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虚空——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

丰富的虚空——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

一、充实的虚空——记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彤[1](2021)在《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在当代城市开放空间中,不乏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呈现,但更多的是粗糙低劣或缺少艺术价值的伪艺术品,甚至大多城市空间中还是空白,现阶段需要调整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理念,在现有或者将来拟建的城市环境空间中,重新唤起民众对城市精神的重视,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若想实现上述构想,需要决策者、艺术家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广落实能够准确表达城市文脉,反映城市魅力与特色的公共艺术。因此如何建构民主的决策体系,有效激活应用艺术资源,务实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是现阶段乃至将来城市建设决策者和艺术家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着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西方国家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具有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公共艺术应用配置方面做出了许多优秀的案例,为我们建设和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的公共艺术提供了借鉴资源。全社会对公共艺术应有极高的重视,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符号、精神载体它深深的融于城市空间之中,与民众的工作生活一同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彰显了城市气质、塑造了城市特色,具有独特的无可代替性。本文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及公共艺术概念范畴,公共艺术在城市结构要素中理论应用与作用,中外代表性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及公共艺术的设计与配置分析比较,以我们身边熟悉的城市广场规划及设计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并力求推导出一个符合城市特征,符合人性化的设计设想,力求明确自己学术观点并对现实案例提出设计见解,为今后作者的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康珍珍[2](2014)在《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一日千里的城镇化进程,培养和成就了一代建筑人,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群体。他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迎来了不绝于耳的争议,终归瑕不掩瑜,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专属于他们神来之笔。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前沿,着眼于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和创作意识,执手建筑的本体和本原,通过环境、文化和技术三个独特视角,系统把脉新生代建筑师的斐然业绩,辩证剖析其缺陷与不足,在时代的经纬网上对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科学定位。论文以前瞻性的全局视角,预测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实施策略,以资时代转型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借鉴。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生代建筑师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他们在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时,在环境、文化和技术关注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前辈建筑师的创作意识。在环境关注方面追求和谐共生,在文化关注方面追求对话融合,在技术关注方面追求多维共进。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环境关注、文化关注和技术关注三个方面展开对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当代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新生代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策略和创作态度,通过对和谐共生(环境)、对话融合(文化)、多维共进(技术)的分类论述,对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以前瞻性视角,统筹建筑全局,总结了新生代建筑师的成就和不足,继而,把握时代脉搏和未来趋向,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向“形式追随生态”。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生代建筑师在环境、文化和技术三方面需付诸的长足改进: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最后,在完善政策法规、改革建筑教育、建构理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李有芳[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文中认为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建筑美学理论,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美学体系的研究,在当前建筑界的理论探索热潮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在建筑创作中结合建筑美学的知识体系,可以使建筑作品更重视人文特性,从而创造出全面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需要,并使其得以充分领悟自身存在价值的生活天地,具有提升中国建筑师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国研究建筑美学的热潮正在兴起,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初创阶段。目前我国的建筑美学研究,还主要着眼于对建筑个体的审美描述,而对美的本质以及影响美的相关因素、对建筑审美的标准等问题尚停留在探索阶段,从而离建构属于我国的完善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希望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的归纳、演绎,总结出在当前这个文化错综复杂的发展时期,我国建筑理论的一些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助于建立更加完善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本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背景和本体论的研究。通过对影响中国建筑美学发展的客观因素(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与审美认知)与主观因素(改革开放之前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进行回顾总结;对原生形态的美学观(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次生形态的美学观(西方主流美学观的吸纳)、再生形态的美学观做全面的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的纵向研究,从时间上理清了主要美学思潮和主要建筑创作思潮的脉络,总结出建筑美学的特征。第三部分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的横向研究。从近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影响、现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吸纳、建筑技术美学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由此产生的九项建筑美学思潮,初步构架出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理论体系的模型。通过“模糊论”、“分形论”、“系统论”,对新兴的、实验性的建筑美学思潮做出了建构。

