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中的积极德育

高校德育中的积极德育

一、高校德育中的活动性德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0)在《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育叙事作为一种极富生活化和情感化的德育方法,因其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爱好听故事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小学德育重灌输和说教的弊端逐渐进入研究视野。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它通过叙述包含特定道德价值的事件传授道德观念,促进受教者品德的完善,同时也成为返回学生真实品德生活,解决我国德育弱效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小学德育叙事存在过于注重标准预设、内容空疏、主体单一及评价空泛的问题,这违背了德育叙事的初衷。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挥德育叙事的内在功能,提升德育叙事在小学阶段运用的实效,本研究以调查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当前小学德育叙事的真实情况,并以叙事法加以展现,在分析小学德育叙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有效建议,优化小学德育叙事的应用机制。基于此,论文主要设计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小学德育叙事的概述,包括对小学德育叙事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发现小学德育叙事独特的情境性、感染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的特点,以进步主义和叙事伦理学对个体价值的关注为基础,指出小学德育叙事在促成学生品德提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上的意义,这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是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调查。根据对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问卷的设计和访谈资料的分析,了解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一方面,德育叙事在小学中被广泛运用,且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德育叙事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小学德育叙事预设标准较难为学生内化、叙事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叙事主体由教师独占以及叙事评价单一空泛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第三章是对小学德育叙事存在问题的检视。根据对调查资料的整理,总结出小学德育叙事在叙事标准、内容、主体和评价四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叙事标准预设化,教师过分遵照叙事预设标准,忽视叙事中的道德生成;叙事内容空疏化,过于关注宏大叙事传递的普遍规则,忽视生活叙事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叙事主体单一化,教师本位的教育观僭越学生叙事权,忽视学生叙事话语表达的需要;叙事评价空泛化,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德育叙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第四章是小学德育叙事有效开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解决叙事标准预设化的问题,要重视叙事生成性经验,提高把握课堂生成的叙事能力;针对叙事内容空疏的问题,要充实叙事内容,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叙事内容,面向真实的生活事件挖掘德育素材;面对叙事主体单一的问题,要树立儿童本位叙事观,并融入多元叙事主体;针对叙事评价空泛化问题,教师要突出叙事评价的针对性,同时构建完善的德育叙事评价体系。研究通过对小学德育叙事在实践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小学德育叙事的改进提供可能的依据。

方海东[2](2019)在《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部分,在推进高校大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在高校思政中重点突出。人才培养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我党的教育方针指出,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德育作为目前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深化高校德育改革,使德育工作更加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就是每个高校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研究借鉴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的成功经验能更好促进“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德育内容和方式。美国的德育虽然形式隐蔽但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效果显着。其中,研究生德育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占用重要地位。所以本论文试图总结其基本经验和局限性,对于德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目的,研究价值,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从德育的概念开始阐述,对中美两国德育概念进行阐释,并对美国高校德育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在分析美国高校德育的相关教育理论之后,为行文的展开奠定更好的理论基础,并在美国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理论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从美国高校德育的内容进行展开。主要从美国高校德育的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对美国高校德育途径的分析。主要是从通识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校园文化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对高校的学生社团,宗教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第五章展开了对美国高校德育的评析和借鉴。

