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一、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蒲小剑[1](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指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倪婕[2](2020)在《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对草莓极具破坏力的病害,其感染机制复杂、寄生范围广、易发生遗传变异。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抑菌物质对指导草莓采后灰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Macrolactin类大环内酯为暹罗芽孢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已有基础研究表明其对灰葡萄孢等植物病原菌抑菌作用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对Macrolactin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防治作用。但野生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产量较低,相关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所以,本研究采用人工诱变育种手段以提高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产量并且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相关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硅胶柱层析、TLC、Semi-HPLC等纯化手段对B.siamensis YB304发酵产物中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进行分离纯化,经LC-MS、13C-NMR、1H-NMR谱图鉴定,确定化合物NJ08-3为24元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结构式为C30H44O10。该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在p H5-7、低于80℃下可保持较长时间稳定,对大部分常规有机试剂不敏感。同时,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部分细菌和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2)采用UV-ARTP复合诱变,结合抑菌圈活性初筛及HPLC复筛,得到一株突变菌株Mut-K53,其发酵性能相比之野生菌株得到显着提高,Macrolactin R产量提高3.95倍,即156.5μg/m L,且具有遗传稳定性。(3)采用TMT蛋白质组学结合PRM验证技术,分析差异蛋白引起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代谢通路变化及相关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Mut-K53对蔗糖等碳源的利用加强;糖酵解途径积极上调;芳香族氨基酸等氨基酸代谢途径显着上调,产生的各种酰基辅酶A和氨基酸等前体物质是Macrolactin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代谢的关键蛋白多为上调蛋白,这是导致Macrolactin R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4)通过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丝的EC50值为2.88μg/m L,对孢子的EC50值为1.93μg/m L,其抑菌效果与纳他霉素、嘧霉胺等杀菌剂相当;且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可通过破坏灰葡萄孢细胞膜结构造成细胞凋亡及内容物渗漏。综上,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徐艺格,王丽娟[3](2020)在《草莓品质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草莓育种逐渐从追求产量目标转向了品质育种。该研究综述了草莓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中色泽、硬度、风味以及影响品质性状表达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草莓品质育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将亲本优良性状结合到杂交后代,在育种过程中为加速育种进程可利用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手段。该研究为今后确立草莓品质育种目标和选择相应育种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朱晨桥[4](2020)在《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认为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果树作物和贸易农产品之一,但柑橘的童期长、种子多胚性、植株高大、基因组高度杂合等生物学特点,限制了其基因功能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属于芸香科(Rutaceae)、金柑属,具有完整柑果结构、童期极短、植株矮化等突出特点,本课题组在2009年的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具有单胚特点的山金柑株系,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柑橘“模式”实验材料的种质。本研究围绕进一步开发和科学利用单胚山金柑,即个体小、童期短、杂交容易(单胚)、纯合度高的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创建了单胚山金柑纯和自交系,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单胚山金柑作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实验、创建了遗传群体;利用纯系材料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并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对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和早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核SSR、叶绿体扩增序列和全基因组SNP,对金柑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种群动态等分析,解析了金柑属系统发育地位和种群分化历史,提出了栽培金柑起源的新观点。主要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 山金柑纯系创建、栽培评价和杂交群体创制扩繁了单胚山金柑自交第二代(S2)118个株系、自交第三代(S3)28个株系,利用n SSR分子标记筛选了一系列纯合度>90%的高纯合材料;其中,单株S3y-45杂合度低至0.62%。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重要农艺性状,发现~70%的实生苗可在当年成花(童期约8个月),单胚性状稳定(单胚率>90%),植株极矮化(一年生实生苗平均株高15.29cm);以嫁接苗首次坐果数作为评价标准,在自交系中筛选了一系列单胚优系材料,其中‘S2f-179’第一年(首次)平均坐果数最高,达到了5.90个。构建了单胚山金柑PN02(F.hindsii)×滑皮金柑(F.crassifolia)种间杂交群体,获得了包含222个杂种子代的F1群体;基于F1群体中的单胚单株,繁育了F2群体,目前获得了包含713个单株的F2群体。2.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及早花机理初探以纯系材料‘S3y-45’作为材料,使用Pacbio、Illumina和10X genomics平台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1.0,组装大小373.6 Mb,contig-N50=2.21 Mb,scaffold-N50=5.16 Mb。注释到了32,257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的12,360个基因在9个柑橘亚科植物基因组中具有直系同源基因,986个是山金柑特有基因。基于低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相比于枳(Poncirus),山金柑与柑橘属主要栽培种质,如柚(C.grandis)、枸橼(C.medica)、橙(C.sinensis)等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与橘(C.reticulata)最近,两者约分化于5.32百万年前。对山金柑生活史13个不同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进行了WGCNA分析,鉴定了27个共表达模块;对比山金柑与柚和柠檬的86个成花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的18个涉及成花诱导阶段。对山金柑SPL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发现了19个Fh SPL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金柑比甜橙多了2个SPL3/4/5(内源成花诱导途径关键基因)同源拷贝:Fh SPL7/9;进一步的定量表达实验,验证了Fh SPL7/9在成熟叶片、茎、腋芽分生组织中上调表达,并与光周期成花诱导关键基因SO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与抑制成花发育的mi R156a表达负相关(r=-0.91)。3.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利用46个核SSR和5个叶绿体位点对38份金柑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金柑属植物核遗传多样性较高(Na=4.34;Ne=2.27;Ho,He,u He=0.49),叶绿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d=0.693;Pi=0.00073;Nh=13)。结合Nei氏遗传距离聚类和叶绿体系统发育树,证明了金柑属独立的种系起源。PCo A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金柑属内包含两大种群:栽培金柑(罗浮、罗纹和金弹)和山金柑。