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现状与未来——探索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流域现状与未来——探索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一、流域现状与未来──探讨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柳清[1](2021)在《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当前依然存在的灰霾污染、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水污染等城市病使得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供给略显不足,单纯依靠生态环境功能区保护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资源环境底线思维开发管控作为生态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来突出生态要素保护和关键性约束略显欠缺,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未来城市生态空间如何进行优化、规划和调控,以提升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进而提高服务需求群体或服务需求区的实际受益情况是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认知生态空间结构,从服务供给区(简称SPA)和服务关联区(简称SCA)2个层面识别并解析支撑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及关联性特征,并对其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依据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限制因素提取,探寻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空间调控模式,一方面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另一方面为高效服务型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现状解析。通过对当前生态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面临的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及现有生态空间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分析和归纳,综合判断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生态空间规划景观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配、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任务不明确、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规划技术方法欠缺、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进行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研究,为解决上述生态空间规划不足之处提供了新方向。其次,结构识别。由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及生态空间结构内涵可知,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分析涉及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分别对应生态空间结构中不同关键性组成部分。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和识别方法与理论,综合运用表征模型、二元适宜性模型、加权适宜性模型及过程模型,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所支撑的不同服务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各部分进行识别和提取,形成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分类体系,对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进行解析。再次,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位置关系决定了区域单元所需承载的景观生态服务类型与服务需求区服务可得性,进而选取服务复合性指标和服务可得性指标,引入Hellwig模型,定量分析并验证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结果,构建由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组成的评价维度,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和评价基准,从自然属性和格局属性2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组合传统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矢量投影法与二次加权算法,建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和静态评价模型,分别对不同服务类型下及综合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优化调控。在自然地域分异理论、短板理论和复杂系统协同演化理论指导下,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分区;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定量识别各分区服务绩效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服务绩效限制因素入手,对其阻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依此确定各分区主要的优化路径及秩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路径,分别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可实施的空间调控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成果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景观带,并与上述优化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依照分区优化路径,确定不同优化分区在不同景观带内相应的空间调控模式组合及实施对象;最后制定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提出了基于限制因素指引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分区优化范式,形成了一种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协同演化、服务绩效有序提升的优化秩序;在实践上,为以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提升规划编制实践工作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王楠[2](2021)在《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 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T·福曼(Richard T.T.Forman)眼中的土地镶嵌体......景观规划师们对景观有不同的认知,对应的认知框架也是有所差别,但学界没有对现有的认知思路进行总结,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与无序,规划实践和理论上的混乱。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被提出。认知框架的研究为统一更多的决策者的认知提供了机会,对场地清楚的认知、协调多方决策提出适合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对以上景观规划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分析景观所运用到的多学科知识及存在的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提供建议。本文研究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问题提出、梳理国内外景观认知框架、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相关综述研究,然后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终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文献对景观、景观认知、景观认知框架和景观生态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从认知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系统学、知识论等邻域出发梳理,景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知识可视化、图示激活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三章多学科知识介入LP历程梳理,纵向梳理国内外多学科介入的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各学科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各阶段对景观认识上的变化。