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字注

魏晋南北朝文字注

一、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论文文献综述)

董刚[1](2021)在《重释南北朝文献的“素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朝文献中的"素族"问题历来研究已夥,然而迄无定论。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其语言因素与历史演变因素,认爲"素族"最初依托其在晋代新生的同义语"庶姓"、"庶族"衍生,始见於刘宋後期,字面含义当爲"无特殊性的姓族"。历宋、齐两朝,"素族"之严格义界均爲"非帝姓宗室的士族(含高门士族与次等士族)羣体或个人"。齐、梁之际,"素族"由於可以和寒人阶层相关的名类词相对,"素"字本身又有"素旧"义,遂逐渐産生指代"高门旧族"的第二语义。作爲同音歧义词,两种"素族"在梁、陈时期始终并存,但梁代已发生过用"素旧"语素类推前代"无特殊性"语素所导致的史料误读现象,其进一步加剧了今人对南朝不同时期含"素"类复合词的语义误判。同时,素族的两种语义经宋、齐、梁三朝络绎北传,在北朝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均有发现用例。至唐代,仍有两方墓志可见"素族"的"高门旧族"语义,但作爲"非帝姓宗室的士族羣体或个人"的语义可能在8世纪以前已经消亡。

邹广胜[2](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王健健[3](2021)在《曹摅、何劭诗歌研究》文中指出何劭(236~301),字敬祖,陈郡阳夏人,西晋大臣,出身陈郡何氏,太傅何曾次子,官至司徒。永宁元年去世,追赠司徒,諡号为康。曹摅(255~308),字颜远,谯国谯县人,西晋文臣,出身谯郡曹氏,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永嘉二年逝世。本文由上编(文学综论)、下编(曹摅、何劭年谱)与附录(曹摅、何劭诗文集注)组成。上编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是对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介绍。正文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进行考证,对二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勾勒;二是分析曹摅、何劭的诗歌美学以及锺嵘并称二人且认为“朗陵为最”的原因;三是对二者诗歌中都出现“河洛”的现象进行讨论。在家世与时代背景方面,曹摅出身谯郡曹氏,其时处於家族的没落期;何劭出身陈郡何氏,其时处於家族的兴盛期。而“贵族门阀”的盛行、占田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儒、玄交融的思想文化熏陶也使得出身不同二者同样具有分裂复杂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二者在“清靡”之下各有特色且形成差序。曹摅的四言诗在“清靡”之中存有真情,五言诗则清靡与“英篇”并存。何劭的四言诗在“肃穆庄严”的内容之中体现出自己个人的情感,五言诗则更有玄言意味。二者在风格同清之中亦存在差序,据锺嵘尚“直寻”与“滋味”的品评要求,则何劭的清隽之风与骨力更符合其审美追求。而曹摅、何劭乃至西晋一朝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河洛”入诗现象,可以溯源至先秦时期,二者诗中的“河洛”主要体现的都是赠别祖饯之情和游仙骋怀之绪,而洛水之所以会引发这类情感,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下编为曹摅、何劭年谱。主要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附录为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易佳妮[4](2020)在《《汉书》复音词研究》文中认为汉代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复音词发展的重要阶段。《汉书》以其成书年代确定且词汇面貌趋于一致,词汇量丰富,兼具书面语与口语等特点,成为反映汉代语言面貌和特点的重要语料。选取几个角度对《汉书》中复音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学术界提供1份研究《汉书》语言的参考,对汉代词汇乃至汉语史研究贡献1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建立汉语复音词研究理论和历时词汇学理论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还可为完善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本文共分为5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汉书》及其语料价值,并对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情况和《汉书》词汇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其次我们从理论和实用两方面论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在充分吸取前人专书词汇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最后确定以意义为中心,兼顾语法、修辞、频次等因素作为《汉书》复音词判定和切分的标准。第2章为《汉书》复音词的结构。采用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汉书》中的复音词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大类,对每1类复音词从语义构成和词性等方面进行静态描写。在对《汉书》中各类复音词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选取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论语》和《孟子》进行历时的动态比较,总结出《汉书》复音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第3章以《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双音词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发展演变的轨迹。首先从使用频次、词义和语法功能方面对《汉书》中常用双音词进行静态描写。