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商贸城建设

“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商贸城建设

一、“走出去”战略与国际性商贸名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19)在《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海港作为海上运输体系的枢纽,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港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与经贸合作的水平。青岛港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近年来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第四代港口转型。但是,与新加坡港、伦敦港、上海港等世界级港口相比,其港口贸易功能还不完善,港口贸易国际化程度还不够深入。因此,开展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港口贸易的发展背景和青岛港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简述了国内外对港口贸易和贸易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参考文献;其次,采用G-PEST分析法分析青岛港港口贸易的宏观环境,并得出从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技术五个维度来看,青岛港港口贸易的宏观环境都较为乐观的结论;再次,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青岛港港口贸易的微观环境,详细阐述SO、WO、ST、WT四种战略的内容,分析优缺点,指出青岛港发展港口贸易,应采取把握机遇、立足优势、弥补不足相结合的战略,即采取SO和WO战略相结合、辅以ST战略部分内容的战略方式;第四,制定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青岛港成功申创自由贸易港,进入国内港口第一梯队,港口贸易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绿色智慧的国际枢纽港,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最后,制定了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港口贸易宽度、优化港区布局提升港口贸易承载能力等六项战略实施举措和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争取航运政策创新突破等四项保障措施。

方芳[2](2019)在《南京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初以来,国际经济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货物贸易持续保持低水平增长,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贸易争端不断显现,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服务业逐步对外开放,服务贸易规模从小到大稳步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6575亿美元,排名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形成和发挥服务贸易的国际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已成为我国研究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南京是长三角特大城市,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随着服务经济的不断壮大及城市开放脚步的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已成为南京开放型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尽管南京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不尽合理。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和全新的开放环境下,南京服务贸易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研究所面临的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方向,确保南京服务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结合目前南京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国内及区域环境及自身条件,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南京发展服务贸易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采用贸易产业基础、贸易依存度、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南京、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区域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以确定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行业,并就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结论包括:宏观层面,需采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等措施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通过确立服务贸易战略地位,走特色贸易的发展路径;要夯实服务业基础,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微观层面,需按照“巩固优势领域、加快特色领域、挖掘潜力领域”的路径进一步调整南京服务贸易产业方向。此外,提出了促进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六条保障措施,一是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二是推动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三是加强引导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四是加快开拓国际市场;五是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六是推动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建设。上述研究结论希望能对南京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李霖[3](2019)在《成都城市外交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外交是一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的次国家行为体对外交往活动,是丰富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城市外交的开展对国家和地方而言都是双赢。随着中国与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增多,城市外交已成为近十年来在国内崛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因成都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都因形成时间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外交往早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和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相关文史研究表明成都在秦汉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成都在新时代的城市外交发展丝毫不落后于地理条件更优越的沿海城市。“一带一路”战略为成都城市国际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成都的城市外交也将大有作为。本文首先通过已有的研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外交”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城市外交”下一个合适的定义。因成都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呈现一览众山小的局面,笔者认为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笔者将广义的成都城市外交扩展到四川与国外友好省州对外交往。本文从优势和困境的角度对成都城市外交做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成都的城市外交发展要在制度、经济和文化方面加以优化。

李菲[4](2019)在《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经验与广州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州商贸业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为我国历代商业的都会城市,也是我国唯一长盛不衰的通商口岸,丝绸之路和中国第一会展“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均发源于此。2010年广州首次提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随后又规划至2020年基本建成市场开放、贸易极其便利化,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会展之都、采购中心、购物天堂、物流和航运中心等功能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是在当今城市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从“千年商都”跨越为“现代商都”的选择。总的来讲广州由国家中心城市转变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拥有诸多优势,但在当今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之下仍面临很多压力和危机,至提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已有九年的时间,那么在这九年里广州的发展成效如何,跟世界着名的国际贸易中心相比广州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以及接下来广州努力的方向点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国际贸易中心特征和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着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经验,总结出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从广州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备广州特色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发展道路。

