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真实性原则

会计真实性原则

一、会计的真实性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艳[1](2021)在《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工作中会计原则的限制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会计原则是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财务处理准确无误、真实有效的保障。然而在财务处理中却存在权责发生制与实质大于形式原则、真实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配比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之间的相互限制因素,严重影响账务处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因此,会计人员应科学应用稳健性原则、科学规划应用顺序,相关管理者应加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从而破解账务处理工作中会计原则的制约因素,确保会计原则得到更好的应用。

宋沂邈[2](2021)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相关要点,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前提。该目标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艰巨的挑战。“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需以减污降碳为主线,推动绿色低碳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应从防控污染物排放入手,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一方面应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引导污染物以自然消纳的方式进行合理传导。面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发展效率和绿色生产力水平的内在统一。基于上述背景,会计界开始思考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方法以辅助环境监管,并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研究环境会计,对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及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环境管制,以投入产出为依据,围绕环境会计信息计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研究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制度背景。研究立足环境管制信息需求,对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都是以投入产出关系为逻辑,对各自目标达成与否进行评价。二者关于产出目标的不同,是造成环境会计要素分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管制不适应性的本质原因。因此,本研究以投入产出为依据,立足环境管制,对环境会计的信息计量及应用体系进行设计,以提高环境会计与环境管制的适应性。第二,基于投入产出关系,从实物、价值和综合三个维度构建环境会计要素内容。在实物维度,企业内部存在当期消耗等于当期产出的投入产出关系。依据投入产出关系,将实物维度要素划分为消耗要素、产品要素、正产出要素和负产出要素;将价值维度要素划分为投入要素、产出要素、消耗要素和权益要素;对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进行再分类,构造环境增益(减益)要素和环境综合要素。环境会计要素体系的构建,完善了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极大丰富了环境信息的表现形式,有效解决了面向环境管制的环境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针对投入产出环境会计要素,构思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计量方法。针对实物计量属性,基于真实性原则,采用实物盘存法计量消耗要素,继而基于重要性原则,依据投入产出关系,用消耗要素、产出要素推算负产出要素。针对价值计量属性,依据投入产出关系,分别设计消耗要素、产出要素和权益要素价值计量模型。针对能值计量属性,采用能值分析法对实物维度要素进行能值转化,继而根据定义设计环境增益(减益)要素能值计量模型,以及环境综合要素能值计量模型。以一家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对三个维度的要素计量方法展开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突破了环境会计要素的非货币计量瓶颈,提高了环境信息的质量。第四,针对投入产出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内容,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象划分为政府环境管制部门和社会公众。基于环境管制全生命周期评价需求,构建环境信息披露准入模式、管控模式和管制退出模式。在三种模式下分别设计向政府环境管制部门的管制包专递内容,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外公开信息披露内容。以一家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对运行管控模式下的信息披露内容设计展开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对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针对环境管制主体如何应用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提供政策建议。针对环境准入环节,建议对预计负产出总量和预计重点管控元素逃逸率设置上限,超过上限者不可准入。针对运行管控环节,首先建议对运行期内负产出总量以及重点管控元素逃逸率设置上限;继而建议在上述要求达标的基础上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对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环境退出环节,建议以重点管控元素是否实现彻底消纳作为环境退出的判定依据,直至消纳完毕方可退出。以十三家发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运行管控环节下的环境评价方法展开应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以实物要素为基础、价值要素为补充、综合要素为协调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体系,并配套设计要素计量方法与信息披露方法,最终为环境管制主体如何利用上述信息进行评价提供政策建议。

张艺琼[3](2021)在《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注册制改革正式开启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重要转型,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成为证券监管的工作重心与核心理念。自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以来,沪硅产业、百奥泰、君实生物等诸多非盈利公司成功上市的案例屡见不鲜,龙腾光电、路德环境和瑞晟智能等新上市的公司在报告期间相继业绩大幅下滑,这一系列亏损上市和业绩下滑事件中值得深思的是当前对于公司上市标准和价值的评判由盈利能力等传统财务数字信息逐步转向公司未来前景、商业模式和品牌价值等非财务数字信息。2020年颁布实施的新《证券法》明确提出“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叙述性文本信息的要求和规范上升至法律层面。这些现象和变化说明相较于传统的财务数字信息,上市公司非数字的、定性的文本信息开始不断受到重视。由于年度报告是公司对外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其在信息披露中占据核心地位,因而,年报中文本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引起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也同时成为当前学术界一个新兴的焦点问题。能否以及如何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保证其实质上符合信息披露基本原则要求?成为当前证券市场监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和挑战。在当前证券市场监管转型背景下,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方式,是实现年报日常事后监管、充分发挥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的创新性举措。