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地球大气变暖的新理论

控制地球大气变暖的新理论

一、控制地球大气升温新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认为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王灵猛[2](2021)在《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文中提出新疆棉花的可持续生产对维持新疆棉农经济收入以及我国乃至世界棉花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疆棉花的可持续生产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本研究运用CROPGRO-Cotton棉花模型,结合三个大气环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生成的未来气候数据,设置两种播期和七个灌溉水平,模拟历史基准期(BL:1999–2018年)和RCP 4.5、RCP 8.5情景下未来两个时段(P1:2041–2060年和P2:2081–2100年)新疆棉花生产,并通过模拟结果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的节水效果、两种播期和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分析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在新疆棉花生产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新疆棉花可持续生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与基准期相比,未来时段棉花生长季日平均气温平均值呈上升趋势,但日太阳辐射平均值和总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两站点棉花适宜播期均较棉花栽培管理资料确定的固定播期提前;大部分情况下未来时段棉花适宜播期较基准期适宜播期提前。(2)调亏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新疆棉花水分生产力,节省灌溉用水量,其最优灌溉用水量较充分灌溉可节约5~28%的灌溉量。新疆棉花最优调亏灌溉的调亏程度随温度升高呈减弱趋势,但CO2浓度升高可能影响这种趋势。为了在不显着减少籽棉产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新疆棉花生产耗水量,需要不断优化调亏灌溉策略以适应气候变化。采用固定播期或适宜播期几乎不影响气候变化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的节水效果评估。(3)气候变化下升温使棉花生育进程加快,棉花物候期基本呈提前趋势;大多数情况CO2浓度升高对籽棉产量形成的促进作用均能抵消温度升高对籽棉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但RCP 8.5情景下MIROC5和IPSL-CM5A-MR模式升温较为剧烈,棉花生育期内高温频率增加可能对P2时段棉花产量形成造成不利影响;气候变暖可能使棉花生育期实际蒸散发增加、灌溉用水量增多;对于不同的GCMs,棉花物候期、籽棉产量、实际蒸散发、水分生产力和生育期灌溉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4)同时采用适宜播期和最优调亏灌溉策略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对新疆棉花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在采用最优调亏灌溉策略的基础上,灌溉方式变化对未来两个时段生育期灌溉量较基准期相应量变化影响较大,评估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影响时应当考虑这种影响。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殷天涛[4](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认为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张贝丽[5](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邢佳华[6](2020)在《环境科普读物The Uninhabitable Earth(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次翻译实践文本选自环境科普读物The Uninhabitable Earth(《不宜居住的地球》)中的第二章。本文主要阐述了气候变暖会导致高热死亡、饥饿、淹没等不良影响。该文本为科普读物,属于信息型文本,应以传递信息为主,所以笔者将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作为理论遵循和基本理论架构,围绕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维度就文本展开分析和总结。文中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词汇翻译、句子顺序调整与翻译、破折号的处理以及语篇连贯翻译等内容进行探讨。笔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能够提高人们对于气候变暖带来不良影响的认识,同时也能为研究环境科普的专业人士提供借鉴与指导。

蔡蕊[7](2020)在《城市公园小气候温湿效应及舒适度提升设计研究 ——以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作为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生态质量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城市公共空间。已有研究表明,温度、湿度是影响环境舒适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然而,目前针对城市公园游憩环境小气候温湿效应及提升游憩环境舒适度机理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受本地市民欢迎、日常使用率较高的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在温湿效应最为明显的夏季(7-9月),通过实地调研与实时观测,研究了公园内不同下垫面、不同植物群落、不同游憩空间的温湿度差异、变化规律及其对游憩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并针对各环境因子的温湿效应特征,基于环境舒适度对公园游憩空间进行优化策略的研究与探讨,以期为之后相关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补充与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在夏季,城市公园内,植被、水域、硬质铺装、建筑物等不同下垫面的温湿效应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温度较高的14:00-15:00时间段,这种差异最为明显。其中,硬质铺装场地地表温度最高,而林地与水域的降温增湿作用最明显,且林下空间的环境最舒适,植被覆盖率对公园环境的舒适度有着决定性影响;(2)在夏季,公园开放时间段,不同植物群落样地的温湿效应和人体舒适度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与群落外空旷地对照,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果以及改善人体舒适度的作用最明显;植物群落的冠层特征对群落内温湿度有明显影响作用,且群落的降温与增湿效应以及对环境舒适度的改善能力均与其郁闭度呈明显正相关;(3)公园内的铺装场地、道路、草地等游憩空间,其温湿度变化与铺装材料的材质、表面的反光性、透水性、颜色等因子明显相关,其中,草地与其它硬质铺装场地相比,具有明显的降温和增湿效果。在硬质铺装材料中,在夏季,沥青在午后的地表温度和空中温度均最高,花岗岩、混凝土等铺地材料次之。在公园开放时间段,草地、透水砖等高比热容以及保蓄水能力较强的铺装材质相对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舒适性相对较高;(4)公园环境的舒适度主要与风速、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显着相关。影响公园游憩空间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有空间结构特征、开敞程度、遮阴度以及下垫面的铺装材质等。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舒适度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冠层植物的遮荫度、增加群落的郁闭度、提升游憩空间的开放性、增加软质铺地材料应用、减少刚性铺装材料的占比等设计策略予以提升。

