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西藏大学学报》总目录

2002年《西藏大学学报》总目录

一、《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伍金加参[1](2021)在《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重点研究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阿里噶尔本即“堆噶尔本”(?)体制整体架构和所属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探揭阿里基层组织的建立和结构模式;总结“堆噶尔本”行政体制运行时期的阿里地方政治、文化及其边境贸易的状况。还在结尾处,深入分析“堆噶尔本”体制的延续之“阿里廓松基恰”(?)行政设置运行,以及与“堆噶尔本”体制之间的历史关系、组织结构的异同,总结出“堆噶尔本”体制早于“廓松基恰”体制,“廓松基恰”体制是基于“堆噶尔本”体制影响和基础之下的历史产物。本文的主体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前的阿里史回顾。主要依附阿里自然地理条件,以不同时期阿里行政体制史作为历史背景,详述了从远古时期到吐蕃时期的阿里行政体制至古格时期的阿里行政体制的千余年时间,最终在时光岁月的洗礼下,逐渐形成一套具有阿里本地区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行政体制。第二章,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本章中以“堆噶尔本”是以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主体环境为基础、具有一定地方文化特色的行政体制的形成为开篇,深入分析和厘清档案文献和口述中“噶尔本”(?)一词的不同概述,追溯吐蕃后期阿里地方行政体制至“堆噶尔本”体制形成的历史脉络,详细阐释该区域行政体制的整体历史沿革和体制的行政机构、行政职能,以及“堆噶尔本”的印章和历任“堆噶尔本”名录为依据,总结出阿里噶尔本行政体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及其特殊历史地位。第三章,阿里噶尔本体制的组织结构。根据“堆噶尔本”辖区特殊组织与机构及其运行,以“宗”(?)和“茹”(?)为单位,对阿里噶尔本体制及其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阿里噶尔本体制与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之间的上下级互动情况。第四章,阿里噶尔本时期的贸易与文化。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特点入手重点论述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阿里。由于阿里地区地广人稀,又处于多国边境,其多元文化体制下产生了众多边境要塞。以边境事件为切入口,深入分析在诸多边境事件的博弈中地方政权如何推进基层行政体制,并对其行政体制之下发展的阿里文化因素和边贸事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辨,力图在真实画面,展现当时阿里边贸和文化的全貌。第五章,阿里“廓松基恰”的设立。本章以档案史料和口述资料结合的方式,主要探讨阿里“廓松基恰”的形成历史。以阿里“廓松基恰”建立的原因和历史背景为出发,对比分析历史上的阿里“廓松基恰”与“堆噶尔本”的行政体制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西藏历史上各地方特有的行政组织结构,凸显“堆噶尔本”体制的延续这一历史事实和及阿里噶尔本体制在实施中的不断演变和完善。总之,阿里噶尔本体制并非自古至今,阿里噶尔本体制之前阿里地区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出现了诸多行政体制。而后期形成的阿里噶尔本地方行政体制也随着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的冲击。它在延续地方行政执行的同时,不断地吸收和充实其它区域的行政体制的元素,形成一种较为独特,却不乏地方特性的行政体制的建构。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基层组织的体制研究相对较少,尤其以阿里噶尔本行政体制为主线的基层体制研究更显薄弱,文献资料较为零散且不统一,缺乏对阿里噶尔本体制进行系统的考证与整理。本文主要以历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参考、分析大量藏、汉、英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对历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还结合先人的研究成果和对阿里噶尔本后裔进行时事访谈,进一步深入分析、滤清、弥补阿里噶尔本体制史发展的前因后果,给后人展现了较为完整的阿里噶尔本体制发展史,也为研究“堆噶尔本”体制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何尔基,拥巴[2](2021)在《2020年全国报刊藏学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下)》文中研究说明

色让准[3](2021)在《《笃布巴·西饶坚赞传记》译注与研究》文中提出笃布巴·西饶坚赞((?)1292-1361)作为十四世纪西藏历史上着名的佛学大师,以弘扬觉囊派显密二宗而闻名。笃布巴之前觉囊派虽有着其独特的传承和修行传统,但其教派之名真正名扬天下则是在笃布巴时期。作为推动西藏佛学发展及觉囊派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笔者拟在整理现存笃布巴的各类传记的基础上,对其亲传弟子衮邦·曲扎贝所写的《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之降生为笃布巴的章节进行译注与研究,试图填补觉囊派高僧传记汉译版之空白。文中将笃布巴传记分成三大类,分别是本生传、亲传和再传弟子所着以及教法史中所载传记。笃布巴未撰写个人自传也未见其密传,因此按照藏族传统的传记分类法,文中所引传记在类别上均属于外传,其中有两部本生传、四部亲传和再传弟子所写传记以及重要的教法史中所记载的传记。文中笔者分别对各类传记的作者、内容、写作年代及版本等进行了考证与论述。其中,衮邦·曲扎贝所着《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完成于笃布巴圆寂后的两年之内,是目前所知笃布巴最早的传记。