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红色学

论林语堂的红色学

一、论林语堂的红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馨[1](2020)在《《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的英文小说处女作Moment in Peking自1939年出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对《京华烟云》的评价伴随着时代主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Moment in Peking于1939年12月由美国约翰·黛公司出版,短短半年之内就行销五万册,位居当年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后被译为日、韩、西、葡等外语引发海外广泛好评。但中国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却不甚高,1940年6月,上海春秋出版社出版了由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京华烟云》,这是Moment in Peking的第一部中文全译本,也是“京华烟云”这个名字与中国读者的首次见面。然而这部书从出版伊始就受到了包括林语堂本人在内的纷至沓来的批评与质疑,虽然偶有褒奖,但总体上终未引起较大的波澜,形成了一种“外热内冷”的局面。1944年林语堂赴台湾之后,大陆对林语堂的研究几乎停滞,林语堂的名字被文学史有意识的忽略,即使偶有提及也被冠以“反动文人”的称号,他的作品也不再被刊行,《京华烟云》便被“冷藏”起来,但这部小说在海外及台港地区热议不断,甚至出现了新的译本流传至今,“外热”与“内冷”的对比更加强烈。改革开放后,林语堂研究逐渐由海外波及国内,走向学术界的话语中心,但当时的研究者只是较多谈及林语堂的思想,较少有人关注林语堂的小说创作,直到1987年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及1988年台湾电视剧《京华烟云》在海峡两岸的播出,这部小说才重新回到了人们(包括学者在内)的视野。90年代后,林语堂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京华烟云》作为林语堂小说处女作也被学者重视起来,不仅将其作为一部英文小说进行研究,还将其汉译本《京华烟云》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与其他中外文学经典进行比较研究。《京华烟云》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研究者是将《京华烟云》作为研究林语堂思想的辅助工具,还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对其汉译本进行剖析探索,还是将其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其他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它自身的独特性,都是紧密依附于林语堂声名和文学地位的逐渐提高而评论态度有所不同,后来甚至由于爱屋及乌的心态有意忽视作品中存在的缺点,批评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少。影视化改编作为《京华烟云》接受的重要一环,为促进了小说《京华烟云》在大众社会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1988年台湾版《京华烟云》以原着为基础进行了适合影视表达方式的增删,赢得了普通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双重肯定。2005年央视版《京华烟云》采用了取材式手法对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对原着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大规模腾挪删减,虽然这样的改编手法受到了艺术评论家的广泛批判,但这部电视剧以华丽的画面和精湛的表演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大大提高了张译本《京华烟云》的知名度。2015年云视版《新京华烟云》则完全抛开原着,进行了几乎是“重写”的改编,成了青春爱情剧、家庭伦理剧、爱国抗日剧的大杂烩,虽因明星的粉丝效应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但也被学者诟病最深。

裴杰[2](2020)在《梦渡扶桑 ——日译《红楼梦》元研究(1960-2019)》文中指出本文系日译《红楼梦》研究之元研究。红学研究跨学科、跨领域,学术文献数量不胜枚举,视角之多元,语言之丰富,为元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红楼梦》日译史年代久远,译本众多、日本红学研究地位举足轻重,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探索的可能。笔者从元研究维度出发,结合系统理论和历史学反思,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分中日学界对学术文献进行纵横向梳理,从信息统计、翻译策略、对比分析、国译本研究、书评研究等多维度对《红楼梦》日译研究进行综合考察,并介绍其主要研究成果,立足于此,追溯与还原学术研究活动的史实背景与主要现象,探究其发展脉络与规律特征,分析中日译学界研究的三大典型特征,究其原因开展反思性审视。通过现象与问题分析,展望未来:日本学界未来或将在译本的现代化和国别化研究、女性视角研究、诗歌指向的对比分析研究、接受与传播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新课题,中国学界的研究趋势则更多指向与翻译理论相结合、《红楼梦》汉日平行语料库的建立及相关研究阐发、跨学科研究、非主流译者和后期译者的介绍及其译本考究等方面。笔者坚信《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古典小说皇冠上的那颗明珠,其日语译本具有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尚待继续探索与挖掘,本文尤其是为日后深入研究以及翻译学元研究构建的前瞻性尝试。