李聃[3](2018)在《关怀伦理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推进,功利主义价值观念逐渐侵入人心,个人主义倾向凸显。在这种倾向下,大学生的公共理性、社会同情心、社会责任意识、公共理想信念以及公共参与能力却弱化,这是公共精神匮乏的表现。公共精神是社会行为主体超越了自我意识的局限进入到公共生活领域中,主动地维护公共规范以及公共利益,并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事务的意识、观念等。从结构上来说它包涵了五个部分:“公共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共理性、社会同情心、公共理想信念以及公共参与能力。随着“熟人社会”的逐渐消失,社会成员从私人领域走向了公共领域,社会公共生活也随之发展起来。当今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精神,作为社会未来的引领者,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先锋性与榜样作用,其公共精神的状况将推动每一个社会成员公共精神的建构以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完善与发展,社会公共生活的发展呼唤高校学生公共精神的建构。然而目前的高校公共精神培养仍存在一些困境:“公共性”价值理念欠缺、高校公共生活匮乏、培养理念中理性与情感因素的失衡等。基于高校公共精神培养过于注重理性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关怀因素的现状,20世纪诺丁斯提出的关怀伦理为高校公共精神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关怀伦理强调关怀关系的建立,关怀关系的建立为主体提供了公共参与的现实体悟境遇即关怀体验,关怀体验中养成的关怀素养又将有益于学校共同体的建构。他者伦理作为关怀伦理的丰富与充盈,孕育于其中的他者意识是公共意识的责任之源,他者伦理中蕴含的“他者性”将让“公共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此,本文选择引入关怀伦理的理念,对高校公共精神培养理念进行新的定位,在正义与关怀理念融合并进的基础上,强调关怀情感的发展,重视公共生活中对关怀体验的反思与体悟,最终实现以关怀之心促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发展。具体策略包括营造关怀型的高校公共生活氛围,通过关怀型交往方式来渗透并强化公共性的情感体验,推动关怀共同体的建构,尊重学生话语权并深化情感性关怀因素的催化剂效用,发挥关怀伦理中的“公共性”价值,实现公共生活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通过系统化课程中公共理念的渗透促进大学生公共理性与关怀意识的发展;通过开展服务学习推进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让大学生在公共参与中体悟着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受着来自关怀共同体的情感回应与归属,同时,引导大学生从关怀的角度进行反思与体验,在服务体验中逐渐培养起自身的社会同情心以及公共意识。

陈洁[4](2018)在《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集知识传授、课堂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以其专业的理论背景、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以及对个体价值的重视,帮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德育成效的取得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导。本文引入SCL-90量表,以H大学本科生为样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前和课程结束时学生心理水平的变化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心理水平,尤其是对学生躯体化、焦虑、敌对和强迫症状方面,作用更加明显。学生健康的心理能为提高德育的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论文结合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并对H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管理层面重视不够,课程内容缺乏相互衔接,课堂互动形式有限,存在价值忽视以及缺乏自身文化基础的问题,需要采取对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整体协同观,为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了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有明确自身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其次,要加强机制建设,在组织层面与德育协同互构,师资队伍层面与德育教师双向共促,形成协同效应;最后,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并通过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形式和教学方式,将教材体系转化为灵活的教学体系,并借助互联网资源,突破传统课程的时空限制,实现课堂教育的延伸。

