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涂料的开发与应用

“绿色”涂料的开发与应用

一、“绿色”涂料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秋生[1](2021)在《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脱模剂作为一种材料成型加工的助剂,尤其是在金属压铸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时非常重要的一种防止模具和材料粘连的离型剂。本文采用近期行业研究热点用改性硅油代替了常规的聚有机硅氧烷作为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主体材料,选用机械剪切乳化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性能优良,有望在铝合金压铸行业进行使用。传统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在制备时,由于含氟单体密度大、水溶性差,难以乳化,影响聚合效果,且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吸附力差。本文通过对乳化剂进行复配,得到了乳化效果良好的非离子与阴离子复配乳化剂,再辅助加入助溶剂,在单体聚合过程中加入含有羟基的功能单体,提高了聚合物乳液与基材的润湿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以长链烷基改性硅油和苯基改性硅油为主体材料,采用复合乳化剂,辅以其它助剂,先高速剪切水相预乳液,再以连续加料的方式制备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经过实验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混合硅油(长链硅油与苯基硅油的用量配比为4:1):15%,复配乳化剂(HLB值为9.5)的加入量为混合硅油用量的25%,增稠剂:0.5%,消泡剂:0.2%,极压剂:0.75%,此外防氧化剂2,6-二叔甲基对甲酚和杀菌防腐剂分别为0.1%和0.15%,剪切乳化时间为15分钟。通过对其粒径、表面张力、浸润性、稳定性、高温成膜性以及对铝合金片的腐蚀速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批量样品经国内某铝合金压铸厂家试用,与市售样品相比较,本文所制备的样品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某样品B相当,优于国产某样品C和D。2.以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功能单体、长(短)链丙烯酸酯单体为共聚单体,采用复合乳化剂,通过高速剪切预乳液和自由基共聚的方式,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本文研究了各单体、乳化剂、助溶剂、引发剂的种类、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影响。利用FT-IR、XPS、GPC、TEM、TGA、DSC以及表面张力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聚合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乳液成膜均匀,表面氟元素含量(22.8%)远大于理论值(14.8%)和实测值(12.66%)。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2](2021)在《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文中认为(接上期)第二章"十四五"涂料行业发展规划1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的预测目标1.1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期间,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民生对涂料的需求,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涂料需求,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提供高性能、特种功能性涂料。

韩东山[3](2021)在《新型转锈剂及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处在高温环境下,设备更容易被腐蚀。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可以节省大量前处理费用和时间,同时能满足高温环境下生锈设备重新涂装的需求。焦性没食子酸作为一种新型转锈剂,具有优良的转锈能力,但性能太过活泼。研究通过环氧树脂对其进行改性,并应用在低表面耐高温涂料中。(1)以自制的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基料,研制了一种耐高温性能良好的涂料。优化配方为:颜填料研磨时间50min,涂料分散时间60min,固化剂用量为15%,漆膜厚度300μm,颜基比3.0以及Si O2和Al2O3的配比为1:1。优化后的耐高温涂料的耐高温性能可达到550℃,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和附着力等性能,但用于低表面处理涂料性能较差。(2)研制了高铬钢低表面处理涂料,最优配方为:基料树脂E-44与固化剂质量比10:3,防锈颜料占颜填料质量分数49%,磷酸锌、磷铁粉与氧化铁红质量分数为20%、20%和9%,填料硅酸钙和滑石粉质量比1:1。涂料固含量70%,颜基比1.6:1。研究得到的涂料及漆膜性能符合并且部分性能超过国家标准,能在带锈带油表面涂装,涂料流变性好,涂膜表面光亮丰满,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力学性能。(3)研制了一种新型转锈剂,并探究其在低表面处理涂料中的应用。使用溶剂型环氧树脂E-20和水性环氧树脂E0430对焦性没食子酸进行物理改性,使用环氧树脂E-20对焦性没食子酸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三组优化的改性转锈剂。将这三组转锈剂分别加入到对应的低表面涂料中并与未加转锈剂的涂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加入了化学改性转锈剂的涂料各项性能最好,电化学测试中腐蚀电流密度在四组中最小,盐雾试验能够达到144h,耐高温性能测试能够达到250℃,其余性能也都满足了国家标准。制备的耐高温涂料能够耐550℃,但低表面处理方面表现不佳;制备的高铬钢低表面涂料,低表面处理性能良好,但耐高温性能略差;研制的焦性没食子酸化学改性新型转锈剂制备的低表面耐高温涂料综合性能最优。

顾小琴[4](2020)在《建筑涂料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当代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逐年加快,建筑工程项目逐年增多。为保证住户的居住质量,使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作用愈加完善,相关建设单位开始尝试使用建筑涂料辅助施工。本文以建筑涂料为中心展开探讨,对其技术现状、涂料种类,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肖少良[5](2020)在《仿生胶粘剂的研制及在人造板胶结与涂饰的应用》文中提出木材作为天然绿色基础原料,因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性、轻质高强和可加工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木质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然而我国属于缺林少材的国家之一,木材资源供需矛盾大,且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目前人工林速生材和小径材是我国主要的木质原料。为解决我国木质资源匮乏并能够实现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胶结木质品已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超过85%以上的胶结木质品使用的胶粘剂为甲醛类胶粘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长期释放游离甲醛,这将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鉴于此,研发绿色环保、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的木材胶粘剂尤为重要。本研究仿生贻贝粘附蛋白结构,合成一种仿生胶粘剂(Bionic adhesive,BA)(以下简称BA),该BA可作为木材胶粘剂和涂料使用,并成功开发了高强耐水无甲醛添加的胶合板、刨花板、木材-金属复合板和木材表面涂层。1、基于仿生贻贝粘附蛋白结构,通过缩醛反应在聚乙烯醇上嫁接邻苯二酚基团。该BA热处理会发生分子间亲核取代反应(SN2)和消除反应(E1),形成醚键和双键,实现快速交联固化,由原来的线型热塑性树脂转变为三维体型的热固性树脂。该BA固化后,拉伸强度提高了 2.34倍,具有耐水、耐酸和耐碱特性。同时,该BA因具有丰富的羟基基团和万能粘附邻苯二酚基团,在粘结木、竹、铁等材料时都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和耐水性能。对比当前商用主流的甲醛类胶粘剂,BA兼具环保、性能优异和低成本的优势。该BA制备方法简单,利用现有胶粘剂生产设备便可进行中试化生产,其作为胶粘剂和涂料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2、胶合板是我国人造板生产中占比最大的板种,本章研究了 BA在胶合板上的胶结技术。BA作为胶合板用胶粘剂,采用增加面粉填料能够在保证BA胶合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提高BA的固含量和粘度,降低了 BA的成本、缩短热压排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了 BA应用于胶合板粘结时的最佳施胶量350g/m2、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7 min、热压压力1 MPa和开口陈放时间2h以内。