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分级机为节约用水而努力

激光分级机为节约用水而努力

一、激光平地机组为节水效大力(论文文献综述)

赵申晟[1](2020)在《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珍贵程度愈发凸显,自上世纪起,水资源就出现了短缺问题,世界人口地方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正因为水资源如此重要,所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们必须重视起该问题。中国目前的水资源缺乏程度严重,四个人的用水量才与世界水平的单人量持平,这个对比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中用水的供需矛盾加剧,而面对此问题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本文针对目前农业节水灌溉的现实和考虑因素,最终选择了泰安市岱岳区节水灌溉技术展作为研究样本,试找寻这其中所涵括的关键问题,对于目前现状更是作出一部分建议,让目前的技术更进一步,能够在农业发展方面得到应用。当前主要问题集中在农民的收入并不是很高,在环境有待优化这些方面上,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岱岳区的农业发展提出自己的浅见。我们都知道,想要解决粮食问题,就要改变用水习惯,采取合理的利用手段,将符合生产条件的低产田地转变成为高产。首先我们需要保护现有的农田基础,其次就是不断创新培育方法,在具备灌溉节水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该项措施,将旱地涝地的农作物生产工作稳步推进,把握关键时期,不断改善当地的土地情况。在没有可以实施灌溉条件的地区,就需要把农业节水大力推进,用最大的限度完成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可能,以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农业缺水还是存在缺口的,所以我们走向节水型社会是发展所趋,只有积极开发灌溉技术才是一个正确的道路。当下对于如何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问题,发展节水灌溉便是重要途径。把节水灌溉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便可使氮磷等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对生态的污染,还可以大大提高农肥的利用率。这便是节水灌溉技术以“低污染、低排放”的形式在现代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体现。所以为了建立起泰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必须要实行农业灌溉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政策。

潘浩[2](2019)在《哈尔滨市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应用》文中认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通过使用工程技术从而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与传统灌溉相比,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不降低甚至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有多种,各种灌溉工程对植物、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土地格局等要求都不一样。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时,应该优选适宜的工程技术模式。因此,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进行适宜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建立了高效节水灌溉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双城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将结果与工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高效节水灌溉运行管理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选取政策、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四大类为影响因素,建立了一个由6个定性指标和5个定量指标组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详细说明。(2)应用半结构模糊决策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一致。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优先发展顺序依次为中心支轴式喷灌、绞盘式喷灌、管道移动式喷灌、滴灌工程。将评价结果与已有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双城区已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模式符合评价结果的优先发展顺序。(3)总结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的经验。根据土地流转方式,将运行管理方式分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全流转”管理模式、“农民用者水协会(村集体)+土地分散经营”管理模式、“大户(私人农场)”管理模式。

徐燕妮[3](2017)在《北京市节水型苗圃建设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苗圃是繁殖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申奥以来各类林业生产性质企业单位迅猛发展。但苗圃数量并不代表城市绿化率,林木培育耗水量巨大,导致人们对于林木生长和林业生产在严重水资源匮乏地区耗水过大问题的关注或存疑。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苗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苗技术和总体规划建设上,对于从节水灌溉角度相关研究较少,缺少系统的理论规划。基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在林业发展领域将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作为低碳节约型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全范围苗圃现状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类比分析和实际林业苗圃的改造规划设计,得出了在北京市开展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的参数、技术途径和标准,研究取得的基本结论如下:(1)北京市苗圃占地面积主要集中在200-500亩,1000亩以上苗圃以国有苗圃居多;小型国有苗圃一般以科研实习用为主;大部分苗圃生产园林绿化用苗;育苗类型也以移植大苗居多。苗圃普遍使用地下水灌溉,多数苗圃并未安装水表统计年用水量。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的苗圃水价、电费差别较大。(2)苗圃自动控制系统、蓄水装置不普及。苗圃基本已实现地下管网输水,且普遍采用塑料管。70%的苗圃采用漫灌,部分培育一年生或种植果蔬的苗圃采用喷灌、微灌等灌溉方式,仅有3个国有苗圃采用小管出流的方式灌溉。(3)北京市节水型苗圃规划建设要素包括苗圃选址、区划、灌溉系统、苗圃节水管理体系四方面。苗圃选址从位置、土壤条件、水源以及病虫害四方面考虑。苗圃区划包括生产用地及辅助用地的区划。苗圃灌溉系统分为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系统和配水系统。采用TOPSIS方法制定节水灌溉管理体系指标。(4)苗木灌溉用水定额可根据苗木按照其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别、各时期需水量、以及不同气候条件、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而确定。根据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可以确定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并计算得出苗木的用水定额。