王钰玲[5](2019)在《政府职能视角下N市J区招商引资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逐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下达招商指标、举办各类推介会等方式,在招商引资中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尝试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招商引资中的政府职能,试图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其中N市J区的政府职能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值得作为模板进行研究。在招商引资中J区政府职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0年代以前由街道负责招商,二是10年代以来取消了街道的经济职能,由新设立的四个功能园区负责招商,三是2016年以后在区商务局成立了招商中心负责统筹J区招商工作。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J区当前招商引资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行政命令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市场主体欠发达、多方因素影响招商效率、招商手段未与时俱进,原因是顶层设计尚不完善、市场培育不够充分、招商引资体制有待健全、缺乏专业化招商队伍。文章通过借鉴区位等条件与J区相似的杭州市江干区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体的招商模式,进一步分析J区存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待完善、国际化水平待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尚不凸显等不足,得出值得借鉴的改进经验。总结提出招商引资中J区优化政府职能的四条路径,一是做好总体规划和监督引导,突出品牌特色明确地区定位,规范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监督引导;二是完善投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通过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和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来实现;三是进一步探索招商引资体制改革,J区需要明确招商机构和职能定位,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四是建立专业的招商团队,应整合招商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改进招商手段,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多元化招商。本文以期通过对J区情况的深入剖析,为招商实际情况与J区相似的广大地区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提供方向。

陈楠[6](2018)在《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指出城市外交是当代外交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从最初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多元多形的城市国际交往,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进程中,受到全球市场网络、政策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叠加影响,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加入城市国际组织,参与跨国多边机制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举办国际活动,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交往等方式,中国城市的国际舞台与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丰富。城市外交成为了当代中国对外事务中的新现象,值得从理论上加以关注,丰富的城市外交实践也为理论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解“城市外交”的起点是涵盖官方和非官方外交(包含半官方)的“大外交”理念,城市外交的兴起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外交分层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外交转型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外交形态,城市外交概念在学界尚无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多元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方式手段,成为国家外交的延伸与拓展。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受到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无论作为经济单元、政治行为体还是全球社会网络的节点,全球化城市都已经嵌入了当代国际体系的各个维度与层面。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内外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外交的功能可以从国家、城市和全球三个层面来观察,不仅有助于国家外交力的提升,促进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基于对城市外交一般规律的学理分析,并通过案例观察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实践,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外交进行进一步理论探索,包括影响中国城市外交的内外因素,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背景。一系列递进式的开放战略,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各个领域对地方的分权成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内部推动力。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外交不仅符合城市外交的行为本质,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传统中央政府外交的服务,也包括在更宽泛领域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对外交往。第二,体现了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第三,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体现了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统筹。第四,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超大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城市功能等差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仅充满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还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以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意义在于发挥其在国家总体外交格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城市外交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及战略框架中分析,以回答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外交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思想层面,中国城市外交的基本原则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合作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相契合,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战略层面,从地方层面配合国别与地域外交,与大国城市、周边国家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从多元的维度拓宽领域外交,应对全球问题、创建领域规范、传播国家形象。机制层面,探索一个央地协同、部门统筹、政民互动的城市外交机制,使城市外交成为地方外事的升级版,从而提高城市外交的战略性,构建上下联动、立体化的国家总体外交格局。

王惠蓉[7](2018)在《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文中提出“海丝”文化产业特指与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资源相联系的地方性文化产业,该类型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资源,以地方的特殊性作为地方再生资产,更重视商业市场价值及精神生活价值的统一。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创业实践,如何使情感经验、文化传播与地方认同感形成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以此建构优质的“地方感”。论文拓展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相融合的理论视角,是对当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论回应,也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照角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把“地方感”建构视角引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研究,提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地方感”的建构作为核心目标,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性视角。主要创新之处还有:将情感经验、地方认同、文化传播三者相合的文化生产作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次将福建省以“海丝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建立特定文化产业类型研究的理论架构。论文先对福建“海丝”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塑;再整体上分析福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政策创新路径。在以上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三种类型化代表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理论架构和对策建议,即:①以建构“地方感”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②以文化传播观发展地方性文化产业;③以文化治理观创新地方文化产业政策;④使文化生产的内在冲突性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⑤用新媒介观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路径;⑥关注小众效应等六大内容。该研究的未来展望主要为:该问题在理论上应与国家形象、国家治理以及文化治理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加紧密地联系,从而拓深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道路。同时,可进一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与“地方感”建构的研究范式。

湖北省人民政府[8](2016)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鄂政发[2016]4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9月10日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是转换产业发展动能、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实现省委提出的"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目标,加快推动湖北

姚一民[9](2016)在《新加坡公共外交的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新加坡公共外交的范畴界定,新加坡的文化外交、媒体外交、教育外交、企业外交等角度对新加坡公共外交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对广州的启示。

王永昌[10](2014)在《向着创造世界奇迹而奋进》文中研究指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我国唯一在县级市实施的国家战略。这是对义乌过去改革发展实践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更艰巨的使命。 过去:创造了“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义乌人民创造了浙江奇迹、中国奇迹。义乌改革发展的经验很值得学习推广。 首先,要?