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基本原则的整体框架,聚焦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这一公司外部治理视角,针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这一焦点问题,选取2015-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批量获取并深入挖掘交易所年报问询函与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从年报语调操纵、年报可读性和年报文本信息含量三个层面多维度、系统性地详细探究了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机制和渠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最终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研究结论:(1)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能有效发挥其对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显着促进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切实督促上市公司将信息披露基本原则落到实处。具体为: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显着降低了年报语调操纵,保证了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保证了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准确性”。无论是纵向维度还是横向维度,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均能显着提高年报文本信息含量,促使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在实质上具备“完整性”。此外,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程度越严重,其越能充分发挥对管理层年报文本信息披露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和治理作用,即越能显着促进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2)年报数字信息与年报文本信息之间具有关联性,除了直接促进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外,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还能通过约束年报数字信息操纵进而间接促进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具体为: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能有效降低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而降低异常乐观语调、增加年报可读性和年报文本特质性信息。相对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占主导,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更多地会直接促进年报文本信息披露。此外,通过影响机制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年报文本相似度降低可能并非真正代表年报信息含量提高,当前学术界广泛采用年报文本相似度来衡量年报文本信息含量的方式可能并不完美。(3)在不同治理环境和内外部治理机制下,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含量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体为:非国有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其年报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市场化进程高、媒体报道数量多时,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的提高作用会更明显;较高的市场竞争程度下,管理层会提供更多与其他公司不同的特质性信息,提高横向维度的年报文本信息含量;而对于纵向年报文本信息含量即年报文本相似度来说,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的影响反而更明显;媒体报道数量多时,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体现为:第一,本文创新性地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基本原则的整体框架,从年报语调操纵、年报可读性及年报文本信息含量这三个维度系统性、综合性地全面展开年报文本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丰富了针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传统单一研究视角,拓展了文本信息披露的研究外延。第二,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选取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这一独特的公司外部治理方式,深入分析其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既弥补了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制约因素的研究不足,又丰富了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第三,考虑到年报数字信息与年报文本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本文将年报数字信息披露纳入研究体系,构建“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年报数字信息披露—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缜密、完整的逻辑链条和新的经验参考。第四,依据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大数据综合应用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研究中,扩展了传统的文本信息披露研究手段,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创新性地运用Python的sklearn模块构建样本公司年报特征集并实现文本向量化,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同时构建年报文本信息含量的测度变量,完善和丰富了年报文本信息含量的评价和测度体系。

贺俊刚[4](2021)在《区块链视角下会计原则中的“信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区块链技术为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信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路径。本文研究了会计信任与区块链信任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信任问题是区块链与会计均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追求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任与区块链信任的共同目标;对比分析了会计原则与区块链处理信任问题的方式;提出了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会计信任的路径:信任基础+应用拓展。

莫娟[5](2020)在《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是其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如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将会极大地影响其实用性,减弱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作用,严重者甚至还可能危及到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利益。本文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入手探讨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关对策。

马艺闻[6](2020)在《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评价 ——以Z银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乡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与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无疑获得更强动力。然而当前仍存在一系列制约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障碍。其中信息披露是近年广为关注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金融机构掌握着更多信息,处于信息强势地位,而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则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的背景下,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仅影响到消费者利益也进而影响到自身相关业务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经济转型带来的各种挑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归纳出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在假设被评价对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情况在满足一些基本前提条件下,构建一套商业银行理财产信息披露品评价体系,并将Z银行作为案例带入该体系中进行打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研判Z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主要通过对过往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相关文献的研读与梳理,归纳出过往文献研究大都停留在银行的内部控制、市场监管以及银行本身的信息披露方面,较少关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评价,而少有的针对理财产品的评价,也大多止步于定性描述,缺乏直观且可平行对比的定量评价。