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上饶山封山工程

21世纪上饶山封山工程

一、21世纪上饶封山育林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沈苏丹[1](2021)在《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的生态建设已经从保护建设阶段向文明建设阶段转变,与之相伴的是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的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重点,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必要性与特殊重要性日益凸显。与传统生态研究的学术成果相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有着研究主体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研究的强现实导向性。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生态文明理念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也在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探索,其中有典型代表性的就是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当前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优化中国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型城乡社会贡献巨大。仍然要指出的是,改革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也难免会走弯路,在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也会难免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值得生态建设学者与从业者的关注与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江西省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又由于生态文明的强公共品属性,将主要的研究视角限定于行政管理机构——江西省政府机构与各部门。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了公共管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江西省政府及部门的在2014年江西省开始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监督报告等内容与国家统计局网上数据库的内容,在文章与数据图表等形式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全方位、全流域、全体系、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好绿色生态优势。本文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归纳了取得的部分成就,但是试验区在建设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制度不健全,二是生态文明教育落后,三是生态意识的薄弱,四是环境污染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性改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随后借鉴了两个同为生态文明试验区省份——福建省和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分析江西省能够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找出改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包括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支撑、优化自然资源产权配置、统筹协调绿色产业布局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文化宣传体系、挖掘特色生态文化资源、健全污染防控体系,深化污染综合防治,共同打造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文明新江西。

杜娟[2](2020)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认为在重要或脆弱的生态区域划定生态公益林,是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构建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屏障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可能占用了林农原本有限的可经营林地资源,保护区内严格的林木限伐等管理措施也无法完全避免林农的逆向选择,林农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行为直接决定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效果。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改变了林农原有林地资源禀赋,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林农会调整林地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家庭林业收入,可能会产生诱导农民职业分化等社会功效。本文依托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根据县域差异随机抽取10个县、50个村的500个样本林农进行跟踪调查,2011~2018连续8年累计获得3849份有效问卷。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本文试图解析在政府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激励下林农的林地经营决策机理,并验证可能产生的对林农职业分化和收入变化的影响。本文运用林业公共物品理论和“两山”生态资本理论对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进行功能定位再识别,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和林农决策理论构建了集体林区利益相关林农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背景下的林地经营行为分析框架。在回顾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政策演变、归类梳理的基础上,对林地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不同林种林地被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成本收益,运用Logistic-Tobit回归模型对比不同群体林农林地经营中资本、劳动投入差异,引入广义估计方程(GEE)的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农民职业化分化的驱动机制,进而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探究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背景下林地资源禀赋重构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为:(1)通过优化生态公益林补偿限伐措施,激励林农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公益林资源,可以实现政府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整体目标和林农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个体目标趋于一致;(2)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改变了集体林区原有林地资源禀赋结构,林农则根据不同林种林地的预期收益调整家庭林地经营决策;(3)二元经济背景下,集体林区农民职业分化是基于家庭林地资源禀赋做出的理性抉择,不同林种林地资源及集体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吸附农民从事农林生产的引力大小不一;(4)林农林业收入是林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协作的结果,集体林区不同林种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程度不一。

刘妍[3](2019)在《江西省碳排放时空分布与峰值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和中国均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效应。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于2030年之前实现碳排放量达峰,并做出了减排承诺和具体措施。江西省目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同时出现了能源结构不合理、能耗强度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江西省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能源替代论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便为更好地预测碳排放奠定基础,同时根据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因地制宜地提出碳减排政策建议。并结合国家和江西省的发展规划与现状,运用情景分析法设置8种情景模式,采用STIRPAT模型,预测江西省2016-2050年的碳排放趋势,得出各情景模式的达峰年份、峰值额和碳排放总量,并进行分析对比,择出最优情景模式,并结合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碳排放现状,研究江西省于2030年之前达峰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江西省碳排放总量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在时间上,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增速出现了一个先增高后降低的特征,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近5年来持续增加。空间上,江西省碳排放呈现明显区域性,碳排放总量的分布特征为赣北地区最高,赣中地区最低;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地区为赣西地区,并远高于其他地区,南昌市、吉安市碳排放强度最低;赣西北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明显大于江西省其他地区,其中新余市最高;规模上工业碳排放量主要集中在赣北、赣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最低的地区为赣中地区。