对15份栽培金柑种质和15份野生山金柑进行了基于基因组SNP的群体遗传学分析。PCA和群体结构分析都验证了金柑属内“栽培金柑—山金柑”两大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栽培金柑内,显示了清晰的“罗浮(F.margarita)—金弹(F.crassifolia)”遗传结构;所有罗纹(F.japonica)材料都显示了罗浮和金弹混合的遗传背景,表明罗纹可能起源于罗浮和金弹的杂交或回交;但这三个栽培种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大于0.25,证明它们都应有“种”(species)的地位。栽培金柑种群的基因组SNP多样性水平(Pi=0.12,Theta=0.10)显着低于山金柑种群(Pi=0.23,Theta=0.26),两个种群的Tajima’s D、Fu&Li’s D*、Fu&Li’s F*值均显着背离0,拒绝中性进化检验,说明它们的进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定向选择。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栽培金柑种群的连锁不平衡强度高,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慢,衰减距离更长,说明栽培金柑种群经历的选择强度更高,暗示其经历了人工选择。种群动态分析发现,栽培金柑祖先和山金柑祖先分别在距今70-120万年前和30-60万年前各经历了一次与第四纪冰期相关的种群缩减,而后,栽培金柑在距今1-2万年前又经历了一次急速的种群扩张。以上结果暗示了金柑属在与橘分支分化后至第四纪冰河期开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种群分化,栽培金柑的祖先种群的地理分布更北,栽培金柑经历的急速种群扩张很可能与人类的选择和驯化有关。

董晨星[5](2020)在《草莓种质资源生物学鉴定及对激素的反应》文中指出草莓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草莓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位。全世界草莓属植物24个种,然而在当今被用于广泛栽培的只有八倍体凤梨草莓,其它的均是野生或半野生的状态。在草莓的栽培选育过程中,部分优良性状逐渐丧失,产生了病害多、货架期短、口感品质下降、种子育苗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种质资源含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草莓高抗优质育种的重要保障。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资源,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父母本,本研究收集了19种野生草莓为材料并进行了表型性状,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比较,同时针对草莓移栽、种子萌发、扩繁等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做了相关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BMS088和BMS090生长势健壮,在株高和冠径上均优于其它品种。BMS103的表型比较特别,花色为黄色,果实为圆球形,且种子凸于果面。BMS102果实为白色,其它品种均为红色。BMS098的果型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半乳糖含量、果糖含量、木糖含量均较高,且柠檬酸和奎宁酸的含量也高,但苹果酸含量较低。还有一些品种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如BMS098、BMS096、BMS086、BMS090和BMS102的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含量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2.生物刺激剂苗迪发在15天内的效果比后期效果更好,尤其是在促进根系生长方面,说明苗迪发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显着缓解移栽引起的应激性反应,提高移栽成活率。其它两种生物刺激剂阿卡迪安和碧沃350对地上组织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集中,后期更为明显。而普通的化学肥料根肥得对移栽后地上和地下组织生长均呈负效应,说明移栽显着减弱了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施用化肥进一步增加了根系的负荷能力。3.激素在种子萌发和叶片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激素行使的功能不同。使用200ppm的GA3处理48h的草莓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73.33%。在草莓叶片的再生过程中,使用TDZ的效果要明显优于ZT,且TDZ在0.5-1mg/L,IBA在0.3mg/L时,愈伤数量最高,为85%。

姜建福[6](2020)在《葡萄果肉质地性状的评价、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文中指出果肉质地是果实口感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内外育种者关注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鉴定与果实质地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其应用在果树早期辅助选择中,进而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对培育耐贮新优品种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大量葡萄种质果肉质地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开展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质地变化规律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解析了赤霉素调控果实质地的机理,构建了葡萄高密度图谱,在此基础上对葡萄果肉质地硬度性状进行了 QTL定位,初步确定了一些与葡萄果肉质地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TPA方法对290份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葡萄种质果肉质地进行了鉴定评价,不同种质间果肉质地参数表现各异。整体上,鲜食葡萄果肉质地硬度高于酿酒葡萄和制汁葡萄,鲜食葡萄中欧亚种种质高于欧美杂种和其他种类。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葡萄种质果肉TPA参数,硬度与咀嚼度、弹性与粘聚性、弹性与回复性、粘聚性和回复性、咀嚼度和回复性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对葡萄果肉质地的贡献率达到95.79%,弹性和硬度对果肉质地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反映葡萄果肉质地的重要参数。(2)通过比较不同质地的‘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葡萄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表明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硬肉品种‘克瑞森无核’果肉硬度的降幅远远低于软肉品种‘玫瑰香’,软肉品种果肉硬度大幅度下降出现在转色之前,而硬肉品种则发生在转色之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原果胶随着果实发育呈现下降趋势,软肉品种下降更加明显,可溶性果胶含量软肉品种高于硬肉品种,而纤维素含量恰好相反;质地硬度下降趋势与PG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基本一致,预示着PG在葡萄果肉质地变化中所起作用更大。(3)施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显着提高‘夏黑’果实的质地硬度和咀嚼度,对果实的弹性、粘聚性和回复性没有明显影响。将花后90 d经50 mg/L赤霉素处理的样品与对照进行差异蛋白组学分析,二者果肉质地硬度差异明显,iTRAQ定量分析表明,共鉴定到了 788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表达的蛋白246个,下调表达的蛋白542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在半乳糖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戊糖与葡萄糖醛酸互作途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途径发生富集,主要包括β-半乳糖苷酶、果胶甲基酯酶PME1前体、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酯酶、果胶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钙结合蛋白、半乳糖基转移酶等,预示这些蛋白参与了果实质地的调控。(4)利用玫瑰香×克瑞森无核F1代的105株真杂交后代构建了遗传群体,使用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亲本和子代样品进行重测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筛选,获得有效数据790.63 G,Q30 比例介于91.96%-94.05%之间,GC含量比例介于36.20%-38.37%。成功地构建了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的分子遗传图谱。整合的遗传图谱形成19个连锁群,包含1622个Bin标记(26039 SNPs),覆盖总图距1460.38 cM,位点间平均距离为0.88 cM,属于遗传密度较高的葡萄图谱之一,可作为后续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的基础。(5)通过对亲本和F1群体的果肉质地硬度性状进行连续3年的鉴定,表明果肉质地硬度性状在亲本间存在显着差异,在F1代群体中呈现连续变异特点,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利用整合的遗传图谱,结合3年的表型数据,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了 3个葡萄质地硬度相关的QTL位点,均分布在第18号连锁群上,单个QTL位点贡献率在21.5%-28.6%不等。通过筛选,找出了与葡萄果肉质地相关的候选基因共有4个,这些基因主要与内切葡聚糖、脱落酸、NAC转录因子和MADS-boX转录因子相关。进一步的qRT-PCR试验表明,VIT 18s004lg02410和VIT 18s0089g00210在‘克瑞森无核’和‘玫瑰香’不同果实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与其果肉质地硬度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预示这两个基因很有可能与葡萄果肉质地硬度有关,是葡萄果肉质地硬度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

