陆开始脱离古典语境,逐渐转变为科学观察下的知识对象,最终成为现代性的自然—殖民空间。这一切都成为“澳大利亚”概念诞生的基础。

关晶[3](2015)在《华盛顿·欧文的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促进了“美国精神”的建构。“国家精神”,概而言之,就是主权国家所具有的国族信仰及其认同。它标示着国家的内部团结和整合并具有凝聚力,体现为国民对国族即国家统一体及其国格与国性的高度自觉与忠诚,也体现为国家对其国民作为公民之权利及义务的自觉维护及其责任。国家精神既不是虚幻的想象,也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美好说辞,而是一种与社会、历史和政治变迁相关,根植于国民深层意识的文化心理。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国家精神。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是表达和传播国家价值观念、延续历史记忆、建构国家精神的有效载体。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往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本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诉求、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并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理念通过其作品表达出来,历经岁月大潮的冲蚀和洗礼始终闪耀着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的光辉。经典作品和文学大师在传承民族文化、呈现国家形象、反映国家精神等方面均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与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有属于自己的国家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美国精神”是美国人意识深处的思维状态,是一种确认和实现国家信仰和对美国文化达到认同的自觉意识。美国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发源于美利坚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之中。可以说,美利坚人历尽艰险定居北美、不畏强权争取民族独立并最终成功创建一个崭新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过程就是建构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国家精神的过程;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美国精神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意义和内涵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历代美国作家不但是本土文学的创作者和国家形象的呈现者,而且在美国文化传统和美国精神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评论界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正是这众多美国作家中的一位重要先驱。作为诞生于星条旗下的第一代美国作家中的杰出代表,欧文与美利坚合众国一起成长,亲眼目睹了后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他不仅是那个动荡不安、暗潮汹涌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见证者,更是一位积极的参与者。美国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培育和滋养着欧文的国家意识和本土意识,使他能够自觉地承担起促进美国精神建构的历史使命。欧文的作品看似题材多样、风格内容迥异,但无论是书写纽约的历史、描述旧世界的古迹乡村,还是记录早期西部开拓者的传奇经历和印第安部落的风俗文化,“美国精神”这一核心主题始终贯穿其间。终其一生,欧文都在不断探索着美国精神的内涵,努力把自己关于这个国家的全部希望和设想编织在文学作品之中,用自己的创作来促进着美国精神的建构。首先,欧文的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推动美国文学体制的更新方面。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挣脱大英帝国的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新的国家需要确立新的文化身份和国家精神,这种文学主题和思想内容的变化必然需要恰当的文学体制与之相适应。欧文在推动美国文学体制更新方面的贡献不仅反映在引领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和创造欧文式“想象游记”等文学形式方面的创新,而且还体现在开启美国职业化写作新时代所涉及的文学外部运行机制方面的突破性实践。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推动文学体制更新的过程当中,欧文找到了更加恰当的方式来书写美国的历史和现实、表达美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反映美国的文化身份与国家精神。其次,作为一种确认与实现国家信仰和对国家文化努力认同的自觉意识,国家精神的建构必须以国家文化身份认同为基础。身为一位处于历史节点上的重要作家,欧文清醒地意识到,对于羽翼未丰的美国而言,要建构全新的国家形象和国家精神,当务之急就是要确立独具特色的美国文化身份。尽管源自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美国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但美国文化毕竟不是英国文化的复制和移植。恢弘壮丽的自然地理环境、印第安人的原始文化以及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定居者和移民带来的迥然各异的文化传统决定了美国文化身份从来都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一个在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建构过程。这一多元动态、深刻复杂的过程在促进美国文化、美国精神持续更新的同时,也拓宽了以欧文为代表的美国作家的文学视野,为美国文学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灵感源泉和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再次,欧文的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在他的欧洲题材作品方面。第二次美英战争之后,美国的领土面积急剧扩大,经济飞速发展。财富的增长催生了自由经济、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迅速膨胀,整个国家的道德状况明显恶化。要避免人心涣散、四分五裂的命运,就必须建构起符合时代需要且能够代表本民族整体信仰和文化认同的美国精神。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由来自欧洲的定居者和移民组成的国家而言,欧洲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长时期内一直是其文化传统和国家精神的重要基石,要建构美国精神自然离不开对欧洲文化传统的吸收与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欧文17年(1815-1832)的欧洲之旅也可以被看成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回归传统,以英格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社会生活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是单纯地对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盘接受,而是一种策略性选择,一种对美国文化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韩少功语),其根本目的还是要在回顾与反思、眺望与感悟中充实和丰富全新的美国精神。最后,欧文的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他的西部题材作品方面。在欧文的文学世界里,西部作品尽管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足够关注,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美利坚民族是一个诞生于荒野之中的民族,西部荒野是其永远的“精神家园”。在西部作品中,欧文不仅描写了边疆苍茫宏阔、清新秀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探险家们开拓进取、乐观坚毅的精神风貌,而且记述了自己深入西部草原考察游猎的经历,为世人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精神提供了一个直观清晰的视角。在回归荒野、亲近自然的过程当中,欧文切身感受到了自然荒野的力量和魅力,内心之中生发出保护荒野、珍惜自然的自觉意识。他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征服和占有,而在于主体与世界的和谐共在。只有放弃对自然和“他者”的掠夺和利益诉求,诗意地栖居于广袤无垠的北美大地上,美国人才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圆融,《独立宣言》中关于自由、平等和幸福的承诺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而这也正是美国精神的本质所在。综上所述,欧文一生都在锲而不舍地利用自己非凡的文学天赋,推动着美国文学体制和文化身份的建构、书写着美利坚民族独有的历史和现实、描绘着北美大地的壮丽山河。这个过程不仅是对美国精神的文学诠释,而且也在不断升华人生境界的同时,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双重解放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因而,在反映美国精神或美利坚民族心理结构的早期文学中,“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的文学创作为促进“美国精神”的建构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张瑞[4](2014)在《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有关南宋朱熹风水思想的一项系统研究。全文共五章二十节。第一章全面讨论了近60年海内外有关风水问题的相关着述。其中前四节的内容虽然是对一般风水着述的梳理与讨论,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宋代或朱熹的风水思想相关联;第五节则分三个方面综述了与朱熹风水思想直接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第二章、第三章对朱熹阴宅风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一,讨论了朱熹在阴宅风水问题上的“两难”与“悖论”:就知识理性而言,包括朱熹在内的精英阶层未必认同阴宅风水的迷信与蒙昧,但就忠孝人伦和道德情感而言,不讲求风水,其忠君、孝父的人伦情感却又无从寄托。朱熹以及中国传统儒学精英,大都在这种“悖论”与“两难”的语境中叙述着各自的风水话语;二,讨论了朱熹反对迷信阴宅风水,但更反对“孟浪不信”的理学立场,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流思想大师中,朱熹是唯一一位深入风水、熟知风水,却又力图跳出风水、提升风水的知识精英。而他在阴宅风水中的最大贡献就是以“诚敬”关联儒学与阴宅风水,进而完成了风水的理学化。第四章、第五章讨论了朱熹阳宅风水的基本架构,即由天地到山川、国都、城镇、聚落、住宅、宅内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格局。指出朱熹风水思想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将风水从“阴宅风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风水”。“天地间好个风水”,是朱熹关于风水的创造性表达,标志着风水的重心从“祸福吉凶”转变为自然风水。

