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新世纪金融人才培养

狠抓新世纪金融人才培养

一、抓紧培养新世纪金融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胡舒予,黄明[1](2019)在《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过去的几年间,各种新型行业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新金融业态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以互联网金融作为代表,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显示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这对于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进行人才教育的时候需要加以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以往的以传统经济学架构为基础的金融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其面对着极大的危机。正是在这一教育环境中,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也慢慢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因此逐渐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专业教育研究的投入。不过却因为观念不够先进、经验欠缺以及资源受到限制等原因。在互联网金融课程的构建及人才培养问题上依旧存在诸多的不足。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思考,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李建军,吕勇斌[2](2018)在《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文中提出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迅猛发展,对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的高校金融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在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由于理念滞后、经验不足、资源有限等因素,互联网金融方向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建议高校应从强化基础理论研究、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革新教学内容模式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方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改革与适应性创新。

蒋海玲[3](2017)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 ——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金融中心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的交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与进化。本文试图用演化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理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规律,主要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与动态竞争的角度,运用演化金融地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方法分析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内部决定因素、发展的原因与外部推动力,探讨金融资源在空间的布局和企业的上市空间选址,从新的视角探寻国际金融中心培育与提升路径选择。本文首先探讨在集聚经济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提出在集聚机制下,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经济资源三种资源的形成和集聚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必备要素,三种资源在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系统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自组织系统。以卢森堡国际金融中心的商业服务产业与金融业数据分析为据,检测其内部集聚效应的存在,从知识溢出效应和金钱外部性二个效应论证集聚机制下金融集群的形成过程。其次,从金融系统演化和系统优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条件与动因。以东京国际金融中心为例,从金融供应、金融需求、地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其演进的过程,指出金融发展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再次,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动态比较,选取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选址数据与产业变量为硬指标,分析公司上市地点的选址偏好,比较上市地点的金融属性、地理属性,分析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要素与动态竞争关系,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在竞争的空间结构中具有专业化和互补化的趋向。最后,综述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结合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提出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路径选择,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试验田。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的分析范式,总结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采用了金融地理学的相关方法论探讨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集群、演进过程和定位问题,建立相关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模型,从金融属性和地理属性两方面探讨金融活动分布重心的空间布局变化。主要的分析方法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数据和相应的指标设计,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MNL模型分析和聚类分析,探寻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提升,提出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提升路径与政策。

俞旸[4](2015)在《青海省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文中认为2015年3月,我国正式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沿线地区带来绝佳发展机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区域,青海省应当积极地抓住这个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位置优势,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本文以金融供给引导理论、金融地理理论、区位经济理论和金融业集群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及SWOT分析的方法,对青海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如何在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并讨论如何建,建怎样的区域金融中心。青海省地处西部五省的中心地带,向东连接我国内陆地区,向西连接中亚、西亚各国,地理位置优越。而特殊且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限制了青海省工业的发展,迫使青海探求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成为最优选择。通过SWOT分析得知,青海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主要具备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以及青海经济金融发展稳定的优势。劣势主要体现在青海经济金融实力较弱,人才实力不足。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为青海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带来绝佳机遇。同时,西部城市争做金融中心带来的压力及不同区域间合作可能存在的阻力是建设青海区域金融中心的挑战。SWOT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应当实行优势与机会战略,即SO战略。青海能凭借优良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紧抓机遇增加筹码。同时,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带动本省经济金融事业的快速发展,用外部机遇巩固自身优势。落实SO战略,建设青海区域金融中心,应选择政府推动型为建设模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相协调,将建设青海区域金融中心列入全国金融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引导金融业在青海形成集群,持续壮大经济,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及宣传工作,引进金融人才。青海区域金融中心具有绿色生态、服务丝路、现代化信息化、支持创新、根植于文化以及关注先进能源矿业行业的特点。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可以分四步完成,先在西宁形成服务本省、辐射西北的金融中心,建立针对中亚的能源交易中心,再建立面向中西亚的人民币结算中心,最后全面开放,形成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金融中心。