刘海婷[7](2020)在《草莓资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和糖积累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鉴定与分析》文中认为草莓是蔷薇科浆果果实和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糖酸组成及其积累水平是其果实风味的重要基础。探究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特性、糖转运蛋白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和糖转运蛋白与糖积累之间的相关性,不仅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和田间育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其它蔷薇科植物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通过分析草莓资源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多样性,以及SWEET和MFS家族糖转运蛋白系统鉴定、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初步分析了草莓果实糖酸多样性和糖含量与糖转运蛋白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HPLC对上海地区收集的506份草莓资源,代表161个基因型的草莓资源果实进行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莓资源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较大,范围在20.78-254.50 mg/g FW,蔗糖占总糖含量1.00%-53.60%,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百分比相对小且接近,分别为22.74%-43.32%、23.66%-56.52%。在所有草莓资源中有93.7%的样品,柠檬酸含量占有机酸总量水平在70%及以上,验证了柠檬酸为草莓有机酸的主要组分。对草莓糖酸水平可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在所有测定的草莓资源中,中糖、中酸水平资源占比最多,分别为50.3%、60.3%。(2)通过对比不同品种、栽培条件、季节变化下草莓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及其组分变化,发现在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草莓果实的糖酸含量不同,所测定的商品化品种中“红颜”果实的糖酸含量均为最高,属于高糖高酸;商品化草莓大多属于高糖高酸、中糖高酸、高糖中酸和中糖中酸。特定基因型糖酸组成受阴雨寡照影响变动较大,不同草莓资源果实最佳糖酸品质的时期不同。与土壤栽培相比,基质栽培的草莓果实总糖及其组分和糖酸比均降低,总有机酸在大多样品中持平或呈下降趋势。(3)以Fv H4.0.a2版本的森林草莓数据库为基础,筛选与糖转运蛋白有关的候选基因,最终鉴定出SWEET家族20个成员,MFS超家族67个成员;MFS超家族分为8个家族,其中SUT家族8个成员,STP家族23个成员,SFP家族15个成员,PMT家族7个成员,TMT和p Glc T家族均为4个成员,INT和VGT家族均为3个成员。(4)通过对SWEE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和时空动态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SWEET家族具有Mt N3_-slv(PF03083)结构域,分布在除Fvb1外的所有7条染色体上,大多数成员含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其蛋白质结构有235-310个氨基酸,约7个跨膜螺旋结构。除Fv SWEET6a、-8a、-8b外的17个Fv SWEETs基因在‘红颜’不同组织器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从该家族中鉴定出Fv SWEET1、-2a、-7、-9a、-9c、-10、-11,共七个与草莓果实糖积累有关的候选基因。(5)对MFS超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谱分析:系统发育分析更新了草莓同源基因的命名。与v1.0结果相比v4.0.a2中STP和SFP亚家族都减少了一个成员,p Glc T、TST和VGT亚家族增加了一个成员,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在v4.0.a2中也得到优化。在‘红颜’中检测到58个Fv STs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对比森林草莓和栽培草莓中的表达发现,在种子和果肉部位分别有9个和11个基因有相似的表达。(6)在果实糖含量差异显着的3份资源中,进行MFS表达水平与糖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3个基因具有相关性,其中Fv SUT6、Fv STP7、Fv STP9、Fv STP15、Fv SFP8、Fv SFP9、Fv SFP10、Fv TST1和Fv VGT1共9个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丰度与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呈正相关,Fv STP23和Fv INT1-3共4个基因在果实中的转录本丰度与成熟果实中蔗糖和总可溶性糖的含量呈负相关。而且发现,草莓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糖积累、糖分配都紧密相关,Fv STs基因在转色期草莓果实的转录水平与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相关性最高,说明该时期对成熟果实中的糖积累至关重要。(7)在19个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验证13个Fv STs基因与糖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品种间的动态表达模式有很大差异,在特定发育阶段,成熟果实糖含量和Fv STs转录物丰度的相关系数明显降低。有9个基因的显着相关关系基本得到证实,其中6个正相关基因,包括Fv STP7、Fv STP9、Fv STP15、Fv SFP8、Fv SFP9和Fv VGT1,INT亚家族的三个基因Fv INT1-3为负相关基因。在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亚细胞定位预测,最终提出了一个糖转运蛋白系统协同参与草莓果实亚细胞糖分配的模型。

洪燕红[8](2020)在《‘莓红’草莓花瓣发育过程花色苷变化及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红花草莓品种‘莓红’为研究材料,观察其花器官动态变化和花朵发育过程中花色表型变化,检测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色素含量,并对四个时期的花瓣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发育时期草莓花瓣基因的表达差异,筛选草莓花不同发育时期花色苷生物合成的相关结构基因及调节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莓红’草莓是一个具有较大观赏和食用价值的草莓品种,花瓣数目差异大,具有形成重瓣花的潜力。‘莓红’草莓花朵花瓣数以5枚、6枚和7枚为主,萼片数量以10枚、11枚和12枚为主,雄蕊数20~30个之间,花瓣数与萼片数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单花花冠径20~30 mm,花瓣数与花冠径大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花瓣大多数呈重叠状态;花苞4 mm时,花瓣尚未着色,再经过6 d花瓣就可完全展开,花朵达完全盛开状态;花朵完全盛开时花瓣红蓝度色值a*为55.00~60.00,黄绿度色值b*为0.00~10.00,彩度C*为55.00~62.50,C*主要由a*贡献。2.花色苷的积累是‘莓红’草莓花瓣颜色变红的原因。从花苞到花瓣半展状态,花瓣中花色苷含量不断积累,当花朵完全盛开时,花瓣中花色苷降解,含量降低;质谱分析共鉴定出花瓣中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两种花色苷物质。3.对四个发育时期(S1、S2、S3和S6)花瓣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样本clean reads均达99.83%以上,有效reads皆在98.42%以上,与参考基因组(Fragaria x ananassa Camarosa Genome Assembly v1.0.a1)的比对率均达到89%以上;对差异基因进行趋势分析,共得到34036个趋势基因;共有7512个差异趋势基因得到KEGG注释,其中有94个基因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6个基因(即maker-Fvb7-4-augustus-gene-3.55、maker-Fvb7-3-augustus-gene-14.53、maker-Fvb7-1-augustus-gene-319.41、maker-Fvb7-2-snap-gene-316.69、maker-Fvb7-2-snap-gene-279.55和maker-Fvb7-4-snap-gene-17.52)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从差异基因中可鉴定出124个与花色苷合成途径相关的差异结构基因(包含修饰与转运相关基因),同时鉴定出109个R2R3-MYB和148个b HLH差异基因,筛选出可能参与花色苷合成的6个R2R3-MYB(即Fa MYB82、Fa MYB6、Fa MYB90、Fa MYB305-1、Fa MYB305-2和Fa MYB305-3)和2个b HLH(即Fab HLH35和Fab HLH94)转录因子,6个R2R3-MYB和2个b HLH转录因子经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别都与拟南芥等参与花色苷调控的相关转录因子聚集在一起,表明这些基因都极有可能参与花色苷的生物合成。4.qRT-PCR结果显示‘莓红’草莓花瓣中花色苷合成相关的10个结构基因和8个调节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基本都与转录组测序得到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4个结构基因(即Fa4CL-1、Fa4CL-2和Fa DFR和Fa3GT)与花色苷含量间具有强正相关,5个R2R3-MYB(即Fa MYB6、Fa MYB305-1、Fa MYB305-2、Fa MYB305-3和Fa MYB90)和1个b HLH(Fab HLH94)与花色苷含量间具有显着正相关性,与结构基因Fa PAL、Fa4CL、Fa DFR和Fa3GT之间呈极显着极强正相关;另两个转录因子(即Fa MYB82和Fab HLH94)与花色苷含量呈负相关,与Fa PAL、Fa4CL、Fa DFR和Fa3GT之间呈极显着极强负相关,表明所选的8个转录因子可能通过调节Fa PAL、Fa4CL、Fa DFR和Fa3GT的表达而影响‘莓红’草莓花瓣花色苷的合成。

