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棉花生产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额济纳旗棉花生产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一、额济纳旗棉花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阿斯汉夫[1](2021)在《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增加。自然灾害有空间上的群聚性和时间上的群发性特点,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远远超过发生单一灾害的损失。关于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对于多灾种灾害群的长时间序列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分析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其受灾情况,研究不同孕灾环境、不同承灾体、不同灾情、不同防灾能力的情况下,不同灾害类型程度的耦合方式,可为内蒙古牧区各旗市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供参考。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数据、2000-2019年内蒙古牧区统计年鉴社会经济数据、1900-2010年内蒙古历史自然灾害灾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从自然灾害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作为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自然灾害群类型,并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针对性的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得出结论有:1.根据内蒙古33个牧业旗旱灾、雪灾、风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以及灾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灾情分成5个类型,第一类型为旱灾雪灾为主轻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第二类型为旱灾洪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第三类型为雪灾旱灾风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第四类型为旱灾风灾雪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第五类型为旱灾风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部地区。2.选取内蒙古牧业旗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计算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较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内蒙古牧业旗防灾能力,并分为4个等级,总体上,防灾能力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防灾能力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防灾能力较强、强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4.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人口数量、大小牲畜等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总体上,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东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口、牲畜数量大于西部纯牧业地区。5.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分成5个主要灾害类型的基础上,以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等四个指标作为自然灾害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灾害类型和4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特征,对各牧业旗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灾对策。

李雅旭[2](2020)在《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是国家在世界舞台争取和维护利益的重要手段,边境作为政治和地理相互参与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国家构建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联系的重点区域。内蒙古自治区处在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枢纽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向西和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边境以牧业旗县为主,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多为贫困旗县。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内蒙古边境旗县成为中国与欧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阵地,既有机遇与挑战,又集贫穷与落后于一体,发展具有高度复杂性。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并划分类型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对保持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论、地缘经济学等理论,构建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计算各子系统权重,在收集了2002-2017年空间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各子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并进行旗县发展综合评价,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旗县类型并提出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边境旗县自然环境存在显着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旅游资源整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并有较明显的极化和分散现象,竞争力水平有所提升,东北部和西部旗县竞争力水平较高;社会建设水平空间上看有所提高,较高水平的旗县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完善且有口岸或距口岸较近的旗县;政策支持方面,边境旗县的政策支持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中,大部分旗县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看各旗县发展水平差异较显着,有口岸的边境旗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从时间变化规律上看,自然环境质量主要受15年来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年际变化不大;旅游资源竞争力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大部分旗县的社会建设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东北部部分旗县发展水平降低;边境旗县的政策支持制度逐渐完善;经济发展方面,内蒙古19个边境旗县经济发展水平年际变化较明显。(3)从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看,各旗县综合发展水平随时间变化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各子系统的数值在波动中发展,对综合评价值贡献最大的子系统是经济发展为0.2545;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由2002年的满洲里市发展至2017年的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在边境地区占重要地位;东北部旗县虽然自然环境条件较好,但总体发展水平较差,综合发展的绝对优势地位逐渐下降,中西部旗县社会建设难度较大,发展较慢;优势旗县在空间上零散分布。(4)边境旗县可以划分为牧业型、工矿型、边境口岸型、旅游型、林业型五类,边境口岸型旗县发展较好,比其他类型的边境旗县发展更快。

