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器

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器

一、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齐[1](2020)在《冻融、碳化、氯离子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桥可靠度分析》文中提出在服役环境中腐蚀因素的不断侵袭与运营荷载不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问题成为工程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耐久性评定与可靠性分析,不仅能够揭示结构服役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便于科学合理的安排维修养护资源,而且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结构设计。服役环境中多种腐蚀因素(如冻融、碳化、氯离子侵蚀等)的作用使得结构材料性能发生劣化,最终导致抗力衰退,耐久性寿命降低,给桥梁的安全运营带来隐患。本文立足于我国华北地区多腐蚀因素的环境,考虑既有混凝土梁桥受弯抗力随时间衰退效应,建立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受弯抗力时变模型,通过求解耐久性极限状态方程,计算既有桥梁的动态可靠指标;该方法与现行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方法相协调。本文首先系统分析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主要腐蚀因素(冻融、碳化、氯离子侵蚀)及其作用机理,其中重点讨论腐蚀因素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考虑多腐蚀因素的服役环境,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钢筋截面积退化规律,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精细化建模,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探究了锈蚀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系数的退化模型,最终建立多因素腐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简支梁桥受弯抗力退化模型。本文基于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建立了汽车荷载在桥梁服役期的概率分布模型;基于车辆荷载实测调查资料,对107国道萝岗段汽车荷载效应分析,建立了实测荷载在桥梁服役期的概率分布模型。在抗力退化模型与荷载概率模型基础上,运用可靠度理论将随机过程变量化,采用一次二阶矩方法求解结构动态可靠指标。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JC法求解桥梁结构动态可靠指标的计算程序,对一工程实例进行动态可靠指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王军[2](2019)在《缓释型融冰雪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沥青路面冬季容易在路表和桥面形成厚度薄且光滑“黑冰”现象(black ice/dark ice),造成路面抗滑性能的下降,影响路面行车安全的问题,采用主动型融冰雪技术,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缓释型融冰雪剂,从而降低路面冰点并起到融冰雪作用。针对当前进口融冰雪添加剂对路面性能影响规律不明确、材料成本较高等问题,开展基于提高路表融冰雪性能的超薄铺装关键技术研究,对于改善超薄铺装材料的融冰雪能力,提高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国内外已有的融冰雪剂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新型缓释型融冰雪剂的设计理念,开发LX-Ⅰ型融冰雪剂产品,并建立了融冰雪剂产品的技术指标体系;针对融冰雪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厚度等不同需求,开展两种融冰雪沥青混合料(AFC-10和AFC-13)的设计。并对其短期及长期路用性能进行评价,探明融冰雪AFC(Anti-freezing Concrete)混合料随融冰雪剂析出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了AFC-10和AFC-13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设计及性能指标体系。基于冬季气候特点,通过采用低温雨雾结冰试验、冰层界面拉拔试验、破冰试验以及低温抗滑试验融冰雪性能评价方法,建立了AFC沥青混合料的融冰雪性能评价体系;建立了融冰雪沥青路面铺装的指标体系及验评标准,包括LX-Ⅰ型融冰雪剂的性能指标体系、融冰雪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性能指标体系以及融冰雪沥青路面施工验评标准。采用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相比传统的被动型撒融雪剂的冬防技术,融冰雪沥青路面具有主动型的融冰雪效果,提高了冬季行车安全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且减少了融冰雪剂对环境的污染和桥梁等构造物的腐蚀;与抗冰冻涂层相比,能够降低施工次数,减少了养护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环保效益。

王瑜,郭强[3](2018)在《掺加复合型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文中认为路面情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道路通行安全性。对于沥青路面,冬季积雪结冰现象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并有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故路面积雪问题的处理时道路管理部门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介绍一种掺加复合融雪剂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借助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将复合融雪剂掺入混合料中,得到相关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相关的成型工艺。试验结果发现,复合融雪剂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各性能指标的影响有限,但可明显提升混合料的融雪能力及高温稳定性。因此,针对沥青路面在冬季下雪结冰的问题,建议掺入复合型融雪剂,为减小沥青路面交通事故概率的发生提供方法。