最佳工艺条件下压制的杨木、桉木、桦木和辐射松胶合板的干强度分别高出了标准限定阀值的200%、162%、225%和108%,湿强度分别高出了标准限定阀值的71%、96%、84%和43%,具有高强耐水性,对不同树种具有普适性。该BA在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现有胶合板生产线进行了大生产试验。分别生产了杨木、桉木、桦木和辐射松四种胶合板,产品幅面为1.22 m×2.44 m,制造的产品厚度规格有3合、5合、7合和1 1合胶合板。所有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满足最新国标(GB/T 9846-2015)Ⅱ类胶合板中的规定指标。1m3气候箱法测试的游离甲醛释放量约0.02mg/m3,微量的甲醛含量为木材本身释放量,为无甲醛添加胶合板。其特点:成本低廉,没有污染,不使用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甲醛系列化合物,生产成本与现行企业所使用的胶粘剂相近,产品性能等于或优于现有产品,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前景广阔。3、基于BA粘结木材和金属具有优异的胶结性能和耐水性能,本章利用BA压制了木材-金属复合板,其胶结性能可满足国家二类标准要求。该木材-金属复合板在9 kHz-1500 MHz电磁波范围内,其电磁屏蔽效能达60 dB左右,满足电磁屏蔽民用标准(30-60 dB)要求。木材-金属复合板同时兼具了木材轻质高强的力学特性和金属的导电和电磁屏蔽功能,可作为结构电磁屏蔽材料,并在装饰装修、可移动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刨花板因其轻质高强和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家居装修和建筑等领域。本章研究了 BA在刨花板的应用。根据BA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选择60℃条件下来实现杨木刨花的均匀施胶。通过添加石蜡乳液防水剂可降低刨花板的2h吸水厚度膨胀率,最佳添加量为1%。当施胶量为6%时,制备的无甲醛添加绿色环保杨木刨花板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能满足P2型国家标准,该BA有望替代甲醛类胶粘剂在刨花板的应用。5、为了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和耐水性能,一般会在木材表面进行涂层修饰。本章研究发现水性BA可以作为木材保护涂层,通过调控仿生涂层的固化度,获得的剥离强度、附着力、硬度均能达到国家优等标准,且BA涂饰后木材的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能够对木材表面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相比溶剂型涂层,仿生涂层作为一种新型水性木材涂层,水分挥发后即可干燥成膜,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环保木材水性涂料,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仿生胶结与涂饰木材有望突破现有甲醛系胶结模式,解决当前甲醛系胶结木质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因释放由游离甲醛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给人们带来的健康问题,实现了人们对可持续性环保木质产品的需求。

宋中南[6](2020)在《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概括总结当代建筑三个基本特征,深刻分析绿色建筑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功能和居住环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新型建材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发;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建筑宜居性提升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林河三期重要工程中进行了综合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达成了既定的技术创新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深入研究了轻质微孔混凝土制备及其墙材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了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微孔混凝土复合外墙大板。其中对微孔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托贝莫来石形成条件的阐明属业内首次,多功能复合外墙大板工业化生产及其成功应用为业内首例,为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围护结构提供了范例。(2)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铺装技术以及试验方法,研发了适合各类工程条件下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实施的透水性铺装达到高透水率、高强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在环境降噪,热岛效应消减,水资源保护和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方面效果显着。(3)针对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屋面的要求,论文深入研究了白色太阳热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和玻璃基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将反射降温、辐射制冷、相变吸热和真空隔热四种机理集成为一体,并揭示透明隔热涂料在近红外范围内高吸收和在远红外区域低发射的隔热机理。开发成功了生态环保型高效降温隔热涂料,对降低室内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有显着效果。(4)论文不仅对光触媒涂料的空气净化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了C掺杂锐钛型TiO2提高了TiO2触媒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新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该涂料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对NO的去除率可达93%,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8%,可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5)通过系统研发和各项成果集成,形成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屋面和墙面热工、空气净化和生态铺装技术为一体的宜居性提升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单保香[7](2020)在《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砂型铸造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铸造方法,在砂型(芯)表面刷涂涂料是减少铸造缺陷,提高铸件质量的有效措施。山东是焦宝石的重要产地,利用以焦宝石为原料制备陶瓷铸造砂时产生的收尘粉作为耐火骨料制备铸造涂料,既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开展了以制备陶瓷铸造砂产生的收尘粉作为耐火骨料制备铸造涂料的研究工作。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后研究了常用悬浮剂的流变和触变特性。发现,浓度小于10.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塑性流体特征,浓度大于10.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特征,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屈服值增加。浓度为5.5%、6.5%、7.5%、8.5%、9.5%、10.5%、11.5%、12.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均具有触变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触变性增加。浓度为7.5%、9.5%、11.5%、12.5%锂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塑性流体特征,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屈服值增加,浓度达到12.5%时才具有较低的触变性。浓度为7.5%、8.5%、9.5%、10.5%、11.5%、12.5%、13.5%、14.5%的凹凸棒土水溶液整体呈现塑性流体特征,并具有触变性。浓度为1.0%、1.5%、2.0%、2.5%、3.0%、3.5%的CMC水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CMC水溶液浓度低时基本不具有触变性。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涂料的适宜悬浮剂、粘结剂和消泡剂种类,涂料的悬浮剂选用钠基膨润土和CMC,粘结剂选用PVA,消泡剂选用矿物油类消泡剂,消泡剂在球磨前后各加入一半,并将涂料陈化48h。