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概念)汉英词典(8)

知识(概念)汉英词典(8)

一、知识(概念)汉英小辞典(八)(论文文献综述)

谢望楚[1](2020)在《基于药性理论“化痰”类中药功效术语英文翻译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中医药学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新时代对中药学英译甚至中药功效术语英译要求愈来愈高。但中药功效术语英译实践中表观翻译现象非常普遍,即停留在字面层次的翻译,这必然阻碍中医药的国际交流。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为缺乏专业术语内涵的解析。因此,本研究尝试以“化痰”类中药功效术语为例,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中药功效术语的英译。通过分析具有“化痰”类功效的药物的药性和临床应用,推导其功效作用特点,同时分析近年各类出版物中对应的英译用词,给出能最大程度再现功效特点的表达建议。方法1.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现状及问题研究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回顾了中药学英译的历史,并根据不同时期中药学英译的情况将其划分阶段,并分析各自时期中药学英译的特点。在知网上以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的关键词检索历年文献,梳理近年来中药学功效术语整体的发展概况。分析中药功效术语英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中药功效术语中文表述和英文翻译两个方面。2.“化痰”类功效术语中文内涵挖掘本研究以现行《中药学》教材为参考,从全书各个章节筛选出具有“化痰”类功效的药物,共整理出7个关键术语。首先以权威性较强的中文字典以及《说文解字》分析7个功效术语关键字的中文原始含义,再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教材、辞书辞典以及互联网,从传统药性、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各个药物功效作用的特点,为后续翻译工作奠定基础。3.“化痰”类功效术语的英译研究本部分选取了8本权威性较强的文献,包括2本国际标准、3本辞书辞典、3本中药学英文教材。对以上文献中有关“化痰”类功效术语的英译表述进行筛选,找出核心动词的英文用词。结合牛津、朗文等词典分析其英英释义,对照基于药性理论分析出的中文功效内涵,研究得出目的语中能最大程度再现源语内涵的词汇,并给出相关功效术语英译建议。结果(1)研究发现表观翻译在中药功效术语英译实践中缺乏深入研究。(2)统计出“化痰”类药物功效术语7个,即“化痰”、“涤痰”、“祛痰”、“豁痰”、“消痰”、“坠痰”、“除痰”,并总结了各自的功效作用特点。(3)总结得出“化痰”类功效术语英译表达15个。结论本研究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指导药物功效特点的挖掘以及后续英译选词,实现了中药功效术语的个性化英译,阐明了利用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挖掘药物功效特点对解决中药功效术语英译中存在的表观化问题的意义。

许天虎[2](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赵佩娟[3](2018)在《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期,一方面,古代文化摇摇欲坠,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扑面而来。整理传统和吸收新知成为民国文化界并行的两股风潮,工具书作为对知识进行整理序化的工具,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本文围绕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特点、出版动机、出版生态、出版舆论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由古代工具书发展而来的民国工具书的变化,在这一转变中西方文明蓝本的传入发挥的作用,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在工具书出版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知识社会史视角的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考察,可以看到编纂者、民营出版机构、政府、学术机关、读者各方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民国时期知识管理的进程。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源起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说明。第二章为时间脉络梳理部分,说明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情况,重点讨论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为出版动因部分,论述由需求引起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现象。第四章为生产图景部分,从编纂者角度阐述工具书的生产状态。第五章为话语互动部分,展现工具书出版后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本文按上述思路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行为,这种出版行为受西方文明影响,并且由特定的社会语境决定。

赵晓晖[4](2017)在《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谢颂羔(1895-1974),笔名济泽,英文名Zong-KaoZia(简称Z.K.Zia),曾长期担任广学会的编辑部主任,兼任沪江大学教授,是近代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胡适、陈垣、张伯苓、丰子恺等近代文化名人都有交往。他一生有着译近200部,发表文章600多篇,在宗教教育、文学翻译及创作、青少年教育、社会启蒙等多方面均有不凡成就,在民国时期影响很大,但1951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致湮没无闻,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为揭示这一类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在大量搜集一手资料和深入考证、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首次对谢颂羔的文化理想和人生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他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思考。本文共八章。鉴于谢颂羔被湮没很深,前四章主要考述了他的家世背景、求学经历、人生实践及与各界友人交游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纠正了目前学界的一些错误,构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一章《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查考了基督教进入宁波的经过并对谢颂羔的家庭出身进行了深入考证。家庭出身使得基督教文化在他的成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他的思想根源。第二章《文化人格的形成》通过梳理谢颂羔的中英文着述,结合国内外校史资料拼接出了他的求学经历。