(2)预测出江西省2016-2050年,碳排放峰值时间介于2029-2035年之间,分析发现,人口、人均GDP和城市化率的发展速度越慢,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额越低,碳排放总量越小;碳排放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和第二产业占比发展速度越快,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额越低,碳排放总量越小,技术水平对碳排放影响尤为重要。(3)中高模式为江西省发展的最优模式,江西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提高技术水平,则可能于2030年之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李慧芳[4](2019)在《明清徽州演剧活动与宗族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演剧活动十分活跃。明初,徽州地区的乡村普遍设“社”,祭祀被称为“社祭”。徽州的演剧主要在社祭中产生,发展主要是依附于“里社”。明中后期,徽州地区村落中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宗族兴起,社户组织崩溃,“里社”组织的主体地位逐渐动摇,社祭开始衰落,里社演剧也随之弱化。宗祠祭祀和演剧兴起,演剧开始面向宗族,尽管在明后期的徽州社会中里社演剧仍然演出,但是由宗族占有主导地位。宗族演剧兴起后,徽州社会中祭祀性演剧、娱乐性演剧、惩罚性演剧、酬愿类演剧、迎赛类演剧等各类宗族演剧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徽州傩、徽州目连戏、徽戏等演剧内容丰富。宗族对演出活动具有组织和保护的作用。明清时期宗族演剧能够兴盛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宗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宗族希望通过演剧达到娱乐神灵,保佑宗族;保护生态,培植风水;惩罚不规,教育族众;展示族势等目的。这使得演剧在徽州宗族社会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第二,宗族对演剧活动开展的支持。宗族为演剧提供人力的组织与经费的支持;空间的保障与时间的安排;选择剧目,确定规则。在明清徽州宗族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演剧活动依附于宗族,其昌盛发展离不开宗族社会的支持,因为作用总是相互的,故反之,徽州演剧对当地有积极的反作用。其一,在演剧的过程中尽情享受与狂欢,使得民众各种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其二,宣扬族规,达到统合宗族的目的。其三,由于宗族主导,使得演剧自身得以传承与发展。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演剧活动与宗族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演剧的开展是以宗族为中心,宗族在其中是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宗族是演剧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靠山,故而,徽州演剧最明显的特征即是具有宗族性。现如今有些历史上曾盛行的演剧活动已经不复存在,对于现存剧种的保护以及发展的措施,可以借助宗亲共同体的力量,如此,传承下来的一些珍贵的剧种才会经久不衰。

唐国华[5](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赵梅[6](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师贺雄[7](2016)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及价值化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至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历经了15年。工程的开展显着恢复和改善我国中西部,尤其是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不仅增加林地面积,而且保护优良耕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转型、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得到综合发展。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生态效益监测的重点地区。对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研究,将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本研究基于截至2013年底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面积数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及其它辅助观测站点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权威部门和机构公布社会公共数据,采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和分布式测算模型,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等7项指标,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以及流域所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评估与特征分析;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物质量转价值量理论方法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转化率进行探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模型对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涵养水源307.31亿m3/a、固土4.47亿t/a、保肥1524.32万t/a、固碳3448.54万t/a、释氧8175.71万t/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79.42万t/a、提供空气负离子6.62×1025个/a、吸收污染物248.33万t/a、滞尘3.22亿t/a、防风固沙1.79亿t/a。价值量(按2014年现价):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10071.50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3680.28亿元/a、保育土壤941.76亿元/a、固碳释氧1560.21亿元/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36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1919.77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1444.87亿元/a、森林防护381.25亿元/a。(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向价值量转化时,应符合“等效替代法则”和“权重当量平衡”原则,不仅要考虑经济学和商品市场理论,还应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原理和过程,通过在众多合理价格参数中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森林的各项服务间比例与森林实际情况一致。(3)以森林生态系统滞纳空气颗粒物为例,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不同树种滞纳颗粒物的能力与其功能向服务转化率存在差异,转化率最高的树种是雪松和矮紫杉,分别为95%和85%,白皮松和侧柏最低,转化率为47%和48%。树种滞纳颗粒物的能力与其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无必然联系,其原因主要与叶片微观结构特征有关。(4)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通过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结构影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保肥效益与工程所在地区土壤条件有关,并与植被地表覆盖度、植被类型、坡度和土壤类型等因子密切相关。固碳释氧能力受树种、林种、林龄等影响。林木积累营养物质生态效益与林分净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而后者又与地区水热条件和树种组成有关。净化大气环境生态效益与植被叶面积、树冠构造、叶片表皮毛、化学成分和叶面蜡质结构等密切相关,具有粗糙表面结构的阔叶树种叶片,在捕获、截留颗粒物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林木通过降低风速、削弱风力、固定沙地和防止风蚀作用在风沙区发挥着显着生态效益。(5)退耕还林工程投入与产出数据包络模型分析表明,研究区省份均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其政策导向、规模调整方向有一定科学性,盲目性成分较少。水土保持效益(包括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在研究区发挥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主导作用,碳汇及营养积累、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均与退耕区本底环境、水热条件、树种选择有关,具地域特征性。在退耕林种选择和林木抚育时,应针对性增加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继而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6)利用通径分析模型对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各类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与退耕地还林面积、工程投资金额极显着正相关,与工程资源面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生态林资源面积显着正相关。退耕还林工程投资金额对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直接影响效应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9074。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面积和3种植被恢复类型资源面积均显着影响工程生态效益间接效应,间接通径系数为4.5470、5.0123、5.0592和4.1461。退耕还林工程投资金额,退耕地还林、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的资源面积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为主导因素,共同控制转化过程的强度和方向。