并研究了钠基膨润土、CMC和PVA的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钠基膨润土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抗流淌性能提高,流平时间、涂层厚度、悬浮率、粘度和屈服值增加,假塑性特征更加明显,触变性提高,但是耐磨性变化不大。当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耐火骨料质量的5%时,涂料的流平性差,且曝热抗裂性为Ⅳ级,涂层表面裂纹数量多,宽度大,钠基膨润的加入量不宜超过耐火骨料质量的5%。随着CMC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涂层厚度、悬浮率、流平时间和粘度增加,但是涂料的抗流淌性、耐磨性、屈服值和触变性变化不大。随着PVA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涂层厚度、悬浮率和粘度增加,耐磨性提高,但流平时间、屈服值和触变性变化不大。当PVA加入量为耐火骨料质量的2%时,涂料就具有很高的耐磨性。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涂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涂料的适宜配方并对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钠基膨润土是影响涂料涂层厚度、流动性、流平性、24h悬浮率和48h悬浮率的主要因素,PVA是影响涂料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以耐火骨料的加入量为基准,涂料的适宜配方为:骨料100%,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4%,CMC加入量为0.4%,PVA加入量为2%,矿物油类消泡剂加入量为0.4%,水适量。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流平性优良,抗流淌性好,耐磨性强,烘干抗裂性和曝热抗裂性能好,涂层表面无裂纹,24h和48h悬浮率都达到了100%,为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且具有触变性。涂料中耐火骨料的粒度粗细相间,涂层致密,耐火骨料之间的粘结桥良好。通过浇注实验可得,适宜配方下涂料能有效地防止铸件产生粘砂缺陷。

卢景威[8](2020)在《硅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隔热涂料用树脂的合成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随着水性UV固化环保涂料的开发应用,有机硅以及纳米隔热材料在化学、环保节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特性,含硅化合物和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医疗等领域,尤其在隔热涂料树脂的改性研究方面成为热点。本论文研究合成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硅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环氧衣康酸/柠檬酸树脂,探讨应用合成树脂与纳米氧化锡锑(ATO)制备水性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工艺,检测树脂及涂料性能。该涂料主要应用于玻璃,如建筑玻璃和汽车窗玻璃等,该涂层对玻璃可见光的透过性影响小,能阻隔红外线进入,达到隔绝部分热能的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环氧树脂(E-51)、衣康酸(IA)及柠檬酸(CA)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紫外光(UV)固化水性预聚物(改性树脂)。探讨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种类等对体系反应速率及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环氧树脂(E-51)、衣康酸(IA)及柠檬酸(CA)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衣康酸和柠檬酸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2)利用多种有机硅经水解、脱水并与上述树脂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硅改性水性UV固化环氧衣康酸/柠檬酸树脂,再经有机碱中和,合成一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UV光固化环氧衣康酸/柠檬酸树脂,优选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合适的有机硅改性剂,考察中和剂的种类、光引发剂用量、硅烷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对涂膜耐水性、水接触角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合成树脂和涂膜进行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SEM)检测。(3)以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ATO粉体,应用超声-机械相结合的分散工艺制备纳米ATO隔热浆料,研究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分散剂及其用量和超声时间等因素与浆料性能的关系,并考察浆料中颗粒形貌以及粒径,优化制备工艺参数;(4)以自制的改性树脂和纳米ATO隔热浆料为主要成膜物,制备UV固化玻璃隔热涂料。探究不同浆料与自制改性树脂的配比对漆膜硬度、附着力,储存稳定性以及耐水性的影响。在模拟隔热装置中进行隔热涂料的隔热效果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隔热涂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和红外阻隔性,是一种理想的隔热材料。

胡安然[9](2020)在《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高光谱遥感成像可获取目标在可见光-近红外(Vis-NIR)波段(380-2500nm)连续的光谱曲线,根据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光谱差异来识别目标。因此,要有效对抗高光谱侦查,需要做到目标与背景“同色同谱”。植被环境是目标常处的背景之一,研究模拟植物光谱的材料对于提高目标的隐身能力意义显着。本研究从被子植物叶片的结构与组成出发,研究了不同植物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分析论证了树叶结构组成与光谱特征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两种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材料,考察了影响其光谱特征的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广玉兰、桃树、晚樱、女贞、紫珠、红果冬青、竹、西府海棠、石楠、桂花10种常见被子植物树叶的Vis-NIR反射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新鲜绿叶反射光谱均具有绿峰、红边、近红外高原和水分吸收谷四个特征。分析新鲜绿叶、新鲜黄叶、烘干叶片、干枯叶片、去除叶绿素叶片等不同健康程度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发现新鲜绿叶中的叶绿素是形成绿峰和红边的决定性因素,健康完整的叶肉组织是形成近红外高原的决定性因素,树叶中的水分是形成水分吸收谷特性的关键因素。2、采用三维多孔结构的聚氨酯发泡材料作为仿生多孔基材(BPS)模拟植物叶肉组织,采用吸收红光的涂料或还原染料模拟叶绿素,设计制备了一种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聚氨酯材料(PU-SSM),并将其与腈纶复合制备了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复合织物。通过改变发泡剂用量调节BPS孔洞结构,研究BPS孔洞结构和近红外高原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发泡剂用量为1.0-2.0份时,所制备的BPS密度小于0.1g/cm3,开放孔隙率大于90%时,可以形成完整的近红外高原;探究叶绿素铜钠对可见光区绿峰和红边的影响,发现叶绿素铜钠可以调节PU-SSM反射光谱中绿峰位置和红边斜率;研究PU-SSM水含量对水分吸收谷强度的影响,发现当PU-SSM含水量为100%-120%时,其水分吸收谷强度与天然树叶一致。同时,对PU-SSM的形貌、润湿性能、光谱模拟性能和热红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U-SSM与天然树叶的光谱相关系数达到了0.983,且对不同树叶的光谱模拟具有普适性。此外,热红外图像表明PU-SSM可以很好的融合在背景之中,并且24h内与天然树叶的平均辐射温差仅为0.25℃,可以用于模拟树叶的热红外性能。将PU-SSM与腈纶复合后的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复合织物的断裂强力为748N,在室外环境中放置后72h后其绿峰形状减弱,耐久性较差,并且在PU-SSM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补充水分。3、为解决保水性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种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材料(PHEMA-SSM),并利用薄膜的阻隔性能和其在可见光-近红外区的高透明性,对PHEMA-SSM进行封装以提高其保水性和耐久性。利用涂料对红光的吸收模拟树叶反射光谱中的绿峰和红边,研究了涂料用量对PHEMA-SSM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利用锐钛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的散射性能提高近红外高原区反射率,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近红外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涂料用量为4%,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0.01%时,所制备的PHEMA-SSM与天然树叶的光谱相关系数高达0.972。采用透明薄膜对PHEMA-SSM进行真空封装以提高其保水性,研究了封装薄膜的选择依据,结果表明聚乙烯/聚酰胺(PE/PA)和聚苯乙烯/氯化聚乙烯(PET/CPE)封装薄膜对PHEMA-SSM的反射光谱影响较小,封装后的PHEMA-SSM在室外自然环境中放置三十天后仍然具有天然树叶的四个光谱特征,并且封装后的PHEMA-SSM的断裂强力提高了39倍。