此传以大量的佛教经典、传者的亲身经历以及笃布巴的作品为材料依据,记述了笃布巴一生的重要事迹,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笔者将《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作为翻译蓝本,对文本中的人物、地点、佛经等进行了注解。此传完成于十四世纪,正值西藏佛学思想百家争鸣及觉囊派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了解当时卫藏地区政教背景、历史人物、十四世纪卫藏学术交流、政教发展以及寺院发展等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文中,笔者还结合笃布巴的其他传记资料,对《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中的若干史事及其记事顺序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总结出该传在记事顺序上疑似存在四处错误;文中依次对这四件史事作了较为合理的排序与说明。而本文对笃布巴传记所进行的翻译与研究,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份相对详实、可靠的笃布巴传记译本,给研究觉囊派人物的学者提供一份语言便利,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学者全面了解笃布巴这位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王小维[4](2021)在《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文中指出肖像画是人类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表现主题。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肖像画的制作。藏族美术作为中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传说藏语“绘画”(ri mo)一词就是由人物画像演变而来。随着佛教在西藏社会的深入影响,藏族美术开始以表现佛教题材为主,内容涵盖佛、菩萨、护法神、赞普、后妃、高僧大德等。本文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作为研究核心,不同于佛、菩萨、护法神等,高僧是藏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是对西藏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而体现在绘画上,高僧画像又是藏族美术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本文通过艺术社会学、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西藏高僧画像兴起的社会背景、风格演变以及画面的形式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试图通过高僧画像的发展演变来探寻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通过对汉藏绘画中高僧画像艺术形式的比较,可反映出汉藏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性;此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僧画像对现今的艺术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文献和实物遗存对吐蕃时期的人像进行梳理,旨在说明虽然吐蕃时期佛教在西藏有所发展,但是塑绘人像的行为在苯教和佛教的活动中皆而有之,表现对象也以赞普、后妃、王室成员为主,僧人像在吐蕃时期仅处在萌发状态。其次,对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随着公元10世纪中期佛教通过“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在西藏开始复兴,佛教开始在西藏受到普遍信仰,同时,西藏佛教的各宗派也相继产生,高僧大德作为西藏佛教复兴与传播的主体,逐渐成为绘画与雕塑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而宗派的发展与传承也能清晰地表现在高僧画像之中。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单尊像、双尊对坐像和共坐像、伴有世系传承与高僧传记像以及高僧像旁边伴有胁侍菩萨像都已出现,这一时期高僧画像的发展为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中心内容。13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西藏高僧画像虽然延续了印度、尼泊尔的绘画风格,但是汉地绘画元素也大规模进入到藏族绘画之中。明代建立后,中央政府对西藏采取“多封众建”方针,汉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空前繁荣,而西藏一批重要的寺院也在明代创建,如白居寺、扎什伦布寺、贡嘎曲德寺、甘丹寺等等,同时西藏美术史上着名的绘画大师“井喷式”出现,这些大师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绘画样式,他们在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上走的更深更远,表现在高僧画像中,如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的高僧画像,虽然构图上仍然沿用了印度、尼泊尔的形式,但是造型方面却已经脱离了印度帕拉风格、尼泊尔风格概括性的造型方式,人物脸部刻画上体现了细腻、写实的特征,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年龄、性格、民族身份等),可以说以白居寺为代表的江孜风格在本土化进程中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由勉拉顿珠开创的勉唐派和钦孜钦莫开创的钦孜派则更为完整地体现了藏族美术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从现存的勉唐派高僧像作品来看画面的整体风貌是用工整的笔法,呈现出端庄典雅、宁静慈祥、秀丽大方的整体氛围,人物造型也更加圆润,云彩、花卉也更为写实。与勉唐画派不同的是钦孜派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充满写意气息,具有热闹升腾的韵律感,而在高僧画像的构图上,虽然在世系传承上遵循了帕拉、尼泊尔风格构图的“内外式”,但已经不是明显的“回”字形,而在人物造型上钦孜派放弃或弱化了头部的局部写实,而强调了高僧整体的写实性。