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化与素质教育对策

大学生社会化与素质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及素质教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曦[1](2020)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主动习得或被动引导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获得政治情感认同及政治信仰,以此指导自己的政治行为,合理有效的参加政治实践活动。基于我国的国家体制与政治制度,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积极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不仅促进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合理合法,客观有效,对于推进主流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也具有影响作用,同时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体制也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向某地区几所综合类院校学生发行调查问卷,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主流积极,总体良好。在政治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的政策理论知识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但部分同学对于政策知识的储备还需提高,政治知识掌握不够系统与全面。在政治情感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关注时事政治的发生,可以与他人进行分析讨论,说明对政治事件有着一定的判断和看法,有着积极的政治热情,但部分大学生表现为政治情感淡漠,更习惯关注于民生、娱乐等社会生活。在政治信仰方面,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有着坚定的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但部分同学表现为政治信仰不坚定,并趋于一定的功利性或实用性。在政治行为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并会利用网络等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但也存在部分学生表示政治实践与自己无关,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弱等情况。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出发,结合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视角,研究和分析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并以此从社会,网络,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素质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可行性建议:一是构建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二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督,三是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四是建立高校的教育渠道,五是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霍娅妮[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大约有2800多万人,每年大约有700万毕业生融入社会,大学生以其庞大的群体数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特征,在社会成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政治文化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通过政治社会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相统一,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呈现出了新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索。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以此来说明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时,整理现有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情况良好,问题主要在于理论教育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也就是政治意识层面和政治参与实践层面。以延安大学为个案,对选取的1200名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延安大学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主要在于政治参与意识不足与政治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这两个方面。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认可度较高,但是具体实践操作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目标宏观、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整合,针对性不强、渠道缺乏创新、教育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效果不显着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渠道、主体及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对策: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拓展教育的实现渠道,提高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提高双方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必要性的认识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和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就需要高校克服时间的局限,不断深化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创新拓展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氛围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高旻[3](2020)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拥有8.54亿网民,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成为各类社交媒体的忠实用户,但是大学生正处于向合格政治人迈进的关键时期,社交媒体海量爆炸式的信息和参差不齐的信息质量,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选择社交媒体作为切入视角,将社交媒体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来确立理论基础,明确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关系,指出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场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影响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水平。然后面向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信息,同时通过开展访谈的方式了解相关内容,根据收集到的786份数据和访谈结果梳理出当前社交媒体中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的社交媒体类型较为广泛,常见的社交媒体都有所涉及,主要集中于微博、微信、QQ、B站、抖音和知乎,且依赖程度较高,主要是为了获取资讯、进行社会交往和娱乐消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四个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上。在政治认知上,社交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关注度,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政治信息的渠道,提高了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便捷性,但同时鱼龙混杂的社交媒体信息容易模糊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社交媒体的圈群性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知识的接受出现被动性,社交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容易使大学生政治认知出现片面性。在政治态度上,广泛传播的正确政治信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积极的政治态度,重大时间节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身政治使命,广泛深层的社交媒体信息互动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增强政治认同,但同时社交媒体的连通性与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态度冷漠,社交媒体不良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偏狭,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不利于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在政治情感上,社交媒体的个性化为大学生政治情感表达提供了丰富渠道,社交媒体的群体互动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政治情感,社交媒体信息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政治情感,但同时社交媒体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情感功利化,社交媒体信息过载容易降低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关注度,社交媒体信息茧房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情感极端化。