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校准浊度计的低浊度标准解决方案的开发

用于校准浊度计的低浊度标准解决方案的开发

一、校准浊度计用低浊度标准液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炙帅[1](2020)在《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行各业对水质的要求也产生不同的标准,因此对水质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浊度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包括溶液中悬浮物质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以及折射系数等有关。水的浊度主要是由泥沙、细菌、微生物、悬浮颗粒物、胶体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引起的,这些水中杂质不仅会影响水的质量,甚至还会引发疾病传播。因此,对水质浊度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浊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浊度检测方法的分析,采用将透射法、垂直散射法、比值法三种方法综合利用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水质浊度检测系统。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在传感器设计中,根据选用的浊度检测方法,采用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透镜以及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的传感器。2.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中,为了从源头抑制干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完成了光源驱动电路、I/V转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设计;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控制,以STM32F407为系统核心,完成了STM32最小系统电路设计;为了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和输出,完成了LCD接口电路以及串口通信电路设计。3.在系统软件设计中,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完成了A/D转换程序以及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完成了按键消抖程序以及数字滤波程序的设计;为了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完成了数据读写程序的设计;为了进行检测结果的显示,完成了LCD显示程序的设计。4.在实验结果和分析中,根据实验需要,对零浊度水和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溶液进行制备,并根据配置的样本溶液,进行数据检测、性能指标测试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以及性能指标测试得出结论:在0-450NTU范围内,采用垂直散射法线性度好;在450-650NTU范围内,采用比值法线性度好;在650-1000NTU范围内,采用透射法线性度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

黄萌[2](2019)在《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水质的优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对水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浊度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因为水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而产生的。居民日常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消毒处理的,当水的浊度高时,不仅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同时还会影响消毒处理,所以有必要经常进行浊度测量。目前,浊度测量仪器的市场主要由国外的仪器占据,国外仪器价格昂贵,售后维修耗时久,国产仪器与国外仪器相比,价格便宜但在精准性和稳定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市场上整体仍处于劣势,所以在现有基础上,为了研究出成本低,精准性、稳定性高的国产浊度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浊度常见的检测方法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浊度测量原理,综合散射法与透射法完成了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整套系统包括光学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光学部分中设计了光路,确定发射光源为近红外LED,光电接收器件为光电二极管,通过散射方法和透射方法的组合来测量;硬件部分中选用STM32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电源模块、光源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单片机外围模块;软件部分中使用C语言程序实现各子模块功能,包括测量控制、数据获取、数据显示;通过串口通讯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储存以便后续分析处理。最后,通过实验对浊度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浊度检测系统精度与稳定性良好,满足仪器标准要求