而在16世纪产生的噶赤画派从构图、色彩、造型上对汉地绘画的吸收更加彻底,除了传统的中心构图外,偏角式构图也是噶赤派高僧画像流行的一种样式,这种构图直接来自于汉地的罗汉画样式。西藏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在15、16世纪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性、杂糅的样式。第五章对后世高僧画像发展中的两个个案进行了探讨。一是,探讨了清代直至近现代史实性绘画中的高僧形象,在延续了白居寺八思巴与忽必烈壁画对坐形式的基础上,西藏高僧画像产生的不同画面布局和不同的造型特征。二是,摄影术和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传入西藏后,以根敦群培、安多强巴为代表的藏族艺术家通过学习西方写实绘画技法或者从照片临摹开始探索出一条新的绘画之路,这种探索尤以高僧画像最为突出,清代中期藏族绘画逐渐走向程式化,高僧像的个性特征逐渐被标准样式所取代,形式也较为固定,因此这种探索精神对西藏高僧画像以及藏族美术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王建海[5](2021)在《东噶·洛桑赤列年谱初编》文中认为东噶·洛桑赤列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扎西曲林寺第八世东噶活佛,在色拉寺获得拉然巴格西,在拉萨上密院获得俄然巴格西。西藏和平解放后,曾先后任教于中央民族学院和西藏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众多藏学研究工作者,同时他又着述宏富,可以说在藏学教育和藏学研究方面均贡献卓着,是20世纪着名藏学大师,在中国现代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年谱根据东噶·洛桑赤列先生已出版的各种着作版本和有关他的研究资料,以年代为序,对其一生的学术活动和重要事迹进行了仔细排比、考订,以转述方式力求相对准确地反映其人生历程。

徐子寓[6](2021)在《高原地区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单医疗中心的神经外科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住院手术治疗。通过神经外科常用的术后GOS评分(1分~5分),从低到高分别代表患者预后越来越好。将评分为1分~2分的病人分为预后不良组,评分在3分~5分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入院基本数据、病史采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和影像学的资料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中了解可能对高原地区的基底节区HICH(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的多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具有意义的显着影响因子,对于个体化治疗的进一步加强。对今后高原地区外科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分别记录患者入院个人数据、既往的病史、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影像学的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出院情况和长期随访资料等。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IBM公司)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我院52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海拔高低、民族、年龄、是否世居于高原地区、有无高血压病史以及吸烟、饮酒史,是否破入脑室,有无中线偏移和入院时的生理指标以及入院时CT提示的血肿量,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不同的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于HICH手术预后的发病率的影响,总结不同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意义。结果:经过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年龄(P=0.000)、海拔高度(P=0.000)、高血压病史(P=0.000)、入院体温(P=0.020)、血肿量(P=0.028)、血钠(P=0.006)、性别(P=0.013)、民族(P=0.027)、世居与否(P=0.013)、入院舒张压(P=0.014)、术前GCS评分(P=0.001)、术前血氯值(P=0.000)、是否吸烟(P=0.000)、是否饮酒(P=0.000)是影响手术治疗高原地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独立影响因素为血肿量(P=0.017)。结论:本次研究对于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预后而言,出血量是独立危险因素,其次年龄、海拔高度、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温、血肿量、血钠、性别、民族、世居与否、入院舒张压、术前GCS评分、术前血氯值、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为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对于不同海拔地区的由于气压及氧气含量原因可能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做出了一定的推测。这为高原地区提高手术治疗基底节HICH患者救治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提供一定的临床意义。