安晓晓[4](2009)在《高技术建筑的技术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技术的高速发展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国对于技术的表现与关注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国外优秀建筑师在创作实践中不但体现出对技术手段的娴熟运用,更体现出缜密的技术思维,然而国内的很多建筑师却忽视技术对现代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创作中更多关注于技术的形式表现,导致大量“伪高技”作品的出现。针对国内“伪高技”建筑泛滥、学界对高技术建筑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思维方法研究也相对薄弱的现象,为了提高建筑师对于技术的综合掌控能力,真正做到设计创作时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本文通过7个章节展开了对于高技术建筑的技术解析。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通过对高技术建筑所处的时代背景、技术背景的历史梳理,确定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后以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具体案例,进而确立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逻辑关系。第二章为理论研究,从宏观的角度界定了高技术建筑的外延与内涵,指出论文探讨的对象是利用当时条件下的先进技术,实现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新技术的集成,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并在创作中极力表达和探索各种新美学思潮的建筑类型,即高技术建筑。并通过对高技术建筑的追本溯源,结合技术思维的思辨,探讨技术及技术思维对其的影响,进而指出:建筑技术的进步从思想上影响了建筑师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技术思维更是技术通过对于建筑创作中哲学、美学和设计手法等的影响,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对建筑创作的演进和变革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的思维方式。论文第三章至第六章,确定以技术的发展为主线,以建筑技术理念的生成与发展为切入点,以高技术建筑所经历的萌芽—发展—繁荣—反思—蜕变的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为时间线索。从技术与空间、技术与结构、技术与表皮(形式)、技术与设备四个层面对高技术建筑作品及代表建筑师进行分析总结,深入探讨技术在当代高技术建筑创作及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技术的全方位包围之中,在高技术建筑的创作思想中,从世界观到人本身需要,从建筑设计过程到建造过程,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设备四大要素,都全面被现代技术所渗透。最后第七章结语,从复杂技术带来的彷徨、技术思维的隐忧、高技术建筑引发的潮流化、符号化等方面反思高技术建筑存在的潜在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客观梳理高技术建筑对国内各领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地域性的认识、经济性的全面分析、技术创新的长期效应、技术思维的革命四个层面。对技术及高技术建筑肯定的同时,又客观的审视评价它所具有的价值。论文总结性的指出:高技术建筑将建筑中的技术、人文、历史、文脉、自然、环境等因素视为同等重要,对于技术的表现呈现人性化的趋势,走向与历史文脉、场所精神和自然环境的融合,最终呈现高技术建筑智能化、生态化、地域化等多元发展的倾向。

何潇宁,邓承斌[5](2004)在《充实的虚空——记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文中研究指明 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位于北京首都机场一侧,总建筑面积约8000m,由两层会议裙楼同七层办公主楼组成,在会议楼及办公楼之间由连廊连接。两层高的会议楼层内设有多功能厅及大小会议室;在办公主楼内设有专门的办公出入口,同时,办公主楼有贯通七层楼高的采光中庭及办公前庭,办公前庭同样贯通七层。建筑整体结构紧凑,外观线条简练,充满现代气息。在接手本案后,同项目的主建筑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在沟通

方可[6](2000)在《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旧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首位度的文化之都。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不仅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还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急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讨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美学、城市史等学科知识,对现行的大规模改造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与政策框架。同时,论文也以北京旧城为一个例于,进一步发掘了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实践从规划方法角度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拓展。 论文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历史,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通过分析这种改造方式的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探寻导致这种改造方式泛滥的根源。最后在借鉴西方“城市更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各种弊端及其危害。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整体关系。在论述北京旧城保护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北京当前规划研究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北京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土地开发机制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第三部分则进一步研究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有机更新问题。首先研究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等旧城更新规划设计项目,分析与把握有机更新的理论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规划实践,探讨“小规模整治与改造”的社会经济意义及其可行性,并借鉴“社区建筑”运动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鼓励“居民参与”和“社区合作”的“社区合作更新”政策框架。 结语部分对整个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关于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几点建议。 全文(不含附录部分)共约24万字,图表205幅。