孙彦庄[3](2020)在《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由早期移民传入新马,中国着名红学家的研究心得引发马华作家在报章或杂志上发表意见。方修是最早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经典之作资料研究和评论的马华学者。1998年出版的《重楼小诗》中共收录了9首有关红楼梦的诗作。其中,除借花抒情,论述其对《红楼梦》的情思,还有他读《红楼梦》后的心得,结合诗的感性与学术批判的理性来评红学,所评的范围涉及了一些红学备具争议的课题。通过对其文学审美特征的分析,揭示他创作的内在奥秘,及其创作心理及作品成因等。方修的红楼诗篇创作反映了《红楼梦》在马新传播的影响。

邱华栋[4](2020)在《《红楼梦》的翻译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记我大概11岁的时候就读过《红楼梦》,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排印版。当时我可能是年龄太小的原因,没怎么看懂这部书。就记得里面有很多男男女女,整天说来笑去的,一群人在一个大宅子里生活着,说话、吃饭、怄气、小心眼什么的。最后,那个人人拿他当宝贝的贾宝玉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竟然离家出走当了和尚,实在是不明就里。但我的老师和父母都一口咬定,说这是一本名着,跟《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齐名,是四大名着之一,必须要看,而且看了还要说好。所以,我虽然没有怎么看懂,

管恩森[5](2019)在《互文性视域下的“红楼”文学记忆与世界性书写——以林语堂《京华烟云》为例》文中指出互文性是以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突破,尤为关注文本之间的指涉、吸纳、转换与发展,将文学创作视为一个不断编织前文本的动态过程,进而揭示文本间的意义生成关系。《京华烟云》是林语堂通过仿写《红楼梦》而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两部作品存在着明晰、明确的互文性。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从过程中的主体、文本互文、文学记忆等多个层面,探究林语堂《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的吸纳、转换与意义生成,揭示"红楼"文学记忆以及世界性书写的价值。

高淮生[6](2019)在《俞平伯的红学志业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俞平伯是近百年红学史上独具学术个性的红学大家,其海内外影响至今犹在。俞平伯真正建立了红学文学批评与考据兼容的新典范。这一"新典范"的学术史意义有待重新认识和评价。俞平伯的红学着述诸如《红楼梦辨》《红楼梦八十回校本》《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等均具有新红学的拓新意义,其学术史价值、文献学价值有待于重新认识和评价。

高淮生[7](2019)在《《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述略》文中指出《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是一部现代学案体红学学术史着述,其写作立意在于:不拘格套,另辟蹊径,换一种眼光看红学。《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的撰述兼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其一,红学史的考量;其二,地域红学的考量;其三,学人为学过程和为学业绩的考量。三者兼顾,则庶几近乎真貌。《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不仅为现代学术寻找真实而鲜活的为学传统,而且其服务于红学学科重建的学术目的也十分鲜明。