刘国宏[5](2012)在《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实施宏观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以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中心,具有促进金融资本流动、引导实物资源配置的强大功能。从13世纪金融中心在佛罗伦萨初具雏形以来,全球争建金融中心的努力从未停歇,不仅体现在全球性金融中心争夺上,而且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目前,我国二十余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试图争取区域发展资源和争夺经济发展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发展、资本跨国流通等因素变迁,一种全新的全球金融网络正在创建,金融中心依赖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国内资本供给的传统形成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新兴金融中心加速崛起。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实形势,历史上和当前阶段各类金融中心形成的背后均是得到了金融人才的厚爱和金融资本的青睐,而与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本紧密相关的是金融生态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是否适合以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本为基础的金融生态主体的繁衍和发展,直接决定了金融中心建设效果。因此,从金融生态的视角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机制、效率、政策等问题,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乃至形成一批国际性金融中心,参与国际金融资源争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金融中心相关研究文献和借鉴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基础上,引入金融生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探讨了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并结合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实践,利用多种评价工具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进行了评价。结合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效率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充分考虑金融生态的自我对策,结合不同城市金融生态发展的阶段特性,改变单一“拼优惠”思路,提出了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策略、政策及措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戚裔彬[6](2010)在《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成熟度评价体系。对金融中心成熟度的客观评价不仅有利于上海进行科学合理的金融定位,更有利于上海克服自身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西方的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价体系注重量化指标,这些量化指标基本是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层次,在应用到国内金融中心的建设时往往需要重大的调整,同时西方评价体系衡量金融中心成熟度指标偏多,重点不突出,缺乏对关键性指标及各指标内部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创新地从金融环境、金融规模、金融聚集度、金融服务和金融人才五个准则层来衡量城市金融中心成熟度,并采取14个指标加以细化这5个准则层。本文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法来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定性方面,本文在金融中心理论的基础上,寻找评价金融中心成熟度的指标。在定量分析之前,确定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估指标的大体方向,为定量分析做好理论准备。在定量方面,建立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估指标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由于繁多容易混淆人们的判断,不容易找到明确的概念,因此,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变量进行简化,找出评估金融中心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同时检验先前定性部分的正确性。本文利用横向比较法,通过搜集2007年各城市的经济金融数据指标,对这些城市金融中心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排名。纵向上,通过搜集上海5年来的经济历史数据(2003年至2007年),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约束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根据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价体系的结果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城市提出了发展经济总量,发展金融规模,培养金融人才和改善政策环境等建议。

黎平海[7](2008)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全方位地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集群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网络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创新效应、自我强化效应、扩散效应、金融知识外溢等效应,而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汇集、信息披露、便利交换、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追溯与梳理,论证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地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备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实践广泛应用的官方主导和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总结出几种建设中国特色区域金融中心的途径和类型,在对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将之分别纳入不同模式来探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最佳途径。在定位我国金融中心的具体层次与阶段方面,明确提出我国金融中心应该形成形成以下格局: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条件成熟后建设成全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京可向国家级金融中心迈进;穗深两市短期内应该建成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挺进,为若干年后晋级全球性区域金融中心作好准备;其余各市譬如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重庆和成都,则可渐次建设成为既相互补充又各自独立的省市级的国内区域金融中心。最后,本文结合广东省金融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针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设计了一套比较详尽的对策方案,以利于“十一五”期间做足准备,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陈莹[8](2007)在《广东省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再生产要素,以智力为依托的社会。金融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知识密集、智力密集型的行业,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金融业兴衰的关键。本课题从广东金融业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广东金融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人才从何而来,无非是两个途径:引进和培养。在金融人才引进方面,由于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广东省尚未有专门针对引进金融人才的具体实施办法,因此,本课题借鉴了香港、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引进金融人才的经验,提出了广东引进金融人才的政策建议及方法途径。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研究国内外金融机构培养金融人才的案例,根据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和金融人才的特点,提出了培养金融人才的一系列培训方法。基于以上两者的分析和研究,本课题最后提出了构建广东省金融人才服务中心的设想,确定了服务中心的三大功能模块,分别是人才信息模块、人才测评模块和人才培训模块,并对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课题提出的对广东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将为广东省政府制定金融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人才战略、优化金融人才结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关于构建广东省金融人才服务中心的设想,对广东建设金融强省、营造有利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袁怀宇[9](2004)在《论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人才非常缺乏 ,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的重要因素。而解决农村金融人才缺乏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现代农村金融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院校要适应新的人才需求模式 ,深化金融专业教育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则要改革人事制度 ,优化人才的配置 ;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培训的力度 ,提高人才素质

