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药浴楼竣工 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

中国藏药浴楼竣工 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

一、中国藏药浴大厦落成国家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论文文献综述)

赵跃[1](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刘琼琳[2](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张纯刚[3](2014)在《筑与居:震后居住空间的建构》文中指出房屋作为居所,提供居住与保护的功能;而在地震中,房屋因震损毁则意味着居住功能的断裂以及房屋作为生存条件的破坏。位于5·12汶川八级大震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四川省章村93.2%的倒房率表明居住空间被损毁殆尽,因此,农房重建也就成为章村震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和社会组织纷纷介入灾区开展村庄重建工作。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对章村震后农房重建进行了考察。本文认为,震后居住空间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的简单生成过程,而是作为话语性实在被社会地建构的过程。第一,章村农房重建结果表现为混杂空间的生成。在Z基金会的定点援建之下,章村居住空间表现为统规统建的一致空间与个体重建的另类空间的并存,从而导致重建的农房成为差异并置的空间,作为私人空间的房屋成为既具有对外的展示性、又具有个体居住功能,既认可规划又否定规划,既连续又断裂,既使地震隐身又使地震显身的混杂空间。这一混杂空间表明了震后章村新的空间秩序的建立。第二,章村农房重建过程表现出特殊性。在灾后重建的背景下,原本作为私人居住空间的房屋,建造行为却由基金会等外部力量主导,建造目标表现为对作为整体的村庄重建而非个体农房重建目标的实现,并且农房重建所依据的是外部机构的制度性逻辑,而非本地村民的日常逻辑。即,章村震后的居住空间并不是由灾民自己建造的,而是由国家以及以Z基金会为协调平台的外部力量建造的。第三,居住空间作为话语性实在是经由多重话语建构而成的。章村居住空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空间,而是话语性实在,是经由参与式话语、规划话语、技术话语、建筑话语、机构话语、政府官方话语、灾害话语等多重话语建构而成的。进一步,外部力量介入章村空间秩序的生产与干预,源自话语与权力的相互建构性。章村的经验现象表明,空间争夺成为章村震后居住空间生产的核心内容。震后居住空间的生产表现为外部力量进行空间争夺并实现意义表征的过程。这一空间争夺包括两方面含义,即特定空间形式的生产,以及由此空间形式所实现的特定的意义表征。空间争夺同样能够用于理解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社会工程中空间实践的运作逻辑。

孙翔[4](2011)在《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城市中,广州是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规划市政建设并取得成就的大城市,广州城市管理者在20-30年代所推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市政建设,使得广州逐渐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在“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这一建国思想的指引下,居住规划建设是当时所有市政建设活动中的重点和亮点。对民国时期(1912-1937年)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研究主要为实现三个目的,其一是力图通过大量而翔实的历史文献,展现当时广州民国政府在居住规划思想、居住保障政策、居住建筑制度上的举措,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居住空间形态;其二是更好的认识到广州民国时期形成的以居住形态为主体的历史街区的重要价值,分析其演进的特征,发掘并保护好这些历史的沉淀;其三、梳理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经验,以期为我们当前的居住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借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民国以前广州居住空间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唐宋、明清时期广州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纵观千年的居住空间发展,广州的居住规划建设始终受到外来居住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在不断适应本地的实际情况;第三章民国时期广州的居住规划思想,重点分析了当时西方的都市改良运动、都市分区制、田园城市建设思想对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影响,从市政建设入手推动城市发展,是当时广州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正确选择,也集中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在革命成功以后对于城市发展的使命感;第四章民国时期广州的居住保障政策,重点阐述了广州民国政府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在加大住宅供给、加强房屋管理、限制房租以及制定土地政策防止土地投机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性保障措施,虽然作用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尝试;第五章民国时期广州的居住建筑制度,重点对民国时期广州的住宅报建制度、住宅建筑规范和执业资格制度进行分析,探寻其对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影响,为适应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催生的近代居住建筑制度,已成为当时实现城市规划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这些新的建筑制度的约束下,新的城市居住空间应运而生;第六章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形态学例析,以广州东山地区为例,分析民国时期广州居住空间形态演进的历史过程、特点及动力机制,比较不同时期形成的居住单元的街巷肌理及建筑特点。