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将向数字化模式发展

中国城市将向数字化模式发展

一、中国城市将向数控模式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秋实[1](2020)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城市中人口迁移与住房用地问题亟待解决。在各种科技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间接地使住宅需求发生了改变,并催生出了住宅“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革命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更新发展使建筑业也产生了变革,逐渐走向机械化、自动化与标准化。建筑设计与建筑生产制造的过程开始向制造业看齐,并开始有小规模个性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数字化社会背景与数字化技术背景出发,对微住宅概念进行探讨与界定,并以首钢创业园为具体研究地段,进行数字化与微住宅设计的研究。在主体部分,主要从“城市、社区、舱体”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在城市层面,探讨智慧城市与微住宅住区的规划设计关系,进而对首钢创业园微住区规划与数字化之间关系进行梳理并展开设计;在舱体层面,以基于最小模块组合形成的居住舱体作为最小居住单元,从舱体的定制、建造、组合变形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微住宅组成居住体系的设计逻辑;在社区层面,从数字社区理念出发,以社区设计联结舱体设计与规划设计之间的空白,论证首钢创业园微社区设计与数字化的关联。进而,针对设计研究地段,进行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及说明。

蔡恒屹[2](2020)在《基于互动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数字技术发展给城市研究领域创造空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泛滥的媒介创造了文化繁荣的假象,虚拟网络世界的入侵使得人们在城市物理空间中的具身体验逐渐减少,不断加强的监控和信息采集使得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边界愈发模糊,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完美”决策,似乎忽略了不确定性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随着类似的“焦虑”不断在理论层面被提及,思想家和艺术家们首先开始找寻新的出路,先锋建筑师也相继展开了多样化的实验,其中互动设计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互动设计针对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关系的新探索,激发了研究人员对数字技术裹挟之下城市发展的更多可能性的讨论。在此背景下,基于互动理念,论文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讨论了互动设计融入城市空间从而使城市环境从静态被动向动态互动演变的可能性,探索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设计从独立个体向互联集群发展的潜力,从而最终建构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论文第一章首先发掘了互动设计的两个立足点——交互意识的普遍存在以及当下机器全方面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互动设计可以赶上数字城市发展的浪潮。论文继而对当下互动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梳理,筛选出有相似关注点的内容,比如在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中,有诸多学者提出了“公共交往”、“玩乐精神”等关键词,都可以作为互动设计的切入点;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展开了数字与城市的交叉研究,为笔者提供了重要思路;第二章开始建立互动设计与城市的联系,概述了前人在推动城市向互动方向发展的努力,对当下互动技术和设计流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从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互动设计走向城市的条件,将互动设计引入城市讨论语境;第三章选取城市公共空间为讨论对象,分析了互动设计在公共空间塑造中的作用和影响,并针对当下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动设计研究提出互动融入城市地理的概念,描绘了一幅全面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愿景;基于第三章描绘的愿景,第四章提出了互动设计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四个方向——构筑物、界面、节点、信息,不同于按照空间类型诸如滨水空间、绿地空间等进行分类,这四个方向是根据公共空间组成要素分类的,更具有普适性,强调将互动设计作为基础组成而不是表面点缀用以建构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基于前四章的讨论,第五章展开了互动城市公共空间的模型实践探讨,具体以C#脚本语言建立的数字模型为载体,既是对互动设计各部分内容的综合模拟,也是对以上城市公共空间讨论的可视化再现,有助于对全文论述建立更为直观和深刻的印象,作为对论文理论研究部分的回应和收束。接着论文以此理想模型为对比参考,反思了当下城市公共空间中落地的互动实践项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论文第六章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综上,论文讨论了城市公共空间向互动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建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的四个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数字模型实践。全文正文部分74000字,总计约88000字。

吴贵华[3](2020)在《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文中认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各个城市群不论是创新资源禀赋还是空间结构都有较大差异,不同城市群的创新政策工具、创新要素布局、创新平台搭建等迫切需要关于创新空间集聚、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等的创新经济地理理论支撑。因此,基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研究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对城市群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分布、知识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采用多种空间统计方法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层面考察了中国城市创新空间集聚的特征事实,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创新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资本与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分析发现,创新空间分布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且存在加剧趋势;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核心引领、多点集聚”的团簇式创新集聚格局;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2)基于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是“知识空间集聚→知识溢出强度增大→创新成本降低→知识资本增长率高→知识空间集聚(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第二,当创新要素流动成本较低且知识溢出水平较高时,创新集聚产生了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有利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第三,国际知识溢出提高有利于本国城市群创新中心创新资本份额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国内知识溢出降低了创新中心的资本份额,国际知识在国内跨区域溢出有利于提高边缘城市的资本份额。