蒋娟[5](2017)在《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德育对此显得无能为力,这与高校德育缺少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密不可分。本文探讨将生命教育融于高校德育的必要性,分析现今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以求探寻高校德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徐娟[6](2015)在《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人是整体性生命存在,反映在道德领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共同构成了人的道德品质,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生成与发展都依赖于与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学校德育唯有基于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并实践知、情、意、行之间的复杂关联,才可能是有效的。特别是作为道德品质核心要素与灵魂的道德情感,它以其强大的激励功能充当着个体全部道德活动的枢纽,提供了道德品行的内在驱动力,理应得到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的真诚关切,并成为提高德育实效重要而有效的着力点。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驱使之下,我国的大学德育纵使秉持着崇高的目标与理想,面对现实的“催逼利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得不随波逐流,间或在健全人格、完善心灵和充实精神世界的教育正途上出现偏差。学校德育有意无意地滑向了唯理智主义的道路,而其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情感则大多被弃如敝履。于是,由于道德情感日趋迷失与匮乏导致的大学生道德冷漠事件不断滋长、此起彼伏,成为摆在大学德育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主观上并不愿意承认教育低效、失效、无效,然而,事实却广为人知,成为德育难以摆脱的魔咒。本文从理性角度展开理论辨析,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角,并从后工业代时代的特征、社会转型期的需求和大学德育困境这三个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了开展道德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为了真实鲜活地展现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及其教育实态,本文选取一所大学(以下简称S大学)进行了现象考察,从而管中窥豹,以佐证上述问题的真伪。实证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及其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面对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这种矛盾造成的尴尬困境,我们必须正面回应这样一些问题:造成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根源何在?大学德育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方面如何作为?教育过程中又该怎样处理好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综观历史与社会时代背景,结合具体的大学教育实践,尤其是摆在大众面前的德育现实,可以得出结论:重理智轻情感的历史文化传统、多元社会现实下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以及唯理智教育的盛行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外部根源。前两者使得人们重理轻情,忽视高尚的道德情感,而唯理智教育在教育观念与方式上的失误又促使人类加速远离道德,使道德在人类内心的地盘越来越小。为了使道德情感教育更有可控性与操作性,选择学校教育这一突破口不乏是一条相对有效的解题路径。在充分借鉴中外相关教育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外部根源,可以认定:大学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系统影响的外部力量,理应责无旁贷地充当培养提升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主导。故而,大学德育亟须开启一场“破冰之旅”,扭转以往的唯理智主义倾向,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师资、教育环境等方面多管齐下,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养成和提高提供有利有效的条件与支持,让他们的情感世界在无形中受到陶冶,充分享受情感体验带来的心灵悸动,进而促使他们形成丰富而崇高的道德情感。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情感的养成必须回归到个体自身,如此才能巩固教育成效,彰显人的主体性,使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强制变为自由。个体在任何时候都是道德情感教育的主体。所以,除了外部的学校教育,学生个体必须加强道德情感方面的自我教育。具体而言,这一自我教育的体系构架可以包括四个逻辑支点,即正确认识道德自我、不断增强道德智慧、养成道德反省习惯、投身并体验道德生活。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上环节进行道德情感方面的反思与修练,让丰富、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充盈自己的内心,并最终使道德情感的培养由被动养成变为主动和自由地追求!当然,强调道德情感并不是要消蚀或是完全抹杀道德理性,亦或是道德意志及道德行为的存在与意义,厚此薄彼不是科学辩证的态度。单就情与理这一对矛盾统一体而言,二者并非势不两立,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也不是截然对立。只有在德育过程中,做到道德认知(道德理性)、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优势互补、相融相通,以积极道德认知的提升为基础,以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为关键,以坚定道德意志的锻炼为重点,以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为旨归,才能满足个体的整体需要,使学生形成更加合理而富有人性的道德理性、积极稳定而持久的道德情感、坚强笃定而自由的道德信念意志,以及优良规范而自觉的道德行为。到那时,大学生方能由“单面人”变为“和谐人”;大学德育也方能走出困境,找到出路,重新焕发它应有的光芒与魅力!

景译卫[7](2012)在《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育师生之间出现了关系冷漠、对抗和功利化趋向,这直接地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产生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师生间存在的传统主客二元论。在近代哲学研究中,人们日益认识到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主、客体区分开来,但这一哲学基础体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则使师生双方只强调自身主体地位而使双方关系紧张,导致主体间性的丧失。因此,本文以胡塞尔、哈贝马斯、马克思的主体际思想为理论基础,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当今高校德育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新型的高校德育师生间主体际关系的具体途径。本文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通过高校师生德育交往的独立性、统一性和相关性三大维度,对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交往的关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德育师生交往关系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前言。主要包括问题的起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以及整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体际相关概念解析。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主体、主体际关系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出师生主体际关系的定义;第三部分,通过对目前高校中的德育师生关系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德育师生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强调了新时期构建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第五部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尝试着提出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建设途径。

胡红艳[8](2012)在《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研究 ——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德育的实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如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简单化、实施方法的落后化等问题。因此,要使高校德育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就必须与时俱进,在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如能否主动去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途径等,是高校德育工作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高校的德育途径是落实高校德育内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渠道。它要遵循高校德育原则,接受校内外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制约,并结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遵循教育规律与了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拓宽高校德育的途径,摒弃那些与大学生特点不适应、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做法,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推动高校德育的深化。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在大学校园里实地观察,较为客观的了解到当前高校采取的主要德育途径,旨在创新高校德育途径,对高校传统的德育途径赋予新内涵,并且对今后探究大学生德育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着这样的思想,笔者提出了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八种德育途径——开展生活化德育途径、挖掘隐性的高校德育途径、完善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有效利用网络德育途径、开发利用多种德育资源、认真对待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龙海霞,袁渊泉[9](2012)在《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新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以多种形式承担着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近年来高校频现的自杀、他杀等轻视生命的现象,既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暴露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疏漏,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展开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角。