黄达,王广谦,张亦春,刘红忠,江其务,白钦先,李茂生,王传纶,何泽荣,秦池江,宋逢明,刘锡良,戴国强,朱新蓉,郑振龙,裴平,张礼卿,杨志坚[10](2001)在《21世纪中国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文中认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 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 0 0 1年 8月 16日至 2 1日 ,承担该项目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了成果交流和研讨会。项目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王广谦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全国所有有金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代表出席大会 ,用主持人的话来说 ,“全国金融学界顶尖级人物基本上都到了”。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凤泰副司长和杨志坚处长。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近 2 0年国内外金融业的迅猛发展 ,分析了在 2 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对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及对我国金融研究、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 ,大家认识到 ,经过 2 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虽有长足的进步 ,但仍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想把我国金融学科建设成国际一流学科 ,培养出一流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 ,还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与会专家教授根据各自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研讨会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不时出现不同观念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交锋 ,对推进金融学科建设十分有益。下面将

二、抓紧培养新世纪金融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紧培养新世纪金融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设定不清晰, 专业建设水平有限
    2、理论创新程度较低, 课程体系的构建比较落后
    3、教学资源平台明显不足, 依旧沿用过去老套的教学模式
    4、对于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三、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与建议
    1、进一步深化对金融理论的研讨, 不断改进互联网金融学科体系建设
    2、将市场作为实际指导方向, 重新建设起专业人才教育的方向
    3、重视学科交叉,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课程的体系框架
    4、紧紧跟随时代的前进脚步, 及时创新课程体系及实际教学内容

(2)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面临的问题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专业建设质量不高
    2. 理论创新不足, 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3. 教学资源平台短缺, 教学理念与方法陈旧
    4. 实践教学内容不足
三、对策思路
    1. 强化理论研究, 完善互联网金融学科体系
    2. 以市场为导向, 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
    3. 注重学科交叉, 优化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
    4. 紧扣时代发展, 更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5. 创新互联网金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6. 建设高质量的金融科技教师队伍

(3)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 ——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演化经济地理学文献综述
    1.2.2 国际金融中心内涵及其演化文献综述
    1.2.3 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相关实证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理论视角的创新
    1.4.2 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演化机制
2.1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历程
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
    2.2.1 理论研究
    2.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集聚机制下的三种资源整合
    2.2.3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不同路径
2.3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实例分析
    2.3.1 引言
    2.3.2 经验模型
    2.3.3 结果与结论 第三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化机制
3.1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与理论
    3.1.1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化历史
    3.1.2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化理论
3.2 国际金融中心的空间发展动因
    3.2.1 发展动因
    3.2.2 小结
3.3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演化的动态分析——以东京为例
    3.3.1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化
    3.3.2 结论 第四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竞争演化
4.1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演化概述
    4.1.1 基于演化金融学的动态竞争分析
    4.1.2 动态竞争指标的选取:硬指标、软指标
4.2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市场动态竞争演化
    4.2.1 资本挂牌的经济地理学分析——以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比较为例
    4.2.2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证券上市比较分析
    4.2.3 数据和方法
    4.2.4 结果:选择地点的决定性因素
    4.2.5 结论:金融中心的竞争是趋向专业化与互补化
4.3 提高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途径分析 第五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路径选择
5.1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规律
    5.1.1 国际金融中心的萌芽与发展
    5.1.2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趋势
5.2 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路径选择
    5.2.1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
    5.2.2 培育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5.3 上海自贸区——国际金融中心的试验田
    5.3.1 自贸区的集聚效应将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5.3.2 自贸区的建设将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5.3.3 自贸区的完善是提高上海金融竞争力的关键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
6.3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6.3.1 整合各类集聚资源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6.3.2 吸引国际金融资本的注入以提高有效的金融需求
    6.3.3 创造高效的金融市场与监管环境以提供有效的金融供给
    6.3.4 利用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互补化动态竞争关系提升金融竞争力
    6.3.5 加快税收制度改革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成的内生性动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工作 致谢