喻国平[4](2018)在《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近40%的货物通过高速公路实现流转,高速公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隧道处于道路交通的关键连接点,而隧道口是由敞开段的高速公路向全封闭隧道过渡的关键位置,堪称道路交通的“咽喉”。由无冰雪路面行驶到结冰的路面时,司机往往对隧道口行车困难估计不足造成交通事故进而引发交通阻塞,因此隧道口成为国内外寒冷地区和冻雨地区除雪去冰的关键部位之一,控制隧道口处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对于整体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保持交通畅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通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融雪化冰系统提供电能。本课题研究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底部铺设碳纤维发热线,通过碳纤维发热线散发的热量传递到路面进行融雪化冰。沥青混凝土起到传递力量载体的作用,研究沥青混凝土的导热性对其温度场变化的研究很有必要,实验得到沥青混凝土的热阻为0.0081(m2?K)/W,导热系数为6.1019W/(m?K)。碳纤维发热线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布设间距对融雪化冰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碳纤维发热线的发热半径,发现碳纤维发热线的布设间距与热流密度存在如下关系式:f(x)=2ln(-36.1427+0.2926x)。分析了各种环境因素对融雪化冰各个阶段的影响,并用加热均匀系数具体量化了加热均匀性,发现加热均匀性主要受布线间距的影响,布线间距越大加热均匀性越差;通过不同布线形式对融雪化冰的影响对比,认为布线形式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环境温度对融雪化冰升温阶段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越低,升温阶段的时间越长;热流密度主要影响融雪化冰融化阶段的时间,热流密度越大,融化阶段的时间越短。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给出了如何计算融雪化冰系统的最大耗电功率,同时结合工程所在地气候确定的风电和光电发电比例,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发电功率和光伏电池组单元发电功率推算出所需的风机和光伏电池的数量。

张一龙[5](2018)在《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文中提出你是谁?一块乌黑的煤炭,还是一朵雪白的浪花?一缕金色的阳光,还是一阵浑黄的狂风,抑或一股琥珀般的油液?这些都不重要,你终究是一道激射的电流,仿佛锃亮的钢鞭截断黑暗,从此百川归海,千万里追寻澄澈初心。——题记第一章决战前后持续多日的攻击之后,终于迎来决战时刻。一轮冷月高挂空中,寒风凛冽。附近村庄的百

闫青青[6](2015)在《液态融冰雪剂洒布机设计及洒布性能分析》文中提出液态融冰雪剂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融冰雪剂涂层,其高效的融冰雪效果、较长的使用周期和低成本,使其在道路养护市场有很广阔的前景。课题组在对国内外融冰雪剂洒布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液体融雪剂洒布系统。由于使用季节的局限性,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将工作装置与行驶装置分离,做成车载式洒布机。本文针对该洒布机主要做以下几点研究。(1)借鉴已有的先进技术,对融冰雪剂洒布机进行结构设计和动力系统选型。结构设计包括搅拌系统、输送系统、喷洒系统和机架设计,动力系统选型包括搅拌用电动机与减速器、输送泵、空压机和独立于载车的发电机选型。(2)分析了纵向洒布均匀度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策略。结合洒布机动力特性,选择基于输送泵转速的流量控制方式,提出控制纵向洒布均匀度的方案,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以设计思路为主,以流程图的形式表达,并对关键子程序进行详细分析,硬件设计包括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的设计。(3)运用欧拉法分析输送管路流量、过流断面的平均流速变化、管路沿程损失和三种管路局部损失,并对横向洒布均匀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结果,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输送管路和喷洒系统进行流场仿真,分析横向洒布均匀性,提出改进意见,并验证改进意见的合理性。