叶剑锋[3](2020)在《基于分区线性矩法的石羊河-黑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受洪水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洪水主要来源于极端降水。对极端降雨事件发生频率的研究可以为强降雨事件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水利工程设计标准确定提供依据,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的一部分。在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大背景下,中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和发生频率均呈现增加趋势,为自然灾害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然而当下水文频率分析技术并未得到及时更新。过去几十年,基于分区线性矩法的极值降雨频率分析在我国取得了成功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详细介绍了线性矩理论和基于线性矩法的分区频率分析相关原理和流程,以我国西北地区石羊河、黑河流域内乌鞘岭、武威、民勤、祁连等20个气象站1968-2016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将分区线性矩法应用于研究区内极值降雨频率分析中,最终得到各站一整套不同重现期下最大一日、最大三日降雨量的设计值并对设计值结果进行了定量的误差分析。文章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明确了各项观测数据长时间变化的趋势,对分区频率分析方法的前提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所有站点的年均气温序列都通过了95%置信度检验,在1968-2016年间呈现显着上升趋势;绝大数站点的最大一日和最大三日降雨量序列未表现明显趋势。(2)以聚类分析为主要手段,选取经纬度、海拔、年均降雨等作为聚类因子,经过调整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3)采用分区线性矩法对各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进行极值降雨频率分析,通过拟合优度检验确定了三个分区各站最大一日和最大三日降雨量序列拟合最好的频率分布线型,确定了各站各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插值后得到了可视化的极值降雨风险图。结果表明:风险区位置处于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中上游一带。(4)引入蒙特卡洛模拟通过生成模拟样本对设计值的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

李莹[4](2020)在《河西内陆河流域多指数干旱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干旱以及由此引发的旱灾自古以来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些年来,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干旱地区呈现扩大化趋势,干旱化程度也有所加重;干旱不仅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对生态系统、人类生活也有巨大影响。河西内陆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干旱形势复杂多变,对该流域进行干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中国Z指数(CZI)、修正Z指数(MCZI)、Z分数指数(Zscore)、十分位数指数(DI)、正常百分比指数(PN)、降雨异常指数(RAI)7种干旱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趋势特征分析、基于游程理论提取干旱特征变量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旱情资料,从上述7种指数中选择在研究区适用性较好的气象干旱指数;然后基于优选指数,结合流域降水时空变化,从干旱趋势、干旱事件次数、干旱发生频率、干旱强度变化等对方面对研究区的气象干旱特征进行评估;最后采用Copula函数构建综合干旱指数,从气象和水文两个角度综合评价研究区的干旱情况。主要结论有:(1)7种干旱指数在河西内陆河流域的干旱评估表现各不相同,CZI、MCZI、Zscore指数在中下游地区存在无法识别出干旱事件的现象,DI、PN和RAI指数在重度等级以上的干旱评估中存在高估的现象,与灾害大典记载不符。SPI指数不受降雨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在典型干旱年中识别的干旱范围、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实际旱情资料吻合程度较好,最适合在河西内陆河流域进行应用。(2)较短时间尺度的SPI指数对干旱事件响应迅速,能识别出干旱事件的发生;而较长时间尺度的SPI指数能较好地识别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在空间上,也能很好地识别黑河流域下游、马鬃山站的干旱加重趋势;综合多年降水和SPI值变化,未来河西内陆河流域干旱趋势降低,黑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有变湿润的趋势,较长时间尺度的SPI指数能识别出大范围干旱缓和的趋势。(3)以黑河流域上游为例,基于相关性最好的SPI12和SRI12指数,计算两指数的Gringorten经验边缘分布,然后选取Frank Copula联合函数,构建综合干旱评估指数(CDAI),提取干旱特征变量进行研究区的干旱评估。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干旱事件、干旱强度、干旱烈度和干旱历时,CDAI指数对流域气象干旱事件的发生能迅速识别,也能较好地识别水文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可以用来全面地评价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文气象干旱情况。

乔子戌[5](2020)在《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产生了较大影响,全球范围内需水量的大幅增长与水资源的短缺形成了尖锐矛盾,极端水事件发生频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合理调控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针对荒漠绿洲所在流域兼顾植被恢复与农业用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位)联合调控的研究较少。黑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是典型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对黑河流域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在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具有现实意义,亦为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改善提供了参考。本文以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流域—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中下游平原区(上游为山丘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为研究区,在收集整理研究区气象站气象要素、水文站径流要素、张掖和额济纳等市县社会经济、供用水、黑河流域遥感影像、黑河流域地下水埋深等多年年(月)序列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供需水预测,提出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新模式;使用水平衡原理、多目标规划、遗传算法、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等方法,构建水平衡模型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提出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黑河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匮乏,开发利用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用水结构不合理、水利工程等影响大、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机制体系不健全等。2.结合植被面积和盖度与地下水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以及一定的节水措施下,初步预测了研究区未来供需水状况,根据相关规划与文献确定,研究区可供水量为24.6亿m3;2035年需水量为29.25亿m3,其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3.08亿m3、1.59亿m3、1.39亿m3、13.19亿m3(其中额济纳绿洲植被需水量为6.74亿m3),水资源初步平衡分析表明缺水4.65亿m3;2050年需水量为30.46亿m3,其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2.26亿m3、1.84亿m3、1.72亿m3、14.64亿m3(其中额济纳绿洲植被需水量为7.54亿m3),水资源初步平衡分析表明缺水5.86亿m3,研究区供需矛盾突出,缺水量较大,这就需要未来合理调控水资源,解决缺水、生态恢复等问题。3.