黄志红[8](2016)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其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万亿元,年末总人口1.21亿人,分别占全国的3.3%、8.8%和8.8%,经济总量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后居第四位,赣鄂湘三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地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都是三省的人口密集区域,分别承载了各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面临着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的多重压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诉求,赣鄂湘三省要在“生态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理念下,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从过去的局部问题提升为“生态共同体”的全局问题,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统计计量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总结描述了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现状,构建了城市群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座城市为分析对象,通过从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效率提高和环境质量改善等四个维度分别对生态文明各主要领域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协同发展研究,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的政策建议。本文选题来自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主要从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的建设的重要任务、评价体系和政策措施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及实践中的一系列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得出以下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然后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出发,以城市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生态效率、环境质量以及综合评价研究等领域对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评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和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的写作框架以及论文可能存在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从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出发,结合国家和地区宏观政策,针对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了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并针对性地提出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其中包括以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等评价维度。并对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形成了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容和维度框架和方法体系。第三章,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状况以及生态区分布、环境质量、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分析,并通过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进,从经济社会集聚、资源承载和环境容量等三个角度,构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从而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现状较好,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金属矿产资源禀赋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湖泊面积广阔,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大气环境质量区域差异明显。(2)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集聚、资源承载与环境承载力的差异显着,总体来看,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大城市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相对较低,资源环境约束更强;环鄱阳湖城市群整体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优于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各个城市需从各自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劣势和短板出发,确定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提升路径。第四章,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研究。从宏观层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进行了全面的现状描述,通过分析指出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梳理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相关评价指标,并以“三生”空间理论为指导,选择城市群内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角度构建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行评价,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方向提供参考。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两横三纵多极”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基本奠定了“一圈七区七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已经形成“四屏两带四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但同时,也存在诸如经济与人口布局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加剧: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城镇空间扩张加剧,城市生态功能降低等影响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状态的问题。(2)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处于动态调整中,各地区波动明显且差异显着;整体来看,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开发格局优于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需从各自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对国土空间开发方向作出调整,共同促进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第五章,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研究。从生态效率的内涵出发,总结了现有生态效率评价指标,选择经济类、资源类、环境影响类等三大类指标构建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超效率DEA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动静态评价与分析,揭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动态演化规律。最后,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结果显示,整体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生态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三省会城市生态效率最高,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增长呈正弦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促进生态效率增长的主导因素。(2)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与研发强度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产生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强度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则是负向的,城镇化率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第六章,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梳理了代表性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在对其总结和启示下引入生态建设类指标,构建由环境基础、污染负荷类以及生态建设等三个维度组成的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选择熵权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展开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综合环境质量存在地区差异,环鄱阳湖城市群环境质量水平明显优于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2)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分析,认为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的原因主要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环保投入的不足。