第四章为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的景观规划师,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理论及代表性案例,总结各认知框架的类型(结构性或程序性认知框架)及形成原因。第五章为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首先在第三、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阐明几位景观规划师的主要思路和景观认知框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各底层认知的差异,然后总结各景观认知框架的使用途径。最终综合多个既有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景观生态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提出建议并尝试构建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第一,笔者总结了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信息加工阶段的多学科知识框架构建;第二,总结了既有多学科结构性、程序性景观认知框架;第三,构建了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

于玲[3](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田富有[4](2021)在《基于地理大数据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全球贫困关联分析》文中提出消除各种形式的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首要目标。至2017年,全球的贫困率仍然高达9.2%。在所有贫困人口中,8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65%以上的人口以农业为生。对于生活在农村的贫困人口,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仅是他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他们进行劳作的生产资料。本文主要从水土资源利用角度认知全球贫困,利用地理大数据方法,对全球的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进行评价。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对水土资源利用情况与贫困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利用对贫困较为敏感的水土资源开发因子,对全球贫困集聚区——赞比西流域进行了具体分析。利用地理大数据的方法,分析流域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实现不同粮食自给保障水平的水土资源开发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发现贫困率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具有显着的集聚特点,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地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出现了显着的“高—高”集聚,在欧洲出现了显着的“低—低”集聚。(2)利用地理大数据的方法从水资源利用、水能资源利用、水库建设等三个方面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进行评价,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分析其与全球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库密度、小水电的开发比例、水资源的利用率与贫困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水资源利用率受人均可用水资源量和贫困率的影响,在贫困的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通常很低。在贫困率高于38.7%的国家中,用水比例通常低于6%。贫困率高的国家水库密度通常很低。当贫困率超过5%时,发现83.1%的国家水库密度通常小于0.31/104 km2。小水电开发比例较高的国家贫困率通常较低,当小水电开发比例大于27%时,78.0%国家的贫困率通常小于4.9%。(3)利用地理大数据的方法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扩张程度和农业投入情况三个方面对全球的土地资源利用个情况进行评价,并分别分析其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实际与潜在产量之比反映的土地资源利用强度与贫困高度相关,实际与潜在产量之比越高,贫困率越低。实际与潜在耕地面积之比通过非线性关系与贫困高度相关。化肥的消费与贫困率也有极显着的非线性相关特征。就农业投入情况而言,非贫困国家的化肥消耗量为198.64kg/ha;而贫困国家的化肥消耗仅为28.59kg/公顷。(4)赞比西流域是全球典型的集中连片贫困率高发区,针对流域内国家分析贫困敏感的水土资源开发指标的利用现状。利用地理大数据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分析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开发潜力。考虑到流域内水资源是水土资源利用的限制因子,因此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展开情景分析。考虑灌溉扩张和水库建设,利用地理大数据的方法解决该流域地面数据较为缺少的问题。结果发现:流域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仅为2.84%,流域内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流域小水电开发比例6.21%,水库密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流域的实际与潜在产量比值约为0.23,实际单产与潜在单产差距较大。流域内国家的耕地扩张程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流域内的后备耕地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化肥使用量大约为35kg/ha,远低于全球平均的化肥使用量140kg/ha的水平,因此,就农业投入而言,赞比西流域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李秀清[5](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王一旭[6](2021)在《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文中指出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是实施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流域特征变量的水质预测模型,并对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多区耦合划分了水环境控制单元,对各控制单元开展差异化管控。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为推动水环境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流域特征-水质预测模型,其中CODMn、TP、TN预测模型的确定性系数R2分别可达0.78、0.65和0.44。模型预测结果得到2015~2017年间全流域CODMn浓度范围为1.39~6.40 mg/L,TP浓度范围为0.02~0.23 mg/L,TN浓度范围为1.43~4.27 mg/L。从空间分布看,流域西部的水质显着优于流域东部,但不同污染物高浓度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采用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SHAP)方法对水质影响因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CODMn和TP受农业面源和生活源的共同影响;TN主要受农业面源的影响。集约化农业是造成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多特征综合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人口密度中等的城乡结合部比人口密集的城市核心区具有更强的水质恶化倾向。(2)采用自组织映射人工神经网络与K-means耦合算法对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水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开展多区耦合,最终将太湖流域浙江片区划分为104个水环境控制单元。综合评价控制单元的生态功能重要性、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质驱动特征,对控制单元进行了递进式分类,将水环境控制单元识别为优先保护型控制单元22个,整治提升型控制单元26个,预防改善型控制单元15个,保护维持型控制单元41个,并对各类控制单元提出了差异化管控对策。(3)面向流域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Python语言及其WEB框架与函数库,开发了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系统设置了多维度流域信息查询、交互式水质分析、可视化水环境控制分类管控等功能,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模型工具,实现了流域管理关键信息的交互式可视化查询及对建模工作的简化。