(3)对知识资本与创新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知识资本积累对创新集聚具有直接溢出效应,对边缘城市创新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创新要素流动不仅对创新中心本地具有创新促进作用,也对边缘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国内研发资本对FDI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有极化效用,国内人力资本有助于进口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4)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的空间演化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圳成为大湾区创新“新中心”;长期来看,研发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为正。因此,大湾区可构建“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空间结构,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文创新在于:一是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出发,以局部溢出模型为基准,引入知识资本流动成本和不同开放度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系统研究知识资本积累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创新中心形成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基于城市、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多角度刻画、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空间集聚特征,发现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三是基于创新空间溢出机制和城市空间分布格局,按“空间特征、空间机理、空间效应”的框架,从实证层面检验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和演化,进而对城市群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建议。

柯书杰[4](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制造服务供应链演化机理及其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而非单个环节、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我国目前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分布不均、良莠不齐、共享效率低下,不仅造成制造资源和服务的极大浪费,还带来了企业间价格战和企业信用缺乏等不良现象。服务型制造模式强调“制造即服务”理念,通过构建制造服务交流平台、汇聚海量离散的制造资源和服务,实现优质制造服务的充分共享,形成优质高效的制造服务供应链,是我国制造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制造资源服务化以及制造服务网络化共享的基本思想,研究了基于制造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的产品制造服务及其供应链的总体评价体系,提出了制造服务与制造任务的匹配方法,据此建立了传统模式和云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演化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技术对两种演化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云平台调控下产品制造服务供应链的优化效果,为产品制造服务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和调控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论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产品标准制造服务清单(BOSS—Bill of standard manufacturing service),分析提出了云平台模式下的制造服务供应链评价体系,分别对企业的交付信用和制造服务的性能进行评价。根据制造任务的属性表达模型,分别从平台运营商和制造服务需求方的角度研究并提出了服务匹配的目标优化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对候选服务集进行优选,最终得到与任务匹配的最优服务。其次,分析了产品制造服务供应链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加盟企业间的合作形式,提出了供应链系统概念模型和影响供应链演化的7种机制;分别建立了在传统模式和云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演化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供应链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其数据库结构,开发了产品制造服务供应链演化过程仿真系统,并分别对传统模式和云平台调控模式下的供应链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进一步通过实验设计及其仿真运行,研究分析了典型参数对云平台模式下的制造服务供应链的调控作用,为制造服务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和调控奠定了一定基础。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对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

王健夫[5](2019)在《武汉市CO2排放峰值目标下工业部门减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双重节能减排压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2016年,中国政府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城市是能源资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集聚区域。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推动城市低碳发展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迅速的国家,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目前中国地级以上287座城市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量的72%。如何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虽然关于碳排放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大多研究均在国家或省级层面展开,城市层面的研究较少且多在宏观层面开展,城市碳达峰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方法学。本研究聚焦城市达峰路径研究,围绕两个方面内容进行:一是探索适用于城市层面碳排放达峰研究的模型方法学;二是利用此方法学开展武汉市城市碳排放达峰背景下的工业达峰路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构建了城市层面的碳排放峰值研究模型CCPA-WH,模型在城市层面将二产细分至各子行业,提升了城市碳排放峰值研究在不同结构层面的深度和精准度。该模型丰富完善了我国城市碳排放峰值模型体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同时本研究还构建了城市发展阶段、碳排放驱动力分析、城市碳排放峰值研究、城市碳排放峰值背景下的工业碳排放研究这一完整的研究体系,增强了研究的逻辑性和方法的系统性。二是在综合考量国际国内评判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均GDP、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四个指标的综合指标评判方法,对武汉市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评价。三是基于CCPA-WH模型开展了武汉市城市碳排放达峰背景下的工业达峰路径研究,系统回答了武汉市CO2排放何时达峰、峰值、达峰背景下工业部门的峰值目标、工业部门达峰时间、工业部门达峰路径、各路径措施的贡献率等问题,同时针对减碳路径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可为武汉市相关部门编制“十四五”至“十六五”能源发展规划和节能低碳规划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人均GDP、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和城镇化率四个方面综合判定,武汉市已初步迈入后工业化阶段。未来武汉市产业发展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强化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2)2010~2017年的历史碳排放中,经济规模扩张、化石能源消费量增加以及人口增加分别正向贡献了37%、55.6%和7.4%;能源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优化对抑制碳排放的贡献率分别为82.5%和17.5%,未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点。(3)基准、低碳和达峰三个发展情景下,武汉市能源消费总量均不能实现达峰。