洛绒涛格[7](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丁斯甘[8](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认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张帅[9](2020)在《《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自吐蕃时期传入我国藏区后,在悠久绵长的千年历史中扎根藏地,逐步成为藏族人民耳熟能详的外国经典故事。作为中印文化互动交流与平等对话的一条重要纽带,《罗摩衍那》藏译版本有敦煌古译本、象雄·曲旺扎巴创作本、根敦群培新译本和敖见全译本四种,彰显了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其中敦煌古藏文译本是《罗摩衍那》跨国传播过程中首个外国译本。此外,《罗摩衍那》还以诗歌、故事、典故、传说、戏剧、雕塑等丰富的艺术样态融入到藏族传统文化发展中。但是,藏族人民接受《罗摩衍那》并非外来文学题材与文化模式的简单横向移植与挪借,而是基于民族历史经验和文化视野实现了对罗摩故事的创造性改写,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迥异的文学景观。我国藏区的罗摩故事形态受到印度和藏区本土的历史语境、文化氛围、宗教传播及译介主体等多种现实因素的规约与影响。《罗摩衍那》主要通过佛教传播进入藏区。由于史诗文本的印度教属性以及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吐蕃时期至19世纪末的藏族罗摩故事经历了大规模的改写与变形。藏族学者从佛教价值观念出发对这部印度教经典进行了全新阐发。由于宗教文化的异质性,文本旅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过滤与变异。但是,这种现象在20世纪初期得到改变。20世纪以降,藏族学者筚路蓝缕,抛弃了狭隘的宗教派别偏见,力求探索真知,开创了《罗摩衍那》在藏区译介与接受史的系统化、全面化和多元化局面。这与当时藏族学者学术观念与研究范式的剧变紧密联系。通过历时性梳理《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史,概括其特征规律、核心本质与现实意义,可以发现《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现象无法化约为简单的影响关系模式,它在文本跨界传播中发生的变异与过滤现象独具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深入探寻这种文化过滤机制的内在规律与文学表征,可为跨文化视野下中印文化交流事业提供重要思考与启示。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部分拟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前三章分别就《罗摩衍那》藏译接受史的三个历史分期进行详细叙述,第四章主要考察其跨界传播与接受现象的特征与内涵,并尝试提出该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绪论部分交代了该项研究的缘起与背景,阐述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厘清本文写作的具体研究对象,同时在整理概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该领域的基本现状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吐蕃王朝时期《罗摩衍那》在藏区的译介与接受情况。这一时期,《罗摩衍那》开始进入我国藏区,以敦煌古译本为典型代表,《藏文大藏经》收录的佛教典籍以及藏族伏藏文献经典《嘛呢全集》《柱间史》也记载了部分罗摩故事。此时《罗摩衍那》流传藏区是以佛教传播为载体,文本形式主要包括译文、故事和传说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吐蕃王朝崩溃后至19世纪末《罗摩衍那》在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现象。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分裂割据时期、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帕竹地方政权时期以及甘丹颇章政权前期。在这一阶段,随着《诗镜》译入,《罗摩衍那》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产生了《诗镜》注疏本罗摩故事、《萨迦格言注解》罗摩故事和象雄·曲旺扎巴所作叙事诗《罗摩衍那》。其中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备受瞩目,进一步促进了罗摩故事在藏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三章主要探讨20世纪以来《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情况的全新格局。这一时期藏族学者的思想观念在人文主义与科学理性的现代思潮冲击下产生剧变。根敦群培《新译罗摩衍那》标志着藏族学者接受和研究《罗摩衍那》的崭新格局,也象征着《罗摩衍那》在藏族文学史上经典化地位的确立。此后,藏族学者的学术研究理路逐步从神学史观、人文史观过渡到唯物史观,这种观念变迁也反映在《罗摩衍那》的研究评述中。第四章是在以上具体文本梳理解读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并尝试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前景与方向。该章主要分为《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的规律特征、核心本质与现实意义三个部分,旨在阐明这一文学传播与接受现象的根本属性以及《罗摩衍那》对藏族民族文学史建构和跨学科研究的价值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该项研究的具体内容、观点结论以及引发的现实思考,揭示其在中印文学文化交流事业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师晶晶[10](2020)在《低氧环境下听觉习服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海拔高度超过2500米的地区称之为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具有低压、低氧、高辐射等特点。有学者研究发现,高原特殊的环境对人体的听觉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而听觉系统在高原低氧环境的持续刺激下,会发生代偿性适应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声习服(Sound Acclimatization)。髓鞘(Myelin sheath)是一层缠绕在神经轴突周围的电绝缘层,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也是维持神经信号沿轴突以较快的速度传导的结构基础。听神经髓鞘损伤后的修复与雪旺细胞(Sehwann cells,SCs)有关。