梁中午[9](2019)在《红颜与抗连作障碍品种杂交F1代优势株系选育及抗性评价》文中认为连作障碍不仅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而且严重制约了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抗连作障碍品种“甜查理”、“法兰地”和感连作障碍品种“红颜”为亲本,利用常规杂交技术繁育获得了草莓杂交F1代株系;进一步以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和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为选择压力,通过室内与田间试验测定了草莓杂交F1代出苗率、生长发育状况、根系分泌物特征及田间生长性状等指标,综合评价了其对连作障碍的抗性。该研究为培育草莓高产、优质、抗连作障碍新株系(品种)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作物抗连作障碍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颜×甜查理”和“红颜×法兰地”杂交结实率分别为47.1%、54.5%,F1代发芽率分别为41.8%、52.2%,出苗率分别为3.1%、2.9%;“甜查理×红颜”和“法兰地×红颜”杂交结实率为66.7%、35.0%,F1代发芽率分别为62.5%、57.9%;出苗率分别为40.1%、30.4%。以“红颜”作母本杂交结实率、F1代发芽率与以其作父本均无显着差异,但F1代出苗率显着高于后者。2.明确了草莓杂交F1代抗连作障碍株系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的最佳选择筛选浓度为100 mg·kg-1DW。对羟基苯甲酸单处理及其尖孢镰刀菌协同处理均明显抑制了杂交F1代株系叶片、株高、单株叶数的生长。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杂交F1代株系整体抗性均强于“红颜”;两者协同处理后,“甜查理×红颜”、“法兰地×红颜”F1代株系抗性均强于“红颜×法兰地”和“红颜×甜查理”。3.草莓杂交F1代抗连作障碍株系与亲本根系分泌物中均检测到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酸,但均未检测到邻苯二甲酸、阿魏酸、丁香酸;其中,香草酸相对含量为0.00170.0058 mg·g-1,均明显高于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甜查理×红颜”、“法兰地×红颜”杂交F1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根系分泌物中香草酸含量均低于亲本。草莓杂交F1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根系分泌物中对尖孢镰刀菌有促进作用的苏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亲本,降幅分别为1.3310.71 mg·kg-1、22.25123.70 mg·kg-1、12.2369.34 mg·kg-1;而对尖孢镰刀菌有抑制作用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均显着高于亲本,增幅分别为2.544.58 mg·kg-1、1.190.93 mg·kg-1。4.草莓杂交F1代抗连作障碍株系田间植株形态与亲本“红颜”相似:叶片深绿色,微革质;植株高度介于父母本之间;果色橙红、红色或深红色。杂交F1代抗连作障碍优势株系,“甜查理×红颜”1-21、“法兰地×红颜”2-5和“法兰地×红颜”2-12的单株产量均高于“红颜”,其理论产量分别为22.53 t·hm-2、22.65 t·hm-2、22.97 t·hm-2;果实硬度分别为0.64 kg·cm-2、0.80 kg·cm-2、1.24 kg·cm-2,比亲本“红颜”提高0.200.80kg·cm-2。其中,“法兰地×红颜”2-12可溶固形物含量为15.4%显着高于亲本。

王海峰[10](2019)在《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的鉴定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花草莓(Red-flowered strawberry)是草莓家族的新成员,为属间杂种,其红花性状是由开红花的沼委陵菜(Potentilla palustris)利用远缘杂交的方式导入至白花栽培草莓(Fragaria×ananassa)中去的。相比传统栽培草莓而言,红花草莓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其花红果艳,能够应用于园林绿化和盆栽观赏,是一种新型的兼具观赏和食用的草莓,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花青素苷是红花草莓得以呈现红色的物质基础,本研究以红花草莓品种‘四季红’为试材,选取了红花草莓花瓣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颜色变化的三个发育时期,即蕾期(PFL)、转色期(PFZ)、大蕾期(PFD)的花瓣样品,构建了9个小RNA文库(PFL1、PFL2、PFL3、PFZ1、PFZ2、PFZ3、PFD1、PFD2、PFD3)和1个混合样品的降解组文库(PF)。通过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挖掘参与红花草莓花瓣发育过程中的miRNAs,重点发现能够参与花青素苷生物合成调控的miRNAs。利用TargetFinder软件及降解组测序技术对红花草莓小RNA测序获得的mi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和验证。此外,通过应用geNorm和NormFinder等程序对qRT-PCR定量的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用于红花草莓miRNA表达水平相对定量的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为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s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9个小RNA文库(PFL1、PFL2、PFL3、PFZ1、PFZ2、PFZ3、PFD1、PFD2、PFD3)通过小RNA测序技术得到的原始Total reads数分别为1.70×107、1.59×107、1.47×107、1.27×107、1.27×107、1.46×107、1.18×107、1.26×107和1.32×107条。共鉴定到1,703个miRNAs,其中665个miRNAs在9个样品小RNA文库中均存在。在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瓣中共鉴定到317个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有127个miRNA的差异程度达到了极显着水平。(2)通过降解组测序,在PF文库得到2.37×107条原始reads。当去除掉3’接头序列后,发现PF降解组文库中可以匹配到草莓基因组上的reads为2.34×107条,目前草莓已注释的转录本数量为39,487个,降解组文库PF能够匹配到草莓已注释转录本数为34,202个,占已注释草莓总转录本的比例为86.26%。应用TargetFinder软件进行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1365个miRNA对应的14,406个靶基因。利用Cleaveland软件对降解组测序数据与转录组数据进行降解位点的检测,共检测到了166个miRNA对应的227个靶基因发生降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在miRNA-靶基因对中,有超过80%的miRNA对应多个靶基因,单个miRNA对应靶基因的数目从2到26个不等,只有12个miRNA分别只对应1个的靶基因。此外,还发现普遍存在单个靶基因受控于多个miRNA调节的情况。这表明miRNA与靶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调控网络。(3)应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8候选miRNA的内参基因进行稳定性评价。3款软件评价结果表明,mdm-miR11004是红花草莓花色相关的miRNA实时荧光定量的最适候选内参基因,bdi-miR159a是在红花草莓所有组织样品中表达最不稳定的内参基因。(4)通过对miRNA、转录组和降解组测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初步筛选得到了33个和红花草莓花色形成相关的候选miRNAs和其对应的40个靶基因。并选择了8个花色相关的候选miRNA在不同颜色红花草莓花瓣中进行qRT-PCR表达特性分析。初步获得了可能通过负调控的模式参与到花色的调控中2个miRNA及其对应的靶基因,即mdm-miR159d与靶基因NCL1和csi-miR156f-p5与靶基因SPL13和MYB44。这2个miRNAs在红花草莓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草莓灰霉病的危害及防控
        1.1.1 草莓灰霉病的危害
        1.1.2 草莓灰霉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1.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类化合物的概况及活性
    1.3 暹罗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4 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
        1.4.1 化学诱变
        1.4.2 物理诱变
        1.4.3 等离子体诱变
        1.4.4 复合诱变
    1.5 蛋白质组学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1.5.1 蛋白质组学TMT标记定量技术
        1.5.2 PRM靶向蛋白质组学验证技术
        1.5.3 蛋白质组学在代谢调控机制方面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B.siamensis YB304 菌株的发酵培养
        2.2.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粗提物的制备
        2.2.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检测
        2.2.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