对黑河流域莺落峡、草滩庄、黑河大桥、正义峡等断面下泄量进行了系统分析,总体上看,近十年黑河流域进入了丰水期,下泄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黑河流域中游水文、气象、供用水等数据,建立了黑河流域中游水平衡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率定,最终得到相关系数为0.8、NSE系数(纳什效率系数)为0.59的黑河流域中游水平衡模型,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莺落峡来水量与正义峡下泄量之间的关系。4.纳入中游水平衡模型,构建了研究区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初步供需水平衡分析显示研究区缺水量较大,因此模型坚持以供定需的原则,协调生态、工业、农业、生活等用水,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利用充分的节水措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实现生态恢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满足各行业发展规模、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经模型运算求解后,提出了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经优化调控后2035年研究区总配水量为24.49亿m3,其中地表水配水量为18.2亿m3,地下水配水量为6.29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配水量分别为8.31亿m3、1.59亿m3、1.39亿m3、13.2亿m3;2050年总配水量为24.6亿m3,其中地表水配水量为18.2亿m3,地下水配水量为6.4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配水量分别为6.53亿m3、1.84亿m3、1.72忆m3、14.51亿m3;经济系统内部工业效益占比逐渐增大,研究区经济效益逐步上升,下游荒漠绿洲区自然绿洲面积不断扩大,基本可以恢复到目标年水平,实现荒漠绿洲区的生态稳定。

陈琪[6](2020)在《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其植被覆盖程度虽然较低,但在抵御西伯利亚寒流和西北风沙入侵中的作用仍然不容小觑。由此,研究分析阿拉善高原植被覆盖、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及气候因素对其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使用野外调查和数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1981-2019年的NOAA-NDVI和MODIS-NDVI遥感数据以及132个地面样方数据,构建了生物量-遥感数据估算模型,完成了阿拉善盟1981-2019年间的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算与预测。通过研究拉善盟植被气候因子、植被NDVI、不同植被类型NDVI、生物量以及生物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在构建生物量-NDVI的各估产模型中,幂函数的相关关系最优,建模决定系数为0.321,平均相对误差(REE)为0.22,均方根误差(RMSE)53.9kg/hm2,模型精度达78%,可应用到实际的遥感估算产量中;(2)1981-2019年阿拉善盟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随时间增长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显着。降水量上升速率达6.5mm/10a,波动范围在32-180mm之间,39年平均值为115.6mm;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由西北到东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多,空间分布呈条带状特征。阿拉善左旗年降水量最高,多年年均降水量为132.4mm;阿拉善右旗次之,年均降水量为124.6mm;额济纳旗的年均降水量最低,为52.2mm。年均温度上升速率为0.24℃/10a,波动范围在8-12℃之间,39年年均温度值为9.9℃;年平均温度较高区域分布在阿拉善中部和东南部,即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区域分布在阿拉善左旗东部的贺兰山以及中部地区、阿拉善右旗的东部山地和南部龙首山和合黎山小气候区、额济纳旗的西部马鬃山地区;(3)1981-2019年阿拉善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年际波动幅度较大,波动范围在0.014-0.055之间,年NDVI平均值为0.028,NDVI值大于平均值的年份有16年,最佳状态下的NDVI均值为0.161。1981-1989年间NDVI均值最大,植被覆盖度较高;1990-1999年植被覆盖度次之;2000年和2001年植被覆盖度很低,长势不好;2000-2009年间NDVI均值增长;2010-2019年NDVI持续增加,这与2002年起当地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和2011年起进行生态奖补政策密切相关。在空间分布上,阿拉善盟NDVI呈典型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阿拉善盟植被整体覆盖程度较差,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额济纳旗NDVI值最小,阿拉善右旗植被生长状况略优于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植被生长状况最好;(4)阿拉善盟植被类型可分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固定沙丘植被、灌丛、草甸8种。1981-2019年NDVI值呈上升趋势的有典型草原、草原化荒漠、固定沙丘和灌丛,上升速率最大的是草原化荒漠和灌丛,速率为0.01/10a;NDVI值呈下降趋势的有典型荒漠、荒漠草原、极旱荒漠和草甸,下降速率最大的是极旱荒漠,速率为0.009/10a;(5)8种植被覆盖类型的NDVI都与年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极旱荒漠与年均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极旱荒漠和草甸NDVI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着,其余6种植被类型的NDVI与年降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除典型荒漠和灌丛,相关性显着;(6)1981-2019年阿拉善盟生物量年际波动幅度较大,39年间的平均生物量为122.59kg/hm2,范围介于80-200 kg/hm2之间。1981-1989年平均生物量最大,1990-1999年次之,这期间生物量年际波动幅度最为剧烈。进入21世纪后生物量变化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说明阿拉善盟植被生长状况变好,这主要与2002年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和2011年实施的“生态奖补”政策有密切的关系。阿拉善盟草场生物量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西部地区生物量有下降趋势,而东部地区生物量则有升高好转的趋势,阿拉善左旗的生物量有明显并且持续的改善;(7)阿拉善盟生物量与年降水量之间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度之间呈不显着负相关。总体来看降水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比温度和生物量的相关性高。阿拉善盟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气候极端,植被稀疏且种类较为匮乏,植被覆盖度较低,进入21世纪后,在政府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和“生态奖补”政策等一系列草地保护和管理的措施下,阿拉善盟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变好,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利用更多的数据资源,结合当下遥感与地理信息的发展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植被覆盖度估算,为阿拉善盟植被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王卫东[7](2019)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驼队贸易是内陆干旱地区特殊商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行商性质的贸易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该种贸易的组织和运行以更大范围的物资流动为基础,以局部地区内部农牧族群之间的物资交换需要为动力。河西走廊西部地区驼队贸易的组织方式和活动特征既是该地区人民为满足物资交换需要而结合区域特征进行探索的结果,又是历史时期该地区多族群文化长期相互交融的产物。驼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游牧区和农耕区之间的活动过程不仅是进行货物的贸易和运输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各族群间进行频繁的经验、技术、文化和人际关系的交流交换的过程。因此,驼队贸易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包含着文化互动、关系交融、经验共享、利害共生的整体交换式的交互行为。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交通环境和特殊的族群分布格局,成为河西走廊西段驼队贸易的显要之区。民国时期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的驼队贸易处于区域间传统农牧商品的交换向西北地区农牧产品交换面向世界贸易体系进行的转换过程中,该种贸易反映出该区域在面向世界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族群交往状态及该区域与更大区域之间的关联。

