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市场化运作

《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市场化运作

一、《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的市场化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常子青[1](2021)在《国际视野下的疫情报道特征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为例》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21世纪,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成为一个利益共享、职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关注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眼前,也要把握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人民面对新冠病毒的挑战,消极情绪容易滋生和蔓延,情绪传播更需要一个“积极情绪”的引导,人们的报道关注焦点集中在新冠疫情的信息上来。社交媒体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具有极强的优势,其中微博平台不仅能够及时的获取新闻线索,而且信息源广泛,可以全方位的掌握及传播新闻信息。《环球时报》作为国际新闻报纸、沟通中外信息的渠道,疫情期间,《环球时报》官方微博,在对于整个疫情国际热点问题的报道显得独树一帜,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改正错误论调,更好的传播中国好声音,着眼于国际视野,更好更快的表明中国坚定的立场。本文以“疫情主题”为切入点,采取量化的研究方法,以《环球时报》微博所发布的新冠疫情相关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疫情”主题报道发布的内容以及形式呈现分析,其中包括报道数量、报道议题、地区报道,呈现形式、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新闻来源。抽取《环球时报》微博在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11月30日期间对“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报道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环球时报》微博对“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报道的特征,最后得出《环球时报》微博“新冠肺炎”报道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王思瑶[3](2020)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报道框架研究 ——以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规模宏大,规划的五条线路分别从欧亚大陆中部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向西把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战略枢纽区串连了起来,其成功实施将赋予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参与欧亚大陆战略态势的基本能力,并极大优化中国外部安全环境。巴基斯坦由于其位于连接中亚、西亚以及南亚的十字路口,其位置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加之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其顺利实施与落地将作为标杆吸引其他国家的加入。因此明确巴基斯坦国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与态度十分有必要。而大众媒体一直起着调节社会内外的信息来维持社会现状的重要作用,其言论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影响。选择巴基斯坦国营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最古老的私营媒体《黎明报》作对比分析研究,对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框架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巴基斯坦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立场,弥补学界对巴基斯坦媒体的研究缺口。通过使用框架研究方法,话语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从分歧走向趋同,体现为倾向使用积极性词汇描述“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益处,以及信源来源主要来自中巴两国的官方喉舌以及权威领域等。地缘政治的外部影响,中巴友好互助的历史积淀,以及巴基斯坦经济凋敝亟需发展的迫切现实等因素决定了巴基斯坦选择中巴经济走廊的必要性,而新政府的组建则提振了人民的信心,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有关中巴经济走廊的负面声音,促使《黎明报》的报道框架与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这个主流声音合流。但巴基斯坦国情复杂,外部势力虎视眈眈,中巴经济走廊处境并不乐观,中巴亟需在和平反恐,媒体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引导舆论从而保障中巴经济走廊的顺利实施。

