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陪陪吗?

可以说陪陪吗?

一、可以说accompany with sb.吗?(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囡[1](2021)在《四款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对比分析》文中提出

王宏[2](2021)在《基于二维层状材料新型忆阻器的光电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忆阻器(Memristor)作为第四种电路基本元件,具有结构简单、读写速度快、能耗低、存储密度高等优势,有望突破摩尔定律的极限。模拟式的类脑神经计算和数字式的状态逻辑运算是忆阻器实现信息存储与计算融合的两种方式。尽管忆阻器的研究呈爆炸式增长,但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忆阻材料、阻变机制、模拟可调性、节能、可靠性、异质集成和多功能实现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发新的忆阻材料,多途径探究阻变机制,明确参数演变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如:突触、数字识别和逻辑功能等)拓展,是当下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可调的电子结构及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源转化与存储、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Sn Se等二维层状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制备工艺、物理机制、性能特征和光电调控功能实现等方面,探索了其在忆阻器领域的新应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Sn Se薄膜,并借助掩膜技术构建了Au/Sn Se/NSTO(7%Nb:Sr Ti O3)结构的原型忆阻器件。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Sn Se薄膜具有铁电性,由于其铁电极化对器件结区耗尽层宽度和势垒高度的调制作用,使得该忆阻器可实现电导精确可调和二阶忆阻行为。将具有纳秒脉宽的刺激脉冲施加于该器件,成功模拟了尖峰时序依赖可塑性(STDP)和双脉冲易化(PPF)两种神经突触行为,其能耗仅为66 f J。此外,该器件还可以实现手写体数字识别功能,其精确度可达82.51%。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制备了Pd/Sn1-xSe/NSTO和Ag/Sn1-xSe/NSTO结构的忆阻器。该Pd/Sn1-xSe/NSTO忆阻器的整体性能表现优于一般器件,特别是稳定性、单元之间的差异性、耐久性,开关功率可达约4.1μW和61μW。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了钯(Pd)导电细丝在Sn1-xSe薄膜中形成和断裂的可能性,并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直接在Sn1-xSe层中观察到形成的Pd细丝。金属钯比银具有更高的热动力学稳定性和更低的迁移率,因此基于Pd导电细丝机制的器件性能更加稳定。该器件除了能实现突触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简单计数和加法的运算功能。三、制备了双端Au/Sn Se/graphene/Si O2/Si和Ti/Bi OI/FTO(Sn O2:F)忆阻器件。多层二维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引入,使Sn Se基忆阻器的开关功率达16.7 n W和2.3 n W。通过透射电镜及XPS深度分析,对比处于高阻态和低阻态下器件的元素分布,证实了上述两种结构忆阻器的阻变机制均源于锡空位和氧空位导电细丝形成和断裂。基于空位细丝机制的忆阻器件能模拟突触的长时增强(LTP)和短期抑制(LTD),还能完成STDP和PPF的记忆,与学习规则。四、利用PLD技术制备了大面积多层二维Bi2Te2.7Se0.3薄膜并构建了Pd/Bi2Te2.7Se0.3/Si O2/Si结构的多功能光电耦合忆阻器件。研究了0 m W、5 m W、50 m W和100 m W四种强度的405 nm波长紫光信号和电信号对该器件内部电导的调节。该器件不但能实现“或”门功能,由于光电子再俘获而具有的非挥发性,还能实现信息长期存储;与此同时,该光电耦合器件的电阻对光强有一定的依赖性,致使其可实现多级存储和光信息解调功能。总之,该单个忆阻器件就可以同时实现解调、运算和存储功能。

孙志鹏[3](2021)在《热电子效应对单根氧化锌微米线器件光电特性调制研究》文中提出ZnO材料近年来成为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当传统的ZnO薄膜受限于p型掺杂的问题而遇到瓶颈时,微纳器件由于其灵活多变的器件结构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单根ZnO:Ga微米线在电致发光、电泵浦激光、异质结发光器件等方面取得很多突破,而其在光电探测、电致发光中心波长精确调节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金属表面等离激元无辐射衰减诱导产生的热电子被广泛用于提升光伏器件例如光电探测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的性能,而金纳米棒的等离子提共振频率可以通过调节其长径比实现精确可调,这为基于热电子效应实现半导体器件性能调控提供了可能。基于这些研究现状,本文通过构筑不同长径比金纳米棒修饰的AuNRs@ZnO:Ga器件,通过研究热电子效应对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性能的提升,为实现集成化高性能半导体器件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构筑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利用热电子效应初步实现了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的光探测,其探测范围依赖于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吸收峰。通过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其可以归因于光激发金属表面等离激元非辐射衰减后诱导产生的热电子向相邻ZnO:Ga微米线导带的注入,该结果为未来构筑高性能集成探测器件提供解决方案。(2)通过构筑不同长径比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利用热电子效应实现了对单根ZnO:Ga微米线电致发光器件发光中心波长的调控及发光增强,为微纳发光器件的发光调制提供思路。此外还构筑了基于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的波长可调的荧光灯丝光源,以及基于单根ZnO:Ga微米线和AuNRs@ZnO:Ga微米线的串联灯丝光源,为今后实现集成多色光源及主动照明显示器件提供解决方案。(3)通过构筑n-AuNRs@ZnO:Ga/p-GaN异质结器件,实现了异质结器件的发光增强,观察到器件室温下明亮的蓝紫色电致发光,发光积分强度可以达到金纳米棒修饰前的2倍。

骆佳[4](2021)在《DUSP5介导的脂肪酸代谢在BCG感染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广泛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脂肪酸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主要能源物质,感染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用宿主来源的脂肪酸维持其在细胞内繁殖,因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伴随着宿主细胞脂肪酸代谢的改变。作为能量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酸代谢不仅为宿主细胞提供能量支持,且多种代谢中间产物可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宿主免疫应答。双特异性磷酸酶5(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5,DUSP5)通过去磷酸化作用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活化,参与宿主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证实,脂肪肝等多种脂代谢紊乱疾病与DUSPs密切相关,然而,DUSP5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却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RAW264.7巨噬细胞和C57BL/6J小鼠肺脏BCG感染模型,应用小干扰RNA转染方法干扰RAW264.7巨噬细胞DUSP5蛋白表达,通过体外实验探究DUSP5对巨噬细胞自噬、脂肪酸代谢以及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应用DUSP5干扰腺相关病毒抑制C57BL/6J小鼠肺脏DUSP5表达,通过体内实验,探究BCG感染条件下,DUSP5对肺脏组织菌载量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采用乙莫克舍抑制脂肪酸氧化途径,探究BCG感染条件下,DUSP5介导的脂肪酸氧化对RAW264.7巨噬细胞自噬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CG感染巨噬细胞诱导DUSP5表达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C29(TLR2抑制剂)、si-TLR2和TLR2中和抗体均显着抑制DUSP5表达和ROS产生(P<0.01);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预处理抑制了 ERK1/2、p38 和 JNK磷酸化和DUSP5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BCG激活ERK1/2、p38和JNK信号途径促进Nrf2表达,Nrf2抑制剂ML385显着抑制DUSP5蛋白表达(P<0.01)。说明BCG通过TLR2/ROS/MAPK/Nrf2信号途径诱导巨噬细胞DUSP5蛋白表达。2.体内研究表明,干扰DUSP5降低C57BL/6J小鼠肺脏BCG菌载量:体外研究显示,BCG感染诱导RAW624.7巨噬细胞自噬;干扰DUSP5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Beclin1、Atg5、Atg7和LC3-Ⅱ表达、自噬体形成和自噬流,且p-ERK1/2和p-p90RSK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PD98059抑制ERK1/2信号途径显着抑制Atg5和LC3-Ⅱ表达(P<0.01),并伴随着自噬体数量减少。提示BCG感染过程中,干扰DUSP5激活ERK1/2信号,从而促进巨噬细胞自噬。3.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发现,干扰DUSP5抑制IL-1β和IL-6表达,且NF-κB磷酸化水平降低;体内研究证实,与BCG感染的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相比,干扰DUSP5缓解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炎症,并促进了 IL-10和IL-13表达。说明BCG感染的过程中,DUSP5发挥了促炎调控作用。