二、“走出去”战略与国际性商贸名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去”战略与国际性商贸名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1.1 战略概述
        2.1.2 企业国际化战略概述
        2.1.3 战略管理过程
        2.1.4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手段
    2.2 港口贸易相关理论概述
        2.2.1 港口经济
        2.2.2 港口贸易
    2.3 贸易国际化及相关战略概述
        2.3.1 贸易国际化战略理论
        2.3.2 贸易国际化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理论
第3章 青岛港港口贸易现状
    3.1 青岛港发展现状
        3.1.1 青岛港概况
        3.1.2 主要经济指标
    3.2 青岛港港口贸易现状
        3.2.1 主营业务概述
        3.2.2 主要港区港口贸易定位现状
        3.2.3 青岛港港口贸易数据
        3.2.4 港口贸易国际化程度不够
第4章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的环境分析
    4.1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的宏观环境分析(G-PEST分析)
        4.1.1 地理环境(G)
        4.1.2 政治法律环境(P)
        4.1.3 经济环境(E)
        4.1.4 社会环境(S)
        4.1.5 技术环境(T)
    4.2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的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S)
        4.2.2 劣势分析(W)
        4.2.3 机会分析(O)
        4.2.4 威胁分析(T)
第5章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制定
    5.1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制定原则
    5.2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预期目标
    5.3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选择
        5.3.1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选择的SWOT分析矩阵
        5.3.2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选择依据
        5.3.3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内容
第6章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6.1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港口贸易体系宽度
        6.1.1 深度开展“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合作研究
        6.1.2 提升港口陆海双向辐射能力
        6.1.3 协同产业链上企业抱团“走出去”
    6.2 优化港区布局,提升港口贸易承载能力
        6.2.1 壮大航运枢纽港功能
        6.2.2 做强国际邮轮港
        6.2.3 谋划接续性港口
    6.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港口贸易国际化基石
        6.3.1 高规格建设泊位、航道、锚地
        6.3.2 高水平打造智慧港口
        6.3.3 高质量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6.4 强化多维衔接,助力港口贸易国际化发展
        6.4.1 海向发力扩大中转箱量
        6.4.2 陆向发力加强腹地合作
        6.4.3 开拓进出口加工贸易市场
    6.5 提升与国内外港口合作水平,为港口贸易国际化注入生机
        6.5.1 推动与东亚港口间的协作
        6.5.2 扩大友好港口“朋友圈”
        6.5.3 与省内港口协作发展
        6.5.4 与省外港口加强合作
    6.6 集聚港口资源要素,激发港口贸易国际化新动能
        6.6.1 集聚金融资源
        6.6.2 集聚创新资源
        6.6.3 集聚人才资源
        6.6.4 集聚文化资源
    6.7 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的保障体系
        6.7.1 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6.7.2 争取航运政策创新突破
        6.7.3 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6.7.4 打造绿色安全港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京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文章的结构与逻辑安排
第二章 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1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2.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2.3 发达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经验启示
    2.4 南京服务贸易发展基本状况
        2.4.1 南京服务业发展情况
        2.4.2 南京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2.4.3 南京服务贸易发展主要特点
        2.4.4 南京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南京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3.1 南京服务贸易发展SWOT分析
        3.1.1 内部优势(Strength)分析
        3.1.2 内部劣势(Weakness)分析
        3.1.3 外部机会(Opportunity)分析
        3.1.4 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3.2 南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3.2.1 服务贸易产业基础比较
        3.2.2 服务贸易依存度比较
        3.2.3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3.2.4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3.2.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第四章 南京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
    4.1 总体发展战略
        4.1.1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
        4.1.2 确立服务贸易战略地位,走特色贸易发展路线
        4.1.3 不断夯实服务业基础,促进服务业双向开放
    4.2 产业发展战略
        4.2.1 巩固优势发展领域
        4.2.2 加快发展特色领域
        4.2.3 挖掘潜力发展领域
    4.3 促进南京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保障措施
        4.3.1 促进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
        4.3.2 推动服务贸易转型升级
        4.3.3 加强引导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
        4.3.4 加快开拓国际市场
        4.3.5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
        4.3.6 推动服务贸易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成都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概念、形式及作用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界定
        一、外交的含义
        二、城市外交的定义
    第二节 城市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参与城市国际组织
        二、结交国际友好城市
        三、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四、缔结国际合作协议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作用
        一、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缓冲国家间矛盾
第三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当代成都发展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雏形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二、蒙元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三、鸦片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市发展
        一、从西南腹地走向开放前哨
        二、成都的国际化战略
第四章 成都城市外交实践
    第一节 成都参与城市国际组织及城市论坛
        一、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
        二、加入C40城市
        三、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四、主办亚洲城市论坛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
    第二节 广结国际友好城市
        一、成都与首个国际友好城市蒙彼利埃城市外交研究
        二、配合中巴“全天候友谊”的成都与拉合尔城市外交
        三、中泰一家亲的成都-清迈府城市外交
        四、以软件产业为媒的成都与班加罗尔城市外交
    第三节 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一、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二、在海外举办文化周活动及文艺演出
        三、主办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
    第四节 缔结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二、教育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三、其他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第五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进程的优势与困境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独特
        二、外国领事馆和跨国公司集中入驻
        三、高校资源丰富
        四、国家战略的实施
        五、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成型
    第二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困境
        一、处于地震多发地带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略显不足
        四、重庆等周边中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
        五、人才吸引力依旧严峻
        六、媒体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第六章 优化成都城市外交的构想
    第一节 强化城市管理
        一、建立新型城市外交运行机制
        二、为吸引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节 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及其他西部省份的合作
    第三节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二、强化城市宣传
        三扩展人文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经验与广州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 国际贸易中心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相关理论
        2.1.1 国际贸易中心定义
        2.1.2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特征
        2.1.3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演变
        2.1.4 我国国际贸易中心的理想状态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经验
    3.1 全球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3.1.1 美国纽约
        3.1.2 英国伦敦
        3.1.3 日本东京
    3.2 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3.2.1 新加坡
        3.2.2 香港
    3.3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经验
第四章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基础
    4.1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历史基础
    4.2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现实条件
        4.2.1 发达的基础设施
        4.2.2 良好的商业氛围
        4.2.3 雄厚的产业基础
        4.2.4 优化的产业结构
        4.2.5 充足的人才储备
        4.2.6 区域协同发展
第五章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差距
    5.1 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5.2 商业国际化水平低
        5.2.1 引进来
        5.2.2 走出去
    5.3 产业融合度不高
    5.4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5.4.1 制造业竞争力较差
        5.4.2 生产服务业欠发展
        5.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优势
    5.5 创新能力不强
        5.5.1 缺乏创新龙头企业
        5.5.2 研发投入效益不高
        5.5.3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5.6 区域竞争格局不乐观
        5.6.1 湾区内部分工不明确
        5.6.2 重量级城市的同位竞争
        5.6.3 湾区内部体制机制存在障碍
    5.7 小结
第六章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议
    6.1 城市定位
    6.2 发展建议
        6.2.1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6.2.2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6.2.3 提升国际化水平
        6.2.4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6.2.5 强化区域分工合作
        6.2.6 建立独特的城市名片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政府职能视角下N市J区招商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论文的核心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一、论文概念界定
        (一) 招商引资基本概念
        (二) 政府职能相关概念
    二、基于政府职能理论的分析框架
        (一) 宏观调控职能
        (二) 微观规制职能
        (三) 公共服务职能
        (四) 市场培育职能
第二章 招商引资中N市J区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一、招商引资中J区政府职能概况
        (一) 政府参与招商引资的背景
        (二) 招商引资职能发展历程
    二、招商引资中J区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 行政命令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二) 市场主体欠发达
        (三) 招商效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四) 招商引资的手段未与时俱进
    三、招商引资中J区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顶端设计还需要完善
        (二) 市场培育尚不充分
        (三) 招商引资体制仍有待健全
        (四) 缺乏专业化招商队伍
第三章 国内典型区县的启示借鉴
    一、杭州市江干区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一) 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体的招商模式
        (二) 智能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 国际化的发展理念
    二、J区与之相比的短板与不足
        (一) 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 规模经济效应尚不凸显
    三、杭州市江干区的经验借鉴
        (一) 招商引资应重视顶层设计
        (二) 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 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人才引领作用
第四章 招商引资中J区优化政府职能的路径
    一、做好总体规划和监督引导
        (一) 突出特色明确定位
        (二) 规范优惠政策
        (三) 做好监督引导
    二、完善投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
        (一) 深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 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 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三、进一步探索招商引资体制改革
        (一) 明确招商机构和职能定位
        (二) 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三) 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
    四、建立专业的招商团队
        (一) 整合招商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二) 改进招商手段
        (三) 引入社会力量,多元化招商
结论
参考文献