付靖宜[7](2015)在《包覆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融冰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路面在冬季易积雪结冰,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掺加氯盐类融冰剂的蓄盐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主动融雪化冰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氯盐融冰剂的掺入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同时随着氯盐融冰剂的溶解析出也会降低沥青路面的融雪化冰性能。如何降低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延长其融雪除冰效果,对于蓄盐沥青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有机包覆的方法制备了包覆氯盐融冰剂,对包覆氯盐融冰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类型有机物包覆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融冰性能及其长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将不同类型包覆剂对氯化钠或氯化钙进行包覆处理,制备出了包覆氯盐融冰剂。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包覆剂可以较好地包覆在氯盐颗粒的表面,包覆剂用量越多,包覆程度越好。包覆剂C1、C2制备的融冰剂包覆层较厚,而包覆剂C3则在氯化钠颗粒表面呈现较薄的包覆层;溶液冰点测试表明,采用氯化钠作为融冰盐制备的融冰剂氯离子释放更为缓慢,包覆剂C1制备的融冰剂溶液冰点较高,缓释性能更好,而随着包覆剂掺量的增大,溶液冰点逐渐升高,缓释性能也逐渐增强。(2)包覆氯盐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的高温、低温性能影响不大,而掺加纯氯盐的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则明显降低,表明氯盐对沥青混凝土高温、低温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包覆来改善。有机物的包覆作用可以极大地降低氯盐对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的负面影响,其中采用有机物C1氯盐制备的蓄盐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能最优。(3)与纯氯盐相比,包覆氯盐融冰剂降低了蓄盐沥青混凝土的短期融冰性能。采用低熔点的C3作为包覆剂,蓄盐沥青混凝土的短期融冰性能较好,且随着包覆剂掺量的增大,短期融冰性能逐渐降低。融冰剂掺量的增大会提升蓄盐沥青混凝土的短期融冰能力,选用钙作为融冰盐短期融冰能力更强。(4)包覆氯盐融冰剂的组成与结构对蓄盐沥青混凝土的长期融冰性能影响较大。采用包覆剂C1制备的蓄盐沥青混凝土浸泡12h后盐析出速率大,冰点粘附力低,长效性较好;随着包覆剂掺量的增大,蓄盐沥青混凝土的长期融冰性能逐渐增强,但包覆剂掺量增大至A3后,继续增大包覆剂用量对长期融冰性能影响不大;采用氯化钠作为融冰盐,融冰剂掺量为5%时,长期融冰性能最佳。(5)室外融雪实验表明,包覆氯盐融冰剂制备的蓄盐沥青混凝土,在浸泡12h后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融雪能力,而掺加纯氯盐的沥青混凝土在浸泡12h后则几乎不具备融雪效果,这表明对氯盐进行包覆提高了蓄盐沥青混凝土的长效性。

黄婉梅[8](2015)在《基于LID技术设施的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场地大量开发,土地不透水面积大幅度增加,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急剧膨胀。传统雨水管理方式利用排水管网将地表径流直接排入城市河流,这样一排了之的做法,不仅使城市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引起城市内涝,而且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的污染物引起水资源严重污染。传统的雨洪管理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健康城市的发展需求,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生态学理念的雨洪管理方法,通过一系列分散的小型植物处理系统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维持和保护了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学习和借鉴LID,有助于我国走可持续雨洪管理发展道路。本文分析了LID的生态效益,总结其对控制城市地表径流及其污染物有很好的效果。并通过对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生态草沟等结合植物设计的LID技术设施进行梳理总结,概述了这些技术设施各自的基本构造、主要功能、降雨时积水情况、植物选择要点。植物是影响LID技术设施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植物在LID技术设施中有雨水滞留、渗透和蒸腾作用,污染物拦截、固体颗粒物沉降、植物修复、稳固土壤、审美效益等重要作用。虽然植物是LID技术设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受LID技术设施中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降水因子和污染物因子。笔者在基于这些基础上提出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并进行适合福州选用的植物综合比选。笔者通过对不同的LID技术设施的功能、结构及环境条件等进行分析,图文并茂的归纳总结了不同LID技术设施选择植物与配置的原则与方法,并针对大部分LID技术设施列举了一套适合在福州地区选用的植物种类。最后,笔者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的屋顶花园和观音湖河岸缓冲带的实地调查后,对其植物景观与植物选择进行分析总结。