SCs是周围神经组织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核心,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等过程中担任功能性的角色。在髓鞘形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信号通路的参与,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传导通路是调控听觉习服过程中髓鞘形成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之一。PI3K能将磷脂酰肌醇-2-磷酸(PIP2)磷酸化为磷脂酰肌醇-3-磷酸(PIP3),PIP2和PIP3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两者都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增殖、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中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约由48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重要的靶蛋白之一,它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存活等多种基本活动。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靶标。m TORC1是多种合成代谢反应的看门人,包括脂类、嘌呤、嘧啶的m RNA翻译及生物合成。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Ribosomal S6-kinase,p70S6K)为m TOR下游直接作用靶物,p70S6K可以通过影响氨基酸的表达,从而影响轴突生长,也可以通过增加肌动蛋白与细胞骨架的协同作用,调控神经细胞导向。磷酸酶和紧张素同系物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是PI3K/AKT信号通路上游的抑制因子,可以使PIP3去磷酸化为PIP2,失去活化作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复合物由TSC1、TSC2、TBC1D7亚基组成,TSC1和TSC2是m TOR上游重要的抑制因子,通过抑制m TOR的活性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平原移居高原大学生的听力情况。通过建立动物模型研究平原移居高原对动物的听觉系统的影响,探讨高原低氧听觉习服的原因,观察高原低氧环境下听力习服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因子的表达,为低氧习服不良以及外周髓鞘病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动物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流行病学调查:2019年9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西藏大学1725岁移居高原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测试。动物模型:随机选取生活在平原地区的wistar大鼠(雄鼠)54只,鼠龄2个月,体重200g-300g。观察wistar大鼠平原对照组、平原进入高原第15天、30天、60天、120天、180天各组的指标变化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耳蜗的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方法对各组大鼠耳蜗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m TORC1、p70S6K、TSC1、TSC2、PTEN的m RNA水平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平原移居高原大学生126人,听力损失患病率为4.76%;右耳患病率(4.76%)高于左耳患病率(2.38%)(p<0.05);男性患病率(6.78%)与女性患病率(2.99%)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上,随着平原移居高原大学生在藏时间的增加,听力损失患病率减少(p<0.05),分别为:7.84%、4.35%、0%、0%、0%。动物模型:HE染色显示:平原移居高原大鼠1-60天,大鼠耳蜗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60天时耳蜗损伤最严重,60-180天,随着在藏时间的增加,耳蜗损伤程度逐渐减轻。RT-PCR结果显示:与平原对照组相比,1-60天,实验组wistar大鼠耳蜗组织PI3K的m RNA水平相对降低,60-180天,实验组wistar鼠PI3K的m RNA水平相对升高(P>0.05);1-60天,实验组wistar大鼠耳蜗组织AKT、m TORC1、p70S6K的m RNA水平相对降低(P<0.05),PTEN、TSC1、TSC2的m RNA水平相对升高(P<0.05),60-180天,实验组wistar鼠AKT、m TORC1、p70S6K的m RNA水平升高(P<0.05),PTEN、TSC1、TSC2的m 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1.高原缺氧环境对人体的听觉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随着在藏时间的增加,出现听觉习服现象。2.平原移居高原wistar大鼠耳蜗HE染色后形态学发生变化;低氧环境下听觉习服中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m TORC1、TSC1、TSC2、PTEN、p70S6K的m RNA水平发挥作用。

二、《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前的阿里史回顾
    第一节 阿里自然地理
    第二节 远古至吐蕃时期的阿里
    第三节 古格时期的阿里
    小结
第二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堆噶尔本”一词考证
    第二节 “堆噶尔本”的设立与演进
    第三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组织架构
    第四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功能
    小结
第三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基层组织结构