第七章,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与协同发展研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生态效率、环境质量等四个方面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加权计算得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2009-2013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并以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测算结果作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及演化格局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各系统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等级划分,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较低的结论。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与协同发展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较低,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高于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2)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大部分城市,如仙桃、天门、孝感、宜昌、潜江、荆州、荆门、襄阳、鄂州、娄底、常德、株洲、湘潭、益阳、衡阳、长沙等16个城市均处于低低聚集区,武汉五年及平均状况均处于高低聚集区,说明武汉城市圈内部呈现出明显的重心偏移和极化态势。岳阳、黄冈、黄石、咸宁等地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在地理空间上处于明显的过渡带。这四座城市始终处于低高聚集区,说明这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的潜力巨大。(3)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结果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性普遍偏低。环鄱阳湖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性略高于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所有地区亟需通过城市群协同发展,充分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效率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相协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第八章,从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加强生态文明考评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要构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依托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群生态效率;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改善环境质量;共建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政绩考评体系。(2)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考评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考核评价立法进程,形成监督和考评体系;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统计监测体系;加大考评评价研究力度,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提供参考。第九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提炼和总结了论文所展开的相关研究结论,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未来工作提出科学导向,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提出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结合我国城市和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改进了前人关于城市和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形成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2.运用建立的上述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生态效率以及环境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此外,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3.针对分项和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提出了政策建议。

毛华松[9](2015)在《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园林是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研究公共园林的文化背景、目标功能、营建途径、审美范式等,对于补充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指导当前传统城市风景的保护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公共园林在宋代城市文明的演变下迎来鼎盛,并在地方官府主导下形成了显明的政治经济目标取向和空间体系化、功能兼容性、营建定式化的特点,且内涵与城市水利、社会教化、风水格局等共融的生态智慧经验,奠定并影响了元明清时期城市公共园林的基本建设特征。从20世纪90年逐渐兴起的公共园林历史研究,已普遍关注到宋代公共园林在数量、类型上的蓬发,但以典型城市、个案园林为主的研究现状,缺乏从系统层面把握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整体特点及优秀经验,且在建设主体、建设目标以及特点等研究结论上有明显差异。因而,采用“文明演进概括——系统案例分析——阶段特征归纳”的技术路线,以城市文明演变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的定性定量解读,建构宋代城市生活的文化图景,进而结合方志图文、园林遗迹中的系统案例来分析、归纳公共园林建设的智慧经验,有助于拓展以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线的历史园林研究现状,对反映我国在风景园林建设方面的历史成就及提升当前城市风景的保护和建设,具有理论拓展和实践指导的积极意义。论文分基础研究、实证分析、理论归纳三个层次展开。在基础研究方面,首先通过宋代文记、诗词及方志中的文献资料普查,融合文化地理、城市史、建筑史的交叉学科成果,采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建构宋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图景,概括城市文明演进的关键影响因子。并纵向对照上古、秦汉、隋唐以及明清时期公共园林发展概况,指出城市文明演变带来的市民化居民结构、街市制时空自由、娱乐性空间布局,促进了作为大众游赏地的公共园林普遍建设,并在官方的鼓励和推动下,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地理标识;其次通过园林文记、方志城建记载及历史舆图、考古资料、文化遗迹的图像学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建设目标的定性定量统计分析,指出宋代公共园林在保民生、成教化、兴风物方面的多元建设途径,提出基于民生经济发展的城市水利、交通设施、城防工程,基于社会教化的名贤纪念、放生池、射圃以及基于地方集体意识培育的风水裁成、城市八景、亭台楼榭等是公共园林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实证分析方面,根据公共园林在建设、管理、开放上的不同特点,结合宋代史料中对不同园林的历史称谓及归类记载,以园林的营建管理特征为实证的观察、分类方法,将城市公共园林分为湖山风景区、城市园圃、城市风景点三大类,并结合大量案例定量分析各类园林在选址、建设管理、游赏组织上的特点。指出湖山风景区依托于宏观的山水自然风景,是用地权属、园林类型、建设方式最为复杂的公共园林,并因其宽宏的空间尺度及丰富的游赏活动形式,成为宋代及后世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并根据景区不同的风景资源基础,又分为山林型风景区、湖泊型风景区、湖山型风景区等三小类进行阐述。城市园圃建设于官方全额权属的用地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园林建设质量,常以封闭式的园圃建设方式,并在节庆时向大众开放,呈现“亦公亦私”的功能属性;并根据园圃选址、主题的不同,分为郡圃、别圃、纪念性园圃三小类进行了分别阐述。城市风景点包括眺望揽胜型、日常生活型、尊礼崇教型三小类,并结合相应的景观资源散布于城内外,虽在建设管理上呈现以官方主导、乡绅僧道参与的多元化状态,但也是两宋城市公共游赏记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归纳方面,在综合评价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在中国园林的发展阶段基础上,提出两宋城市公共园林显着的政治经济取向及建设体系化、兼容性、范式化等四个主要特点。概括了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在调和社会矛盾、普及主体政治追求、带动城市经济上的政治机器特点。归纳了公共园林与城市等级、功能分区、时节游赏上的体系化分布,并指出公共园林建设在用地权属、功能分区、游赏组织上的高度兼容性。同时强调在山水审美艺术渐趋成熟的宋代,公共园林的蓬发进一步推动了城市风景建设的范式化,成为西湖、八景、楼亭苑等风景范式成熟、定型的关键历史阶段,并持续影响后世甚至汉文化圈内的城市风景建设。论文具有以下创新见解:①提出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社会教化和风景体系建设上紧密相融的智慧经验;②补充完善了公共园林的定义和类型分析,首次指出公共园林是地方官府调和阶级矛盾、强化社会教化、培育集体记忆的综合性载体,并结合公共园林营建管理特征细化了其历史分类;③归纳整理了西湖、八景、楼亭苑等宋代城市公共园林、风景建设的典型范式及其相应建设要点、特征。