4.BCG感染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脂肪酸氧化;干扰DUSP5,促进了 RAW264.7巨噬细胞中脂滴形成,并伴随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脂含量升高,与此同时,脂肪酸氧化蛋白CPT-1A和PPARα表达水平下调,脂肪酸合成蛋白SCD1、FASN和PPARγ表达水平上调。此结果提示,DUSP5介导BCG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肪酸氧化。5.BCG感染条件下,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乙莫克舍可缓解肺脏组织炎症,且肺脏组织菌载量减少;在BCG感染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乙莫克舍预处理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和溶酶体蛋白Rab7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且自噬体数量增加,自噬流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乙莫克舍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ROS产生,NAC抑制ROS显着抑制LC3-Ⅱ表达(P<0.05)。提示BCG感染过程中,DUSP5介导的脂肪酸氧化通过抑制ROS产生,抑制巨噬细胞自噬,并在BCG诱导的炎性反应中发挥负调控作用。本研究发现,BCG感染诱导DUSP5表达,从而促进巨噬细胞脂肪酸氧化。在此过程中,DUSP5介导的脂肪酸氧化途径抑制ROS产生,降低ERK1/2信号活性,进而抑制BCG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为巨噬细胞中滞留菌存活提供良好的细胞内环境;此外,DUSP5介导的脂肪酸氧化过程还促进了 IL-1β、IL-6和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BCG感染过程中,DUSP5介导的脂肪酸氧化途径发挥着促炎症抑自噬的调控作用,说明代谢可以通过调控宿主细胞信号通路参与巨噬细胞免疫调控。DUSP5有望成为结核病宿主导向性治疗的新靶点,基于宿主免疫代谢的研究策略将为结核病致病机理的阐明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康丽丽[5](2021)在《二维铁电隧道结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电隧道结(Ferroelectric tunnel junctions,FTJs)是由两个金属或半导体电极以及夹在中间的铁电薄层组成的一种量子输运体系。中间层铁电材料具有可以自发极化,并且在自发极化时存在两个可能的取向的特点,并且在有电场作用时,两个取向能够实现相互转变。伴随着中间铁电层极化方向的反转,铁电层产生的隧穿势垒的高度或宽度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电子隧穿能力产生很大差异。最后结果是,对于两种极化态下的铁电隧道结,一个呈现高阻态,一个呈现低阻态,这种效应叫隧穿电致电阻(tunnel electroresistance,TER)效应。铁电隧道结因为TER效应的存在可以用作非易失性储存器件的特点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当下研究最多的是基于具有钙钛矿结构的三维铁电薄膜用作中间隧穿势垒层而构成的三维铁电隧道结。然而这种传统铁电薄膜由于退极化效应而存在一个临界厚度问题,当薄膜的厚度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其铁电性将会消失,这使得工业上要求的器件尺寸不断小型化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近年来,随着具有几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铁电材料的兴起,为解决上述三维铁电隧道结中铁电薄膜的临界厚度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对二维铁电隧道(2D FTJs)结输运特性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几个重要的问题包括:哪些材料可以用来作为二维铁电隧道结的电极?和电极材料接触后其铁电性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二维铁电隧道结所表现出来的TER效应水平如何?以及产生TER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等等。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NEGF)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几种不同的二维铁电隧道结输运特性以及它们产生TER效应的机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石墨烯/BiP二维铁电隧道结中实现巨隧穿电致电阻效应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采用具有二维面内极化的铁电材料BiP构建了存在二维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石墨烯/BiP)的二维铁电隧道结,然后通过在左右电极的石墨烯层分别中掺入B原子和N原子来打破左右电极的对称性,通过计算体系的输运性质,我们获得了约为623%的电致电阻比率(TER),这与三维铁电隧道结的电致电阻比率水平是相当的。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左右电极显着不同的屏蔽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铁电反转前后隧穿势垒高度的重大变化导致的。我们的研究说明了二维铁电材料在铁电存储器件方面极具应用价值。2.在具有垂直面外极化的二维铁电隧道结中实现巨隧穿电致电阻效应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利用具有垂直面外极化的二维铁电极性材料与另一种非铁电二维材料构成的范德瓦尔斯(van derWaals,vdW)垂直异质结构作为电极,单纯的二维铁电材料用作中间势垒。由于二维铁电材料的电极化导致的内建电场的存在,其两个表面所具有的功函数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产生TER效应的新机制。当二维铁电材料和另外一种二维材料构成范德瓦尔斯(vdW)垂直异质结构时,根据其与二维极性材料的哪个表面接触,将有两种界面接触。根据两种材料接触表面的相对功函数,在它们之间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发生电荷转移,导致二维极性材料可能会导电或仍处于绝缘状态,从而获得两种不同的导电状态(“ON”和“OFF”)。我们通过采用石墨烯和具有垂直面外极化的二维铁电材料In2Se3来构建具有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的铁电隧道结证明了该想法的可行性。通过量子输运计算,我们得到了约为108%数量级的巨大的隧穿电致电阻(TER)比率,这为垂直面外极化的2D铁电材料用于铁电存储设备提供了一个新方法。3.石墨烯/In2Se3铁电隧道结中畴壁诱导的巨隧穿电致电阻效应目前所有利用2D FTJs实现大TER效应的方案都是基于整个铁电层在电场上的极化反转。然而理论和实验均发现,二维铁电材料中可能会存在局部区域的电偶极矩和其它区域反向,从而有铁电畴壁的存在。这为构建一类新的铁电隧道结提供了可能,即部分反转中间势垒的偶极矩是否也能导致大的TER效应。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通过构造两种极化部分反转的2DFTJs,也就是在原本处于均匀极化状态下的FTJ中引入一个铁电畴,然后分别研究了体系处于均极化状态和存在铁电畴的状态下的的量子输运特性。通过量子输运计算,我们得到了约为2.75×104%的TER比率。进一步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由于铁电畴的存在,会在体系中形成两个不同的畴壁(DWs),在两个不同的DWs中会存在电荷积累或耗尽的现象。这种不对称的界面极化电荷导致了内建电场,从而影响了体系沿输运方向的有效势分布,最终导致了巨大的TER比。研究结果表明,DWs可能会极大地影响量子输运性质,为实现2D FTJs中的巨TER效应提供了另一种新的机制。4.与金属接触的二维铁电隧道结的隧穿电致电阻效应为了更好地结合目前半导体技术,在采用2D铁电材料构建FTJs时需要考虑与金属电极接触的情况。然而,由于传统金属与2D铁电材料之间存在未知的相互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2D铁电材料与金属接触时,其铁电性是否仍然存在,以及相应的FTJs是否按照存储设备的要求表现出较高的TER效应。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我们采用顶部接触的Au(010)和垂直面外极化的2D铁电材料In2Se3构建了金属与二维材料接触的FTJs。结合密度泛函理论以及非平衡格林函数计算,我们发现在金属和2D材料接触的体系中,不仅铁电材料的铁电性仍然存在,而且由其构建的FTJ达到了 104%的巨大TER比率。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铁电极化反转,金属与2D铁电材料之间的接触由肖特基型向欧姆型转变。另外,我们还发现Au(010)与In2Se3之间的有效隧穿势垒高度为零,说明接触电阻较低,金属向半导体注入电子的能力强。此研究表明,通过正确选择金属材料,可以构建高性能的2D铁电隧道结。

陈刘城[6](2020)在《压力下硫族化合物的热电性质以及超导电性》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热电材料作为一种能源材料,在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这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情况下尤其有用。然而较低的转换效率则是限制热电材料应用的关键因素。目前常用的提高热电材料转换效率的方法,比如:掺杂、合金化、能带工程、纳米结构等,虽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也似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瓶颈(热电优值,ZT>3)。鉴于目前的现状,寻找新的进一步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途径迫在眉睫。压力作为一种独立的热力学参量,和温度一样,对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得益于近年来高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热电材料的三个参量(ρ,S,κ)在高压下都已经可以得到独立的观测。目前热电材料的种类层出不穷,其中硫族化合物是一类热电性能稳定、成本相对较低的热电材料。长期以来都备受科学家的关注。虽然该材料体系的热电性能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提高,其中在最佳工作温区范围(中温区)内不乏ZT值超过2的例子。但为了能够达到大规模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该体系中的热电转换效率,尤其是室温附近的性能。因此我们选用了硫族化物中的PdS和PbSe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的手段主要研究其室温热电性能在压力作用下的演化。另外,我们还对这些热电材料更高的压力作用下的超导电性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1)PdS体系:首先对PdS在常压下的热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该材料的功率因子高达27 μWcm-1K-2,也是现有过渡金属硫化物中发现的最大值。遗憾的是该材料的热导率相对较高,限制了该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800 K,ZT=0.33)。