黄萌[5](2013)在《埃利奥特·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格拉夫顿·埃利奥特·史密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世界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在反对进化学派的同时,吸收了德奥传播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以“埃及中心说”为核心的传播主义思想。在他看来,人类的本性使得传播活动成为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传播是最为核心和重要的因素,全世界的人们都依赖过去和同伴的经验及知识。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埃及,埃及是最早的原创文明,并且只有埃及才拥有创造文明的所有特殊条件和环境,埃及人由此创造了埃及文明,产生了以木乃伊制作和防腐技术为基础的“太阳中心文化”,并随着埃及文明及其核心文化的发展成型,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技艺、信仰等元素。他还认为,埃及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所有文化要素和社会组织的发明和发展都是彼此相关联的,因此也只有埃及能够创造出这一复杂的文明综合体。随后,通过对外贸易、移民和寻找黄金等重要的殖民活动,埃及文明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开去,刺激了其他地区的民族,并与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更高级的文明。他甚至提出,如果没有埃及文明的到来,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可能还一直停留在原始人阶段。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史密斯描绘了埃及文明传播的路线,阐述了传播的特点,并在世界各个文明中心寻找受到埃及文明影响的证据,以此来说明埃及文明把全世界文明结合在一起,是埃及人最早建立了“人类公共遗产”并且在其中贡献最多,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非常极端,但是又极具特色,而且他的许多观点及其在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历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来说都具有参考价值。另外,英国传播学派另一重要学者威廉·詹姆士·佩里是史密斯的学生和合作者,他继承并发展了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佩里的思想比史密斯的更为激进,是史密斯思想的延伸和极端化,对佩里传播主义思想的了解,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本文对史密斯传播主义思想的探讨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史密斯的生平及其主要学术成就,分析了其传播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与社会、理论与学术背景。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探讨了史密斯的起源论,包括史密斯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思想和对进化学派观点的批驳。史密斯认为,埃及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产生了最早的原创文明,而且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各个元素紧密相连,其产生过程则是连续性的,没有断层。第三章探讨了史密斯的传播论,阐述了史密斯对于传播的理解和他对埃及文明传播的论述,分析了他所阐述的埃及文明传播的内容、特点、方式和路线,以及他所阐发的埃及文明的世界性影响及其对于“人类公共遗产”的意义。第四章主要以佩里对史密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例,阐述了史密斯传播主义思想在其身后的延伸。史密斯的“埃及中心说”经过佩里的发展,把本己具有极端性的传播主义思想进一步极端化了。总的来说,本文尝试将史密斯的研究放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中考察,梳理其主要思想脉络,探讨其主要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其传播主义思想及其理论从历史学的角度做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而阐明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值得史学界借鉴之处,以期为历史学界全面了解和研究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柯静雅[6](2010)在《詹姆斯·布坎南与19世纪上半叶俄勒冈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詹姆斯·布坎南(1791年4月23日—1868年6月1日),民主党人,美国第十五任总统。他1831年出使俄国;1834年当选参议员;1845年任国务卿;1853年出使英国;1856年出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总统前,布坎南在几十年的公职生涯中颇有成就,尤其是1845至1849年间,他作为波尔克内阁的国务卿,主导了一系列外交谈判,实现了美国领土扩张,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和平。19世纪下半叶俄勒冈问题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俄勒冈地区位于太平洋沿岸,包括今天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美国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西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它幅员辽阔,经济价值高,向来是英、西、俄、美争夺之地,尤其美国和英国都宣称本国探险家首先发现哥伦比亚河而坚持自己对俄勒冈地区的主权。美国皮毛贸易商人和英国哈德孙湾公司的贸易争端、美国移民与英国商人的争端构成美英在俄勒冈地区的利益冲突。1818年条约规定了俄勒冈地区由美英“共同占有”,期限为十年;1827年,由于美英双方对俄勒冈地区的归属权争执不下,该条款又无限期延长;1842年的《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仍然无法解决俄勒冈问题。布坎南当国会议员期间,从重商主义的角度出发,反对“共同占有”的无限期延长,并积极建议成立俄勒冈领地政府,但均未被采纳。英国哈德孙湾公司在俄勒冈地区的商业垄断实质上是英国政府占领全部俄勒冈地区的步骤之一,随着美国前往俄勒冈地区的移民增多,美国人的权益和安全亟待保障。美国多次提出以北纬49。划分两国边界,都遭到英国的拒绝。在美国国内,终止“共同占有”条款的呼声越来越高。“天定命运论”掀起了美国的扩张主义浪潮,“北纬54°40′或者战争”成为西部人民要求美国占领全部俄勒冈地区的口号。1845年,布坎南因其强硬的扩张主义立场而被任命为国务卿,但布坎南在俄勒冈问题上的态度有所转变,与总统波尔克产生较大冲突。面对迫在眉睫的美墨战争,布坎南力排众议,与英国在北纬49。线上达成协议,为美国赢得了该线以南的俄勒冈地区,维持了和平的美英关系,解决了拖延大半个世纪的俄勒冈问题。