凡涛涛[9](2015)在《盐化物抗冰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冬季积雪结冰严重危害道路的行车安全,严重制约了运输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冬季冻结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高速公路运营效率,成为摆在道路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常用除冰雪方法效率低下、甚至对道路周围环境及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确定采用两种主动型抑冰融雪盐化物材料Verglimit-260(简称V-260)和Mafilon(简称MFL)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冬季抑冰对比,从原材料技术指标、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盐化物材料为研究基础,以外掺法将V-260加入到混合料中,以等效体积置换法将MFL替代部分或全部矿粉后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通过马歇尔试验,以目标空隙率为关键控制指标,对两种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防潮措施、成型温度及添加顺序。基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评定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不同盐化物(V-260和MFL)及其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变化规律。对两种盐化物进行环保试验,结果表明V-260的环保性能大于MFL盐化物。最后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体工程铺筑试验路段,系统的总结两种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生产及铺筑关键施工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良好。

李刚[10](2014)在《路用融雪剂危害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通过调查路用融雪剂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其对工程及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解决融雪剂危害的对策。

二、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剂(论文提纲范文)

(1)冻融、碳化、氯离子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桥可靠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概况
    1.3 国内外可靠度理论发展概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
    2.1 概述
    2.2 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腐蚀因素及机理
        2.2.1 冻融循环因素
        2.2.2 碳化因素
        2.2.3 氯离子侵蚀因素
    2.3 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作用的影响条件
        2.3.1 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条件
        2.3.2 碳化作用的影响条件
        2.3.3 氯离子传输的影响条件
    2.4 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腐蚀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4.1 冻融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4.2 碳化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4.3 氯离子侵蚀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可靠度分析理论
    3.1 概述
    3.2 结构可靠度基本概念与原理
        3.2.1 结构可靠度与极限状态
        3.2.2 结构的可靠指标
        3.2.3 结构的动态可靠度
    3.3 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与失效标准
        3.3.1 正常使用耐久性极限状态与失效标准
        3.3.2 考虑抗力退化的承载力极限状态与失效标准
    3.4 随机过程变量化方法
        3.4.1 等效抗力法
        3.4.2 最小抗力法
        3.4.3 公式递推法
    3.5 结构可靠度的实用计算方法
        3.5.1 一次二阶矩方法(中心点法)
        3.5.2 JC法
        3.5.3 Monte Carlo分析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因素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桥梁动态可靠度分析
    4.1 概述
    4.2 多因素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桥梁抗力衰减规律
        4.2.1 混凝土强度时变模型
        4.2.2 钢筋面积时变模型
        4.2.3 钢筋强度时变模型
        4.2.4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系数退化时变模型
        4.2.5 多因素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桥受弯抗力的统计参数
    4.3 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荷载分析
        4.3.1 恒载概率分布及其统计参数
        4.3.2 现行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效应分布及其统计参数
        4.3.3 基于车辆荷载调查的荷载效应概率分布及其统计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因素腐蚀环境下既有桥梁动态可靠度实桥分析
    5.1 概述
    5.2 工程示例
    5.3 抗力统计参数的计算
        5.3.1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与标准差
        5.3.2 钢筋锈蚀时间
        5.3.3 钢筋面积平均值与标准差
        5.3.4 钢筋屈服强度平均值与标准差
        5.3.5 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系数
        5.3.6 结构抗力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5.4 荷载效应统计参数的计算
        5.4.1 恒载效应平均值与标准差
        5.4.2 人群荷载效应平均值与标准差
        5.4.3 公路Ⅰ级车辆荷载效应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5.5 动态可靠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5.5.1 动态可靠指标的计算
        5.5.2 影响可靠指标的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缓释型融冰雪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2 缓释型融冰雪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缓释型融冰雪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2.2 缓释型融冰雪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缓释型融冰雪剂的开发与基本性能研究
    2.1 现有缓释型融冰雪剂特性分析
        2.1.1 日本马飞龙(MFL)
        2.1.2 瑞士路丽美(Verglimit)
    2.2 缓释型融冰雪剂开发设计理念分析
    2.3 融冰雪剂开发及生产工艺
    2.4 缓释型融冰雪剂基本性能研究
        2.4.1 密度
        2.4.2 融冰雪效果
        2.4.3 抗施工损伤性能
        2.4.4 环保性能
        2.4.5 抗吸潮性能
        2.4.6 释放速率分析
        2.4.7 缓释型融冰雪剂技术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缓释融冰雪沥青混合料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
    3.1 融冰雪铺装混合料类型的选择
    3.2 融冰雪铺装AFC沥青混合料设计
        3.2.1 原材料
        3.2.2 融冰雪剂置换方式及掺量的确定
        3.2.3 级配设计
        3.2.4 拌和工艺确定
        3.2.5 混合料级配的优选
        3.2.6 最佳油石比确定
    3.3 融冰雪沥青路面混合料短期路用性能评价
        3.3.1 水稳定性能
        3.3.2 高温稳定性能
        3.3.3 低温抗裂性能
        3.3.4 动态模量试验
    3.4 融冰雪沥青路面长期路用性能研究
        3.4.1 融冰雪沥青路面性能演变机理
        3.4.2 试验方法简介
        3.4.3 路用性能演变规律研究
        3.4.4 融冰雪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冰雪沥青混合料的融冰雪性能研究
    4.1 AFC沥青路面混合料融冰雪效果评价
        4.1.1 低温雨雾结冰试验
        4.1.2 冰界面拉拔试验
        4.1.3 破冰试验
        4.1.4 抗滑试验
    4.2 融冰雪效果的寿命预估
        4.2.1 防冻沥青混合料使用寿命预估方法
        4.2.2 使用寿命预估计算
    4.3 模拟降雨量对融雪耐久性的影响
        4.3.1 模拟降雨量试验设计
        4.3.2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掺加复合型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2 掺与未掺复合型融雪剂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2.1 级配组成设计
    2.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2.3 融雪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3 外掺法成型工艺
4 结论