梁宇舒[8](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文中认为针对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乡土建造范式的转型和传统的失语等当代乡土景观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视线聚焦于内蒙古自治区,在梳理了蒙古族聚落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作为独特性的案例研究。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乡村牧区的田野调查,在追溯阿拉善蒙古游牧社会变迁历史语境的基础上,结合样本和史料考证,梳理了阿拉善住宅空间形式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而明确了变迁动因及阐释了形式变迁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关系。本研究亦旨在通过解析“过去”而服务于“当代”。本文对当代牧民家庭生活空间进行了类型学的分析及观察,并对急速变革下的乡土住宅困境进行反思,试图为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论文主体围绕“样本-语境-传承-演变-困境-启示”的线索展开,第2章通过对阿拉善盟境内20个苏木镇中150个乡土住宅样本的考察,其中包括对一个牧业型嘎查和一个半农半牧型聚落100%的取样,以及对24个典型样本的详细测绘,进行了一手资料的详实整理;第3章以语境为主题,历时性追溯了阿拉善游牧社会的变迁过程,提出三个历史节点,明确变迁动因;第4章以空间传承为主题,三个历史节点为对应,阐释了农牧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过程,并基于150个大样本绘制了住宅空间形式演变图;第5章以空间演变为主题,以建筑学的类型分析方法对当代牧民乡土住宅进行处理,并从牧民家庭空间的微妙变迁洞察牧民生活及身份的变迁;第6章以当代困境为主题,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阿拉善当代乡土建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2014-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政策过程中乡土住宅实践过程及居民反馈的记录,对农牧区实践过程所面临的文化能源双重困境进行反思;最后,本文在传统话语的当代视野下,提出关于内蒙古乡土住宅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孙长虹[9](2018)在《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埋深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准确监测额济纳旗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有助于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研究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对地下水埋深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期望为额济纳旗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与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自额济纳旗实施生态输水十多年以来,研究区植被种类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呈现良好态势。鉴于研究区生态环境所出现的良好改观,利用ARCGIS、ENVI和EXCEL软件工具对2000-2015年额济纳旗的植被地上生物量、地下水埋深以及气象数据(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以及年积温)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借助于SPSS软件工具中的回归分析法对2000-2015年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以及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讨论,结论如下:(1)2000-2015年16年中,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利用研究区的地面实测样方地上生物量数据和NDVI数据建立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得到三次回归方程为最佳估算模型,R2为0.776,2000-2015年来的实测值与估算值之间的总体平均误差系数为23.6%。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植被地上生物量为1.941×1012g,最低值出现在2002年为1.918×1012g,最高值出现在2015年为1.992×1012g。(2)从时间角度来分析,额济纳旗2000-2015年的年平均地下水埋深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总体变化趋势呈现3个变化阶段:2000-2010年地下水埋深以0.0139m/a的速率减小;2010-2014年地下水埋深以0.004m/a的速率增加;2014-2015年地下水埋深以0.14m/a的速率减小。从空间角度来分析,额济纳旗2000-2015年的地下水埋深分布相对较浅的两个观测井是13号井33号井,地下水漏斗处于苏苏木策克嘎查(北约5km)达布套海(06号井)四周。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之间呈现正相关(R2=0.222,F=3.996),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与植被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3)1966-2015年以来的50年中,额济纳旗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增加趋势,而年降雨量与年日照时数呈现减小趋势。典型时间年份2000-2015年中,研究区的年平均气温与年累计降雨量呈现增加趋势,有利于植被生长,相应的地上生物量也会增加,而年累计日照时数却呈现减少趋势。年平均温度、年积温与植被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度(R2=0.422,F=10.237、R2=0.3819,F=8.649)大于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与植被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度(R2=0.267,F=5.112、R2=0.206,F=3.629),因此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年际尺度上影响额济纳旗地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徐若秋扬[10](2017)在《东居延海面积变化及湖泊蒸发量的计算》文中指出干旱地区占世界面积的33%,而水资源短缺作为一个显着的胁迫因子,导致了干旱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激烈竞争,显着表现在流域盆地下游尾闾湖的周边变化。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额济纳旗绿洲是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独特的生态屏障和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防线,尾闾湖东居延海对于阻挡沙漠的推移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中游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黑河下游东居延海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萎缩,至1995年完全干涸,额济纳旗绿洲生态环境也出现明显恶化。自2000年水利部开始实施黑河流域治理项目和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严格配置各水文断面下泄水量,至2015年狼心山下泄水量累计达88.81亿立方米,入湖水量累计8.19亿立方米,对东居延海水面面积和额济纳旗绿洲的植被生长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恢复产生了重大作用。遥感技术具有感测范围大、信息大和更新时间快等特点,本文借助遥感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选择了空间分辨率较大(30m)的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利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SEBS模型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法MNDWI进行计算,反演和提取了2002-2015年下游主要地区蒸发量及东居延海的水面面积,结合下泄水量、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黑河流域调水管理后下游生态环境变化和恢复情况。