苏艳[10](2011)在《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社会出现的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美国中小学开始兴起了声势浩大的“新品格教育运动”。美国新品格教育在传统品格教育的基础上吸取了各家各派德育理论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给世界性的学校德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围绕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进行品格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需。虽然美国和中国在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不同,对青少年德育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各具特色,但美国新品格教育在强调学校与家长、社区德育的配合,学生品格价值的践行及学校德育评估系统的构建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借鉴。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主要通过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理解,针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来探讨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对我国大学德育工作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概况:美国新品格教育产生的背景、以里克纳为代表的新品格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新品格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探讨了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了美国新品格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的独特之处和它产生的一些局限性;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产生的启示。

二、高校德育中的活动性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德育中的活动性德育(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德育叙事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叙事
        (二)德育叙事
        (三)小学德育叙事
    二、小学德育叙事的特点
        (一)情境性
        (三)感染性
        (三)探究性
        (四)生成性
    三、小学德育叙事的理论依据
        (一)进步主义教育
        (二)叙事伦理学
    四、小学德育叙事的价值
        (一)激发道德智慧,促进能力提升
        (二)营造民主对话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三)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增强德育效果
第二章 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调查
    一、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三)问卷的分析
        (四)问卷调查的结论
    二、访谈的开展与分析
        (一)选取访谈对象
        (二)进入现场与访谈的实施
        (三)叙事法对访谈问题的呈现
        (四)访谈小结
    三、调查小结
第三章 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问题的检视
    一、叙事标准的预设化
        (一)教师过分遵照叙事预设标准
        (二)教师忽视叙事中的道德生成
    二、叙事内容的空疏化
        (一)过分关注宏大叙事传递的普遍规则
        (二)忽视生活叙事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三、叙事主体的单一化
        (一)教师本位教育观僭越学生叙事权
        (二)忽视学生叙事话语表达的需要
    四、叙事评价的空泛化
        (一)叙事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
        (二)缺乏完善的德育叙事评价体系
第四章 小学德育叙事有效开展的建议
    一、打破预设标准,注重叙事动态生成
        (一)重视叙事生成性经验
        (二)提高把握叙事生成的能力
    二、充实叙事内容,面向真实道德事件
        (一)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叙事内容
        (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素材
    三、尊重学生叙事,丰富叙事主体
        (一)树立儿童本位叙事观
        (二)融入多元叙事主体
    四、增强评价针对性,构建全面的叙事评价体系
        (一)突出叙事评价的个体差异
        (二)完善德育叙事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2)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目的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目的
    1.2 研究的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综述
        1.3.2 研究综述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探析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德育概念的阐述
        2.1.2 “隐性德育”概念的阐释
    2.2 美国高校德育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探析
        2.2.1 美国高校德育的历史沿革
        2.2.2 美国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3 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内容剖析
    3.1 公民教育
        3.1.1 爱国主义教育
        3.1.2 法制教育
        3.1.3 社会公德教育
    3.2 价值观教育
        3.2.1 诚信教育
        3.2.2 个人主义教育
    3.3 心理健康教育
4 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的途径
    4.1 通识教育
    4.2 学生事务管理
        4.2.1 新生事务管理
        4.2.2 学生社团
    4.3 校园文化活动
        4.3.1 宗教活动
        4.3.2 大学体育活动
5 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的评析与借鉴
    5.1 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的评析
        5.1.1 渗透为主,灌输为辅,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5.1.2 形式多种多样,社会服务型强