在政治行为上,社交媒体使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丰富化,政治参与自觉主动化,政治行为形式多样化,但同时芜杂的社交媒体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情绪化,沉迷于社交媒体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现实社会的政治参与,社交媒体碎片化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行为方式受局限。针对调查结果和现状,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社交媒体环境和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能动性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对策:第一用好用活社交媒体,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即利用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用好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发挥社交媒体功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第二净化社交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空间,即加快国家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提升网络监管技术,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和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发挥网民监督作用;第三提高社交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能动性:即提高社交媒体信息选择能力、自觉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增强社交媒体信息批判能力、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交媒体信息利用能力、传播积极主流政治文化。

邵雪[4](2020)在《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社会急剧变迁的转型期。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入学的大学生,由于生理成熟提前和高学历化所带来的社会成熟延后,其社会性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自我中心化、不够自信、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社会性发展滞后导致大学生难以很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缺乏对社会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探析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基本研究思路,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详细调查了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社团参与及其社会性发展现状,实证分析了制约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完善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把握研究动态,确定研究方向。界定了社会性、社会性发展等概念,阐述了同辈群体理论、第二课堂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分析考察了安徽部分高校大学生社团参与及其社会性发展现状,并依据调查数据和重点对象访谈,总结了安徽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思想道德失范、政治态度冷漠、角色定位不明确、个性发展受阻等。第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和大学生社团参与情况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年级、政治面貌、是否参与理论学习类社团、是否参与学术科技类社团、是否参与公益服务类社团、是否参与素质拓展类社团、持续参与社团活动年限、参与社团活动的次数、与社团成员的交往频率十个变量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政治态度、角色适应、个性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根据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高校、社团自身、大学生个体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健[5](2020)在《贾府中的教化 ——社会学视角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及他的教化者》文中认为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和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过程。第二章是结合社会学理论,得出社会化研究的系统框架,并以贾府教化框架来探讨了此框架的适用性。第三章是具体分析贾府教化者及教化,聚焦于教化植根于环境、教化发生于群体、教化聚焦于社会性、教化显现于教行,以此四点搭建贾宝玉社会化和贾府教化之间的联系,并在第二章框架基础上对贾府教化者及教化作出社会学的解释,在章末梳理出“贾府教化图”。第四章具体分析贾宝玉何以不成材,以第三章为基础得出《红楼梦》中存在的教化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有三:教化内容“有教而无化”;在教化方式上要么陷入法的禁锢,要么陷入情的无力;也因此在教化结果上呈现出以教化对立人性。第五章、第六章则是在联系当下教育实际之上,去反思对当下教师的启发,这种启发有:教化者代表了“理”,受教化者身上具有“自然本性”,教化者要努力使“教化之理”得到显现,受教化者的自然本性要得到尊重和引导;教化之理也就是教化的两条主线,分别是:第一,以受教育者为核心,通过教化以实现受教育者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升华。第二,将个体纳入完整的社会结构中,实现人的完整社会定义;教化应该聚焦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实现“一个教化对象”,而不是以“一批教化对象”进行流水线式的处理。总之,社会化作为研究教化的工具有其适切性,这是本文从工具和方法得出教育学始终以对人的关注和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使命,说教育就是研究人如何成其为人的,没有任何疑问。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文学是人学,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可以发现文学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唯对人的考察既是教育研究始终不懈的努力,也是教育研究时常面临的挑战,因此以教育学视角对经典文学中人物进行研究分析,不仅可以捕捉到鲜活的人,还可以还原人成为其人的社会文化环境。有鉴于此,本论文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成长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大观园中少男少女的成长,其本质亦是贾府中“教化者及教化”的显现。而要研究教化,就要引进西方的社会化概念来做分析,因为社会化是西方研究教化的专有概念。这也意味着本文的研究要放置在社会学之下进行。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本文先从要素和运行机制出发分析了“社会化”的系统框架,并以此框架为模板建构起《红楼梦》中教化的系统,包含了以社会群体、社会价值规范、社会角色、社会能力为核心的要素,和以教化环境、教化过程、教化机制为核心的结构。再以这种结构去具体分析贾府的教化者、教化过程和影响,并在分析的结果之上联系当下的教育实际,得出对于当下教师和教化的相关启示。的思考;正确的“教化”的复兴有其必要性,这是本文结合历史和现实得出的思考。何以为人,何以为成人之道,这是本文回归教育和《红楼梦》的本质做出的思考。总之,社会学是本文研究教育的方法,《红楼梦》中的贾府是本文研究的聚焦点,何以为成人之道则是本文结论的中心。

柯蒙[6](2019)在《社会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障碍研究 ——基于上海市“阳光基地”的实证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这个传统弱势群体又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残疾人”和“就业”两方结合形成的社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阳光基地”为代表的残疾人托管机构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时出现了新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残疾人就业困难这一社会问题,同时利用访谈法、非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法获取相关资料。根据社会化理论的内涵及具体内容,本文从三个维度研究残疾人就业困难的社会化障碍,分别是残疾人职业技能掌握的社会化障碍、残疾人角色规范的社会化障碍和残疾人生活目标的社会化障碍。本文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掌握的社会化障碍背后是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未能充分结和社会现实和残疾人不同个体需要而发生的问题,角色规范方面的社会化障碍背后是残疾人习得性无助以及面对社会角色的转换难以适应的问题,生活目标的社会化障碍背后是他们福利依赖以及缺乏人生规划和追求的问题。在发现这些问题后,从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细化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设计,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专业化,以及重视残疾人就业精神动力培育的建议。残疾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障碍是在特定的时代下发生的残疾人心理素质的新变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弱势群体难以跟上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现代化”阵痛,也反应了新时期社会工作发展中成效问题。