论文最后的结论和启示,则对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其在历史街区保护、居住保障政策等方面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并提出论文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工作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与重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将同时期西方城市和广州的居住规划建设实践相互对照,通过历史分期,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民国时期西方规划思想对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影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西方规划思想逐渐传入、传播并被运用,呈现出从学习模仿再到逐渐创新的发展轨迹,从而推动了居住规划建设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其二、从住宅供应、房屋管理、土地管理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广州民国政府在居住保障政策上的举措,经验和不足。揭示了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府所实施的公营住宅建设、土地储备制度、利用税收等经济杆杠抑制土地投机、限制房租管理等措施颇具前瞻性,至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居住保障政策。其三、对民国时期广州住宅报建制度、住宅建筑规范、执业资格制度等居住建筑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探寻制度条文与现实居住规划建设之间的种种关联表现。其四、运用Cozen学派城市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以启明大马路、竹丝岗、农林上路、东皋大道四个不同历史阶段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居住“规划单元”为例,分析和总结了在特定历史背景和政策制度之下,所产生的特有的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其五、以史为鉴,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提出重新划定广州历史城区的范围,重视对民国时期形成的以居住形态为主体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从居住权的角度解决当前居住问题等政策建议。

孙北[5](2008)在《西部藏族建筑地域文化延续性研究 ——以青海恰卜恰镇为例》文中认为自上世纪末的近十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西部城市个性和文脉的丧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离青海湖不远的恰卜恰镇,既是共和县政府所在地,也是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它本身有着在文字记载上可追溯的悠久历史。未来,它将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和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而获得更大的发展。而现实中的恰卜恰镇却与美丽的传说和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历史在这个城市留下的印迹已经所剩无几,其城市整体面貌与一个中部或东部小城镇没有太大的区别。恰卜恰是如此的典型,又是如此的特殊。它处在一个最受关注的地区,这个地区的文化被公认为是非常深厚和神秘的;但同时,它本身的面貌又是如此令人失望。在这个城市,必须将地区性和民族性的存在看作一种“二位一体”。地区是民族的一部分,民族是地区的灵魂。但尽管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论认识,在实践中出现的难题仍然很多。其中有四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也是笔者在项目实践中思考最多的,它们成为了本文论述的重点:1.对于本地文化并没有得到有效保留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通过城市和建筑设计发掘和重塑地域文化?2.在这个发掘和重塑的过程中,针对西部地区的民族多样性,如何处理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系?3.在这个发掘和重塑的过程中,如何协调本地人因为崇拜“先进文化”而对本地特色造成的破坏,以及由于外地人对于本地特色的不切实际的想象而导致的本地特色的“脸谱化”重塑?4.在这个发掘和重塑的过程中,建筑师、规划师、本地官员和居民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对于这几个问题的研究,都包括以下顺序的四个部分:相关理论的阐述,类似案例的研究,西部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恰卜恰项目中的解决方案。本课题属于教育部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0446)的一部分。

