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效益调研报告

稻田综合种养效益调研报告

问:能让收益更高的水稻种植新模式,是怎样一种模式?
  1. 答:对于水稻来说,种植模式很多,但是一般情况是移栽和直播两种,那么无论对于移栽田还是直播田,基本都是空闲田和麦茬轮作直播、移栽,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耐芹敏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首明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要恢复双季稻生产。近些年来,一季稻面积增加不少,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季稻亩产为500 ~ 600公斤,比双季稻减产300 ~400公斤,这可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水稻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因为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技术要求严格,播种期、密度、除草、施肥以及农药使用、田间水分管理等,都影响到水稻产品的质量。
    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产的基础工作。它是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秧率高、苗齐、苗壮,保证有足够的秧苗适时栽插。栽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根据目标产量、品种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确定合理的用肥量。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施肥量可比常规品种减少。
    稻田连年种植,每年不但要从土壤中吸收走大量的N、P、K等微量元素,因此,仅靠无机肥料补充不能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必须实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在水稻秧苗进入返青期的时候要及时浇一次返青水,不过水分不宜过多,小水促进分蘖。要注意控制分蘖数量,防止无效分蘖过多,消耗过昌枝多营养,影响水稻的生长。为保证播种均匀度,可以采用定畦定量的办法,先稀后补,即先播80%的种子,再用20%的种子补缺补稀。
  2. 答:可以采用科学的前亮种植水稻方法,摒弃原来传统劣质的种植方法,这样液雹就能让种植者收益更高,也闹悔帆是一种创新的模式。
  3. 答:种植模式呈现出从单冲简纯“稻鱼共生”向稻、鱼、虾、蟹、贝、龟鳖、蛙等共生和轮作的多种模式发展的趋势,已逐步形成稻—蟹、稻—虾、稻—龟鳖、纤凳稻—鱼、稻—贝、稻—蛙及综合类等7大类24种典型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各地区因地制宜,进散竖裤一步本地化,区域特色明显。
  4. 答:“稻鱼共作”模式。猜神槐“稻虾连作”模式。“稻蟹共作”模式。蟹(虾、鳖)池种稻”模式。稻田综合种养增收效果好、潜力大技术模式逐步成熟。全国推广瞎桐面积较大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有稻鱼、稻虾、稻鳅、稻蟹、稻鳖共作或连作模式,在行业内出台了稻田养鱼、养虾等技术标准,辽宁、安徽等地制定了本省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或手册,推动了稻田综合种养的标准化。综合效益发挥显著。稻田综合种养的生态效益显著,对南方十省的稻田养鱼调查显示,亩均化肥使用量减少约15%,农药使用量减少约40%,同时通过田埂加高、加穗友固,开挖鱼沟,每亩稻田可以多蓄水200余立方米,起到抗旱保水、调节气候的作用。
问:稻田养鱼的现代养殖模式,稻田养鱼新技术
  1. 答:在我国稻田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水产科技工作者对传统稻田养鱼方式进行了多次的改进。特别是近年来提出,发展稻田养殖必须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我国的传统稻田养殖方式,正朝着现代稻田养殖业的方向发展。
    1.改善养鱼稻田工程设施。将传统的平板式稻田养鱼改革为宽沟式、沟凼式、垄沟式等稻田养鱼新方式,增加庆陆了稻田养殖水体,改善了水产品的生活条件。
    2.改鱼种单养为混养。混养的品种园地制宜进行选择,如草鱼、鲤、尼罗罗非鱼、鲢、鳙、鲫、革胡子鲶等。
    3.改常规品种为名特优水产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名特水产品发展迅猛。许多名特水产品也很适合稻田的养殖,如蟹、蛙、鳖、虾等,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殖的经济效益。
    4.提高鱼种的放养规格。以草、鲤鱼等常规鱼为例,改放鱼苗为放养夏花,改放3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种为放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5.改稀养为适当密养。根据土壤肥力和供饵量灵活调节。以草、鲤鱼等常规鱼为例,养成鱼每亩放l龄鱼种500尾,养鱼种每亩放养夏花1000尾,条件好的稻田还可适当增加。
    6.改迟放早捕为早放迟捕。沟凼式和垄沟式养鱼稻田均有永久性鱼幽,可提早到冬季放养,中、晚稻收割后灌深水继续养鱼,冬季种春花作物,可在种麦、油菜前半个月起捕。
    7.改不投饵为投饵施肥。
    8.改一次放养一次捕捞为轮誉棚顷捕轮放。经过技术改革,各地涌现出了和顷许多高产典型,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养殖亩产100千克、200千克鱼的农户相继出现。
问:云南秋收见闻:“稻+”模式助力生态增收,什么是“稻+”模式?