这激发了笔者最终建立起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体系的想法。第三章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原则、内容等的分析,厘清目前我国个人理财市场信息披露中常见性的问题。第四章是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构建,本部分综合理财产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信息披露评价。第五章是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应用-以Z银行为例,本部分将实例Z银行理财产品带入评价体系并进行打分,通过对各项指标得分判断Z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是结论与建议,将Z银行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环节问题进一步发散,结合我国当前的市场状况,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刘嘉祺[7](2020)在《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由于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性、生长周期性、地域差异性、环境依附性、价值波动性等特点导致生物资产存货审计难度大。生物资产存货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盘点过程复杂,监审难度大、专业性要求高,审计风险也相对较大。如何以生物资产存货审计为研究对象,对生物资产存货审计进行系统的概念与理论分析,积极探讨生物资产存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成为许多专家学者与实践者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獐子岛集团频发的“扇贝事件”为研究背景,大规模减值减产频发的生物资产存货为研究对象,对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案例进行分析。獐子岛集团属于水产养殖企业,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生物生产周期长、生物资产存货分布范围广、盘点难、交易对象分散、公司业绩不稳定等特征。獐子岛集团的生物资产存货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庞大,生长遵循生物品种的养成规律,自然风险大,价值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的审计风险高、难度大、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对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进行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案例进行研究。理论分析部分对生物资产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概述,总结分析出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的难点,包括风险多样化、监盘难度大、专业知识要求高等。案例分析部分首先对獐子岛集团的历史沿革、经营范围、行业概况、财务情况、存货概况五个方面简单地进行了介绍。其次概述会计师事务所对于獐子岛集团存货审计的过程,具体涉及的内容包括与存货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计价、监盘、会计处理、减值计提、原始记录和会计信息披露七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审计的过程分析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建议,最后根据研究内容得出本文的结论。本文研究发现獐子岛集团在生物资产存货内部控制、盘点技术、减值处理、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水产养殖行业内具有普遍性,但是也存在特殊性问题。本文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建议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内部控制方面:科学决策苗种计划,控制苗种验收质量,全程监控苗种投放,动态监控存货的生长,降低与生物资产存货相关的控制活动的风险。创新存货盘点技术方面:利用数理公式推算数量,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控,借助外部的监督提高盘点工作的真实性。生物资产存货的减值工作方面:完善生物资产存货的减值方法、审批流程,加强存货减值结果的审核。信息披露方面:獐子岛集团应及时完整地对关键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细化信息披露的内容,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提高重要信息披露的完整度与准确度;立法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披露条款避免企业利用制度的漏洞;监管机构应当强化监督责任意识,加大违规披露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李维茜[8](2020)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的影响研究 ——以A+H股上市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原有金融工具准则的顺周期性及滞后性等缺陷暴露出来,准则能否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防范金融风险受到了社会各行业的质疑。为了有效的改善此情况,国际金融机构对原有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调整,除此之外,我国在实施金融工具准则的过程中也存在分类主观性较大,减值模型滞后性等问题,对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A+H股上市银行是如何调整以适应新准则的要求,首先分析实施新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的影响体现,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探讨变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然后表述新准则实施对于银行业影响概况,以27家上市银行为例涵盖了国有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接着研究A+H股上市银行实施新准则的影响,并通过2018年与2017年新准则实行前后财务报告数据对比,具体以中国银行为例说明准则实施对其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以及经营管理的有利不利影响,最后根据不利影响以及准则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在实际过程中与新准则接轨。

张晓烨[9](2020)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随着银行业上市进程的加快,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日新月异,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监管方对银行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东南亚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引起蔓延至全球的金融风暴,造成世界经济开始下行、日渐低迷,银行业经受重创,充分说明了银行过度的信息屏蔽、不注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造成金融体系累积风险从而导致金融业危机爆发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如何评价并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趋近国际规范,应当是值得研究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来对比分析,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四大类。首先,解释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等相关概念,分析相关理论和文献。其次,结合现有制度和评价体系,分析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包括国内外的监管制度、披露要求以及现有相关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接着,在借鉴现有评价体系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银行特色,构建起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从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四大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商业银行的不同类型,通过对2017-2018年定期报告的比较与研究,对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整体应用,并分析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上的共性和特性。