姜仡鹏[10](2020)在《丙烯酸酯反射隔热涂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全球能源需求量正在逐年增长,节能减排也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基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节能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应用,其中反射隔热涂料以其较优异的隔热性能和易施工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为了解决钢结构工业厂房屋顶隔热问题,本论文首先在丙烯酸酯乳液基料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隔热性能较好的白色反射隔热涂料,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开发彩色反射隔热涂料,以丰富人们对反射隔热涂料的选择需求。本文以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树脂基料,钛白粉、中空玻璃微珠、中空陶瓷微球作为功能性颜填料制备了一种白色反射隔热涂料。实验采用红外光谱议、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导热系数仪、自行搭建的隔热检测设备,以及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对纯丙、硅丙和苯丙三种乳液的结构和涂膜基本性能,涂料涂膜的隔热性能和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纯丙乳液及其制备的涂料在涂膜硬度、附着力、干燥速率和隔热效果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硅丙和苯丙乳液,适合作为反射隔热涂料的乳液基料,且质量分数为20%时隔热效果最佳,隔热温差可达5.1℃。采用沉降法考察了不同分散剂对颜填料的分散效果,发现分散剂C的分散效果明显优于分散剂A和B。同时也考察了四种不同型号的钛白粉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采用Altiris-550制备的涂料热扩散系数较大,从隔热效果上,采用粒径分布为550850 nm的IR1000制备的涂料隔热效果最好,其隔热温差可达6.1℃。论文对钛白粉、中空玻璃微珠、中空陶瓷微球、滑石粉和重钙等颜填料的用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钛白粉用量为12%、中空玻璃微珠用量为5%、中空陶瓷微球用量为1%、滑石粉用量为9%、重钙用量为11%,涂层的隔热温差可达6.7℃,显着优于市售某品牌反射隔热涂料的隔热温差。论文最后分别采用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的近红外反射颜料制备了系列彩色反射隔热涂料,测试了涂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反射光谱、热扩散系数、隔热温差以及涂膜的基本性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反射隔热涂层的热反射能力随着颜料用量增加而有所增加;蓝色、绿色、红色和黄色涂料的隔热温差分别达到4.6℃、4.1℃、3.5℃和3.7℃。彩色涂料的热反射能力和隔热效果不如白色涂料,但是通过功能颜料的进一步研究,仍然存在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绿色”涂料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涂料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硅乳液及其发展
        1.1.1有机硅乳液概述
        1.1.2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
        1.1.3 有机硅乳液的应用
        1.1.4 国内外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发展
    1.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发展
        1.2.1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概述
        1.2.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结构和性能
        1.2.3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应用
        1.2.4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发展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测试方法
        2.2.4 实验原料的选择
    2.3 影响水基型脱模剂性能的因素探究
        2.3.1 主体材料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2 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3 增稠剂加入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4 其它添加剂加入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2.3.5 剪切乳化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固含量测试结果
        2.4.2 腐蚀性测试结果
        2.4.3 粒径测试结果
        2.4.4 表面张力测试结果
        2.4.5 高温润湿性测试结果
        2.4.6 TGA测试结果
        2.4.7 稳定性测试结果
        2.4.8 与市售样品的性能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聚合物乳液的合成方法
        3.2.4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3.3 影响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因素探究
        3.3.1 含氟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3.3.2 功能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3.3.3 软硬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3.3.4 助溶剂加入量的影响
        3.3.5 乳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3.3.6 引发剂加入量的影响
        3.3.7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 聚合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4.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4.2 固含量、凝胶率和转化率
        3.4.3 聚合物分子量测试结果
        3.4.4 聚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
        3.4.5 聚合物氟含量测试结果
        3.4.6 TGA测试结果
        3.4.7 TEM测试结果
        3.4.8 SEM测试结果
        3.4.9 XPS测试结果
        3.4.10 乳液稳定性测试结果
        3.4.11 均匀光滑性测试
        3.4.12 成膜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二章“十四五”涂料行业发展规划
    1 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的预测目标
        1.1 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1.2 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预测的总体目标
        1.2.1 涂料
        1.2.1. 1 涂料产量目标产值
        1.2.1. 2 结构调整目标
        1.2.2 颜料
        1.2.2. 1 钛白粉
        1.2.2. 2 氧化铁颜料
    2 涂料行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趋势