其次大体描述构成常用双音词的先秦常用单音词使用情况,尽可能考定每个常用双音词常用义出现的最早时间。对于先秦时期出现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主要进行探源。将它们先秦两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对于两汉时期出现,或先秦时期出现,使用频次较低且用法单一,在两汉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将它们两汉魏晋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最后在静态描写与动态探源溯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的规律。第4章在对《汉书》复音词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以《汉语大词典》、《辞源》、《汉书辞典》等辞书所收词条为基础,并运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等多种检索方式对《汉书》以前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整理出其中的新词新义,在此基础上探究新词词义以及新义产生的途径,并揭示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第5章为全文结语,总结全文各部分研究所得结论,以及全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曹璐[5](2020)在《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基本价值取向。本文选取魏晋六朝的“清”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由于“清”在这一时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开启了后世尚“清”的审美新风尚,更是因为“清”紧密联结着魏晋六朝的玄学思想,是文人士大夫个体精神旨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爱好的综合表现,它体现着这一时期的时代风貌,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根本的思想诉求,是一种总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充分的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从内容到形式,从意境到风格,“清”构成了魏晋六朝审美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旨在突破学界对魏晋六朝尚“清”审美风格、审美现象的静态描述,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考察魏晋六朝生成尚“清”审美趣味最为根本的内在逻辑和心理根源。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尚“清”审美理想在微观和宏观上的发展脉络,并触摸到这种发展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意蕴、人文精神和思想诉求,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魏晋六朝“清”的审美内涵。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追溯尚“清”意识的思想渊源入手,以儒道两家思想原典为依据,分析、挖掘儒道思想中的尚“清”意识,如此一来,既可以揭示尚“清”审美理想生成的思想渊源与文化基础,也可以更加完整的展示魏晋六朝尚“清”审美现象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二章详细论述了“清”作为审美趣味在魏晋六朝得以确立,其中最为根本的思维逻辑、心理根源和文化精神,主要从人物品藻、玄学思维模式和清谈文化场域三个层面具体展开。概言之,“清”作为审美趣味,紧密联结着魏晋六朝的玄学思想,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根本的思想诉求,即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思考。再加上个人主体意识和非功利性审美意识的觉醒,“清”从“比德”思维模式的束缚下挣脱出来,由具有强烈价值判断性与排他性的道德概念,转变为文人士大夫个体精神旨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爱好的综合表现。这种转变最初是在人物品藻当中萌芽,后又经由玄学思潮的主流价值确证得以确立下来,成为对魏晋六朝艺文制作和人格精神影响甚广的一种审美趣味。而“清谈”则是玄学影响文艺创作最为直接的文化媒介,“清”的审美趣味性特征也正是在这一文化场域中最终形成并得以体现。第三章是本文主体部分。本章运用范畴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清峻”“清虚”“清省”“清丽”等几个主要的尚“清”审美范畴,这些范畴既可以表明具有稳定性的意义指向,即以“清”为美的基本价值追求,也表示着不同的美学涵义,形成了一个以“清”美为核心的系统的美学范畴群体。通过对这些范畴进行“史”的梳理研究,分析尚“清”审美理想在文学艺术领域内部的多种拓展形态及其审美内涵。一方面,可以从微观上厘清每种尚“清”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哲学思维模式和士人精神状态对尚“清”审美理想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从宏观上见出尚“清”审美理想在魏晋六朝的整体发展与变化,即大体上呈现出一种由重到轻、由实到虚的发展趋势。这固然与文人心态和社会环境的转变有关,但它更与哲学思潮的发展有关,与人们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理解有关。可以说,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对于“清”的崇尚和理解都是在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探讨中形成的。第四章扼要论述了唐宋元明清的尚“清”意识及其审美特征,从中见出尚“清”审美理想在后世的发展与流变。唐代之“清真”“清奇”,宋代之“平淡”“清空”,明清之际的“清雅”“清远”“清厚”等等,无一不是延续六朝尚“清”审美理想,又根据不同的时代精神,完成了“清”中之变。