        2.2.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光谱分析和结构测定
        2.2.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化合物的抑菌谱测定
        2.2.7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化合物的稳定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
        2.3.2 化合物NJ08-3 的结构解析
        2.3.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的抑菌谱
        2.3.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的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V-ARTP诱变选育高产Macrolactin R的暹罗芽孢杆菌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标准曲线的测定
        3.2.2 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 YB304 菌悬液的制备
        3.2.3 野生菌株B.siamensis YB304 的紫外诱变及筛选
        3.2.4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筛选
        3.2.5 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3.2.6 野生菌株和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
        3.2.7 野生菌株和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发酵曲线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标准曲线的测定
        3.3.2 紫外诱变的致死率及正突变率
        3.3.3 紫外诱变高产菌株的筛选
        3.3.4 等离子体诱变的致死率及正突变率
        3.3.5 等离子体诱变高产菌株的筛选
        3.3.6 突变株的Mut-K53 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3.3.7 野生株 YB304 和突变株 Mut-K53 的生长曲线
        3.3.8 野生株 YB304 和突变株 Mut-K53 的发酵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产Macrolactin复合诱变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收集
        4.2.2 蛋白质的提取和肽段的酶解
        4.2.3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测定
        4.2.4 PRM靶向蛋白质组学测定
        4.2.5 数据库搜索与分析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质组数据质量评估
        4.3.2 野生菌株 YB304 与突变株 Mut-K53 的蛋白质变化
        4.3.3 差异表达蛋白质聚类分析
        4.3.4 差异蛋白的GO功能分类与KEGG通路分析
        4.3.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代谢通路分析
        4.3.6 PRM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野生菌株 YB304 和突变菌株 Mut-K53 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
        5.2.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孢子的影响
        5.2.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丝的影响
        5.2.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葡萄孢的防治实验
        5.2.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细胞凋亡的影响
        5.2.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细胞渗漏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野生菌株 YB304 和突变菌株 Mut-K53 对草莓灰葡萄孢的拮抗效果
        5.3.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孢子的抑制能力
        5.3.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的抑制能力
        5.3.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
        5.3.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细胞凋亡的影响
        5.3.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细胞内容物渗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草莓品质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品质性状
    1.1 营养品质
    1.2 感官品质
        1.2.1 色泽
        1.2.2 硬度
        1.2.3 风味
2 品质育种方法
    2.1 杂交育种
        2.1.1 杂交育成草莓品种的综合性状
        2.1.2 杂交育成草莓品种的品质性状
    2.2 诱变育种
    2.3 生物技术
3 展望

(4)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课题的提出
    2.前人研究进展
        2.1 模式植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2.1.1 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发与应用历史
        2.1.2 水稻、番茄和杨树模式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2.1.3 前人在柑橘基因功能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与研究进展
        2.1.4 山金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开发和应用进展
        2.2 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2.2.1 温带果树
        2.2.2 亚热带果树
        2.2.3 热带果树
        2.3 真柑橘果树系统发育与金柑属起源研究进展
        2.3.1 真柑橘果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2.3.2 中国柑橘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2.3.3 金柑的栽培与传播历史
    3.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胚山金柑纯系和杂交群体的构建及栽培评价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2.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指标
        2.3 单胚山金柑×滑皮金柑F1群体和F2群体的构建
        2.4 DNA提取、分子标记初步估计纯合度与杂种鉴定
        2.5 山金柑基因组特点检测
    3.结果与分析
        3.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3.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
        3.3 单胚山金柑自交优系的选择
        3.4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的构建与表型的初步调查
        3.5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2的繁育
    4.讨论
        4.1 山金柑纯系材料的进一步科学利用
        4.2 “模式柑橘”“模式栽培”的继续探索
        4.3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F2群体的未来应用
第三章 山金柑全基因组测序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植物材料与核酸提取方法
        2.2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流程
        2.3 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方法
        2.4 山金柑成花基因表达分析、SPL基因家族分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实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
        3.1.1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3.1.2 基因组注释
        3.1.3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3.1.4 同源基因分析
        3.1.5 系统发育分析
        3.2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2.1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
        3.2.2 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
        3.2.3 山金柑成花机理比较转录组分析
        3.3 山金柑SPL基因家族分析
        3.3.1 山金柑SPL基因鉴定
        3.3.2 山金柑SP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3.3 山金柑SPL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4.讨论