        2.1 建筑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2 地坪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2.1 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要随着科技进步而提升
        2.2.2 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实现产品升级
        2.3 木器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4 工业防腐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4.1 工业防腐市场容量将继续增大
        2.4.2 同质化或低质化的小企业面临困难
        2.4.3 产品结构上的进一步环境友好化
        2.5 汽车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6 船舶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7 集装箱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8 卷材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9 海洋工程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0 核电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1 工程机械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1. 1 高固低黏涂料
        2.1 1. 2 水性涂料
        2.1 1. 3 粉末涂料
        2.1 2 辐射固化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2.1 UV LED光固化涂料
        2.1 2. 2 水性光固化涂料
        2.1 2. 3 电子束固化涂料
        2.1 2. 4 基于辐射固化的双重固化涂料
        2.1 3 航空航天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3. 1 特殊功能性多样化趋势
        2.1 3. 2 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2.1 3. 3 航空航天涂料市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可能是减重
        2.1 4 防火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5 防冰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5. 1 民用航空领域
        2.1 5. 2 电网系统领域
        2.1 5. 3 轨道交通领域
        2.1 5. 4 风力发电领域
        2.16涂料助剂产业发展趋势
        2.17钛白粉产业发展趋势
        2.18氧化铁颜料产业发展趋势
        2.18.1开拓创新是氧化铁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2.18.2环保及安全清洁文明绿色生产是氧化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
    3 涂料行业“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产品
        3.1 涂料应用基础理论性的研发项目建议
        3.1.1 应用基础研究
        3.1.2 新型原材料
        3.1.3 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环保技术
        3.1.4 涂层体系性能评价技术
        3.2 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产品
        3.2.1 建筑涂料
        3.2.2 地坪涂料
        3.2.3 木器涂料
        3.2.4 工业防腐涂料
        3.2.4. 1 绿色环境友好型低VOCs产品
        3.2.4. 2 功能化产品
        3.2.5 汽车涂料
        3.2.6 船舶涂料
        3.2.7 集装箱涂料
        3.2.8 卷材涂料
        3.2.8. 1 水性涂料
        3.2.8. 2 粉末涂料
        3.2.8. 3 无铬涂料
        3.2.8. 4 环境友好节能的辐射固化涂料
        3.2.9 海洋工程涂料
        3.2.1 0 核电涂料
        3.2.1 1 工程机械涂料
        3.2.1 2 辐射固化涂料
        3.2.1 2. 1 辐射固化涂料的耐候性
        3.2.1 2. 2 LED光固化涂料体系的表面固化
        3.2.1 2. 3 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的绿色生产技术
        3.2.1 2. 4 辐射固化金属涂料
        3.2.1 2. 5 水性光固化涂料的高性能化
        3.2.1 2. 6 阳离子/阴离子光固化涂料应用技术
        3.2.1 2. 7 大分子化光引发剂
        3.2.1 2. 8 新型高性能活性稀释剂
        3.2.1 2. 9 生物基辐射固化涂料
        3.2.1 2. 1 0 辐射固化功能涂料
        3.2.1 2. 1 1 辐射固化金属卷材涂料
        3.2.1 2. 1 2 辐射固化电子涂料
        3.2.1 3 航空涂料
        3.2.1 4 防火涂料
        3.2.1 5 防滑涂料
        3.2.1 5. 1 开发高耐久型防滑涂料
        3.2.1 5. 2 进行非晶金属基防滑涂料技术储备
        3.2.1 5. 3 研制轻质甲板防滑涂料
        3.2.1 5. 4 防滑涂层高压水清除工艺
        3.2.16防冰涂料
        3.2.16.1新型含氟/硅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
        3.2.16.2高性能低表面能树脂的设计与合成技术
        3.2.16.3防冰涂料表面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
        3.2.16.4防冰涂料性能评价技术
        3.2.17涂料助剂
        3.2.18钛白粉
        3.2.18.1硫酸法钛白粉
        3.2.18.2氯化法钛白粉
        3.2.19氧化铁颜料

(3)新型转锈剂及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2 低表面涂料
        1.2.1 低表面涂料的简介
        1.2.2 低表面涂料国内研究现状
        1.2.3 低表面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1.3 耐高温涂料
        1.3.1 耐高温涂料简介
        1.3.2 耐高温涂料国内研究现状
        1.3.3 耐高温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1.4 低表面耐高温涂料各组分的选择
        1.4.1 树脂的选择
        1.4.2 颜填料的选择
        1.4.3 新型转锈剂
    1.5 本论文工作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 耐高温涂料的制备
        2.2.1 耐高温涂料的样片前处理
        2.2.2 耐高温涂料基础配方
        2.2.3 耐高温涂料制备与涂装工艺
    2.3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的制备
        2.3.1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试片的制备
        2.3.2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初始配方
        2.3.3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制备与涂装工艺
    2.4 焦性没食子酸改性与涂料制造
        2.4.1 物理改性的焦性没食子酸涂料制造
        2.4.2 焦性没食子酸的化学改性
        2.4.3 化学改性焦性没食子酸及转锈剂涂料基础配方
    2.5 转锈剂与低表面耐高温涂料的性能检测
        2.5.1 转锈剂的性能检测
        2.5.2 低表面耐高温涂料的基础性能检测
        2.5.3 盐雾试验
        2.5.4 耐高温性能测试
        2.5.5 傅里叶红外检测
        2.5.6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3章 耐高温涂料的制备结果与讨论
    3.1 研磨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 分散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3 固化剂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4 漆膜厚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5 颜基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6 SiO_2和Al_2O_3的配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7 耐高温涂料的优化配方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铬钢低表面涂料的制备结果与讨论