二、充实的虚空——记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实的虚空——记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艺术
    (一)城市开放空间概念阐述
        1.当代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
        2.开放空间的范畴
        3.开放空间的社会功能
    (二)公共艺术概念阐述
        1.开放空间公共艺术概念
        2.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形式分类
        3.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如何来提升城市的特质
    (三)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公共艺术与广场空间
        2.公共艺术与商业空间
        3.公共艺术与娱乐空间
        4.公共艺术与交通空间
三、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创作方法
    (一)公共艺术的创作原则
        1.公共艺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2.公共艺术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关系
        3.公共艺术在环境中比例与尺度
    (二)公共艺术的新型创作模式
        1.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
        2.新媒介新媒体表现形式
    (三)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具体要素
        1.造型要素(点、线、面)
        2.感官要素
        3.情感要素
四、西方与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一)美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二)欧洲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1.法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2.德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3.西班牙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4.英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5.澳洲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三)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1.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2.设计的民主性及公共性的缺失
    (四)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现象
        1.公共艺术中的“简单复制”
        2.公共艺术中的“权威控制”
五、由阅读芝加哥千禧公园到大连星海广场的再设计
    (一)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规划与公共艺术
        1.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设计背景
        2.芝加哥千公园概况
    (二)大连星海广场的规划与公共艺术
        1.大连星海广场设计的背景
        2.星海广场概况
        3.公共艺术作品
    (三)基于人文关怀的大连星海广场可行性再设计
        1.空间布局
        2.公共艺术与绿色植被
        3.互动共享与科技融合
        4.文化元素的介入
六、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策略
    (一)国家立法的重要性
    (二)决策的专业与民主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保障
    (三)城市地域特征的重塑
    (四)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理解
    (五)加强艺术家与公众的行为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1.3.2 创新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背景分析及创作意识
    2.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社会背景
        2.1.1 时代机遇
        2.1.2 现实挑战
    2.2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2.2.1 一脉相承的本土教育
        2.2.2 中西融贯的海归教育
        2.2.3 两大阵营的交汇融合
    2.3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特征
        2.3.1 跨界整合的创作特质
        2.3.2 个性纷呈的建筑表达
        2.3.3 “实验性”的营造特征
        2.3.4 回归本原的内在追求
    2.4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意识
        2.4.1 和谐共生的环境意识
        2.4.2 对话融合的文化意识
        2.4.3 多维共进的技术意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和谐共生
    3.1 环境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3.1.1 缺乏与环境协调融合
        3.1.2 忽视建筑的节能生态
        3.1.3 绿色技术的生硬添加
    3.2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场地环境的回应
        3.2.1 统筹建成环境
        3.2.2 尊重自然环境
    3.3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3.3.1 传统生态智慧的挖掘
        3.3.2 当代绿色理念的探索
        3.3.3 旧建筑的生态改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对话融合
    4.1 文化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4.1.1 缺少文化品位的视觉表演
        4.1.2 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表达
        4.1.3 追求符号拼贴的形式表现
    4.2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当代文化的真实呈现
        4.2.1 当代生活的关怀
        4.2.2 顺应时代的更新
    4.3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在彰显
        4.3.1 借鉴传统艺术
        4.3.2 融合“新”“旧”元素
        4.3.3 延续历史文脉
    4.4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地域文化的多维表达
        4.4.1 创新建筑形式
        4.4.2 继承空间结构
        4.4.3 革新材料语言
        4.4.4 关注乡土建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多维共进
    5.1 技术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5.1.1 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5.1.2 节能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5.1.3 不同层次技术缺乏系统整合
    5.2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高技策略的得体应用
        5.2.1 先进技术的未来表达
        5.2.2 数字技术的深层思考
        5.2.3 节能技术的生态目标
    5.3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低技策略的艺术表达