本文研究发现,2002-2015年间,随着狼心山水文断面下泄水量和入湖水量的增多,东居延海水面面积和水面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分别逐渐稳定在40km2和0.9亿立方米上下,额济纳旗绿洲NDVI值也有所增大。本文亦根据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与蓄水量和水面面积与水面蒸发量的关系获得东居延海所需的生态补水量。在讨论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与生态指标相关关系中得到,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与水文因素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水面蒸发量自2005年大于入湖水量,气象因素中平均相对湿度、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中经济成分与生态指标相关关系更好。黑河流域治理与水量调度管理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案例,本文直观上展现了治理以来黑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对干旱地区尾闾湖及周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二、额济纳旗棉花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额济纳旗棉花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第3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组成要素区域差异分析
    3.1 自然灾害灾情区域差异
        3.1.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1.2 旱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3 雪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4 风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5 洪涝灾害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6 自然灾害群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2 孕灾环境敏感度区域差异分析
        3.2.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2.2 孕灾环境要素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3.2.3 灾害类型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3.3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3.3.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3.2 人口区域差异分析
        3.3.3 牲畜区域差异分析
        3.3.4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3.4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3.4.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4.2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
第4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区域特征研究
    4.1 自然灾害系统灾害群耦合协调性模型建立
    4.2 自然灾害群空间分布特征
    4.3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边境贸易理论
        2.1.4 地缘经济学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熵值法
        2.2.4 GIS空间分析
        2.2.5 聚类分析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资源条件
        3.1.3 社会经济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评价指标的含义
        3.3.3 评价体系的构建
4 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
    4.1 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单因素指标评价
        4.1.1 内蒙古边境旗县自然环境评价
        4.1.2 内蒙古边境旗县旅游资源评价
        4.1.3 内蒙古边境旗县社会建设评价
        4.1.4 内蒙古边境旗县政策支持评价
        4.1.5 内蒙古边境旗县经济发展评价
    4.2 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
        4.2.1 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的时空演化
        4.2.2 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的地域差异格局
5 内蒙古边境旗县类型划分
    5.1 类型划分原则
    5.2 内蒙古边境旗县类型划分
    5.3 发展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分区线性矩法的石羊河-黑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说明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数据说明
    1.4 文章内容构成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原理介绍
    2.1 流域区域化方法和相关原理介绍
        2.1.1 常用的流域区域化方法
        2.1.2 聚类分析分类
        2.1.2.1 划分聚类
        2.1.2.2 层次聚类
        2.1.3 聚类结果评估方法
        2.1.3.1 间隔统计量法
        2.1.3.2 轮廓系数
    2.2 线性矩的定义及在频率计算中的应用
        2.2.1 概率权重矩与线性矩的关系
        2.2.2 线性矩的特性
        2.2.3 样本线性矩计算方法
        2.2.4 常用频率分布曲线的线性矩
        2.2.5 线性矩系数图
    2.3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
        2.3.1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的原理和相关假设
        2.3.2 对分区线性矩法前提和假设的检验方法
        2.3.2.1 平稳性检验方法
        2.3.2.2 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划分合理性检验方法
        (1)不和谐性检验方法
        (2)异质性检验方法
第3章 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的石羊河-黑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
    3.1 分区频率分析步骤
    3.2 气象要素空间分布可视化分析及平稳性检验
        3.2.1 气象要素的可视化分析
        3.2.2 流域各气象因子平稳度检验
    3.3 基于聚类分析的研究区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划分
        3.3.1 聚类指标选取
        3.3.2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3.3 聚类算法的实现和聚类结果
        3.3.3.1 K-Means聚类结果
        3.3.3.2 层次聚类结果
        3.3.4 分区的不和谐性检验与异质性检验
        3.3.4.1 不和谐性检验结果
        3.3.4.2 异质性检验结果
    3.4 分区频率分布线型选取及拟合优度检验
        3.4.1 待选分布线型确定
        3.4.2 拟合优度检验
        3.4.2.1 最大一日降雨量序列
        3.4.2.2 最大三日降雨量序列
    3.5 各站不同重现期极值降雨设计值估计
        3.5.1 确定各区域增长曲线
        3.5.2 确定各重现期对应降雨量设计值
        3.5.2.1 最大一日降雨量设计值
        3.5.2.2 最大三日降雨量设计值
    3.6 极值降雨风险可视化图
第4章 研究区各站极值降雨量设计值误差分析
    4.1 传统精度评价的局限性
    4.2 引入蒙特卡洛模拟的设计值精度评价方法
    4.3 设计值误差分析结果
第5章 总结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河西内陆河流域多指数干旱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象干旱指数及其应用
        1.2.2 综合干旱指数及其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特征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研究数据