    4.1 颜基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2 固化剂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4.3 混合溶剂配比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4.4 氧化铁红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4.5 硅酸钙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4.6 滑石粉用量对涂料与涂层性能的影响
    4.7 优化配方与涂料性能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转锈剂制备结果与讨论
    5.1 物理改性
        5.1.1 溶剂型环氧E20物理改性
        5.1.2 水性环氧E0430物理改性
    5.2 焦性没食子酸化学改性
        5.2.1 焦性没食子酸与甲醛反应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5.2.2 第一步产物和环氧E-20 反应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5.2.3 漆膜膜厚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5.2.4 傅里叶红外检测
    5.3 涂料制备
        5.3.1 溶剂型物理改性转锈剂制备及涂料中应用
        5.3.2 水性物理改性转锈剂制备及涂料中的应用
        5.3.3 优化结果比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建筑涂料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分析
    1.1 国内现状分析
        1.1.1 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的开展现状
        1.1.2 建筑涂料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
    1.2 建筑涂料生产企业面临形势
2 种类分析
    2.1 水性类型建筑涂料
    2.2 溶剂类型建筑涂料
3 发展趋势
    3.1 向功能类型建筑涂料方向发展
    3.2 向复合类型建筑涂料方向发展
    3.3 对建筑涂料生产的基础配置加以优化
4 结束语

(5)仿生胶粘剂的研制及在人造板胶结与涂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木材胶结的背景
        1.1.2 木材涂饰的背景
    1.2 胶粘剂在人造板中的应用
        1.2.1 木材的层级结构和化学组分
        1.2.2 木材胶粘剂的胶结机理
        1.2.3 木材胶粘剂分类及其应用
    1.3 木材胶粘剂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1.4 仿生技术在木材胶粘剂中的应用
    1.5 聚乙烯醇的简介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1.6.2 研究内容
2 仿生胶粘剂(BA)的研制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2 BA的合成
        2.2.3 BA薄膜的制备
        2.2.4 BA胶结试件的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A的合成
        2.3.2 BA的粘度特性
        2.3.3 BA的固化交联性能
        2.3.4 BA的固化交联机理
        2.3.5 BA的粘结性能
        2.3.6 BA的粘结普适性
        2.3.7 BA的中试化生产
    2.4 本章小结
3 胶合板的绿色制造与大生产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胶合板用BA制备
        3.2.3 胶合板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面粉填料对BA的固含量和粘度优化
        3.3.2 施胶量优化
        3.3.3 陈放时间的优化
        3.3.4 BA的贮存稳定性
        3.3.5 BA的工艺优化
        3.3.6 杨木胶合板的微观结构
        3.3.7 BA的普适性
        3.3.8 BA与其他木材胶粘剂胶合性能对比
    3.4 大生产实验
        3.4.1 胶合板的规模化制备
        3.4.2 胶合强度和游离甲醛释放量
        3.4.3 成本分析
        3.4.4 BA与其他木材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木材-金属复合板制备与电磁屏蔽功能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电磁屏蔽胶合板的制造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胶结界面的微观结构
        4.3.2 木材金属复合板的胶合强度
        4.3.3 电磁屏蔽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刨花板的仿生胶结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2 刨花板的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粘度与温度关系
        5.3.2 施胶量的影响
        5.3.3 石蜡乳液的影响
        5.3.4 密度的影响
        5.3.5 胶结界面的微观结构
    5.4 本章小结
6 木材仿生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6.2.2 木材仿生涂层的制备
        6.2.3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涂层剥离强度
        6.3.2 涂层附着力
        6.3.3 涂层铅笔硬度
        6.3.4 微观结构表征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宜居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基本特征
        1.1.2 当代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基本发展特点
        1.1.3 绿色建材对建筑内外环境及宜居性的影响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轻质微孔混凝土及其墙材制备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CFC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2.2.1 胶凝材料
        2.2.2 骨料
        2.2.3 其他原材料
    2.3 CFC的配合比
    2.4 CFC水化硬化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4.1 CFC水化硬化的特点
        2.4.2 浇筑块体的不同部位与水化硬化
        2.4.3 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影响
        2.4.4 CFC的物理性能
        2.4.5 CFC的力学性能
    2.5 微孔混凝土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2.5.1 CFC导热系数与干密度
        2.5.2 CFC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5.3 CFC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5.4 CFC蓄热系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6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技术研究
        2.6.1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构造
        2.6.2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性能
        2.6.3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2.7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应用示范
        2.7.1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工程
        2.7.2 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
        2.7.3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工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用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研究
    3.1 引言
    3.2 降温材料概述
        3.2.1 降温材料定义、分类、降温机理及测试方法
        3.2.2 降温材料热平衡方程
        3.2.3 降温材料的分类
        3.2.4 降温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3.3 白色降温涂料的研究