闪涛[8](2020)在《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制度》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我国已经在2012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本文试从行政法的角度对其行政监管制度进行研究,力图分析与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试点结束后改进和完善该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由于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尚在从试点到成形的过渡期内,理论与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本文的选题尚属一个新的课题。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的国际与国内实践现状。本章首先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来源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制度之所以产生,主要来自于经济学上的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财产理论以及稀缺资源理论。上述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功能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从目的角度,是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从功能的角度,则提出了产权以及市场机制的逻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正是运用了经济学上的上述理论,将环境资源或者环境容量进行了产权化设计并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从而解决如何用更加经济与有效的方式推动排放主体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基于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本身的分析,本章转向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的考察,并从我国试点阶段的行政监管体系与行政监管规则两个方面展开。在行政监管体系方面,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在行政监管规则方面,总量控制规则、配额分配规则、监测报告与核查规则、履约规则、登记规则、交易规则等均初步建立。试点运行期间,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下降趋势,监管成效初显。目前正值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从试点阶段转向全国统一建设阶段,因此及时总结试点阶段的经验尤其是分析其不足之处,有助于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阶段尽快形成相对完善的行政监管制度。第二章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制度与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理论维度指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在理论基础上的薄弱之处,包括监管理念的缺失、监管价值取向与位序不明确、监管主体理论存在局限性以及在对碳排放权属性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制度维度指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包括监管体系尚不完整、监管规则尚未完全统一、监管法律责任的界定仍不清晰等问题。方法维度指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在监管方法上存在短板,具体包括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整、监管手段的科技化水平不高以及激励约束方法在程序上存在瑕疵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是研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在理论上的完善。具体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在行政监管理念方面提出了行政管制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监管理念、预防为主的全程监管理念以及科技支撑的监管理念。三者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所应当具备的监管理念。在监管价值取向与位序上,提出在“风险社会”语境下,行政监管应当更加重视“公平与秩序”的价值取向,并应对“自由与效率”的价值取向进行修正,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考量。在监管主体理论方面,基于对公共行政视角中的管理主体与合作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监管主体理论,并从生态环境监管主体与金融监管主体合作治理、第三方核查机构与交易机构监管合作以及行业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协作三个方面构建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主体理论。在碳排放权本质属性方面,基于对碳排放权及碳排放配额概念的比较分析,提出碳排放权本质上是一个公法框架下的有限的功能性的私法权利,在碳排放权的取得与分配环节应注重其公法属性及规制作用,在碳排放配额的交易环节、金融化环节应注重其私法属性及激励作用。对碳排放权既要明确其公法属性的法律地位,也要正确对待其私法属性所发挥的功能。第四章重点从监管体系的完善、监管规则的统一以及法律责任制度的明晰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思路。首先在监管体系方面,从完善制度体系、明确职能设置以及增设程序性规范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在监管规则的统一上,主要从配额分配规则、监测、报告与核查规则以及履约与交易规则三大核心规则提出统一化的建议。在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明晰了排放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核查主体的法律责任。第五章主要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方法,分别从重视信息披露制度、提升科技监管能力以及规范奖惩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提出了应当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披露基本原则、获取信息的权利主体、信息披露的时点、信息披露的内容诸方面进一步完善。在提升科技监管能力方面,应当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来提升监管效能、弥补监管短板、克服监管的有限性。在奖惩机制方面,着重从奖惩的适用条件、奖惩的类型、奖惩的形式、奖惩的程序以及奖惩的救济等方面给予具体建议。