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培养了他的人格,留学经历给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造就了他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三章《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综合各种史料还原了谢颂羔的人生实践,他深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的影响,要求自己"既能说,又能行",为用基督教改变中国人而奋斗。第四章《人生的拓展》通过多方印证的方法爬梳了谢颂羔与胡适、丰子恺、贺川丰彦等大量中外友人交游的经历及内容。他的交游以基督教为中心,又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中人。通过与这些友人的交游,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人生,同时感染了朋友,也影响了社会。后四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论述了谢颂羔文化理想的内容及其在各方面实践的成就,对其翻译、着述中所表现的社会政治及宗教文学思想作了深入分析与评价,并探究了他对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贡献。第五章《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分析了谢颂羔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辅以科学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的理想,并就他对"人格救国"理念的发展和宗教教育的观点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论述了谢颂羔在编辑翻译、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第七章《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主要论述了谢颂羔在编写教材、为青少年提供读物及英语教育方面的成就。第八章《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分析了谢颂羔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做的启蒙工作,有显性启蒙和隐性启蒙两个维度,重点突出了他的公民观、妇女观及家庭观在现代中国的价值。本研究以谢颂羔为标本,运用"内部的他者"的概念,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谢颂羔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突破了"内部的他者"专指进入某一系统主体的外国人这一局限,更加侧重中西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作为基督徒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从而加深了对那一个时代和当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认识。本文还强调了在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进行接触的时候,作为弱势文化"内部的他者",更应注意自己角色定位的问题,有助于学术界对以谢颂羔为代表的近现代基督教知识分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跨文化研究能在一个更为客观的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上展开。

李婧[5](2017)在《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历史上西学东渐的又一个高潮,在新文化运动等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知识界追求民主吸收外国先进科学和思想的渴望更加迫切,英语学习的需求也随之高涨。作为重要的工具书,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在这种环境里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在目前的词典学和词典史研究领域,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建国后和新时期的英汉词典,对于民国时期英汉词典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民国时期的英汉双语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笔者通过文献以及田野调查搜集到民国时期出版的89种英汉双语词典,将这些书目信息统计整理成《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1911-1949)》(详见附录一)。为勾勒不同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发展轨迹,论文将民国时期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我国英汉双语词典编纂出版的整体状况和走势进行介绍说明。1911年至1949年中国的英汉双语词典在总量和种类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双解词典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英汉双语词典编纂的原创性增强并初具编码功能。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进行了编纂宗旨和蓝本的调查,重点关注该时期为英语学习而编写的英汉词典,并且统计这类词典的数量和类型。民国时期的多数英汉双语词典均有辅助英语学习的功能设计,目标用户多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随后,论文选取《综合英汉大辞典》和《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这两部在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英汉词典,借助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词典学研究模式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究其编纂宗旨和结构特征中的英语学习特征。这两部词典的词目信息相对完备,体例规范,同时给出了较为丰富的例证和语法用法信息,旨在帮助用户使用英语。通过对于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整体与个案考察发现,该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已经初步具有面向用户需求的理念,并且对于国外英语词典存在的问题有清楚地认知。他们在编写时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英语学习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广泛收录新词新义,在例证中体现搭配和习惯用法以及提供丰富的语法和用法信息来满足中国人的英语学习需求。本研究对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进行了文本收集,整理和分析,将所见的该时期出版的英汉双语词典编成目录,以系统的梳理该时期英汉词典出版和发展状况。同时,结合文献学和词典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做了跨学科的分析。这篇论文致力于呈现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中国人编纂适合本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英汉双语词典的探索历程,探讨当时词典初步体现出的英语学习特征,并且总结民国时期服务于英语学习词典的历史贡献和借鉴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方面。第一,这是首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的较为系统的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第二,本研究首次对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双语词典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探析。