邹雨辰[3](2018)在《橙皮精油纳米乳液和纳米胶囊的制备和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乳液和纳米微胶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前景的。本研究以橙皮精油纳米乳液和纳米微胶囊为研究对象,使用低成本、小分子乳化剂代替高成本的包埋材料(如阿拉伯胶),并筛选复配包埋精油特征风味的最佳壁材。在制备过程中,优化高压微射流制备纳米乳化液的生产技术,通过比较不同乳化剂来研究纳米乳液的特性,研究连续相的组成和相粘度比对纳米乳液形成的影响,通过分析界面组成以阐明制备的纳米乳液的不稳定机制,并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乳化剂所制备的乳液的货架期情况。1.通过改变制备纳米乳液条件来研究纳米乳液的性质。结果显示多通过次数,高压微射流均质条件下能成功生产具有较小的平均液滴直径(meandropletdiameter,MDD)的纳米乳液,纳米乳液的MDD可以低至108nm。温度、乳化剂类型和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纳米乳液的MDD。这些因素与均质压力、通过次数对MDD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且观察到各因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研究还发现,相黏度比对均质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乳化配比最佳的相黏度比(ηd/ηc)对生产纳米乳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揭示纳米乳液形成的因素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为制备纳米乳液和实际食品中应用提供指导。2.研究了纳米乳液在不同货架期时间和温度下的光学性质和物理稳定性。发现界面组成、温度和液滴尺寸影响浊度,更具体地说,界面组成对浊度的影响与尺寸有关。建立了纳米乳液的MDD和浊度之间的关系,为纳米乳液的光学性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1)在5℃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界面的浊度高于变性淀粉(modified starch,MS)的等MDD的浊度。WPI乳液聚集在一个很大的浊度范围内(64.9-192NTU),但MDD范围很小(120-131nm)。影响浊度的因素被确定为液滴尺寸和界面组成。更具体地说,界面组成对浊度的影响与尺寸有关。(2)在25℃条件下,由21天的货架期实验来看,用改性淀粉作为乳化剂制备的纳米乳液的主要去稳定机理为聚结。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作为乳化剂制备的纳米乳液在储存过程中的MDD和浊度。随着时间的增加,MDD和浊度都是稳定的,这表明没有Ostwald熟化发生。(3)在45℃条件下,储存5天时,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浊度和粒径出现明显的增加,这可归因于前面讨论的液滴聚结和/或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在储存温度45℃下,储存5-21天时,在较长的储存时间内,浊度和MDD明显增加。乳化剂可能会发生一些化学降解(水解),从而使乳液失去形成胶束和稳定乳液的能力。3.通过控制乳液的粒径尺寸来制备不同的微胶囊,比较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柠檬烯的氧化情况和微胶囊的总油量,来判断哪种处理条件下的微胶囊具有最优的性质,也由此可以看出乳液的粒径尺寸对微胶囊的性质的影响。只经过高剪切处的样品(HS)的氧化程度最大,经过高压微射流处理的样品(M)的氧化程度最低,初始乳液粒径越小,对芯材的保护作用就越好。高压下制备的乳液的总油量损失较大,而未经压力处理过的乳液比低压下的乳液总油量要低。因此,当制备乳液时的压力越高,柠檬烯的氧化水平越低,而微胶囊的总油含量在中等压力下制备的乳液的总油量是最高的。

丁徽徽[4](2018)在《基于STM32单片机的光电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水的浊度(Turbidity)是用来反映水的清澈或者浑浊程度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浑浊的水源主要是由于水中包含泥沙、细菌、微生物、悬浮颗粒和胶体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引起的,这些杂质直接影响了水的质量,还可能引发传染疾病。针对以上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光电式浊度仪,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水体的浊度,对水质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给出了光电式浊度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光路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在光路设计过程中,分别分析论证了传感器的选型,包括光源、光电探测器和水槽的设计。在硬件电路设计中,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设计了稳压驱动电路,使光源发光更加稳定可靠。光电探测器将捕捉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通过I/V转换电路将该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之后供STM32单片机采集、处理、控制和显示。在软件设计中,根据浊度的性质,微小的悬浮颗粒不断地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而大颗粒的悬浮物会快速的沉淀到水槽的底部,造成测量结果的不稳定。为此,引入中值滤波算法和滑动窗口滤波算法,使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系统还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具备测量结果保存和查询历史纪录等功能。最后,将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在0-400NTU中低浊度范围内,浊度值与采样的AD成线性关系;在400-1000NTU高浊度范围内,浊度值与采样的AD近似成分段线性的关系。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本文采用国际标准的90°散射测量法设计出的光电式浊度仪测量精度高,功耗低、重复性好,均满足文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张振楠[5](2017)在《双路二维式水质浊度检测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光电器件的迅速发展以及CPU芯片运算速度的提升,水质浊度检测设备发展迅速。当前大多数厂家采用光电器件作为传感器,得到了重复性更好,精度更高的水质浊度检测装置。但是光电接收器件也会受到如自然光,灯光等外部光源的扰动,所以检测存在不确定性。首先根据透射光与散射光在溶液中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以透射散射差值-浊度模型作为水质浊度检测方案。然后研究设计了浊度检测传感器结构:双路二维式结构。该结构可以从两个维度采集3组光信号,提高了采样信号的信噪比;同时LED采用调制的方式,可以分离透射光,散射光和背景光信号,为消除背景光对采样信号影响奠定了基础。接着提出了背景光消除电路。现有避免背景光干扰的主要手段是设置遮光的检测空间,通过水泵或其它结构采集样本至遮光空间后再进行分析,因此装置的成本和复杂度更高。背景光消除电路结合开关控制时序以及LED的调制,创新性地通过电路方式解决了背景光对光电传感器干扰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装置的复杂度和成本。并通过设计调零电路,扩大了装置的量程。除了设计放大滤波电路以外,还通过对比多种滤波方案的结果,根据切比雪夫滤波原理,设计了IIR数字滤波器。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该滤波器可以有效消除波形中的毛刺和纹波,达到提高装置精度和分辨率的目的。最后结合光强-浊度模型的理论分析,实验验证了基于透射散射差值-浊度数学模型的可行性。