    5.4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中间技术的权宜整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前瞻性思考的新生代建筑师实践总结及未来展望
    6.1 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总结
        6.1.1 取得的成就
        6.1.2 存在的不足
    6.2 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形式追随生态
        6.2.1 第三次工业革命
        6.2.2 绿色建筑战略
        6.2.3 形式追随生态
    6.3 新生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6.3.1 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
        6.3.2 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
        6.3.3 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
    6.4 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6.4.1 完善政策法规
        6.4.2 改革建筑教育
        6.4.3 建构理论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1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美学与建筑美学
        1.2.2 建筑理论与建筑美学
        1.2.3 改革开放的时间特性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背景及哲学观念
    2.1 发展背景
        2.1.1 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
        2.1.1.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1.1.2 意识形态与审美冲突
        2.1.2 审美认知的改变
        2.1.2.1 审美认知
        2.1.2.2 审美变异
        2.1.2.3 技术与审美
        2.1.3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
        2.1.3.1 “国际样式”与“现代建筑运动”
        2.1.3.2 民族性与创造性
        2.1.3.3 第一次创作高潮
        2.1.4 国内建筑理论研究的兴起和扩大
        2.1.4.1 三次美学研究热潮
        2.1.4.2 经典建筑理论形成
        2.1.4.3 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2.1.4.4 “中国固有式”
    2.2 本体论的探索
        2.2.1 原生形态美学观: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
        2.2.1.1 “礼乐齐鸣”的美学观
        2.2.1.2 “天人合一”的美学观
        2.2.2 次生形态美学观:对西方美学观念的吸纳
        2.2.2.1 现代与后现代
        2.2.2.2 四种倾向
        2.2.2.3 重构与多元
        2.2.3 再生形态的美学观
        2.2.3.1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2.2.3.2 生命活力的意境美学观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时间架构
    3.1 初期的积极探求(1978-1989)
        3.1.1 转型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1.1.1 经济政治体制
        3.1.1.2 建筑体制与会议
        3.1.2 建筑美学理论的引进、创新与继承
        3.1.2.1 辩证的继承
        3.1.2.2 理性的引进
        3.1.2.3 积极的创新
        3.1.3 建筑创作实践
        3.1.3.1 现代主义再萌芽
        3.1.3.2 民族性与兼容性
        3.1.3.3 地域美学的追求
    3.2 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1990-2000)
        3.2.1 基本层面与审美变异
        3.2.1.1 经济带动建设热潮
        3.2.1.2 审美观念的异化
        3.2.2 建筑美学理论研究
        3.2.2.1 多层次的建筑美学研究
        3.2.2.2 建筑理论研究
        3.2.3 繁荣的创作实践
        3.2.3.1 与国际风格接轨
        3.2.3.2 生态建筑美学的萌芽
        3.2.3.3 文化观与地域建筑美学
    3.3 新世纪之后的反思与创新(2001-2012)
        3.3.1 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
        3.3.2 全球化
        3.3.3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研究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特征
    4.1 传承性
        4.1.1 实用特征
        4.1.1.1 功能的实用性
        4.1.1.2 “美”的物质实用特征
        4.1.1.3 “美”的精神实用特征
        4.1.2 审美特征
        4.1.2.1 建筑艺术的必要属性
        4.1.2.2 表现性和形式美
        4.1.3 民族特征
        4.1.3.1 民族性的根源
        4.1.3.2 民族性的必要性
    4.2 同步性
        4.2.1 技术特征
        4.2.1.1 新现代主义的技术性美学特征
        4.2.1.2 新技术与新材料下的建筑革命
        4.2.2 空间的特征
        4.2.2.1 “时空性”的空间体验
        4.2.2.2 富于“生命节奏”的空间意识
        4.2.3 环境特征
        4.2.3.1 多重环境层次
        4.2.3.2 环境观的发展
        4.2.3.3 “全境界”的美学追求
    4.3 时代性
        4.3.1 和谐共生的特征
        4.3.1.1 狭义与广义的和谐共生
        4.3.1.2 有机的建筑美学观
        4.3.1.3 意境与环境
        4.3.2 多元的特征
        4.3.2.1 趋同与多元
        4.3.2.2 “和而不同”
        4.3.2.3 传承与创新
        4.3.3 实验的特征
        4.3.3.1 先锋性和批判性
        4.3.3.2 中国实验性建筑
        4.3.3.3 新精神与新思维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理论架构
    5.1 理论架构
    5.2 近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影响
        5.2.1 新古典主义建筑美学
        5.2.1.1 新古典主义的美学特征
        5.2.1.2 中国的第一次新古典主义热潮
        5.2.1.3 第二次新古典主义热潮与“欧陆风”
        5.2.1.4 “欧陆风”的美学特点与类型
        5.2.2 新民族主义建筑美学
        5.2.2.1 走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2.2.2 民族形式的“古典复兴”
        5.2.2.3 流派与审美追求
    5.3 现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吸纳
        5.3.1 新表现主义建筑美学
        5.3.1.1 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
        5.3.1.2 对情感的关注
        5.3.1.3 塑形建筑
        5.3.2 新地域主义建筑美学
        5.3.2.1 地域性、地域主义与新地域主义
        5.3.2.2 批判与重构
        5.3.2.3 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