余丹[7](2018)在《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历程、焦点与展望——基于1990—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文献分析法对1990—2016年中国知网(CNKI)中与大学生社会化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历程主要经历了潜在性发生、持续性发散、稳定性发展三个阶段;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透视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四个焦点,即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和外延、存在问题、类别、影响因素;已有的研究虽然已呈现出研究角度多元、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层次广泛的特点,但也存在研究视角较窄、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未来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可以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相互交叉融合,聚焦于当今时代的大框架。

李国庆[8](2017)在《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课后班”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以提高课业成绩、发展兴趣特长等为目的,以私人缴费的方式购买的正规学校教学以外的课程资源和参加的多种形式的补充性教育活动。我国的课后班性质的教育形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萌芽,至今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多项调查已经共同证明了我国70%以上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为孩子选择了至少一种门类或科目的课后班,是十分普遍的教育现象。这昭示了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校内校外教育成本与资源彼此冲击的矛盾都日渐突出,当前以“禁”为主的治理方式没有有效解决诸多矛盾,屡禁不止、久治不佳,多方主体之间身份尴尬、话语失衡,加之课后班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又不易被监督和把控,因而构建良性的中小学课后班治理机制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该研究按照“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聚焦——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之一整体思路,围绕我国中小学课后班这一问题领域,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将研究目标集中于解决四个主要任务:表征中小学课后班牵涉的多个角色群体的复杂困境;挖掘中小学课后班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其反映出的深层矛盾;反思教育责任分担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对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和协同发展的区域性建议。研究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首先,通过文献法对既往相关主题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调查法对以东北地区二三线城市为典型,兼顾我国其他地区和不同城市课后班现实状况进行摸底;第二,综合运用混合方法通过表征“课后班”问题的管理之难、家长之难、学生之难、教师之难、办班之难,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矛盾;第三,剥离矛盾产生的三大焦点:家庭、课后班、学校,分析讨论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生成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学校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两种判断,从理论上指出解难之策为疏堵有道、规范治理、协同发展;最后,提出“G-S-F-A”协作模式的理论构想,并据此结合笔者在C市的躬亲实践案例“蓓蕾计划”,给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初步经验。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课后班的存在和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家庭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表现,也是学校教育责任合作分担的合理途径,据此提出对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G-S-F-A”协作模式构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方面在于从政府职能部门的站位,综合考量多方矛盾主体的话语和利益,主张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架构家庭、社会力量办学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制定课后班的审批制度和相关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以政策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教师职后培训的帮扶,使学校与课后班在更多层面形成教育合力,发挥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是不仅提出了合理性的理论构想,更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在C市推行“蓓蕾计划”,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证明主张的正确性,呼吁正确看待家庭对课后班的合理需求,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选择观念,使教育管理部门站位于一个沟通协调的角色立场,围绕中小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共同诉求,促进课后班市场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为家庭教育解忧、为学校教育补充的重要文化力量。

赵留会[9](2017)在《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小学生过度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小学生的社会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小学生越来越像大人,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成人化的影子,出现了过度社会化的苗头,成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小学阶段的社会化发展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对以后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而开展研究。首先,在社会化的内容上针对小学生的生活技能、生活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等五个维度进行问卷编制,对小学生社会化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小学生存在过度社会化状况,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是否是独生子女、有无班干部经历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小学生在社会化状况上的确存在差异,虽然差异不显着。其次,结合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调查、访谈资料,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小学生过度社会化对小学生本人、社会和国家未来发展不利影响的看法,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小学生过度社会化这一现象。最后,结合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研究的视野,丰富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研究内容,而且从学校、家长、社会等不同方面提出有关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综述和研究设计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现状分析。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了解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状况,并进一步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第三部分为原因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依据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结合调查和访谈资料,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为进行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对策研究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影响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小学生过度社会化对小学生自身、社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呼吁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现象。第五部分为对策研究。