(4)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传热学理论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
    2.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2.1.1 热传导
        2.1.2 热对流
        2.1.3 热辐射
    2.2 碳纤维发热线融雪化冰的原理
        2.2.1 导热微分方程
        2.2.2 定解条件
    2.3 电热特性的分析
        2.3.1 建立微分方程
        2.3.2 理论求解单值条件
        2.3.3 热流密度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材料性能
    3.1 材料
        3.1.1 碳纤维发热线
        3.1.2 沥青
        3.1.3 集料
    3.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3.2.1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
        3.2.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3 沥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3.3.1 试件制作
        3.3.3 试验结果
    3.4 碳纤维发热线的加热半径
        3.4.1 试件制作
        3.4.2 试验仪器
        3.4.3 加热半径试验
        3.4.4 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融雪化冰试验
    4.1 试件制作
    4.2 室内化冰试验
        4.2.1 确定冰层厚度
        4.2.2 化冰试验
        4.2.3 试验结果
    4.3 室外融雪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光互补发电供能
    5.1 融雪化冰系统的能源供应
        5.1.1 太阳能发电
        5.1.2 风能发电
        5.1.3 风光互补发电
    5.2 供能计算
        5.2.1 融雪化冰系统功率计算
        5.2.2 风光互补发电功率计算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液态融冰雪剂洒布机设计及洒布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除冰融雪技术发展概况
    1.2 洒布车发展综述
        1.2.1 沥青洒布车国外发展概况
        1.2.2 沥青洒布车国内发展概况
    1.3 喷洒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液态融冰雪剂洒布机整机设计
    2.1 洒布机整机方案
    2.2 洒布机结构设计
        2.2.1 搅拌罐结构设计
        2.2.2 喷洒系统
        2.2.3 整机基座
    2.3 洒布机动力系统设计
        2.3.1 搅拌动力系统
        2.3.2 输送泵选型
        2.3.3 空压机选型
        2.3.4 发电机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态融冰雪剂洒布机控制系统设计
    3.1 洒布控制方式选择
        3.1.1 基于输送泵出.压力的流量控制
        3.1.2 基于输送泵转速的流量控制
    3.2 纵向洒布均匀性影响因素分析
        3.2.1 车速对纵向洒布均匀性的影响
        3.2.2 泵速波动对纵向洒布均匀性的影响及对策
    3.3 洒布系统作业参数及控制原则
        3.3.1 洒布作业参数
        3.3.2 总体控制思路
        3.3.3 控制系统组成
        3.3.4 控制系统流程图
        3.3.5 关键子程序分析
        3.3.6 人机界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喷洒流场理论分析
    4.1 流体流动遵循的守恒定律
        4.1.1 质量守恒方程
        4.1.2 动量守恒方程
        4.1.3 能量守恒方程
        4.1.4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4.2 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4.2.1 拉格朗日法
        4.2.2 欧拉法
    4.3 管路的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4.4 管路流体的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4.4.1 沿程阻力损失
        4.4.2 局部阻力损失
    4.5 横向洒布均匀性影响因素分析
        4.5.1 洒布工况影响
        4.5.2 结构因素
        4.5.3 横向洒布均匀性理论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横向洒布均匀性仿真
    5.1 输送管路仿真
        5.1.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5.1.2 条件设置
        5.1.3 管路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2 横向洒布均匀性仿真及结果分析
        5.2.1 建立模型和网格划分
        5.2.2 条件设置
        5.2.3 喷洒系统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论文
    发表的专利
致谢