最终浊度检测装置精度能达到0.5%,且重复性较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龚维,王爱萍,姚旭霞,刘新,吕辉,刘霞[6](2016)在《水质浊度标准物质的研制》文中认为介绍水质浊度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研制。参照国际标准ISO 7027中规定的方法,以硫酸肼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重量-容量法,根据样品的纯度值、称取的质量及溶液定容体积计算配制值作为标准值,采用高精度浊度仪进行量值核对。样品分装成90瓶后,使用高精度浊度仪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从样品中随机抽取16瓶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F检验,证明标准溶液的均匀性良好。对标准物质溶液进行稳定性检验,证明在1年有效期内稳定性良好。研制的水质浊度标准物质的浊度值为400 NTU,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k=2)。该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要求,能够用于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王志丹[7](2016)在《光学浊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水的浊度是泥沙、粘土、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其它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引起的。这些杂质颗粒可成为细菌和病毒的载体与包裹层,降低了氯离子、UV或臭氧对水的消毒杀菌作用,可能会引发疾病传播;而且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浊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水体浊度的在线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90°散射法和表面散射法分别只适用于低浊度和高浊度范围测量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5。角斜面式浊度探测结构,将两种浊度测量方法集成于一个浊度传感器探头,大大拓宽了浊度测量范围,且有效降低了传感器的体积和成本。在硬件设计方面,主要完成了包括光源驱动、微弱信号的提取放大、A/D采样、串口通信电路等。实验时,采用一平行光照射待测溶液,同时探测90°散射光和表面散射光。根据两种散射测量方法的特点,当浊度测量值处于0-300NTU和>300NTU时,系统分别采用90°散射法和表面散射法的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测量系统能够准确测量0-4000 NTU浊度范围内的待测溶液的浊度,且测量精度在±5%F.S以内。在环境温度影响实验以及稳定性测试中,浊度传感器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该浊度传感器具有低功耗、检测范围大、低成本等优点,在环境监测、污水排放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吴建辉[8](2016)在《在线式低量程浊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水作为生命之源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状况与工业生产质量,但水质的监测并非易事,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衡量水质的指标非常多,而浊度正是衡量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年来虽然饮用水的质量已经大幅提升,但是关于饮用水安全事故的报道依然层出不穷,尤其在一些偏远缺水地区饮用水的安全始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更为不利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目前城市中自来水管网密度越来越高,对于管网末梢的水质监控一直是卫生与环保部门工作的难点,许多地区针对水体质量的监控力量主要都集中在了对源头水质的把控,但对于同样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且容易被人忽视的传输环节由于管网繁杂很难做到全面掌控,一些城市针对这一问题选择在城市各处建立水质监测站点,但无论是成本还是监控的时效性都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针对饮用水管网末梢的水质测量难度较大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在线式针对水体浊度的监控方案,并为此研究了目前常见的浊度测量方法与规范。本文在阐述了浊度的概念与目前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特点的同时在传统横流控制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光反馈系统的光源控制方法。分析了常见浊度传感器所采用的不同浊度测量方法。给出了使用九十度散射光进行浊度测量的浊度传感器设计方案。设计了浊度测量系统的光源、光接收模块、放大模块的同时,加入了后续的信号采集与存储处理模块,实现了浊度的在线式监测的同时能够校准并记录校准数据,使得其在低浊度环境下能够对水样浊度进行较高精度的在线式测量。且在文章最后的测试环节中分析了气泡与温度对传感器造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性能拟定了研究方向。基于该传感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低浊度环境下该传感器实现了较高精度的在线测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灵敏度,所使用的存储芯片使得传感器自身可向上位机返回水体的实际浊度,可以提高未来整套水质监测设备的模块化程度。而与国外设备相比,本方案拥有很高的性价比,利于日后的大范围推广,可极大的减小管网末梢水质监测时的难度,对水质监测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达到了预设目标。而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进一步加强温度稳定性,可在硬件上加入温度探头实现对浊度传感器温度的测量,并在软件中对其进行稳定性补偿。而为了要减小气泡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首先硬件方面可以考虑采用国外高端产品所使用的除气泡材质将气泡提早消灭,其次可以在软件上修改算法、增加采样数,从而尽可能减小气泡带来的影响。