刘晓琼[4](2016)在《泰安市岱岳区农业节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就是世界上13个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5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亩均水资源占有量144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4。农业是中国第一用水大户,发展农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农业节水的应用和管理问题。基于这一思想,本文选择泰安市岱岳区作为研究对象,寻求农业节水的发展之道。泰安市岱岳区资源丰富、地形多样,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街道,711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7.5万,其中农业人口81万。农业总产值34.56亿元,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粮食总产量53.63万吨。岱岳区耕地总面积99.24万亩,耕地总灌溉面积7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7.14万亩,59.93万亩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标准,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4.97万亩(低压管灌33.1万亩、喷灌及微灌1.87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4%。论文通过深入有关乡镇和中小型水利工程现场实地调查、同水利专家及有关群众请教探讨、文献检索等方式,为研究分析岱岳区农业节水问题打下了基础。第一,论文阐述了岱岳区的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得出岱岳区水资源紧缺,发展农业节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岱岳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16.8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2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7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350立方米)的20%,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600立方米)的5.46%。岱岳区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国际上认可的保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必要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水指标,属于人均水资源少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区域。而且岱岳区年际、年内及空间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还承担着泰城85%的供水任务,每逢干旱年份,就要经受严峻的缺水危机,这些危机又加剧了岱岳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随着岱岳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用水情况看,农业是岱岳区第一大用水户,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5%以上。所以,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论文列举了岱岳区目前应用的节水措施,包括农业节水的指导思想、节水布局、技术措施、建设的主要项目以及目前的节水成效。从农业节水的应用和管理两方面,浅显分析了岱岳区发展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第二,运用系数分析法测算出岱岳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说明岱岳区发展农业节水潜力巨大。第三,对应前面分析的农业节水存在问题提出了岱岳区农业节水的对策措施。一方面是农业节水应用的措施,包括提高节水技术、扩大节水农业规模、抗旱节水措施、科学制定节水规划、打造农业示范带动工程。另一方面是农业节水管理方面的措施,包括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等。全文旨在节约岱岳区农业用水量,缓解岱岳区水资源紧缺问题,以岱岳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岱岳区下一步编制水利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一些浅显、基本的理论依据。

于智媛[5](2017)在《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匀,与农业发展区域布局严重错位的问题,西北地区水资源尤为匮乏。“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由于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统一尺度比较分析西北不同地区的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分析不同地区农户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驱动因素,对于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西北三省区中甘肃、宁夏及内蒙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典型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及农户访谈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归纳分析全国总体及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演进规律及发展现状。在对我国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进程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调研地区的节水政策演变、农业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自“十五”以来,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呈持续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高效灌溉技术以滴灌推广为主,喷灌和滴灌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主要增长点。西北地区作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和微灌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各省区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历程各不相同,总体在“十二五”期间以微灌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第二,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气候生产力模型中迈阿密模型估算调研地区的光温潜力需水量,对采用覆膜滴灌、喷灌、地下管灌、覆膜漫灌及不覆膜漫灌方式种植春玉米及向日葵的节水效果、用水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用水效果评价体系中,调研地区采用不同灌溉方式种植春玉米、向日葵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均呈由覆膜滴灌,喷灌,覆膜漫灌,到地下管灌及不覆膜漫灌递减的趋势。因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高效用水和高产值的“双高”特点,而传统漫灌方式在节水和增效方面具有潜在的提升空间。第三,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内部因素,并对差异化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既包括资源禀赋因素也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调研地区农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部因素中,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技术感知有用性和技术服务可得性为正向影响。外部因素的中放水次数、劳动力人均产值、有无配备水库或蓄水池、组织化经营程度的影响显着。放水次数较高、劳动力人均产值高、配套水库或蓄水池、种植规模大、管理模式为国有农场、种植大户、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村集体时有利于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第四,利用案例分析法对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案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建立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分析框架,分析我国西北甘宁蒙典型地区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探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过程产生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需求。