        5.3.3 反形式主义建筑美学
        5.3.3.1 什么是“美”
        5.3.3.2 非理性的追求与理性的过程
        5.3.3.3 非线性的思维与审美软化
        5.3.3.4 创作手法
        5.3.3.5 解构与反构成
        5.3.3.6 “反形式”在中国的消融
    5.4 建筑技术美学理论体系
        5.4.1 建筑技术美学
        5.4.1.1 技术哲学与技术美学
        5.4.1.2 发展与特点
        5.4.1.3 研究情况
        5.4.2 高技建筑美学
        5.4.2.1 产生与演变
        5.4.2.2 理性化审美
        5.4.2.3 结构化审美
        5.4.2.4 共生化审美
        5.4.2.5 高技乡土
        5.4.3 信息建筑美学
        5.4.3.1 哲学内涵与审美规律
        5.4.3.2 审美特征
        5.4.3.3 智能空间建筑美学
    5.5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
        5.5.1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
        5.5.1.1 存在主义美学
        5.5.1.2 “主体间性”的理论内涵
        5.5.1.3 “人”的重新定位
        5.5.2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美学
        5.5.2.1 可持续发展观
        5.5.2.2 可持续、生态、绿色
        5.5.3 生态建筑美学
        5.5.3.1 美学范畴
        5.5.3.2 生态建筑释义
        5.5.3.3 整体系统观
        5.5.3.4 体验观
        5.5.3.5 城市观
        5.5.4 绿色建筑美学
        5.5.4.1 稳态学与绿色美学
        5.5.4.2 定义、准则与方法
        5.5.4.3 五大特性
        5.5.4.4 绿色智能建筑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新思维
    6.1 “模糊”的建筑美学观
        6.1.1 模糊论与模糊美学
        6.1.2 “模糊”的建筑美学
    6.2 “分形”的的建筑美学观
        6.2.1 建筑美学的分形论
        6.2.2 建筑、园林与城市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挑战与展望
    7.1 全球化下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7.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高技术建筑的技术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技术背景
    1.2 课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1.2.1 课题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高技术建筑的概念辨析
    2.1 高技术建筑的追本溯源
        2.1.1 高技术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
        2.1.2 高技术建筑的概念辨析
        2.1.3 高技术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2.2 建筑创作的技术思维
        2.2.1 “技术思维”的概念解析
        2.2.2 技术思维的时代变迁
    2.3 技术对高技术建筑的全面影响
3 高技术建筑空间的技术体现
    3.1 技术与空间
        3.1.1 建筑空间概念的历史梳理
        3.1.2 高技术建筑空间与技术的关系
    3.2 高技术建筑的空间目标
        3.2.1 空间的效率追求
        3.2.2 空间的速度体现
        3.2.3 空间的精密体现
    3.3 空间模式的时代更迭
        3.3.1 空间模式的灵活多变
        3.3.2 空间模式的自然性诠释
        3.3.3 空间模式的虚拟化
    3.4 空间体验的多样化
        3.4.1 空间的情感体验
        3.4.2 空间的美学体验
        3.4.3 空间的精神共鸣
    3.5 小结
4 高技术建筑结构的技术体现
    4.1 结构的技术表现—现代工程学和材料
    4.2 高技术建筑与结构
        4.2.1 高技术建筑与结构的辩证关系
        4.2.2 高技术建筑的结构目标
        4.2.3 高技术建筑结构的艺术性
    4.3 高技术建筑结构体系的探索
        4.3.1 追求更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4.3.2 追求轻薄的结构体系
        4.3.3 追求高度的突破
        4.3.4 信息技术对结构的影响
    4.5 小结
5 高技术建筑表皮的技术体现
    5.1 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历史梳理
        5.1.1 建筑表皮的衍变
        5.1.2 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发展
    5.2 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形态表征
        5.2.1 自由化表皮的戏剧张力
        5.2.2 表皮材料的艺术化
        5.2.3 数字技术与表皮形态的交相辉映
    5.3 高技术建筑表皮的技术运用
        5.3.1 幕墙技术(图5.17)
        5.3.2 太阳能技术
        5.3.3 表皮与通风技术
        5.3.4 表皮的人工智能技术
    5.4 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发展倾向
        5.4.1 表皮的生态绿色倾向
        5.4.2 表皮的人文倾向
        5.4.3 表皮的幻化倾向---与城市的融合
    5.5 小结
6 高技术建筑中设备技术的发展
    6.1 建筑设备的发展史
        6.1.1 建筑与设备的关系
        6.1.2 建筑设备的发展史
    6.2 建筑设备的发展倾向
        6.2.1 建筑设备的智能化倾向
        6.2.2 建筑设备的节能化倾向
        6.2.3 建筑设备的小型化、模块化倾向
    6.3 高技术建筑与设备的一体化
        6.3.1 体现技术美学的造型一体化
        6.3.2 体现效率、灵活的空间一体化
        6.3.3 体现生态、智能的生命一体化
    6.4 小结
7 结语
    7.1 高技术建筑技术的反思与批判
        7.1.1 复杂技术带来的彷徨
        7.1.2 技术思维的隐忧
        7.1.3 高技术建筑引发的问题:潮流化、符号化
    7.2 国内高技术建筑的探讨
        7.2.1 地域性的认识
        7.2.2 经济性的全面分析
        7.2.3 技术创新的长期效应
        7.2.4 设计思维的革命
    7.3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站在十字路口的北京城
    第1节 北京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危机
    第2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2.1. 国外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其启示
        2.2. 北京旧城更新研究的发展与不足
    第3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 人居环境的观念与方法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
        3.3. 旧城更新中的“有机更新”理论
    第4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5节 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调查与反思
    第1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历史与现状
        第1节 对1990年以前北京旧城改造历史的简单回顾
        1.1. 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旧城改造目标
        1.2. 旧城改造的实际进展及其结果