朱康文[7](2021)在《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ANSP,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问题是各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污染防治中长期主要关注点源污染很长时间忽略了农业面源污染。根据2020年中国发布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比重很高。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多项文件提出长江经济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较重,需加快推动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庆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重庆具有农村比例高、肥药施用强度大、丘陵山地占比高、雨量大且集中等本底特点,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大、驱动强、范围广。同时结合国家对网格化管理应用于现代农业管理中的重视,网格化管理将是解决多级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为确保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重庆亟需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平台构建以提升风险防控与信息化能力。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的研究热点、趋势和问题,发现当前存在多尺度下研究需求差异明显、多级尺度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不统一、测度结果可视化能力与需求不符等关键问题。因此以重庆市不同尺度范围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关键问题开展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以统一多级网格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区县级网格为相对宏观的研究尺度,重点在于识别大尺度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时空演变趋势。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为支撑自行构建涵盖压力动能、转化动能、消纳动能三个维度的风险测度PTA3D模型,采用重心、核密度等方法揭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风险评价精度、影响因素。(2)乡镇级网格尺度为宏观政策落地层级,重点在于识别未来发展模式选择影响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演变趋势。以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CLUE-S等模型开展自然发展、耕地保护情景模式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采用输出风险模型揭示各网格风险概率时空演变规律,探讨风险程度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情况。(3)村落级网格尺度为政策具体实施层级,重点在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阻力、输移路径及景观优化效果。以南沱区域为研究对象,以逐日水位数据为基础开展出露期、淹没期水位线、土地利用等空间要素解译,引入源汇过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不同时期农业面源污染的阻力面、风险等级、传输路径等,探讨阻力模型及景观优化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4)泛地块网格尺度为农户操作层级,重点在于分析高精度数据支持下农户行为视角的田间管理的具体实践与优化调控效益。以睦和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低空遥感-无人机多光谱技术获取影像、NDVI指数等6种高分遥感数据,引进随机森林算法开展地物分类与泛地块划分,通过农户行为调研确定各地物的肥药施用情况,探讨随机森林算法精度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消减工程效果。(5)以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尺度管理需求差异在B/S框架下构建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可视化平台,并探讨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县尺度下自建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PTA3D模型精度符合实际,引入的重心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地理学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风险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较为明显的低风险向高风险转化的趋势(高风险、极高风险比例分别从2000年的17.82、16.63上升到2015年的18.10、16.76)。(2)都市区风险明显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从高到低等级的风险区域的重心位置呈现自西向东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风险、极高风险区域有明显的向东转移趋势(2000-2015年,二者的重心分别按照东偏北1.68°和12.08°运动了4.63km和4.48km)。(3)核密度结果显示高风险主要集聚在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风险存在集聚程度较低且上升的趋势,全市集聚区域的空间破碎度在增加且出现分散集中的趋势。(4)将河流水质、岸线一定范围内地类面积分别与模型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模型测度结果可以反映区域真实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情况。(5)风险驱动分析显示地类构成对风险强度影响明显,“源地”占比高的区域风险明显增强,而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区耕地被占用是推动高、极高风险区域重心向东运动的因素之一。(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区、高和极高风险集聚区域作为关键区域进行防控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2)乡镇尺度下引进的CLUE-S模型取得很好的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效果,并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风险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等提供很好的支撑。研究发现:(1)涪陵区各镇街、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风险概率明显降低,尤其是靠近大木山、武陵山区域。(2)结合CLUE-S、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5,属高度一致级别。(3)未来的情景模拟有利于识别区域各镇街、子流域在不同发展情景下TN、TP输出风险概率演变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长江以北、乌江以西区域的乡镇风险明显偏高,148、150号等子流域在两种发展模式下均存在风险增高趋势。(4)调整自然发展情景下TP输出系数进行风险变化响应分析反映出子流域输出风险等级对于耕地输出系数变化(即化肥施用水平调整)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例如第3、75、104、141、202、211、259、292、330、398、461号等子流域对输出系数调减的波动响应。(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乡镇、子流域风险特征可以有效应用于未来地类结构优化或肥药施用水平管控,达到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目的。(3)村落尺度下引进的阻力模型有利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阻力值、风险区域、传输路径和分析景观优化效果。研究发现:(1)“源-汇”理论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识别区域内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位置、输移路径、风险防控关键区域等方面效果较好。(2)阻力面分析显示阻力值整体呈现“西部低、东部高、高值分散、低值连片”的特点,其中阻力值最高值中a2(>25°耕地)>a6(≤2°耕地)>a3(15°-25°耕地)>a5(2°-6°耕地)>a1(农村居民点)>a4(6°-15°耕地)。(3)季节性水位涨落条件下淹没期比出露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更大、传输路径阻力更小、低等级传输路径更多,其中路径阻力值为1级的路径数量呈现a4>a5>a1>a3>a6>a2。