谢依伦(CHIA JEE LUEN)[8](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郑甜甜[9](2018)在《“旧”梦再现,经典“新”编 ——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跨媒介重写》文中研究表明《京华烟云》(原名《Moment in Peking》,又译《瞬息京华》)是林语堂先生旅居法、美期间以英文写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展现了“浮生若梦”的人生主题。该作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重写”是荷兰理论家杜威·佛克马提出的一种普遍存在于文学活动中的理论现象,包括了作品翻译、影视改编以及同人衍生等。跨媒介重写则指在跨越或融合了两种及其以上媒介的基础上依据“前文本”所进行的再创作。改革开放以来,在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京华烟云》历经了两次跨媒介的重写活动——“电视改编”与“同人创作”,完成了从文学走向银幕、再从电视剧重新回归网络文学的历程,这样的重写现象极具研究价值。本论文以杜威·佛克马的“重写”理论为指导,以流通最广的张振玉版《京华烟云》中译本为比较研究的“前文本”对象,综合了传播学、影视学、社会学以及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将研究重心放置在了重写的背景、方式、特点以及效应的探讨上,对《京华烟云》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跨媒介重写现象进行了分析,以期探寻《京华烟云》跨媒介重写的原因及其规律,并希冀在此基础上能总结出经典文学名着的重写策略。在结构上,本文采用了纵向深入的分析方式,将内容分为了五章。第一章,从重写的背景切入,在对《京华烟云》跨媒介的重写行为进行梳理的同时,进一步探寻了重写热背后的原因,深入分析了《京华烟云》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具备的重写因素。第二章与第三章,则均从实例分析入手,探讨了《京华烟云》电视剧改编与同人文创作的不同重写方式。第四章,在综合了前三章的前提下,尝试对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形式间的跨媒介重写所具有的独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基于前四章的基础,本文的第五章将对其重写活动所带来的正、负效应进行客观的分析,希冀为其他经典名着的重写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张丹丹[10](2018)在《英语世界《红楼梦》经典化历程扫描》文中指出《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长达两百年。当回溯《红楼梦》在英语世界传播的重要历史时期和重要历史事件时,发现其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历程出现了三个重要时期,即19世纪作为汉语学习的经典,20世纪70年代之前作为异域古典爱情故事的经典,20世纪70—80年代才真正开启其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在每个重要历史阶段,均出现了重要的人物和事物助推其经典化历程。希望《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经典化的历史,能够对当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国文化自信在海外的树立有所借鉴。

二、论林语堂的红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林语堂的红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学史中的林语堂及其着述
        1.别具一格的散文作家——林语堂形象的最初定位
        2.反动的“帮闲文人”——政治标准下的特殊形象
        3.林语堂散文家身份的重新确认
        4.贯通中西的文化学者——林语堂21世纪的新形象
第1章 外热内冷——Moment in Peking的初期接受状态
    1.1 洛阳纸贵:Moment in Peking的海外发行与传播
    1.2 差强人意的汉译本:《瞬息京华》与《京华烟云》
    1.3 外热内冷的加剧:新中国成立后《京华烟云》的传播
第2章 爱屋及乌——林语堂魅力下《京华烟云》的接受
    2.1 作为文化小说:林语堂研究中的《京华烟云》
    2.2 作为外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本研究
    2.3 作为现代文学经典:比较视野中的《京华烟云》
第3章 多重演绎——《京华烟云》的影视化改编
    3.1 回肠荡气的时代悲歌:台湾版的增删式改编
    3.2 繁华尽现的京俗长卷:央视版的取材式改编
    3.3 不伦不类的情感闹剧:云视版的重写式改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梦渡扶桑 ——日译《红楼梦》元研究(1960-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要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日译《红楼梦》元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内日译《红楼梦》元研究:初探一二
        二 日本日译《红楼梦》元研究:尚未展开
        三 国内《红楼梦》其他相关元研究:史学与语言学视角
    第二节 元研究文献综述
        一 翻译元研究文献综述
        二 元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元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论
    第一节 元研究——理性思辨之旅
    第二节 系统理论:动态整合
    第三节 历史学反思:溯源与求实并举
第三章 日译《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日本学界的日译《红楼梦》研究(1960-2019)
        一 信息统计视角
        二 对比分析视角
        三 国译本研究视角
        四 书评视角
    第二节 中国学界的日译《红楼梦》研究(1979-2019)
        一 信息传递视角
        二 语言学视角
        三 翻译策略视角
        四 译者介绍视角
        五 底本研究视角
第四章 元研究视角下的中日学界研究分析
    第一节 日本学界日译《红楼梦》研究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学界日译《红楼梦》研究的特征
    第三节 中日研究的典型特征分析
        一 伊藤漱平:红梦楼主
        二 国译本:疑点重重
        三 日本学界:论而无学
    第四节 从元研究视角看日译《红楼梦》研究
第五章 日译《红楼梦》研究展望
    第一节 日本学界的日译《红楼梦》研究趋势
    第二节 中国学界的日译《红楼梦》研究趋势
结语:日译《红楼梦》元研究的嬗变与价值
参考文献