再者,在四类银行中各自选择一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典型银行进行评价,分别是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和江阴银行,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另外,由于在银行规模、业务结构、市场定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的问题及成因也各有不同。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本文从重视银行人员培训、完善银行治理机构、提高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和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许文瀚[10](2019)在《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文中研究说明年度财务报告(年报)反映了管理者对公司本会计期间经营情况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在资本市场中,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管理者有动机通过乐观的信息披露来提升投资者信心。现有文献多从数字信息(会计信息)的角度研究了年报信息,并一致发现管理者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应计会计科目操纵和改变真实经营活动等方式调节公司利润,这些行为的最终结果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增加公司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证监会不断细化监管规则、审计程序日趋严格和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管理者对数字信息操纵的空间正在被压缩,会计信息质量在近年来得到了显着提高。但这绝不意味着管理者已经放弃了对信息的操纵。本文认为,现阶段管理者对信息的操纵正在由数字信息转向文本信息。文本信息在年报当中的主要作用是对数字信息进行进一步解释与说明。多样化的文字语言不仅能够清晰地传达语义,更能够让读者与信息发布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正是由于文本信息的这种特点,它能够完美地弥补数字信息的缺陷,使得广大信息接受者能够能好的了解公司真实情况。然而,文本信息也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文本信息具有语言多样性和内容前瞻性的特点,导致其缺乏事后可验证性,因此很难被监管部门事后追责。其次,文本信息由于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导致审计人员很难因文本信息违规而出具非标准意见。这些缺陷导致文本信息的可靠性较低,远不如受到严格监管和审计的数字信息。但这些缺陷并未影响文本信息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原因如下:第一,文本信息相比于数字信息具备更高的可理解性。在现代公司经营业务日趋复杂,且中小投资者通常不具备专业财务分析能力的情况下,文本信息成为投资者读懂数字信息的重要辅助性工具。第二,文本信息具备更强的信息可比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上市公司的差异也逐渐扩大,尤其是一系列互联互通如“沪港通”、“沪伦通”和“沪德通”实施之后。分散化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具备更强的投资能力和国际视野,这使得投资者在面对证券投资时不仅要克服公司间的行业差异还要克服国别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文本信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文本信息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在现代公司价值评价体系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公司价值不仅体现在经营业绩,还要兼顾公司战略、安全生产、社会责任履行和与利益相关方关系等问题。而这些内容是数字化的会计信息所无法表达的,但通过年报文本信息,投资者能够清楚的获取公司的这些信息。鉴于年报文本信息可靠性较低但相关性较高的特点,深入研究文本信息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将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认识上市公司年报,从而做出最优投资决策。同时也可能有助于监管部门制定文本信息的相关披露规范,从而促进公司提高年报信息质量。本文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2017年之间中国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年报文本信息的真实性研究,本文发现针对数字信息的盈余管理和针对文本信息的操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处于信息优势方的上市公司管理者会同时运用数字信息操纵和文本信息操纵来误导投资者。并且这两种操纵方式是相互配合的,导致年报文本信息并不总是客观真实的。这意味着继盈余管理之后,针对文本信息的语调管理也成为了导致委托代理冲突的主要原因,若任其发展,将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正当利益,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2)通过对管理层决策和文本信息的相关性研究,本文发现公司三大经济活动决策与文本信息之间存在相关性。从经营活动的角度,发现经营活动绩效越差,年报文本信息内容的可理解性越低。从研发活动的角度,发现研发力度越大,年报文本信息就越保守。从融资活动的角度,发现股权质押后,为了降低爆仓风险,管理者将策略性地操纵年报文本信息的语调和内容。以上结论说明管理者为了配合决策的实现,年报文本信息将被策略性操纵。这对于不具备专业财务分析能力,但依赖于文本信息获取公司信息的一般投资者而言是不利的。在管理层策略性披露的情况下,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未减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3)通过对年报文本信息的经济后果研究,在已有学者发现文本信息语调与投资者反应存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发现虽然管理层语调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关系,但管理层语调与盈余数字的一致性存在调节效应,若两种信息不一致,则投资者会认为管理层披露不诚实而低估股票价格。此外,本文还发现审计收费受文本信息中经营情况变动原因的说明和未来前景的展望内容的影响,这说明审计意见虽较少受文本信息的影响,但审计师还是会根据文本信息进行风险判断,并相应调整收费。除审计师之外,分析师行为也受到文本信息影响,具体而言,分析师关注于年报文本信息,并对其中有效内容做出反应,但如果年报中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异常乐观时,分析师会减弱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并相应下调对公司的未来盈余预测。本文可能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结合中国语言背景,从计量层面为文本信息的量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目前,国内文本信息研究文献多借鉴了国外的语调量化法,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天然缺陷:例如,乐观词汇结合特定会计科目或语言会产生语义反转,而现有量化法就笼统的认为乐观词汇即为乐观。本文所采用的语句结构提取法可以通过分析单句结构和句义,计算文本整体的语调情感倾向,能够有效克服现有量化方法的缺陷。第二,拓展和深化了管理者决策影响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现有管理层决策与文本信息研究多集中于公司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但较少涉及投资活动。本文通过对投资活动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研究缺失。并构建了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的研究框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管理层决策对年报文本信息生成过程的影响。第三,丰富和拓展了文本信息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现有该领域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文本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而本文从更为微观的视角研究了文本信息对除投资者外的其他资本市场参与方的影响,例如审计师和分析师,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文本信息的经济后果。

二、会计的真实性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的真实性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工作中会计原则的限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原则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一)会计原则的基本内容
    (二)会计原则的基本特点