得出在组织制度方面,国有农场、国家示范基地村集体以及种植大户在统一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土地规模经营方面,人均耕地面积较高的地区、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的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高,有利于技术推广;在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的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如田间水库或蓄水池是保证建立适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灌溉制度的关键;在政府支持方面,以“项目制”的形式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率较高。第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级、西北三省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政策进行剖析,比较各地区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障政策特点及优劣势。借鉴美国及以色列在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科技推广体系、政府财政支持、配套综合集成技术体系、以及节水激励机制等方面经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体系,内蒙古以“项目制”形式为主导的节水增粮推广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效节水灌溉配套水源工程以及甘肃省民勤县的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水权交易制度。得出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规模化组织管理模式是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效果的前提,通过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提供组织保障;教科研一体化的推广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顺利实施的技术支撑;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基础,带动多渠道资金整合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落实的重要措施;配套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持续发展与长效利用的关键;多元化的节水激励政策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未来推广的重要手段。根据上述五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提出建立节水效果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因素对作物需水量测算的影响,得到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比较分析的统一尺度,较为公正,且更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广阔,本文将天然降水量作为作物生长用水的组成部分,在迈阿密模型对光温潜力需水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利用百分制比较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较为直观。三是本研究结合调研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典型模式的经验,分析不同地区除自然条件以外的经济社会差异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效果影响,可充实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应用情况的研究。

曹华[6](2016)在《轻小型喷灌机组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喷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效节水技术,是现代灌溉中较为先进且发展速度较快的节水方式之一。轻小型喷灌机组是我国农村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机组,本文以自行研制的轻小型喷灌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轻小型喷灌机组的水量分布、喷灌均匀度。又通过室外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与不同施肥量条件对冬小麦的水氮耦合与产量的影响。共设置3个灌水水平与3个施氮水平,共9个处理。冬小麦的3个灌水水平分别为40、70和120mm,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150、300和450kg/hm2。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当机组的进口压力为0.20、0.25、0.30、0.35、0.40、0.45MPa时,轻小型喷灌机组的最小运行速度为10.25m/h,最大运行速度为68.40m/h,压力越大,速度越低,机组的喷灌均匀度越高,喷灌均匀度的范围在87.60%91.40%之间,满足规范要求。(2)轻小型喷灌机组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的深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而土壤受灌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灌水量为低水W1处理条件下灌水后与灌水前土壤含水率差别不大。(3)相同灌水量,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小,主要集中在060cm土层,6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较低。(4)水氮耦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水分与硝态氮的分布状况。适当的灌水与施肥能够促进作物对水分与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然而过量的灌水与施肥不但不会增加作物对水分与氮素的吸收与利用,而且会引起土壤氮素的深层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5)豫北地区轻小型喷灌机组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水氮耦合显着影响冬小麦的产量。灌水与施肥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水氮耦合作用主要对冬小麦的穗长、穗粒数、亩产均产生明显相关性。

涂琴[7](2014)在《低能耗多功能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精确喷灌技术与产品》(2011AA100506)和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基于能耗及均匀度的多喷软管喷灌系统的建立》(CXZZ110565)。水资源短缺和能耗问题的加剧使得低能耗成为喷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我国,地形条件及种植作物的多样性、农村经济条件复杂性等因素使得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的多元化配置成为必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对喷灌机组的管道布置及组合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提高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构成方式的灵活性、降低机组能耗、提高单位机组功率的灌溉面积成为喷灌机组应用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优化模拟、试验验证等方法,开展了低能耗多功能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低能耗多功能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设计提出一种移动固定多目标喷灌系统,它使机组灵活性提高,且对作物的适应性增强。为了提高机组的便捷性,发明了一种快速连接管件和一种喷灌用喷头及管道固定装置。提出一种组合式双支管多喷喷灌系统,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与传统的“一”字型支管和两条支管布置相比,操作时间和总费用最低,喷灌均匀性最高,单位能耗居中。依据上述两种喷灌机组的支管布置方式、机组各部件移动模式,总结出11种适用于不同面积的管道布置方式,为用户提供多元化选择。(2)机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及各指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建立了涵盖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4大类10个指标的喷灌机组综合评价模型,权值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来集成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为喷灌机组多因素多目标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对机组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分析。