柯鹏[10](2015)在《江西省生态优势评价及生态效益转化率测度研究》文中提出对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内在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对于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量化研究却较少。本文以供需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足迹理论的计量方法对生态效益转化率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生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生态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其次,从供需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生态效益对经济效益的总量弹性和结构弹性,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生态供给、需求和均衡进行了量化,并构建了生态效益综合变动系数模型对江西省2007—2012年生态效益转化率进行了时间序列动态分析;对影响生态效益转化率的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生态效益供需不平衡、生态效益转化率呈现较为规律的周期性波动、三大产业的转化率差异较大、地区差异层次分明且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由此提出建议。

二、21世纪上饶封山育林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上饶封山育林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文明概念
        2.1.1 生态文明的定义
        2.1.2 生态文明的分类
        2.1.3 生态文明的特征
        2.1.4 衡量指标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3.1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演变
        3.1.1 “山江湖”工程
        3.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1.3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3.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3.2.1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
        3.2.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4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生态制度不健全、落实难
        4.1.1 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
        4.1.2 政策落实效率低
        4.1.3 自然资源产权体系不完善
    4.2 生态技术发展落后
        4.2.1 能源开发技术落后
        4.2.2 生态工业技术落后
        4.2.3 生态农业技术落后
    4.3 生态意识薄弱
        4.3.1 生态文明教育落后
        4.3.2 生态保护公民参与度低
        4.3.3 生态法治观念淡薄
    4.4 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4.4.1 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欠佳
        4.4.2 垃圾处理流程形式化
        4.4.3 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严重
5 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经验借鉴及启示
    5.1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借鉴
    5.2 福建长汀生态文明经验借鉴
    5.3 其他省生态文明建设对江西省的启示
6 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6.1.1 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6.1.2 自然资源产权配置
    6.2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6.2.1 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6.2.2 打造绿色品牌
        6.2.3 布局绿色产业
    6.3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6.3.1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6.3.2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6.4 健全污染防控体系
        6.4.1 深化污染综合防治
        6.4.2 打造“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致谢

(2)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农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
        1.2.2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效果研究
        1.2.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
        1.2.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样本林业资源概况
    1.5 创新点
2 理论依据及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集体林区
        2.1.2 生态公益林
        2.1.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林农决策行为理论
        2.2.4 激励相容理论
        2.2.5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目标函数
        2.3.2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模式比较
        2.3.3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江西省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演化
    3.1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现状
        3.1.1 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
        3.1.2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的产权结构
        3.1.3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的功能分类
        3.1.4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3.2 江西省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历程
        3.2.1 探索期(1978——1998年)
        3.2.2 规模保护期(1999——2012年)
        3.2.3 系统推进期(2013年——今)
    3.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相关政策梳理
    3.3 .与集体生态公益林产权有关的文件
        3.3.2 与生态公益林管理验收有关的文件
        3.3.3 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文件
    3.4 本章小结
4 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社会满意度评价
    4.1 满意度模型构建
    4.2 理论研究假设
    4.3 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社会满意度实证分析
        4.3.1 指标设置
        4.3.2 模型构建
        4.3.3 不同社会群体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满意度对比
        4.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5 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5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成本收益测算
    5.1 测算方法
    5.2 样本聚类分析
    5.3 基于林种差异的成本收益测算
        5.3.1 用材林
        5.3.2 经济林
        5.3.3 竹林
    5.4 小结与讨论
6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地投入行为分析
    6.1 理论研究假设
    6.2 模型构建
        6.2.1 变量定义
        6.2.2 模型设定
        6.2.3 样本统计
    6.3 实证分析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3.2 林农林地投入差异分析
        6.3.3 林农林地投入可能性实证分析
        6.3.4 林农林地投入量实证分析
        6.3.5 不同样本组林农林地投入对比分析
        6.3.6 稳健型检验
    6.4 小结与讨论
7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
    7.1 集体林区林农职业分化现状
    7.2 模型构建
        7.2.1 模型设定
    7.3 理论研究假设
        7.3.1 变量设置
        7.3.2 样本统计
    7.4 实证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7.4.2 全样本农民职业分化GEE面板回归分析
        7.4.3 生态公益林农民职业分化GEE面板回归分析
    7.5 小结与讨论
8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8.1 集体林区林农林业收入分析
    8.2 理论研究假设
    8.3 模型构建
    8.4 实证分析
        8.4.1 林地资源禀赋
        8.4.2 经典林农林业收入影响模型
        8.4.3 基于林种差异的林农林业收入影响模型
        8.4.4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模型
        8.4.5 稳健型检验
    8.5 小结与讨论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江西省碳排放时空分布与峰值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低碳经济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能源替代论
    2.2 研究方法
        2.2.1 STIRPAT模型