基准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也不能达峰,低碳情景和达峰情景下,武汉市CO2排放分别于2030和2025年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13148万吨和12154万吨。(4)低碳情景和达峰情景下,武汉市CO2排放分别于2030和2025年达到峰值的前提条件是工业部门CO2排放需要提前五年达峰。低碳情景下,工业部门CO2排放应在2025年实现达峰,排放峰值为7060万吨左右;达峰情景下,工业部门CO2排放应在2020年达峰,峰值为6980万吨左右。(5)不同发展情景之间形成的减碳潜力巨大,并且呈逐年增长态势。与基准情景相比,低碳情景下,工业部门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减碳潜力分别达到362万吨、714万吨、1090万吨、1118万吨;达峰情景下,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减碳潜力分别达到427万吨、1365万吨、2003万吨、2185万吨。(6)从潜力实现途径来看,2025年以前,通过提高能效、强化管理促进能源强度下降是工业部门节能低碳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以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工业规模效应成为最大潜力来源。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减碳的贡献率自2025年以后开始下降。能源结构优化方面,2025年之前重点在化石能源结构优化,2025年以后的重点是非石化能源的应用。

陈天宇[6](2019)在《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带来了众多城市问题。这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城市也开始纷纷试行建设“生态城”以尝试应对城市问题。生态城作为我国第一个与国外合作建设的试点城市,其发展模式、建设标准必然成为其他生态城的先锋。同时,生态城步入选址建设的第十年,但在城市绿地规划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成效上,仍有多个方面没有收到有关部门的关注,绿地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多方面问题。由此,本文以生态城建成区域,包括生态城起步区以及后来并入统筹规划范围的滨海旅游区的建成部分共1302公顷,作为本次研究的空间范围。以生态城十年历程为研究的时间跨度,并以生态城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道路附属绿地作为本次研究的实施评估对象。对其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体系中的指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不同手段进行分析。实施过程评估从建设速度、优先度和服务效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发现了生态城绿地实施过程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十年间公共绿地的建设时序较好地体现了规划发展的实施思路。第二,公共绿地建设完成的优先度一直早于其服务的建设用地,这也体现了生态城优先保育自然生态基底的实施战略。第三,在历年的绿地服务效率演变上,生态城的绿地经历了由缺乏跃升至超配的情况。在实施效果方面,通过对其他城市绿地系统指标体系的参考,建立4个方面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基础指标、结构指标、生态指标、功能指标四方面进行实施成效分析。采用gis等研究工具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发现在基础指标方面普遍实现度较高,且部分标准超额达到指标;结构指标方面,绿地空间指标在连续性和均匀度均不如整体绿地系统表现好,绿地生物多样性指标均已超过指标体系的标准;生态指标方面,旅游区大型绿地的生态效益明显高于起步区;功能指标方面,中央大道两侧居住区成为服务范围的主要盲区,公园内的空间和设施缺乏导致了游客人群的单一化,城市绿地虽然做到“满眼是绿”,但生态景观缺乏特色,容易导致游客的审美疲劳以及城市景观的辨识度低等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研究,提出规划落实应在考虑城市对新规划思想的接纳度的前提下加强实施的力度;三区统筹规划应通过统一的抓手进行控制和管理;绿地空间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通过对空间和设施的更新循序渐进地实现街区开放化;通过提升设施密度和交互性提升空间利用频率;健全监管和反馈机制等。

项星玮[7](2018)在《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虚拟现实、数控加工、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建筑设计课堂,它们对建筑教学所带来的改变,凸显了在建筑教学中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必要性。而各行各业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紧迫性。基于上述情况,论文以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为导向,通过梳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脉络,分析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现状,尝试构建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等内容,这为后续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首先,该部分论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并分别揭示了历史根源、发展历程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关联点”;其次,该部分分析了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并探讨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展开了分层研究,并从类型与时间两个维度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方式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可能性,从而最终实现了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出的教学体系具有包括类型和时间两个维度、知识点的演进关系、“导学体系”在内的多种特征。第三部分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与展望,既提出了在建筑学教学中开展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若干建议,也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值得继续深化的内容。本研究力求在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点设置、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学时设置等方面为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提供参照。在国内建筑行业面临转型以及各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具有促使建筑教学契合于社会新的生产需求、新的生产模式的积极意义。其创新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

郭细根[8](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高东燕[9](2017)在《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的一系列“城市病”愈演愈烈,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的思维、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国内外城市建设中掀起了一阵浪潮。截止目前我国已有超过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我国智慧城市的试点已达290个,其中辽宁省10个地区被列为智慧城市试点,“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是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指定的研究题目,其目的在于提出研究对策,为辽宁省后续的智慧城市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对辽宁省智慧城市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现行主流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然后采集了近十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智慧城市发展评价指标相关数据。