(6)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四节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历史演变
        一、城市与人类文明
        二、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三、当代城市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研究视角:非传统外交范式与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理念
        一、外交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大外交”概念的形成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三、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
        四、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视角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辨析及基本属性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形式
        一、城市外交中的双边形式
        二、城市外交中的多边形式
        三、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影响城市外交要素的分析框架
        一、城市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几种理论解释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影响城市外交的施动性因素
        一、城市的全球连通性
        二、城市的国际角色
        三、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第三节 城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城市外交的结构性因素
        一、城市的国内资源
        二、城市的国际环境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动力机制
        一、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外交提出需求
        二、国家权力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
        三、城市外交的动力法则
    第五节 城市外交的功能实现
        一、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
        二、国家外交力的提升
        三、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中的城市外交:外国经验与中国城市案例
    第一节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集聚金融优势构建城市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 国际组织“总部城市”:国际资源利用及与多层行为体互动
    第三节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跻身全球城市网络
    第四节 上海:中国超大城市的对外交往
    第五节 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影响力
    第六节 扬州、义乌:特色城市的全球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与特点
    第一节 缔结友好城市:中外城市的双边交往
        一、中国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管理模式
        二、中国友好城市的国内外分布特点
        三、影响友好城市缔结的因素
    第二节 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多边机制
        一、加入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
        二、参与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第三节 拓展国际交往的舞台与渠道: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一、举办国际活动
        二、与国际组织交往
        三、与跨国公司交往
        四、与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交往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特点
        一、中国的城市外交具有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
        二、中国的城市外交体现了官方和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
        四、中国的城市外交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外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影响要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基础与现状
        二、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第二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国内制度与政策背景
        一、国家战略
        二、央地制度模式
    第三节 中国城市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中国城市与全球市场网络
        二、中国城市与全球政策网络
        三、中国城市与全球社会网络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还不够
        二、发展还不够平衡
        三、支撑城市外交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展望
    第一节 城市外交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契合
        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二、旨在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流
        三、体现“外交为民”的理念
        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
    第二节 城市外交与国家外交战略对接的路径选择
        一、从地方层面配合地域外交
        二、从多元的维度拓宽外交领域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城市外交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机制创新
        一、实现地方外事的外交化
        二、建立多层多元的城市外交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论文
    三、中文官方文件和网络媒体资料
    四、英文着作
    五、英文论文、报告及网络资料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范畴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
    第二节 产业演化之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理论
    第四节 地方品牌(Place Brand)理论
第二章 福建“海丝”文化资源之价值再塑
    第一节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与文化资本述论
    第二节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价值转塑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价值再塑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展
    第一节 海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启示
    第二节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
    第三节 研究启示
第四章 福建“海丝”传统产业转型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条件
    第三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困境与主要矛盾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第五章 福建“海丝”历史街区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建构
    第二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范式
    第三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第六章 福建“海丝”古城镇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空间生产”理论与古城镇文化产业
    第二节 古城镇的空间表征与“地方感”特征
    第三节 古城镇“地方感”建构的机制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地方感”形成的基础问卷
    附录二: 传统产业转型中“地方感”形成调查问卷
    附录三: 文化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四: 人物专访记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语