针对导致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提出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会和同辈群体应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相应对策,希望多方共同努力,促进小学生社会化正常发展。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本研究的主要成绩,反思研究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陶文萍[10](2017)在《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现状分析及实效性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是指发挥高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依靠全社会的帮助,使大学生个体逐渐接受特定社会积极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规范并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行为,最终以优秀的道德品质参与到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我国自古以来重视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德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形势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以优秀的道德品质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客观来说,促进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要依靠高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主观来说,大学生德育社会化需要大学生自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三方面强化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社会化能力。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有其必要性,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还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现实要求,有助于调适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当前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流是弘扬主旋律,趋势是逐步生活化、现代化,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多样,总体现状是好的,积极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高校德育社会化理论不成熟、德育社会化目标过于空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大学生自身在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和道德实践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寻找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不够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也缺乏德育社会化的意识和实践。对此,要提高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实效性,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社会化体系,构建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合力机制,积极强化家庭德育社会化功能,鼓励企业和事业单位参与到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中,发挥传播媒介的正确引导作用,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德育社会化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并积极参与到社会中,用道德实践不断增强个人道德社会化。

二、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及素质教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及素质教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1.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1.2.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部分学生政治认知不够全面
        2.1.2 部分学生政治情感不够深厚
        2.1.3 部分学生政治信仰不够坚定
        2.1.4 部分学生政治行为趋于功利化
    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社会政治环境存在不良现象
        2.2.2 网络空间政治信息良莠不齐
        2.2.3 家庭教育对孩子政治引导的缺失
        2.2.4 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引导局限
        2.2.5 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有待提升
第三章 提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效性的对策
    3.1 优化社会政治环境
        3.1.1 坚定主流意识形态,促进政治认同
        3.1.2 持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3.1.3 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3.1.4 提升执政党的公信力
    3.2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督
        3.2.1 健全网络引导与监管体系
        3.2.2 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3.2.3 提高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
    3.3 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3.3.1 积极构建与主流政治文化相契合的家庭文化
        3.3.2 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3.3.3 家庭配合学校釆取措施
    3.4 校园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4.1 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教学理念
        3.4.2 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课程改革
        3.4.3 提升教师的主导性
        3.4.4 营造校风严谨、政治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3.5 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3.5.1 遵循大学生认知接受规律提高其对政治的关注度
        3.5.2 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政治活动的需求
        3.5.3 深入开展政治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附录 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调查
致谢

(2)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述
    (二)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必要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问卷调查
    (二)师生访谈
    (三)现状情况归纳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对策
    (一)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
    (二)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三)拓展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实现渠道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
    (五)提高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由来
        1.1.2 研究意义
    1.2 现有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综合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核心概念界定
    2.1 社交媒体概念界定
        2.1.1 社交媒体的概念
        2.1.2 社交媒体的特征
    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概念界定
        2.2.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2.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2.2.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2.3 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2.3.1 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场域
        2.3.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影响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水平
第3章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
    3.1 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3.1.1 被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3.1.2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基本情况