张子钰[6](2020)在《谢灵运赠答诗研究》文中认为赠答诗作为一种互动性极强的诗歌类型,是诗人们沟通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其中掺杂着众多的情感体验,或告诫劝勉,或相思慰藉,或推举引荐。由于赠答诗的私密性及礼节性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诗人心中更为真实的思想、情绪和心态。本文便是通过对谢灵运赠答诗全方位的分析,以期更加深入地探讨谢灵运心中更为真实的心态。第一章主要论述谢灵运赠答诗的内容,包含宗族情感、离别相思、避祸心态和归隐之思四部分。作为情感交互的重要媒介,赠答诗不仅仅反映着诗人单独的思想情志,也在这一赠一答之间,使得诗人的情感交流与社会群体、文学传统发生了能动的联系与碰撞。谢灵运的赠答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于家族兄弟的赠答之作,家族情势、宗族荣宠这些外在因素,个人感怀、亲友之念这些内在情感相互照应、互动纠缠,使得“自我”与“宗族”不可分割。在谢灵运与亲友把酒言欢的悠哉生活告一段落、迎来离别之时,赠答诗正好承载了他对亲友的想念与忧愁,正好能够作为一种恰当的媒介来一抒自己离别相思的内心感受。而且在晋宋之际,社会政治混乱,政权更迭频仍,王权内部相互倾轧,导致对文士的迫害十分严重。弹劾、远放、诬陷、贬谪、罢免甚至处死等悲惨事件充斥于文士们的政治生涯之中,这一现象促使士人内心普遍具有隐逸之思。谢灵运的归隐之思正是在此种原因之下产生的。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谢灵运的内心中常常充斥着避祸情节,忧谗畏讥、战战兢兢是他官场生涯的生动写照。他身上所肩负的宗族使命让他无法忘却建功立业之心,而官场黑暗又使他踟蹰不前,因此,他既向往园林生活,又渴望高官厚禄。这种矛盾思想使得他进退两难,所以,在他的赠答诗中,充盈着内心无法宣泄的愁苦与悲伤。第二章主要论述谢灵运赠答诗的艺术特色。谢灵运的赠答诗有一个共性特点,即存在着情理与体物间的二元结构,诗文内容整齐,诗歌风格密丽,在体物的同时亦表现情理。其富丽的写作方式大变两晋时期赠答诗的虚美之风,在山水意象、诗歌用典、融注玄言禅理等方面,促进了晋宋赠答诗的发展。谢灵运赠答诗中对于山水景物的描写,丰富了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更丰富了南朝赠答诗的艺术表现手段,为赠答诗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谢灵运一改晋宋诗风,将诗歌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这除了他对于山水诗的开创以外,还在于他对于词语的精妙运用。谢诗造语精妙,风格秀韵,并且在其赠答诗中,用典与融注玄言禅理使其诗歌展现了更为精妙的转变,促进了文学的良性发展。第三章主要论述谢灵运赠答诗的影响,着重从纵向角度考察谢灵运赠答诗对文化风尚以及后世文坛的影响。东晋时期,儒家诗学传统被玄言诗所取代,诗歌发展被带入歧途。因此,当谢灵运面临玄言诗带来的困境时,他回望诗歌艺术传统,对诗歌主体进行自觉的思考。这促使谢灵运吸收当时文化上出现的各种新的因素,进一步拓展诗歌的表现领域,重新接续儒家诗学传统,使文学重新回归体物、达情、言志的主导地位。在刘宋时期,诗歌创作进入了新的发展纪元,这主要得益于谢灵运将山水因素融入赠答诗的创作之中,这种新变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的种种面相,也对后世文人的写作风格与思想转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世文坛的发展与进步,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的种种面相。谢灵运开启了一代新的诗歌风格,这在学术界是公认的。本文通过三章的篇幅,对谢灵运赠答诗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探讨谢灵运改造玄言诗、推动诗风嬗变的深层原因,把握谢灵运思想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系统研究谢灵运赠答诗对后世的影响。

池章菱[7](2020)在《《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国志》是前四史之一,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史书。《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和《吴志》二十卷。裴松之为《三国志》一书作注,增添了大量史实,收录了当时的语言材料。《三国志》及裴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语料价值,是研究魏晋时期语言的重要材料。论文以《三国志》及裴注中的俗语词为研究对象,整理俗语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词汇学的相关研究,对史书材料展开深层次的挖掘,为窥探中古时期俗语词的概貌提供一种可能。论文内容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三国志》及裴注的版本和研究现状,对《三国志》及裴注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展开论述。第二章的内容,首先介绍各家关于俗语词的定义,其次确定俗语词的判定方法,最后从前辈的研究成果中找出涉及到《三国志》及裴注的俗语词。第三章的内容,整理前人研究出的《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并且对一些词语进行补充,提供更多例证。同时,通过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新的俗语词。第四章的内容,从词汇学的角度对《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进行研究,分别从音节结构、词类考察和语义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共时方面的描写分析。第五章的内容,主要分析《三国志》及俗语词在历时方面的使用情况,包括承袭先秦两汉的情况、中古时期产生的新词和新义以及对近代汉语俗语词的影响。第六章的内容,在增加失收的词目、添补遗漏的义项和提供适当的例证这三个方面,探讨《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意义。