        1.2.1. 道路和市政设施改造未能按计划推进
        1.2.2. 住房失修失养,危房问题逐渐严重
        1.2.3. 大量文物建筑精华遭到破坏
        第2节 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的发展历程
        2.1. “危旧房改造”计划的由来
        2.1.1. 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危房改造”
        2.1.2. 1990年“危旧房改造”计划的出台
        2.2. “危旧房改造”计划发展的四个阶段
        2.2.1. 第一阶段 (1990-91年):启动
        2.2.2. 第二阶段(1992-95年):热潮
        2.2.3. 第三阶段(1996-97年):停滞
        2.2.4. 第四阶段(1998至今):恢复
        第3节 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当前面临的困境
        3.1. 困境一:危房“越改越多”,大片真正的危房未及时得到改造
        3.2. 困境二:市场前景不妙,危改对投资的吸引力下降
        3.3. 困境三:拆迁纠纷越演越烈,居民对危改的抵触情绪日趋高涨
    第2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节 城市经济方面的问题
        1.1. 土地投机和土地闲置现象较为严重
        1.2. 旧城区的过度商业化
        1.3. 旧城部分改造地区经济效益下滑
        第2节 拆迁安置方面的问题
        2.1. 外迁居民在工作生活上存在诸多不便
        2.2. 安置房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2.3. 一些外迁小区不具备合格的居住条件
        2.4. 补偿安置标准的悬殊差异
        2.5. 周转户处境艰难
        2.6. 某些不择手段的“促迁”行为
        第3节 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3.1. 旧城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遭“全线突破”
        3.2. 规划报批中的“欺诈”现象
        3.3. 新建筑缺少城市设计
        3.4. 施工“扰民”问题益发突出
        3.5. 一些项目的市政配套改造长期难以落实
        3.6. 旧城整体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4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
        4.1. 直接破坏文物行为屡禁不止
        4.2. 以“易地迁建”为名破坏文物的行为日渐增多
        4.3. 老房子与传统四合院遭到大面积拆除
    第3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社会经济动因
        第1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三个主要特点
        1.1. 改造规模巨大
        1.2. 是一种“商业性”房地产开发
        1.2.1. 开发经营的主体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1.2.2. 改造资金主要来自以追求高额回报为目的的商业性房地产投资
        1.2.3. 政府部门未对危改项目的商业性开发做出任何限制性规定
        1.2.4. 开发过程和运作方式与一般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基本相同
        1.3. 享受特殊政策
        1.3.1. 开发用地上的“先划拨、后出让”政策
        1.3.2. 支持危改开发商拆迁行为的政策
        1.3.3. 其它扶持危改的特殊政策
        第2节 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社会经济背景
        2.1. 背景一:首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城市土地的强劲需求
        2.2. 背景二:居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心情与强烈愿望
        2.3. 背景三: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长期影响
        2.4. 背景四:“盲目求新”的社会思潮
        第3节 大规模土地投机的利益驱动——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兴盛的根源
        3.1. 大规模土地投机造成国家土地收益的巨大损失
        3.2. 违法拆迁导致城镇拆迁费的巨额流失
        3.2.1. 开发商通过中介租房直接侵吞城镇拆迁费
        3.2.2. 开发商以安置房形式占有城镇拆迁费
        3.2.3. 隐匿偷漏出售安置房的款项与税金
        3.2.4. 实例:平安大街改造中的城镇拆迁费流失
        3.3. 无视私房居民的土地使用权导致居民财产遭到侵害
        3.4. 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中的其它土地投机行为
        3.4.1. 低价受让土地
        3.4.2. 用突破城市规划的方式谋取超额利润
        3.4.3. 逃避缴纳土地出让金
        3.4.4. 截取土地出让金差价
        3.4.5. 瓜分和囤积旧城土地
        3.5. 从改造后的经济利益分配看大规模改造的根源
    第4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弊端及其危害
        第1节 西方城市大规模改造的历史教训
        1.1. 二战后以大规模改造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
        1.1.1. 大规模住房重建与清理贫民窟
        1.1.2. 大规模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中心区衰败
        1.2. 西方城市大规模改造的理论渊源
        1.3. 当代西方学者对大规模改造方式的批判与反思
        第2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弊端及其危害
        2.1. 改造方法上的“简单化”天性
        2.2. 规划设计上缺乏灵活性
        2.3. 易对城市规划造成不良冲击
        2.4. 在经济上缺乏稳定性
        2.5. 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6. 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效应
        2.7. 存在大量的寻租空间
        2.8. 加剧社会不公
        2.9. 缺乏公共参与
        2.10. 在改善历史地段居住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
        第3节 社会各界对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批评正日见增多
第二部分 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宏观思索
    第5章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构想
        第1节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意义
        1.1. 北京旧城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1.1.1. 北京旧城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
        1.1.2. 北京旧城是北京文化特色的源泉与结晶
        1.1.3. 北京旧城还能为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1.2. 历史文化特色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1.2.1. 追求文化特色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1.2.2. 历史文化特色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1.3. 历史文化本身也是庞大的社会经济实体