为了理解PdS中高热导率的原因,我们先利用变温拉曼光谱研究了 PdS中的声子散射过程,发现三声子散射过程对PdS的热输运起主导作用;其次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该材料的声子色散关系以及声子态密度,发现纵声学(LA)支以及低频的光学支对热导率的贡献比较大;最后结合拉曼散射和X-射线衍射测量,得到了每个声子振动模的Gruneisen参数,发现所研究的每个声子模的Gruneisen参数都非常小,也就是非谐性较弱。所以降低PdS中的热导率,关键是要增强该材料体系中的声子非谐性,比如引入高阶声子散射过程。利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我们测量了 PdS各个热电参量(ρ,S,κ)在10 GPa以下随压力的演化行为,并得到了其ZT值随压力的变化。发现这种材料的室温ZT值在测量范围内随压力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在室温附近,9.8 GPa下得到的ZT值为0.28±0.05,几乎是与常压高温下的最高ZT值相当(800 K)。说明了压力调控在进一步提高热电转换效率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同时这种通过晶格压缩提高热电性能的方法使得进一步提高现有热电材料在室温附近的转换效率成为可能。为了探测PdS中的超导电性,我们对其在更高压力下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扩展研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大,在19.5 GPa时该材料发生了结构相变,并伴随着超导电性的出现。超导转变温度与载流子浓度随压力的增加有着类似演化行为,支持PdS中的超导电性是电声耦合起主导作用的。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压力在这些窄带隙半导体中诱导超导电性出现的重要作用。(2)PbSe体系:首先利用PPMS系统对Pb0.99Cr0.01Se低温下热电性质进行了表征,发现低温的相关参数和高温段的数据使非常一致的。随后也是利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测量了 Pb0.99Cr0.01Se各个热电参量(ρ,S,κ)在6 GPa以下随压力的演化行为,并得到了其室温ZT值随压力的变化。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大,ZT逐渐增加,并在2.8 GPa附近达到最大值(~1.7),然后再不断的下降,但在4.5到接近6 GPa之间几乎保持一个恒定的值。在3 GPa附近出现的极速增加的电导率、塞贝克的非对称性形状、迁移率的极大值、TO和LO两个拉曼声子模式线宽的最大值以及它们频率差异的最小值说明了 Pb0.99Cr0.01 Se中热电性质的大幅度的改善是由于拓扑相变引起的。在拓扑相变之后,由于能带的翻转该材料进入了拓扑晶体绝缘体态,线性磁阻以及能带结构计算中出现的表面态支持了这一现象。然后,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 Pb0.99Cr0.01 Se在更高压力下的物理性质。发现该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两次相变(B 1-Pnma-B2)。中间相的形成被认为是由Peierls畸变调制的。超导电性则出现在B2相中,同时伴随着电阻中出现的鼓包被抑制。这些发现说明了该材料中出现的超导电性是由于Pnma中Peierls畸变被抑制的结果。该材料中高压下的结构演化和相关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最终被建立起来了。我们认为这里的发现对别的类似的Ⅳ-Ⅵ族化合物也是适用的。

沈斌[7](2020)在《压力诱导的量子相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子相变是本世纪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热点。发生在零温的量子相变,可以对有限温度甚至是室温以上的物性造成影响。对不同量子相变现象的研究,可以为量子相变的普适性提供重要的参考构架。通过压力调控,本博士论文探索了铁磁材料CeRh6Ge4,反铁磁材料CePdIn以及电荷密度波材料LaPt2Si2等材料中可能出现的量子相变及相关物性。1.反铁磁量子临界点可以在诸多强关联体系中被发现。在某些反铁磁量子临界点附近,可以观察到奇异金属行为。但是对于铁磁量子临界点的存在,目前仍缺乏确凿的证据。理论也支持在一个干净的体系中铁磁量子临界点不存在的观点。通过对高质量CeRh6Ge4单晶样品的研究,我们首次发现了压力诱导的铁磁量子临界点。并且在该量子临界点附近,观察到了奇异金属行为。我们的这一发现推翻了人们先前对铁磁量子相变的认识,为研究铁磁量子临界点以及奇异金属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2.大多数重费米子化合物的反铁磁量子临界点可以用传统的HMM理论来解释。但也存在一些化合物,它们的反铁磁量子临界点超越了HMM理论的解释框架。科学家们认为阻挫在其中扮演了 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反铁磁材料CePdIn具有六方ZrNiAl型结构,而这类结构被认为可能存在阻挫效应。为了探究阻挫对CePdIn物性的影响,我们测量了CePdIn在磁场以及压力下的相关性质,并且和准二维但同结构的CePdAl进行类比。我们发现,CePdIn偏向于三维,因而阻挫会有所减弱。CePdIn未表现出和CePdAl类似的新奇的物理相图。我们推测,这和该体系较弱的阻挫强度有关。3.LaPt2Si2是一个电荷密度波材料,而且在低温存在超导转变。近几年来兴起了很多电荷密度波量子相变相关的研究。目前这些化合物的相图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在第一类中,在外界参量的调控下,电荷密度波有序态在某处被突然抑制,同时超导温度骤然提高;在第二类中,电荷密度波可以被连续抑制,出现量子临界点,且在量子临界点附近超导转变温度具有极大值。第一类可以用BCS理论框架解释,但第二类目前还没有得到较好的理解,亟需对新体系的研究。通过压力的调控,LaPt2Si2的电荷密度波表现为一级的量子相变,且在被抑制的临界压力处超导转变温度有极大值。我们发现该超导趋势可以在BCS理论框架中被解释。

张格平[8](2020)在《含π-共轭结构两亲分子的制备、自组装行为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构新颖的两亲分子,尤其是含π共轭结构的两亲分子,是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热点。由于π共轭结构具有刚性,分子间存在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含π共轭结构两亲分子的自组装显示出与传统柔性烷基链两亲分子截然不同的规律。更重要的是,π共轭结构的存在,能够赋予聚集体独特的功能,典型的如光致发光。这类两亲分子中的π共轭结构,既可以是萘、蒽和芘富电子的共轭基团,也可以是萘二酰亚胺、芘二酰亚胺缺电子基团,甚至近年来,尺寸更大的π共轭结构和一些高聚或者寡聚π共轭结构,也被引入两亲分子中共轭两亲分子由于独特的荧光与组装性能,在材料应用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以通过组装形成具有光电功能的液晶材料和纳米器件,以及形成囊泡等运载体单元。此外,在新型半导体材料与荧光探针和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一般来说,随着共轭结构的增大,分子的荧光光谱会出现红移,其荧光强度与量子产率会显着提高,有利于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更大的共轭结构会导致严重的π-π堆积效应,带来极差的溶解性,极大限制了这类分子在溶剂中自组装,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在π-共轭结构上接入烷基链与烷氧链等疏水或亲水基团,构筑两亲分子,可以提高该类分子的溶解性,并使其具有优异的自组装能力。研究发现,以支化烷基构筑的两亲分子,比传统的直链基团两亲分子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含有支化烷基的π-共轭结构两亲分子具有更高的溶解性与亲疏水性,在溶剂中更易形成不同聚集体结构。此外,非对称支化烷基链带来的不对称效应,可以打破了分子之间的规整排布,使这类分子的熔点大大降低。该类具有较强π-π堆积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形成室温液体的可能。综合含有π-共轭结构的两亲分子的研究工作,本论文提出了对新型π-共轭两亲分子结构的设计:即采用不同单元的共轭头基,在其中引入咪唑阳离子,并在咪唑阳离子上修饰有不同长度的支化烷基链,这类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也可以通过对其阴离子种类的变化来调节。由于支化烷基链的存在,该类共轭两亲分子易制备获得室温下的发光离子液体。本论文共分七章,主要研究了含π-共轭结构的两亲离子化合物在无溶剂状态下以及溶剂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并对组装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共轭两亲分子的结构设计合成,以及在胶体化学、纳米科学、软物质材料和超分子自组装领域的发展背景。总结了含π-共轭结构的两亲分子在无溶剂条件下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包括分子离子流体与液晶材料;在各类溶剂环境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包括囊泡、纳米颗粒等微纳尺度的聚集体,以及凝胶、组装薄膜材料。阐述了这些材料在检测,光电材料以及其它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最后叙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意义。第二章,以萘甲酰胺为头基的离子液体作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一端带有发荧光的萘基团,另一端为支化烷基链,中间为正电的咪唑基团,Br-作为反离子。研究了该类离子液体与多金属氧酸盐(POM)的自组装行为,以最长支化烷基链的离子液体与钼铁氧簇{Mo72Fe30}为研究模型体系。由于咪唑阳离子与POM的静电作用,以及萘与支化烷基带来的疏水作用,离子液体与{Mo72Fe30}迅速发生相转移,得到自组装结构,亲水的正电咪唑基团在内部与{Mo72Fe30}相互作用,疏水的萘环与支化烷基分布在结构外部。这种结构与表面活性剂包覆的多金属氧酸盐(SEPs)类似,可以通过呼吸图案法在空气/水界面或者是气固界面上形成蜂窝状多孔材料。该类发光不对称离子液体构筑的蜂窝状多孔膜材料,兼具荧光特性与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通过构筑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方式,可以得到兼具两者性能的超分子组装结构。第三章,利用NaOH使三氟甲酰噻吩丙酮(tta)氢脱质子化,tta的阴离子作为稀土元素的一种常用配体,与Eu3+形成了八配位络合物。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将两亲性离子液体的反离子置换为Eu(tta)4-,得到了一系列新的发光Eu复合物,1Eu(tta)4-4Eu(tta)4。由于Eu的f-f跃迁禁阻,Eu3+在溶剂环境中不发光,Eu(tta)4-却具有极强的红色荧光。在高水含量的环境下,Eu(tta)4-的荧光会因为水分子的络合与溶剂分子的碰撞等原因被猝灭。为了避免稀土配合物离子与极性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混合溶剂中自组装的方法,使1Eu(tta)4在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集体结构,通过内包Eu(tta)4-的方法避免其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了荧光增强的效果。