付明明[6](2016)在《中医英译史梳理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医学,是现今世界各民族所保存下来的最丰富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医学体系。中医早在300年前就被译成英文传播到了欧洲各国。为了有效地推动当下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梳理中医英译的发展过程,以史为镜,归纳总结中医英译的成功经验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查找影响中医英译发展的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英译在文化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部分主要是对中医英译作品进行整理,其时间上按照出版的先后顺序,空间上按照中国人的作品和外国人的作品分开来进行归纳。与此同时,对不同时期中外出现不同英译作品的原因以及不同时期英译作品的特点加以分析,结合时代背景,给出合理的总结,为下篇的进一步理论分析提供材料和依据。下篇重点分析中医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一些对未来中医英译发展的构想。目前,中医英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主要就是翻译的信息失真问题。其中会产生对中英两种语言动态的对比,翻译者必须透过中医语言结构的表层,深入的研究中医文本的真正内涵。不论是个人翻译,还是集体翻译,从中医原文到英译文的转换都只能在个人的大脑中进行,这就会出现翻译时随机的现象,想要完全实现中英之间的对等翻译就相当困难,信息失真也就在所难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医学术及其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从中医学术具有特殊性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中西医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是巨大的。中西医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始源性的,是从中西医学起源开始就注定了各自发展的类型的。从客观的地理环境,到主观的宗教形式,哲学思想,无一例外的展示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导致中医英译出现困难的原因所在。再者,中医理论非科学而经验却超科学,中医的理论知识既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具有可检验性,中医的经验知识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可检验性。中医这样复杂的知识体系给英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中医英译历经数百年仍进展缓慢。对于中医语言文字特殊性问题的研究方面,要结合英译作品从翻译学、语言学、社会符号学等多重角度进行分析。从翻译学角度来讲,中医英译活动由来已久,它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无可厚非。对于这项与人类文化、思想交流密切相关的活动,首先需要一个全面的、本质的、科学的认识。中医英译的实质是什么?英译的标准是什么?英译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是导致中医英译中出现问题和障碍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语言学途径来说,比较中医原文与英译文的语言成分是重点。如何把这种途径运用于中医英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哪种语言学的理论模式。这种途径主要针对于两方面的对应。一是语法范畴的对应;二是词汇范畴的对应。与此同时,还应当考虑从社会符号学途径来研究中医文献的英译工作,因为语言具有社会符号性,既然中医学理论是极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那么中医学理论自然与中国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在英译中医文献时,自然要考虑也应当从社会符号学途径来进行研究才更全面。中医英译这段历史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跨度都较大,加之语言上的基本障碍,研究起来相对较难。梳理这段历史是研究的基本,但研究历史不可能就单纯的局限于研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更多的是发生的具体内容。本文对中医英译史的研究就是要整理这段历史的史料,并从史料记载中分析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能够更好的续写这段历史的方法。要实现中医的国际化,做到像西医那样无障碍的全世界传播,中医英译工作不容小觑。想要让未来中医英译的发展更加完善,就要从英译人员本身、培养英译人才的基地高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范宁[7](2016)在《古代食疗专篇专着中含药情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源头考证古代药膳之名的出处和实际含义,梳理古代食疗专篇专着中含药的情况,探索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利弊,以期为现代药膳学术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方法采用史学、文献学、逻辑学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医饮食营养学、中药学和保健食品等多学科知识,对古代以药入食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和分析。检索《二十五史》《十三经注疏》和《中华医典》光盘中“药膳”之名,考证古代药膳确切含义。为研究方便和真实反映古人以药入食的情况,选取从唐至清的以“食疗”、“食治”、“食物”“饮食”等命名的29本食疗专篇专着,逐页检索食疗本草和食疗方,整理其中含药的情况,统计所用药物性味、毒性和主要功效,以及含药食疗方的烹饪方式、膳食类型和主治病证,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药膳之名非出于医书而仅见于经史古籍,包括《后汉书·列女传》的《二十五史》中共有19处提到“药膳”,《十三经注疏》之《春秋左传正义》中有1处,但以上20处“药膳”含义均为“药”与“膳”并称而非以药入膳。与现代药膳和食疗相关的18本教材、4本专着、32本辞书、6本科技名词术语和3个法律法规包括行业规范等5类文献中,对药膳和食疗的定义均非常模糊甚至相互矛盾。通过对古代以药入食记载的整理和统计,发现除唐代食疗本草中药物所占比例为6.61%外,元明清各代食疗本草中药物所占比例均低于5%,元代比例最低为4.05%。20部单本食疗本草文献中,药物所占比例在5%以上者7本(35%),5%以下者13本(65%)。其中药物所占比例最高者为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8.29%),比例最低者为明代应麐的《蒲水斋食治广要》(1.34%)。在首见食疗专篇专着的唐代,食疗本草中含药比例较高,一定程度上表明,在食疗本草初兴时期,人们对药物和食物的区别没有后期明确和严格。宋代和元代含药食疗方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7.60%和38.74%,其次是明代为32.44%,唐代和清代含药食疗方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6.39%和17.35%。