3、研究方法
    3.1 常用的干旱指数
    3.2 干旱特征变量提取
    3.3 干旱特征分析方法
        3.3.1 趋势检验法
        3.3.2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
        3.3.3 空间插值法
    3.4 综合干旱指数构建
4、多指数适用性研究
    4.1 干旱等级划分
    4.2 多个干旱指数的对比分析
        4.2.1 指数数值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趋势特征分析
        4.2.4 干旱事件次数分析
        4.2.5 干旱历时分析
    4.3 典型干旱年分析
        4.3.1 1962年干旱分析
        4.3.2 1985 年干旱分析
    4.4 小结
5、基于最优指数的研究区干旱评估
    5.1 研究区降水量特征
    5.2 SPI指数估算
        5.2.1 月尺度SPI指数估算
        5.2.2 年尺度SPI指数估算
    5.3 基于SPI指数的干旱评估
        5.3.1 干旱趋势
        5.3.2 干旱事件次数
        5.3.3 干旱发生频率
        5.3.4 干旱强度
    5.4 小结
6、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研究区干旱评估—以黑河流域上游为例
    6.1 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滞后关系
    6.2 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
        6.2.1 边缘函数的选择
        6.2.2 Copula函数的选择
        6.2.3 综合干旱指数的计算
    6.3 综合干旱指数的性能及应用
        6.3.1 相关性分析
        6.3.2 干旱趋势分析
        6.3.3 干旱特征变量分析
        6.3.4 对比分析
    6.4 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5)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3.1 调控范围
        1.3.2 调控目标与模式
        1.3.3 调控方法
        1.3.4 调控优缺点总结
    1.4 研究思路、水平年、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水平年及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划分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地形地貌
    2.4 水文气象
    2.5 水文地质
    2.6 社会经济
3 数据来源与使用的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气象数据
        3.1.2 水文数据
        3.1.3 矢量与遥感影像数据
        3.1.4 社会经济数据及供用水数据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2.1 数据时间序列统一
        3.2.2 缺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2.3 水文气象因子分析方法
        3.2.4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3.2.5 供需水预测
    3.3 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
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供需水预测及调控模式
    4.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3 供需水预测
        4.3.1 供水预测
        4.3.2 初步需水预测
    4.4 供需平衡初步分析
    4.5 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式
        4.5.1 调控目标
        4.5.2 调控维度
        4.5.3 调控模块
        4.5.4 调控机制
5 黑河流域中游水平衡模型的构建
    5.1 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分区
    5.2 径流变化与地下水循环特征
        5.2.1 径流变化特征
        5.2.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5.3 中游水平衡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3.1 模型构建
        5.3.2 模型识别及结果分析
6 黑河流域中下游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构建与水调控
    6.1 黑河流域下游概况
    6.2 黑河流域下游水资源分区
    6.3 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目标
        6.3.1 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6.3.2 现状生态耗水
        6.3.3 额济纳绿洲生态恢复基准参考年生态需水
        6.3.4 额济纳绿洲不同水平年生态需水目标
    6.4 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的构建
        6.4.1 水资源供需节点
        6.4.2 模型构建概述
        6.4.3 底层模型构建
        6.4.4 顶层模型构建
    6.5 模型求解
        6.5.1 模型基本数据
        6.5.2 模型求解流程
    6.6 调控结果与分析
        6.6.1 2035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结果
        6.6.2 2035年调控合理性分析
        6.6.3 2050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结果
        6.6.4 2050年调控合理性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植被NDVI与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生物量与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条件
    2.3 气候概况
    2.4 水文条件
    2.5 植被与土壤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地面样方数据
        3.1.1 地面样方数据来源
        3.1.2 地面样方数据处理
    3.2 NDVI数据
        3.2.1 NDVI数据来源
        3.2.2 NDVI数据处理
    3.3 生物量数据
        3.3.1 生物量模型建立
        3.3.2 生物量模型验证
    3.4 植被类型数据
    3.5 气象数据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一元线性趋势回归分析
    4.2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4.3 简单相关分析
    4.4 偏相关分析
    4.5 最大值合成法(MVC法)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1981-2019年阿拉善盟气象因子时空特征分析
        5.1.1 阿拉善盟气象因子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5.1.2 阿拉善盟气象因子空间分布特征
    5.2 1981-2019年阿拉善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5.2.1 阿拉善盟植被覆盖整体变化情况
        5.2.2 阿拉善盟植被覆盖逐年变化情况
        5.2.3 阿拉善盟植被覆盖年代变化情况
    5.3 阿拉善盟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情况
        5.3.1 阿拉善盟不同植被类型统计
        5.3.2 阿拉善盟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情况
        5.3.3 不同植被类型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5.4 1981-2019年阿拉善盟生物量时空特征分析
        5.4.1 阿拉善盟生物量年际变化
        5.4.2 阿拉善盟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
    5.5 1981-2019年阿拉善盟生物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5.5.1 阿拉善盟生物量对降水量的响应
        5.5.2 阿拉善盟生物量对温度的响应
第六章 讨论
    6.1 阿拉善盟植被覆盖动态
    6.2 气候波动对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影响
    6.3 阿拉善盟植被生物量动态
        6.3.1 生物量估算值的比较