第四章,利用了第二章与第三章中相同结构的离子液体,也就是极性-非极性-极性结构的低熔点离子液体(mp<-20℃)。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在无溶剂状态时,离子液体的非极性和极性部分会自发形成成双连续相,产生微观的相分离结构。当将该离子液体分散到水中时,双连续相仍然可以稳定的存在,进而形成一种自稳定的巨型组装体,我们通过实验与动力学模拟相结合,证明了该巨型组装体具有超高的胶体稳定性。第五章,将萘环替换成了萘酰亚胺基团,瞄准发光效率跟高的离子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化合物。由于萘酰亚胺基团的高度对称性以及更强的π-π堆积作用,以Br-为反离子的这类化合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熔点,不再是室温离子液体。为了得到室温离子液体,选取熔点最低的萘酰亚胺离子化合物,将反离子交换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Tf2-)离子,得到了一种低于熔点也可以长时间保持过冷液体状态的发光离子液体。将该离子液体与不同的染料复配后,离子液体与染料可以发生FRET作用,实现单一荧光激发下的多重发射。通过调节染料的掺杂量,改变离子液体与染料之间的摩尔比,可以改变复合离子液体的荧光颜色,得到纯白光发射的离子液体。由于离子液体的高粘度与良好的粘附性,白光复合离子液体成功制备了防伪荧光墨水,以及白光发射的OLED。第六章,研究了以Br-为反离子较高熔点的萘酰亚胺离子化合物自组装行为,以及热致液晶形成与性能。在合成支化烷基链修饰化合物的同时,制备了具有相同碳链数目的直链烷基分子作为对照分子。该类离子化合物,在无溶剂状态下表现出独特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保持了内部的有序性。含有较长支化烷基链的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致液晶现象;直链化合物虽然表现出良好的长程有序性,在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冷的无定型态固体。基于这一类分子的特殊结构,将其负载在石英基底上,测定了其三阶非线性光学参数,结果表明这几种化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反饱和吸收现象。具有良好非线性光学特征的有机分子需要具备较大的D-π-A结构,才能创造较大的非对称离域π电子系统,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具有Alkyl-π-A化合物,同样具有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吸收能力,在光限幅材料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拓宽这类非线性光学分子的结构提供了思路。第七章,改变离子化合物的共轭基团,采用萘二酰亚胺(NDI)作为共轭基团,通过酰亚胺键修饰两个咪唑基团,在咪唑季铵化的过程中,由于咪唑N原子与卤代烃的反应活性较低,可以分别得到一取代与二取代的季铵化产物。结果表明:一取代的长链支化烷基化合物可以在混合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凝胶,由于NDI内核的存在,凝胶具有显着的光致变色特性,同时一取代不同链长的化合物固体中也发现了相同现象。经过ESR能谱分析,发现这是由于NDI在光照下产生稳定的NDI自由基所导致的,该类NDI变色凝胶对光致变色的软物质材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硕[9](2020)在《慢生单胞菌的分离、多相分类及捕食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自2015年慢生单胞菌目建立以来,已有沉积物慢生单胞菌(Bradymonas sediminis FA350T)、海滨卢金星菌(Lujinxingia litoralis B210T)以及沉积物卢金星菌(Lujinxingia sediminis SEH01T)被先后发表。通过定性的表型实验,发现慢生单胞菌可以捕食多种细菌。细菌的捕食作用指捕食细菌(捕食者)积极捕猎并杀死它们的猎物细菌(被捕食者),把猎物菌的生物大分子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生物学过程。捕食作用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调节细菌群落结构以及驱动细菌进化的生态学功能,对于捕食性细菌的研究也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相关研究对经典捕食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捕食周期与捕食特点以及代谢特点做过比较深入的报道。根据捕食细菌对猎物的依赖性,可以将捕食细菌分为专性捕食类群和兼性捕食类群,前者对猎物具有高度依赖而后者可以不依赖猎物生长。通过对经典捕食细菌研究的论述,可以清楚地从细胞群体层面、单细胞层面以及细胞内结构层面了解捕食细菌机制。根据捕食过程中捕食菌与猎物菌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将捕食现象分为远程捕食、粘附捕食和侵入捕食三种类型。蛭弧菌属和蛭弧菌类似微生物以及粘球菌属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捕食类群,分别代表着专性捕食类群和兼性捕食类群。通过组学方向的深入研究,从基因组以及分子水平对经典捕食细菌的捕食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然而,目前组学分析手段在捕食细菌的研究中还处于发展阶段,应用还不够广泛,研究方向也比较局限。慢生单胞菌作为新发现的捕食类群,与兼性和专性捕食类群一样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且,慢生单胞菌在捕食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因此本文通过表型实验与组学分析相结合,并通过与其他捕食细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尝试探究慢生单胞菌的捕食特性。本文研究了慢生单胞菌的分离方法,首次在慢生单胞菌分离中使用猎物诱筛的分离方法,并配合直接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慢生单胞菌。通过多相分类,确认其中4株细菌可以代表4个新种—海洋捕食单胞菌(Venatimonas marina V1718T)、淤泥粉红单胞菌(Persicimonas caeni YN101T)、隐藏卢金星菌(LujinxingiacelatusTMQ2T)和普通卢金星菌(Lujinxingiavulgaris TMQ4T),2个新属—捕食单胞菌属(Venatimonas)和粉红单胞菌属(Persicimonas),以及1个新科—捕食单胞菌科(Venatimonadaeeae)。通过捕食试验验证,发现这4个新的慢生单胞菌都具有捕食其他细菌的能力。其中,P.caeni YN1 01T的细胞可以进行鞭毛运动和滑动,这与其他的慢生单胞菌不能进行鞭毛运动而只能进行滑动的情况不同,这也说明P.caeni YN101T的细胞在更广的范围内移动,并比其他的慢生单胞菌更具有趋向猎物运动的能力。通过对来自于8个环境样品的16S rDNA序列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分析,发现慢生单胞菌类群对含盐环境更偏好。为了进一步探讨B.sediminis FA350T的捕食机制,引入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的手段。选取所有可培养慢生单胞菌基因组序列,以及4个宏基因组拼接的环境样品中的慢生单胞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慢生单胞菌类群基因组在多个方面符合捕食细菌的基因组特点,比如,缺乏多种重要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却编码多种转运蛋白和转运系统、拉索肽合成簇、细胞运动结构蛋白等等。慢生单胞菌都可以编码ⅣV型菌毛;编码的鞭毛组装蛋白都具有Ⅲ型分泌系统的功能。此外,还发现所有慢生单胞菌都是多营养缺陷型细菌。它们的磷酸戊糖途径都不完整,并且嘌呤及嘧啶不能从头合成,多种氨基酸、生长因子合成途径缺失,脂肪酸合成途径也不完整。将其与已报道的其他24株捕食型细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慢生单胞菌的代谢途径缺陷与专性捕食细菌相似,但又不同于专性捕食细菌,即慢生单胞菌能够相对容易的被纯培养。另外,不同于其他兼性捕食者,慢生单胞菌还能够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及碳氢化合物来作为碳源储藏物。慢生单胞菌基因组还编码多个Na+/H+逆向转运子,这个特点对其在含盐环境中的生存是极为有利的。从生理特征及基因组差异代谢途径聚类结果来看,慢生单胞菌有别于专性捕食细菌和兼性捕食细菌,是一个新型的捕食类群。因此,可以将捕食细菌按照对于猎物的依赖性重新划分为猎物高度依赖型、猎物兼性依赖型以及猎物非依赖型。为了深入探究慢生单胞菌类群的捕食周期与捕食特点,选取模式物种B.sediminis FA350T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通过对B.sediminis FA350T与107个模式物种的交叉划线,总结了其对不同类群细菌的捕食能力。在此基础上,选取被捕食程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远且细胞形态较B.sediminis FA350T不同的Algoriphagus marius am2T作为猎物细菌。通过多种定量方法,包括平板计数、绝对定量PCR以及荧光杂交细胞计数,定量了B.sediminisFA350T的捕食曲线,并将B.sediminis FA350T捕食周期划分成前期、中期与后期,以便后续其他方面的研究分析。通过在不同盐度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的交叉划线实验,可以清晰地看出,盐度对于B.sediminis FA350T的捕食以及生长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猎物的存在可以削弱盐度不适宜对B.sediminis FA350T产生的不利。此外,对B.sediminis FA350T发酵液检测,发现B.sediminis FA350T发酵上清液无法杀死猎物细胞。结合Transwell以及滤膜隔绝等实验分析,表明了 B.sediminis FA350T的捕食是接触依赖的。切片透射电镜同样展示了不同捕食时期的细胞形态,经过120小时的捕食后,猎物A.marius am2T的细胞基本上全部破裂死亡。也佐证了B.sediminis FA350T捕食的接触依赖性。为了进一步探究捕食机制,将不同时期捕食A.mariusam2T的B.ssediminis FA350T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猎物可以触发B.sediminis FA350T进入不同于普通生长状态的捕食状态。通过对捕食中后期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发现整个捕食过程中涉及到的上调表达基因包括ABC转运系统、能量传递、信号肽酶、DNA摄取、蛋白质转运、膜蛋白合成、Ⅲ型分泌系统、Ⅳ型菌毛合成、脂肪酸代谢、转录调节、蛋白质折叠异构以及DNA修复等;下调表达基因包括氨基酸合成及生长因子合成等等。此外,还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分析的部分结果进行了验证。选取的6个基因涉及膜蛋白、转运系统、分泌系统以及Ⅳ型菌毛,这些基因在捕食中、后期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的趋势。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比较基因组结果,对慢生单胞菌进入捕食阶段的代谢通路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慢生单胞的捕食代谢模型:慢生单胞菌感知到猎物的存在,并趋向猎物运动;与猎物细胞接触后引发自身进入捕食阶段,并紧密粘附在猎物细胞上;通过注入致死物质或排出抗生素杀死猎物;与此同时分泌大量蛋白酶、核酸酶,对猎物细胞流失的内溶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将胞外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胞内,用于自身细胞的生长及生命活动等。