费霞[9](2015)在《农村远程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工程。受地形及经济条件限制,农村供水设施存在规模小、点多分散、标准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管网关键点,特别是针对乡镇管网节点的一体式远程水质监测系统。系统包括一套半地埋式的监测箱,箱体由不锈钢304板焊接,内部安装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及自主研发设计的浊度测量模块,并配以伸缩节、止回阀、截止阀等构成一套完整的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为集数据采集与GPRS通信为一体,可远程采集管网水压力、流量、浊度、温湿度等参数,简化施工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监测中心的管理水平。对农村水质监测网点的大面积铺开具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介绍农村水质监测工作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接着讨论了系统设计的原理,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和机械结构框图,并将系统分为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浊度测量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无线数传模块五个部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硬件和软件功能设计。最后完成了样机的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在压力、流量的采集重复性不超过2‰,自主研发设计的浊度测量模块采用调制光源和带参考的双光路光学系统,使用锁相电路提高测量灵敏度,测量误差小于2%,重复性误差不超过5‰,符合国内外标准。

纪莹蕾[10](2014)在《智能浊度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衡量其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的意义。浊度作为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浊度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市场上国外浊度仪占主流趋势,但是价格昂贵。国内浊度仪价格适中,但是质量优良的较少。国内浊度仪(尤其是在线浊度仪)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为了提高浊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本文通过分析浊度检测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散射、透射、比值三种方法的检测数据以及温度值和环境光值进行融合,从而提高了浊度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并实现浊度传感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光路设计和嵌入式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光源和探测器的电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的搭建,基于STM32的数据采集。光路设计则是对浊度仪结构进行设计,保证光路的合理布局。它主要是光源和检测器的选型和放置,使其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嵌入式软件设计主要是软件初始化程序及其基本的硬件驱动程序,目的是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的功能。2.建立浊度的算法模型。分析浊度检测中出现的干扰因素,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浊度检测模型。该模型融合散射、透射和比值三种方法检测的数据,并加入温度和环境光干扰因子,能够针对不同浊度范围分配输入因子的权重,从而能够适应环境检测以提高检测精度。3.设计并进行了浊度传感器性能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浊度传感器在低浊度范围的检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上有所提高。

二、校准浊度计用低浊度标准液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准浊度计用低浊度标准液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浊度检测的理论基础
    2.1 浊度的基本信息
        2.1.1 浊度的定义
        2.1.2 浊度的单位
    2.2 浊度检测的基本原理
        2.2.1 朗伯-比尔定律
        2.2.2 光的散射定律
    2.3 浊度的检测方法
        2.3.1 透射法
        2.3.2 散射法
        2.3.3 比值法
    2.4 检测方法的选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度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 传感器设计
        3.2.1 传感器光路结构设计
        3.2.2 光源选型
        3.2.3 光电探测器选型
        3.2.4 传感器实物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4.2 光源驱动电路
    4.3 I/V转换电路
    4.4 信号放大电路
    4.5 温度检测电路
    4.6 系统电源电路
    4.7 STM32最小系统电路
    4.8 数据存储电路
    4.9 串口通信电路
    4.10 LCD接口电路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总体设计
    5.2 系统标定
    5.3 A/D转换
    5.4 数字滤波
    5.5 数据处理
        5.5.1 AD值转换为电压值
        5.5.2 检测方法选用
    5.6 数据读写
    5.7 串口通信
    5.8 LCD显示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6.1 零浊度水的制备
    6.2 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溶液的制备
    6.3 实验数据的处理
        6.3.1 数据检测
        6.3.2 BP神经网络用于浊度检测模型预测
    6.4 浊度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测试
        6.4.1 误差分析
        6.4.2 重复性测定
    6.5 溶液颜色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5.1 吸光度分析
        6.5.2 颜色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6 环境温度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7 溶液气泡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8 环境杂散光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检测方法的研究