(7)包覆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融冰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沥青路面融冰技术研究概况
        1.2.1 沥青路面被动融冰技术
        1.2.2 沥青路面主动融冰技术
    1.3 蓄盐沥青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蓄盐沥青混凝土融冰剂的研制现状
        1.3.2 氯盐融冰剂对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包覆氯盐融冰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
    2.1 引言
    2.2 融冰剂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融冰剂的制备
        2.2.4 扫描电镜观察
        2.2.5 有机包覆融冰剂溶液冰点的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包覆对融冰剂结构的影响
        2.3.1.1 包覆剂掺量对融冰剂结构的影响
        2.3.1.2 包覆剂种类对融冰剂结构的影响
        2.3.2 融冰剂的组成与结构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2.3.2.1 盐种类对融冰剂缓释性能的影响
        2.3.2.2 包覆剂种类对融冰剂缓释性能的影响
        2.3.2.3 包覆剂掺量对融冰剂缓释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包覆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材料
        3.2.1.1 融冰剂
        3.2.1.2 沥青
        3.2.1.3 集料
        3.2.2 蓄盐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3.2.2.1 蓄盐沥青混凝土的级配
        3.2.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3.2.3 蓄盐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3.2.4 蓄盐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度的测试
        3.2.5 蓄盐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测试
        3.2.6 蓄盐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的测试
        3.2.6.1 浸水马歇尔试验
        3.2.6.2 冻融劈裂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包覆氯盐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
        3.3.2 包覆氯盐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的影响
        3.3.3 包覆氯盐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3.3.3.1 氯盐种类对蓄盐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
        3.3.3.2 融冰剂掺量对蓄盐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
        3.3.3.3 包覆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包覆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蓄盐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性能评价
        4.2.3.1 蓄盐沥青混凝土与冰面粘附力测试
        4.2.3.2 蓄盐沥青混凝土结冰温度测试
        4.2.3.3 蓄盐沥青混凝土浸泡实验及盐分析出速率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有机包覆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短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1.1 氯盐种类对蓄盐沥青混凝土短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1.2 融冰剂掺量对蓄盐沥青混凝土短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1.3 包覆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短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2 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长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2.1 氯盐种类对蓄盐沥青混凝土长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2.2 融冰剂掺量对蓄盐沥青混凝土长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2.3 包覆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长期融冰性能的影响
        4.3.3 融冰剂对蓄盐沥青混凝土融雪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8)基于LID技术设施的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我国城市面临的雨洪问题
        1.1.2 我国现有雨洪管理方式
        1.1.3 可持续雨洪管理方式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LID)体系研究
    2.1 LID的概念
        2.1.1 LID定义
        2.1.2 LID设计理念
        2.1.3 LID的优势
        2.1.4 LID的限制
        2.1.5 LID与传统雨水管理策略的对比
    2.2 LID生态效能分析
        2.2.1 LID水文效能分析
        2.2.2 LID污染物控制效能分析
    2.3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设施介绍
        2.3.1 过滤设施
        2.3.2 渗透设施
        2.3.3 处理设施
        2.3.4 滞留设施