杜凡丁[6](2005)在《广东开平碉楼历史研究》文中认为开平碉楼民居建筑,指的是开平为代表的广泛分布在广东着名的五邑侨乡地区的一种由当地人民建造的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多层塔式防御性传统民居建筑。它是中国传统碉楼民居中年轻而独特的一员,是近代中西方文化通过民间的渠道相互混杂的产物,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且是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开平碉楼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乡土建筑及华侨华人史的方面开展的。本文旨在从建筑历史学科的角度,通过建立在实地调研及文献搜集的基础上的研究,描绘出开平碉楼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的历史轨迹,并通过与中国其他地区传统碉楼建筑的对比研究为开平碉楼找到正确的历史价值定位。鉴于碉楼民居一词在建筑史学界还没有公认的十分准确的定义本文的引言中主要对其定义进行研究,同时介绍了开平碉楼建筑和这一研究领域的近况。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开平碉楼产生发展的自然历史地理环境,论述了开平地区早期碉楼民居的起源并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对开平碉楼民居的各个发展阶段作了详细地描述。第三章则通过笔者2004年在开平进行全面碉楼普查所搜集到的大量第一手珍贵数据,描述了开平碉楼在五邑及开平地区的分状况,从功能、使用特点和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对开平碉楼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说明分析。第四章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近代开平碉楼的营造过程,并分析其中所表现出的近代侨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在第五章里,笔者概括地描述了碉楼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类型在我国的起源、发展和分布。通过与全国各地典型传统碉楼民居的比较,明确了开平碉楼自身的特色及在传统碉楼体系中的定位。文章的最后一章简要分析了开平碉楼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难,并结合笔者本身的学习经历提出了通过建立GIS系统,全面提高开平碉楼文化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克镭[7](2002)在《中国藏药浴大厦落成国家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文中提出 国内第一所运用藏药浴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多功能藏药浴涉外医疗机构——中国藏药浴大厦于去年12月16日在北京亚运村落成举行开业典礼,开始接待国内外客人。该大厦集西藏和北京科技、人才、设备的优势,一方面开展藏医药科研活动,一方面推广药浴医疗保健新理念,向国内外

二、中国藏药浴大厦落成国家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藏药浴大厦落成国家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论文提纲范文)

(1)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时间界定
        1.2.2 空间界定
        1.2.3 内容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西方研究综述
        1.3.2 中国研究综述
        1.3.3 广州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工具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2.1.1 `商贸_的涵义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3.3.1 建筑形式
        3.3.2 建筑功能
        3.3.3 建筑意义
        3.3.4 建筑形态
        3.3.5 建筑文脉
        3.3.6 建筑意志
        3.3.7 建筑特征总结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3.4.4 海关制度更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4.3.1 建筑形式
        4.3.2 建筑功能
        4.3.3 建筑意义
        4.3.4 建筑形态
        4.3.5 建筑文脉
        4.3.6 建筑意志
        4.3.7 特征总结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5.3.1 建筑形式
        5.3.2 建筑功能
        5.3.3 建筑意义
        5.3.4 建筑形态
        5.3.5 建筑文脉
        5.3.6 建筑意志
        5.3.7 特征总结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6.1 特征分析
        6.1.1 建筑形式
        6.1.2 建筑功能
        6.1.3 建筑意义
        6.1.4 建筑形态
        6.1.5 建筑文脉
        6.1.6 建筑意志
    6.2 特征总结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6.3.1 商业传统
        6.3.2 `商战_思想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6.4 实例讨论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一、古籍与方志
    二、着作
    三、翻译文献
    四、图册
    五、外文文献
    六、学位论文
    七、期刊杂志
附录目录