张燕[8](2020)在《《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收藏有中国历代石刻拓片近五千通,上至西汉,并延至民国,比较全面地反应了我国古代石刻的历史面貌。其中石刻造像记共计844通,参与造像的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涉及面广,材料十分丰富。相对於传世文献要经过文人的过滤与转述,石刻造像记一经刊刻,难以更改,真实性更强,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具有文字学、词汇学、文献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以下简称《京都拓本》)所藏造像记爲考察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与科学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展开造像记词语的专题深入研究,以期爲海外机构藏汉文石刻造像记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借鉴,爲汉语词汇学及汉语词汇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撑,同时亦爲今後大型辞书编纂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具体分析与研究造像记的起源及定名,对材料选择的范围进行界定。并对本选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运用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説明。第一章《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整理与文字辨正。主要对《京都拓本》收録的造像记文献进行科学整理,并对《京都拓本》附録中的部分误释字和未释字进行细致辨正,以便爲後续的《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专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专题研究。按照主题义类的方式,对《京都拓本》造像记中出现的八类特色词语进行了较爲细致的分类描写分析,爲汉语词汇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资料。第三章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词语及相关问题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南北朝与隋唐时期造像记在结构、内容及词语等方面的异同,以便於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的继承、发展及整体使用状况。第四章《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对辞书编修的价值。利用《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补正《汉语大词典》在词目、义项及例证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在辞书编修方面的研究价值进行必要探讨。结语。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研究进行全面总结。主要对《京都拓本》文献整理、词语释义及分类描写分析,造像记内容、结构、用词用语比较,造像记词语与辞书修订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归纳与经验总结。

沈清纯[9](2020)在《六朝“伧”考》文中认为在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政治分裂、社会动荡的时期,人口迁移和地域交流是研究这一时段不可回避的两大主题。由于政治的分裂,带来了地域文化上的歧视。这一时期文献中频出的带有地域歧视意味的词,如“溪”、“伧”、“貉”即是地域间对立的例证。在这些詈语中,“伧”贯穿于六朝文献之始终,不失为南北之隔的有效印证。本文欲以六朝时期“伧”含义演变为线索,考察其所反映的分裂时期随着政治变动、人口迁移,社会发生的相应变化。首先对六朝文献中出现的“伧”进行考释,发现“伧”的含义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其在六朝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从普通詈语到有所指向的变化过程。“伧”原本仅是对粗鄙之人的称呼,它开始萌发地域歧视之意,是在西晋初年。这种含义的由来,发覆于汉末到三国鼎立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南北之分。于是约在西晋时期,“伧”完成了由南方的一般詈语向特定地域人群之称呼的转变。再到南朝,它所在的语境又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它的原本的使用者——南人中加入了早已在南方安居乐业的南迁北人,此时被蔑称为“伧”的,是比他们南渡迟了很久的北人。而东晋南朝时期,“伧”主要以“荒伧”、“伧楚”的形式出现,考察这两类人群的特征,发现其与东晋南朝时期的一个社会群体——晚渡北人,有着很大的重合部分。东晋南朝时期“伧”指向晚渡北人,对早渡的北人,已经很少有所指了。这一重大变化,实则反映出当时早渡北人与部分南方土着已经完成较大程度上的融合,于是他们共同将南北轸域之分转向了晚渡北人。对比“荒伧”和晚渡北人群体,发现二者在居住地上有着相似之处。地域上的劣势及南渡稍晚也给晚渡北人在南朝的仕宦历程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金瑞[10](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二、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1)重释南北朝文献的“素族”(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论
二 “素族”出现以前的年代及“素族”的最初语义
三 梁代以後的两种“素族”及梁人对前代含“素”语词的误解
四 余 论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曹摅、何劭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家世渊源与时代沉浮
        一 谯郡曹氏家族变迁
        二 陈郡阳夏何氏家族起源与世系
        第二节 曹摅、何劭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 贵族门阀制下的曹摅、何劭
        二 经济繁荣对诗歌的影响
        三 儒、玄交融的复杂文化
    第二章 曹摅、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第一节 曹摅诗歌的美学风格
        一 四言:“清靡”之中有真情
        (一)词采精美,措辞典雅
        (二)声韵流靡
        (三)情景之语中有真情
        二 五言:“清靡”之外有“英篇”
        (一)五言之“清靡”
        (二)五言之“英”篇
        三 曹摅诗歌美学形成原因