综上所述,慢生单胞菌作为新型捕食细菌类群,具有较为独特的基因组特点和代谢途径,不同于专性和兼性捕食类群。此外,通过对其捕食的研究以及与其他经典捕食细菌的比较可以推测其在捕食细菌类群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在生态环境中对其他细菌类群的进化及衍替的影响。考虑其主要分布于含盐环境,如近海及海洋沉积物中其相对丰度较高,其捕食作用可能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因此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慢生单胞菌作为捕食细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养殖业以及医药行业等等。作为海洋捕食性细菌,慢生单胞菌还可以作为菌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用于病原菌的抑制和清除;部分慢生单胞菌具有产生抗生素的潜力。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捕食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识,也为将来全面评价细菌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当然,目前的工作还有一些不足,另外由于时间限制,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例如:(1)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含盐环境中的慢生单胞菌资源分布广泛并且种类丰富,因此可以通过本论文研究建立的猎物诱筛方法,发掘更多的慢生单胞菌资源。(2)可以通过C同位素(13C)示踪检测进一步验证猎物细胞物质组成的流向,从而验证其捕食能力。(3)对于调控慢生单胞菌捕食及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的编码基因,还需要通过基因敲除等实验手段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等等。(4)分析比较慢生单胞菌的猎物以及非猎物细菌抵抗捕食机制的差异。(5)探究通过构建绝对富营养的培养条件是否可以完全消除慢生单胞菌的捕食性状。

杨岐黄[10](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认为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可以说accompany with sb.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以说accompany with sb.吗?(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二维层状材料新型忆阻器的光电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忆阻器起源
    1.2 忆阻器简介
        1.2.1 功能层材料
        1.2.2 制备工艺及表征手段
        1.2.3 物理机制
        1.2.4 忆阻器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界面工程
        1.3.2 功能材料的元素掺杂
        1.3.3 低维材料的引入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选题意义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铁电极化效应的Au/SnSe/NSTO二阶忆阻器研究
    2.1 引言
    2.2 二维SnSe材料铁电性理论预测
        2.2.1 理论计算方法
        2.2.2 铁电性计算结果
    2.3 靶材富硒含量对SnSe薄膜及其忆阻器件特性的影响
        2.3.1 SnSe薄膜及Au/SnSe/NSTO器件的制备
        2.3.2 不同硒含量的SnSe薄膜表征
        2.3.3 硒含量对Au/SnSe/NSTO器件忆阻特性影响
    2.4 铁电二阶忆阻器电阻转换机制及其应用探索
        2.4.1 二维铁电SnSe材料薄膜表征
        2.4.2 二维SnSe材料铁电性及忆阻特性研究
        2.4.3 Au/SnSe/NSTO二阶忆阻器的铁电机制
        2.4.4 Au/SnSe/NSTO二阶忆阻器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d导电细丝机制的Pd/Sn_(1-x)Se/NSTO高稳定性忆阻器研究
    3.1 引言
    3.2 Sn_(1-x)Se材料薄膜厚度对忆阻性能影响
        3.2.1 Pd/Sn_(1-x)Se/NSTO器件的制备
        3.2.2 功能层材料厚度对Pd/Sn_(1-x)Se/NSTO忆阻器电学特性的影响
        3.2.3 Pd/Sn_(1-x)Se/NSTO忆阻器的电阻转换机制猜想
    3.3 基于Pd导电细丝的高稳定性忆阻器及其应用
        3.3.1 Sn1-xSe材料表征
        3.3.2 基于Pd导电丝的高稳定性忆阻器阻变特性
        3.3.3 Pd/Sn_(1-x)Se/NSTO忆阻器件的Pd导电丝机制
        3.3.4 Pd导电丝机制理论预测
        3.3.5 基于Pd导电细丝高稳定忆阻器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位导电细丝机制的忆阻器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锡空位导电细丝机制的低功耗忆阻器研究
        4.2.1 多层二维SnSe和 graphene材料及器件制备与表征
        4.2.2 Au/SnSe/graphene/SiO_2/Si器件电学特性及突触应用
        4.2.3 Au/SnSe/graphene/SiO_2/Si器件锡空位导电细丝机制
    4.3 基于氧空位导电细丝机制的忆阻器研究
        4.3.1 纵向二维BiOI材料制备
        4.3.2 纵向二维BiOI材料微观形貌
        4.3.3 Ti/BiOI/FTO结构器件制备
        4.3.4 Ti/BiOI/FTO器件的电学特性及突触应用
        4.3.5 Ti/BiOI/FTO器件氧空位导电细丝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多功能光电耦合忆阻器研究
    5.1 引言
    5.2 多层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制备及表征
        5.2.1 多层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制备
        5.2.2 多层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微观形貌
    5.3 Pd/Bi_2Te_(2.7)Se_(0.3)/SiO_2/Si光电器件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5.3.1 Pd/Bi_2Te_(2.7)Se_(0.3)/SiO_2器件制备
        5.3.2 Pd/Bi_2Te_(2.7)Se_(0.3)/SiO_2器件光电特性
    5.4 Pd/Bi_2Te_(2.7)Se_(0.3)/SiO_2/Si器件机理
    5.5 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器件的应用
        5.5.1 布尔逻辑“或”门运算
        5.5.2 非易失多级存储
        5.5.3 光电信息解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主要工作总结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热电子效应对单根氧化锌微米线器件光电特性调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ZnO材料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性质
    1.2 ZnO基光电器件研究现状
        1.2.1 ZnO基薄膜探测器件
        1.2.2 ZnO基薄膜材料电致发光器件
        1.2.3 ZnO基微纳材料光电探测器件
        1.2.4 ZnO基微纳材料电致发光器件
        1.2.5 ZnO基光电器件面临的问题
    1.3 金属纳米结构中的热电子
        1.3.1 金属纳米结构中热电子的产生
        1.3.2 表面等离激元诱导激发的热电子
        1.3.3 热电子向半导体的转移
    1.4 ZnO基材料和器件的常用制备手段
        1.4.1 分子束外延技术
        1.4.2 磁控溅射
        1.4.3 化学气相沉积(CVD)
        1.4.4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1.4.5 电化学沉积
        1.4.6 水热法
        1.4.7 溶胶凝胶法
    1.5 测试与表征手段简介
        1.5.1 X射线衍射(XRD)
        1.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1.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5.4 微区光致发光谱(PL)
        1.5.5 微区电致发光光谱(EL)
        1.5.6 其他测试手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选题依据
第2章 单根Ga掺杂ZnO微米线器件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
    2.1 引言
    2.2 单根ZnO:Ga微米线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2.2.1 ZnO:Ga微米线的制备
        2.2.2 ZnO:Ga微米线的表征
        2.2.3 单根ZnO:Ga微米线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2.3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光电特性
        2.3.1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I-V特性
        2.3.2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EL)特性
        2.3.3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光致发光(PL)特性
        2.3.4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光电探测特性
    2.4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的机理
    2.5 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的调控
    2.6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3章 热电子效应对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光电探测性能的调控
    3.1 引言
    3.2 金纳米棒的特性、制备和表征。
        3.2.1 金纳米棒表面等离激元