        1.4.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第2节 北京旧城保护面临的危机
        2.1. 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过度“聚焦”于旧城
        2.2. 旧城居住区大量住房长期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更新
        2.3. 当前北京城市规划研究与编制存在不足,亟待加以调整
        2.3.1. 当前规划缺乏对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
        2.3.2. “控规”和“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存在较大问题
        2.3.3. 北京城市规划研究与编制当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第3节 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3.1. “梁、陈方案”的核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2. 将城市发展向旧城外进行“有机疏解”的可行性
        3.3. 京津冀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构想
        3.3.1. 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整体性
        3.3.2. 探索“大北京”地区良好的区域及城市结构
        3.3.3. 探索创建北京市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3.3.4. 更精心、有效地保护旧城
    第6章 北京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第1节 我国现行法律许可的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机制
        1.1. 基本法律依据
        1.2. 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模式
        1.3. 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程序
        第2节 北京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先划拨、后出让”政策导致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2.2. 减免土地出让金与协议地价方式造成国有土地收益减少
        2.3. 规划管理与土地批租脱节造成城市规划失控
        2.4. 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土地批租程序,侵害房地产权利人权益
        第3节 城市土地开发中如何对现有土地使用者进行补偿问题的思考
        3.1. 私房土地使用权及其补偿问题的由来
        3.2. 北京市在私房土地使用权补偿上的基本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
        3.3. 对私房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的法律依据与法律程序
        第4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城市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
        4.1. 市场经济下城市土地运作的基本概念
        4.1.1. 市场经济及其运作
        4.1.2.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土地(资源、资产)运作
        4.1.3. 市场经济下土地开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现行土地开发管理机制的不足
        4.3. 市场化国家的土地开发与管理经验
        4.4. 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开发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
        4.5. 关于建立健全北京市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的几点建议
第三部分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7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第1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1.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含义
        1.2. 从“菊儿胡同”看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1.2.1. 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
        1.2.2.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第2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进一步规划探索
        2.1. 南锣鼓巷地区的保护与整治(1991-1994年)
        2.2. 北中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1995年)
        2.3. 国子监地区的保护与整治(1996年)
        2.4. 白塔寺街区的保护与改建(1997-1998年)
        2.4.1. 地区概况
        2.4.2. 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构想
        2.5. 有机更新理论在苏州、济南等地的实践尝试
        2.5.1. 苏州市几个历史街坊的危旧房改造
        2.5.2. 苏州市平江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2.5.3. 济南市芙蓉街曲水亭街地区保护整治规划研究
        2.6. 对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理论的几点进一步认识
        第3节 对北京旧城居住区现状环境“有机整体性”的进一步认识
        3.1. 功能混杂的“工作-居住平衡体”
        3.2. 新旧交融的建筑群体
        3.3. 权属交错的建筑空间
        3.4. 混合居住的社区
        3.5. 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
        3.6. 丰富多彩的城市肌理
        3.7. 多样化的自然植被与生态环境
    第8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小规模改造实证研究
        第1节 北京旧城小规模改造的基本情况
        1.1. 多元化的更新目的和更新内容
        1.1.1. 小规模住房合作改造
        1.1.2. 居民自助改造
        1.1.3. 仿古四合院开发
        1.1.4. 居民住房维修
        1.1.5. 文物建筑保护
        1.1.6. 居民临时搭建
        1.1.7. 街区环境整治
        1.1.8. 市政设施改善
        1.2. 多样化的更新方式
        1.2.1. 全部改建
        1.2.2. 局部改建
        1.2.3. 翻建
        1.2.4. 加建
        1.2.5. 内部改造
        1.2.6. 维修
        1.2.7. 清理
        1.3. 小规模改造实例简介
        1.3.1. 菊儿胡同41号院改造(1989)
        1.3.2. 板厂胡同8号院改造(1995)
        1.3.3. 南河沿5号院改造(1996)
        1.3.4. 帽儿胡同4号院改造(1999)
        1.3.5. 芳嘉园胡同6号院改造(1995)
        1.3.6. 南锣鼓巷平房保护区环境整治(1997)
        第2节 小规模改造的现实意义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2.1. 小规模改造的优点及其现实意义
        2.1.1. 有利于经济适用地满足旧城居民的现实住房需求