在15部含食疗方的文献中,含药食疗方所占比例在50%以上者3本(20%),在50%以下者12本(80%)。其中比例较高的3本文献,均有特殊背景存在:1本为明代穆世锡的《食物辑要》,此书中仅有1个食疗方且含药;1本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食疗方数目较少;另1本为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食疗方中应用草果较多。在余下的12部文献中,含药食疗方比例最高者为宋代《太平圣惠方》,最低者为清代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从宋至清含药食疗方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可见,继宋代以药入食盛行后此风渐衰。食疗本草中所含药物以植物药为主(61.96%-80.45%);其中偏性药占绝大多数(77.17%~91.11%);药味中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为苦(28.76%)、甘(24.68%)和辛(20.60%);有毒药物在唐代所占比例最高,为15.25%,在元明清3代所占比例均低于7%;药物主要功效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情况,唐代为清化热痰(6)、补阳(3)和发散风寒(3),元代为理气(4)、补阳(3)和温里(3),明代为补阳(11)、理气(10)和利尿通淋(7),清代为理气(13)、补阳(10)和息风止痉(7);唐元明清4个朝代所有药物主要功效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为理气(28)、补阳(27)和清化热痰(14)。食疗方中所含药物以植物药为主(71.06%-85.92%);其中偏性药占绝大多数(84.85%-93.55%);药味中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为辛(29.79%)、苦(28.63%)和甘(25.73%);有毒药物在宋代所占比例最高,为12.98%,在唐元明清4代所占比例均低于9%;药物主要功效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情况,唐代为利尿通淋(3)、发散风寒(3)和温里(2),宋代为补阳(8)、利尿通淋(5)和温里(4),元代为补阳(7)、利尿通淋(5)和发散风寒(4),明代为补阳(8)、补阴(4)和理气(4),清代为补阳(11)、补阴(5)和发散风寒(4);5个朝代所有药物主要功效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为补阳(36)、利尿通淋(19)和发散风寒(18)。以上食疗本草和食疗方中所含的药物,绝大多数在当时亦属药物。其中有毒药物的出现可能与治疗顽疾重症、品种混淆和笔误有关,且剂量和使用方法均有章法。含药食疗方的主要膳食类型为米面食品、菜肴和酒,主要烹饪方式为煮、浸和酿。含药食疗方主为治病而设。各代含药食疗方主治病证出现频次位于前3位者:唐代为虚劳(9)、痹证(6)和淋证(4),宋代为虚劳(47)、痢疾(13)和呕吐(12),元代为虚劳(30)、脾病(15)和中风(5),明代为痹证(16)、虚劳(8)和酒毒(6),清代为咳嗽(15)、痹证(13)和虚劳(9)。综合以上5个朝代的含药食疗方所治疗的单一病证,以虚劳最多。而5个朝代含药食疗方所治疗的脏腑病证中,数量最多的均为脾胃病,其中唐代有6个,宋代有41个,元代有33个,明代有16个,清代有18个。含药食疗方用于养生者所占比例极少(4.00%)。含药食方中部分药物的使用可能有品种混用现象,这主要见于植物形态或药物气味功效较为相似的品种之间。如苍耳或为卷耳之误,木通与关木通相混淆,吴茱萸与食茱萸相混淆。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可能为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人仅能通过肉眼观测或品尝来区别植物。另外,宋代以前的手抄版本难免有错讹现象发生。再加上许多本草专着已佚失,现代版本多是从后世其他本草着作中辑复而来。因此,本草中所载的某些药物的准确性有待考证。再者,服食风气的兴衰对于食疗方中石药的应用有深刻的影响。用石药来治疗疾病,一方面是发挥了其本身的药效,另一方面也发挥了其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但有些石药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有毒物质,可能会引起毒副反应,因此在应用时需要严格把关,中病即止,谨防重金属蓄积中毒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危害。此外,宋代药食并用商品化的盛行导致食疗方中用药比例增加,这虽是中医药蓬勃发展的表现,但长时间大量饮用含有辛香药物的“茶汤”“凉水”势必会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偏颇,不但没有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反倒引起了新疾。随后的元明清未再盛行此风气。清宫医方中的药食并用之方,均由太医院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辨证施行。是药三分毒,药物偏性大于食物,势必会影响到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药食同源名单”中均含有诸多偏性较大药物(分别为68.97%和80.35%),药味以甘、辛、苦为主,部分还有毒性(分别占药物总数的6.90%和8.67%)。结论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知以药入食在古代是医生针对具体病人辨证实施的膳食方,属于治疗方法之一,在现代应归属于临床营养学的范畴。因此,不应该由普通居民及厨师等非专业人员自行实施。同时,大众不应期望靠此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各样效果,以药入食应慎重,需在医生指导下实施并中病即止,以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曹凤龙[8](2016)在《论中医方剂学中“气”的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方剂学中蕴涵着深邃的中华医药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方剂学的翻译质量对中华医药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是中医方剂学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方剂学中的"气"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指运行于体内的人体机能的原动力、某种症象、脏腑等器官的功能、与疾病相关的某种气候等,"气"的含义确定依赖于语境。译者在翻译中医方剂学中的"气"时,应当根

孙丹丹[9](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郭娜[10](2015)在《常见刺法灸法术语英译分布使用情况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目前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灸术语标准化的基础上,对针灸学刺法灸法术语的英译词条进行列举,并分别对英译词条及最高频次的词条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术语英译的基本方法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针灸术语英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奠定一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选汉语词条:通过大量收集建国以来13本书籍和辞典中的刺法灸法相关词条,经过整理、三次筛选,确定词条76个,其中刺法部分57个,灸法部分19个。第二步,收集相对应英语词条:借助维普、万方、CNKI和外文数据库、书籍和字典(辞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国际近期颁布的标准,进行查阅。