        1.2.2 检测仪器的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浊度检测的原理分析
    2.1 浊度的定义和单位
        2.1.1 浊度的定义
        2.1.2 浊度的单位
    2.2 浊度测量原理
        2.2.1 水样对光的吸收作用
        2.2.2 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
    2.3 浊度检测方法
        2.3.1 透射光检测方法
        2.3.2 散射光检测方法
        2.3.3 散射-透射比值法
        2.3.4 表面散射检测法
    2.4 检测方法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光学设计
    3.1 光源的选择
    3.2 光电检测器的选择
    3.3 水样槽结构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浊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4.2 电源电路
    4.3 光源驱动恒流电路
    4.4 光电检测电路
        4.4.1 光电转换电路
        4.4.2 前置放大电路
        4.4.3 滤波电路
    4.5 单片机系统及外围模块
        4.5.1 A/D转换
        4.5.2 温度检测电路
        4.5.3 环境光检测电路
        4.5.4 LCD显示电路
        4.5.5 串口通信电路
        4.5.6 按键和报警电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浊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程序总体设计
    5.2 按键输入控制
    5.3 采样与滤波
    5.4 温度与环境光采集
    5.5 LCD显示
    5.6 串口通讯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6.1 浊度标准液配制
    6.2 浊度的标定
        6.2.1 散射法标定
        6.2.2 透射法标定
    6.3 重复性分析
    6.4 对比误差分析
    6.5 干扰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附件

(3)橙皮精油纳米乳液和纳米胶囊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乳液及其研究进展
    1.2 微胶囊及其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稳定纳米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液的粒径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基于STM32单片机的光电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浊度测量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浊度仪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1.2.1 国外浊度仪发展历史及现状
        1.2.2 国内浊度仪发展历史及现状
        1.2.3 国内外浊度仪分析对比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浊度测量的有关理论基础
    2.1 浊度的有关理论基础
        2.1.1 浊度的基本概念
        2.1.2 浊度的单位
        2.1.3 浊度仪技术指标
    2.2 待测溶液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原理
        2.2.1 朗伯-比尔定律
        2.2.2 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
    2.3 浊度测量方法的介绍
        2.3.1 衰减光测量法
        2.3.2 透过散射式测量法
        2.3.3 表面散射式测量法
    2.4 测量方法的选定
    2.5 本章小结
3 光电式浊度仪的光路设计
    3.1 光源的选型
    3.2 光电探测器的选型
    3.3 光路系统的设计
    3.4 水样槽机械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光电式浊度仪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4.1 硬件电路总体方案
    4.2 STM32微控制器
    4.3 STM32最小系统
        4.3.1 电源电路
        4.3.2 复位电路
        4.3.3 时钟电路
    4.4 光源驱动电路
    4.5 信号获取电路
        4.5.1 前置信号获取电路的设计
        4.5.2 I/V转换电路设计
    4.6 放大电路
    4.7 EEPROM电路
    4.8 串口通信电路
    4.9 LCD显示电路
    4.10 本章小结
5 光电式浊度仪的软件设计方案
    5.1 程序总体流程图
    5.2 信号处理
        5.2.1 中值滤波
        5.2.2 滑动窗口
    5.3 浊度测量的标定
    5.4 字符显示
    5.5 按键消抖方式
    5.6 人机接口界面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和分析
    6.1 福尔马肼标准浊液的配置
    6.2 实验数据的测量
    6.3 光电式浊度仪的性能指标测试
        6.3.1 误差分析
        6.3.2 重复性测定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光电式浊度仪实验装置

(5)双路二维式水质浊度检测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浊度检测的背景
    1.2 浊度检测的研究的发展
    1.3 浊度检测研究现状
        1.3.1 基于光电传感器浊度测量
        1.3.2 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浊度检测
        1.3.3 其它新型浊度检测方法
        1.3.4 浊度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
    1.4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文选题的意义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双路二维式浊度检测装置的设计
    2.1 双路二维式浊度检测方案设计
        2.1.1 浊度检测方案原理
        2.1.2 浊度检测方案设计
    2.2 双路二维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2.1 传感器壳体结构设计
        2.2.2 传感器探头结构设计
    2.3 传感器元件选择
        2.3.1 传感器光源的选择