其次,进行评价模型的构建,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相结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选择主成分分析分析法提取因子,对指标进行筛选和降维,提出假设;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结构方程的测量模型,对上一阶段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最终模型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得分系数矩阵出发,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此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对31个省级行政区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进行地区聚类,确定辽宁省的发展状况等级。最后,通过将辽宁省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的省级行政区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差距的相关原因,找出影响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本次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省级行政区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及相关综合评价模型,找出影响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为省级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王丽丽[10](2017)在《单位认同与社区认同的互构 ——以G社区公共性建构为研究视角》文中提出“单位”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议题之一。大量的学术成果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从宏观角度入手,对单位制度的变迁史、单位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加以分析;二是聚焦中观角度,从单位组织的内部构造、运作逻辑及组织与人的关系加以探讨。而微观角度的研究,尤其是对“单位人”的生活史和命运史的微观透视,则较为薄弱,造成单位研究“只见制度不见人”的单向度缺憾。受单位制浸染,单位化最为彻底、单位记忆最为深厚、单位惯习最为完整的单位人,不是至今仍旧身处单位中的单位职工,亦不是单位体制下的全部社会成员,而是那些退出单位坛场却还怀有强烈单位意识的退休人员。在单位工作时期,单位组织承载着公共性,造成单位人完全依附于单位组织,透过单位组织获取物质生活保障以及公共精神生活资源。单位人在持续的交往和频繁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行动方式,形成了高度划一的集体意识与单位认同。随着单位社会的消解和终结,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凸显为重要的实践议题,社会成员的原子化趋向使得新的符合时代特点的社区认同亟待产生。本研究试图将“单位人”带入单位研究的分析视阈,透过“退休人员”这一特殊“单位人”群体,反观单位对“单位人”集体认同的构建,寻求社区生活公共性建构的新路径。通过对于田野对象G社区的实地考察,发现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G社区公共性生成的困境很大程度来自于传统的“单位”色彩和因素。因此,本研究重在揭示“后单位”时期社会成员单位认同与社区认同之间复杂的互构特点,以期探索社区认同实现的有效路径。首先,回顾单位居住区的形成及其特征。G单位居住区的变迁与驻区单位的变迁史密不可分。从社会建构的角度分析单位制及其变迁、单位内部组织功能两方面对于单位人的单位意识生成的影响。从主观建构的角度分析单位人对单位光荣与辉煌、苦难与危机以及日常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记忆痕迹”。揭示“单位人”集体认同形成的背景,即单位社会时期单位人纵然生活在社区,社区公共性是由单位主导和承载的公共性,其认同的来源依旧是单位。其次,描述单位社区公共性建构的特殊路径。单位制度的解体使得单位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依附性也随之解散。单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剥离开来,大部分转由社区组织承接。传统的单位人不得不去适应一种新的社会整合形态与社会生活方式。单位人社区认同的建构成为“后单位”时期基层社会治理中新的命题。“单位”之于社区生活的“场域”来说似乎应该完全处于“撤场”或者“离场”的状态,然而在G社区中单位时期延续下来的各类组织传统和文化传统在社区层面依然发挥着效用。后单位社会背景下社区中存在着单位“隐形在场”的现象,体现出单位“权力资本”的潜在运行、单位“文化资本”的历史积淀和单位“关系资本”的内在延续等特征。再次,分析社区认同形成的障碍因素。单位社会即使消解,却也遗存了丰富的资源,通过单位人的惯习作用在社区生活场域中展现出来。“单位”尚未完全撤离新建的社区场域,既具有一定的正功能,其负功能也是显见。制约社区认同实现的困境因素中,来自单位社会的力量还是极为强大的。障碍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单位的衰败及其衍生的干群矛盾,导致干群之间关系上难以弥合,行动上相对独立,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动员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二是小圈子的生成与封闭运行,导致社区活动和社区工作在影响力和辐射力上大为减弱,社区非正式组织妨碍社区公共性生长;三是老龄化造成社区活力不足,导致社区各项事务与活动参与率不足,社区整体气息沉闷,缺乏内在的活力;四是行政化社区与居民之间产生区隔,导致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信任与合作关系难以建立。最后,探索社区认同实现的可能路径。“单位”与“社区”不是后者简单地取代前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交互性、共生性和谐变性。既有的研究通常于政府与社区或者国家与社会的维度上构想社区的模型并评估社区的走向,从而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社区形成前中国社会的单位属性有所忽视,割裂了传统单位与现代社区的内在关联,抛离了过去既有的基础进行社区构建。社区建设乃至社区治理应遵循多样化视角和多元化路径,尤其是在典型单位制色彩较浓的地区,更需尊重历史本身的衔接与承递。针对当前的G社区公共性建构过程中“单位”并未完全“离场”的状态,本文认为需要将单位内部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等这些碎片化的“单位”资源重新整合进公共性构造转换的认知图式里,使其在新的社区公共性建构过程中发挥积极正向的功能。通过考察单位时期留下的遗产及其功能,在社区建设时期不做弃置而是为之所用,继而促成新的社区认同与社区整合,可能会成为社区公共性建构的新路向。

二、中国城市将向数控模式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将向数控模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化背景
        1.1.2 微住宅社会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微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1.2.2 微住宅国内发展现状
        1.2.3 数字建造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智慧城市与首钢创业园之微住区规划设计
    2.1 城市发展的数字化
        2.1.1 数字化与智慧城市发展
        2.1.2 智慧城市与北京城市发展
    2.2 智慧城市应用与首钢创业园规划设计
        2.2.1 功能分区
        2.2.2 交通系统
        2.2.3 景观系统
    2.3 首钢创业园微住区规划设计
        2.3.1 相关城市规划文件
        2.3.2 基地周边情况分析
        2.3.3 功能分区
        2.3.4 交通体系设计
        2.3.5 景观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最小模块的基本舱体设计
    3.1 微型住宅与居住舱体
        3.1.1 微住宅设计理论
        3.1.2 微住宅与居住舱体概念
    3.2 3.6M模数舱体的平面与剖面设计
        3.2.1 2+1基本功能模块组合
        3.2.2 坐卧模块
        3.2.3 卫生间模块
        3.2.4 厨、储、洗模块
    3.3 基本舱体的“设计-建造”流程
        3.3.1 基本舱体的个性定制
        3.3.2 基本舱体的运输装配
    3.4 基本舱体的变形与升级
        3.4.1 基本舱体的变形与组合升级
        3.4.2 A型居住舱体
        3.4.3 B型居住舱体
    3.5 居住单元:各种舱体在平面和剖面的组合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设计
    4.1 社区设计与数字社区研究
        4.1.1 社区设计与数字社区
        4.1.2 城市活力与数字社区活力营造
    4.2 首钢创业园微社区的五个体系
        4.2.1 自然系统
        4.2.2 人类系统
        4.2.3 社会系统
        4.2.4 居住系统
        4.2.5 支撑系统
    4.3 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家具
        4.3.1 社区公共空间