        5.1.3 系统性不强,德育效果差异明显
        5.1.4 学校监管不足,自由过度
    5.2 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借鉴
        5.2.1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5.2.2 加强高校思政建设,显性隐性结合推进
        5.2.3 加强教师队伍对研究生德育培养的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关怀伦理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思路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公共精神:内涵与构成
    一、公共精神的溯源与内涵界定
        (一) 公共精神的历史溯源
        (二) 公共精神的内涵界定
    二、公共精神的构成分析
        (一) 核心价值理念:“公共性”
        (二) 重要内核:公共理性
        (三) 情感催化剂:社会同情心
        (四) 精髓所在:公共理想信念
        (五) 实践归宿:公共参与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匮乏与唤起
    一、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匮乏的表现
        (一) 个人功利性价值观与公共性价值理念失衡
        (二) 对公共生活缺乏理性认知及批判意识
        (三) 缺失情感关怀,社会同情心淡漠
        (四) 缺乏参与公民生活的意识与行动力
    二、唤起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意义
        (一) 社会公共生活的发展对公共精神的呼唤
        (二) 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价值所在
第四章 高校中公共精神培养的困境分析
    一、公共精神生成机制分析
        (一) 公共精神的生成机制
        (二) 影响公共精神生成的核心要素分析
    二、公共精神的培养困境分析
        (一) 高校德育“公共性”价值理念的欠缺
        (二) 高校公共生活中的困境
        (三) 理性化培养方式缺乏情感关怀
第五章 基于关怀伦理的公共精神培养
    一、关怀伦理及其对公共精神培养的价值
        (一) 何为关怀伦理
        (二) 关怀伦理之于公共精神培养的意义
    二、他者伦理对关怀伦理的丰富与充盈
        (一) 关怀伦理与他者伦理的相关性
        (二) 他者伦理之于公共精神培养的意义
    三、以关怀之心促公共精神发展
        (一) 强调正义与关怀理念的融合并进
        (二) 注重关怀情感的发展
        (三) 以他者意识为切入点推进关怀
        (四) 重视公共活动中的关怀体验
第六章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策略探索
    一、构建关怀型的高校公共生活
        (一) 营造校园公共生活的关怀氛围
        (二) 建构关怀型的公共交往、参与方式
        (三) 尊重大学生的公共话语权
    二、加强课程中公共理念的渗透与引导
        (一) 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对公共理性的引导
        (二) 通过相关课程加强关怀伦理的渗透
    三、开展服务学习,推进公共参与
        (一) 大力推广服务学习活动
        (二) 引导学生从关怀的角度形成体验和反思
结语 关怀型德育中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线与方法
        1、研究路线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
        2、德育的目标
        3、德育的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念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的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的差异性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的同一性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
    (四)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行为主义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
        4、积极心理学理论
三、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德育的促进
        1、认知层面的内化作用
        2、情感层面的感化作用
        3、意志品质的塑造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用的现状考察——以H大学为例
        1、研究方法
        2、H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作用的分析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情况
        1、课程开设情况
        2、师资队伍情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讲授水平不一
        2、授课内容有待优化
        3、课堂互动形式有限
        4、价值干预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反思
        1、管理角度:学校层面重视不够
        2、课程角度:课程科学性不足
        3、价值角度:育德理念需要强化
        4、课程发展角度:中国风格不够突出
五、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对策
    (一)课程特色鲜明化
        1、坚持以人为本
        2、蕴含价值指引
        3、凸显中国情怀
    (二)机制建设规范化
        1、组织机制建设系统化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三)内容体系科学化
        1、课程内容协调统一
        2、课堂内容同向同行
    (四)教学方式立体化
        1、互动形式多样化
        2、载体使用多维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教育及其内涵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必要性
    (一) 生命教育使高校德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本真
    (二) 生命教育使高校德育展现人文关怀
三、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一) 忽视学生的生命独特性
    (二) 德育内容缺少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三) 德育工作者缺少生命关爱
    (四) 学校文化氛围缺少生命气息
四、高校德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二) 德育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三) 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 加强人文关怀
    (四) 营造充满生命关怀的校园氛围