        6.3.2 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6.4 气象因子对阿拉善盟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6.4.1 降水波动对阿拉善盟生物量的影响
        6.4.2 气温波动对阿拉善盟生物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一) 驼队贸易的限定
        (二) 研究区域的限定
        (三) 研究时间段的限定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近代驼队贸易的研究
        (二) 关于河西走廊商业贸易与族群交往的关系研究
        (三) 关于物品流动中族群交往的研究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材料
        (二) 研究内容介绍
第一章 马鬃山及其周边的驼队贸易传统
    一、马鬃山及周边地区的族群生计
        (一) 生态环境
        (二) 社会状况
        (三) 族群生计状况
    二、马鬃山及周边地区的驼队贸易
        (一) 商业条件
        (二) 商业特征
        (三) 驼队贸易
    三、驼队贸易中的驼队
        (一) 驼队的组织与分工
        (二) 驼队的运输与贸易
    四、小结
第二章 驼队贸易中的活动、空间和商业网络
    一、驼队活动
        (一) 驼队活动周期
        (二) 运输时期的驼队活动
        (三) 放场时期的驼队活动
    二、驼队活动空间
        (一) 驼道空间环境
        (二) 驼道道路网
    三、驼队贸易中的商业网络
        (一) 区域内商业网络
        (二) 跨区域商业网络
        (三)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方市场
    四、小结
第三章 驼队贸易中的多族群交往与文化交流
    一、驼队贸易中的族群交往
        (一) 驼队贸易的社会关系基础
        (二) 驼道中的族群交往
    二、它队贸易中的文化交流
        (一) 驼队活动中的多族群文化互动
        (二) 驼队贸易中的跨区域文化交融
    三、小结
第四章 驼队贸易的衰落
    一、驼队贸易衰落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 社会秩序保障缺失
        (二) 驼道治安混乱
        (三) 商业空间的萎缩
    二、驼队贸易衰落的区域经济因素
        (一) 区域经济局限
        (二) 区域社会经济危机
    三、驼队贸易衰落中的其他因素
        (一) 驼队贸易的局限
        (二) 商业格局变革的影响
        (三) 现代运输手段的影响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2 语境
        1.2.1 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
        1.2.2 我国乡土住宅建造范式的转变和传统的失语
        1.2.3 内蒙古在上述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1.3 研究选题与概念
        1.3.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居所的一般性特点及现状
        1.3.2 阿拉善盟作为特殊性案例
        1.3.3 研究范围界定
        1.3.4 乡土建筑与“传统”
        1.3.5 传承与演变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5.1 西方乡土建筑的研究:强调问题而非类别
        1.5.2 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外部视角到当代变迁
        1.5.3 地方性文本:蒙古学、阿拉善蒙古及蒙古族聚落研究
    1.6 研究路径与方法
        1.6.1 理论路径:“传统”的认识论
        1.6.2 实证方法:空间的“观察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取样与阅读
    2.1 阿拉善盟概况
    2.2 调研及取样过程
        2.2.1 调研过程
        2.2.2 取样过程
        2.2.3 取样特点
        2.2.4 150个大样本及24个典型样本
    2.3 重点取样地区概况
        2.3.1 巴丹吉林嘎查:依沙傍“海”的散居聚落
        2.3.2 贡呼都格嘎查:由移入汉族构成的半农半牧聚落
        2.3.3 鄂门高勒嘎查:没落的“圣地”
    2.4 典型样本阅读
        2.4.1 样本001:未建完的家(蒙古族)
        2.4.2 样本002:布仁巴图的家(蒙古族)
        2.4.3 样本003:两兄弟的家(蒙古族)
        2.4.4 样本004:巴书记的家(蒙古族)
        2.4.5 样本005:有圆形土房的家(蒙古族)
        2.4.6 样本006:玩猫的小孩家(蒙古族)
        2.4.7 样本007:江老三的家(蒙古族)
        2.4.8 样本008:敖包湖畔的家(汉族)
        2.4.9 样本009:巴雅尔的家(蒙古族)
        2.4.10 样本010:三个人的家(蒙古族)
        2.4.11 样本011:范老板的家(汉族)
        2.4.12 样本012:银德尔图湖畔的家(蒙古族)
        2.4.13 样本013:嘎查长的家(蒙古族)
        2.4.14 样本014:守护庙的哈斯家(蒙古族)
        2.4.15 样本015:老刘家的老房子(汉族)
        2.4.16 样本016:玛希的家(蒙古族)
        2.4.17 样本017:喇嘛住宅改造的家(蒙古族)
        2.4.18 样本018:独居的老阿玛家(蒙古族)
        2.4.19 样本019:戈壁上的家(蒙古族)
        2.4.20 样本020:半农半牧聚落——老郭家(汉族)
        2.4.21 样本021:半农半牧聚落——高师傅家(汉族)
        2.4.22 样本022:半农半牧聚落——面向耕地的家(汉族)
        2.4.23 样本023:半农半牧聚落——叶文家(汉族)
        2.4.24 样本024:半农半牧聚落——大砖瓦房的家(汉族)
第3章 阿拉善地区游牧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1700s-1900s)
    3.1 地理形成与部落源起(-1697)
    3.2 满族的统治(1697-1912)
        3.2.1 盟旗制度:阿拉善旗和定远营的设立
        3.2.2 联姻政策:阿拉善王府的再建
        3.2.3 宗教政策:寺庙的林立及喇嘛的定居
        3.2.4 互市贸易:买卖空间的叠加
    3.3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1902-1961)
        3.3.1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
        3.3.2 汉族由依附到本土化的过程
    3.4 社会主义“集体化”到牧场“私有化”(1949-1990)
        3.4.1 集体化与农牧合作社
        3.4.2 私有化与畜牧业承包责任制
    3.5 本章小结:三个历史节点
第4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形式传承及其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4.1 游牧社会的初始期:从各族“轮替争占”到蒙古族“大规模驻牧”
    4.2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偏离期:从“庐帐万余”的蒙古包到蒙古贵族的三合院
        4.2.1 案例一:定远营城内的民居院落
        4.2.2 案例二:昭化寺周边的喇嘛住宅
        4.2.3 小结:自上而下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偏离
    4.3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质变期:从蒙古包到土坯房
        4.3.1 蒙古族住宅的吸收式演化
        4.3.2 受满清官式住宅的影响
        4.3.3 汉族住宅的适应性转变
        4.3.4 植入式住宅受蒙地的影响
        4.3.5 小结:自下而上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质变
    4.4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定型期:从聚落到家庭式牧场
        4.4.1 农牧业聚落的形成及功能的分化
        4.4.2 家庭式牧场和围栏的出现
        4.4.3 小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空间实践及定居身份的形成
    4.5 本章小结:空间形式和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第5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与家庭空间变迁
    5.1 阿拉善地区晚期定居聚落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
        5.1.1 聚落空间类型分析
        5.1.2 主体建筑结构类型分析
        5.1.3 主体建筑平面类型分析
        5.1.4 附属建筑关系类型分析
        5.1.4.1 替换型