        4.3.2 社区家具与数字社区
        4.3.3 社区家具与数字建造
    4.4 人的活动的意义及其数字时代的特点:软设计
        4.4.1 设计导向
        4.4.2 互动数据
        4.4.3 干扰数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互动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交互的意识
        1.1.2 机器的启示
        1.1.3 数字城市的兴起
    1.2 互动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相关概况
        1.2.1 互动设计发展
        1.2.2 城市公共空间讨论
        1.2.3 数字与城市交叉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互动设计融入城市讨论语境
    2.1 互动设计走来
        2.1.1 人类“动”的基因
        2.1.2 先锋建筑师的尝试
        2.1.3 帕斯卡的互动实验
    2.2 互动设计简析
        2.2.1 基本技术原理
        2.2.2 主要设计流程
    2.3 互动设计走向城市
        2.3.1 重视关系的思想
        2.3.2 建构环境的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动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中的作用与影响
    3.1 互动设计的作用
        3.1.1 建立沟通
        3.1.2 唤醒情绪
        3.1.3 模拟生物
        3.1.4 催化转变
    3.2 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
        3.2.1 原方程:巴黎改造——新巴比伦计划
        3.2.2 新方程:智慧城市方法
        3.2.3 新方程的挑战:非中立、抽象和公共性异化
    3.3 互动设计作为新的因子
        3.3.1 太阳等式:开放作品
        3.3.2 扫描之下:技术城市化
        3.3.3 互动设计提供的思路
        3.3.4 融入地理与走向开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互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类型与模式
    4.1 公共空间构筑物——结构互动
        4.1.1 可动结构
        4.1.2 互动介入
        4.1.3 Morphs——响应式结构
    4.2 公共空间界面——表皮互动
        4.2.1 作为垂直界面的互动幕墙
        4.2.2 作为水平界面的互动屏幕
    4.3 公共空间节点——空间互动
        4.3.1 空间塑造:结构与表皮
        4.3.2 互动空间
        4.3.3 Warde——空间花朵
    4.4 公共空间信息——新媒介互动
        4.4.1 新媒介辨析
        4.4.2 Rider Spoke——新公共信任之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城市公共空间的理想模型与实践
    5.1 场景——创造互动地景
    5.2 输入——设想传感设备
    5.3 处理——建立C#脚本语言模型
        5.3.1 整体运动建模
        5.3.2 局部互动建模
    5.4 输出——讨论模型实体可能性
        5.4.1 对于结构的设想——液压伸缩杆件
        5.4.2 对于表皮的讨论——涌现与增强现实
        5.4.3 对于空间的讨论——释放边界
        5.4.4 对于媒介的讨论——信息生产
    5.5 当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设计实践反思
        5.5.1 设计——完善指导流程
        5.5.2 使用——健全运营管理
        5.5.3 反馈——重视信息采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6.1.1 主要研究内容
        6.1.2 创新之处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本文在机械和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待加强
        6.2.2 展望:国内公共空间互动实践正涌现新的意义
    6.3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关于创新空间分布、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研究综述
    2.1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与创新空间集聚
        2.1.1 创新经济地理研究
        2.1.2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
        2.1.3 创新空间集聚
    2.2 知识空间溢出及其与创新空间集聚的关联
        2.2.1 知识空间溢出机制
        2.2.2 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空间集聚
        2.2.3 创新空间集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2.3 城市群创新集聚与创新中心
        2.3.1 城市群创新的空间结构
        2.3.2 城市群创新中心
        2.3.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
    2.4 总结性评述
第3章 主要城市群创新中心的时空演化特征
    3.1 主要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
    3.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
        3.2.1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
        3.2.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3.3 典型城市群创新网络时空演化特征
        3.3.1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的层级体系
        3.3.2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新经济地理学LS模型及拓展
    4.1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基准的LS模型
        4.1.1 模型基本假设
        4.1.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4.1.3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循环累积效应
        4.1.4 小结
    4.2 拓展1:城市群创新要素流动的LS模型
        4.2.1 模型基本假设
        4.2.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4.2.3 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2.4 小结
    4.3 拓展2: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LS模型
        4.3.1 模型基本假设
        4.3.2 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4.3.3 国际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空间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3.4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计量的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检验
    5.1 知识资本积累、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关系
        5.1.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1.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1.3 稳健性检验
        5.1.4 小结
    5.2 创新要素流动、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5.2.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2.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2.3 稳健性检验
        5.2.4 小结
    5.3 国际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分析
        5.3.4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及创新中心形成——案例分析
    6.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6.1.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的时间分布特征