(4)水体附近不同范围内“源地”向“汇地”的转换对于风险调控作用明显,水域附近50m和100m范围内耕地调整为林地情景下,a2在1级的输移路径数量相比现状情景分别降低13.79%和53.66%。(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风险分布、输移路径等可以结合景观优化进行有效防控。(4)泛地块尺度下引进的低空遥感-无人机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农户调研等方法在地物分类、负荷风险测度、防控措施效益分析中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低空遥感-无人机手段获取的厘米级高分数据极大提升了地物精细分类基础数据精度和栅格内信息纯度,随机森林算法下精细化地物分类精度高达90.05%,有利于泛地块网格划分。(2)基于农户行为调研发现存在劳动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及作物高肥高药施用问题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较高。(3)经测算TN、TP施用强度低于200 kg/hm2的泛地块网格比例较低,水质监测结果也反映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4)对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消减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大幅消减污染物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内的悬浮物、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OD通过人工湿地后分别消减了近86.67、54.66、81.11、10.67、83.85、59.42%。(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农户行为、泛地块风险特征及人工湿地消减能力可很好的应用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5)综合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与管理需求开展可视化平台构建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建立信息化、可视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防控能力。(2)基于B/S框架、Web Storm工具开展可视化平台开发,具有技术丰富多样、过程轻量快速、可视效果美观等优点。(3)可视化平台可以很好的展示多级网格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更好的发挥地理学在农学领域的优点,充分体现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了数字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手段。总体上,本论文融合农学、地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同时考虑各尺度在管理、防控方面的需求差异,为多级网格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路径与方法提供了统一风险研究范式,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路径不统一、研究参考性低、成果借鉴性差、结果可视性弱等问题。

李彦雪[8](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马良[9](2020)在《东北地区泥炭地水文动态与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文中指出全世界泥炭地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碳储量达480Gt,占世界土壤碳库的三分之一以上,超过大气碳含量的一半,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全球大气碳的调节作用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水文动态影响着泥炭地的碳储存和通量变化,能加剧或减缓陆地的碳释放,而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则能改变泥炭地的生态水文过程。已有研究显现,全球泥炭地目前已由净碳汇向净碳源转化。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泥炭地(Northern Peatland)对环境变化的干扰更加敏感。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典型山地泥炭地为研究对象,依据11个监测点、连续8年和427次降雨过程的湿地水位动态观测,以及野外多次调查获得的流域和泥炭地自然属性数据,应用MIKE SHE构建了耦合地表-地下水、包含边界水文环境的泥炭地生态水文模型;根据模拟结果核算了流域子系统间水分通量及子系统间的水力联系,揭示边界水文环境对泥炭地水文动态的影响;在分析泥炭地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水位盈亏指数”对泥炭地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并揭示健康受损的原因。本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泥炭地水文情势特征:泥炭地水位年际变化与年降雨量呈正相关,且具有一定时滞性,水文情势受上一年降雨影响明显;连续枯水年水位波动幅度增大,连续丰、平水年发生后波动幅度明显收窄,表明充足的降雨对于维持“雨养型”泥炭地水位及其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连续枯水年后的丰水年,水位难以在当年恢复到平水年水平;年内水位波动幅度受无雨期长度和降雨强度影响明显,泥炭地内部不同区域水位因微地形等环境不同而具有显着异质性;年内水位峰值均出现在降雨量最大的月份,湿地水位随月降雨量的增加而上升,随降雨量减少而下降,但“雨热”不同期则会加重湿地干旱的水文情势。研究表明,水位动态与泥炭地植被、微地形、土壤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人为干扰和边界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水位状况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上述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泥炭地内部出现不同健康状况的斑块,并影响着群落的演替趋势。2.本研究应用MIKE SHE构建了耦合地表-地下水、包含边界水文环境的泥炭地生态系统水文模型,通过泥炭地-流域双尺度模拟的研究方法,解决了孤立研究非闭合性水文单元与实际情况差异大的难题。以90 m栅格的流域模型为泥炭地确定水文边界条件,以30 m栅格对泥炭地内水文进行模拟,有效地反映了泥炭地内部斑块间的异质性,并赋予模型参数明确的生态学意义。泥炭地多点水位模拟结果拟合度均达到0.75以上,结果可信度较高,较准确和客观地表达了研究区地表—地下水分运动的连续性和水文动态的时空异质性。模拟结果提供了详细的水文过程数据,边界水分通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农业活动对泥炭地流域尺度水文环境已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了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与泥炭地之间的水文联系,泥炭地与集水区间的大部分水力联系已被人为阻断;受人工河床影响,河流水位长期低于地表,河水无法漫过河堤向泥炭地补给水分;泥炭地水分以地表坡面流和地下饱和区侧向流的形式向河流单向输出。集水区汇水在非冰期(5月到10月)占泥炭地总补给水量的1/3,而在雨季(7月到9月)不足1/5,降雨时主要水源,据此水文过程定量结果可以得出目前泥炭地为“雨养型”的结论。研究还表明,研究区无冰期(5月到10月)蒸散发量为2.4mm/d,耗水量超过总补给量的1/2,夏季蒸散发量为3.3mm/d,占总补给量约2/3,向大气输送水量超过陆地边界输出的水量。边界环境恶化使泥炭地的补水来源大幅减少,地表水文过程活跃程度下降,调蓄水资源功能减弱;另外无雨期持续“释水”加剧了泥炭地临近河流区域的干旱胁迫程度。3.泥炭地旱化水文预测结果显示,泥炭分解造成水文过程极为显着的变化,是导致水文生态服务功能衰减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当泥炭容重增加至0.5g/cm3,泥炭地产流形式将由蓄满产流为主转变为超渗产流为主,地表坡面流(排入河流+陆地边界溢出)增幅超过50%,泥炭地存蓄水量减少40%左右。可利用水量下降不仅导致泥炭地对水量时空配置能力的减弱、调蓄功能下降,同时还因潜水位降低而造成湿生环境恶化和生物群落变化,进而又促进泥炭的分解,形成“水位下降-泥炭分解”的正反馈调节机制,加速泥炭地干旱。泥炭地旱化不仅会导致水文服务功能衰减,水位下降与泥炭分解的正反馈作用还会促进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的转变,这一过程通常不可逆,防止泥炭分解对维持泥炭地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极为重要,是泥炭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维护的重要目标。4.本研究依据泥炭地水位时空变异特征,构建了以水位盈亏平衡时间(TBEP)和水位盈亏平衡指数(TBEindex)为主要指标的泥炭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法,用依据干旱胁迫下负反馈调节的响应能力判断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法一致性好、客观性强、结果明确,适用于对泥炭地健康状况的长期监测,也可依据健康诊断结果判断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变的趋势;另外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相同气候区域,也适用于不同气候区域泥炭地之间的健康比较。