潘登[9](2020)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海洋治理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行为体参与到全球海洋治理中来,全球海洋治理呈现多主体多元化趋势。非政府组织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其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能是不可忽视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世界上影响力较大的非政府组织,其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世界自然基金会主要是通过多主体间的合作来开展海洋治理,多元治理主体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其他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还采取了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宣传、倡议和发布研究报告等,以及制定相关海洋行业的标准,来实现其海洋治理的目标。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以促成海洋治理目标的达成,主要包括宣传倡议、发布研究报告和制定相关海洋行业标准等。在具体的海洋治理事例中,通过对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极这一区域海洋治理的探索,发现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极治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影响力有限、监督能力弱以及合作主体间诉求不一。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实践活动体现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一般性作用,主要表现在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海洋治理中扮演着动发起者、议程设置者以及规范和理念传播者的多重角色,同时,非政府组织对全球海洋治理起着补充作用。

王金雅[10](2020)在《胶东地区Au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地区黄金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区内金矿分布之密集,大型矿床之多,成矿时期之集中,被地质学家们称为“中生代大爆发”,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胶东金成矿流体的研究主要包括:(1)针对具体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组成、金矿成矿流体来源、金矿物质来源及Au成矿作用研究;(2)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与石英脉型金矿的对比研究、小秦岭地区与胶东地区造山型金矿的对比研究;以及(3)借助新技术与交叉学科相结合的成矿流体创新型研究。然而,绝大多数金成矿流体研究局限于流体包裹体分类、包裹体均一温度,深入讨论涉及有限;且区内不同类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及演化过程,仍存在一定争议;金成矿流体创新型研究亦留有巨大的研究空间。此外,胶东研究成果繁杂,随着对“单一具体”与“区域系统”有效结合需求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区内成矿流体的系统性(对比)研究,是区内地质勘查、区域性建模、成矿规律等研究的坚实基础。Si O2溶解度是研究地球内部水流体-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元素活化、迁移与沉淀、热液组成、性状及演化的重要参数,对了解与石英相关的矿床的成因同样意义重大。本论文主要依托于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与长安大学合作的《山东莱州-招远地区构造蚀变分带调查与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完成。笔者以胶东为研究区,分别选取区内位于重要构造带上的不同类型金矿(三山岛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焦家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夏甸破碎蚀变岩型-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及金青顶石英脉型金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金成矿流体性质研究,结合Si O2溶解度,对比探讨不同类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性质、演化过程;从“纵向演化”、“横向对比”对胶东地区金成矿流体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在丰富成矿流体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显着填补了金成矿流体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空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胶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CH4-CO2包裹体(FI型)、CO2-H2O-X包裹体(FII型)、CO2-H2O包裹体(FIII型)及H2O包裹体(FIV型)四种;胶东金成矿流体是以中-低温、中-低盐度、富CO2、含少量烃类物质为特点的CO2-Na Cl-H2O±CH4(±N2)体系,主成矿阶段温度范围为166.7~363.8℃,成矿压力范围约为90~242MPa。(2)胶东地区金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大气水(+变质水)组合为特点;大气水对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流体影响最甚,并由招-平断裂、焦家断裂、三山岛断裂逐渐减小。(3)胶东地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以胶东群为代表的老地层继承为主的混合源特征,海水硫、表生硫对成矿过程的影响由牟-乳断裂带、招-平断裂、焦家断裂、三山岛断裂逐渐增强。(4)典型金矿成矿流体中的Si O2溶解度受温度、压力、流体通量与流体性质的耦合作用,表现为夏甸金矿>焦家金矿>三山岛金矿>金青顶金矿,且具有破碎蚀变岩-硫化物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的特点;流体不混溶、大气水加入成矿流体引发Si O2沉淀形成烟灰色、乳白色石英,是金成矿阶段的重要标志;成矿流体中的Si O2溶解度变化虽未直接作用于金沉淀过程,但与金沉淀有重要联系。(5)成矿流体由牟-乳断裂带、招-平断裂、焦家断裂、三山岛断裂整体表现为温度逐渐升高,压力、深度逐渐增大的特点;流体不混溶与流体冷却是胶东金沉淀的两种主要机制,破碎蚀变岩性型金矿中金沉淀机制以流体不混溶为主,石英脉型金矿中流体不混溶与流体冷却两种沉淀机制均存在;主成矿阶段成矿压力、成矿深度与估算的剥蚀深度对比分析表明,胶东地区仍具有良好的深部找矿潜力。

二、控制地球大气升温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地球大气升温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分析
    3.2 层序地层分析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4.1 样品选取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对棉花生产影响
        1.2.2 作物模型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的应用
        1.2.3 棉花调亏灌溉大田试验和模型模拟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模型介绍
        2.2.1 DSSAT模型介绍
        2.2.2 CROPGRO-Cotton模型介绍
        2.2.3 CROPGRO-Cotton模型适用性
    2.3 数据介绍
        2.3.1 历史气象数据
        2.3.2 未来气象数据
        2.3.3 土壤数据
        2.3.4 栽培管理资料
    2.4 试验设计
        2.4.1 棉花生长阶段划分
        2.4.2 播期和灌溉试验设计
        2.4.3 试验结果处理
第三章 棉花生长季气候条件和适宜播期变化
    3.1 棉花生长季气候条件变化
    3.2 棉花适宜播期变化
    3.3 讨论和小结
第四章 两种播期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策略优化及节水效果评估
    4.1 固定播期条件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策略优化及节水效果评估
        4.1.1 固定播期条件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策略优化
        4.1.2 固定播期条件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的节水效果评估