二、账务处理中会计原则的限制因素
    (一)权责发生制与实质大于形式原则的相制约
    (二)真实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相制约
    (三)配比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相制约
三、破解账务处理中会计原则限制因素的方法
    (一)科学应用稳健性原则
    (二)科学规划应用顺序
    (三)加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
四、结语

(2)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技术路线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2.1.1 管制经济学理论
        2.1.2 环境会计目标相关理论
        2.1.3 物质不灭理论
        2.1.4 劳动价值理论
        2.1.5 效用价值理论
        2.1.6 能值理论
    2.2 环境会计相关文献综述
        2.2.1 环境会计目标
        2.2.2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2.2.3 环境会计要素内容
        2.2.4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2.2.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2.6 环境绩效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制度背景
    3.1 环境管制制度背景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现状
        3.1.1 环境管制制度背景
        3.1.2 环境管制信息需求分析
    3.2 环境会计制度背景与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
        3.2.1 环境会计制度背景
        3.2.2 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实例分析
    3.3 环境管制目标下环境信息供需不适应性分析
        3.3.1 环境会计要素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3.3.2 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3.3.3 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3.4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投入产出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1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投入产出逻辑分析
    4.2 立足环境管制的环境会计目标构思
        4.2.1 环境会计总体目标
        4.2.2 环境会计具体目标
    4.3 基于投入产出的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3.1 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的信息质量特征
        4.3.2 实物维度要素设计基本假设
        4.3.3 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4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5 基于投入产出的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5.1 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基本假设
        4.5.2 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5.1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5.2 基于投入产出的实物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2.1 实物维度要素内容
        5.2.2 基于实物盘存制的消耗要素计量方法
        5.2.3 基于投入产出守恒的负产出要素计量方法
    5.3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3.1 投入要素赋值方法
        5.3.2 消耗要素价值计量方法
        5.3.3 产出要素的值计量方法
        5.3.4 权益要素价值计量方法
    5.4 基于投入产出的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4.1 能值理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4.2 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5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应用案例
        5.5.1 案例背景
        5.5.2 实物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5.5.3 价值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5.5.4 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1 环境管制强度与物质流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研究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3 变量设计
        6.1.4 实证模型设置
        6.1.5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6.1.6 稳健性检验
        6.1.7 结论与启示
    6.2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设计
    6.3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3.1 准入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3.2 运行管控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3.3 管制退出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4 基于运行管控模式的燃煤电厂环境信息披露案例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评价政策建议
    7.1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准入评价政策建议
        7.1.1 环境准入评价思路
        7.1.2 环境准入评价指标体系
    7.2 基于投入产出的运行管控评价政策建议
        7.2.1 运行管控评价设计思路
        7.2.2 运行管控评价指标体系
        7.2.3 运行管控评价政策应用案例
    7.3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退出评价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
        2.1.2 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
    2.2 证券交易所问询的相关文献回顾
        2.2.1 证券市场监管效果文献回顾
        2.2.2 证券交易所问询对公司的治理效应文献回顾
    2.3 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回顾
        2.3.1 上市公司文本信息的测度文献回顾
        2.3.2 上市公司文本信息策略性披露文献回顾
    2.4 证券交易所问询对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文献回顾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机理分析
    3.1 制度背景
        3.1.1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1.2 我国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特征分析与现状描述
    3.2 基于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
        3.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3.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3.2.3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的分析
    3.3 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影响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机理分析
        3.3.1 交易所年报问询直接影响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机理分析
        3.3.2 交易所年报问询间接影响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机理分析
第四章 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语调操纵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3.2 变量设定