        4.1 山金柑基因组的进一步优化
        4.2 山金柑在柑橘植物树体发育研究中的未来应用
        4.3 山金柑作为柑橘生殖发育研究的模式材料及山金柑早花机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章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方法
        2.2 核SSR分子标记实验与分析方法
        2.3 叶绿体序列测序实验与分析方法
        2.4 重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核SSR的金柑属植物遗传评价
        3.1.1 基于核SSR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基于核SSR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3.1.3 基于核SSR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3.1.4 基于核SSR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3.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金柑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3.2.1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栽培金柑与山金柑群体遗传学分析
        3.3.1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系统发育与主成分分析
        3.3.2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群体结构分析
        3.3.3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3.3.5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连锁不平衡分析
        3.3.6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高分化区检测
        3.3.7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动态分析
        3.3.8 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前人报道的栽培金柑起源假说
    4.讨论
        4.1 栽培金柑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的思考
        4.2 金柑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起源争议问题的新观点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附表
附录Ⅱ:附图
附录Ⅲ:补充数据
附录Ⅳ:科研产出
致谢

(5)草莓种质资源生物学鉴定及对激素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草莓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1.1 草莓属植物的起源
        1.1.2 草莓种质资源概况
        1.1.3 存在问题
        1.1.4 种质资源的研究意义
    1.2 草莓移栽后生根缓苗的研究进展
    1.3 不同激素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和叶片再生的影响
        1.3.1 草莓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1.3.2 草莓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2.1 草莓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
        2.1.2.2 草莓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2.1.2.3 草莓果实性状和品质的测定
        2.1.3 数据分析
    2.2 生物刺激物对草莓移栽复壮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2.1 草莓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2.2.2.2 根系生长测定
        2.2.2.3 地上部生长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不同激素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和叶片再生的影响
        2.3.1 不同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
        2.3.1.1 试验材料
        2.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2 不同处理对草莓叶片再生的影响
        2.3.2.1 试验材料
        2.3.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3.1.1 野生草莓植株形态特征差异
        3.1.2 野生草莓的光合特性差异
        3.1.3 野生草莓的叶片色素含量
        3.1.4 野生草莓的果实性状和品质差异
        3.1.4.1 野生草莓的果实性状差异
        3.1.4.3 野生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1.4.4 野生草莓的初生代谢物含量
        3.1.5 杂交
    3.2 生物刺激物对草莓移栽复壮的影响
        3.2.1 不同生物刺激物对移栽后草莓根系的影响
        3.2.2 不同生物刺激物对移栽后草莓叶片光合效能的影响
        3.2.3 不同生物刺激物对移栽后草莓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生物刺激物对草莓移栽后的生长恢复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3.3 不同激素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和叶片再生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
        3.3.1.1 低温处理对草莓种子发芽的影响
        3.3.1.2 GA3 处理对草莓种子发芽的影响
        3.3.1.3 低温和GA3 互作对草莓种子发芽的影响
        3.3.2 不同激素配比对草莓叶片再生的影响
        3.3.2.1 ZT与 NAA、IBA、GA3 组合的再生比较
        3.3.2.2 TDZ与 NAA、IBA、GA3 组合的再生比较
        3.3.2.3 ZT与 TDZ对草莓叶片再生作用的比较
4.讨论
    4.1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4.2 生物刺激物对草莓移栽复壮的影响
    4.3 不同激素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和叶片再生的影响
        4.3.1 不同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2 不同激素处理对草莓叶片再生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葡萄果肉质地性状的评价、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肉质地研究进展
        1.1.1 果肉质地的鉴定评价
        1.1.2 影响果实质地的主要因素
        1.1.3 果实质地遗传规律研究
    1.2 葡萄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1.2.1 遗传图谱构建原理
        1.2.2 遗传图谱构建方法
        1.2.3 葡萄遗传图谱构建情况
    1.3 葡萄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1.3.1 QTL定位原理
        1.3.2 QTL定位方法
        1.3.3 葡萄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葡萄种质资源果肉质地的鉴定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葡萄种质果肉质地硬度特点
        2.2.2 不同葡萄种质果肉质地弹性特点
        2.2.3 不同葡萄种质果肉质地粘聚性特点
        2.2.4 不同葡萄种质果肉质地咀嚼度特点
        2.2.5 不同葡萄种质果肉质地回复性特点
        2.2.6 葡萄种质果肉质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2.2.7 葡萄果肉质地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葡萄种质果肉质地差异特点
        2.3.2 葡萄果肉质地参数相关性
        2.3.3 葡萄果肉质地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质地的动态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动态及果肉质地变化
        3.2.2 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细胞壁相关成分的变化
        3.2.3 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细胞壁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3.2.4 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
    3.3 讨论
        3.3.1 葡萄果实生长期果肉质地变化
        3.3.2 细胞壁物质对质地形成中的作用
        3.3.3 细胞壁物质代谢相关酶及对质地发育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外源赤霉素对葡萄果肉质地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赤霉素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
        4.2.2 果肉质地响应赤霉素的蛋白组差异
    4.3 讨论
        4.3.1 赤霉素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