        6.1.2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空间演化
    6.2 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结构研究
        6.2.1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6.2.2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
        6.2.3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6.2.4 小结
    6.3 大湾区城市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集聚关系研究
        6.3.1 模型设定
        6.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度
        6.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6.3.4 小结
    6.4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路径分析
        6.4.1 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6.4.2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城市群及其空间范围划分
附录B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附录C 第5章部分检验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云平台的制造服务供应链演化机理及其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制造服务云平台研究现状
        1.3.2 制造服务及制造企业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3 企业演化理论研究现状
        1.3.4 供应链演化理论研究现状
        1.3.5 课题组相关研究基础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云平台模式下的制造服务评价及匹配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云平台模式下的制造服务建模方法概述
    2.3 云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评价体系
        2.3.1 供应链评价体系框架
        2.3.2 企业交付信用评价方法
        2.3.3 制造服务性能评价方法
    2.4 制造任务-制造服务匹配方法研究
        2.4.1 任务-服务匹配模式
        2.4.2 候选服务集的生成
        2.4.3 最优服务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制造服务供应链演化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供应链系统概况
    3.3 供应链演化机理研究
    3.4 供应链演化模型
        3.4.1 演化模型背景及假设
        3.4.2 传统模式下的供应链演化过程分析建模
        3.4.3 云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演化过程分析建模
        3.4.4 两种模型的参数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制造服务供应链演化仿真系统开发与实验分析
    4.1 引言
    4.2 课题组云平台原型系统介绍
    4.3 制造服务供应链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1 总体设计
        4.3.2 数据库设计
        4.3.3 仿真系统开发实现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仿真实验设计
        4.4.2 供应链演化模型有效性验证
        4.4.3 传统模式和云平台模式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4.5 云平台调控策略及影响效应仿真分析
        4.5.1 市场机制失灵及平台调控策略
        4.5.2 调控策略影响效应的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清单
参加的科研项目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5)武汉市CO2排放峰值目标下工业部门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由来、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模型与方法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经济
    2.2 人口
    2.3 城镇化水平
    2.4 产业结构
    2.5 能源消费
    2.6 本章小结
3 武汉市城市发展阶段研究
    3.1 研究进展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 结果与讨论
    3.4 武汉市产业发展形势基本判断
    3.5 本章小结
4 武汉市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4.1 研究进展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结果与讨论
    4.4 武汉市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武汉市城市碳排放达峰研究
    5.1 研究思路
    5.2 模型方法
    5.3 数据来源
    5.4 情景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工业部门达峰路径分析
    6.1 研究思路
    6.2 模型方法
    6.3 数据来源
    6.4 武汉市工业部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6.5 情景分析
    6.6 工业部门减排潜力与达峰路径分析模型结果分析
    6.7 敏感性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研究需要完善的地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与着作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诉求
        1.1.2 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的诉求
        1.1.3 新时期生态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2 规划实施评估对象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2.1.2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2.2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2.2.2 国内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2.3 中新天津生态城相关研究进展
    2.4 总结
第3章 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过程评估
    3.1 绿地系统实施过程评估路线
        3.1.1 评估因子
        3.1.2 评估方法
        3.1.3 数据来源
    3.2 绿地系统规划理念与模式
        3.2.1 规划理念
        3.2.2 绿地系统景观建设管理实施模式
    3.3 绿地系统规划历程梳理
        3.3.1 绿地建设大事记条目统计
        3.3.2 绿地建设发展速度
        3.3.3 绿地建设优先度
        3.3.4 绿地服务效率
    3.4 总结
第4章 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成效评价
    4.1 实施成效评价路线
        4.1.1 指标选取依据
        4.1.2 评价体系构建
        4.1.3 指标描述
        4.1.4 评价方法
        4.1.5 数据来源
    4.2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发展现状
        4.2.1 生态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现状
        4.2.2 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实施现状
    4.3 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情况
        4.3.1 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整体情况
        4.3.2 公园绿地规划实施情况
        4.3.3 道路绿地和街头绿地规划实施情况
    4.4 绿地系统结构指标
        4.4.1 绿地系统景观破碎化指标