        5.1.4.2 共生型
        5.1.4.3 扩张型
    5.2 日常定居空间中的“游牧性”(身份的保留)
        5.2.1 家的范围、圈层与边界
        5.2.2 功能布局:一些隐藏的空间规则
        5.2.3 现代住宅外壳包裹下的空间与身份追忆
    5.3 “游牧性”空间的当代转向(身份的重构)
        5.3.1 住宅形式由独立、散落、开敞向围合式的转变
        5.3.2 日常生活高度的上升及仪式空间的萎缩
        5.3.3 蒙古包:由早期居住到当代旅游的功能替换
    5.4 本章小结:蒙古族牧业家庭关系的变迁
第6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当代困境(2002-2017)
    6.1 阿拉善生态移民举措及农牧区住宅现状(2002-2012)
    6.2 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概况(2014-2017)
    6.3 阿拉善地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乡土住宅改造记录
        6.3.1 入场:新村的示范建设
        6.3.2 正式:危旧建筑的大量改造
        6.3.3 高潮:土坯房的地毯式拆除
        6.3.4 补救:十个全域旅游示范点的开发
        6.3.5 反馈:居民的采访及各方的立场
    6.4 本章小结:批判与反思
第7章 结语:传统视野下内蒙古乡土住宅的启示
    7.1 从浪漫走向现实
    7.2 从象征走向细部
    7.3 从固有走向变化
    7.4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大样本信息表(150 处)
附录B 阿拉善盟左旗政府加快实施农牧区危旧房改造若干政策(2016)
附录C 基于文化传承的阿拉善乡土住宅绿色实践探索
附录D 阿拉善地区农牧区危旧建筑改造及新建研究报告(201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埋深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植被状况
    2.2 研究区地理位置
    2.3 研究区地形地貌
    2.4 研究区气候状况
    2.5 研究区水文水资源状况
    2.6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样方实测数据
        3.1.2 遥感数据
        3.1.3 地下水埋深数据
        3.1.4 气象数据
    3.2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动态遥感估算研究
    4.1 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4.1.1 地面实测数据
        4.1.2 遥感数据
        4.1.3 模型建立
    4.2 结果分析
        4.2.1 时间变化分析
        4.2.2 空间变化分析
第五章 植被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
    5.1 额济纳旗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特征
    5.2 额济纳旗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
        5.2.1 地下水埋深空间插值方法的选取
        5.2.2 额济纳旗地区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5.3 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关系
第六章 植被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气候因素的分析方法
    6.2 额济纳旗1966-2015年气侯变化的总体特征
        6.2.1 额济纳旗1966-2015年气温的变化特征
        6.2.2 额济纳旗1966-2015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
        6.2.3 额济纳旗1966-201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6.3 典型时间2000-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
        6.3.1 额济纳旗2000-2015年气温的变化特征
        6.3.2 额济纳旗2000-2015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
        6.3.3 额济纳旗2000-201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6.3.4 额济纳旗2000-2015年积温的变化特征
    6.4 植被地上生物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东居延海面积变化及湖泊蒸发量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应用遥感技术提取水体与湿地草甸
        1.3.2 应用遥感技术估算地表蒸散发量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2 黑河流域水量调度及生态水文环境
        2.2.1 黑河流域水量调度概况
        2.2.2 水文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地下水
    2.3 额济纳旗绿洲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数据及其处理
        3.1.1 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3.1.2 DEM数字高程数据
        3.1.3 气象数据
        3.1.4 水文数据
        3.1.5 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2 植被指数
        3.2.1 主要植被指数介绍
        3.2.2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3.3 SEBS模型概述
        3.3.1 表面能量平衡方程
        3.3.2 基于Landsat数据的SEBS模型
    3.4 水体信息提取
第4章 东居延海水面面积、蒸发及来水量影响
    4.1 东居延海水面面积变化
    4.2 东居延海水面蒸发变化
        4.2.1 计算过程
        4.2.2 东居延海水面蒸发变化
    4.3 东居延海水面面积、蒸发与地表来水量关系
        4.3.1 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与地表来水量
        4.3.2 东居延海蒸发与地表来水量
        4.3.3 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与蒸发
    4.4 东居延海生态补水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河分水后下游综合状态浅析
    5.1 入湖水量与东居延海
    5.2 下泄水量与额济纳旗绿洲
        5.2.1 额济纳旗绿洲NDVI
        5.2.2 水量差与生态指标
    5.3 气候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的相关关系
        5.3.1 气候因素相关
        5.3.2 社会经济发展相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额济纳旗棉花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D]. 阿斯汉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内蒙古边境旗县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李雅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于分区线性矩法的石羊河-黑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D]. 叶剑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河西内陆河流域多指数干旱特征分析[D]. 李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5]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D]. 乔子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D]. 陈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D]. 王卫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D]. 梁宇舒. 清华大学, 2019(02)
  • [9]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埋深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孙长虹. 西北大学, 2018(01)
  • [10]东居延海面积变化及湖泊蒸发量的计算[D]. 徐若秋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标签:;  ;  ;  ;  ;  

额济纳旗棉花生产气候资源优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