        2.1.2. 有利于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
        2.1.3.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环境
        2.2. 小规模改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缺乏社会的积极关注和有力支持
        2.2.2. 缺乏政策的积极指导和有效管理
        2.2.3. 小规模改造权益缺乏保障,影响居民积极性
        第3节 关于小规模改造的理论思辩
        3.1. 小规模改造由来已久,是城市新陈代谢的基本方式
        3.2. 小规模改造是一种“活”的传统
        3.3. 小规模改造也是旧城居民当前的现实选择
        3.3.1. 大规模改造“神话”的破灭使居民别无选择
        3.3.2. 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增加了改造的需求
        3.3.3. 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
        3.3.4. 住房制度改革增强了居民的积极性
        3.4. 需要树立新的旧城居住区更新观念
        3.4.1. 小规模改造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3.4.2. 小规模改造与城市生活的“多样性”
        3.4.3. 小规模改造与旧城区旧建筑的再利用
        3.4.4. 小规模改造与旧城居住区更新中的公共参与
        3.4.5. 小规模改造与居住环境建设中的资金使用方式
        第4节 基于小规模改造的规划问题研究
        4.1. 小规模改造与总体规划中疏散旧城人口目标之间的关系
        4.2. 小规模改造与旧城居住区基础设施改造的关系
        4.2.1. 正确认识旧城居住区的基础设施改造问题
        4.2.2. 发展中国家通过“低技术”改善旧城基础设施条件的成功实例
        4.3. 探索适应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规划设计方法
        4.3.1. 解读城市——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研究
        4.3.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循环的规划编制过程
        4.3.3. 顺应旧城肌理的设计控制——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的城市设计导则
        4.3.4. 阶段性方法——阶段的相对完整与动态的整体性
        4.3.5. 小而灵活的规划设计——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第9章 社区合作更新——探索旧城居住区住房更新的新机制
        第1节 “社区建筑”运动的成功经验
        1.1. 社区建筑的基本概念
        1.2. 20世纪60-70年代社区建筑的发展历程
        1.2.1. 20世纪60年代激烈的“社会抗争”
        1.2.2. 规划与建筑实践的探索
        1.2.3. 社区组织的壮大
        1.2.4. 理论上的积累
        1.2.5. 政府政策的演变
        1.2.6. 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建筑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原因
        1.4. 20世纪90年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社区规划”的兴起
        1.5. “社区建筑”的两个成功实例及其启示
        1.5.1. 利尤住房(公房)更新实例
        1.5.2. 布莱克路(私房)更新实例
        1.5.3. 社区建筑成功实例的共同特征
        1.6. 自助·参与·合作·非营利——“社区建筑”的成功经验
        第2节 北京住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2.1. 北京市住宅合作社发展概况
        2.2. 住宅合作社对北京旧城更新的推动作用
        2.2.1. 住宅合作社促进了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化
        2.2.2. 住宅合作社推进了居民对旧城改造的参与
        2.2.3. 住宅合作社促进了改造中的协商与合作
        2.3. 住宅合作社存在的不足及其面临的问题
        2.3.1. 社员的权利和合作住宅的产权问题
        2.3.2. 住宅合作社的资金问题
        2.3.3. 住宅合作社的性质问题
        2.4. 关于住房产权保障与住房自有自用化的思考
        第3节 “社区合作更新”——北京旧城居住区住房更新机制的一种构想
        3.1. 北京旧城“社区合作更新”的基本概念
        3.2. 北京旧城“社区合作更新”的基本原则
        3.3. 北京旧城“社区合作更新”的政策构想
        3.3.1. 建立为居民住房更新提供服务的社区组织
        3.3.2. 改革现有的住房产权制度
        3.3.3. 发展多样化的住房更新金融模式
        3.4. 社区合作更新与大规模改造在所需投资上的简单比较
        3.4.1. 大规模改造所需投资情况
        3.4.2. 社区合作更新所需投资情况
        3.4.3. 上述两种情况的比较
        3.5. 对“社区合作更新”未来发展的展望
结语: 有机更新——北京旧城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1节 旧城保护与北京的城市发展
        1.1. 旧城保护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2. 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保护面临的危机
        1.3. 旧城保护与新的城市中心的建设
    第二节 大规模商业性房地产开发与旧城居住区更新
        2.1. 大规模商业性房地产开发不能解决旧城居民的住房问题
        2.2. 旧城居住区更新的基本出发点
    第3节 对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进一步认识与建议
        3.1. 旧城居住区更新的“有机更新模式”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有机更新战略”
        3.2. 关于推进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几点建议
附录
    附录1: 北京市危改拆迁安置情况实例调查(部分)
    附录2: 北京市部分外迁小区(或集中外迁房)居住质量一般性调查
    附录3: 北京市危旧房改造中资金流失情况
    附录4: 北京旧城小规模改造若干典型实例的基础资料
    附录5: 北京旧城小规模改造的部分图片资料
    附录6: 大规模改造与小规模改造的比较
    附录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建筑画)与获奖情况
    附录8: 已发表的两篇论文
        ① 改造北京,还是毁掉北京?——从“平安大街”透视北京旧城改造中的矛盾与问题
        ② 对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几点质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四、充实的虚空——记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D]. 王思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D]. 康珍珍. 天津大学, 2014(1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D]. 李有芳. 天津大学, 2014(05)
  • [4]高技术建筑的技术解析[D]. 安晓晓. 重庆大学, 2009(12)
  • [5]充实的虚空——记首都机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J]. 何潇宁,邓承斌. 现代装饰, 2004(01)
  • [6]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 清华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丰富的虚空——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室内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