刘向宇[4](2019)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环球时报》中美贸易纠纷社评中的战争隐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能够帮助使用者突出一些事实、遮蔽另一些事实,具有重构社会现实的作用。隐喻被广泛的应用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用来帮助传播者描述国际关系、塑造本国和他国形象。本研究选取《环球时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的以“中美贸易纠纷“为主题的社论,并最终通过人工筛选确定含有战争隐喻的64篇社评为研究样本。借鉴查特里斯·布莱克(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判性隐喻分析方法,从隐喻的识别、隐喻的阐释、隐喻的解释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本研究致力于解决三个层面上的问题,首先,《环球时报》社评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战争隐喻?围绕战争隐喻《环球时报》社评还使用了哪些的附属隐喻?其次,《环球时报》社评中如何使用战争隐喻对中国和美国进行描述、构建彼此之间的权力关系?最后,战争隐喻中蕴含了怎样的意识形态意义?研究发现,《环球时报》通过战争隐喻及围绕这一隐喻形成的系列附属隐喻,如勇士、子弹、拳头、大棒等,对中国进行了人格化建构,将之描述为一个英勇反抗、沉着冷静的战士形象;战争隐喻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来描述中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塑造美国的他者形象完成了中国的自我建构,将中国想象为一个对外开放、正在崛起的大国;《环球时报》社评通过战争隐喻,采用赋予国家人格化、塑造绝对敌人引起排他情绪、展现对赢得贸易战胜利的自信等话语策略,激发民族主义,赋予中国霸权男性气质,为意识形态霸权进行合理化论证;作为市场化媒体,《环球时报》也通过国际议题民间表达、激烈言辞炒作(Hype)新闻等手段将民族主义商业化包装,迎合受众,扩大市场,满足资本需要。

原婕菲[5](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张璐璐[6](2019)在《文化领导权理论下《环球时报》评论研究 ——以“单仁平”专栏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现代化加速与阶层分化加剧同步呈现。互联网兴起后,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体的挑战,纷纷开启技术升级之路。在社交媒体的技术赋权下,民众初次享有充分的表达机会,网络抗争行为也由此进入高发期。近年伴随“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假新闻频发出没于舆论场域,民粹话语亦有复燃之势。进入新时期,为了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官方的宣传策略由强调“新闻宣传”转为注重“舆论引导”。这一转变契合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即通过文化联合社会,整合各个群体的话语资源,让民众自发性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脚步,共同维护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本研究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为研究视角,选择《环球时报》“单仁平”专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该报如何通过新闻评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样本选自单仁平专栏2012年7月初到2018年6月底所发表的评论,共计342篇。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研究缘起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社会情景分析,试图探寻《环球时报》所处的时代背景、技术环境及舆论状况;第三部分为内容分析,主要对“单仁平”进行描述分析;第四部分为话语分析,深度挖掘“单仁平”的话语策略;第五部分为经验启示,总结归纳“单仁平”专栏基本特征;第六部分为结语和讨论,回顾分析研究历程和不足。内容分析显示,单仁平专栏存有“中国主体”“批评视野”“煽情技巧”三个结构性特征,即评论对象以中国为主体,评论偏向以批评立场为主导,评论标题注重情感表达。话语分析显示,在文本向度上,单仁平专栏建构出“冲突社会”“进步国家”与“复杂中国”三幅镜像,表示要宽容面对中国当代社会现状;在话语实践向度中,单仁平专栏采用“历史语料”“文化隐喻”和“英雄符号”等策略,希望通过改善话语表达技巧增强主流文化吸引力;在社会实践向度里,单仁平利用“爱国语境”“抗议行为”及“未来愿景”等背景或行为,致力于维护当前话语秩序的稳定。此外,研究还发现,单仁平评论文本具有五个特点:“轻宣传,重引导”“讲亲疏,分远近”“民为本,勿扰之”“莫防民口,莫塞言路”“用语通俗,说理浅显”,基本遵循引导人民大众自发首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行为逻辑。故总体而言,在多元化的舆论洪流中,单仁平的话语逻辑符合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策略,在主动发挥新闻媒体在舆论场上引导功能,积极争夺社会思想领域的文化领导权,及维护当前话语秩序稳定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积累不少成功的经验。