TBEindex反映干旱胁迫程度,正值表示维持湿生环境的能力较强,健康状况良好;负值反之,绝对值越大水位亏缺的时间越长,维持水位的能力越差,反映系统受到干旱胁迫的程度越严重,健康状况越差;利用该方法与气候、地貌、植被、土壤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结合,对泥炭地进行健康诊断的结果显示,研究区泥炭地内不同斑块的健康状况差异明显,呈现出退化、受损、亚健康和健康四种类型。其中,东部斑块(TBEindex=-0.325)和南部斑块(TBEindex=-0.182)处于退化状态,北部斑块(TBEindex=-0.150)处于健康受损状态,中北部斑块(TBEindex=-0.059~0.017)处于亚健康状态,西南斑块(TBEindex=-0.196)处于健康状态。5.维持湿生环境对泥炭地的存续至关重要,是防止泥炭分解、保持组织结构完整性,提高生态系统恢复力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其机制主要依赖于抑制泥炭分解和抑制蒸散发的两个负反馈调节功能。健康诊断结果表明,(1)健康受损斑块的泥炭地具有泥炭土壤容重高、生物量和郁闭度高、受侧向流排水影响大等特点,系统抑制泥炭分解和蒸散发的负反馈调节功能下降或失效是导致泥炭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恢复力变弱的重要原因;(2)剧烈变动的湿生环境,协同破坏泥炭属性的正反馈调节机制,会导致泥炭地持续向干旱化方向发展;(3)已处于退化状态的斑块负反馈调节机制已基本失效,向着持续恶化的趋势发展;(4)健康受损斑块的灌木林向泥炭地中心侵入的趋势明显,面积在逐渐扩张;(5)研究区泥炭地目前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但未来气候变化将可能导致亚健康斑块转变为健康受损斑块,积极的人为干扰能够增强亚健康斑块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和系统弹性,有助于对抗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该类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斑块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及保护措施的实施力度。研究区泥炭地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表明,仅仅依靠目前采取的“围栏管护”方式已不足以保护或恢复该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而应从流域水文学的角度,恢复集水区不同生态系统的水力联系,减少农业生产对湿地需水量的利用强度。保持湿地水位的正常波动幅度,保持正常湿生环境,重构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增强弹性和抵抗干扰的恢复力,是该泥炭地生态系统管理需要实施的关键举措。

陈志[10](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提出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二、流域现状与未来──探讨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域现状与未来──探讨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1.4 地区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空间尺度界定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服务
        2.1.2 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
        2.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空间结构
    2.2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分类的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2.2.1 景观生态服务类型划分依据
        2.2.2 景观生态服务分类
        2.2.3 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2.3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与方法
        2.3.1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
        2.3.2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关联性分类体系
        2.3.3 景观生态服务过程与生态空间结构关系
        2.3.4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与理论模型
    2.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框架
        2.4.1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
        2.4.2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基准
        2.4.3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数学理论模型
    2.5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及优化范式
        2.5.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2.5.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现状解析
    3.1 济南市生态空间数据库的搭建
        3.1.1 数据类型及来源
        3.1.2 基础数据预处理方法
    3.2 济南市生态空间自然本底要素空间特征概况
        3.2.1 地形要素空间特征
        3.2.2 气候要素空间特征
        3.2.3 水文要素空间特征
        3.2.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要素空间特征
        3.2.5 自然文化要素空间特征
    3.3 济南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分析
        3.3.1 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服务需求
        3.3.2 水文调节服务需求
        3.3.3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3.3.4 生境服务需求
        3.3.5 生态文化服务需求
    3.4 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与解析
    4.1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原则
        4.1.1 总体原则
        4.1.2 个别原则
    4.2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3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
        4.3.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4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关联性特征
        4.4.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
    5.1 结构与服务绩效之间关联性验证
        5.1.1 关联性验证方法
        5.1.2 关联性验证结果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方法
    5.3 评价模型构建
        5.3.1 动态评价模型
        5.3.2 静态评价模型
    5.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解析
        5.4.1 不同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5.4.2 综合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6.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6.1.1 服务供给多样性与协同性原则
        6.1.2 局部差异性与整体共轭性原则
        6.1.3 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6.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分区
        6.2.1 二级优化分区结构及类型
        6.2.2 二级优化分区方法及技术流程
        6.2.3 二级优化分区划定结果
    6.3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提取
        6.3.1 优化路径提取方法及技术路线
        6.3.2 服务绩效限制因素锚定结果
        6.3.3 不同优化分区优化路径提取结果
    6.4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及实施策略
        6.4.1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