  1. 答:云南的田地一片金黄,群众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当然,除了水稻值得庆祝收获的喜悦外,和水稻一起养殖的鱼、鸭以及虾等丰收也值得庆祝,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云南这次探索的“稻+”模式,帮助生态增收,创造了很高的价值。那么,什么是“稻+”模式呢?
    其实“稻+”模式指的就是稻田养鱼模式,这波操作对于国家的经济、生态都有很大的效益,虽然备受人们推崇,但是各个地区的环境存在差异,实行起来也有很多问题。这样的操作在我国古代就出现过,在古百越时期,就有这样的生活方式,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充足,人们不得不转移生活区,甚至还为了保留这种生活习惯而开发了梯田稻作的,对后世影响巨大。
    而云南省这次推广的“稻+”模式就是提升当地水稻亩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上一段也说过,各地区的环境不同,所以“稻+”州知模式也存在细微的差异,比如“稻+”模式就是“稻+鸭+鱼”,而通海的“稻+”模式就是“稻+鱼+菜”……诸如此类的生产模冲兆式还有很多,都可以成为生态种养的模板。而这样的方式也能让当地的每块土地都发挥自己的价值,不仅种植了水稻,还能让鱼虾在其中自由生长,而旁边的玉米成了它们的食物,排泄物又能成为肥料,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生态链,轻松节省了化肥和农药。册判消
    当然,这样的模式除了能够大大改善外,还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对于农村人来说,也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可观的收入也能让村民们不断扩大养殖区,从而实现共同致富。
  2. 答:在云南省昭通市的红河县,有一种水稻的农户叫做云中村,该村自2013年起开始种植稻田,在不到5年时间里,实现了从“一亩两稻”到“一季一收”全程机械化生产。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过“稻+”模式,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农户将稻田充分利用起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水稻的品质。
    2018年8月24日,由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绿色稻米行动”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会议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态消费。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产业。围绕打造现代优质高效宽雹早农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政策措施、创新机制,加大对农产品种养投入、优化生态环境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发展品质的政策推动力度。同时也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结合模式示范。
    在云中村,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该村还通过“稻+模式”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农户增收和村慎雀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红河县的云中村,是红河县精准扶贫中较为典型的一个农村典型。从2013年开始种植稻田,到2018年已经有5年时间了。
    今年已经是第5年从事种粮。在前几年里,农民种植水稻几乎都是自己吃的一种方法就是“一亩两亩”种植模式。在这样的种植方式下导致种植稻田环境差、病虫害严重。而且种植出来的水稻品质很低,卖不上好价钱。由于种水稻没有收益,村民们也就没有钱投入了。所以说我们要想种植好水稻就必须要做好水稻全过程的管理和调整好土壤结构、水环境等因素,才能保证肆余水稻获得好的品质。云中村由于前期没有足够的投入来做好种养系统来让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化。
  3. 答:“稻+”产业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主要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利用物理防控
  4. 答:它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在这一过则粗哗程中不需要凳好施加化肥,也不需要喷农药,而且在水稻生长的孙行过程中,可以为虾、鱼提供料饵。
稻田综合种养效益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