    3.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
        3.2.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积极影响
        3.2.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消极影响
    3.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
        3.3.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积极影响
        3.3.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消极影响
    3.4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影响
        3.4.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积极影响
        3.4.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消极影响
    3.5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影响
        3.5.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积极影响
        3.5.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行为的消极影响
第4章 利用社交媒体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对策探讨
    4.1 用好用活社交媒体,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4.1.1 利用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
        4.1.2 用好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4.1.3 发挥社交媒体功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
    4.2 净化社交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空间
        4.2.1 加快国家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4.2.2 提升网络监管技术,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4.2.3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发挥网民监督作用
    4.3 提高社交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能动性
        4.3.1 提高社交媒体信息选择能力,自觉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
        4.3.2 增强社交媒体信息批判能力,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4.3.3 培养社交媒体信息利用能力,传播积极主流政治文化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研究
        三、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同辈群体理论
        二、第二课堂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社团参与及其社会性发展现状
    第一节 调查概况
        一、调查实施情况
        二、问卷设计
        三、样本基本情况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社团参与现状
        一、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数量
        二、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种类
        三、大学生参与社团的动机
        四、大学生社团参与度
        五、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收获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大学生的政治态度
        三、大学生的角色适应
        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变量、假设与模型建立
        一、变量的选取
        二、研究假设
        三、模型选择及建立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大学生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小结
第五章 加强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一、加强社团组织制度建设
        二、优化学生社团结构
        三、强化对社团活动的指导
    第二节 切实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
        一、健全学生社团内部管理制度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三、构建社团成员交流协商机制
    第三节 大学生要积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主动参与社团活动
        三、积极培养社会化意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的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5)贾府中的教化 ——社会学视角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及他的教化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化”对于人的重要性
        (二)教师之于“社会化”的必要性
        (三)《红楼梦》中“教化”研究的典型性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一)社会化
        (二)教化
    三、文献综述
        (一)社会化研究概况
        (二)贾宝玉的社会化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化之研究工具:社会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一、社会化的要素分析
        (一)组织要素:社会群体
        (二)内容要素:社会价值规范
        (三)过程要素:角色和互动
        (四)评价要素:社会能力
        (五)社会化关键要素之间的关联
    二、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一)社会化的起点和终点
        (二)社会化的发生环境和影响机制
        (三)社会化的要素和系统
    三、社会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一)研究框架的具体形态
        (二)研究框架的适用性
第三章 围绕贾宝玉而运行的贾府教化系统
    一、《红楼梦》中贾府的教化者
        (一)贾府中的教化者构成及类型
        (二)贾府中教化者的特点
        (三)社会化框架下贾府中的教化者
    二、贾府教化系统的结构分析:以贾宝玉社会化为切入
        (一)教化植根于环境——贾宝玉社会化发生的环境
        (二)教化发生于“组织”——贾宝玉社会化发生的阵地
        (三)教化聚焦于社会性——贾宝玉社会化发生的过程
        (四)教化显现于“教行”——贾宝玉社会化的结果
    三、贾府教化系统的要素分析:以社会文化为根源
        (一)冲突的社会价值规范
        (二)矛盾的社会角色
        (三)不协调的社会能力
        (四)多元文化的博弈
        (五)贾宝玉性格和贾府教化图
第四章 贾宝玉何以不成材?贾府中存在的教化困境
    一、教化者影响内容的问题分析:有“教”而无“化”
    二、教化者影响方式的问题分析:法的禁锢,情的无力
    三、教化者影响结果的问题分析:教化对立人性
    四、教化困境:贾宝玉何以不成材?
第五章 何以成教化?《红楼梦》给予教化者的启发
    一、历史到现实:从理想教化到教化复兴
    二、宏观到微观:教化者应有的启发
        (一)教化者应信奉的三种价值
        (二)教化者应秉持的两条主线
    三、教化者应面对的一个对象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一、直接结论:贾府教化图
        (一)贾府教化图的诞生
        (二)贾府教化图中的博弈
        (三)贾府教化图的适用
    二、结论核心
        (一)工具和方法:社会化研究教化的合适性
        (二)历史和现实:教化复兴的必要性
        (三)何以为人,何以为成人之道?
    三、研究不足
        (一)研究顺序不足
        (二)研究用语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社会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障碍研究 ——基于上海市“阳光基地”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残疾人就业研究综述
        1.2.2 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
        1.2.3 外国文献概述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上海市“阳光基地”残疾人就业现状与情况介绍
    2.1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情况
        2.1.1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2.1.2 “阳光基地”发展情况介绍
    2.2 “阳光基地”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形成
        2.2.1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宏观背景
        2.2.2 “阳光基地”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微观情境
第3章 残疾人职业技能社会化过程障碍
    3.1 “阳光基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日常考察
        3.1.1 以简单手工劳动为主的技能培训