颜敏[7](2008)在《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文中研究说明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使得文学期刊构成了鲜活流变、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能够呈现文学历史及其存在样貌的复杂多变性。从这一基点出发,本论文爬梳了“台湾、香港、澳门与海外的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传播与建构的相关情况与若干问题,对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刻板印象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一是梳理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纵向来看,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陆文学期刊的相关传播活动大体可分为窗口期、高峰期,转型期和整合期四个阶段,同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感也经历了从隐约、凸显、分化和消失的过程。横向来看,首先,由于受众定位的差异,文学期刊中衍生出了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三种基本传播模式:学术的、纯文学的和大众的;其次,由于“地缘意识”、中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组合关系的差异,文学期刊中形塑出三种“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主次分明型、众生平等型和含混重叠型。大陆文学期刊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形态与价值意义的多元流变,否定了那种认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是政治需要之产物的观点。二是鉴定了文学期刊传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时主体性的显现方式。首先,文学期刊通过栏目形制等期刊语言,将选取文本重新组合,并赋予其新的价值意义,使之融入期刊的整体氛围之中,从而体现出建构性力量。其次由于处在多重视角多种力量的纠缠之中,特定文学期刊总是以一种调和协商的方式,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空隙与契合点,以实现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个性化传播。那种忽略对具体传播媒介的考察,只从宏观层面去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研究思路,难免就会失之笼统与偏颇。三是分析了文学期刊的传播活动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影响。文学期刊的现场感源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它呈现和促进了不同性质文学的融合生长过程。因此,文学期刊对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与国家华文文学的整合过程,有利于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随着文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划地为界的术语也被世界华文文学、汉语文学、华文文学、中文文学等整合性概念所超越。