刘丽萍[7](2019)在《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主流英文报涉藏报道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位于我国西部边陲,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地。然而,随着达赖及其拥趸叛逃印度,和海外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西方支持藏独势力以此为契机,长期在海外进行支持藏独的宣传,严重破坏中国国际形象,激发中国民族矛盾,企图分裂中国。在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势力在海外长期的藏独宣传下,中国的国际涉藏传播受到严重阻碍和误读。要提高我国的国际涉藏传播力,需要消除目前存在的国际涉藏传播“噪音”,但目前学界大多集中于对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涉藏报道进行研究,对与我国西藏紧密接壤的以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为主的泛喜马拉雅地区的涉藏报道研究却极度匮乏,而这个地区恰是海外藏人最大的聚集地,对国际涉藏传播舆论有着重要影响力,本文将着力对泛喜马拉雅地区的涉藏报道进行重点研究。本研究采用符号融合理论中的幻想主题分析法,对印度的《印度时报》、尼泊尔的《喜马拉雅时报》和巴基斯坦的《黎明报》三大英文日报一年的涉藏报道进行了研究,并从数量、消息来源、稿件来源、关键词和态度等维度进行了梳理,发现了目前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三大邻国的涉藏报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议题设置不平衡、缺失中国稿源、消息来源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其中《印度时报》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对华情绪与偏见。本文从场域理论中提到的政治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三个维度对造成偏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对涉藏受众需求的体系构建和文化维度差异的考量,结合目前传播一线的现实困境,以经典的5W传播模式为路径展开,对提高我国目前的涉藏传播进行策略性思考。

王曾豪[8](2018)在《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早期的相互敌视到后来的和平交流,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段从冷到热的演变史。中国大陆官方始终秉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的理念,致力于为祖国统一的实现构建良好氛围。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更能体现官方与民间的主流立场。本研究以环球时报官方微博为新媒体时代党媒的范例,探究其在报道台湾社会新闻时所呈现的主要框架,据此思考背后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并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建议。本文借助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展开定量研究,通过对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样本的考察,进一步具体还原媒体倾向框架与受众偏好框架,确认了负面性报道在传播频率与受众影响上的突出表现。结合两岸局势和媒体特性,本文将客观原因归于台独媒体的长期诽谤以及陆媒赴台新闻活动受限导致的信息依赖,主观原因则与该媒体自身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有关。由于负面倾向的长期存在可能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立足于新闻实践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平衡报道涉台新闻,展现多元台湾社会;划清政治新闻与社会新闻界限,保持理性;提高驻台记者采编能力,营造两岸新闻交流氛围;鼓励两岸良性沟通,尊重台湾社会现状等。寄望以此发挥新闻媒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王少磊[9](2018)在《“互联网尺度”下的公共事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述的公共事件,系指带有公共意义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它在近几年集中爆发,是社会转型期矛盾的自然反映。公共事件看似分散的个案,实质则为以非常规方式提起公共议题。同时它凭借互联网加入后的新媒介生态,形成带有破坏性后果的群体焦虑。当公共事件突发时,互联网的技术属性挑战主流媒体的信息把关,支持多元声音进入传播流程并博弈发酵,常常“倒逼”在过去可能被剪裁的事实、制造影响问题解决的舆论空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技术伦理,呼唤媒介和个体以顺应它的姿态进入舆论场。但无论媒介抑或个体都存在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这将削弱互联网在公共事件中的进步意义。面对公共事件,不当的新闻观念、媒介政策和传播实践,必然导致矛盾升级、敌意弥漫、乃至阶层分裂。本文以媒介环境学为主要理论工具,引申推导其经典作家的概念,力图论证互联网作为最新的媒介形式,给时代提供了一个不容错过的观照“尺度”——所谓“尺度”即是:人类为新的信息工具所改变的“延伸范围”和“交往规模”,它们既决定了互联网的道德偏倚、又带来了新的符号环境,故而具备重新定义和结构世界的强制属性。研究与信息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不能不将其置于“互联网尺度”之下。本文还从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场裂变等角度,提出了“体制是所有媒体需要共同尊重的硬性框架,但体制本身并非社会发展的障碍,也不能成为媒体固步自封的借口”等观点,一方面,为解决公共事件揭开的时代症结呼吁更合理的政策氛围;另一方面也赞成媒体及传播者在现实条件下,以积极姿态既促成“舆论一律”、又同时改善政策氛围本身。公共事件暴露社会问题,焦点舆情反映真实民意。本文主张以互联网的精神和价值为坐标,校正各种认知困境与方法迷途;特别强调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运动中,主流媒体谋求业务突破无须自我矮化,因为受众对其收听、收视或阅读的真正期待是:包括公共事件在内的重要议题“不缺席”、“不失声”、“不失格”。