        2.2.2 情景分析法
3 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1.1 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
        3.1.2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
        3.1.3 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3.2 能源消费现状
        3.2.1 能源消费总量、结构及能源强度
        3.2.2 产业能源消费
        3.2.3 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消费
4 江西省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数据来源与计算
    4.2 江西省碳排放的时间变化特征
        4.2.1 碳排放总量及时间变化特征
        4.2.2 碳排放强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4.2.3 人均碳排放量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4.3 江西省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
        4.3.1 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3.2 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4.3.4 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5 江西省碳排放情景构建与峰值预测
    5.1 模型依据与扩展
        5.1.1 STIRPAT模型建立
        5.1.2 STIRPAT模型扩展
        5.1.3 模型回归结果
    5.2 情景模式设置
    5.3 情景模式参数设置
        5.3.1 人口(P)
        5.3.2 人均GDP(A)
        5.3.3 城市化率(Ps)
        5.3.4 碳排放强度(T)
        5.3.5 非化石能源占比(U)
        5.3.6 第二产业占比(Is)
    5.4 碳排放峰值预测结果分析
        5.4.1 碳排放各情景模式预测结果
        5.4.2 各情景模式结果对比分析
        5.4.3 最优的发展模式的确定
    5.5 江西省碳排放于2030 年前达峰可行性研究
6 江西省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
    6.1 优化产业结构
        6.1.1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6.1.2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
        6.1.3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旅游业
    6.2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6.2.1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6.2.2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6.3 构建低碳社会
        6.3.1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6.3.2 推进全省生态建设
        6.3.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展望
        7.2.1 创新之处
        7.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清徽州演剧活动与宗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演剧”概念的界定
一、明清徽州宗族演剧概说
    (一)明清徽州演剧活动的演变
    (二)徽州宗族演剧活动的种类
    (三)徽州宗族演剧活动的内容
二、明清徽州宗族对演剧活动的需求
    (一)娱乐神灵,保佑宗族
    (二)保护生态,培植风水
    (三)惩罚不规,教育族众
    (四)倾力演剧,展示族势
三、明清徽州宗族对演剧活动的扶持
    (一)人力的组织与经费的支持
    (二)空间的保障与时间的安排
    (三)剧目的选择与规则的确定
四、明清徽州宗族演剧活动的影响
    (一)演剧的狂欢与情绪的释放
    (二)族规的宣扬与秩序的维护
五、徽州宗族演剧活动的特点
    (一)宗族性
    (二)目的性
    (三)娱乐性
    (四)教化性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5)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1.1.1 鄱阳湖简介
        1.1.2 鄱阳湖流域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1.2.5 研究成果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1 鄱阳湖的成因
        2.1.1 湖泊成因分类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2.4.4 小结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3.2.1 水旱灾害属性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3.3.1 湿润指数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4.1 前言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4.2.1 彭蠡泽的变迁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4.2.5 小结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4.3.4 结束语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4.4.4 结束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5.2.1 流域降水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5.2.5 小结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5.4.2 入湖泥沙过程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5.5.2 入湖污染负荷
        5.5.3 湖区水流特征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2.1.1 提出
        2.1.2 概念
        2.1.3 特征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3.1.1 区域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候
        3.1.5 水文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3.4 小结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4.2.1 莲田生态系统
        4.2.2 稻田生态系统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4.6 小结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5.3.2 综合评价模型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6.1 优势(Strengths)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6.1.2 生态环境优美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6.2 劣势(Weaknesses)
        6.2.1 基础设施薄弱
        6.2.2 资源锐减
        6.2.3 生态环境恶化
        6.2.4 环境破坏
        6.2.5 农业灾害频发
    6.3 机遇(Opportunities)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6.4 挑战(Threats)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6.5 小结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7.2.1 人口战略
        7.2.2 资源战略
        7.2.3 环境战略
        7.2.4 科技战略
        7.2.5 法制战略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及价值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名词术语
    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其发展
        1.3.2 国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3.3 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进展
        1.4.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进展
        1.4.3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进展
        1.4.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降水条件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条件
    2.2 工程概况
        2.2.1 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2.2.2 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2.2.3 退耕还林工程植被覆盖度变化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
        3.2.1 观测体系布局
        3.2.2 观测站点建设
        3.2.3 观测标准体系
        3.2.4 观测数据采集传输体系
        3.2.5 分布式测算模型
        3.2.6 测算评估指标体系
        3.2.7 数据源耦合集成
        3.2.8 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
        3.2.9 评估公式与模型
    3.3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3.3.1 基于工程效率概念的DEA模型
        3.3.2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DEA模型
    3.4 通径分析(PA)