周定国[8](2007)在《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文中认为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66°33′)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诸多岛屿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的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赵丽红,李正栓[9](2007)在《邓恩诗中圆形意象的意蕴探幽》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诗歌中重叠交融的圆形意象及其蕴涵的深邃思想,从爱情和宗教的角度进行分析阐释,认为邓恩以圆入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意象新颖,突出了完美与永恒的主题,体现了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想的统一,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徐刚[10](2006)在《大山水》文中认为

二、寻觅白令海峡的发现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觅白令海峡的发现者(论文提纲范文)

(2)18世纪英国的旅行书写与澳洲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视角与文章主旨
    二、概念界定与结构安排
    三、开放的学术立场与方法
    四、“欧洲—澳洲相遇”的研究综述
    五、原始史料评述
第一章 私掠时期的好奇与激情
    第一节 西方视域中的澳洲形象起源
        一、地狱与天堂之间的“对跖点”
        二、“西班牙湖”中的“新荷兰”
    第二节 私掠者眼中的南太平洋与澳洲
        一、英国的缺席与初次登场
        二、好奇、新异与南海兴趣的增长
        三、威廉·丹皮尔对新荷兰的描述
    第三节 竞争语境下“南方大陆热”的再兴
        一、相关航海文集与历史地理志的出现
        二、战略转向:英国重返南太平洋
第二章 奋进号远航时期的科学与审视
    第一节 近代海外探险中的科学话语
        一、“计量精神”与天文航海术的进步
        二、“分类意识”与自然史学说的流行
    第二节 库克船长对澳洲东海岸的描述
        一、记录航迹,测绘海岸线
        二、丰饶的自然,潜在的资源
        三、对土着的民族志式描绘
    第三节 从经验知识到帝国权力
        一、帝国知识版图的拓展
        二、“南方无大陆,澳洲可耕种”
第三章 菲利普总督时期的殖民与拓荒
    第一节 身份边界外的荒野世界
        一、新奇的自然风景
        二、险恶的自然环境
        三、土着的相遇:冲突与引导
    第二节 身份边界内的殖民定居地
        一、抵达时刻的饥荒困境
        二、农田垦殖与城镇建设
        三、国家效忠、刑罚规训与囚犯改造
    第三节 “官方殖民主义”前的殖民叙事
        一、帝国经验中的拓殖实践与表述
        二、阴郁与光明的二元前景
        三、在19世纪来临前的发展
结语: “澳大利亚”的诞生
参考文献
后记