媒介融合应首先做到新旧媒介价值的同构与契合,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以符合新时期媒介规律和媒介伦理的方式干预传播,最终促成文化、政治等等一系列进步与变革,降低公共事件的爆发风险,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张朋华[10](2017)在《《环球时报》美国大选特朗普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美国大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特朗普在大选中发表偏激言论和独特的个性更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政治素人出身的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意外的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自此以后,特朗普就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环球时报》对美国大选和特朗普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环球时报》作为主打国际新闻报道的央媒,同时市场化运营程度较高,可以说是研究美国大选和特朗普报道很好的平台。本研究以美国大选期间《环球时报》对特朗普的报道为文本,运用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类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特朗普报道数量上,《环球时报》对特朗普的报道量远大于希拉里等其他总统参选人,特朗普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报道体裁上,形式多样,其中评论和深度报道占比相对较多;报道议题上,《环球时报》的报道议题与特朗普的政策议题之间有明显的对应性,但也有选择性的侧重;新闻图片上,《环球时报》对特朗普和希拉里的视觉形象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对这两位候选人的态度和看法,有很强的隐喻性;在社评方面,《环球时报》以批判性为总的基调,主要是结合候选人言论和政治现象进行制度层面的批评;信息来源上,《环球时报》大选中特朗普报道的新闻内容采用多方引证的方式,选取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信息源,使得新闻报道体现出更多的客观性。在对《环球时报》关于特朗普报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特朗普媒介形象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发现在预选、特朗普成为总统候选人和赢得美国大选这三个阶段中,特朗普形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预选阶段,特朗普是“大嘴”和“政治狂人”,是中美关系的不友好者以及主流价值观的挑战者。在成为总统候选人后,特朗普是遭受质疑和讽刺的总统候选人,是和主流媒体叫板的民粹代言人。在赢得美国大选后,特朗普转变为一个“另类”总统,习特会前后,特朗普形象转变为中美关系的友好者和维护者。可以看出,在美国大选的不同的阶段,特朗普的媒介形象呈现各有不同。原因在于《环球时报》对特朗普报道的总基调追随美媒议程,再加上特朗普的惊人言论又有较大的新闻价值,所以特朗普形象一直较为负面。特朗普的成为总统候选人后,《环球时报》将特朗普抽象为“特朗普现象”,进行了多篇幅和多角度的深度报道,“民粹”形象由此建构出来。党媒关于特朗普的报道讲求舆论引导,符合政治传播的要求,特朗普胜选后,由于中美关系的基本面不变,《环球时报》通过相关正面报道完成特朗普形象的转型。《环球时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的报道基本是在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新闻内容在不同的版面有不同的细分,深度报道采用系列式和跟进式的手法,给读者提供了多元的视角来观察特朗普及美国大选。同时,作为市场化较为成功的党媒,《环球时报》比较注重新闻报道的趣味性,特朗普报道基本做到了严肃性和趣味性兼顾。《环球时报》在特朗普报道中的倾向性问题是明显的,新闻内容一般多方引用外媒信源来显示客观,但通过情绪性和否定性的词语使得其倾向性很明显。政治人物形象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的差异也反映了传统媒介的很多问题。媒介技术迭代式发展,传统媒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对于重大的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优势在不断丧失,不同平台的话语方式不一样,特朗普形象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介平台存在着割裂的状态。传统媒介平台的官方话语要与民间话语进行沟通,这样两个平台的形象割裂才能进一步得到弥合。自媒体平台给优质内容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所以在自媒体平台,不仅有更优质的深度内容,而且角度也更加多元化。这样以来,传统媒介平台的深度报道的优势正逐渐丧失,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二、《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的市场化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的市场化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视野下的疫情报道特征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环球时报》及《环球时报》微博的研究
        2.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
        3.新冠疫情报道研究
        4.研究不足
        5.创新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3.样本选择