技术指标方面,就喷头工作压力、喷头间距等因素对均匀性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为机组组合喷灌均匀性的分析及机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经济指标方面,对机组生命周期成本(LCC)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耗费在LCC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初投资和人工费,因此喷灌机组的优化配置对机组的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十分关键。环境指标方面,采用含交互作用的正交表L27(313)对喷灌机组的能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小型喷灌机组能耗对喷头工作压力的变化最敏感,其次为管道管径,喷头间距对能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参数的交互作用中。因此,需对喷灌机组进行多目标配置优化。(3)轻小型喷灌机组管道水力设计及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根据轻小型喷灌机组水泵-管路-喷头协同运行的特点,借鉴微灌管道水力计算方法,对现有喷灌机组管道水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流量约束的后退法、前进法,和将前进法、后退法与黄金分割法相结合的轻小型喷灌机组管道水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前进法与后退法相比,更能反映喷灌管道与微灌管道相比由于出水口较少且每个孔口流量较大,而呈现的管道沿程一定位置上出现的压力骤降的特点;新提出的前进后退法多级管道水力计算方法与前人的方法相比,更能满足各支管末端的最低喷头工作压力要求,使计算结果更加可靠。以单位能耗为目标,首次将蚁群算法应用于喷灌机组的配置优化中,并与遗传算法优化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蚁群算法计算得到的最佳喷头数和管道沿程工作压力,与遗传算法相比更接近实验值。同时基于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研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初步建立了轻小型喷灌机组多目标配置优化模型。(4)机组能耗及均匀性影响因素田间试验研究机组能耗及均匀性是机组综合评价中主要的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分别反映机组运行状态及喷灌质量,且对机组配置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机组能耗及均匀性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分析,对管道水力计算方法和优化方法进行验证,并对试验条件下特定喷灌机组的最优配置方式进行探讨。机组能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方法总体可行,但试验中当管径增大时,由于此时使水泵提供给喷头的工作压力增大,间接导致机组能耗上升,反映了水泵-管路-喷头间的协同作用,而理论方法对这一因素考虑不足。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喷灌机组田间应用时,在风速<2.7m/s(试验最大风速)的场合,可以采用矩形布置,喷头间距及支管间距适中,工作压力取低值以降低系统能耗,同时保证较高的均匀性。但在多风的场合,宜采用三角形布置,布置间距取小值,喷头工作压力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15PY喷头),提高机组的抗风性能。喷灌机组能耗及均匀性影响因素之间都存在交互作用,实际应用需综合考虑。

陈洪仓[8](2011)在《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益》文中提出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是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宁夏农垦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十一五"期间,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水资源配置,采取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喷灌、滴灌、

翟宁[9](2009)在《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60%,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5,农业节水潜力巨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之各种灾害,特别是旱灾频发,严重威胁着四川的粮食生产的安全,四川农业和农业水土工程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节水灌溉发展水平,是解决四川省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关键。本文通过专家咨询和典型研究,构建了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模糊可变评价法对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的2005年的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三项子指标以及分属于各子指标下的34项单项指标,最终建立了3个指标层和34个因子层的评价指标体系。(2)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的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四川省总的评价结果为“一般”,各个市、州的评价结果多为“一般”或“较差”,少数地区为“差”。这说明,四川省总体的节水灌溉发展水平不高,水平提高的潜力巨大。(3)采用模糊可变评价法对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所得的级别特征值为3.454,其相对应的评价等级介于“一般”与“较差”之间,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评价结果由散点图可知,评价值主要都集中在3与4之间,即“一般”与“较差”之间,这说明四川省各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水平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水平都不是很高。(4)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的结果并不完全吻合,这反映了两种方法通过不同的计算特点和过程,来说明各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水平,但大部分地区的评价结果还是相吻合的。(5)在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农业水资源的特点以及节水灌溉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节水灌溉发展对策,为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节约农业用水量,抗旱减灾,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依据。

马泽朝[10](2009)在《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效益分析》文中提出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她养育了中华儿女,缔造了华夏文明。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位于黄河母亲怀抱的宁夏平原,干旱少水却成了长期困扰这一地区人民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修建一定的水利工程,实现引黄灌溉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的是宁夏黄河引水灌区,通过研究国内外渠系防渗措施,对灌区渠系采用先进的砌护方式和土工膜应用技术,把水安全有效的引入到灌区。利用喷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膜灌技术等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使水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合理的灌溉有效的预防和制止了土壤盐渍化进程。最后,本文又对该工程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充分肯定了它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扶贫致富项目,它大大改善了宁夏南部山区的落后面貌,在经济、环境、社会及人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总之,本文对宁夏黄河引水灌溉工程从施工建设到效益评价作了全程的分析研究,为以后工程的开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文中的试验结论及技术路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二、激光平地机组为节水效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平地机组为节水效大力(论文提纲范文)