        4.4.2 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标
    4.5 绿地系统释氧固碳指标
    4.6 绿地系统功能指标
        4.6.1 游憩功能指标
        4.6.2 观赏功能指标
        4.6.3 服务功能指标
    4.7 道路绿地及街头绿地实施成效评价
        4.7.1 道路绿地实施成效评价
        4.7.2 街头绿地实施成效评价
    4.8 绿地使用满意度结果分析
        4.8.1 受访者基本信息
        4.8.2 受访者出游特征
        4.8.3 公园空间及设施利用效率
        4.8.4 生态谷满意度调查结果
    4.9 总结
第5章 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优化策略
    5.1 生态城绿地实施成效问题梳理
        5.1.1 绿地规划理念未能完整落实
        5.1.2 各分区规划标准不统一
        5.1.3 实施过程中绿地供给未满足服务需求
        5.1.4 湿地原生状态未保护缺失
        5.1.5 绿色空间开放性与多样性较低
        5.1.6 服务设施数量、种类及运营维护不足
    5.2 严格把握规划落实程度
        5.2.1 促进规划理念有效指引实施落实
        5.2.2 促进新的规划思想与传统规划模式融合的过程
        5.2.3 统筹各分区的规划与实施
    5.3 注重基底自然本底的保育,与景观设施结合
    5.4 绿色空间与设施更新分期实施策略
        5.4.1 近期:绿地“留白”,填充设施与空间
        5.4.2 中期:增加必要设施,绿地界面模糊化
        5.4.3 远期:增加文化设施,绿地围墙转化为节点
    5.5 提升设施服务效率,健全监管与反馈机制
        5.5.1 提升设施设置密度和种类
        5.5.2 健全监管与反馈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1.1 研究路线之一
        1.3.1.2 研究路线之二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5.1 研究框架
        1.5.2 创新点
第2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
    2.1 从哥特建筑到结构理性
        2.1.1 哥特建筑与手工艺人行会
        2.1.2 19世纪的结构理性主义
        2.1.3 结构理性与新时代的技术观
    2.2 从文艺复兴到美院“图”学
        2.2.1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绘图
        2.2.2 巴黎美术学院体系的形成
        2.2.3 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图”学
    2.3 从“图”学到形式图解
        2.3.1 瓦堡学院的抽象图解
        2.3.2 形式图解的产生与发展
    2.4 包豪斯中的“数字式”教学
        2.4.1 摄影与建筑设计教学
        2.4.2 电影与建筑设计教学
    2.5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出现、兴起与演变
        2.5.1 CAAD的发展及其教学应用
        2.5.2 哥伦比亚大学的“无纸化”教学
        2.5.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二元区分
        2.5.4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转向
    2.6 历史根源、发展历程分别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关联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3.1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综述
    3.2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3.2.1 教学内容分析
        3.2.2 课程设置分析
        3.2.3 课程学时分析
    3.3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3.3.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与特征
        3.3.2 教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特性与分层
    4.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特性
        4.1.1 表现性
        4.1.2 工程性
        4.1.3 程序性
        4.1.4 数据性
        4.1.5 “亲笔式”特性
    4.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不同层面及其属性
        4.2.1 表达层面及其属性
        4.2.2 实施层面及其属性
        4.2.3 建构和性能层面及其属性
    4.3 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方式
    5.1 类型维度下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5.1.1 表达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5.1.2 实施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5.1.3 建构和性能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5.1.4 表达层面的教学目标
        5.1.5 实施层面的教学目标
        5.1.6 建构和性能层面的教学目标
    5.2 时间维度下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5.2.1 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5.2.2 中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5.2.3 高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5.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相关知识的嵌入
        5.3.1 数学知识的教学
        5.3.2 计算机语言知识的教学
        5.3.3 数字化建筑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
    5.4 关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媒介
        5.4.1 多样化的媒介
        5.4.2 专业化的媒介
        5.4.3 产业化的媒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
    6.1 建立教学体系理论上的可能性
        6.1.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时期探讨
        6.1.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及其与评估标准的联系
        6.1.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侧重点与教学梯度
    6.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知识点
        6.2.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的演进
        6.2.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与现有建筑课程的融合
        6.2.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向建筑教学的转化
    6.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调研详情
附录二: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表
附录三: 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附录四: 建筑学中的“新数学”知识
作者简历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2.1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2.2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3 研究综述
        1.3.1 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1.3.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1.3.3 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容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2.2 智慧城市的理论基础