        4.类目建构
        5.研究框架
一、《环球时报》的创办及其发展
    (一)《环球时报》的定位及办报宗旨
        1.《环球时报》的定位
        2.《环球时报》的办报宗旨
    (二)《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
    (三)《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
        1.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2.鲜明表明中国立场
        3.强力反击抹黑中国言论
        4.重视国际性突发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二、《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内容特征分析
    (一)《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时间分布特征
        1.报道数量呈现不规则的分布
        2.报道数量与舆情发展趋势呈现同步性
    (二)《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地区分布特征
        1.报道区域涉及国内及国外范围广泛
        2.重点报道湖北省地区尤其武汉市数量集中
        3.国际地区重点报道美国疫情尤为关注
    (三)《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文本特征
        1.文本中心词表现积极之心
        2.词云图体现关心之情
    (四)《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议题特征
        1.报道议题全面
        2.报道议题内容感性化与理性化并重
三、《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形式特征分析
    (一)《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体裁特征
        1.新闻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2.评论观点针对性鲜明
        3.新增“其他”形式
    (二)《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呈现方式特征
        1.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
        2.报道形式多样化
    (三)《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特征
        1.消息来源权威
        2.新闻来源特征:新闻报道联动性强
        3.新闻来源特征:转载的新闻数量大于本站的新闻
四、《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特色
    (一)权威的舆论引导
    (二)实时的信息传播
    (三)主编言论色彩突出
    (四)优势条件下深度报道
    (五)国际视野下反击西方抹黑
五、《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不足
    (一)呈现方式较单一
    (二)本站原创性稿件较少
    (三)疫情初期缺乏预警性报道
六、《环球时报》微博有关“新冠疫情”报道的思考
    (一)加强本站稿件比重精耕优质内容
    (二)充分利用短视频优势丰富呈现形式
    (三)把握预警性报道的尺度重视媒体预警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报道框架研究 ——以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理论基础
    0.4 研究设计
        0.4.1 研究对象
        0.4.2 研究目的
        0.4.3 研究思路
        0.4.4 研究样本
    0.5 研究方法
        0.5.1 框架分析方法
        0.5.2 话语分析方法
        0.5.3 抽样分析方法
1 支持与推崇——巴联社报道框架研究
    1.1 经济交往内容占主导地位,多种领域交往内容并存
    1.2 积极友好的用词风格
        1.2.1 以“合作”促“发展”——对经济现状的清晰认知
        1.2.2 中巴经济走廊——命运改变者
        1.2.3 亦师亦友的中国
    1.3 权威信源的选用
        1.3.1 信源来源官方程度高,专业性强
        1.3.2 隐匿的媒体意图与正面信源的选择
    1.4 小结:巴联社——“推进中巴友谊的领头兵”
2 相异与趋同——《黎明报》报道框架研究
    2.1 第一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两家媒体报道框架对比
        2.1.1 “独奏”与“交响”——信源来源的对比
        2.1.2 赞赏与隐忧——关注重点的异同
    2.2 《黎明报》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报道框架对比
        2.2.1 《黎明报》报道框架与官方声音趋于一致
        2.2.2 民间舆论的同向变化
3 由摇摆走向坚定——巴基斯坦主流媒体报道立场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缘政治影响
        3.1.1 印巴冲突——巴基斯坦严峻的外部环境
        3.1.2 中巴战略伙伴关系
    3.2 巴基斯坦发展的经济发展需要
        3.2.1 第一、二产业发展受限
        3.2.2 中巴经济走廊——对接巴基斯坦发展痛点
    3.3 国内外恐怖主义活动的困扰
        3.3.1 巴基斯坦与恐怖组织的密切关系
        3.3.2 联邦软弱的政权与民族分离主义的矛盾
    3.4 政权更迭——腐败的谢里夫政府的下台
4 他者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积极意义与阻碍因素