        (一)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二)对魏晋以来其他诗人的模仿和继承
        第二节 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一 四言:“穆”中有“个人情怀”
        (一)内容上:“穆”
        (二)情感上:“个人化”
        二 五言:“清”“新”
        (一)颇有“玄”意
        (二)自然爽朗
        三 何劭诗歌美学的承变
        (一)与刘祯同“清”
        (二)与“王粲清靡相近”中有不同
        第三节“合”而不同,朗陵为最
        一 “合”之原因:风格同“清”
        (一)声韵清亮
        (二)“清”中并有“英”篇
        二 不同:对“朗陵为最”的“差序”讨论
        (一)尚“直寻”而何劭更为清隽
        (二)尚“滋味”而何劭骨力更佳
    第三章 从曹摅、何劭看西晋诗人的“河洛”情缘
        第一节 西晋以前的“河洛”入诗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洛水”情缘——以曹摅、何劭为例
        一 西晋时期“河洛”入诗的整理
        二 曹摅、何劭诗中“河洛”情缘的体现
        (一)赠答祖饯之情
        (二)游仙骋怀之绪
        三 “河洛”之滨兴情的原因
    结语
下编
    曹摅、何劭年谱
附录 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参考文献
致谢

(4)《汉书》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汉书》及其语料价值
        1.1.1 《汉书》简介
        1.1.2 《汉书》语料价值
    1.2 研究概述
        1.2.1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1.2.2 《汉书》词汇研究综述
    1.3 研究价值与方法
        1.3.1 《汉书》复音词研究价值
        1.3.2 《汉书》复音词研究方法
    1.4 《汉书》复音词的判定和切分
        1.4.1 意义标准
        1.4.2 语法标准
        1.4.3 修辞标准
        1.4.4 频次标准
        1.4.5 词缀标准
        1.4.6 语音标准
第2章 《汉书》复音词的结构
    2.1 语音构词
        2.1.1 单纯词
        2.1.2 合成词中的重叠式
    2.2 语法构词
        2.2.1 运用词序方式构词
        2.2.2 运用虚词方式构词
    2.3 《汉书》中9种结构复音词发展特点和趋势
第3章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语料范围
        3.1.1 常用词的定义
        3.1.2 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界定
        3.1.3 语料范围
    3.2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况
        3.2.1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述和特点
        3.2.2 选择《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原因
    3.3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方法
        3.3.1 统计词频,确立分组
        3.3.2 静态描写,对比分析
        3.3.3 探源溯流,动态比较
        3.3.4 解剖麻雀,以点窥面
    3.4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的基本内容
    3.5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举例
        3.5.1 先秦至两汉时期演变举例
        3.5.2 两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举例
    3.6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特点和规律
        3.6.1 稳定性
        3.6.2 渐变性
        3.6.3 并存性
        3.6.4 择一性
第4章 《汉书》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4.1 新词
        4.1.1 单义词
        4.1.2 多义词
    4.2 《汉书》新词词义生成的途径
        4.2.1 联合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4.2.2 偏正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4.2.3 支配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4.3 新义
    4.4 新义产生的途径
        4.4.1 隐喻
        4.4.2 转喻
    4.5 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4.5.1 社会发展外部因素
        4.5.2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4.5.3 人类认知的发展
第5章 结语
    5.1 本文结论
    5.2 本文创新之处
    5.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汉书》复音词总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尚“清”意识的思想渊源
    1.1 “清”在儒家思想中的伦理内涵
        1.1.1 “以清比德”的人格理想
        1.1.2 以“清”为贵的音乐理想
        1.1.3 “以清喻政”的政治理想
    1.2 “清”在道家思想中的哲学意蕴
        1.2.1 “道”与“清”之本体地位
        1.2.2 水之“清”与道之“清”
第二章 “清”作为审美趣味在魏晋六朝的确立
    2.1 尚“清”审美趣味在人物品藻中的发展确立
        2.1.1 “清流”士人的伦理人格表征
        2.1.2 九品中正制与“清才”之士的推崇
        2.1.3 文人阶层的出现与人物品评中尚“清”审美趣味的生成