        3.2.2 金纳米棒的制备
        3.2.3 金纳米棒的表征
    3.3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的制备和表征
        3.3.1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的制备
        3.3.2 扫描电镜(SEM)表征
    3.4 热电子效应对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光电探测性能的调控
        3.4.1 载流子输运特性——I-V特性曲线
        3.4.2 光电导特性
        3.4.3 光吸收特性研究
        3.4.4 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TRPL)
        3.4.5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光电探测特性的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电子效应对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特性的调控
    4.1 引言
    4.2 不同长径比金纳米棒修饰的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的制备和表征
        4.2.1 不同长径比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4.2.2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的制备和表征
    4.3 热电子效应对单根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特性的调控
        4.3.1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特性
        4.3.2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光致发光特性
        4.3.3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器件电致发光机理
    4.4 基于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构筑的荧光灯丝光源
        4.4.1 基于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构筑的波长可调的灯丝光源
        4.4.2 基于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构筑的串联灯丝光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电子效应对单根ZnO:Ga微米线异质结器件性能的调控
    5.1 引言
    5.2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异质结LED器件的制备
    5.3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异质结器件的光电特性
        5.3.1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的光电特性
        5.3.2 单根AuNRs@ZnO:Ga微米线异质结LED器件的光电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DUSP5介导的脂肪酸代谢在BCG感染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结核病
        1.1.1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1.1.2 结核病病理特征
        1.1.3 结核病治疗现状
    1.2 免疫代谢在结核病中的研究进展
        1.2.1 宿主导向性治疗
        1.2.2 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自噬
        1.2.3 宿主导向性治疗与自噬
        1.2.4 免疫代谢与结核病
    1.3 脂肪酸代谢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1.3.1 脂肪酸代谢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
        1.3.2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巨噬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1.3.3 脂肪酸代谢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1.3.4 巨噬细胞脂肪酸代谢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1.4 DUSPs对脂代谢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1.4.1 DUSPs蛋白家族概述
        1.4.2 DUSPs对脂代谢的调控
        1.4.3 DUSPs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BCG感染条件下DUSP5的表达调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试剂盒
        2.1.4 主要设备
        2.1.5 主要试剂配制
        2.1.6 实验方法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BCG感染诱导DUSP5表达
        2.2.2 TLR2介导BCG诱导DUSP5表达
        2.2.3 BCG诱导ROS产生对DUSP5表达影响
        2.2.4 BCG激活MAPK途径诱导DUSP5表达
        2.2.5 BCG通过MAPK/Nrf2调控DUSP5表达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DUSP5对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试剂盒
        3.1.4 主要设备
        3.1.5 主要试剂配制
        3.1.6 实验方法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BCG感染诱导巨噬细胞自噬
        3.2.2 DUSP5小干扰RNA筛选及其转染条件优化
        3.2.3 DUSP5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
        3.2.4 DUSP5抑制ERK1/2信号活化抑制巨噬细胞自噬
        3.2.5 DUSP5对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菌载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DUSP5对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试剂盒
        4.1.4 主要设备
        4.1.5 主要试剂配制
        4.1.6 实验方法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干扰DUSP5抑制促炎因子表达
        4.2.2 干扰DUSP5抑制NF-κB信号激活
        4.2.3 干扰DUSP5缓解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炎症
        4.2.4 干扰DUSP5小鼠肺脏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DUSP5介导的脂肪酸代谢对巨噬细胞自噬和炎性反应的调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试剂盒
        5.1.4 主要设备
        5.1.5 主要试剂配制
        5.1.6 实验方法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BCG感染促进巨噬细胞脂肪酸氧化
        5.2.2 DUSP5对巨噬细胞脂肪酸代谢的调控
        5.2.3 脂肪酸氧化对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5.2.4 抑制脂肪酸氧化缓解肺脏组织炎症
        5.2.5 抑制脂肪酸氧化抑制促炎因子表达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二维铁电隧道结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铁电隧道结
        1.2.1 铁电材料的发展及特性
        1.2.2 铁电隧道结基本参数的计算
        1.2.3 隧穿电致电阻效应
    1.3 三维铁电隧道结及其研究现状
    1.4 二维铁电材料
        1.4.1 二维铁电材料研究背景
        1.4.2 二维铁电材料的最新进展
    1.5 本文研究动机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方法简介
        2.1.1 Born-Oppenheimer绝热近似
        2.1.2 变分原理
        2.1.3 Hartree-Fock近似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Hohenberg-Kohn定理
        2.2.2 Kohn-Sham 方程
        2.2.3 交换关联泛函
        2.2.4 自洽求解一般过程
    2.3 电子结构计算方法
        2.3.1 Muffin-tin球
        2.3.2 缀加平面波
        2.3.3 线性缀加平面波
        2.3.4 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
    2.4 量子输运性质计算方法
        2.4.1 平衡格林函数的定义
        2.4.2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2.4.3 Landauer-Buttiker公式
    2.5 隧穿电致电阻比率的计算
    2.6 计算软件简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在石墨烯/BiP二维铁电隧道结中实现隧穿电致电阻效应
    3.1 引言
    3.2 模型与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体系的几何和电子性质
        3.3.2 体系的透射及静电势分布
        3.3.3 电极的电子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具有垂直面外极化的二维铁电隧道结中实现巨电致电阻效应
    4.1 引言
    4.2 模型与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体系的透射函数
        4.3.2 局域态密度(LDOS)分布
        4.3.3 电极的电子结构分析
        4.3.4 有效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墨烯/In_2Se_3铁电隧道结中畴壁诱导的巨隧穿电阻效应
    5.1 引言
    5.2 器件结构和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稳定性分析
        5.3.2 体系的透射函数