    4.2 适宜播期条件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策略优化及节水效果评估
        4.2.1 适宜播期条件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策略优化
        4.2.2 适宜播期条件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的节水效果评估
    4.3 固定和适宜播期条件下最优调亏灌溉策略及其节水效果的异同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不同播期和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影响
    5.1 固定播期条件评估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影响
        5.1.1 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棉花物候期的影响
        5.1.2 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籽棉产量和实际蒸散发的影响
        5.1.3 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棉花水分生产力和生育期灌溉量的影响
    5.2 适宜播期条件评估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影响
        5.2.1 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棉花物候期的影响
        5.2.2 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籽棉产量和实际蒸散发的影响
        5.2.3 两种灌溉方式下气候变化对棉花水分生产力和生育期灌溉量的影响
    5.3 讨论和小结
第六章 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在新疆棉花生产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的作用
    6.1 灌溉方式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
    6.2 播期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
        6.2.1 播期变化对棉花物候期的影响
        6.2.2 播期变化对籽棉产量和实际蒸散发的影响
        6.2.3 播期变化对棉花水分生产力和生育期灌溉量的影响
    6.3 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
        6.3.1 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对棉花物候期的影响
        6.3.2 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对籽棉产量和实际蒸散发的影响
        6.3.3 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对棉花水分生产力和生育期灌溉量的影响
    6.4 播期和灌溉方式变化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的作用
    6.5 讨论和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矿床特征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3.1 沉积特征
    3.2 物源分析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4.1 ~(14)C测年原理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4.3 分析结果
    4.4 地层时代讨论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5.1 样品与方法
    5.2 分析结果
    5.3 矿物学分析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6.1 元素地球化学
    6.2 硫同位素
    6.3 碳、氧同位素
    6.4 卤水化学分析
    6.5 古盐度分析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环境
    7.3 盐矿成因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1.1 时代背景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1.2 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小结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小结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4.1.1 环境责任公平
        4.1.2 环境利用公平
        4.1.3 环境价值公平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小结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小结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小结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7.1.1 理论意义
        7.1.2 实践价值
        7.1.3 局限性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环境科普读物The Uninhabitable Earth(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科普文本中词汇的翻译
        一、专有名词的翻译
        二、缩略词的翻译
        三、直译加注
        四、根据上下文选择词义
    第二节 科普文本中句子的翻译
        一、顺序正译
        二、顺序调整
        三、破折号的处理
    第三节 科普文本中语篇连贯的翻译
        一、代词具体化翻译
        二、关联词语的增译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7)城市公园小气候温湿效应及舒适度提升设计研究 ——以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
        1.1.2 城市公园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1.3 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效应的影响因子
        1.1.4 改善城市户外休憩空间舒适度的迫切需求
    1.2 文献综述
        1.2.1 小气候研究综述
        1.2.2 人体舒适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城市公园小气候温湿效应及舒适度基础理论研究
        1.4.2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小气候实测研究
        1.4.3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游憩空间舒适度评价研究
        1.4.4 城市公园游憩舒适度提升设计策略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城市公园小气候环境效应及舒适度相关理论
    2.1 城市气候
        2.1.1 气象学与气候学
        2.1.2 气候
        2.1.3 小气候
    2.2 气象要素概念
        2.2.1 太阳辐射
        2.2.2 空气温度
        2.2.3 空气湿度
        2.2.4 风
        2.2.5 地表温度
    2.3 小气候数据获取
    2.4 小气候舒适度概述
        2.4.1 人体舒适度概念
        2.4.2 影响人体舒适度因素
        2.4.3 舒适度指标分类
        2.4.4 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