(3)华盛顿·欧文的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国精神”与华盛顿·欧文的创作
        一、文学、文化与“国家精神”
        二、“美国精神”及其源流
        三、华盛顿·欧文的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华盛顿·欧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印象式批评阶段:19世纪前半期的欧文研究
        二、传记式批评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上半期的欧文研究
        三、后现代多声部批评阶段:20 世纪中期以来的欧文研究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美国文学体制的更新与“美国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文学体制与国家精神
        一、“文学体制”的概念界定
        二、文学体制与国家精神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美国精神”的张扬
        一、建国之初的美国文坛状况
        二、欧文对历史题材作品至尊地位的挑战
        三、欧文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领域的创新尝试
    第三节 欧文式“想象游记”对“美国精神”的文学诠释
        一、欧文创作“想象游记”的时代背景
        二、从传统游记到欧文式“想象游记”
        三、欧文式“想象游记”对传统游记的超越
    第四节 职业化写作:建构“美国精神”的文学体制基础
        一、美国早期文坛的反职业化传统
        二、美国职业化文学发展的社会因素
        三、欧文在文学职业化创作领域的开拓性实践
第二章 美国文化身份的确立与“美国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亟待变革的文化殖民地身份
        一、美国文化、文学领域对大英帝国的依赖
        二、“文化的声音”与“美国精神”的宣示
    第二节 印第安文化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和丰富
        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中的印第安因素
        二、本土身份的强调与美国国家意识的巩固
        三、印第安民族精神对建构“美国精神”的启示
    第三节 荷兰文化和殖民历史的书写与“美国精神”的表达
        一、荷兰文化对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型构作用
        二、荷兰殖民历史的书写与美国文化身份的确认
        三、“多元一体”的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
    第四节 本土文化身份的展现与“美国精神”的彰示
        一、从自发到自觉:欧文本土意识的发展演变
        二、欧文作品中的本土意识与“美国精神”
        三、美国本土文化身份和“美国精神”的寓言式呈现
第三章 欧文的欧洲题材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国精神”危机
        一、《独立宣言》与“美国精神”
        二、经济发展对“美国精神”的冲击
        三、《瑞普·凡·温克尔》:“美国精神”危机的隐喻
    第二节 英国题材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镜鉴
        一、英国文化寻根与美国本土意识
        二、对英国精神和英国文化精髓的理解与吸纳
        三、英国传统的没落对美国的警示
        四、“塑造民族品格的唯一机会在于依靠我们自己”
    第三节 西班牙题材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助益
        一、别具一格的西班牙民族品格和国家精神
        二、“阿尔罕伯拉后裔”的生活艺术
        三、“伟大的发现者”哥伦布:“美国精神”的写照
第四章 欧文的西部题材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西部荒野:美利坚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
        一、自然荒野:建构“美国精神”的思想源泉
        二、西部探险家的荒野开拓精神
        三、走向法尔威斯特地区的“精神还乡”之旅
    第二节“伊甸园”的堕落与“美国精神”的反思
        一、“西进运动”:工业文明扩张的现实需要
        二、《大草原之旅》与《印第安人迁移法》
        三、“大熔炉”图景与遁入丛林中的印第安人
    第三节 对自然荒野的再认识与“美国精神”的升华
        一、“天人合一”向“主客二分”的演化
        二、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自然观的局限性
        三、欧文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人道主义情怀
        四、在回归自然荒野中感悟真正的“美国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4)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式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60年有关风水着述的综述:学术史或文化史的讨论
    第一节 1949—1980年:风水研究的历史学范式
        一、关于“一片空白说”的质疑
        二、宿白的《白沙宋墓》:风水器物与风水文献的研究
        四、指南针与磁偏角:风水术的科学史研究
        五、《徽州明代住宅》:风水的建筑学研究
        六、关于历代“反风水”的思想史研究
    第二节 1981—1990年:风水研究路径的拓宽和类型的丰富
        一、1981—1990年相关研究一览表
        二、梁容若的一项被遗忘的重要研究
        三、潘谷西、何晓听的东南风水研究与“风水建筑学”的开端
        四、尹弘基、于希贤与“风水地理学”的开端
        五、《金翼》与《银翅》:“风水人类学”的学术开端
        六、王玉德、邵本武等关于风水的历史学考察
    第三节 1990—2013年:风水着述的繁盛与混乱
        一、该时期研究状况一般综述
        二、该时期有关风水、堪舆学研究与着述的年度统计结果
        三、“风水的泛滥”:批判与反弹
        四、近30年以风水研究的硕博论文:学科分类统计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风水研究
        一、刘祥光、廖咸惠——史学界研究的代表
        二、李亦园、叶春荣——人类学界研究的代表
        三、汉宝德——建筑学界研究的代表
        四、相关硕博论文
    第五节 国外有关中国风水问题的研究
        一、欧美关于风水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三、伊特尔与李约瑟的研究
        四、小林宏至与日本人类学风水研究的阶段划分
        五、日本风水研究的代表人物:渡边繁雄与濑川昌久
        六、日本风水研究的“新生代”学者
    第六节 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相关论述
        一、近30年以朱熹为专题的重要研究着作(含博士论文)
        二、陈荣捷、余英时、束景南等: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认识
        三、其他有关朱熹风水研究的着述
第二章 阴宅风水与“送终之孝”
    第一节 朱熹为父亲的择葬“改葬”
        一、朱熹为父择地改葬
        二、改葬原因:“惧其体魄之患”
        三、朱熹改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其他改葬
    第二节 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一、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二、朱熹为父母分葬原因
        三、朱熹分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分葬与合葬
        四、坟旁建房:寒泉精舍
    第三节 宋代改葬、分葬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改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合葬、分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三章 卜地、卜时与葬法中的风水
    第一节 朱熹夫妇的卜地与择葬
        一、朱熹夫妇的异地择葬
        二、异地择葬遭遇质疑