        5.3.3 体系的有效势及差分电荷密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金属接触的二维铁电隧道结的隧穿电致电阻效应
    6.1 引言
    6.2 结构和计算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In_2Se_3/Au接触体系的几何结构
        6.3.2 体系的有效隧穿势垒高度及透射性质分析
        6.3.3 In_2Se_3/Au接触体系的电子结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压力下硫族化合物的热电性质以及超导电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热电材料
    1.2 热电学的发展历程
    1.3 热电性能的表征
    1.4 提高热电优值的途径
        1.4.1 优化载流子浓度
        1.4.2 调控能带结构
        1.4.3 纳米结构工程
    1.5 高压下的热电材料
        1.5.1 热电性质高压原位探测手段
        1.5.2 压力下碲化物热电性质研究进展
        1.5.3 热电材料中超导电性的高压诱导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1.6.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6.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金刚石对顶砧
    2.2 高压光学性质测量
        2.2.1 高压拉曼光谱
        2.2.2 高压X射线衍射
    2.3 高压电输运测量
    2.4 高压Seebeck测量
    2.5 高压热导率测量
第3章 硫化钯热电性质的改善及超导电性的诱导
    3.1 常压下硫化钯的热电性能研究
        3.1.1 引言
        3.1.2 实验过程
        3.1.3 结果和讨论
    3.2 硫化钯中的声子散射过程研究
        3.2.1 引言
        3.2.2 实验过程
        3.2.3 结果与讨论
    3.3 硫化钯中的晶格动力学研究
        3.3.1 引言
        3.3.2 实验过程
        3.3.3 结果与讨论
    3.4 压力下硫化钯的热电性质研究
        3.4.1 引言
        3.4.2 实验过程
        3.4.3 结果与讨论
    3.5 压力下硫化钯中的超导电性研究
        3.5.1 引言
        3.5.2 实验过程
        3.5.3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力下硒化铅中的热电、拓扑、以及超导性质研究
    4.1 压力下硒化铅的热电、拓扑性质研究
        4.1.1 引言
        4.1.2 实验过程
        4.1.3 结果与讨论
    4.2 压力下硒化铅的超导性质研究
        4.2.1 引言
        4.2.2 实验过程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7)压力诱导的量子相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费米子材料简介
    1.2 量子相变
        1.2.1 反铁磁量子相变
        1.2.2 铁磁量子相变
        1.2.3 电荷密度波型量子相变
    1.3 非费米液体行为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组织结构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低温技术
        2.1.1 氦三制冷机
        2.1.2 稀释制冷机
        2.1.3 Teslatron~(TM)PT无液氦低温磁体系统
    2.2 高压实验方法
        2.2.1 活塞-圆筒式压力胞
        2.2.2 对顶砧压力胞
第三章 CeRh_6Ge_4在压力下的铁磁量子相变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
    3.3 样品标定
    3.4 压力效应
        3.4.1 电阻
        3.4.2 比热绝对值
        3.4.3 交流比热
        3.4.4 交流磁化率
        3.4.5 CeRh_6Ge_4压力-温度相图
    3.5 理论解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铁磁材料CePdIn在压力下的物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及样品标定
    4.3 CePdIn在磁场下的物性研究
    4.4 CePdIn在压力下的物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荷密度波材料LaPt_2Si_2在压力下的物性研究
    5.1 引言
    5.2 样品合成
    5.3 样品标定
    5.4 LaPt_2Si_2在压力下的物性研究
    5.5 分析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含π-共轭结构两亲分子的制备、自组装行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组装
    1.2 两亲分子
        1.2.1 表面活性剂
        1.2.2 π-共轭两亲分子
    1.3 π-共轭两亲分子在无溶剂条件下的聚集行为
        1.3.1 π-共轭发光分子流体
        1.3.2 π-共轭离子液体
        1.3.3 π-共轭两亲分子形成的液晶材料
    1.4 π-共轭两亲分子在溶剂中的聚集行为
        1.4.1 π-共轭两亲分子形成的纳米聚集体
        1.4.2 π-共轭两亲分子形成的有序功能材料
    1.5 π-共轭两亲分子在聚集结构中的相互作用
        1.5.1 聚集诱导发光与聚集诱导猝灭
        1.5.2 π-共轭两亲分子的J聚集与H聚集
        1.5.3 共轭供体与受体基团间的电子转移效应
        1.5.4 共轭基团之间的能量转移
    1.6 π-共轭两亲分子组装结构的应用
    1.7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萘基离子液体在无溶剂条件下与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溶解度测试
        2.2.3 表面张力测试
        2.2.4 电导率测试
        2.2.5 聚集体的形貌表征
        2.2.6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无溶剂状态下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行为
        2.3.2 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
        2.3.3 水溶液环境下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行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萘基离子液体与多金属氧酸盐构筑的功能化蜂窝状多孔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多金属氧酸盐(POM)的合成
        3.2.3 蜂窝状多孔膜的构筑
        3.2.4 蜂窝状多孔膜的表征方法
        3.2.5 蜂窝状多孔膜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与电沉积金纳米颗粒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EPs与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
        3.3.2.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形貌表征
        3.3.3.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3.3.4.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与{Mo_(72)Fe_(30)}@IL1的谱学表征
        3.3.5. 蜂窝状多孔膜的电化学功能与模板应用
        3.3.6. 其它钼多金属氧酸盐与IL1形成的蜂窝状多孔膜的探究与表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萘基离子液体-稀土配合物复合物的可控自组装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Eu (Ⅲ)复合物的合成
        4.2.3 在混合溶剂中制备1Eu(tta)_4聚集体的方法
        4.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Eu (Ⅲ)复合物的成分表征
        4.3.2 Eu (Ⅲ)复合物的外观形态与热分析表征
        4.3.3 Eu (Ⅲ)复合物的XRD表征
        4.3.4 1Eu(tta)_4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集体的光谱学表征
        4.3.5 1Eu(tta)_4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集体的粒径统计与zeta电势表征
        4.3.6 1Eu(tta)_4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集体的形貌表征与结构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萘酰亚胺离子液体,一种用于光捕获的软物质材料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5.2.3 复合离子液体负载的LED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5.2.4 萘酰亚胺离子液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离子液体的结构对其热分析性质的影响
        5.3.2 离子液体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5.3.3 离子液体在稀溶液与无溶剂状态下的光谱学性能研究
        5.3.4 离子液体与染料的FRET效应与其理论研究
        5.3.5 离子液体的结构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
        5.3.6 染料掺杂的复合离子液体的荧光可调性与其应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萘酰亚胺液晶材料在非线性光学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6.2.3 液晶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测试方法
        6.2.4 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共轭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对其热致相变的影响
        6.3.2 共轭离子化合物液晶行为与自组装结构的分析
        6.3.3 液晶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测试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NDI凝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7.2.3 NDI两亲性离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7.2.4 NDI两亲分子凝胶的制备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NDI两亲性化合物固体产生自由基的能力