附录1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筑与居:震后居住空间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田野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灾害概念辨析
        2.1.1 作为名词的灾害
        2.1.2 作为定义的灾害
    2.2 灾害观的演变
        2.2.1 超自然灾害观
        2.2.2 自然灾害观
        2.2.3 社会灾害观
    2.3 灾害研究范式与议题
        2.3.1 范式与议题
        2.3.2 汶川震灾研究
    2.4 空间理论与经验研究
        2.4.1 空间的内涵及理论脉络
        2.4.2 空间的经验研究
        2.4.3 简评:空间的社会建构
    2.5 社会建构主义与话语分析
        2.5.1 社会建构主义的内涵
        2.5.2 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途径
        2.5.3 福柯的话语分析及意义
    2.6 常与非常:本文分析框架
        2.6.1 常的意涵
        2.6.2 常与非常:状态与过程
        2.6.3 常与非常框架下农房重建话语的建构过程
第三章 灾害宣称:非常之震与农房重建
    3.1 多难之邦:大灾与国家响应
        3.1.1 被告知的地震
        3.1.2 作为事实的伤亡数字
        3.1.3 权威人物的在场
        3.1.4 震灾应急预案与响应级别
        3.1.5 灾情统计制度
        3.1.6 规划出台
    3.2 重创之村:外部力量与农房重建
        3.2.1 震后章村面貌
        3.2.2 社区与灾后短期响应
        3.2.3 外部力量与灾后长期恢复重建
        3.2.4 社区议程与农房重建
    3.3 小结
第四章 空间生产:农房的统规统建
    4.1 统规统建方案的确立
        4.1.1 统规统建的优势
        4.1.2 专家资源的应用
        4.1.3 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
    4.2 重建进度的控制
        4.2.1 基金会与资金发放
        4.2.2 地方政府与重建进度
        4.2.3 村组干部与日常协调
    4.3 分歧与弥合
        4.3.1 援助金额的误解及发放方式
        4.3.2 维修加固有无补助
        4.3.3 施工队与工程监理的冲突
        4.3.4 被骂的风水先生
        4.3.5 弥合:盛大的拔河比赛
    4.4 新居:统规统建空间的落成
    4.5 小结
第五章 另类空间:农房重建的个体安排
    5.1 自建空间的生成
        5.1.1 全现浇结构房屋
        5.1.2 全木结构房屋
        5.1.3 未建成的木结构房
    5.2 统规空间的个体安排
        5.2.1 统规单包的房子
        5.2.2 统建新居的格局变迁
        5.2.3 统建新居泡水事件
    5.3 小结
第六章 话语丛:居住空间的建构
    6.1 居住空间:混杂现实的生成
        6.1.1 空间作为干预对象
        6.1.2 空间语义的生成
    6.2 话语丛:居住空间的社会建构
        6.2.1 外部力量还是内部力量:谁在重建
        6.2.2 整体还是个体:谁的目标
        6.2.3 制度性逻辑还是日常逻辑:谁的知识算数
        6.2.4 话语丛:话语性现实的建构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空间争夺及其含义
    7.1 灾害、混杂空间与话语丛
        7.1.1 灾害情境:回到社会内部
        7.1.2 空间生产:混杂空间与话语丛
    7.2 空间争夺及其含义
        7.2.1 空间意义与空间争夺
        7.2.2 章村个案及其引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4)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选择居住为主题的原因
        1.1.2 选择广州的原因
    1.2 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时间的界定
        1.2.2 研究空间的界定
        1.2.3 居住和居住规划建设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近代广州城市建设史的研究
        1.3.2 近代国内居住史的研究
        1.3.3 近代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研究
        1.3.4 结论
    1.4 研究目标和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民国以前广州居住空间的历史演变
    2.1 唐宋时期广州居住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2.1.1 唐—南汉:封闭式“坊市制”
        2.1.2 宋:开放式“厢坊制”
    2.2 明清时期广州居住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2.2.1 明:商住混合
        2.2.2 清:三面拓展
        2.2.3 清末广州居住的现实状况
    2.3 居住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分析
        2.3.1 居住空间演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迁
        2.3.2 社会等级结构决定了居住空间的分布
        2.3.3 商业活动成为决定居住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广州的居住规划思想
    3.1 城市改良运动
        3.1.1 西方国家的城市改良运动
        3.1.2 广州的城市改良运动
        3.1.3 对广州“城市改良运动”的评价
    3.2 都市分区制