    4.1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4.1.1 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4.1.2 文明交流深化相互理解
    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阻碍因素
        4.2.1 沿线国家的复杂国情
        4.2.2 不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环球时报》中美贸易纠纷社评中的战争隐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国家的自我认知与民族主义
    2.2、隐喻
    2.3、意识形态霸权
    2.4、国际传播与国家的自我想象
3、研究案例与研究方法
4、《环球时报》社评中的”贸易战”
    4.1、作为关键隐喻的“贸易战”
    4.2、“贸易战”隐喻分析
    4.3、“贸易战”的空间与时间
5、战争隐喻背后的话语策略
    5.1、战士:国家的人格化
    5.2、敌人: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
    5.3、国际议题的市场化包装:商业化民族主义
6、战争隐喻中的国家意识形态
    6.1、国家的霸权男性气质建构
    6.2、排他性民族主义强化内部认同
7、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5)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径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二、新概念引入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一、材料选择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文化领导权理论下《环球时报》评论研究 ——以“单仁平”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四)研究创新及重难点
二、新时期舆论场的现状与问题
    (一)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
    (二)技术迭代的传播渠道
    (三)纷纭复杂的舆论场域
三、单仁平专栏评论内容分析
    (一)研究主旨
    (二)研究设计
    (三)样本分析
    (四)单仁平专栏结构性特征
四、单仁平专栏评论话语分析
    (一)研究回顾
    (二)文本分析:冲突社会、进步国家与复杂中国
    (三)话语实践:历史语料、文化隐喻与英雄符号
    (四)社会实践:爱国语境、抗议行为与未来愿景
    (五)单仁平专栏的话语特征
五、“单仁平”对其他新闻评论栏目的启示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二)务实的表达态度
    (三)坚实的民众关怀
    (四)提升情感表达技巧
    (五)塑造品牌专栏评论
六、结语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主流英文报涉藏报道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创新点
        1.1.4 三国与中国西藏的地缘关系和历史沿革
        1.1.4.1 印度与中国西藏
        1.1.4.2 尼泊尔与中国西藏
        1.1.4.3 巴基斯坦与中国西藏
    1.2 研究现状
        1.2.1 涉藏报道国内研究现状
        1.2.1.1 国际主流报纸涉藏报道研究
        1.2.1.2 中国涉藏报道的国际化表达
        1.2.2 涉藏报道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综述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1.1 研究问题
        1.3.1.2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2.1 内容分析法
        1.3.2.2 幻想主题分析法
        1.3.2.3 文献研究法
        1.3.2.4 深度访谈法
    1.4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4.1 泛喜马拉雅地区
        1.4.2 符号融合理论
        1.4.3 场域理论
        1.4.4 文化五维度理论
第二章 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报业发展概况
    2.1 印度报业与《印度时报》
        2.1.1 印度报业发展概况
        2.1.2 《印度时报》简介
    2.2 尼泊尔报业与《喜马拉雅时报》
        2.2.1 尼泊尔报业发展概况
        2.2.2 《喜马拉雅时报》简介
    2.3 巴基斯坦报业与《黎明报》
        2.3.1 巴基斯坦报业发展概况
        2.3.2 《黎明报》简介
第三章 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主流英文报涉藏报道分析
    3.1 样本抽取与设计
        3.1.1 样本选取
        3.1.2 类目建构
        3.1.3 信度检验
    3.2 样本内容分析
        3.2.1 数量分析
        3.2.2 议题分析
        3.2.2.1 三大报纸议题分析
        3.2.2.2 议题分布对比分析
        3.2.3 引用稿源分析
        3.2.3.1 三大报纸引用稿源分析
        3.2.3.2 稿源引用对比分析
        3.2.4 消息来源分析
        3.2.4.1 三大报纸消息来源分析
        3.2.4.2 消息来源采用对分析
        3.2.5 关键词分析
        3.2.5.1 三大报纸关键词分析
        3.2.5.2 关键使用对比分析
        3.2.6 图片和视频使用分析