        三、宋代异地葬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朱熹对亡子的卜时与葬法
        一、朱熹为亡子择葬
        二、朱熹为亡子择日的比较研究
        三、朱熹研制“灰隔法”
    第三节 宋代卜地、卜时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地”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时”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三、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久丧不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四节 《山陵议状》:风水的理学化与两难语境
        一、对“五音葬法”的批判
        二、阴宅风水的理学化
        三、对风水具体方术的高度重视
第四章 大阳宅与山川风水
    第一节 天人合一:朱熹的大阳宅观
        一、择地而居
        二、阳宅风水的诞生与发展
        三、朱熹的阳宅观
    第二节 岳麓书院与山川风水
        一、朱熹与岳麓书院
        二、宋代关于书院风水形胜论述:与朱熹作比较研究
        三、后代关于岳麓书院风水形胜的论述:与朱熹做比较研究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的的川风水与“风水层累”
        一、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二、书院古志五种中的“风水层累”
    第四节 宋代山风水与书院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胡贾建层楼”的风水之争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书院”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五章 家国卜居与理学风水
    第一节 家国卜居之一:都城与城居
        一、朱熹的都城风水观
        二、南宋关于择都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三、朱熹的城居风水观
        四、南宋城邑风水观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第二节 家国卜居之二:住宅
        一、卜居西山
        二、卜居云谷
        三、卜居考亭
        四、武夷精舍的建构
        五、南宋的其他阳宅卜居:与朱熹比较
    第三节 家国卜居之三:宅内风水
        一、宅内风水研究现状
        二、朱熹的上梁文研究
        三、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四节 宋代卜居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城镇”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宅”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结语
    一、关于阴宅风水
    二、关于阳宅风水
    三、综合阴宅、阳宅风水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埃利奥特·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史密斯生活的时代与社会
    第一节 史密斯其人
        一、史密斯的生平
        二、史密斯的学术成就
    第二节 史密斯生活的时代与社会
        一、大英帝国与传播论
        二、历史学与埃及学的发展
        三、文化人类学的兴起及其早期理论
第二章 史密斯的起源论
    第一节 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探讨
        一、进化学派的解释
        二、史密斯对进化学派起源论的批判
    第二节 埃及文明是最早的原创文明
        一、埃及所特有的条件和环境
        二、埃及文明成型的时间最早
        三、埃及文明是原创的
    第三节 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的逐步形成
        一、农业和灌溉的发明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
        二、以木乃伊制作技术为基础的“太阳中心文化”主体部分的形成
        三、“太阳中心文化”的特殊文化要素和社会组织的形成
第三章 史密斯的传播论
    第一节 史密斯对传播的理解
        一、史密斯对进化论的批判
        二、对德奥传播学派的超越
        三、传播是理解人类活动和文明进程的关键
    第二节 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的传播内容、方式和特点
        一、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二、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和特点
    第三节 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影响
        一、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对旧世界的影响
        二、埃及文明及其“太阳中心文化”对新世界——美洲的影响
第四章 史密斯理论的延伸
    第一节 佩里的“太阳之子说”对史密斯理论的继承
        一、佩里与史密斯
        二、佩里对史密斯传播主义思想的继承
    第二节 佩里对史密斯传播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传播主义思想的极端化
        二、新理论和新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詹姆斯·布坎南与19世纪上半叶俄勒冈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出发点及学术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章 俄勒冈问题的由来
    第一节 俄勒冈的商业价值
    第二节 俄勒冈的早期探险
    第三节 俄勒冈的早期争端
第二章 布坎南与"共同占有"下的俄勒冈
    第一节 布坎南的扩张思想
    第二节 英国哈德孙湾公司的政治目的
    第三节 美国俄勒冈移民及领地政府
第三章 布坎南与《俄勒冈条约》
    第一节 俄勒冈问题的升级
    第二节 布坎南与波尔克政府
    第三节 美英俄勒冈边界的划定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重要术语的梳理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述要
第二章 大陆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之关联
    第一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传播"华文文学"的重要媒介
    第二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华文文学"大陆化的结构性因素
第三章 传播活动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第一节 窗口期(1979年——1984年左右)
    第二节 高峰期(1985年——1988年左右)
    第三节 转型期(1989年——1993年左右)
    第四节 整合期(1994年——2002年左右)
第四章 期刊的受众策略与"华文文学"的传播模式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第二节 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研究
    第三节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第五章 期刊的地缘、中国与世界意识和"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
    第一节 《特区文学》的地缘情结与期刊中的"华文文学"
    第二节 《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第三节 上海情境与《小说界》中的"华文文学"
第六章 结语: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一 变动的文学景观——"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
    二 重组与调和——文学期刊建立主体性的两种方式
    三 在遮蔽和敞开之外——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与邮件电话来往时间概要
附录2 孟伟哉的来信
大陆主要文学期刊中的"华文文学"作品"索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后记