        3.2.1 西方国家的都市分区制
        3.2.2 广州的都市分区制
        3.2.3 对广州“都市分区制”的评价
    3.3 田园城市建设
        3.3.1 西方国家的田园城市建设
        3.3.2 广州的田园城市建设
        3.3.3 对广州“田园城市建设”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广州的居住保障政策
    4.1 广州居住保障政策产生的背景
        4.1.1 居住现实状况
        4.1.2 学者们的谏言
        4.1.3 西方国家居住保障政策的示范
    4.2 住宅供给制度
        4.2.1 政府公营住宅制度
        4.2.2 鼓励私营住宅制度
        4.2.3 对广州住宅供给制度的评价
    4.3 房屋管理制度
        4.3.1 房屋物业管理制度
        4.3.2 房屋租赁管理制度
    4.4 土地管理制度
        4.4.1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
        4.4.2 广州的土地管理制度
        4.4.3 对广州土地管理制度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广州的居住建筑制度
    5.1 住宅报建制度
        5.1.1 产生背景
        5.1.2 主要内容
        5.1.3 对广州住宅报建制度的评价
    5.2 住宅建筑规范
        5.2.1 产生背景
        5.2.2 主要内容
        5.2.3 对广州住宅建筑规范的评价
    5.3 执业资格制度
        5.3.1 产生背景
        5.3.2 主要内容
        5.3.3 对广州执业资格制度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的形态学例析——以东山地区为例
    6.1 明清时期广州东山地区的开辟
        6.1.1 宗教建筑
        6.1.2 慈善设施
        6.1.3 道路街巷
    6.2 东山地区居住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
        6.2.1 19 世纪中叶—20 世纪10 年代,主要动力:教会开垦
        6.2.2 1914—1921 年,主要动力:华侨经营
        6.2.3 1921 年—1937 年,主要动力:官僚聚居
    6.3 城市规划对东山地区居住发展的影响
        6.3.1 大沙头广九火车站的规划建设
        6.3.2 大沙头地区整体组团式规划
        6.3.3 东山地区道路网的规划建设
    6.4 东山居住片区的形态学分析
        6.4.1 Cozen 学派城市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
        6.4.2 新河浦启明大马路“规划单元”
        6.4.3 竹丝岗“规划单元”
        6.4.4 农林上路“规划单元”
        6.4.5 东皋大道“规划单元”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书籍
    二、英文着作书籍
    三、中英文期刊
    四、学位论文
    五、古籍及文献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西部藏族建筑地域文化延续性研究 ——以青海恰卜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1.1 论文研究的缘起——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镇项目简介
        1.1.2 背景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地域特征的逐渐消逝
        1.1.3 背景之二——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其带来的青藏旅游热
        1.1.4 背景之三——全球化浪潮与地域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2.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2.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难点
        1.2.4 论文研究的结构
第2章 矛盾与冲突之一:地域文化,继承还是重塑?
    2.1 地区主义的发展历程概述
        2.1.1 地域主义理论发展历程
        2.1.2 发展中国家的地域主义理论发展
        2.1.3 类型学理论
        2.1.4 中国的地域主义建筑研究
    2.2 案例研究
        2.2.1 云南省中甸县保护与规划——同尺度古城的规划策略
        2.2.2 中国浙江天台博物馆——传统材料与现代形式的对话
        2.2.3 埃锡沃斯葡萄酒厂——场所自然和人工记忆的完美结合
    2.3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中国西部小城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3.1 技术和环境问题
        2.3.2 地域性的逐渐丧失
    2.4 恰卜恰实践
        2.4.1 恰卜恰项目总体概况
        2.4.1.1 恰卜恰项目概况
        2.4.1.2 上位规划
        2.4.1.3 实地勘察
        2.4.1.4 访谈研讨
        2.4.1.5 恰卜恰镇项目总平面图
        2.4.2 恰卜恰项目的城市设计概述
        2.4.2.1 城市定位
        2.4.2.2 近期导引与控制
        2.4.2.3 重点实施
        2.4.2.4 远景规划
        2.4.3 恰卜恰项目的建筑设计概述
        2.4.3.1 青海湖广场(详见3.4.1 和5.4.3)
        2.4.3.2 藏文化中心(详见4.4.3 和5.4.2)
        2.4.3.3 黄河大酒店(详见5.4.1)
    2.5 小结
第3章 矛盾与冲突之二:民族特征与地区特征孰更重要?