        3.2.6.1 三大报纸图片和视频使用分析
        3.2.6.2 图片和视频使用对比分析
        3.2.7 态度分析
        3.2.7.1 三大报纸涉藏态度分析
        3.2.7.2 三大报纸议题态度分析
        3.2.7.3 三大报纸消息来源的态度分析
        3.2.7.4 消息来源与三大报纸涉藏报道态度的关联度验证
    3.3 样本幻想主题分析
        3.3.1 幻想主题分析
        3.3.1.1 《印度时报》幻想主题分析
        3.3.1.2 《喜马拉雅时报》幻想主题分析
        3.3.1.3 《黎明报》幻想主题分析
        3.3.2 语义视野分析
        3.3.2.1 《印度时报》语义视野分析
        3.3.2.2 《喜马拉雅时报》语义视野分析
        3.3.2.3 《黎明报》语义视野分析
    3.4 本章总结
        3.4.1 内容分析总结
        3.4.2 幻想类型总结
第四章 三国主流英文报涉藏报道呈现的问题及成因
    4.1 涉藏报道中符号的现实问题
        4.1.1 议题设置有明显的倾向性
        4.1.2 稿源引用上中国极度失声
        4.1.3 消息来源选择上合理性低
        4.1.4 新闻报道有强烈的情绪态度
        4.1.5 新闻报道有明显的政治性
    4.2 涉藏报道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政治资本的地缘差异
        4.2.1.1 政治形态上存在差异
        4.2.1.2 国际关系上存在竞争与合作
        4.2.2 文化资本的认同差异
        4.2.2.1 宗教信仰差异,受排外教义影响
        4.2.2.2 基于殖民历史,受西方文化影响
        4.2.3 经济资本的分配差异
        4.2.3.1 传媒经济资本存在实力差异
        4.2.3.2 市场化媒体同样追求经济效益
第五章 对提高我国涉藏传播策略的思考
    5.1 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5.1.1 受众需求体系的建构
        5.1.2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差异
        5.1.3 基于深度访谈的一线传播困境
        5.1.3.1 外媒对中国媒体的信任度低
        5.1.3.2 跨文化传播话语模式不适配
        5.1.3.3 人才匮乏带来的内容生产限制
        5.1.3.4 体制导向的管理机制难以调动传媒内生性动力
        5.1.3.5 媒介融合发展的滞后难以提升新闻宣传的效果
    5.2 对涉藏传播策略建议
        5.2.1 传者:统一涉藏立场与口径,完善人力资源配比
        5.2.1.1 观念上要讲政治顾大局
        5.2.1.2 内外宣传要统一口径,中央和地方媒体要打配合战
        5.2.1.3 完善人力资源配比,激发内生活力
        5.2.2 受众:基于受众层次需求的传播技巧
        5.2.2.1 生理需求:形成长期稳定的内容适配
        5.2.2.2 安全需求:规避信息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5.2.2.3 情感需求:从信仰上唤起情感归属
        5.2.2.4 尊重需求:回归真实感,不刻意打造完美香格里拉
        5.2.2.5 自我实现:话语放权,传播主体多元化
        5.2.3 内容:符合跨文化语言逻辑的内容呈现
        5.2.3.1 言说主体自主化
        5.2.3.2 叙述模式故事化
        5.2.3.3 内容呈现可视化
        5.2.4 渠道:打破传播壁垒,搭建多元表达平台
        5.2.4.1 丰富传播主体,拓展传播平台
        5.2.4.2 搭建国际传播协作,增强国际声援
        5.2.5 效果:对涉藏传播的未来展望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8)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框架理论
2.2 框架分析取向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抽样设计
    3.1.1 媒体选择
    3.1.2 “涉台社会新闻”概念界定
    3.1.3 样本时间范围
    3.1.4 研究方法
    3.1.5 样本选取
3.2 类目建构 4 内容分析与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4.1.1 涉台社会新闻数量
    4.1.2 新闻题材
    4.1.3 新闻来源
    4.1.4 新闻基调
    4.1.5 新闻形式
    4.1.6 评论数与转发量
4.2 受众效应相关性分析
    4.2.1 新闻题材的受众效应
    4.2.2 新闻来源的受众效应
    4.2.3 新闻基调的受众效应
    4.2.4 新闻形式的受众效应
    4.2.5 小结 5 新闻框架分析
5.1 框架模型设计
5.2 媒体倾向框架:犯罪、灾祸与猎奇
5.3 受众兴趣框架:冲突、误解与血缘
5.4 两种框架的异同特征 6 成因探析及对策讨论
6.1 环时官微涉台社会新闻框架成因探析
    6.1.1 “仇中”与“反台”:两种情绪的应对
    6.1.2 限制与依赖:陆媒赴台报道窘境
    6.1.3 “争议制造者”: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
6.2 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的权衡之思
6.3 对策讨论
    6.3.1 平衡报道涉台新闻,展现多元台湾社会
    6.3.2 划清政治新闻与社会新闻界限,保持理性
    6.3.3 提高驻台记者采编能力,营造两岸新闻交流氛围
    6.3.4 鼓励两岸良性沟通,尊重台湾社会现状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类目构建图表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互联网尺度”下的公共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公共事件的危险和机遇