    2.2 玄学思维模式对尚“清”审美心理的指引
        2.2.1 “名教与自然”:清真自然的审美基调
        2.2.2 “以无为本”:对“清”之内在神韵的重视
    2.3 清谈风气对尚“清”审美趣味发展的推动作用
        2.3.1 清谈的审美趣味性及其尚“清”意识
        2.3.2 尚“清”审美趣味对于原生阶层的强化作用
第三章 尚“清”审美理想在魏晋六朝的发展脉络
    3.1 “清峻”
        3.1.1 建安“清峻”文风
        3.1.2 “清峻”概念的理论凝结
        3.1.3 重“气”与“清峻”风骨
    3.2 “清虚”
        3.2.1 尚“无”意识与“清虚”境界
        3.2.2 清虚淡远的理想人格
        3.2.3 阮籍和嵇康对“清虚”的推崇
        3.2.4 “清虚”作为诗学概念的提出
    3.3 “清省”
        3.3.1 “欲无以尚”与“清简”风气
        3.3.2 陆云“雅好清省”的文论观
        3.3.3 刘勰、钟嵘对“清省”的接受
        3.3.4 崇尚“清省”的文艺创作
    3.4 “清丽”
        3.4.1 “丽”:时代发展的审美趋势
        3.4.2 “适性论”与“清丽”审美理想
        3.4.3 “清丽”的文学风貌
第四章 “清”在后世的发展与流变
    4.1 唐代对“清丽”的继承与发展
    4.2 “清”美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内倾化发展
    4.3 明清诗学对“清”美理想的反思与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谢灵运赠答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赠答诗简述
        一、赠答诗的界定
        1.古人对赠答诗的界定
        2.当今学界对赠答诗的界定
        二、赠答诗的功用
        1.赠答诗是中华传统礼仪下心灵交汇的载体
        2.赠答诗的教化劝诫作用
        3.赠答诗满足人们获得群体认可的需要
        4.赠答诗为文人提供了吐露真情的私密空间
    第二节 谢灵运赠答诗的研究现状
        一、谢灵运研究的历史脉络
        二、当前谢灵运研究成果的聚焦点
        三、赠答诗是谢灵运研究的薄弱领域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谢灵运赠答诗的内容
    第一节 宗族情感
        一、谢灵运对群己关系的需要
        二、抬高自身宗族华贵的内心渴望
        三、延续祖祚光耀门楣的愿望
        四、对后生才俊振兴家族的期望
    第二节 离别相思
        一、世族家风强化离别相思
        二、引经据典中的思念之情
        三、追忆往事中的相思眷恋
        四、伦理秩序下反映亲近与爱重
    第三节 归隐之思
        一、政局动荡下的消极避世心态
        二、身居官位与避祸隐居间的矛盾纠结
        三、纵情山水时的情怀归宿
    第四节 避祸心态
        一、血雨腥风下的避祸心态
        二、道家处世哲学与儒学入世思想共存下的矛盾心态
        三、避祸心态下的忧惧谨慎之心
第二章 谢灵运赠答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山水意象的选取
        一、以山林静谧消解失意人生
        二、用山林景致调整人生心态
    第二节 词语精妙
        一、善用典故
        二、融注玄言禅理
    第三节 体裁多样
        一、四言体
        二、五言体
第三章 谢灵运赠答诗的影响
    第一节 推动诗歌回归言志传统
        一、对先秦文学的运用
        二、对建安文学的推崇
        三、对言志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引领当时文化风尚
        一、在清谈风气中笃行儒家诗学
        二、从后世评价中看谢灵运对文化风尚的影响
    第三节 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一、影响南朝文学风气
        二、广为唐朝诗人效法模仿
        三、宋金以后谢诗研究逐渐深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三国志》及裴注
        1.1.1 作者与版本
        1.1.2 裴注及其价值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三国志》和俗语词的研究现状
        1.3.1 《三国志》研究现状
        1.3.2 俗语词研究现状
2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概况
    2.1 俗语词的定义
    2.2 俗语词的判定方法
    2.3 前人研究所涉及的《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
3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考释
    3.1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例补
    3.2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例释
4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的共时考察
    4.1 音节结构
        4.1.1 单音节俗语词
        4.1.2 双音节俗语词
        4.1.3 多音节俗语词
        4.1.4 小结
    4.2 词类考察
        4.2.1 名词
        4.2.2 动词
        4.2.3 形容词
        4.2.4 代词
        4.2.5 量词
        4.2.6 副词
        4.2.7 连词
        4.2.8 助词
        4.2.9 小结
    4.3 语义分析
        4.3.1 称谓类俗语词
        4.3.2 名物类俗语词
        4.3.3 行为动作类俗语词
        4.3.4 性质状态类俗语词
        4.3.5 其他类俗语词
        4.3.6 小结
5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的历时考察
    5.1 承袭先秦两汉的情况
    5.2 中古时期的新词和新义
        5.2.1 新产生的俗语词