    2.5 城市公园的园林要素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研究
        2.5.1 植物对小气候的影响
        2.5.2 水体对小气候的影响
        2.5.3 硬质铺装对小气候的影响
        2.5.4 地形对小气候的影响
        2.5.5 建筑物对小气候的影响
第3章 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小气候温湿效应实测研究
    3.1 不同下垫面对公园小气候影响的实测研究
        3.1.1 测量选地概况
        3.1.2 样地选择
        3.1.3 观测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1.5 结果与分析
        3.1.6 小结与讨论
    3.2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公园小气候的影响实测研究
        3.2.1 测量选地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监测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2.5 结果与分析
        3.2.6 小结与讨论
    3.3 不同铺装材料对公园小气候影响的实测研究
        3.3.1 监测选地概况
        3.3.2 铺装选择
        3.3.3 观测方法
        3.3.4 数据处理
        3.3.5 结果与分析
        3.3.6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扬州宋夹城公园景观游憩空间舒适度评价
    4.1 公园内不同景观游憩空间小气候实测分析
        4.1.1 测量选地概况
        4.1.2 观测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1.4 公园不同景观游憩空间小气候实测
    4.2 公园内不同景观游憩空间的人体舒适度分析与评价
        4.2.1 不同游憩空间的人体舒适度分析与评价
        4.2.2 不同游憩空间的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各小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城市公园景观游憩空间舒适度提升设计策略
    5.1 优化城市公园景观游憩空间的下垫面结构
    5.2 优化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植物群落结构
    5.3 优化城市公园游憩空间铺装材质的选择
    5.4 优化城市公园景观游憩空间的结构
        5.4.1 基于空间构成特征的小气候舒适度提升设计
        5.4.2 基于空间开敞性的小气候舒适度提升设计
        5.4.3 基于空间遮阴度的小气候舒适度提升设计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现状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一、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法律途径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机制
        三、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启动与发展
    第二节 试点阶段的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
        一、试点阶段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体系
        二、试点省市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规则
        三、试点阶段行政监管的成效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问题的三个分析维度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理论基础的缺陷
        一、监管理念的缺失
        二、监管的价值取向及其位序不明
        三、监管主体的理论局限
        四、监管的核心内容——碳排放权属性的认识误区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制度缺陷
        一、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
        二、监管规则缺乏统一性
        三、监管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明
    第三节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方法粗放
        一、信息披露制度不系统完整
        二、监管手段的科技化的水平不高
        三、激励与约束手段的程序规则不完备
第三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理论完善
    第一节 行政监管理念的三重构建
        一、明确行政管制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监管理念
        二、确立预防为主的全程监管理念
        三、树立科技支撑的监管理念
    第二节 价值取向位序的调整
        一、“公平与秩序”价值的凸显
        二、“自由与效率”价值取向的修正
    第三节 监管主体理论的拓展
        一、公共行政视角中的管理主体
        二、合作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
        三、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理论的更新
        四、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碳排放权的双重法律属性分析
        一、相关国家与组织中有关碳排放配额的规定
        二、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及其特殊性
        三、碳排放权双重法律属性及其意义
第四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监管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制度体系
        二、明确职能设置
        三、增设程序规范
    第二节 行政监管规则的统一化
        一、初始分配规则的统一
        二、监测、报告与核查规则的统一
        三、履约与交易规则的统一
    第三节 行政监管法律责任的类型化
        一、排放主体的法律责任
        二、核查机构的法律责任
        三、完善失信惩戒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条件
第五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方法完善
    第一节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在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现状
        二、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
    第二节 科技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运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监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克服监管资源的有限性
    第三节 奖惩机制的规范化适用
        一、激励型监管中的奖惩机制
        二、碳排放权交易中奖惩机制的规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性与不足
第一章 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与现状
    第一节 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与内容
        一、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
        二、全球海洋治理的内容