        6.4.2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方法
        6.4.3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学科问题凝练
        1.1.3 学科问题拆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综述
        1.5.2 景观认知综述
        1.5.3 图式研究综述
        1.5.4 景观认知框架研究综述
        1.5.5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及实践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
        2.1.2 认知
        2.1.3 景观认知
        2.1.4 景观认知框架
        2.1.5 景观生态规划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2.2.3 图式激活理论
        2.2.4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2.3.1 分析框架
        2.3.2 技术路线
3 多学科介入LP历史进程梳理
    3.1 萌芽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初)
        3.1.1 生态学及叠图理论的提出
        3.1.2 景观系统分析法
    3.2 渗透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3.2.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提出
        3.2.2 叠图分析法——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
    3.3 生态学初探(20 世纪 60 年代至20 世纪 70 年代)
        3.3.1 生态理论的成熟及技术的发展
        3.3.2 量化叠图技术——适宜性评价法
    3.4 紧密合作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20 世纪 90 年代)
        3.4.1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革新
        3.4.2 综合生态方法发展
    3.5 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3.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全面发展
        3.5.2 新实践的尝试
    3.6 本章小结
4 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分析
    4.1 代表性景观规划设计师判别与分类
        4.1.1 统计分析法判别
        4.1.2 层次分析法判别
        4.1.3 景观认知框架分析思路
    4.2 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2.1 “千层饼”模式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4.2.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2.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3 R·理查德·T·T·福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3.1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框架研究
        4.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3.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4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4.1 景观变化框架研究
        4.4.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4.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5 俞孔坚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5.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
        4.5.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5.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
    5.1 多学科认知框架总结
        5.1.1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类型总结
        5.1.2 多学科知识的搜集
        5.1.3 多学科知识转化与加工利用
    5.2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1.5.3 区划相关研究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1.5.6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空间管控区划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2.1.3 景观分类
    2.2 基础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尺度效应
        2.2.3 格局—功能理论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3.1 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文、社会资源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3.2.1 供给功能
        3.2.2 调节功能
        3.2.3 支持功能
        3.2.4 文化功能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3.4 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4.2.3 管控区划层次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5.1 基础数据来源
    5.2 区域背景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5.3.5 游憩安全格局
        5.3.6 视觉安全格局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5.4.6 管控单元划分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基于地理大数据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全球贫困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第2章 全球贫困认知研究进展
    2.1 .贫困研究的相关进展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研究的相关学科
        2.1.3 空间贫困理论
    2.2 贫困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2.2.1 贫困与水资源关系的理论
        2.2.2 贫困与土地资源之间关系研究
    2.3 资源利用贫困
        2.3.1 环境洛伦兹曲线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地理大数据与贫困、水土资源利用评估
    2.5 基于数据挖掘的贫困认知方法
        2.5.1 聚类分析
        2.5.2 关联分析
        2.5.3 决策树
        2.5.4 随机森林
        2.5.5 相关性分析
第3章 全球贫困空间分布格局认知
    3.1 引言
    3.2 基于货币指标的全球贫困评估
    3.3 全球贫困空间分布格局认知
        3.3.1 全球贫困空间分布情况
        3.3.2 全球贫困空间分布格局认知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全球水资源开发评估
    4.1 引言
    4.2 水资源开发评估指标集构建
        4.2.1 水资源利用评估
        4.2.2 全球水能资源利用评估
        4.2.3 全球水库建设情况
        4.2.4 水资源开发评估指标小结
    4.3 水资源开发现状及空间格局分析
        4.3.1 全球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4.3.2 全球水能资源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4.3.3 全球水库建设空间差异分析
    4.4 基于地理大数据的水资源开发评估小结
第5章 水资源利用与贫困关联认知研究
    5.1 引言
    5.2 水资源开发与贫困的关联认知方法
    5.3 .贫困与水库建设之间的关系
        5.3.1 水库密度与贫困
        5.3.2 贫困与单位河流长度水库数
        5.3.3 水库水储率与贫困
    5.4 .贫困与水能资源的利用
        5.4.1 小水电开发比例与贫困
        5.4.2 人均水力发电量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5.5 .贫困与水资源利用