(8)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冰洋及其8个边缘海名称的由来
二、北冰洋海底地形名称
    罗蒙诺索夫海岭
    门捷列夫海岭
    马卡罗夫海盆
三、以北极探险家命名的岛屿、岬角、海湾名称
    1. 在加拿大北极地区, 16世纪
    2. 俄罗斯是拥有北极地区领土
    3. 除了英国、俄罗斯等国的北

(9)邓恩诗中圆形意象的意蕴探幽(论文提纲范文)

一、圆形意象与爱情诗
二、圆形意象与宗教诗
三、结束语

四、寻觅白令海峡的发现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獭脱险记[J]. 小塞缪尔斯科维尔,董继平. 散文诗世界, 2018(12)
  • [2]18世纪英国的旅行书写与澳洲认知[D]. 褚书达. 南京大学, 2017(12)
  • [3]华盛顿·欧文的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D]. 关晶. 吉林大学, 2015(05)
  • [4]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D]. 张瑞. 山东大学, 2014(11)
  • [5]埃利奥特·史密斯的传播主义思想研究[D]. 黄萌.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1)
  • [6]詹姆斯·布坎南与19世纪上半叶俄勒冈问题[D]. 柯静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 [7]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D]. 颜敏. 暨南大学, 2008(03)
  • [8]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J]. 周定国. 中国测绘, 2007(06)
  • [9]邓恩诗中圆形意象的意蕴探幽[J]. 赵丽红,李正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 [10]大山水[J]. 徐刚. 中国作家, 2006(10)

标签:;  ;  ;  ;  ;  

寻找白令海峡的发现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