共涉及31篇文章(除去重复出现的文章),其中包括18篇期刊杂志,22所高等教育院校硕、博士学位论文11篇,1篇学术会议论文、1篇报纸报导,23本英汉、汉英字典(辞典)、4项国家或国际标准;外文文献31篇。第三步:列举入选英文词条的最高频次:参照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编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标准时所依据的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分别列举英译词条频次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收集76个刺法灸法术语词条中有20个多词一义和4个一词多义。2.从中医英语翻译方法的角度看,直译法占绝大多数,而音译法和意译法不常见。3.实用汉英中医词典和新汉英中医学词典出现最高频次的次数最多,均为34次。4.从翻译种数看,具备一种译词的词条仅有3个,五种译词的词条最多,而译词种类最大达13种。5.24个刺灸法英译词条违背中医英语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原则。6.纳入WHO标准的9个词条中有3个与最高频次译词不一致。结论:1.刺法灸法英译过程中直译法较普遍,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直译法并不适合所有的针灸术语翻译。2.刺法灸法词条具有中医学的历史性、特殊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可使术语概念和意义不统一,词条有待规范化。3.相关部门应加强中医药翻译工作者的培训和考核制度。4.刺法灸法英译词条的规范和标准化,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二、知识(概念)汉英小辞典(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概念)汉英小辞典(八)(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药性理论“化痰”类中药功效术语英文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研究综述
    1. 中药学英译实践回顾
        1.1 17世纪初-1840:中药学英译起步
        1.2 1840-1949:中药学科学研究类英译兴起
        1.3 1949-1989:中药学理论研究的英译初现端倪
        1.4 1990-至今:中药学英译蓬勃发展
    2. 中药功效术语英译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功效术语英译发展概况
        2.2 中文表述问题
        2.3 英文翻译问题
    3. 总结与分析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化痰”类中药功效术语的遴选
    1 术语来源
    2 术语梳理
    3 目标术语的汇总
第二章 “化痰”类功效术语中文内涵挖掘
    1 “痰”及其治疗原则
    2 “化痰”类功效术语的原始含义
        2.1 “化”与“化痰”
        2.2 “涤”与“涤痰”
        2.3 “豁”与“豁痰”
        2.4 “祛”与“祛痰”
        2.5 “消”与“消痰”
        2.6 “除”与“除痰”
        2.7 “坠”与“坠痰”
    3 具有“化痰”类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1 具有“化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2 具有“涤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3 具有“豁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4 具有“祛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5 具有“消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6 具有“除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7 具有“坠痰”相关功效的中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4 小结
第三章 目标术语的英译研究
    1 “化痰”类功效术语英文翻译梳理
        1.1 译文来源
        1.2 译文梳理方法
        1.3 译文梳理结果
        1.4 “化痰”类功效术语核心动词释义辨析
        1.5 小结与分析
    2 基于药性和临床应用分析的目标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研究
        2.1 “化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2.2 “涤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2.3 “豁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2.4 “祛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2.5 “消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2.6 “除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2.7 “坠痰”相关功效术语的英译
    3 小结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1 研究理论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中医药”
        2.1.2 “中医药文化”
        2.1.3 “降噪”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3.2.1 宏观“噪音”源
        3.2.2 宏观“降噪”策略
        3.2.3 微观“噪音”源
        3.2.4 微观“降噪”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5.1.1 翻译的本质
        5.1.2 可译性问题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5.2.1 创新
        5.2.2 局限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3)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关键概念说明
        1.4.1 工具书
        1.4.2 知识社会史
2 时间脉络: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
    2.1 古代工具书出版概况
    2.2 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概况
        2.2.1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时间分布
        2.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类型分布
        2.2.3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机构分布
    2.3 从古代工具书到民国工具书的承袭与断裂
3 需求逻辑: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动因
    3.1 读者的知识需求
        3.1.1 印刷物大量生产背景下的知识管理需要
        3.1.2 满足个人发展的知识应用需要
    3.2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3.2.1 民国时期出版工具书的民营出版机构数量统计