    二、从媒介环境学出发观照公共事件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的学术追求
第一章 公共事件发生的互联网语境
    第一节 互联网创造了公共事件的符号环境
        一、互联网使参差多态成为可能
        二、互联网提供公共事件的发酵平台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矛盾是公共事件的动力
        一、弱势群体暴力
        二、弥漫的社会焦虑
第二章 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场裂变
    第一节 两个舆论场的对立导致公共事件升级
        一、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紧张关系
        二、公共事件中两个舆论场的价值追求
        三、两个舆论场在公共事件中的得失对比
    第二节 两个舆论场的分歧带来公共事件变数
        一、主流的“王者机器”与民间的“去中心化”
        二、互联网召唤公共事件中的多元话语
        三、公共事件中主流舆论场的“民间尝试”
第三章 媒介价值观影响公共事件进程
    第一节 互联网取向干预公共事件的叙事策略
        一、媒体价值观包孕对社会发展的憧憬
        二、媒体价值观决定公共事件的报道立场
    第二节 保守的媒介价值观激化公共事件中的舆情
        一、主流媒体的边缘化忧思
        二、主流媒体的开放性姿态
第四章 互联网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互联网重新定义意见领袖
        一、网友需要意见领袖校准认知
        二、制造数字鸿沟还是解构意见领袖
        三、意见领袖蜕变于新的媒介时代
    第二节 网络意见领袖助推公共事件
        一、传统媒体意见领袖的流失
        二、体制如何对待异议意见领袖
        三、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及论辩风度
第五章 互联网伦理召唤公共事件的协商解决范式
    第一节 冰释误区:以互联网思维应对公共事件
        一、走出媒介融合幻象
        二、拥抱媒介新生事物
    第二节 议事厅:公共事件的话语调和与焦虑纾解
        一、促成和解推动对话
        二、顺应尺度兼容环境
参考文献

(10)《环球时报》美国大选特朗普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环球时报》大选中特朗普报道分析
    第一节 《环球时报》大选中特朗普报道文本分析
        一、报道数量:特朗普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二、报道体裁:样式丰富,注重评论
        三、报道议题:选择性设置
        四、新闻图片:视觉形象有隐喻
        五、信息来源:多方引证
    第二节 《环球时报》大选中特朗普报道的特点
        一、社评的批评性明显
        二、版面新闻细分
        三、深度报道采用系列式和跟进式手法
        四、新闻报道兼顾严肃性与贴近性
第二章 《环球时报》大选报道中的特朗普形象
    第一节 《环球时报》特朗普形象的呈现
        一、“大嘴”和“狂人”:竞选前的媒介形象呈现
        二、“民粹代言人”:总统候选人提名后的媒介形象呈现
        三、“另类”总统:当选总统后的特朗普媒介形象转变
    第二节 《环球时报》特朗普形象呈现的原因
        一、特朗普报道追随外媒议程
        二、“大嘴”特朗普言论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
        三、特朗普形象塑造受意识形态驱使
        四、特朗普形象转变背后的舆论引导
第三章 《环球时报》特朗普报道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节 《环球时报》特朗普报道的问题
        一、特朗普报道存在倾向性
        二、官方“特朗普”形象与民间“川普”形象产生割裂
    第二节 《环球时报》特朗普报道的思考
        一、特朗普报道的官方话语要注重与民间话语沟通
        二、传统媒介的国际新闻议题报道局限性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的市场化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视野下的疫情报道特征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为例[D]. 常子青.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报道框架研究 ——以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为例[D]. 王思瑶. 辽宁大学, 2020(07)
  • [4]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环球时报》中美贸易纠纷社评中的战争隐喻分析[D]. 刘向宇. 浙江大学, 2019(01)
  • [5]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文化领导权理论下《环球时报》评论研究 ——以“单仁平”专栏为例[D]. 张璐璐.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主流英文报涉藏报道对比研究[D]. 刘丽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框架研究[D]. 王曾豪. 重庆大学, 2018(04)
  • [9]“互联网尺度”下的公共事件[D]. 王少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10]《环球时报》美国大选特朗普报道研究[D]. 张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市场化运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