(4)青海省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预期创新成果
        1.4.1 研究内容
        1.4.2 预期创新成果
    1.5 研究方法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外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1.6.2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1.6.3 文献综述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基本概念
    2.1 金融中心相关理论
    2.2.区域金融中心相关概述
        2.2.1 金融中心的分类
        2.2.2 区域金融中心概念
        2.2.3 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
        2.2.4 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模式
第3章 建立青海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基础
    3.1 青海省区位条件及基本情况
    3.2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
    3.3 青海省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金融业行业分析
        3.3.2 银行业发展分析
        3.3.3 保险业发展分析
        3.3.4 证券业发展分析
        3.3.5 青海金融环境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区域金融中心经验与启示
    4.1.香港金融中心
    4.2 新加坡金融中心
    4.3 明清时期山西票号
    4.4 经验与启示
第5章 青海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SWOT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区位优势
        5.1.2 历史文化优势
        5.1.3 经济金融发展稳定
    5.2 劣势分析
        5.2.1 经济金融实力较弱
        5.2.2 科技人才实力不强
    5.3 机遇分析
    5.4 挑战分析
        5.4.1 西部城市间竞争激烈
        5.4.2 国外区域间合作存在困难
    5.5 战略组合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青海省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
    6.1 模式选择—政府推动型
    6.2 发展特色—绿色生态服务丝路
    6.3 战略措施
    6.4 实现步骤
第7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7.3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金融中心概念与分类
        1.2.1 金融中心的概念
        1.2.2 金融中心的分类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
        1.3.2 关于金融中心评价与作用的文献研究
        1.3.3 关于生态经济学与金融生态的文献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第一节 欧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2.1.1 爱丁堡:老牌金融中心
        2.1.2 苏黎世:资产管理中心
        2.1.3 卢森堡:投资基金管理中心
    第二节 美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2.2.1 旧金山:科技金融中心
        2.2.2 波士顿:金融管理中心
        2.2.3 芝加哥: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
    第三节 亚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2.3.1 香港:综合性金融中心
        2.3.2 新加坡:全球性金融操作中心
第三章 金融生态概念模型
    第一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逻辑
        3.1.1 金融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3.1.2 金融窖藏是缓解系统矛盾的关键举措
        3.1.3 金融发展体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
    第二节 金融生态概念模型构建
        3.2.1 金融生态模型
        3.2.2 模型逻辑说明
    第三节 金融生态平衡自我调节
        3.3.1 金融生态的负反馈
        3.3.2 金融生态的正反馈
        3.3.3 外部对金融生态的干扰
    第四节 金融中心形成三种机制
        3.4.1 实体经济需求拉动型
        3.4.2 虚拟经济引导推动型
        3.4.3 金融生态系统延伸型
    第五节 深圳金融中心形成案例
        3.5.1 城市飞速发展产生庞大金融需求
        3.5.2 金融生态系统不断得以健全完善
        3.5.3 金融业发展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崛起
第四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评价
    第一节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1.1 指标选择
        4.1.2 数据处理
    第二节 四种构权方法
        4.2.1 专家评分法
        4.2.2 因子分析法
        4.2.3 熵权法
        4.2.4 平均加权法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比较结论
        4.3.1 按区域比较
        4.3.2 按类别比较
        4.3.3 按方法比较
    第四节 结论和启示
第五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及效率分析
    第一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
        5.1.1 全国性金融中心
        5.1.2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5.1.3 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5.1.4 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5.1.5 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5.1.6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
        5.1.7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
    第二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效率分析
        5.2.1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效率的评价方法
        5.2.2 第一阶段: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
        5.2.3 第二阶段:环境对人才和资金集聚效率
第六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策略选择
    第一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6.1.1 资源浪费:以行政手段配置金融资源
        6.1.2 揠苗助长:过度拔高金融机构的职能
        6.1.3 空中楼阁: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6.1.4 监管缺位:不重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第二节 金融生态自我适应的一般对策