        3.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销售情况考量
    3.3 政府和学术机关的自我发展需求
        3.3.1 政府编纂工具书以满足自身需要
        3.3.2 学术机关编纂工具书以有益学术
4 生产生态: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及其工作方法
    4.1 作为编纂者的民国知识分子
        4.1.1 处于东西文化交汇点的民国知识分子
        4.1.2 工具书编纂者的工作日常
    4.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
5 话语空间: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与读者的话语互动
    5.1 社会对工具书的话语转变
    5.2 编纂者与出版者对工具书的价值建构
    5.3 读者对工具书的质疑与信任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时期出版的工具书一览表
致谢

(4)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
    第一节 基督教进入宁波
    第二节 美国长老会在宁波的早期活动
    第三节 丁韪良入甬与谢行栋受洗
        一、丁韪良来华
        二、谢行栋受洗
    第四节 严父谢志禧
    第五节 谢颂羔的童年
    小结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形成
    第一节 从育英书院到东吴大学
    第二节 赴美求学
    第三节 爱情与奋斗
    小结
第三章 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
    第一节 初返祖国
    第二节 加入广学会
    第三节 经历"一·二八"
    第四节 "既能说,又能行"
    第五节 面对日本侵略者
    第六节 转战成都
    第七节 抗战胜利之后
    第八节 1949年后的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人生的拓展
    第一节 与翻译出版界人士的交往
    第二节 与教育文化界人士的交往
    第三节 与丰子恺及弘一法师
    第四节 与其他人士的交往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对基督教文化的吸收
        一、对基督教与科学的认识
        二、与时俱进的基督教思想
        三、对"人格救国"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一、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二、对其他宗教的态度
    第三节 宗教教育与人格的养成
        一、人类离不开宗教
        二、宗教教育为人格教育之本
    小结
第六章 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第一节 编辑杂志
    第二节 翻译工作
        一、宗教类书籍的翻译/
        二、对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作品的译介
    第三节 文学创作
        一、谢颂羔的文学观
        二、散文创作
        三、小说创作
    小结
第七章 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第一节 编写教材
        一、编写教材概况
        二、所编教材的特点
    第二节 为青少年提供读物
        一、编译读物概况
        二、《学生们的故事》
        三、其他读物
    第三节 英语教育工作
        一、教授英语的目的
        二、关于写作
        三、关于阅读
        四、编撰词典
        五、与学习者互动
    小结
第八章 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
    第一节 基督教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谢颂羔的启蒙方式
    第三节 对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贡献
        一、公民观
        二、妇女观
        三、家庭观
    小结
余论
    一、内部的他者
    二、时代与命运
    三、现代化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谢颂羔年谱
    附录二:谢颂羔作品系年(着译类)
    附录三:收录谢颂羔姓名或作品的部分工具书及着作
    附录四:谢颂羔的相关照片
后记

(5)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概况:类型与数量统计
    第一节 初步发展期:1911年-1919年
    第二节 快速发展期:1920年-1937年
    第三节 曲折发展期:1938年-1949年
    第四节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发展特征
第二章 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宗旨
    第二节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蓝本调查
    第三节 辅助英语学习英汉双语词典的代表作
第三章 个案分析一:《综合英汉大辞典》
    第一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的诞生
    第二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的宏观结构设计
    第三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的微观结构
    第四节 辅助英语学习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个案分析二:《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
    第一节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的编纂背景
    第二节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的宏观结构设计
    第三节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的微观结构
    第四节 辅助英语学习的特征分析
结语
    一. 面向用户需求的理念
    二. 对于国外英语词典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探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1911年至1949年)
附录二 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英汉词典目录
附录三 民国时期的英汉词表目录

(6)中医英译史梳理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篇:中医英译史梳理
    第一阶段:以外国人为英译主体的中医西传(17世纪--1840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主要成就
        1. 中医专着英译情况
        2. 中医经典着作英译情况
        (三) 翻译特点
        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切入点
        2. 主要采用异化法进行翻译
        3.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
        4. 以普及中医文化、培养读者兴趣为目的