(1)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农业推广概述与灌溉技术方法
    2.1 农业推广理论
    2.2 农业推广体系的概念
    2.3 农业节水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水资源综合管理理论
        2.3.4 制定农业节水规划的理论原则
    2.4 节水灌溉推广模式的研究
        2.4.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4.2 科教单位主导型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4.3 企业主导的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4.4 政府主导型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5 节水灌溉的技术特点
        2.5.1 喷灌
        2.5.2 微灌
        2.5.3 渗灌
3 泰安市节水灌溉发展分析
    3.1 水灌溉分析
        3.1.1 应用微喷节能灌溉技术
        3.1.2 节水与配水过程相结合
        3.1.3 利用传统灌溉技术优势,提升新技术的节水效果
    3.2 发展趋势
    3.3 灌溉技术
        3.3.1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3.3.2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3.3.3 喷灌技术
    3.4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3.4.1 加强渠系改造和配套建设
        3.4.2 农业灌溉中采用信息化管理
        3.4.3 采用先进节水管理措施
        3.4.4 先进节水管理工作的发展
        3.4.5 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3.5 泰安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策略
        3.5.1 加强农业节水管理
        3.5.2 狠抓工业节水
        3.5.3 加强城镇生活用水管理
        3.5.4 采取工程措施,加强拦蓄地表水
        3.5.5 积极引用客水资源
4 实行节水灌溉后的效益分析
    4.1 节水灌溉整体效益
        4.1.1 节水效益分析
        4.1.2 节约土地,土地效益增加明显
        4.1.3 节省投资,提高节水效益
        4.1.4 社会效益分析
    4.2 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影响
        4.2.1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效益的含义分析
        4.2.2 节水灌溉在发展节水效益上的理论分析
    4.3 分析计算节水效益方法
    4.4 喷灌系统的节水效益分析
    4.5 滴灌系统节水效益分析
    4.6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效益
5 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
    5.1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缺乏节水意识
        5.1.2 人员经费不足
        5.1.3 缺乏灌溉设施
        5.1.4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5.1.5 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5.1.6 缺乏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制度
    5.2 节水灌溉推广过程中的问题
        5.2.1 缺乏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5.2.2 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不足
        5.2.3 水价价格激励机制不完善
        5.2.4 调查取证农户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态度
6 促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办法
    6.1 选择与应用节水灌溉设备
    6.2 发展节水灌溉的工程技术模式
        6.2.1 新建井灌区并且最大力度发展其节水增效灌溉模式
        6.2.2 北方井渠结合节水灌溉模式
        6.2.3 城郊工程技术模式
    6.3 完善节水灌溉服务体系
        6.3.1 加快改进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6.3.2 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完善系统工程
        6.3.3 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6.4 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管理和研究
    6.5 健全水权激励机制
        6.5.1 明晰水权
        6.5.2 构建水权市场
        6.5.3 建立水权储蓄制度
        6.5.4 实施农户参与式管理
        6.5.5 加大补偿力度
    6.6 应用及推广举措
        6.6.1 进一步健全农业市场制度
        6.6.2 进一步完善灌溉管理制度
        6.6.3 加大对灌溉技术投入支持
        6.6.4 节水灌溉技术技术阶段发展历程
    6.7 加强推广人员培养
        6.7.1 改善推广人员工作环境
        6.7.2 加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6.7.3 加强推广机构建设
7 总结和展望
    7.1 对策与建议
    7.2 前景展望
    7.3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哈尔滨市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节水灌溉研究现状
        1.2.2 国内节水灌溉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哈尔滨双城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
    2.3 农业种植结构
    2.4 地形地貌
    2.5 土壤
    2.6 水文地质
    2.7 水资源状况
    2.8 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特点与现状问题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
    4.1 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情况
        4.1.1 喷灌技术
        4.1.2 微灌技术
        4.1.3 管道输水
    4.2 评价方法
    4.3 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适宜性评价
        4.3.1 半结构模糊决策模型评价
        4.3.2 层次分析法进行适宜性评价
    4.4 双城区分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模式分析
        4.4.1 高效节水灌概分区
        4.4.2 分区已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4.4.3 优选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应用
    5.1 中心支轴式喷灌工程
        5.1.1 基本资料
        5.1.2 系统规划布置
        5.1.3 灌溉制度设计
    5.2 绞盘式式喷灌工程
        5.2.1 基本资料
        5.2.2 系统规划布置
        5.2.3 灌溉制度设计
    5.3 管道移动式喷灌工程
        5.3.1 基本资料
        5.3.2 系统规划布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6.1 高效灌溉工程管理机制的确立
        6.1.1 管理主体的确立
        6.1.2 管护使用主体的组织机构
        6.1.3 工程灌溉运行管理模式
    6.2 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后管护模式
        6.2.1 建立长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要点
        6.2.2 管护运行模式类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和科研经历

(3)北京市节水型苗圃建设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苗圃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内苗圃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外苗圃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2.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北京市苗圃基本情况研究