        6.2.1 自然生态种群基本增长方式
        6.2.2 自然生态种群两种生态策略
        6.2.3 自然生态种群空间利用方式
        6.2.4 对金融生态适应策略启示
    第三节 不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侧重点
        6.3.1 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设
        6.3.2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6.3.3 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6.3.4 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6.3.5 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6.3.6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6.3.7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第七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政策措施
    第一节 区域金融政策
        7.1.1 关于区域金融政策的概念以及作用
        7.1.2 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目标和必要性
        7.1.3 区域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思路和措施
    第二节 钱才集聚对策
        7.2.1 “钱”和“才”集聚和扩散内在机制
        7.2.2 加速“钱”、“才”集聚的思路和措施
    第三节 环境优化举措
        7.3.1 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以及作用
        7.3.2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思路和措施
    第四节 风险防范对策
        7.4.1 区域金融风险概念、特征和破坏力
        7.4.2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思路和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际金融中心相关理论
    2.1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金融聚集理论
        2.1.2 金融地理学
        2.1.3 行为金融理论
        2.1.4 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
        2.1.5 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
    2.2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模式
        2.2.1 自然集聚形成型
        2.2.2 政府推动型
    2.3 国际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估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中心成熟度指标建立
    3.1 金融中心成熟度指标确立原则
    3.2 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分析
    3.3 金融中心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中心成熟度实证分析
    4.1 数据分析方法
        4.1.1 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
        4.1.2 因子分析Factor 过程简介
    4.2 比较范围的确定和数据采集
        4.2.1 比较范围的确定
        4.2.2 数据采集
    4.3 计算方法与指标修改
    4.4 评估结果与分析
        4.4.1 综合排名
        4.4.2 分类排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价模型在上海的应用
    5.1 金融中心成熟度模型在上海的应用
        5.1.1 上海金融环境
        5.1.2 上海金融聚集度
        5.1.3 上海金融规模
        5.1.4 上海金融市场
        5.1.5 上海金融服务
        5.1.6 上海金融人才
        5.1.7 上海金融管理
    5.2 上海发展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
        5.2.1 上海经济高速发展
        5.2.2 国家政府的支持
        5.2.3 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5.2.4 全国金融人才的聚集地
    5.3 上海发展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
        5.3.1 经济总量不足
        5.3.2 金融规模不足
        5.3.3 金融体制需完善
        5.3.4 高级金融人才欠缺
        5.3.5 中介机构不足
    5.4 对上海发展金融中心的建议
        5.4.1 发展经济总量
        5.4.2 发展金融规模
        5.4.3 培养金融人才
        5.4.4 改善政策环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7)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
    新颖之处 1.4
    研究方案设计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部分 2.2
    国内部分 2.3
    小结 3.
    核心概念界定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3.1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功能及分类 3.2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脉络 3.3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4.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与条件 4.1
    主要原因 4.2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5
    各国(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及其运作 5.1
    纽约金融中心 5.2
    伦敦金融中心 5.3
    东京金融中心 5.4
    香港金融中心 5.5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模式 5.6
    启示与借鉴 6.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6.1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定位 6.2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 6.3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模式 7.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性与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7.1
    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地区的梯度分布和产业结构分析 7.2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当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7.3
    金融聚合效应对珠三角区域经济梯度性的影响 7.4