        5.2.2 新产生的俗语义
    5.3 对近代汉语的影响
6 《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与《汉语大词典》编纂
    6.1 增加失收的词目
    6.2 添补遗漏的义项
    6.3 提供适当的例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造像记概述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四、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整理与文字辨正
    第一节 《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整理
    第二节 《京都拓本》造像记文字辨正
        一、误释字正误
        二、未释字考辨
第二章 《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专题研究
    第一节 造像记称谓词语研究
    第二节 造像记僧官词语研究
    第三节 造像记邑义词语研究
    第四节 造像记典故词语研究
    第五节 造像记佛像词语研究
    第六节 造像记处所词语研究
    第七节 造像记活动词语研究
    第八节 造像记佛教词语研究
第三章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词语及其相关问题比较研究
    第一节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结构比较研究
        一、造像记结构概述
        二、结构比较研究
    第二节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内容比较研究
        一、造像记内容概述
        二、内容比较研究
    第三节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发愿文词语比较研究
        一、造像记发愿文概述
        二、造像记发愿文词语比较研究
第四章 《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对辞书编修的价值
    第一节 补充词目
    第二节 增加义项
    第三节 纠正释义
    第四节 提前例证
    第五节 充实例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録:《南北朝碑刻》卷(下册)造像记目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六朝“伧”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六朝“伧”考释
    第一节“伧”释义
    第二节“伧”的身份特征
    第三节“伧”的地域性特征:以“伧”相关词语为中心
    小结
第二章 东晋南朝南北人关系与“伧”的演变
    第一节 南北之分与“伧”的创生——从《笑林》说起
    第二节 魏晋时期南北地域观念的形成
    第三节 东晋南朝的南北人关系
    小结
第三章 东晋南朝的晚渡北人与“伧”
    第一节“伧”与晚渡北人之地域联系
    第二节 南朝“荒伧”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每为清涂所隔”:晚渡荒伧的仕宦经历
    第四节“荒伧”晚渡的实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小结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第一节 字头变化
        一 增加字头
        二 删除的字头
        三 次序调整
    第二节 注音变化
        一 删减多余反切
        二 纠正声调疏误
        三 标注新义今读
        四 重置音项
        五 补全读音
        六 待商榷问题
    第三节 释义变化
        一 增加新内容
        二 删减义项
        三 分设义项
        四 更新义项
        五 调整义项顺序
        六 沟通字际关系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八 改动较大
        九 待商榷问题
    第四节 书证变化
        一 规范书证
        二 增加书证
        三 删减书证
        四 调整书证顺序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六 待商榷问题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第五节 差异巨大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一 “洗涤”类
        二 “涉渡”类
        三 “浇灌”类
        四 “淘滤”类
        五 “沉没”类
        六 “漂浮”类
        七 “泼洒”类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个案三 “潮”义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致谢

四、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重释南北朝文献的“素族”[J]. 董刚. 中华文史论丛, 2021(04)
  •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曹摅、何劭诗歌研究[D]. 王健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汉书》复音词研究[D]. 易佳妮. 吉林大学, 2020(03)
  • [5]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D]. 曹璐. 山西大学, 2020(10)
  • [6]谢灵运赠答诗研究[D]. 张子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三国志》及裴注俗语词研究[D]. 池章菱.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D]. 张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六朝“伧”考[D]. 沈清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魏晋南北朝文字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