        2.1.2 北京市苗圃用水情况研究
        2.1.3 北京市苗圃灌溉情况研究
        2.1.4 北京市节水型苗圃规划建设要素研究
        2.1.5 苗木灌溉用水定额研究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苗圃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1.1 北京市苗圃抽样调查情况
        3.1.2 北京市苗圃面积统计
        3.1.3 北京市苗圃苗木用途统计
        3.1.4 北京市苗圃育苗类型统计
    3.2 北京市苗圃用水情况调查分析
        3.2.1 北京市苗圃水源类型统计
        3.2.2 北京市苗圃用水量、用水开支统计分析
        3.2.3 北京市苗圃灌溉周期统计分析
    3.3 北京市苗圃灌溉情况调查分析
        3.3.1 北京市苗圃提水装置统计分析
        3.3.2 北京市苗圃输水装置统计分析
        3.3.3 苗圃灌溉方式统计分析
        3.3.4 苗圃排水工程统计分析
        3.3.5 苗圃保水措施情况
    3.4 北京市节水型苗圃建设要素分析
        3.4.1 苗圃选址
        3.4.2 苗圃区划
        3.4.3 苗圃灌溉系统
        3.4.4 苗圃管理系统
    3.5 苗木灌溉用水定额研究
        3.5.1 苗木生长规律及灌溉要点
        3.5.2 不同气候、时期苗圃灌溉要求
        3.5.3 土壤有效含水范围的确定
        3.5.4 北京地区常见树种苗木用水定额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附录A 节水型苗圃建设规范调查表
附录B 苗圃辅助用地及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
附录C 北京市地方标准《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附图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4)泰安市岱岳区农业节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 泰安市岱岳区农业节水情况分析
    2.1 岱岳区自然、经济、气候、水资源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文气象概况
        2.1.4 岱岳区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2.1.5 岱岳区实施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2.2 岱岳区当前的农业节水措施
        2.2.1 确定了农业节水的指导思想
        2.2.2 规划了农业节水布局
        2.2.3 应用的农业节水技术
        2.2.4 建设的主要农业节水项目
        2.2.5 农业节水成效
    2.3 岱岳区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2.3.1 农业节水应用方面的问题
        2.3.2 农业节水管理方面的问题
3 岱岳区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3.1 农业用水效率与节水水平分析
    3.2 岱岳区农业节水的发展潜力
4 岱岳区农业节水的对策措施
    4.1 农业节水应用方面的措施
        4.1.1 推广实用型农业节水技术
        4.1.2 推进节水农业规模化发展
        4.1.3 抗旱节水措施
        4.1.4 科学制定农业节水规划
        4.1.5 打造节水示范带动工程
    4.2 农业节水管理方面的措施
        4.2.1 提高农业节水管理水平
        4.2.2 完善水利投入机制
        4.2.3 建立水权市场制度
        4.2.4 深化水利工程水价形成机制改革
        4.2.5 建立节水补偿机制
        4.2.6 建立用水审计制度
        4.2.7 加强入河排污口工作管理
    4.3 其他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2.1.2 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2.1.3 植被净第一性净生产力
        2.1.4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
        2.1.5 生产函数与灌溉技术进步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研究
        2.2.2 农业技术选择研究
        2.2.3 农业灌溉技术选择研究
        2.2.4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3.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3.1.1 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3.1.2 西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3.2 调研地区概况-县级
        3.2.1 研究区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迈阿密模型的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4.1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4.1.1 迈阿密模型理论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春玉米测算结果
        4.2.2 向日葵测算结果
        4.2.3 不同作物不同灌溉方式比较分析
        4.2.4 迈阿密模型与彭曼公式计算结果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现状
        5.1.1 调研地区技术采用总体情况
        5.1.2 调研样本统计特征
        5.1.3 农户对技术的获取与认知情况
    5.2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影响因素分析
        5.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5.2.3 计量检验分析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不同地区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
    6.1 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6.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的内涵
        6.2.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2.2 案例农户选取依据
        6.2.3 典型管理模式介绍
    6.3 内蒙古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3.1 内蒙古四子王旗
        6.3.2 内蒙古察右中旗
    6.4 宁夏黄羊滩农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4.1 宁夏黄羊滩农场
    6.5 甘肃民勤县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模式
        6.5.1 甘肃民勤县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保障
    7.1 国际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7.2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7.2.1 国家级
        7.2.2 省区级
        7.2.3 县级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建立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发展目标
        8.2.2 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
        8.2.3 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8.2.4 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8.2.5 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轻小型喷灌机组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喷灌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喷灌小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水氮运移的研究进展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轻小型喷灌机组水力性能试验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流量和机组运行速度与压力关系的试验