    珠三角金融聚集梯度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7.5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及对策 7.6
    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8.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8.1
    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 8.2
    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8.4
    发展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8.5
    强化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综合性对策措施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8)广东省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激励理论
        1.3.2 培训理论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广东金融人才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金融人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2.2 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3 金融人才市场尚不完善
    2.4 金融教育培训模式比较传统
    2.5 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
第三章 广东引进金融人才的思考与设计
    3.1 我国及广东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与措施
        3.1.1 我国加强人才工作的战略决定
        3.1.2 广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及成效
    3.2 香港、上海、浙江等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经验
    3.3 广东引进金融人才的方法及途径设计
        3.3.1 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的“软环境”
        3.3.2 举办广东省金融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3.3.3 通过项目招标等形式吸引海外金融人才
        3.3.4 建立平等、公开、竞争的金融人才价格机制
        3.3.5 建立金融人才奖励体系
        3.3.6 吸引香港优秀金融人才来穗发展
第四章 广东培养金融人才构想
    4.1 各大金融机构培养金融人才的措施与借鉴
    4.2 广东金融专业人才培训内容构想
        4.2.1 金融专业技术培训
        4.2.2 金融专业职称考试培训
        4.2.3 金融人才综合素质培训
        4.2.4 政府部门金融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培训
    4.3 广东金融专业人才培训方法构想
        4.3.1 课堂讲授法
        4.3.2 视听法
        4.3.3 在职培训
        4.3.4 案例分析法
        4.3.5 互联网培训
        4.3.6 远程学习
        4.3.7 拓展训练
第五章 构建广东省金融人才服务中心
    5.1 成立金融人才信息中心
        5.1.1 搭建人才招聘平台
        5.1.2 人才信息网络资源共享
        5.1.3 建立人才动态数据管理系统
        5.1.4 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及建立金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2 构建完善的人才测评体系
        5.2.1 设计人才测评系统
        5.2.2 成立人才评价中心
        5.2.3 应用全方位绩效评估系统
        5.2.4 人才测评体系具体内容
    5.3 构建人才培训系统
        5.3.1 培训的需求分析系统
        5.3.2 培训师资
        5.3.3 培训设施
        5.3.4 培训效果评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农村高素质的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
    1.现有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2.农村高素质金融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3.人才引进机制长期乏力。
    4.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才供给不良实现良性循环。
二 现代农村金融人才的基本素质
三 深化改革教学, 培训金融人才
    1.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视实践基地建设。
    3.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人才素质
五 改革人事制度, 优化人才配置
    1.改革干部聘任方式, 大胆使用德能勤绩俱佳的金融人才。
    2.制定严格的用人标准。
    3.实行优秀金融管理人才下基层挂职锻炼和轮岗制度。
    4.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
    5.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

四、抓紧培养新世纪金融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胡舒予,黄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1)
  • [2]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李建军,吕勇斌.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5)
  • [3]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 ——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D]. 蒋海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青海省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D]. 俞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5]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 刘国宏. 南开大学, 2012(07)
  • [6]金融中心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D]. 戚裔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7]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 黎平海. 暨南大学, 2008(03)
  • [8]广东省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研究[D]. 陈莹.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9]论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J]. 袁怀宇.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02)
  • [10]21世纪中国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J]. 黄达,王广谦,张亦春,刘红忠,江其务,白钦先,李茂生,王传纶,何泽荣,秦池江,宋逢明,刘锡良,戴国强,朱新蓉,郑振龙,裴平,张礼卿,杨志坚. 财贸经济, 2001(11)

标签:;  ;  ;  ;  ;  

狠抓新世纪金融人才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