    5.6 贫困与水资源开发的关系
    5.7 水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
        5.7.1 水能资源开发与贫困的联系
        5.7.2 水资源利用关于贫困之间的联系
        5.7.3 水库建设与贫困之间的显着联系
    5.8 讨论
    5.9 小结
第6章 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土地资源利用评估方法
    6.1 引言
    6.2 全球土地资源利用评估指标集构建
        6.2.1 耕地的利用强度评价
        6.2.2 土地扩张程度的评价
        6.2.3 农业投入情况评价
        6.2.4 土地资源利用评估指标小结
    6.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空间分布格局
        6.3.1 全球耕地资源禀赋分布情况
        6.3.2 全球耕地利用强度情况
        6.3.3 全球耕地扩张程度
        6.3.4 全球农业投入情况
        6.3.5 土地资源利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6.4 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土地资源利用评价小结
第7章 土地资源利用与贫困关联认知研究
    7.1 引言
    7.2 土地资源利用与贫困之间关联认知方法
    7.3 土地资源利用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7.3.1 各个贫困等级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7.3.2 贫困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联系
    7.4 全球土地资源利用与贫困显着关联分析
        7.4.1 土地利用程度与贫困之间的联系
        7.4.2 耕地扩张与贫困之间的联系
        7.4.3 贫困国家的农业投入关联分析
    7.5 讨论
        7.5.1 农业发展与扶贫之间的利弊权衡
        7.5.2 地理大数据方法
    7.6 小结
第8章 赞比西流域“零贫困”的水土资源潜力分析
    8.1 引言
    8.2 赞比西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现状
        8.2.1 流域概况
        8.2.2 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
        8.2.3 流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8.3 赞比西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情景分析方法
        8.3.1 情景分析方法
        8.3.2 数据
        8.3.3 不同土地覆被耗水
        8.3.4 两种情境下灌溉耗水估算
        8.3.5 三种情景下的水库建设耗水估算
        8.3.6 环境流量估算
    8.4 流域水资源开发前景评估
        8.4.1 土地利用耗水量估算
        8.4.2 两种情景下的灌溉耗水量
        8.4.3 水库建设耗水量估算
        8.4.4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水资源分配分析
    8.5 讨论
        8.5.1 流域水土资源开发潜力
        8.5.2 气候变化对流域未来的潜在影响
    8.6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所研究161 个国家不同收入分组表
    附录二 所研究161 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组表
    附录三 所研究161 个国家贫困等级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和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3.1.1 VIC模型简述
        3.1.2 VIC模型的特点
    3.2 VIC模型的原理
        3.2.1 能量平衡
        3.2.2 蒸散发
        3.2.3 冠层水量平衡
        3.2.4 地表直接径流
        3.2.5 基流
        3.2.6 土壤水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3.3.2 流域信息提取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3.3.6 区域控制文件
    3.4 VIC模型的运行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3.4.2 汇流模型运行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流域径流分析
        4.1.1 径流平均值
        4.1.2 数字特征值
        4.1.3 相关分析
        4.1.4 趋势分析
        4.1.5 突变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5.4.1 生态需水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环境空间管控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区划类型
        1.2.2 水环境分区分类技术方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机器学习方法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3.1 流域水环境系统分析方法
        1.3.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1.3.3 机器学习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2.3.1 水资源概况
        2.3.2 水环境质量
        2.3.3 污染物排放现状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流域汇水单元划分
    3.3 模型数据集构建
        3.3.1 流域特征数据空间离散化
        3.3.2 水质监测数据预处理
        3.3.3 数据集组合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流域水质评估
    4.1 模型与方法
        4.1.1 随机森林算法
        4.1.2 流域水质预测模型构建
        4.1.3 SHAP解释模型
    4.2 RF模型性能评估与分析
    4.3 流域水质预测与评估
    4.4 流域水质驱动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
    5.1 水环境空间异质性聚类分析
        5.1.1 聚类指标与方法
        5.1.2 水质空间聚类
    5.2 基于水环境空间异质性的控制单元划分
        5.2.1 划分原则
        5.2.2 划分思路与依据
        5.2.3 划分方法与流程
        5.2.4 划分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6.1 分类指标与方法
    6.2 控制单元特征识别与分类
        6.2.1 优先保护单元识别
        6.2.2 整治提升单元识别
        6.2.3 预防改善单元识别
    6.3 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分区分类管理系统开发
    7.1 系统总体设计
        7.1.1 开发目标
        7.1.2 开发原则
        7.1.3 开发方法
        7.1.4 系统结构框架
    7.2 系统功能及实现
        7.2.1 注册与登录
        7.2.2 流域概况模块
        7.2.3 分区分类管控模块
        7.2.4 系统支撑模块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与工作成果

(7)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污染防治与信息化管理需要
        1.1.2 重庆市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
        1.1.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领域研究亟需推进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热点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研究领域
        1.2.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趋势
    1.3 风险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
第2章 区县尺度下基于面板数据的风险测度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基于“压力-转化-消纳”过程的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2.3.2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风险测度模型各维度的因子结果
        2.4.2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综合结果与演变