(3)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楼之思
二、红学书后
结语

(4)《红楼梦》的翻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前记
一、《红楼梦》的翻译传播
二、《红楼梦》的独特魅力
三、《红楼梦》的翻译难度
四、《红楼梦》的对外文化交流意义
五《红楼梦》主要外文译本概况
    1. 英文版《红楼梦》译本
        裘利译英文版《红楼梦》
        王际真译英文版《红楼梦》
        杨宪益、戴乃迭译英文版《红楼梦》
        霍克斯、闵福德译五卷本英文版《红楼梦》
        林语堂译英文本《红楼梦》原稿本
    2、德文版《红楼梦》
    3、俄文版《红楼梦》
    4、西班牙文版《红楼梦》
    5、法文版《红楼梦》译本
    6、意大利文版《红楼梦》
    7、捷克文版《红楼梦》全译三卷本
    8、瑞典文版《红楼梦》120回全译精装五卷本
    9、日文版《红楼梦》译本
    1 0、越南文版《红楼梦》
    1 1、世界语版《红楼梦》全译三卷精装本
    1 2、马来语版《红楼梦》
    1 3、希伯来文版《红楼梦》

(6)俞平伯的红学志业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红楼梦辨》:红学新典范的建立
二、《红楼梦八十回校本》《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红学学科建构的基础文献
三、影响与启示:有力量的人批不倒经得起
结语

(7)《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8)《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旧”梦再现,经典“新”编 ——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跨媒介重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消费与网络文化:《京华烟云》跨媒介重写的背景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下的影视化特征
    第二节 网络文化下的同人元素
    小结
第二章 “从文学走向银幕”:《京华烟云》的重写形式之电视剧改编
    第一节 移植原着的时代悲歌:李英、任建青执导的台版《京华烟云》
    第二节 取材注释的纪念之作:张子恩执导的《京华烟云》
    第三节 近似架空的偶像闹剧:丁仰国、沈怡执导的《新京华烟云》
    小结
第三章 “从银幕回归文学”:《京华烟云》的重写形式之同人文创作
    第一节 基于电视剧《京华烟云》的同人文的重写手法
    第二节 基于电视剧《新京华烟云》的同人文的主要类型和创作特点
    小结
第四章 市场化与乌托邦式:《京华烟云》跨媒介重写的特点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下的“市场化”改编
    第二节 网络文化下的“乌托邦式”改写
    小结
第五章 “增殖”还是“消解”:重写《京华烟云》的二重效应
    第一节 积极效应
    第二节 消极效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英语世界《红楼梦》经典化历程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红楼梦》作为汉语学习的经典
三、《红楼梦》作为异域爱情故事的经典
    (一) 翟理斯及其《中国文学史》
    (二) 20—50年代中国风与胡适、林语堂及赛珍珠
    (三) 王际真及其两个英译本
    (四) 60—70年代的英语中国文学教材
四、余论:《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

四、论林语堂的红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D]. 张天馨. 吉林大学, 2020(08)
  • [2]梦渡扶桑 ——日译《红楼梦》元研究(1960-2019)[D]. 裴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J]. 孙彦庄. 红楼梦学刊, 2020(02)
  • [4]《红楼梦》的翻译本[J]. 邱华栋. 青年作家, 2020(02)
  • [5]互文性视域下的“红楼”文学记忆与世界性书写——以林语堂《京华烟云》为例[J]. 管恩森. 曹雪芹研究, 2019(04)
  • [6]俞平伯的红学志业述略[J]. 高淮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7]《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述略[J]. 高淮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8]《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9]“旧”梦再现,经典“新”编 ——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跨媒介重写[D]. 郑甜甜. 湖南大学, 2018(02)
  • [10]英语世界《红楼梦》经典化历程扫描[J]. 张丹丹. 红楼梦学刊, 2018(02)

标签:;  ;  ;  ;  ;  

论林语堂的红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