        4.3.2 差异蛋白组技术的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葡萄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交群体后代的真实性鉴定
        5.2.2 重测序数据统计
        5.2.3 SNP标记开发
        5.2.4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5.3 讨论
        5.3.1 DNA分子方法在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5.3.2 重测序在遗传图谱构建过程中的应用
        5.3.3 整合图谱与前人图谱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葡萄果肉质地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果肉质地表型分析
        6.2.2 果肉质地的QTL定位
        6.2.3 果肉质地相关候选基因的预测
    6.3 讨论
        6.3.1 果肉质地的表型遗传规律
        6.3.2 葡萄果肉质地QTL定位
        6.3.3 与果肉质地相关的候选基因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草莓资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和糖积累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研究进展
        1.2.1 草莓果实中的糖酸
        1.2.2 影响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的环境因子
    1.3 植物体中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3.1 SUT家族研究进展
        1.3.2 单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3.3 SWEET转运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1.4 草莓基因组的更新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和地点
        2.1.2 果实取样
        2.1.3 试剂和仪器设备
        2.1.4 草莓果实糖酸的HPLC分析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糖酸组分出峰时间确定
        2.2.2 建立标准曲线
        2.2.3 草莓资源糖酸积累水平多样性
        2.2.4 草莓果实糖酸水平和组成的季节变化
        2.2.5 栽培条件对草莓果实糖酸水平和组成的影响
        2.2.6 同一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糖酸积累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草莓SWEET家族基因全基因组鉴定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1 植物材料
        3.1.2 试剂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森林草莓中SWEET家族基因的鉴定
        3.2.2 系统进化分析和染色体定位分析
        3.2.3 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序列比对
        3.2.4 从RNA-seq数据库中检索林草莓Fv SWEET基因的表达值
        3.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3.2.6 草莓组织总RNA提取
        3.2.7 cDNA合成及检测
        3.2.8 半定量RT-PCR
        3.2.9 定量q RT-PC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森林草莓Fv SWEET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3.3.2 Fv SWEET家族的基因结构
        3.3.3 Fv SWEET家族保守基序
        3.3.4 从RNA-seq数据库检索森林草莓Fv SWEETs基因的表达值
        3.3.5 八倍体草莓中不同器官SWEETs基因表达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草莓MFS类糖转运蛋白超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与果实可溶性糖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试剂和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F.vesca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鉴定
        4.2.2 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系统发育分析
        4.2.3 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和序列比对
        4.2.4 从RNA-seq数据库中检索森林草莓Fv ST基因的表达值
        4.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4.2.6 草莓组织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4.2.7 半定量RT-PCR
        4.2.8 定量RT-PCR
        4.2.9 草莓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2.10 统计分析与相关性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草莓MFS家族基因的鉴定
        4.3.2 Fragariavesca1.0与Fragariavesca4.0.a2 基因组中MFS成员比较
        4.3.3 草莓MFS家族进化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4.3.4 MFS超家族的糖转运蛋白基因结构与保守基序分析
        4.3.5 MFS超家族STs基因在森林草莓中的RNA-seq表达值
        4.3.6 FvSTs基因在‘红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分析
        4.3.7 不同草莓品种可溶性糖分动态积累
        4.3.8 q RT-PCR结果分析
        4.3.9 草莓果实中STs转录本丰度与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的相关性
        4.3.10 FvSTs的糖积累相关性在商品化品种中的验证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8)‘莓红’草莓花瓣发育过程花色苷变化及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红花草莓育种现状及应用价值
    2 植物花色的形成
        2.1 花色素种类
        2.1.1 类黄酮
        2.1.2 类胡萝卜素
        2.1.3 生物碱
        2.2 花色的成色作用
    3 植物花色苷研究进展
        3.1 植物花色苷基本结构及功能
        3.1.1 花色苷基本结构
        3.1.2 花色苷的功能
        3.2 植物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3.3 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的调控
        3.3.1 内在因子及环境因子对花色苷生物合成的调控
        3.3.2 转录因子对花色苷生物合成的调控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4.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莓红’草莓花器官发育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花朵基本性状观察
        1.2.2 花朵盛开时期观察
        1.2.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莓红’草莓花朵基本性状
        2.1.1 花瓣数、萼片数和雄蕊数分析
        2.1.2 花瓣间着生状态分析
        2.1.3 花冠径分析
        2.1.4 花色分析
        2.2 ‘莓红’草莓花朵盛开时期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莓红’草莓花瓣色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色素类型初步分析
        1.2.2 花色苷总含量测定
        1.2.3 花色苷组分定性分析
        1.2.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莓红’草莓花瓣色素类型的鉴定
        2.2.1 特征显色反应
        2.2.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2 ‘莓红’草莓花瓣不同发育时期花色苷含量
        2.3 ‘莓红’草莓花瓣花色苷组分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莓红’草莓花瓣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转录组质量评估
        1.2.1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1.2.2 文库制备与测序
        1.2.3 测序数据质控
        1.2.4 序列比对
        1.3 基因表达量和样本关系分析
        1.3.1 基因表达量计算
        1.3.2 样本关系分析
        1.4 差异基因分析
        1.5 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分析
        1.6 花色苷合成相关R2R3-MYB和 b HLH基因的分析
        1.6.1 R2R3-MYB和 b HLH转录因子的鉴定