    第一节 阿里噶尔本管理辖区
    第二节 宗谿及其构成和运行
    第三节 茹及其构成和运行
    小结
第四章 阿里噶尔本时期的贸易与文化
    第一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边贸活动
    第二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传统文化
    小结
第五章 阿里“廓松基恰”的设立
    第一节 “廓松基恰”的称谓及其形成年代
    第二节 “廓松基恰”的机构
    第三节 “廓松基恰”与“堆噶尔本”的异同
    第四节 “廓松基恰”与其他基恰的对比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历任“堆噶尔本”名录
附录2 堆噶尔本的访谈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笃布巴·西饶坚赞传记》译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笃布巴生平略述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笃布巴生平述略
第二章 笃布巴传记概述与分类
    第一节 现存传记概述
    第二节 现存传记分类
        一 本生传
        二 亲传及再传弟子所写传记
        三 教法史类
第三章 《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译注
    第一节 授记于佛典
    第二节 诞生于笃布
    第三节 少年求学与青年游学
    第四节 继任觉囊寺法座且修建佛塔
    第五节 元朝使节前来邀请
    第六节 圆寂与荼毗
第四章 《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史事分析
    第一节 元顺帝遣使邀请笃布巴之叙事
        一 接受邀请,未能成行
        二 敬而远之,刻意回避
        三 笃布巴对元顺帝邀请之态度分析
        四 笃布巴未接受邀请之原因
    第二节 觉囊译师继任法座的时间探析
    第三节 笃布巴与喇嘛丹巴会面时间探析
    第四节 本传记事顺序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研究综述
    3、课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第一章:西藏高僧画像的兴起
    1.1 吐蕃时期藏族美术中的人像考察
    1.2 11-13 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发展
第二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时代背景
    2.1 元明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及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概述
    2.2 元明时期的藏传佛教僧人的“多重身份”
    2.3 元明时期西藏美术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形式与风格
    3.1 帕拉风格与尼泊尔风格中的高僧画像
    3.2 江孜绘画风格中的高僧.以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壁画为例
    3.3 勉唐、钦孜、噶赤画派以及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
第四章: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之比较
    4.1 元明时期汉地佛教概况
    4.2 汉地佛教中的画僧传统
    4.3 元明时期汉地高僧画像的发展
    4.4 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比较
第五章:西藏高僧画像在后世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5.1 史实性绘画中的对坐像
    5.2 摄影和西方写实绘画技法影响下的西藏高僧画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东噶·洛桑赤列年谱初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谱
二、谱后

(6)高原地区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影响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材料收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式
        1.3.2 对于疗效的评判
    1.4 统计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单因素统计分析
    2.3 多因素统计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年龄与预后的关系
    3.2 术前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
    3.3 出血位置与预后的关系
    3.4 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
    3.5 民族与预后的关系
    3.6 海拔高度与预后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Review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有关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综述)References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二、“八大修传”系统
        三、小结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一、绛阳钦则旺波
        二、工珠·云丹嘉措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一、弥旁的父母
        二、居.弥旁的生平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二、版本与内容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一、语言学作品