    2.3 机组的喷灌均匀度分析
    2.4 机组的喷洒水量分布状况分析
    2.5 结论
第3章 冬小麦喷灌试验研究区概况与试验布置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设计与小区布置
    3.3 灌水与施肥
    3.4 观测项目与方法
        3.4.1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3.4.2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3.4.3 作物产量
第4章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抽穗期土壤水氮运移的影响
    4.1 水氮耦合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4.1.1 冬小麦抽穗期 0~2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1.2 冬小麦抽穗期 20~4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抽穗期 40~6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1.4 冬小麦抽穗期 60~8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1.5 冬小麦抽穗期 80~10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2 抽穗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情况
    4.3 水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4.4 结论
第5章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生理性状的影响
    5.1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1.1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穗长度的影响
        5.1.2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5.1.3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亩穗数的影响
        5.1.4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5.1.5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亩产量的影响
    5.2 水氮耦合对喷灌冬小麦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7)低能耗多功能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现有机组型式
        1.2.2 轻小型喷灌机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现状
        1.2.3 喷灌管道水力计算及优化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能耗多功能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设计
    2.1 轻小型喷灌机组系列
        2.1.1 机组参数
        2.1.2 基本配置
        2.1.3 存在的不足
    2.2 移动固定多目标喷灌系统
        2.2.1 系统组合模式
        2.2.2 机组关键部件改进
    2.3 组合式双支管多喷喷灌系统
        2.3.1 系统构成
        2.3.2 关键部件设计
    2.4 管道配置方式拓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单目标优化
    3.1 机组优化数学模型
        3.1.1 喷灌机组水力计算方法
        3.1.2 约束条件
        3.1.3 遗传算法优化
    3.2 机组能耗最低为目标
        3.2.1 单位能耗计算方法
        3.2.2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 机组成本最低为目标
        3.3.1 年造价
        3.3.2 年费用
        3.3.3 总费用
        3.3.4 生命周期成本(LCC)
    3.4 喷灌均匀性最高为目标
        3.4.1 喷灌均匀性计算公式
        3.4.2 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分析
    3.5 操作时间最少为目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4.1 技术性指标
        4.1.1 喷灌强度
        4.1.2 喷灌均匀性
        4.1.3 雾化指标
    4.2 经济性指标
        4.2.1 生命周期成本LCC
        4.2.2 灌水时间
    4.3 环境指标
        4.3.1 单位能耗
        4.3.2 灌水效率
    4.4 社会指标
        4.4.1 操作时间
        4.4.2 可靠性
        4.4.3 储存方便性
    4.5 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
        4.5.1 灰色关联模型
        4.5.2 权值确定方法
    4.6 实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5.1 轻小型喷灌机组管道水力设计方法
        5.1.1 后退法
        5.1.2 前进法
        5.1.3 后退法与前进法相结合
    5.2 优化方法比较
        5.2.1 遗传算法
        5.2.2 蚁群算法
    5.3 多目标优化方法
        5.3.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5.3.3 求解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多目标优化配置实例
    6.1 单目标多种喷头配置对比
        6.1.1 优化指标的选取
        6.1.2 机组及喷头的选择
        6.1.3 优化结果及讨论
    6.2 机组多日标配置优化
        6.2.1 子目标拟合公式
        6.2.2 目标归一化及权重设置
        6.2.3 计算结果与讨论
    6.3 不同支管布置方式对比
        6.3.1 支管布置选择依据
        6.3.2 不同支管布置计算结果对比
    6.4 机组规模拓展
        6.4.1 项目区概况
        6.4.2 机组选择及管道布置
        6.4.3 性能计算及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田间试验研究
    7.1 试验材料
        7.1.1 研究对象
        7.1.2 试验场地
        7.1.3 试验设备
    7.2 机组配置优化及能耗试验研究
        7.2.1 试验目的
        7.2.2 试验方案
        7.2.3 测量结果与分析
    7.3 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研究
        7.3.1 喷头工作压力的影响
        7.3.2 喷头间距、管道布置、工作压力的综合影响
    7.4 机组配置方式优选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概述
        1.2.1 国外节水灌溉发展概述
        1.2.2 国内节水灌溉发展概述
    1.3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1.3.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2 评价方法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 节水灌溉的内涵
    2.2 影响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2.3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
        2.3.1 指标体系构建的要求
        2.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2.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4.1 评价指标的选择
        2.4.2 指标体系层次确定
        2.4.3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4.4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内涵分析
3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3.1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选择
        3.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3.1.2 可变模糊评价法