第三章 基于LID技术设施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3.1 LID技术设施中植物的作用
        3.1.1 雨水滞留、渗透和蒸腾作用
        3.1.2 污染物拦截及固体颗粒的沉降
        3.1.3 植物修复
        3.1.4 稳固、净化土壤
        3.1.5 审美效益
    3.2 LID技术设施中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3.2.1 降水因子
        3.2.2 污染物因子
    3.3 LID技术设施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3.3.1 科学性原则
        3.3.2 美学原则
        3.3.3 功能性原则
    3.4 基于福州市的LID植物的综合比选
    3.5 LID不同技术设施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3.5.1 绿色屋顶
        3.5.2 植被过滤带
        3.5.3 河岸缓冲带
        3.5.4 雨水花园
        3.5.5 生态草沟
        3.5.6 树箱过滤设施
        3.5.7 人工湿地、雨水塘
第四章 LID技术设施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案例分析
    4.1 福建农林大学明德楼屋顶花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植物选择与配置方式
        4.1.3 项目雨洪控制效果
    4.2 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河岸缓冲带
        4.2.1 项目概况
        4.2.2 项目植物选择与配置方式
        4.2.3 项目雨洪控制效果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盐化物抗冰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被动型抑冰除雪技术研究现状
        1.2.2 主动型除冰雪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技术性质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技术性质
        2.1.1 MFL
        2.1.2 V-260
        2.1.3 改性沥青
        2.1.4 粗集料
        2.1.5 细集料
        2.1.6 矿粉
    2.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
        2.2.1 马歇尔试验
        2.2.2 车辙试验
        2.2.3 水稳定性试验
        2.2.4 低温弯曲试验
        2.2.5 飞散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3.1 MFL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3.1.1 MFL 基础矿料级配组成
        3.1.2 MFL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
        3.1.3 填料等体积置换法
    3.2 V-26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3.2.1 V-260 基础矿料级配组成
        3.2.2 V-260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
    3.3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4.1 高温稳定性
    4.2 水稳定性
    4.3 低温抗裂性
    4.4 抗剥落性
    4.5 盐化物环保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体工程铺筑
    5.1 工程概况
    5.2 生产配合比设计
    5.3 试验段施工
        5.3.1 施工设备
        5.3.2 MFL 施工工艺研究
        5.3.3 V-260 施工工艺研究
    5.4 试验段检测
        5.4.1 常规性能检测
        5.4.2 盐化物有效成分确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路用融雪剂危害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融雪剂分类及使用概况
2 融雪剂应用带来的危害
3 建议
4 结语

四、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剂(论文参考文献)

  • [1]冻融、碳化、氯离子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桥可靠度分析[D]. 王齐. 长安大学, 2020(06)
  • [2]缓释型融冰雪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 王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掺加复合型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J]. 王瑜,郭强. 四川建筑, 2018(06)
  • [4]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研究[D]. 喻国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8(01)
  • [5]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J]. 张一龙. 黄河, 2018(01)
  • [6]液态融冰雪剂洒布机设计及洒布性能分析[D]. 闫青青. 长安大学, 2015(01)
  • [7]包覆氯盐融冰剂对沥青混凝土融冰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 付靖宜.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8]基于LID技术设施的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D]. 黄婉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9]盐化物抗冰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应用研究[D]. 凡涛涛.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0)
  • [10]路用融雪剂危害的调查与分析[J]. 李刚. 北方交通, 2014(05)

标签:;  ;  ;  ;  ;  

冬季公路化学杀手除冰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