        3.3.1 原材料的选择
        3.3.2 配方及生产工艺
        3.3.3 性能测试
        3.3.4 结果与讨论
    3.4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的研发
        3.4.1 原材料及涂料制备工艺
        3.4.2 性能测试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的应用示范
        3.5.1 工信部综合办公业务楼屋顶涂料项目
        3.5.2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工程应用实例
        3.5.3 应用效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混凝土生态地坪及铺装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4.2.2 材料的配合比
        4.2.3 透水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4.3 透水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方法研究
        4.3.1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试验方法
        4.3.2 测试设备
        4.3.3 测试方法
        4.3.4 强度试验
        4.3.5 透水性试验方法
    4.4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4.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4.4.2 制备工艺
        4.4.3 物理力学基本性能
    4.5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5.1 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5.2 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研究
    5.1 引言
    5.2 超亲水自洁涂层的研发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5.2.2 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制备
        5.2.3 混凝土表面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性能
        5.2.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5.3 光催化气体降解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5.4 C掺杂TIO2的研制
        5.4.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5.4.2 制备工艺
        5.4.3 物相分析
        5.4.4 物质化学环境分析
        5.4.5 可见光响应测试
    5.5 负载型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5.1 TiO_2溶胶及粉体制备
        5.5.2 混晶TiO_2粉体的制备
        5.5.3 基于TiO_2溶胶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5.4 光催化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5.6 基于TIO2粉体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6.1 TiO_2-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检测
        5.6.2 有机硅粘合剂-TiO_2分散液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7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制备及中试研究
        5.7.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5.7.2 涂料制备工艺
        5.7.3 检测方法
        5.7.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性能
    5.8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的应用示范
        5.8.1 北京西四南大街会议中心
        5.8.2 北京橡树湾二期某住宅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工程中的集成应用
    6.1 引言
    6.2 应用项目简介
        6.2.1 工程概况
        6.2.2 工程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6.2.3 工程难点
    6.3 新材料及技术的集成应用
        6.3.1 微孔混凝土墙材的应用
        6.3.2 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铺装技术
        6.3.3 热反射和隔热涂料
        6.3.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
        6.3.5 立体绿化技术
        6.3.6 建筑遮阳技术
        6.3.7 光电技术
    6.4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涂料的组成
        1.2.1 耐火骨料
        1.2.2 悬浮剂
        1.2.3 粘结剂
        1.2.4 载体
        1.2.5 助剂
    1.3 对铸造涂料的性能要求
        1.3.1 涂料的物理性能
        1.3.2 涂料的工艺性能
        1.3.3 涂料的工作性能
    1.4 铸造涂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1 铸造涂料的国内发展现状
        1.4.2 铸造涂料的国外发展现状
        1.4.3 涂料的发展方向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研究的技术路线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2.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2.2.2 实验设备
    2.3 铸造涂料性能评价体系
        2.3.1 密度
        2.3.2 悬浮性
        2.3.3 流平性
        2.3.4 流动性
        2.3.5 涂层厚度
        2.3.6 烘干抗裂性
        2.3.7 耐磨性(抗擦落强度)
        2.3.8 曝热抗裂性
        2.3.9 流变特性
第3章 水基涂料常用悬浮剂流变特性的研究
    3.1 钠基膨润土的流变特性
    3.2 锂基膨润土的流变特性
    3.3 凹凸棒土的流变特性
    3.4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流变特性
    3.5 小结
第4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配方的研究
    4.1 悬浮剂的选择
    4.2 粘结剂的选择
    4.3 消泡剂的选择
        4.3.1 消泡剂种类的选择
        4.3.2 消泡剂加入量和加入方式的选择
    4.4 涂料制备方案的确定
    4.5 涂料各组分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5.1 钠基膨润土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5.2 CMC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5.3 PVA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6 钠基膨润土、CMC以及PVA适宜加入量的确定
        4.6.1 正交实验设计
        4.6.2 正交实验结果
        4.6.3 正交实验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性能的研究
    5.1 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性能
    5.2 适宜配方下涂料的SEM结果
    5.3 浇注实验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硅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隔热涂料用树脂的合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水性UV固化涂料
        1.2.1 水性UV固化涂料简介
        1.2.2 UV固化反应原理
        1.2.3 水性UV固化涂料中的光引发剂
        1.2.4 水性UV固化涂料的特点
        1.2.5 水性UV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透明隔热涂料
        1.3.1 透明隔热涂料简介
        1.3.2 透明隔热涂料的原理
        1.3.3 纳米ATO透明隔热浆料