        4.3.3 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主检验实证结果分析
        4.4.3 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分析
    4.5 拓展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4.5.1 分组检验分析
        4.5.2 内生性问题处理
        4.5.3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5.3.2 变量设定
        5.3.3 模型构建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主检验实证结果分析
        5.4.3 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分析
    5.5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5.5.1 分组回归分析
        5.5.2 内生性问题处理
        5.5.3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含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6.3.2 变量设定
        6.3.3 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主检验实证结果分析
        6.4.3 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分析
    6.5 拓展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6.5.1 分组回归分析
        6.5.2 内生性问题处理
        6.5.3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2 研究对策与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区块链视角下会计原则中的“信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区块链与会计信任的构建路径
    (一)会计信任与区块链信用
        1. 会计信任
        2. 区块链信任
    (二)通过区块链构建会计信任的路径
三、通过区块链构建会计信任路径的优缺点
    (一)效率高,成本低
    (二)安全度高,保密性强
    (三)不可更改,可靠性强

(5)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及特点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特点
        1、在多样化的会计核算方法面前,会计信息对不同时点或阶段经济活动的反映会随着会计核算方法发生变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2、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素多种多样,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会出现变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
    (一)经营者权力驱使等主观性原因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技术性原因
    (三)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等制度性原因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三、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信息基础工作,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
    (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制
四、结束语

(6)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评价 ——以Z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读法
        1.2.2 案例分析法
        1.2.3 统计分析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信息披露相关理论研究
        2.1.1 信息披露相关理论:有效市场假说
        2.1.2 目前主流认为有效市场可分为以下三种形态
        2.1.3 信息披露相关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信息披露相关研究进展
        2.2.1 信息披露的方式
        2.2.2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指标
3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的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的原则与法规
        3.1.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原则
        3.1.2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
    3.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内容
    3.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信息披露法规的不完善
        3.3.2 信息披露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3.3.3 信息披露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
        3.3.4 信息披露形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3.3.5 信息披露过程中监管缺位
4. 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分析维度的划分
        4.1.1 理财产品发行阶段的披露
        4.1.2 理财产品存续阶段的披露
        4.1.3 理财计划终止阶段的披露
        4.1.4 理财产品规模的披露
        4.1.5 理财业务收入情况
    4.2 评价体系构成的原则
        4.2.1 可操作性原则
        4.2.2 代表性原则
        4.2.3 可比性原则
        4.2.4 独立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
        4.2.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3 信息披露评价内容与指标
        4.3.1 理财产品发行阶段的披露指标
        4.3.2 理财产品存续阶段的披露指标
        4.3.3 理财计划终止阶段的披露指标
        4.3.4 理财产品规模的披露指标
        4.3.5 理财业务收入情况的披露指标
    4.4 信息披露综合评价的量化
        4.4.1 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4.4.2 信息披露评价的公式
5. 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应用——以Z银行为例
    5.1 案例背景: Z银行概况
    5.2 评价体系在Z银行理财信息披露中的应用
        5.2.1 理财产品发行阶段信息披露分析
        5.2.2 理财产品存续阶段信息披露分析
        5.2.3 理财计划终止阶段信息披露分析
        5.2.4 理财产品规模信息披露分析
        5.2.5 理财业务收入信息披露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Z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的评价结果
        6.1.1 关键信息未能充分披露
        6.1.2 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6.1.3 信息披露的时间较为滞后
        6.1.4 相关文件的披露形式不规范、不统一
        6.1.5 信息披露的问责机制不健全
    6.2 Z银行存在问题的成因探讨
    6.3 对Z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若干建议
        6.3.1 健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框架
        6.3.2 扩大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范围
        6.3.3 建立和完善理财产品内部监管制度
        6.3.4 加强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7)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特征研究
        1.2.2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方法研究
        1.2.3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程序研究
        1.2.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涉及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1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的相关概念理解