    第二阶段:中医英译的实践探索阶段(1840年--1949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主要成就
        1. 中医英译专着
        2. 中医英译经典古籍之《本草纲目》
        3. 中医英文期刊
        (三) 翻译特点
        1. 西方人以归化法翻译为主的中医英译
        2. 中医英译中止了拉丁语的使用
        3. 中医英译以对应翻译为主
        4. 直译或音译+汉语+注释的方式英译
    第三阶段:中医英译理论研究初显端倪(1949年--1989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主要成就
        1. 中医专着英译情况
        2. 中医经典着作英译情况
        3. 中医英文词典
        4. 中医英文期刊
        (三) 翻译特点
        1. 关注中医背后的中国文化背景
        2. 翻译时异化法增多,归化法减少
        3. 中国人参与翻译,使翻译更接近原意
        4. 中国人编着的辞书增多,标准化翻译迫在眉睫
    第四阶段:中医英译“百花齐放”(1990年--至今)
        (一) 历史背景
        (二) 主要成就
        1. 国外注重基础理论书籍编写
        2. 国内高校中医教材日趋完善
        3. 标准化形势下中医辞书大量出版
        4. 中医古籍整本英译数量空前
        5. 中医学术期刊日渐增多
        (三) 翻译特点
        1. 中医英译标准化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2. 翻译时更强调原汁原味
        3. 借用西医与中医相关对等词语来翻译
        4. 翻译人群增多
    五、上篇小结
下篇 中医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构想
    第一部分: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看中医英译信息失真的普遍性
        一、汉语基本词根语素保留率问题
        二、中医同源词汇与非同源词汇
        (一) 中医同源词汇的衍生发展
        (二) 中医同源词汇存在的原因
        1. 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深远
        2. 法古观念对中医学语言文字的影响
        (三) 中医非同源词汇的衍生发展
        (四) 中医非同源词汇出现的原因
        1. 疾病与患者的变化因素
        2. 西医学的强势入侵
        三、中医词汇英译时信息失真的普遍性
        (一) 古今同源词汇的英译问题
        1. “五行”的英译问题
        2. “气”与“血”的英译问题
        (二) 古今非同源词汇的英译问题
        1. 创造中医新的英文词汇
        2. 归化翻译
        3. 异化翻译
        四、小结
    第二部分:从中医学特殊性研究中医文献英译史
        一、中西医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史的影响
        (一) 中西医起源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1. 西医的起源
        2. 中医的起源
        3. 中西医文化起源对比中西医学差异
        4. 中西医文化起源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二) 地域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1. 东方文明的自然条件
        2. 西方文明的自然条件
        3. 中西方地域差异对中西医学的影响
        4. 中西方地域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三) 宗教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1. 东方宗教思想
        2. 西方宗教思想
        3. 中西方不同宗教思想对医学的影响
        4. 中西方不同宗教思想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四) 哲学思想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1. 西方哲学思想起源
        2. 西方哲学思想对西医的影响
        3.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起源
        4.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的影响
        5.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英译中的影响
        (五) 小结
        二、中医学术特殊性问题——理论非科学,经验超科学
        (一) “科学”的定义
        (二) 中医学术特殊性
        1. 中医理论形式非科学
        2. 中医实践经验超科学
        (三) 小结
    第三部分:中医英译的研究途径
        一、翻译学研究途径
        (一) 中医英译的实质
        (二) 中医英译的标准
        (三) 中医英译的方法
        1. 对应法
        2. 音译法
        3. 创新法
        二、语言学研究途径
        (一) 语法范畴的对应
        1. 中医术语英译词汇首字母大小写不统一
        2. 连字符的使用
        3. 单复数的使用
        4. 语态的处理
        5. 语言结构的处理
        (二) 词汇范畴的对应
        三、社会符号学研究途径
        (一)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中医文献英译时的应用
        1. 形态描述
        2. 位置描述
        3. 具体物质性描述
        4. 直觉体悟
        5. 借喻
        6. 隐喻
        (二)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中医词汇的翻译
        1. 指称意义不符的情况
        2. 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都不相符的情况
        四、小结
    第四部分:中医英译未来发展构想
        一、强化英译人才的核心作用
        (一) 重视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三) 尽力总结中医翻译理论
        (四) 进一步完善中医标准化翻译
        二、高校的能动作用
        (一) 高校对教师的培养
        (二) 高校对教师的要求
        (三)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
        (四) 高校对学生的要求
        三、国家政策支持
        (一) 中医高等学校现状
        (二) 解决办法
        (三) 中医英译的科研现状
        (四) 解决办法
        四、社会的通力协作
        五、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7)古代食疗专篇专着中含药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药膳和食疗的研究现状
    1 药膳研究综述
        1.1 理论研究
        1.2 实验研究
        1.3 临床研究
    2 食疗研究综述
        2.1 理论研究
        2.2 实验研究
        2.3 临床研究
    3 分析与讨论
        3.1 研究现状分析