    3.5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系统服务转化率研究方法
        3.5.1 研究区域和供试树种
        3.5.2 单位叶面积滞纳颗粒物量
        3.5.3 叶片微观结构观察
        3.5.4 森林滞纳颗粒物和吸收污染物转化率计算
第四章 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1 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1.1 总物质量和总价值量及其特征
        4.1.2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1.3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2 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2.1 总物质量和总价值量及其特征
        4.2.2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4.2.3 退耕还林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价值化理论及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转换率研究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及发展
        5.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
    5.2 价值化理论
        5.2.1 等效替代与权重当量
        5.2.2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的价值化理论
    5.3 贴现率与价格指数
        5.3.1 贴现率
        5.3.2 价格指数
    5.4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转化率研究
        5.4.1 不同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转化率
        5.4.2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转化率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综合分析
    6.1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成因分析
        6.1.1 水土保持影响因素分析
        6.1.2 土壤保肥影响因素分析
        6.1.3 固碳释氧影响因素分析
        6.1.4 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影响因素分析
        6.1.5 净化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1.6 森林防护影响因素分析
    6.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社会经济关联分析
    6.3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投入产出数据包络分析(DEA)
        6.3.1 指标确定
        6.3.2 数据来源
        6.3.3 数据求解与分析
    6.4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因素通径分析(PA)
        6.4.1 因变量正态检验
        6.4.2 生态效益与各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6.4.3 生态效益与各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6.4.4 生态效益与各因素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析
        6.4.5 决定程度分析
        6.4.6 各自变量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2总贡献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7.4.1 研究中的不足
        7.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8)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2.2 城市和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现状
        1.2.3 城市和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现状
        1.2.4 城市和城市群环境质量研究现状
        1.2.5 城市和城市群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2.6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2.1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1.1 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1.2 为指导城市群绿色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2.1.3 为落实城市群国家战略提供前提基础
    2.2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
        2.2.1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2.2.2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内容和维度选择
        2.2.3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内容和维度框架
    2.3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法比较
        2.3.2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现状
        3.1.1 资源承载状况
        3.1.2 生态环境状况
    3.2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3.2.2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
        3.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3.2 评价模型与方法
        3.3.3 评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研究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现状
        4.1.1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4.1.2 基于城市内部空间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4.2 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2.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4.2.2 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实证研究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3.2 评价模型与方法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5.1 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1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5.1.2 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实证研究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2 评价模型与方法
        5.2.3 评价结果分析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3.1 影响因素选择
        5.3.2 回归模型设定
        5.3.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6.1 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1.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6.1.2 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6.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6.2.2 评价模型与方法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分析
        6.3.1 能源利用结构以煤炭为主
        6.3.2 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不足
        6.3.3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较低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与协同发展研究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7.1.1 评价思路与方法
        7.1.2 评价结果分析
    7.2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自相关分析
        7.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7.2.2 全局自相关分析
        7.2.3 局域自相关分析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评价
        7.3.1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7.3.2 评价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考评的政策建议
    8.1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8.1.1 构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体系
        8.1.2 以承载力谋划发展,以科学发展提高承载力
        8.1.3 依托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8.1.4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提升城市群生态效率
        8.1.5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改善环境质量