    3.1 民族性与地域性相关理论
        3.1.1 上层建筑与平民建筑
        3.1.2 宗教和文化对平民建筑的影响作用
    3.2 相关案例
        3.2.1 西藏昌都昌庆街——民族性与地区性的融合
        3.2.2 长青橡树教友礼拜堂——地区性增强宗教的亲和力
        3.2.3 中央邦议会大厦——民族性体现地区性
    3.3 恰卜恰镇的民族性和地区性
        3.3.1 恰卜恰镇的多重区划
        3.3.2 民族性的影响
        3.3.3 地区性的影响
    3.4 恰卜恰实践
        3.4.1 青海湖广场设计——借助民族特征重塑地区特征
        3.4.1.1 整体构思——曼陀罗–坛城
        3.4.1.2 广场设置
        3.4.1.3 广场铺地
        3.4.1.4 广场雕塑
        3.4.2 城市设计导则——地区特征与民族特征的密切联系
        3.4.2.1 恰卜恰城市现状存在的问题
        3.4.2.2 导则制订的主要思路
        3.4.2.3 总则部分
        3.4.2.4 导则部分
        3.4.2.5 临街立面改造范例
        3.4.3 城市门户——地区特征的发掘
        3.4.3.1 设计初衷
        3.4.3.2 整体立意构思
        3.4.3.3 各门户构思
    3.5 小结
第4章 矛盾与冲突之三:本地人的梦想与外地人的目光
    4.1 相关理论——观念的差异
        4.1.1 本地人的梦想——关于先进与落后的争论
        4.1.2 外地人的目光——伪地域主义
        4.1.3 与地区性相关的场所理论
    4.2 相关案例
        4.2.1 北京“橘郡”——“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和自豪感
        4.2.2 北京“观唐”——“生活在过去”的熟悉感和自豪感
        4.2.3 温泉景观、旅馆和马厩——可持续性的旅游业发展
    4.3 西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利与弊
        4.3.1 旅游业对安多文化的威胁
        4.3.2 对于安多文化保护的议论
    4.4 恰卜恰实践
        4.4.1 沿河设计轴
        4.4.1.1 现状问题分析
        4.4.1.2 典型断面设计原则
        4.4.1.3 生态河道河岸
        4.4.1.4 二阶亲水空间
        4.4.1.5 滨河城市设计
        4.4.2 沿山前保护带——留住珍贵的地区特征
        4.4.2.1 自然原生态保护
        4.4.2.2 文化原生态保护
        4.4.3 藏文化中心金字塔与白塔之争——对于居民的城市自豪感
        4.4.3.1 普通民众对于“金字塔”方案的质疑
        4.4.3.2 白塔——“精神象征物”还是“生活必需品”?
    4.5 小结
第5章 矛盾与冲突之四: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关系
    5.1 相关理论
        5.1.1 建筑师的责任
        5.1.2 建筑师的缺憾
        5.1.3 业主的影响力
        5.1.4 建筑师与施工方的协调问题
    5.2 相关案例
        5.2.1 美国密苏里圣路易的Pruitt-Igoe公共住屋工程——生活状态是可以被建筑师设计的吗?