        2.1.1 生物资产的相关概念
        2.1.2 存货审计的相关概念
    2.2 生物资产的特点
        2.2.1 生物的自然增值性
        2.2.2 生物的生长周期性
        2.2.3 生物的地域差异性
        2.2.4 生物的环境依附性
        2.2.5 生物的价值波动性
    2.3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的难点
        2.3.1 生物资产存货监盘难度大
        2.3.2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专业性强
        2.3.3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风险多样化
    2.4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的主要内容
        2.4.1 评审企业生物资产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2.4.2 验证生物资产存货账面余额的真实性
        2.4.3 审查生物资产存货的存在性与完整性
    2.5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的理论基础
        2.5.1 内部控制理论
        2.5.2 存货管理理论
        2.5.3 审计需求理论
        2.5.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第3章 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案例
    3.1 獐子岛集团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经营范围
        3.1.3 行业概况
        3.1.4 财务情况
    3.2 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现状
        3.2.1 生物资产存货概况
        3.2.2 生物资产存货种类
        3.2.3 生物资产存货经营情况
    3.3 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主要流程
        3.3.1 了解生物资产存货的内部控制
        3.3.2 实施生物资产存货的监盘程序
        3.3.3 开展生物资产存货的计价测试
        3.3.4 核查生物资产存货的会计处理
        3.3.5 审核生物资产存货的减值计提
        3.3.6 核实生物资产存货的原始记录
        3.3.7 评估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第4章 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问题分析
    4.1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发现的问题
        4.1.1 生物资产存货内部控制不完善
        4.1.2 生物资产存货盘点技术不优化
        4.1.3 生物资产存货减值计提不合理
        4.1.4 生物资产存货信息披露不充分
    4.2 生物资产存货审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集团改制公司治理混乱
        4.2.2 水产养殖经营风险复杂
        4.2.3 权力约束机制的缺失
        4.2.4 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4.2.5 监管机构干预力度不够
第5章 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问题的改进建议
    5.1 加强生物资产存货的内部控制
        5.1.1 苗种计划科学决策
        5.1.2 苗种验收控制质量
        5.1.3 苗种投放全程监控
        5.1.4 存货生长动态监测
    5.2 优化生物资产存货的盘点技术
        5.2.1 利用数理公式推算数量
        5.2.2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控
        5.2.3 利用外部监管加强独立
    5.3 完善生物资产存货的减值工作
        5.3.1 完善存货的减值方法
        5.3.2 完善存货减值审批流程
        5.3.3 完善存货减值结果的审核
    5.4 强化生物资产存货的信息披露
        5.4.1 细化信息披露内容
        5.4.2 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5.5 加强生物资产存货信息披露的监管
        5.5.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5.5.2 强化监督责任意识
        5.5.3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的影响研究 ——以A+H股上市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资产分类研究
        1.2.2 金融资产计量研究
        1.2.3 预期信用减值研究
        1.2.4 新准则实行的影响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贡献与局限
        1.4.1 论文贡献
        1.4.2 研究局限
第二章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2.1 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
        2.1.1 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
        2.1.2 新旧准则对比与评价
    2.2 金融资产减值
        2.2.1 新准则的预期损失模型
        2.2.2 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2.2.3 预期信用损失的列报和减值范围
        2.2.4 新旧准则对比与评价
第三章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的影响概述
    3.1 各类型银行期初所有者权益微降,程度不同
    3.2 金融资产总量小幅减少,重分类呈两减一增趋势
    3.3 采用预期减值模型,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大大增加
    3.4 预期减值模型使减值范围延伸到表外业务,表外信贷损失减值增加
第四章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A+H股上市银行的影响研究
    4.1 新准则实施对上市银行的定量影响研究
        4.1.1 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4.1.2 预期损失法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4.2 新准则实施对上市银行的定性影响分析
        4.2.1 对上市银行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4.2.2 对上市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4.3 新准则实施影响的案例研究
        4.3.1 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对中国银行的影响
        4.3.2 预期损失法对中国银行的影响
        4.3.3 对中国银行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4.3.4 对中国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5.1 研究结论及实行新准则的问题
        5.1.1 研究结论
        5.1.2 上市银行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问题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估值系统研发
        5.2.2 强化内部财务、业务、风险部门之间的内部协调
        5.2.3 完善信息披露,细化金融资产会计计量规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上市商业银行
        2.1.2 会计信息披露
    2.2 理论分析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有效市场假说
    2.3 文献综述
        2.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2.3.2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经济后果
        2.3.3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改进
        2.3.4 文献述评
3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与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3.1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3.1.1 巴塞尔委员会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1.2 我国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2 现有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3.2.1 标准普尔公司“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评级”