        3.1.2 以义卖和劳动委托为主的赚取渠道
    3.2 职业技能培训的双向脱节
        3.2.1 职业技能培训与规划清单的脱节
        3.2.2 职业技能培训与现实需要的脱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残疾人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过程障碍
    4.1 角色转变适应困境:新、旧社会关系的两重疏离
        4.1.1 互动的减少:新社会关系中的融入障碍
        4.1.2 弱化的圈子:旧同辈关系中的社交缺失
    4.2 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探寻:社会角色的不同需求
        4.2.1 角色转变:由被帮助人群转化为社会参与者的不良适应
        4.2.2 人生重要角色的消失:机构社工的情感依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残疾人生活目标的社会化过程障碍
    5.1 就业动力萎缩:不同的生活轨迹对残疾人的冲击
        5.1.1 机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对比分析
        5.1.2 福利依赖:残疾人就业动力的不断弱化
    5.2 社会化障碍:难以确立的生活目标
        5.2.1 生活目标缺失:残疾人难以就业的精神根源
        5.2.2 社会工作助残服务新转向:生活目标培育与残疾人职业规划发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与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解决
    6.1 残疾人职业技能的社会化障碍与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细化
    6.2 残疾人角色规范的社会化障碍与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专业化
    6.3 残疾人生活目标的社会化障碍与社会工作的精神培育功能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残疾人就业的社会化意义
        7.1.1 残疾人就业难是一个社会化障碍的问题
        7.1.2 “现代化”阵痛:一个城市弱势群体的剪影
        7.1.3 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弥合
    7.2 讨论与反思:社会工作助残模式的变革
        7.2.1 机构服务与残疾人自我发展的背道而驰
        7.2.2 一个批判:助残服务机构化成效之争与去机构化的服务趋势
    7.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7)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历程、焦点与展望——基于1990—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历程
    1.1990—1999年:研究的潜在性发生
    2.2000—2006年:研究的持续性发散
    3.2007—2016年:研究的稳定性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焦点
    1. 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与外延
    2. 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3. 大学生社会化的类别
    4. 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1. 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局限
    2. 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展望

(8)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访谈笔录符号说明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 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日渐突出
        (二) 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突出
        (三) 学校教学“减负”与知识爆炸式增长之间矛盾激化
        (四) 一个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者、管理者、参与者的多视角聚焦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课后班”
        (二) 教育责任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the socializ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四) 良好的文化意愿(Bonne volonté culturelle)
        (五) 协同分担(Synergistic-sharing)
    三、理论基础
        (一) 再保障观念机制
        (二) 协同治理理论
    四、文献综述
        (一) 关于“课后班”的研究
        (二) 关于“家庭教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课后班”问题的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大课后班主体角色困境深描
    一、家长之难:良好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误识
        (一) 家庭教育责任的“不能承受之重”
        (二) 多重社会角色与能力有限性的矛盾
        (三) 既无奈又自愿的“必需消费”
    二、教师之难:生存与发展的围城
        (一) “课后班”与学校教育的冲突与紧张
        (二) 教师的认同与排斥
        (三) 在信仰与现实之间
    三、学生之难:无处安放的身与心
        (一) “课后班”托管我们什么?
        (二) “放学之后”与“下班之前”我们去哪儿?
        (三) 如果不被托管会怎样?
第二章 缝隙之存与迷茫之治
    一、办班之难:消费时代的文化操守
        (一) 政策规约与扶持
        (二) “跑关系”与“招学生”
        (三) 口碑建立与社会认可度
    二、管理之难:乱相之中如何行动
        (一) 学校管理工作的情理两难处境
        (二) 教育行政部门存在政策空白点
        (三) 管理政策与利益链条的矛盾冲突
第三章 必要性之思: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一、何为“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一) 一个拟人化的概念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之内涵
    二、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际遇
        (二) 从“独生子女”到“开放二胎”政策的转变
        (三) 家庭经济结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
    三、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的理性审视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是家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 家庭教育作为传统训育和德育职能的守卫
        (三) 以法制化保证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第四章 合理性之思: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
    一、以往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责任分配缺乏整体规划
        (二) 学校单方主导,整体动力不足
        (三) 合作的阶段性强,连续性差
        (四) 互不理解,沟通不畅
    二、打破原有三方合作障碍
        (一) 学校的角色应为引领而非主持
        (二) 家长立场应当明确而非动荡
        (三) 课后班应当积极合作而非各自为战
    三、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一) 构建协同合作心理基础:培育社会认同
        (二) 搭建协同合作沟通平台:开设“家长中心”
        (三) 培育协同合作多元主体:政府发挥核心作用
第五章 协同发展下的规范治理:“G-S-F-A”解难模式
    一、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迫切需求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使课后班成为家长教育行动的必然选择
        (二) 政府和学校应为家庭提供导向且与课后班的教育形成合力
        (三) 学校“减负”的“增效”目的需多方资源整合与协作来达成
    二、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改革的思路与关键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 处理好制度逻辑冲突是关键
    三、分类治理、协同共享策略的构建
        (一) “帮助-服务型”课后班——监管政策
        (二) “爱好-特长型”课后班——扶持政策
        (三) “强化——补习型”课后班——规范政策
        (四) “升学——竞赛型”课后班——限制政策
        (五) 协同共享——“G-S-F-A”协作模式的设想
    四、C市“蓓蕾计划”:“G-S-F-A”模式的实践范例
        (一) “蓓蕾计划”的初衷与内涵
        (二) “蓓蕾计划”的筹备与实施
        (三) “蓓蕾计划”的落实与反思
结语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9)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小学生过度社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典型案例引发的思考
        (二) 早期社会化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之启示
        (三) 丰富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研究的需要
        (四) 个人的学术兴趣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社会化
        (二) 过度社会化
        (三)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