(6)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本质辨析: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论域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主体框架与方法运用
第一章 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主体性”理论
        二、“人的需要”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二节 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践基础
        一、后工业化时代呼唤情感救赎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对道德情感的迫切需求
        三、走出大学德育困境亟需道德情感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实证研究——以S大学为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调查工具与样本特征
        三、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
        四、实证研究的实施程序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归因
    第一节 情感与理智的较量: 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维度
        一、西方的道德理性主义倾向
        二、中国基于自然亲情之上的传统道德观
    第二节 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 基于社会现实的维度
        一、道德相对主义在我国的滋生蔓延
        二、道德相对主义的理论局限
        三、学校德育正当性的消解: 道德相对主义导致的两难困境
    第三节 唯理智教育的盛行: 基于学校教育的维度
        一、唯理智教育的成因
        二、唯理智教育的特点及其后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视域下的道德情感教育思想及理论
    第一节 中西视域下的道德情感教育思想
        一、中国传统道德情感教育思想
        二、西方道德情感教育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情感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道德情感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情感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探微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学校德育路径
        一、德育理念: 以“以人为本”为根本
        二、德育方法: 以实践性体验为依托
        三、德育师资: 以教师高尚的情感为关键
        四、德育环境: 以良好的校园氛围为载体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自我教育路径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
        二、自我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关系考量
        三、大学生道德情感自我教育的体系构架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深度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2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3 部分访谈资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1.4.1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1.4.2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扎根理论研究法
        1.5.3 调查研究法
第二章 主体际相关概念解析
    2.1 马克思的主体概念
        2.1.1 学者们关于主体的界定
        2.1.2 马克思关于主体的界定
        2.1.3 马克思关于主体的特征
    2.2 主体际关系
        2.2.1 主体际的界定
        2.2.2 师生主体际关系的界定
第三章 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矛盾及现状分析
    3.1 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矛盾现状
        3.1.1 高校德育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对抗并存
        3.1.2 高校德育师生情感的热情与冷漠并存
        3.1.3 高校德育师生交往的人本与功利并存
    3.2 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3.2.1 文化背景因素分析
        3.2.2 校园文化因素分析
        3.2.3 师生主体自身因素分析
第四章 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4.1 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构建的必要性
        4.1.1 实现德育的本质需要
        4.1.2 解决当前德育困境的路径选择
        4.1.3 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呼唤
    4.2 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2.1 平等性原则
        4.2.2 双向互助原则
        4.2.3 尊重原则
第五章 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建设途径
    5.1 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交往
    5.2 明确高校德育师生的责任
        5.2.1 增强高校德育教师的责任和人格魅力
        5.2.2 明确大学生的责任
    5.3 改进高校德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5.3.1 确立以培养四有公民为取向的高校德育目标
        5.3.2 德育内容要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5.3.3 改革高校德育教学方法
    5.4 搭建师生课外交流的平台
    5.5 改进高校的德育评价机制
        5.5.1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德育评价机制
        5.5.2 构建师生互动的高校德育评价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研究 ——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高校德育途径的相关研究
    (一)创新我国高校德育途径的理论支撑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 高校德育的特殊性
    (一)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二) 高校德育的特殊性
四、 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目的与方法
    (二) 内容与结果
    (三) 现阶段高校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四) 存在问题
    (五) 归因分析
五、 创新我国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相关思考
    (一) 创新高校德育途径的现实背景
    (二) 创新高校德育途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三) 创新的高校德育途径
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概况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一) 以里克纳为代表的美国新品格教育
        (二)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评价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 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
        (二) 注重德育方法的兼收并蓄
        (三) 注重德育力量的整合
        (四) 注重品格教育的践行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局限性
        (一) 新品格教育的概念尚不统一
        (二) 新品格教育带有一定的宗教性质
第三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一、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以专职德育教师为主,忽视其他教育力量
        (二) 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教育
        (三) 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轻道德实践
        (四) 缺少有效的评估体系
    二、我国高校德育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途径
        (一) 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二) 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
        (三) 应注重知、行统一
        (四) 探索积极有效的德育评估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校德育中的活动性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美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D]. 方海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关怀伦理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研究[D]. 李聃.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研究[D]. 陈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究[J]. 蒋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8)
  • [6]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D]. 徐娟. 云南大学, 2015(01)
  • [7]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主体际关系的构建研究[D]. 景译卫.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8]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研究 ——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 胡红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9]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新视角[J]. 龙海霞,袁渊泉. 教书育人, 2012(09)
  • [10]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 苏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高校德育中的积极德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