        3.2.2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3.2.3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办法》
        3.2.4 现有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4.2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1 全面性原则
        4.2.2 科学性原则
        4.2.3 可操作性原则
        4.2.4 改进原则
    4.3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4 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4.4.1 及时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4.4.2 真实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4.4.3 完整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4.4.4 可比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5 质量评价体系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的整体应用
    5.1 在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1.1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1.2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2 在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2.1 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2.2 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3 在城市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3.1 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3.2 城市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4 在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4.1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4.2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5 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比分析
        5.5.1 及时性方面的分析
        5.5.2 真实性方面的分析
        5.5.3 完整性方面的分析
        5.5.4 可比性方面的分析
6 质量评价体系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的个案应用
    6.1 在工商银行中的应用
        6.1.1 工商银行简介
        6.1.2 选择工商银行的理由
        6.1.3 工商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1.4 工商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6.2 在浦发银行中的应用
        6.2.1 浦发银行简介
        6.2.2 选择浦发银行的理由
        6.2.3 浦发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2.4 浦发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6.3 在杭州银行中的应用
        6.3.1 杭州银行简介
        6.3.2 选择杭州银行的理由
        6.3.3 杭州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3.4 杭州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6.4 在江阴银行中的应用
        6.4.1 江阴银行简介
        6.4.2 选择江阴银行的理由
        6.4.3 江阴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4.4 江阴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建议
        7.2.0 对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建议
        7.2.1 对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2.2 对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2.3 对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2.4 对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贡献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上市公司与文本信息
        一、公司治理与文本信息
        二、公司活动与文本信息
    第二节 文本信息的度量方法
        一、管理层语调
        二、文本可理解性
        三、特征词语统计
    第三节 文本信息的制约因素
        一、会计信息
        二、信息质量
        三、信息成本
        四、内外部环境
    第四节 文本信息的经济后果
        一、股价波动
        二、分析师预期
        三、内部人交易
    第五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生成过程及其作用机理
    第二节 博弈模型设定
    第三节 公司决策与文本信息
    第四节 文本信息的信息增量作用
    第五节 文本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第六节 模型推导过程详解
    第七节 理论分析总结
第四章 年报文本信息的真实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本章小节
第五章 管理层决策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经营活动决策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影响——以微利公司为例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结论
    第二节 投资活动决策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影响——以创新研发为例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结论
    第三节 融资活动决策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影响——以股权质押为例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年报文本信息的经济后果研究
    第一节 年报文本信息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结论
    第二节 年报文本信息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结论
    第三节 年报文本信息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会计的真实性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工作中会计原则的限制因素研究[J]. 张冬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5)
  • [2]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D]. 宋沂邈.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D]. 张艺琼. 西北大学, 2021(12)
  • [4]区块链视角下会计原则中的“信任”问题研究[J]. 贺俊刚. 会计师, 2021(08)
  • [5]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J]. 莫娟. 时代经贸, 2020(19)
  • [6]商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评价 ——以Z银行为例[D]. 马艺闻.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7]獐子岛集团生物资产存货审计案例研究[D]. 刘嘉祺.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8]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的影响研究 ——以A+H股上市银行为例[D]. 李维茜. 广西大学, 2020(07)
  • [9]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的对比分析[D]. 张晓烨.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D]. 许文瀚.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会计真实性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