        7.3.2 NDI凝胶的构筑与结构表征
        7.3.3 NDI凝胶的光致变色性能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慢生单胞菌的分离、多相分类及捕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1 绪论
    1.1 细菌捕食的研究进展
        1.1.1 细菌捕食的概述
        1.1.2 经典细菌捕食的研究进展
        1.1.3 多组学分析在捕食性细菌研究中的应用
    1.2 捕食性细菌的研究意义
        1.2.1 捕食性细菌研究的生态学意义
        1.2.2 捕食性细菌的应用价值
    1.3 慢生单胞菌目的概述
        1.3.1 前期发表三个慢生单胞菌的物种描述
        1.3.2 慢生单胞菌捕食的概述
        1.3.3 慢生单胞菌的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慢生单胞菌的分离与四株慢生单胞菌的多相分类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培养基及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慢生单胞菌的分离方法
        2.2.2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2.3 菌落及细胞形态观察
        2.2.4 生理生化实验
        2.2.5 化学性质的分析
        2.2.6 捕食实验
        2.2.7 菌株的保种与保藏
        2.2.8 慢生单胞菌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不同富集分离方法分离慢生单胞菌结果
        2.3.2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四株慢生单胞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2.3.3 四株慢生单胞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2.3.4 四株慢生单胞菌捕食特性的验证结果
        2.3.5 四株慢生单胞菌的多相分类结果与命名
        2.3.6 慢生单胞菌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慢生单胞菌与其他捕食细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2.1 慢生单胞菌的基因组信息
        3.2.2 慢生单胞菌基因组特点分析
        3.2.3 慢生单胞菌与其他捕食细菌的代谢特点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沉积物慢生单胞菌FA350~T捕食周期与捕食特点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培养基及试剂
        4.1.3 实验试剂盒
        4.1.4 实验特异基因、引物及探针
        4.1.5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B.sediminis FA350~T的猎物筛选
        4.2.2 B.sediminis FA350~T对A.marinus am2~T的捕食周期
        4.2.3 B.sediminis FA350~T捕食特点的探究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B.sediminis FA350~T的猎物筛选
        4.3.2 B.sediminis FA350~T对A.marinus am2~T的捕食周期
        4.3.3 B.sediminis FA350~T捕食特点的探究
        4.3.4 慢生单胞菌与专性/兼性捕食细菌的捕食特点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沉积物慢生单胞菌FA350~T捕食海洋噬冷菌am2~T的转录组分析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菌株
        5.1.2 实验方法
        5.1.3 细菌RNA数据分析流程和方法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5.2.1 数据质量结果检测及分析
        5.2.2 捕食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5.2.3 荧光定量PCR验证B.sediminis FA350~T捕食相关基因
        5.2.4 捕食代谢模型的预测
    5.3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资助项目信息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时空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2.2.1 东北北部地区
        2.2.2 燕辽地区
        2.2.3 海岱地区
        2.2.4 长江中游地区
        2.2.5 长江下游地区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2.3.1 单孔壁
        2.3.2 联璧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2.4.1 成坯
        2.4.2 钻孔及成形
        2.4.3 修整成器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2.6.1 佩饰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2.6.4 财富货币
        2.6.5 随葬
        2.6.6 乐器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3.2.1 商文化地区
        3.2.2 四川地区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3.2.4 赣鄱流域
        3.2.5 闽粤地区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3.3.1 圆璧
        3.3.2 有领璧
        3.3.3 牙璧
        3.3.4 有领牙璧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3.6.1 祭祀用器
        3.6.2 财富宝货
        3.6.3 身份地位象征
        3.6.4 纳贡之物
        3.6.5 随葬用器
        3.6.6 乐器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4.2.1 周原地区
        4.2.2 丰镐地区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4.2.7 其他诸侯国
        4.2.8 四川地区
        4.2.9 湖湘地区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4.3.1 圆璧
        4.3.2 有领璧
        4.3.3 牙璧
        4.3.4 璜联璧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4.6.1 礼仪用器
        4.6.2 祭祀用器
        4.6.3 宾赠用器
        4.6.4 丧葬用器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5.2.7 燕及周边地区
        5.2.8 滇及其他地区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5.3.1 圆璧
        5.3.2 出廓璧
        5.3.3 有领璧
        5.3.4 牙璧
        5.3.5 双联璧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5.6.1 礼仪用器
        5.6.2 祭祀用器
        5.6.3 盟誓用器
        5.6.4 宾赠用器
        5.6.5 丧葬用器
        5.6.6 财富货币
        5.6.7 佩饰
        5.6.8 陈设用器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6.2.2 河南地区
        6.2.3 河北、山西地区
        6.2.4 山东地区
        6.2.5 江苏地区
        6.2.6 两湖地区
        6.2.7 云贵地区
        6.2.8 福建、两广地区
        6.2.9 其他地区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6.3.1 圆璧
        6.3.2 出廓璧
        6.3.3 有领璧
        6.3.4 其他玉璧种类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6.6.1 礼仪用器
        6.6.2 祭祀用器
        6.6.3 丧葬用器
        6.6.4 财富货币
        6.6.5 馈赠用器
        6.6.6 佩饰
        6.6.7 陈设用器
        6.6.8 建筑装饰用器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可以说accompany with sb.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四款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对比分析[D]. 李浩囡. 鲁东大学, 2021
  • [2]基于二维层状材料新型忆阻器的光电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D]. 王宏. 河北大学, 2021(09)
  • [3]热电子效应对单根氧化锌微米线器件光电特性调制研究[D]. 孙志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DUSP5介导的脂肪酸代谢在BCG感染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D]. 骆佳. 宁夏大学, 2021
  • [5]二维铁电隧道结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康丽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压力下硫族化合物的热电性质以及超导电性[D]. 陈刘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压力诱导的量子相变研究[D]. 沈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8]含π-共轭结构两亲分子的制备、自组装行为与性能研究[D]. 张格平. 山东大学, 2020(12)
  • [9]慢生单胞菌的分离、多相分类及捕食特性研究[D]. 王硕. 山东大学, 2020
  • [10]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可以说陪陪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