        二、医学着作
        三、历算着作
        四、占卜类文本
        五、工巧明文本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八、小结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二、四无碍智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二、弥旁的辩论
        三、小结
    第三节 “利美”观修
        一、依止本尊文殊
        二、格萨尔王崇拜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一、弥旁的“利美”观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一、对弥旁的评价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专题个案类研究
        二、综合比较类研究
        三、研究现状简评
    第三节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发轫与探索:吐蕃王朝时期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敦煌古译本《罗摩衍那》
    第二节 《藏文大藏经》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节 《嘛呢全集》与《柱间史》中的罗摩故事
第二章 开拓与兴盛:分裂割据时期至19世纪末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胜天赞》《殊胜赞》释文中的罗摩故事
    第二节 《萨迦格言》及其注释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节 诗学理论《诗镜》及其注疏中的罗摩故事
    第四节 叙事诗《罗摩衍那》
    第五节 其他藏族经典文献中的罗摩故事
    第六节 木雕艺术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章 蓬勃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新译罗摩衍那》
    第二节 端智嘉《罗摩衍那》译作与论述
    第三节 藏戏与罗摩故事
        一、安多藏戏《冉玛拉》
        二、山南藏戏《若玛囊》
        三、康定木雅藏戏《国王冉马拉》
    第四节 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的现代释读
    第五节 藏族学者的学理性研究及藏文全译本的译出
第四章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特征规律
        一、传播源点的复杂性重构
        二、传播路径的多元性生成
        三、译介主体的现代性转变
    第二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核心本质
        一、异国题材本土化
        二、异教故事佛教化
        三、民间文本经典化
    第三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现实意义
        一、《罗摩衍那》与藏族文学史建构
        二、《罗摩衍那》与跨学科研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编年
附录二 :我国藏区流传的罗摩故事四大文本主干情节对照表
作者简历

(10)低氧环境下听觉习服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平原移居高原大学生听力损失患病率调查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调查资料
        2 调查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1 结果
        2 讨论
第三章 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耳蜗
    前言
    第一节 材料与试剂
        1 实验动物
        2 仪器、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1 实验分组设计
        2 耳蜗取材
        3 大鼠耳蜗-HE染色
        4 大鼠耳蜗组织RNA提取
        5 大鼠耳蜗组织RT-PCR
        6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 结果
        1.1 大鼠耳蜗HE染色
        1.2 大鼠耳蜗组织RNA提取
        1.3 大鼠耳蜗组织RT-PCR
        2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D]. 伍金加参. 西藏大学, 2021(12)
  • [2]2020年全国报刊藏学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下)[J]. 何尔基,拥巴. 中国藏学, 2021(02)
  • [3]《笃布巴·西饶坚赞传记》译注与研究[D]. 色让准. 兰州大学, 2021(02)
  • [4]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D]. 王小维. 西藏大学, 2021(11)
  • [5]东噶·洛桑赤列年谱初编[J]. 王建海. 西藏研究, 2021(02)
  • [6]高原地区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影响预后因素分析[D]. 徐子寓. 西藏大学, 2021(12)
  • [7]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8]《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9]《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张帅.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10]低氧环境下听觉习服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D]. 师晶晶. 西藏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2002年《西藏大学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