        2.3.2 传感器光接收元件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传感器调理电路
    3.1 光源调制设计
        3.1.1 LED恒流源调制电路
        3.1.2 LED恒流源调制方法
    3.2 前置放大滤波电路
    3.3 背景光消除电路设计
    3.4 调零放大电路设计
    3.5 采样的时序控制
    3.6 其它相关电路设计
        3.6.1 采样系统CPU电路
        3.6.2 数据处理系统CPU电路
        3.6.3 电源电路设计
        3.6.4 MAX485电路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浊度检测装置信号处理设计
    4.1 信号介绍
    4.2 中心处理器概述
    4.3 信号的数字滤波
        4.3.1 软件滤波方案选择
        4.3.2 数字滤波器滤波
    4.4 Ⅰ型切比雪夫数字滤波器
        4.4.1 切比雪夫数字滤波器原理
        4.4.2 切比雪夫数字滤波效果
    4.5 本章小结
5 水质浊度检测实验
    5.1 实验平台简介
    5.2 标定
        5.2.1 溶液的配置
        5.2.2 数据标定
    5.3 光强 -浊度建模
        5.3.1 基于散射透射光差值的分段线性模型
        5.3.2 基于散射透射光差值的曲线模型
    5.4 水质浊度测试实验
        5.4.1 实验结果
        5.4.2 数学模型评价
        5.4.3 浊度检测装置重复性实验
        5.4.4 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水质浊度标准物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水质浊度标准物质制备
        1.2.1 六次甲基四胺纯度测定
        1.2.2 硫酸肼纯度测定
        1.2.3 标准溶液制备
2 均匀性检验
3 稳定性检验
4 定值及量值核对
5 定值不确定度评定
    5.1 不确定度分量评定结果
    5.2 合成不确定度
6 结语

(7)光学浊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浊度测量的基础理论
    2.1 浊度的基本概念
    2.2 浊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2.2.1 朗伯-比尔吸收定律
        2.2.2 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
    2.3 浊度的检测方法
        2.3.1 透射法
        2.3.2 散射法
        2.3.3 比值法
        2.3.4 表面散射法
    2.4 浊度测量方法的改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度传感器的光学设计
    3.1 光源部分设计
    3.2 光电接收部分设计
    3.3 传感器结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浊度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4.1 浊度传感器的总体硬件设计
    4.2 电源模块设计
    4.3 调理电路设计
    4.4 核心板设计
    4.5 通信电路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浊度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5.1 系统程序设计
    5.2 A/D采集驱动的设计
    5.3 数字滤波模块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浊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6.1 浊度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6.2 浊度传感器的标定实验
    6.3 浊度传感器的指标测试
        6.3.1 浊度传感器的误差测定
        6.3.2 浊度传感器的重复性测定
    6.4 环境温度影响分析
    6.5 稳定性测试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在线式低量程浊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需求分析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浊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2.1 浊度概述
        2.1.1 浊度的定义
        2.1.2 浊度的单位
    2.2 浊度探测理论
        2.2.1 光在水中的散射
        2.2.2 光在水中的吸收
    2.3 浊度的测量方法
        2.3.1 透射光测量法
        2.3.2 散射光浊度测量法
        2.3.3 散射-透射比较式浊度探测法
    2.4 测量方法选择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2.4.1 测量方法选择
        2.4.2 需要注意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度传感器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3.2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3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浊度传感器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模拟电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4.1.1 光源器件的选择
        4.1.2 光源驱动模块
        4.1.3 散射光接收器件的选择
        4.1.4 散射光探测模块
        4.1.5 ADC转换模块
    4.2 数字电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4.2.1 嵌入式处理器
        4.2.2 JTAG调试模块
        4.2.3 串口通信模块
        4.2.4 数据存储模块
    4.3 电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4 软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4.4.1 系统初始化模块
        4.4.2 串口及中断处理模块
        4.4.3 电压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4.4.4 校准模块
        4.4.5 基于24C02的校准参数存储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
    5.2 模拟电路部分调试
    5.3 数字部分电路测试
    5.4 浊度传感器的功能测试
    5.5 浊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5.6 气泡对浊度测试的影响