        8.1.6 共建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政绩考评体系
    8.2 健全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考评的政策建议
        8.2.1 加快考核评价立法进程,形成监督和考评体系
        8.2.2 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统计监测体系
        8.2.3 加大考评评价研究力度,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提供参考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宋代城市公共园林研究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核心概念与相关研究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现状分析
    1.4 技术路线
        1.4.1 研究素材与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游赏蓬发
    2.1 唐宋变革下的宋代城市文明演变
    2.2 商贸娱乐型的城市结构形态
        2.2.1 市民化的城市居民结构
        2.2.2 街市制的时空开放结构
        2.2.3 娱乐性的功能布局结构
    2.3 城市公共游赏的炽热
    2.4 小结
3 整体环境观下的公共园林多元建设途径
    3.1 宋代城市建设整体环境观形成
    3.2 保民生——朴素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
        3.2.1 城市水利及其园林化
        3.2.2 城市路桥及其园林化
        3.2.3 城墙城门及其园林化
    3.3 成教化——园林社会教育功能的凸显
        3.3.1 名贤祠庙及其纪念性园圃建设
        3.3.2 名贤遗迹及其纪念性景点建设
        3.3.3 放生池亭、射圃的选址与建设
    3.4 兴风物——从幽赏到胜览的城市审美
        3.4.1 风水思想的世俗化与风水裁成
        3.4.2 风景的集体意识与胜览景点建构
    3.5 小结
4 多元途径下的公共园林分类及营建途径
    4.1 多元途径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类型分析
    4.2 湖山风景区的特点与园林营建
        4.2.1 湖山风景区的园林特点与类型组成
        4.2.2 山林型风景区的园林营建
        4.2.3 湖泊型风景区的园林营建
        4.2.4 湖山型风景区的营建途径
    4.3 城市园圃的特点与园林营建
        4.3.1 城市园圃的园林特点与类型组成
        4.3.2 郡圃园林的营建管理
        4.3.3 别圃园林的营建管理
        4.3.4 纪念性园圃的营建管理
    4.4 风景点的园林特点与营建
        4.4.1 风景点的园林特点
        4.4.2 风景点的类型组成
    4.5 小结
5 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发展特点
    5.1 公共园林显着的政治和经济取向
        5.1.1 政定民安的政治取向
        5.1.2 社会礼治的实践场所
        5.1.3 游赏服务产业的经济作用
    5.2 公共园林群体建设的体系化
        5.2.1 公共园林在城市等级上的建设系统
        5.2.2 公共园林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系统
        5.2.3 公共园林在游赏活动上的组织系统
    5.3 公共园林建设的兼容性
        5.3.1 公共园林中的多类型园林共融
        5.3.2 公共园林中的空间层次兼容
    5.4 宋代城市风景名胜战略及建设范式化
        5.4.1 凸显形象识别的风景名胜新阶段
        5.4.2 西湖风景范式及其历史意义
        5.4.3 城市八景定型及其文化内核
        5.4.4 楼亭苑范式及其风景特质
    5.5 小结
6 研究探新总结
7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B.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C.奖励
    D.附表文献摘录整理

(10)江西省生态优势评价及生态效益转化率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现有观点综述和评价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6.1 研究特色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供给需求理论
    2.3 生态足迹理论
第3章 江西省生态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1 江西省生态状况的国内定位
        3.1.1 绿色发展指数省域比较
    3.2 基于SWOT-NPEST的江西省生态状况分析
        3.2.1 生态优势分析
        3.2.2 生态劣势分析
        3.2.3 推动生态优势发展的机遇分析
        3.2.4 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威胁分析
        3.2.5 生态状况领先的SWOT-NPEST矩阵分析
    3.3 江西省生态指数分析
        3.3.1 江西省生态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
        3.3.2 江西省生态指数的综合情况
        3.3.3 江西省生态指数分层分析
        3.3.4 江西省生态指数指标相对比较分析
        3.3.5 江西省生态状况时空差异分析
        3.3.6 江西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第4章 江西省生态效益转化率时空变动与关联分析
    4.1 生态足迹模型
        4.1.1 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
        4.1.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4.1.3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4.1.4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公式
    4.2 生态效益综合变动系数模型
    4.3 生态效益转化率模型
    4.4 江西省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时间序列分析
        4.4.1 江西省生态供需分析
        4.4.2 江西省生态综合变动与经济效益耦合分析
        4.4.3 江西省生态效益转化的动态对比分析
    4.5 江西省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4.5.1 江西省区域生态供需差异分析
        4.5.2 江西省区域生态综合变动与经济效益耦合差异分析
        4.5.3 江西省区域生态效益转化的动态对比分析和分层分析
    4.6 生态效益转化率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
        4.6.1 灰色关联分析介绍
        4.6.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5章 国内外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典模式
        5.1.1 巴西模式——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5.2 国内经典模式
        5.2.1 安徽省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实践
    5.3 国内外经验启示
        5.3.1 强化公共产品的管理与政策制定是根本出发点
        5.3.2 发展高新技术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5.3.3 培养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是根本途径
        5.3.4 提高民生质量是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
第6章 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政策建议
    6.1 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选择
        6.1.1 努力扩大生态供给
        6.1.2 努力提高有效生态需求
    6.2 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实现绿色崛起的政策支持
        6.2.1 编制总体规划
        6.2.2 提倡绿色考核
        6.2.3 健全法律法规
        6.2.4 转变发展理念
        6.2.5 鼓励示范引领
        6.2.6 强化金融支持
        6.2.7 强化科技支撑
        6.2.8 强化制度保障
        6.2.9 创建环境交易市场
        6.2.10 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四、21世纪上饶封山育林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 沈苏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杜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3]江西省碳排放时空分布与峰值预测研究[D]. 刘妍.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明清徽州演剧活动与宗族互动研究[D]. 李慧芳.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5]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6]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7]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及价值化研究[D]. 师贺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8]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 黄志红.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9]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D]. 毛华松. 重庆大学, 2015(07)
  • [10]江西省生态优势评价及生态效益转化率测度研究[D]. 柯鹏. 南昌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21世纪上饶山封山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