        1.6.2 R2R3-MYB和 b HLH基因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1.6.3 R2R3-MYB和 b HLH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1.7 花色苷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1.7.1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1.7.2 引物设计与引物特异性分析
        1.7.3 q RT-PCR反应
        1.8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录组质量评估结果
        2.2 基因表达量和样本关系分析
        2.2.1 基因表达量分析
        2.2.2 样本关系分析
        2.3 差异基因分析
        2.3.1 差异基因统计
        2.3.2 差异基因趋势分析
        2.3.3 差异基因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2.4 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分析
        2.4.1 差异结构基因的鉴定
        2.4.2 差异结构基因的表达分析
        2.5 花色苷合成相关R2R3-MYB和 b HLH基因的分析
        2.5.1 R2R3-MYB和 b HLH转录因子的鉴定
        2.5.2 差异R2R3-MYB和 b HLH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2.5.3 R2R3-MYB和 b HLH转录因子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5.4 R2R3-MYB和 b HLH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2.6 花色苷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2.6.1 引物特异性分析
        2.6.2 花色苷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系统发育树蛋白序列信息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红颜与抗连作障碍品种杂交F1代优势株系选育及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
    1.2 草莓连作障碍发生原因
    1.3 草莓连作障碍防治措施
        1.3.1 合理轮作
        1.3.2 土壤消毒
        1.3.3 生物防治
        1.3.4 选育抗性新品种
    1.4 草莓杂交育种技术
    1.5 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草莓品种
        2.1.2 供试病原菌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红颜与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杂交
        2.2.2 草莓杂交F1 代种苗培养
        2.2.3 草莓杂交F1 代株系抗性初步鉴定
        2.2.4 草莓杂交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抗性机制分析
        2.2.5 草莓杂交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田间抗性评价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莓杂交F1 代主要生物学性状
    3.2 草莓杂交F1 代抗连作障碍优势株系抗性水平
        3.2.1 对羟基苯甲酸最适处理浓度的确定
        3.2.2 最适浓度对羟基苯甲酸对草莓杂交F1 代株系生长的抑制作用
        3.2.3 对羟基苯甲酸与尖孢镰刀菌对草莓杂交F1 代生长的协同作用
    3.3 草莓杂交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根系分泌物中化感物质差异
        3.3.1 草莓杂交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及含量
        3.3.2 草莓杂交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3.4 草莓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田间生物学性状
        3.4.1 草莓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田间性状
        3.4.2 草莓F1 代抗连作障碍株系果实性状
4 讨论
    4.1 草莓抗连作障碍株系培育
    4.2 草莓抗连作障碍优势株系筛选
    4.3 草莓抗连作障碍优势株系根系分泌物
    4.4 草莓抗连作障碍优势株系田间抗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10)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的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花青素苷研究进展
        1.1.1 植物花青素苷概述
        1.1.2 植物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1.1.3 调控植物花青素苷合成的结构基因
        1.1.4 调控植物花青素苷合成的转录因子
        1.1.5 植物花青素苷合成的外界影响因素
    1.2 植物miRNA研究进展
        1.2.1 植物miRNA的产生及作用方式
        1.2.2 植物miRNA的鉴定、表达分析方法
        1.2.3 植物miRNA内参基因相关研究
        1.2.4 植物miRNA对花青素苷的调控研究
    1.3 红花草莓育种研究进展
        1.3.1 红花草莓的来源
        1.3.2 红花草莓杂交育种研究
        1.3.3 红花草莓分子育种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2.2.2 小RNA和降解组文库的构建
        2.2.3 小RNA数据分析
        2.2.4 红花草莓花瓣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miRNAs的分析
        2.2.5 降解组测序数据的分析
        2.2.6 靶基因功能注释
        2.2.7 候选内参基因的筛选及引物设计与合成
        2.2.8 反转录c 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2.2.9 候选内参基因的荧光定量及扩增效率检测
        2.2.10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评价
        2.2.11 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的筛选
        2.2.12 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及对应靶基因表达水平的qRT-PCR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花草莓miRNAs表达谱分析
        3.1.1 红花草莓miRNA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3.1.2 红花草莓保守miRNAs的鉴定与新miRNAs的预测
        3.1.3 红花草莓miRNAs碱基偏好性分析
        3.1.4 miRNAs差异表达分析
    3.2 红花草莓降解组测序数据分析
        3.2.1 降解组测序数据分析
        3.2.2 利用降解组测序获得红花草莓miRNA的靶基因
        3.2.3 红花草莓miRNA靶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2.4 红花草莓miRNA靶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3.2.5 红花草莓miRNA靶基因的Pathway显着富集分析
        3.2.6 红花草莓miRNA趋势分析
    3.3 红花草莓miRNA内参基因的筛选
        3.3.1 候选内参基因引物特异性及PCR效率分析
        3.3.2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分析
    3.4 红花草莓花色相关的miRNA与靶基因分析
    3.5 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及对应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4 讨论
    4.1 红花草莓miRNA数据库及靶基因功能注释
    4.2 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的最适内参基因
    4.3 红花草莓花色形成相关miRNA与靶基因挖掘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D]. 倪婕. 广西大学, 2020(07)
  • [3]草莓品质育种研究进展[J]. 徐艺格,王丽娟. 北方园艺, 2020(18)
  • [4]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D]. 朱晨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草莓种质资源生物学鉴定及对激素的反应[D]. 董晨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6]葡萄果肉质地性状的评价、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D]. 姜建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草莓资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和糖积累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鉴定与分析[D]. 刘海婷.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8]‘莓红’草莓花瓣发育过程花色苷变化及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D]. 洪燕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9]红颜与抗连作障碍品种杂交F1代优势株系选育及抗性评价[D]. 梁中午.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10]红花草莓花色相关miRNA的鉴定与分析[D]. 王海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