    5.7 结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农村远程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及系统设计中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章节安排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系统原理
    2.1 农村管网水质监测指标
    2.2 浊度的测量单位
    2.3 光的吸收和散射
        2.3.1 朗伯吸收定律
        2.3.2 散射定律
    2.4 浊度测量方法
    2.5 浊度测量的影响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总体方案
    3.2 系统功能和指标
        3.2.1 系统功能
        3.2.2 技术指标
    3.3 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3.4 浊度测量模块机械设计
        3.4.1 外壳设计
        3.4.2 光电检测装置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1.1 4-20mA信号采集
        4.1.2 开关量输入电路设计
        4.1.3 时钟电路设计
    4.2 浊度测量模块硬件设计
        4.2.1 光源发射电路
        4.2.2 光电接收电路
        4.2.3 锁相放大电路
        4.2.4 显示模块设计
    4.3 无线数传模块设计
    4.4 电源模块设计
    4.5 通信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总体架构
    5.2 单片机及编译环境介绍
        5.2.1 单片机介绍
        5.2.2 ICCAVR编译环境
    5.3 系统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
        5.3.1 系统初始化程序
        5.3.2 AD采集软件设计
        5.3.3 串口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5.4 上位机软件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
    6.1 系统实物
    6.2 实验数据分析
        6.2.1 压力计定标
        6.2.2 流量计定标
        6.2.3 浊度定标
    6.3 稳定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10)智能浊度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第2章 浊度测量的基础理论
    2.1 浊度的定义和测量单位
        2.1.1 浊度的定义
        2.1.2 浊度的单位
    2.2 浊度的检测方法
        2.2.1 透射检测方法
        2.2.2 散射检测方法
        2.2.3 比值检测方法
        2.2.4 表面散射光测量法
    2.3 方法改进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浊度传感器设计
    3.1 浊度传感器的光学设计
        3.1.1 光源选择
        3.1.2 光电探测器选择
        3.1.3 试样槽选择
        3.1.4 传感器结构设计
    3.2 浊度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3.2.1 电源模块设计
        3.2.2 调理电路设计
        3.2.3 核心板设计
        3.2.4 通信模块设计
    3.3 浊度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3.3.1 A/D采集驱动的编写
        3.3.2 A/D数据预处理
        3.3.3 温度采集程序
        3.3.4 光照采集程序
        3.3.5 浊度传感器与PC机通信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基于LS-SVM的浊度传感器建模
    4.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概述
    4.2 常用浊度数据处理方法
    4.3 浊度传感器建模方法
        4.3.1 干扰因素分析
        4.3.2 建模步骤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系统实现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浊度标定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示值准确度实验
        5.2.2 对比性分析
        5.2.3 干扰分析
        5.2.4 仪器校准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校准浊度计用低浊度标准液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炙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2]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黄萌.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3]橙皮精油纳米乳液和纳米胶囊的制备和表征[D]. 邹雨辰. 暨南大学, 2018(02)
  • [4]基于STM32单片机的光电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实现[D]. 丁徽徽. 重庆大学, 2018(04)
  • [5]双路二维式水质浊度检测装置的研制[D]. 张振楠. 中国计量大学, 2017(03)
  • [6]水质浊度标准物质的研制[J]. 龚维,王爱萍,姚旭霞,刘新,吕辉,刘霞. 化学分析计量, 2016(04)
  • [7]光学浊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D]. 王志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8]在线式低量程浊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D]. 吴建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7)
  • [9]农村远程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D]. 费霞. 浙江大学, 2015(02)
  • [10]智能浊度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D]. 纪莹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用于校准浊度计的低浊度标准解决方案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