        2.2.1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
        2.2.2 智慧城市的建设框架
        2.2.3 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2.3 智慧城市评价的典型思路
    2.4 因子分析方法的选取
        2.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2.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2.5 聚类分析
第三章 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
    3.1 辽宁省城市发展环境现状
        3.1.1 政策环境现状
        3.1.2 经济环境现状
        3.1.3 社会环境现状
        3.1.4 技术环境现状
    3.2 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
        3.2.1 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现状
        3.2.2 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现状
        3.2.3 数据资源的整合现状
        3.2.4 智慧产业布局现状
第四章 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选取
    4.2 模型的检验
        4.2.1 数据收集和处理
        4.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2.3 信度分析
        4.2.4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 评价体系的确定
第五章 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
    5.1 辽宁省及各省级行政区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5.1.1 因子得分和各省级行政区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序
        5.1.2 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区聚类
    5.2 影响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5.2.1 因素分析
        5.2.2 模型假设
        5.2.3 影响路径
        5.2.4 影响因素及关系的确定
第六章 推动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智慧人才培养积累技术优势
    6.2 智慧产业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6.3 智慧生态建设落实以人为本
    6.4 智慧社会发展加大政府扶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单位认同与社区认同的互构 ——以G社区公共性建构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单位研究中行动者的“缺席”
        1.1.2 作为行动者的退休人员及其单位认同
        1.1.3 退休人员社区认同生成的障碍性因素
        1.1.4 单位社区变动背景下公共性的建构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单位认同
        1.2.2 社区认同
        1.2.3 互构论
        1.2.4 公共性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3.3 作为田野对象的G社区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从单位认同到社区认同:理论谱系
    2.1 认同建构的背景:单位制的变迁及对单位人的影响
        2.1.1 有关单位制的形成研究
        2.1.2 有关单位制的变迁研究
        2.1.3 有关单位制变迁对单位人的影响研究
    2.2 认同建构的过程:单位认同与社区认同的转换
        2.2.1 认同的概念与释义
        2.2.2 社会认同的产生与发展
        2.2.3 从单位认同到集体认同重构
        2.2.4 社区认同研究
        2.2.5 后单位时期社区认同的转换研究
    2.3 认同建构的视角:公共性与基层社会治理
        2.3.1 公共性的概念缘起
        2.3.2 公共性概念的不同阐述
        2.3.3 公共性的意涵及维度
        2.3.4 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性建构
第3章 单位居住区的形成及特征
    3.1 单位居住区的变迁与特征
        3.1.1 G单位居住区的早期雏形
        3.1.2 单位社会确立期的G社区
        3.1.3 单位社会繁荣期的G社区
        3.1.4 单位社会衰退期的G社区
        3.1.5 延续的传统:单位共同体情结
    3.2 单位人集体意识形成过程
        3.2.1 由生产建设产生的协作观念与集体意识
        3.2.2 由政治控制产生的依附关系和参与观念
        3.2.3 由社会生活产生的联结关系与家庭情感
    3.3 集体记忆:认同建构的基本资源
        3.3.1 对单位光荣与辉煌的集体记忆
        3.3.2 对单位时期苦难与危机的集体记忆
        3.3.3 对单位时期日常生活情感的集体记忆
    3.4 小结
第4章 单位解体与社区公共性重建
    4.1“单位制”解体与单位功能萎缩
        4.1.1“单位制”解体
        4.1.2 单位功能萎缩
    4.2 单位人与单位的关系断裂
        4.2.1 单位人与单位关系断裂
        4.2.2 单位人社区生活的被动适应
    4.3 单位人的原子化与整合需要
        4.3.1 原子化的单位人
        4.3.2 迈向新的公共性
    4.4 小结
第5章 单位社区公共性建构的特殊路径
    5.1 后单位社会背景下单位的“隐形在场”
        5.1.1 作为“场域”的“单位”
        5.1.2 后单位社会社区中“隐形在场”的单位
    5.2 单位“隐形在场”的形态类型
        5.2.1 单位“权力资本”的潜在运行
        5.2.2 单位“文化资本”的历史积淀
        5.2.3 单位“关系资本”的内在延续
    5.3 小结
第6章 社区认同形成的障碍因素
    6.1 单位认同向社区认同的转换
        6.1.1 社区认同的不同理解
        6.1.2 重构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
    6.2 社区认同形成的障碍性因素
        6.2.1 单位衰败及其衍生的干群矛盾
        6.2.2 小圈子的生成与封闭运行
        6.2.3 老龄化导致的社区活力不足
        6.2.4 行政化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区隔
    6.3 小结
第7章 迈向社区认同的实现路径
    7.1 关于社区认同的多重建构路径
    7.2 基于公共性建构的社区认同实现
        7.2.1 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共治模式
        7.2.2 深化和扩展社区“单位”资源
    7.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企业退休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二:社区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国城市将向数控模式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D]. 黄秋实.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互动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D]. 蔡恒屹. 东南大学, 2020
  • [3]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D]. 吴贵华. 华侨大学, 2020(11)
  • [4]基于云平台的制造服务供应链演化机理及其仿真研究[D]. 柯书杰. 浙江大学, 2020
  • [5]武汉市CO2排放峰值目标下工业部门减排路径研究[D]. 王健夫.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D]. 陈天宇. 天津大学, 2019
  • [7]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D]. 项星玮. 浙江大学, 2018(01)
  •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辽宁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高东燕.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10]单位认同与社区认同的互构 ——以G社区公共性建构为研究视角[D]. 王丽丽. 吉林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中国城市将向数字化模式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