        2.4.3 风险防控关键区域识别
    2.5 讨论
        2.5.1 风险测度模型的精度评估
        2.5.2 风险区域重心运动的驱动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乡镇尺度下基于情景模拟的风险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基于CLUE-S、Markov模型土地利用情景预测
        3.3.2 输出风险模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2010年、2015年输出风险时空变化
        3.4.2 2020年、2025 年、2030年多情景下输出风险演变
    3.5 讨论
        3.5.1 限制区和子流域的引入使成果更利于实际管理
        3.5.2 土地利用演变是输出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之一
        3.5.3 未来输出风险概率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高
    3.6 小结
第4章 村落尺度下基于源汇过程的风险测度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4.3 研究方法
        4.3.1 MCR模型构建
        4.3.2 景观优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源地”识别
        4.4.2 最小累积阻力基面测算
        4.4.3 阻力面测算及风险分区结果
        4.4.4 风险传输路径识别结果
        4.4.5 景观优化成效分析
    4.5 讨论
        4.5.1 阻力面识别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
        4.5.2 如何消减季节性水位涨落对污染风险的负面影响
        4.5.3 水域附近林草景观对污染物阻隔作用明显
        4.5.4 景观优化有利于降低风险
    4.6 小结
第5章 泛地块尺度下基于低空遥感的风险测度
    5.1 研究区概况
    5.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
        5.3.1 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5.3.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物精细化分类
        5.3.3 泛地块级网格划分
        5.3.4 污染风险排放调研与测算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特定时期典型地物的各指数信息结果
        5.4.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地物结果
        5.4.3 地物分类结果野外实地精度校验
        5.4.4 泛地块尺度污染负荷排放风险分析
    5.5 讨论
        5.5.1 低空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适用于地物精细化分类
        5.5.2 高强度的TN、TP施用水平对水质威胁风险高
        5.5.3 人工湿地构建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
    5.6 小结
第6章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构建与防控策略分析
    6.1 可视化平台构建方法
        6.1.1 需求分析
        6.1.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与数据库构建
        6.1.3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架构
    6.2 可视化平台构建结果
        6.2.1 平台界面
        6.2.2 各级网格尺度下风险可视化图层情况
    6.3 可视化平台下的管理与防控策略分析
        6.3.1 区县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2 乡镇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3 村落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4 泛地块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与参与课题

(8)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东北地区泥炭地水文动态与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炭地水文过程与功能研究
        1.2.2 泥炭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测量与调查
        2.2.1 降雨气象数据
        2.2.2 泥炭地微地形数据
        2.2.3 泥炭地厚度勘探
        2.2.4 其他地理信息数据
        2.2.5 水文数据
    2.3 泥炭地水文过程模拟方法
        2.3.1 MIKE SHE模型原理
        2.3.2 水文过程数值化方法
        2.3.3 模型属性和结构数据
        2.3.4 模型校正与验证方法
        2.3.5 水文过程参数提取方法
    2.4 水源涵养功能量化方法——基于过程量化功能的方法
    2.5 泥炭地健康诊断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泥炭地水文特征
    3.1 泥炭地环境特征
        3.1.1 集水区水文环境
        3.1.2 泥炭地微地形与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2 水文动态特征
        3.2.1 泥炭地水位波动特征
        3.2.2 泥炭地水文情势的年际间变化特征
        3.2.3 泥炭地水文情势的季节动态特征
        3.2.4 泥炭地水文情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泥炭地水文过程及功能
    4.1 泥炭地-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4.1.1 模型校正和验证结果
        4.1.2 泥炭地水文模拟结果与分析
    4.2 流域内子系统水力联系及水文特征
        4.2.1 子系统间的水力联系
        4.2.2 子系统涵养水源能力的差异比较
        4.2.3 边界水文环境对泥炭地的影响
    4.3 泥炭旱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4.3.1 泥炭地旱化情景设置
        4.3.2 旱化导致地表坡面流大幅增加
        4.3.3 旱化导致地表储存水分能力大幅下降
        4.3.4 旱化对泥炭地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4.4 MIKE SHE在泥炭水文研究中的适用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泥炭地生态系统水文健康诊断
    5.1 泥炭地水位上涨和衰退的规律
    5.2 泥炭地干旱胁迫程度加剧的原因分析
        5.2.1 影响水位上涨幅度的环境因子
        5.2.2 泥炭地水位下降速度加剧的原因
        5.2.3 泥炭地水位维持能力减弱的原因
    5.3 泥炭地健康诊断
        5.3.1 干旱胁迫对负反馈调节功能的影响
        5.3.2 泥炭地健康诊断结果
        5.3.3 气候变化对泥炭健康的潜在影响
    5.4 水位盈亏指数的生态学意义及健康诊断适用性分析
        5.4.1 更具一致性
        5.4.2 更具客观性和确定性
        5.4.3 能够预测未来降雨格局变化对泥炭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流域现状与未来──探讨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D]. 柳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D]. 王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地理大数据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全球贫困关联分析[D]. 田富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
  • [5]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6]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D]. 王一旭. 浙江大学, 2021(09)
  • [7]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D]. 朱康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8]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9]东北地区泥炭地水文动态与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D]. 马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10]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流域现状与未来——探索森林、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