        5.2.2 利尤住屋改造——居民的有效参与
        5.2.3 深圳万科第五园——房地产商的另一种推动力
    5.3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东部“先进”技术和思想的入侵
        5.3.1 本地建筑的警醒
        5.3.2 外来专业人员的职责
    5.4 恰卜恰实践
        5.4.1 黄河大酒店——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分歧与冲突
        5.4.1.1 关于“建筑红线”
        5.4.1.2 关于建筑布局的争论
        5.4.1.3 建筑气质的张扬与内敛之争
        5.4.1.4 建筑装饰的宗教性之争
        5.4.2 藏文化中心——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妥协与共识
        5.4.2.1 四轮方案的比较
        5.4.2.2 最终确定的建筑方案
        5.4.2.3 理想模式和妥协模式
        5.4.3 青海湖广场的施工过程——新项目对本地工业的影响
        5.4.4 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误读——专业语言的表达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历史沿革
附录B 恰卜恰项目会谈纪要
附录C 恰卜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录D 恰卜恰镇项目最终汇报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主要项目经历

(6)广东开平碉楼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开平碉楼的定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关于开平碉楼的现有的研究成果
        1.2.2 开平碉楼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3.2 论文的意义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开平碉楼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2.1 开平的自然历史概况
        2.1.1 开平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开平的历史沿革
        2.1.3 五邑地区的华侨移民史
    2.2 开平碉楼的起源
        2.2.1 开平碉楼产生的历史原因
        2.2.2 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开平早期碉楼
    2.3 开平碉楼的历史演变
        2.3.1 开平碉楼历史发展概况
        2.3.2 开平碉楼兴建的初始时期(明代——清末)
        2.3.3 开平碉楼兴建的兴盛时期(清末民初——抗战全面爆发)
        2.3.4 开平碉楼兴建的衰落时期(抗战全面爆发——新中国建立)
第3章 开平碉楼的分布和类型
    3.1 开平碉楼的分布
        3.1.1 五邑地区碉楼的分布
        3.1.2 开平碉楼的分布
    3.2 开平碉楼的基本类型
        3.2.1 按照功能和使用的特点划分
        3.2.2 按照建筑材料划分
第4章 开平碉楼的建造过程
    4.1 资金
        4.1.1 开平碉楼建造的资金来源
        4.1.2 开平碉楼建造所需的资金数额
    4.2 开平碉楼的设计
        4.2.1 由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4.2.2 由当地工匠设计
        4.2.3 由非建筑专业人士设计
    4.3 开平碉楼的建造过程
        4.3.1 招标
        4.3.2 施工
        4.3.3 监理
第5章:中国碉楼的起源、分布及与开平碉楼的比较
    5.1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碉楼
        5.1.1 羌族传统碉楼
        5.1.2 藏族传统碉楼
        5.1.3 羌藏少数民族碉楼与开平碉楼的比较
    5.2 汉族传统庄园碉楼
        5.2.1 汉族传统庄园碉楼的历史源流
        5.2.2 四川汉族庄园碉楼的历史渊源
        5.2.3 四川汉族庄园碉楼的形制及实例
        5.2.4 开平碉楼与四川汉族庄园碉楼的比较
    5.3 屯堡碉楼
        5.3.1 贵州屯堡碉楼的历史源流
        5.3.2 贵州屯堡碉楼的形制及实例
        5.3.3 开平碉楼与贵州屯堡碉楼的比较
    5.4 闽、粤、赣地区客家碉楼
        5.4.1 客家建筑及碉楼的历史源流
        5.4.2 客家碉楼的形制及实例
        5.4.3 开平碉楼与赣闽粤客家碉楼的比较
    5.5 中国传统碉楼的分析及开平碉楼在中国传统碉楼体系中的定位
第6章: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现状及相关建议
    6.1 开平碉楼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工作现状
        6.1.1 开平碉楼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6.1.2 开平碉楼保护及管理工作现状
    6.2 文化资源管理——开平碉楼保护和管理的目标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6.3 GIS 及其在文化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6.3.1 GIS 的定义及其在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
        6.3.2 GIS 在文化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6.4 对开平碉楼文化资源管理的建议——建立基于GIS 的碉楼保护管理信息统
        6.4.1 建立该系统的目标
        6.4.2 建立该系统的可行性
        6.4.3 系统设计
        6.4.4 系统功能
        6.4.5 该系统的作用
结论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与声明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中国藏药浴大厦落成国家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3]筑与居:震后居住空间的建构[D]. 张纯刚.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4]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D]. 孙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5]西部藏族建筑地域文化延续性研究 ——以青海恰卜恰镇为例[D]. 孙北. 清华大学, 2008(09)
  • [6]广东开平碉楼历史研究[D]. 杜凡丁. 清华大学, 2005(08)
  • [7]中国藏药浴大厦落成国家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J]. 克镭. 中国卫生, 2002(01)

标签:;  ;  ;  ;  ;  

中国藏药浴楼竣工 民族医院主体工程封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