        3.2 讨论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古今药膳名称的考证
    1 古代药膳出自史籍和经籍而医书中无此说
        1.1 史籍和经籍中药膳为“药”与“膳”的并称
        1.2 最早的食疗专篇专着中的含药食方为临床治病而设,非为养生
    2 现代药膳定义相互矛盾且与食疗关系混淆
        2.1 教材中的“药膳’”与“食疗”
        2.2 专着中的“药膳”与“食疗”
        2.3 辞书中的“药膳”与“食疗”
        2.4 科技名词术语中的“药膳”与“食疗”
        2.5 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中的“药膳”
    3 为避“药”字,起初经营者不以“药膳”为名
    4 讨论
        4.1 药食同源与药食有别
        4.2 毒药治病与膳为美食
    5 小结
        5.1 药膳应属临床营养学范畴,为医疗行为
        5.2 现行“药食同源”名单不适宜家庭和商业操作
        5.3 历代古医书中无“药膳”说法,但有以药入食记载
第二部分 以药入食记载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
        1.3 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
        2.1 唐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
        2.2 宋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
        2.3 元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
        2.4 明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
        2.5 清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
    3 分析
        3.1 食疗本草和食疗方含药概况
        3.2 各朝代所用药物在当时属药属食情况
        3.3 食疗专篇专着中所含药物总体情况
        3.4 有毒药物的应用
        3.5 含药食疗方的特点
    4 小结
第三部分 以药入食相关问题的探讨
    1 药物混用情况的考证
        1.1 苍耳子/草的误用
        1.2 木通的品种混淆
        1.3 吴茱萸与食茱萸的混淆
        1.4 小结
    2 服食风气对食方中石药应用的影响
        2.1 服食的产生与发展
        2.2 各代食方中石药的应用情况
        2.3 石药入食的利弊
        2.4 小结
    3 药食并用商品化的源流
        3.1 药食并用商品化产生并盛行于宋代
        3.2 元代及其以后药食并用商品化概况
        3.3 小结
    4 以药入食安全性的探讨
        4.1 现代“药食同源名单”中物品的性味及毒性分析
        4.2 古代“药食同源名单”中物品的性味及毒性分析
        4.3 “药膳”产业需求旺盛但问题频发
        4.4 严格把好以药入食关口
        4.5 小结
结语
    1 对以药入食的整体认识
    2 对以药入食的反思
        2.1 以药入食之利
        2.2 以药入食之弊
        2.3 以药入食之建议
    3 对本研究的评价
        3.1 本研究的价值
        3.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论中医方剂学中“气”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运行于体内的人体机能原动力
2症象
3脏腑器官功能
4与疾病有关联的某种气候

(9)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1.2.2 研究思路
        1.2.2.1 理论驱动
        1.2.2.2 摸清家底
        1.2.2.3 找出问题
        1.2.2.4 提出对策
        1.2.3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3.1.2 系统观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4.1.1 单科知识辞书
        4.1.2 多科知识辞书
        4.1.3 百科知识辞书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4.2.1 单科知识辞书
        4.2.2 多科知识辞书
        4.2.3 百科知识辞书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4.3.1 单科知识辞书
        4.3.2 多科知识辞书
        4.3.3 百科知识辞书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4.4.1 单科知识辞书
        4.4.2 多科知识辞书
        4.4.3 百科知识辞书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5.1 辞书内部世界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5.2 语言世界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5.3 辞书外部世界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5.3.6 出版社的意志
        5.3.7 读者需求影响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常见刺法灸法术语英译分布使用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前言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刺法部分
第二部分 灸法部分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知识(概念)汉英小辞典(八)(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药性理论“化痰”类中药功效术语英文翻译研究[D]. 谢望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3]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D]. 赵佩娟. 武汉大学, 2018(12)
  • [4]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D]. 赵晓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5]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D]. 李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6]中医英译史梳理与存在问题研究[D]. 付明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古代食疗专篇专着中含药情况的研究[D]. 范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论中医方剂学中“气”的翻译[J]. 曹凤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1)
  • [9]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
  • [10]常见刺法灸法术语英译分布使用情况的研究[D]. 郭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知识(概念)汉英词典(8)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