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状核出血的诊断与CT

尾状核出血的诊断与CT

一、尾状核出血与CT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岩[1](2017)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CT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CT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CT扫描对其常见部位进行诊断,记录诊断结果,并且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发病时间至CT检查时间在35min-7.5d,平均为(3.1±0.7)d。在没有使用CT检查前,经过临床诊断,初步诊断出脑出血21例(18.58%)、脑血管意外65例(57.52%)、脑梗死14例(12.39%)、待诊13例(11.51%),经CT扫描诊断后,发现所有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由此可见,对其进行CT扫描诊断,能够极大的提高脑出血的诊断概率,准确性较高。所有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的有81例(71.68%),在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中,包括外囊出血5例、丘脑出血19例、尾状核出血1例、内囊区出血11例、豆状核45例。蛛网膜下控出血1例(0.88%)。脑室出血2例(1.77%)。脑干出血7例(6.20%)。小脑出血7例(6.20%)。脑叶出血15例(13.27)。所有患者血肿CT值分别为60Hu-80Hu。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常见部位进行CT诊断能够有效确定具体病症情况,且经济方便,安全快速,给其造成的伤害较小,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

王恩任,张列,樊庆荣,邱治春,何明杰[2](2015)在《高血压尾状核头出血的治疗与预后预测因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尾状核出血的治疗、预后因子及并发急性脑积水室外引流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6例高血压尾状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实质血肿量、内囊血肿、GCS评分、脑积水、脑室内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四脑室积血扩张对预后的影响,比较术前和术后GCS评分评价脑积水脑室外引流的作用。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预后差与初始低GCS评分(P=0.016)、脑积水(P<0.01)、脑室内出血严重性(P<0.01)、四脑室积血扩张(P=0.02)相关。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脑积水是预后差最重要的预测因子(P<0.01)。配对t检验示术后48h GC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评分(P<0.01)。结论脑积水是尾状核头出血不良预后的最有价值的预测因子,脑室外引流对并发急性脑积水具有重要价值,适神经功能状况应早期实施。

魏新敏[3](2009)在《尾状核出血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尾状核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我院2000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尾状核出血38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确诊。本文对该38例尾状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尾状核出血的病因同其他部位的脑出血一样,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症状复杂,表现为肢体轻瘫、感觉障碍、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眼征、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植物神经症状等,继发性脑室出血发生率高,肢体瘫痪不严重。死亡7例(18%),治愈16例(42%),病死率低,预后较好。结论尾状核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血肿部位及波及邻近组织不同,而临床表现及预后也不同。

屠永华,王玉锦,郭彦琼[4](2002)在《尾状核出血与CT的诊断》文中认为

冷怀明[5](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石俊华,邰辉[6](1999)在《CT诊断尾状核出血43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尾状核出血在1973年英国学者Hounsfields把CT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几乎全部靠剖检作出病理诊断,且报道甚少。我院近10a经CT证实的尾状核出血4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18~79岁,平...

熊新英[7](1998)在《尾状核出血》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见状核出血临床特征与CT的关系。方法总结40例尾状核出血病例并根据头CT血肿的部位将尾状核出血分成4种类型:见状核头部局限型、见状核体部局限型、进展型和脑室穿破型。结果见状核头部局限型以头痛、呕吐伴颈强直为主要表现,如不行头CT扫描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见状核体部局限型以头痛和轻中度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呕吐和颈强直少见。进展型则在头痛呕吐颈强直的基础上出现轻中度偏瘫和意识障碍,并轻易出现眼部体征。脑室穿破型临床以突发中重度意识障碍起病,临床表现与原发脑室出血相似。两种局限型预后良好,进展型无死亡病例但多遗留轻中度后遗症,脑室穿玻型预后至,死亡率高。结论尾状核出血依据血肿局限于尾状核头部、体部或波及邻近组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花松茂[8](1996)在《无肢体瘫痪的大脑半球出血15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报告无肢体瘫痪的大脑半球出血15例临床分析。头颅CT示左尾状核头部出血2例,颞叶4例、枕叶3例,基底节6例;平均出血量13.2ml(1~28ml)。大脑半球出血而无瘫痪征,可能与静区出血、脑出血量小、出血破入脑室无占位效应有关。本病多以剧烈头痛、呕吐为首发或主要症状,易造成误诊,故应作头颅CT加以鉴别诊断。

杨益阶[9](1994)在《尾状核出血(附5例报告)》文中认为尾状核出血(附5例报告)杨益阶(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武汉430060)尾状核出血发生率较低,在各型脑出血中仅只占0.1%~0.7%[1,2],因此,有关病例报告较少,近3年,我科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50...

陈宜鑫,赵江明[10](1994)在《尾状核头部出血(附18例临床CT资料)》文中研究表明 自1981年Edward等人首次报道1例CT证实的尾状核出血以来,国内外陆续有所报道,人们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我科自1986年6月至1991年5月收治的经CT证实的18例尾状核头部出血报道分析如下:

二、尾状核出血与CT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尾状核出血与CT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CT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CT检查结果
    2.2 患者CT表现
3 讨论

(2)高血压尾状核头出血的治疗与预后预测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3)尾状核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
    1.4 检查
2 结果
3 讨论

(10)尾状核头部出血(附18例临床CT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结果
    1. 发生率:
    2. 一般资料:
    3. 起病形式:
    4. 意识:
    5. 脑膜刺激征:
    6. 语言障碍:
    7. 眼征:
    8. 运动障碍:
    9. 感觉障碍:
    1 0. 实验室检查:
    11.CT表现分四型:
讨论

四、尾状核出血与CT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CT诊断分析[J]. 李景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5)
  • [2]高血压尾状核头出血的治疗与预后预测因子[J]. 王恩任,张列,樊庆荣,邱治春,何明杰. 四川医学, 2015(04)
  • [3]尾状核出血的临床分析[J]. 魏新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09(17)
  • [4]尾状核出血与CT的诊断[J]. 屠永华,王玉锦,郭彦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6]CT诊断尾状核出血43例分析[J]. 石俊华,邰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9(02)
  • [7]尾状核出血[J]. 熊新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8(04)
  • [8]无肢体瘫痪的大脑半球出血15例报告[J]. 花松茂.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6(04)
  • [9]尾状核出血(附5例报告)[J]. 杨益阶.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4(06)
  • [10]尾状核头部出血(附18例临床CT资料)[J]. 陈宜鑫,赵江明. 安徽医学, 1994(02)

标签:;  ;  ;  ;  ;  

尾状核出血的诊断与CT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