    第二节 全球海洋治理的现状
        一、全球海洋治理的进展
        二、全球海洋治理的现实困境
第二章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领域与方式
    第一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治理海洋的概况和历史
        一、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概况
        二、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历史
    第二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海洋治理的领域
        一、海洋水体的保护
        二、发展可持续渔业
        三、海洋生物保护
        四、打击非法捕捞
    第三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海洋治理的方式
        一、展开多主体合作
        二、多渠道多样化治理
        三、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海洋治理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作用
        二、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局限
第三章 案例分析: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极的治理为例
    第一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北极治理的背景
        一、北极的海洋资源
        二、北极的海洋环境问题
        三、不同治理主体在北极的活动
    第二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极的治理活动与特点
        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极治理的活动
        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极治理的特点
    第三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治理北极的成效与困境
        一、世界自然基金会治理北极的成效
        二、世界自然基金会治理北极的局限
第四章 对非政府组织对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思考
    一、“保护海洋生物”:非政府组织的议程设置者角色
    二、“创设渔业标准”: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创立和推动者角色
    三、“海洋治理补充”:非政府组织在海洋治理中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胶东地区Au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成矿流体研究
    1.2 胶东金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1.2.1 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1.2.2 金成矿流体对比研究
        1.2.3 金成矿流体创新型研究
    1.3 存在问题及选题依据
        1.3.1 存在问题
        1.3.2 选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三山岛断裂
        2.3.2 焦家断裂
        2.3.3 招-平断裂
        2.3.4 牟-乳断裂带
    2.4 区域岩浆岩
        2.4.1 玲珑岩体
        2.4.2 郭家岭岩体
    2.5 典型金矿选取
第三章 典型金矿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岩浆岩
        3.1.3 构造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体特征
        3.2.2 矿物组成
    3.3 围岩蚀变类型
        3.3.1 蚀变分带
        3.3.2 蚀变类型
    3.4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第四章 典型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4.1 金成矿流体的包裹体类型
        4.1.1 CH_4-CO_2 包裹体(FI型)
        4.1.2 CO_2-H_2O-X包裹体(FII型)
        4.1.3 CO_2-H_2O包裹体(FIII型)
        4.1.4 H_2O包裹体(FIV型)
        4.1.5 包裹体类型组合
    4.2 金成矿流体组成
    4.3 金成矿流体温度与盐度
        4.3.1 三山岛金矿
        4.3.2 焦家金矿
        4.3.3 夏甸金矿
        4.3.4 金青顶金矿
    4.4 金成矿流体压力与深度
    4.5 金成矿流体pH
第五章 金成矿流体来源与成矿物质来源
    5.1 成矿流体来源
        5.1.1 样品处理与实验过程
        5.1.2 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5.2 成矿物质来源
        5.2.1 样品处理与实验过程
        5.2.2 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第六章 金成矿流体的SiO_2溶解度
    6.1 mSiO_2的计算
    6.2 金矿流体的mSiO_2
        6.2.1 三山岛金矿流体的mSiO_2
        6.2.2 焦家金矿流体的mSiO_2
        6.2.3 夏甸金矿流体的mSiO_2
        6.2.4 金青顶金矿流体的mSiO_2
    6.3 mSiO_2的影响因素
        6.3.1 mSiO_2的影响因素
        6.3.2 典型金矿中mSiO_2的影响因素
    6.4 区域金成矿流体的mSiO_2
第七章 胶东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
    7.1 胶东构造-岩浆热事件与金成矿
    7.2 金成矿流体演化与对比
        7.2.1 典型金矿的流体演化
        7.2.2 金成矿流体对比
        7.2.3 金成矿流体演化
    7.3 胶东金成矿年代与成矿深度
    7.4 金成矿机制与规律
        7.4.1 Au的沉淀机制
        7.4.2 CO_2与金成矿作用
        7.4.3 SiO_2溶解度与金成矿作用
        7.4.4 金成矿机制与规律
结论
    1.结论
    2.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控制地球大气升温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D]. 王灵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5]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6]环境科普读物The Uninhabitable Earth(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邢佳华.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城市公园小气候温湿效应及舒适度提升设计研究 ——以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为例[D]. 蔡蕊. 扬州大学, 2020(04)
  • [8]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制度[D]. 闪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D]. 潘登.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胶东地区Au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D]. 王金雅.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控制地球大气变暖的新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