(9)新加坡公共外交的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加坡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
    (一)新加坡公共外交的范畴界定
    (二)新加坡的文化外交
        1. 新加坡文化外交的文化背景
        2. 新加坡文化外交的阶段性
        3. 新加坡文化外交的主要形式
        4. 新加坡文化外交的主要品牌
        5. 新加坡文化外交的成功经验
    (三)新加坡的媒体外交
    (四)新加坡的教育外交
    (五)新加坡的企业外交
        1. 会展外交
        2. 淡马锡控股集团
二、新加坡公共外交对广州的启示
    (一)广州城市公共外交应有其明确界定
    (二)城市公共外交要和城市发展战略相融合
    (三)城市公共外交要有城市品牌作为内涵
    (四)城市公共外交特别要解决定位问题
    (五)城市公共外交要有明确的空间拓展策略
    (六)城市公共外交要有各重点领域的创新举措
        1. 城市文化外交
        2. 城市教育和科技外交
        4. 城市企业外交
    (七)城市公共外交要建立高效和亲和力相协调的体制和机制

四、“走出去”战略与国际性商贸名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港港口贸易国际化战略研究[D]. 李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南京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研究[D]. 方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3]成都城市外交研究[D]. 李霖. 华侨大学, 2019(01)
  • [4]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经验与广州实践[D]. 李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政府职能视角下N市J区招商引资研究[D]. 王钰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陈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7]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D]. 王惠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8]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22)
  • [9]新加坡公共外交的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J]. 姚一民. 城市观察, 2016(04)
  • [10]向着创造世界奇迹而奋进[N]. 王永昌. 浙江日报, 2014

标签:;  ;  ;  ;  ;  

“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商贸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