        1.3.4 纳米ATO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1.3.5 水性隔热涂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水性隔热涂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1.5 本课题探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2 衣康酸/柠檬酸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原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衣康酸、柠檬酸对环氧树脂的改性
        2.2.4 涂膜的制备
        2.2.5 分析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性UV固化树脂的红外表征
        2.3.2 反应时间的确定
        2.3.3 反应温度对UV固化预聚物反应速率的影响
        2.3.4 阻聚剂的优选
        2.3.5 衣康酸和柠檬酸的用量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2.3.6 环氧基、衣康酸与柠檬酸摩尔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3 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UV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含硅水性UV固化树脂的合成
        3.2.4 涂膜的制备
        3.2.5 分析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温度对硅改性水性UV固化树脂合成的影响
        3.3.2 催化剂的种类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3.3.3 有机硅种类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3.3.4 有机硅的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3.3.5 中和剂的种类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3.3.6 光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水性UV固化体系的影响
    3.4 小结
4 纳米ATO透明隔热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分析方法
        4.2.4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高速分散时间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4.3.2 改性剂对浆料沉降稳定性的影响
        4.3.3 改性剂含量对浆料沉降稳定性的影响
        4.3.4 分散剂用量对浆料沉降稳定性的影响
        4.3.5 超声时间对浆料粒径的影响
        4.3.6 扫描电镜对改性浆料的分析
    4.4 小结
5 硅改性水性UV固化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分析方法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纳米ATO水性UV固化隔热涂料及涂层的制备流程图
        5.3.2 纳米ATO水性UV固化隔热涂料的制备基本步骤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浆料与树脂配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5.4.2 浆料与树脂配比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5.4.3 扫描电镜对硅改性水性UV固化隔热涂层的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
        1.1.1 高光谱成像技术简介
        1.1.2 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
    1.3 植物背景光谱模拟研究现状
        1.3.1 仿生材料
        1.3.2 高光谱隐身涂层
        1.3.3 近红外隐身织物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常见植物叶片的光谱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Vis-NIR反射光谱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常见绿色植物反射光谱测定及特征分析
        2.3.2 烘干时间对晚樱叶片反射光谱的影响
        2.3.3 晚樱叶片健康程度对叶片反射光谱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近红外高原的模拟
        3.3.2 绿峰和红边的模拟
        3.3.3 水分吸收谷的模拟
        3.3.4 PU-SSM的性能研究
        3.3.5 复合织物的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涂料用量对PHEMA-SSM光谱的影响
        4.3.2 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PHEMA-SSM光谱的影响
        4.3.3 PHEMA-SSM性能研究
        4.3.4 PHEMA-SSM的封装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丙烯酸酯反射隔热涂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隔热涂料作用机理
        1.2.1 热反射机理
        1.2.2 热辐射机理
        1.2.3 热阻隔机理
    1.3 隔热涂料分类
        1.3.1 阻隔型隔热涂料
        1.3.2 辐射型隔热涂料
        1.3.3 反射型隔热涂料
    1.4 反射隔热涂料主要组成及其影响
        1.4.1 乳液基料
        1.4.2 颜填料
        1.4.3 助剂
    1.5 冷颜料彩色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进展
        1.5.1 冷颜料彩色化的研究进展
        1.5.2 冷颜料的相关理论研究
        1.5.3 冷颜料制备彩色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1.6.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白色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
        2.2.4 涂膜的制备工艺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乳液基料的选择
        2.3.2 乳液用量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2.3.3 不同分散剂的分散效果
        2.3.4 钛白粉种类对隔热效果的影响
        2.3.5 颜填料配比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彩色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彩色涂料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色涂料的反射隔热性能
        3.3.2 黄色涂料的反射隔热性能
        3.3.3 蓝色涂料的反射隔热性能
        3.3.4 绿色涂料的反射隔热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绿色”涂料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赵秋生. 山东大学, 2021(12)
  • [2]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J].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 中国涂料, 2021(04)
  • [3]新型转锈剂及低表面处理耐高温涂料制备研究[D]. 韩东山.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4]建筑涂料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顾小琴. 居舍, 2020(30)
  • [5]仿生胶粘剂的研制及在人造板胶结与涂饰的应用[D]. 肖少良.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D]. 宋中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D]. 单保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8]硅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隔热涂料用树脂的合成与研究[D]. 卢景威. 广州大学, 2020(02)
  • [9]仿植物叶片光谱特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D]. 胡安然. 江南大学, 2020(01)
  • [10]丙烯酸酯反射隔热涂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姜仡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绿色”涂料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