    四、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角色理论
        (二) 参照群体理论
        (三) 社会学习理论
    六、研究的设计
        (一)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假设
        (三) 小学生社会化问卷设计
第二章 小学生社会化现状及调查结果分析
    一、小学生社会化的整体状况
        (一) 小学生生活技能调查结果分析
        (二) 小学生生活目标调查结果分析
        (三) 小学生价值观念调查结果分析
        (四) 小学生行为规范调查结果分析
        (五) 小学生社会角色调查结果分析
    二、小学生社会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 小学生社会化的独立样本T检验
        (二) 小学生社会化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小学生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状况小结
第三章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一)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 小学生青春期的提前
    二、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 家庭环境的熏陶
        (二) 学校教育的盲区
        (三) 大众传媒的不足
        (四) 社会环境的影响
        (五) 同辈群体的示范
第四章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不利影响
    一、对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 形成不良的人格
        (二) 导致个性的缺失
        (三) 造成童年的消逝
        (四) 影响后续社会化的发展
    二、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 社会功利化的加剧
        (二) 社会不良风气的滋长
    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 不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二) 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 不利于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实现
第五章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应对策略
    一、学生个人身份的认同
        (一) 明晰角色定位,进行自我教育
        (二) 学习参照榜样,促进自我发展
    二、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
        (一)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 改变教养方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 监督孩子行为,培养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
        (四) 注意言行举止,注重家庭社会化的正面教育
        (五) 主动联系老师,保持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三、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
        (一)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二)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三) 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四) 创建积极班级文化,引导同辈群体发展
    四、大众传媒觉悟的提升
        (一) 树立“儿童本位”意识,制作专业的儿童节目
        (二) 主动承担媒介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三) 建立电视节目分级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 利用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环境,规定不同年龄段的上网权限
    五、社会良好环境的创建
        (一) 宣传社会积极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 缓解人们的生存压力,使社会竞争合理化
        (三) 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完善相应政策法规
    六、同辈群体间监督的加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现状分析及实效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概述
    一、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涵义
        (一) 大学生德育涵义
        (二) 德育社会化涵义
        (三)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涵义
    二、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
        (二) 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现实要求
        (三) 有助于调适大学生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
        (四) 有利于大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第二章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现状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良好态势
        (一)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主流是弘扬主旋律
        (二)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趋势是逐步生活化、现代化
        (三) 当前大学生德育社会化表现形式多样
    二、当前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德育社会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 大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
    三、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德育对德育社会化重视不足
        (二) 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参与力度不够
        (三) 大学生自身缺乏德育社会化意识和实践
第三章 提高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实效性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社会化体系
        (一) 不断完善高校德育社会化理论
        (二) 制定科学的德育社会化目标
        (三) 改进德育社会化方法
    二、构建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合力机制
        (一) 积极强化家庭德育社会化功能
        (二) 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大学生德育社会化
        (三) 发挥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正确引导
    三、大学生自身要加强个体道德社会化
        (一)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
        (二) 积极投入社会,加强道德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及素质教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晨曦.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2]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霍娅妮. 延安大学, 2020(10)
  • [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高旻.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4]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查[D]. 邵雪.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5]贾府中的教化 ——社会学视角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及他的教化者[D]. 刘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社会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障碍研究 ——基于上海市“阳光基地”的实证调查[D]. 柯蒙.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历程、焦点与展望——基于1990—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J]. 余丹. 纺织服装教育, 2018(03)
  • [8]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D]. 李国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9]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小学生过度社会化问题研究[D]. 赵留会.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10]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现状分析及实效性对策研究[D]. 陶文萍. 扬州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大学生社会化与素质教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