    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2.1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3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3.3.1 可变模糊集理论
        3.3.2 模糊可变集合概念
        3.3.3 相对差异函数模型
        3.3.4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3.3.5 级别特征值公式
        3.3.6 权重的计算方法
4 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
    4.1 评价区域(四川)概况及农业灌溉发展现状
        4.4.1 四川省概况
        4.4.2 四川省农业灌溉发展现状
    4.2 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4.2.1 权重的确定
        4.2.2 模糊综合评价
    4.3 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模糊可变评价
        4.3.1 等级区间的建立
        4.3.2 相对隶属度的计算
        4.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4 评价结果
    4.4 四川省各市(州)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
        4.4.1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4.4.2 各市(州)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模糊可变评价
5 对策与结论
    5.1 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对策研究
    5.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10)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灌区灌溉技术前沿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灌区灌溉技术前沿发展
        1.2.2 国内灌区灌溉技术前沿发展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技术难点及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
2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灌溉技术概论
        2.1.1 国内外引调水发展
        2.1.2 高扬程梯级提水灌溉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2.1.3 扬黄灌区灌溉方式选择
    2.2 灌区和灌区田间配套
        2.2.1 灌区基本概况
        2.2.1.1 灌区地理位置
        2.2.2.2 灌区自然条件
        2.2.2 灌区土壤
        2.2.3 灌区田间配套
        2.2.3.1 引黄灌区综述
        2.2.3.2 红寺堡灌区
        2.2.3.3 固海扩灌灌区
    2.3 灌溉制度及灌溉用水量
        2.3.1 红寺堡灌区
        2.3.2 固海扩灌灌区
    2.4 本章小结
3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盐渍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分析
        3.1.1 气候因素
        3.1.2 土壤质地及结构
        3.1.3 水文地质因素
        3.1.4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1.5 微地貌因素
    3.2 土壤盐渍化的现状评价
        3.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灌区盐渍化类型及发展趋势
        3.2.3 具体的试验研究分析
    3.3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策略
        3.3.1 土壤盐化防治的基本策略
        3.3.2 土壤盐化防治的基本措施
        3.3.3 土壤盐化防治的初步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渠系防渗技术及土工膜应用
    4.1 国内外渠系防渗技术发展
        4.1.1 国外技术发展
        4.1.2 国内技术发展
    4.2 灌区渠道基本情况
        4.2.1 基本情况
        4.2.1.1 地理环境
        4.2.1.2 渠道工程概况
        4.2.2 研究现状及目的
        4.2.2.1 渠道衬砌研究现状
        4.2.2.2 宁夏灌区砌护形式对比
        4.2.2.3 研究背景及目的
        4.2.3 渠道砌护现状
        4.2.3.1 自流灌区渠道
        4.2.3.2 扬水灌区渠道
    4.3 水源工程渠道砌护方案研究
        4.3.1 七星渠扩整工程
        4.3.1.1 渠道断面形式
        4.3.1.2 砌护现状
        4.3.1.3 砌护设计
        4.3.1.4 砌护方式选用
        4.3.1.5 砌护效果
        4.3.2 高干渠扩整工程
        4.3.2.1 渠道断面形式
        4.3.2.2 砌护现状
        4.3.2.3 砌护设计
        4.3.2.4 砌护方式选用
        4.3.2.5 砌护效果
    4.4 扬水工程渠道砌护方案研究
        4.4.1 骨干渠道
        4.4.1.1 已建扬水工程渠道砌护经验
        4.4.1.2 砌护设计
        4.4.2 田间渠道
        4.4.2.1 渠道断面形式
        4.4.2.2 砌护设计
        4.4.3 砌护效果
        4.4.3.1 渠道断面设计
        4.4.3.2 防渗效果
        4.4.3.3 砌护方式选用
    4.5 本章小结
5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节水技术及措施研究
    5.1 灌区渠系节水技术研究
        5.1.1 渠系所在地理环境
        5.1.1.1 地形地貌
        5.1.1.2 气象、水文
        5.1.1.3 灌区土壤
        5.1.2 渠系合理布置
        5.1.2.1 水源工程
        5.1.2.2 渠系布置方式
        5.1.3 渠系防渗技术
        5.1.3.1 研究现状及目的
        5.1.3.2 渠系砌护防渗技术应用
    5.2 灌区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5.2.1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5.2.2 几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措施
        5.2.3 灌区节水灌溉
        5.2.3.1 灌溉方式选择
        5.2.3.2 节水灌溉措施
    5.3 灌区节水农业发展
        5.3.1 节水农业思路
        5.3.2 节水农业目标
        5.3.3 节水农业的模式
        5.3.4 节水灌溉的规模
        5.3.5 节水灌溉实际实施
        5.3.6 节水灌溉的实施意见
    5.4 本章小结
6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效益分析及评价
    6.1 经济效益评价
        6.1.1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6.1.2 费用计算
        6.1.3 经济效益
        6.1.4 综合评价
    6.2 环境效益评价
        6.2.1 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估测分析
        6.2.2 项目建成后环境效益评价
        6.2.2.1 局部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6.2.2.2 土壤环境的影响
        6.2.2.3 移民人群健康的影响
    6.3 社会效益评价
        6.3.1 项目区社会环境
        6.3.2 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6.3.3 社会综合评价
    6.4 人文效益评价
        6.4.1 生存条件改善
        6.4.2 人文素质提高
        6.4.3 道德修养加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四、激光平地机组为节水效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对策研究[D]. 赵申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哈尔滨市双城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应用[D]. 潘浩.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3]北京市节水型苗圃建设规范研究[D]. 徐燕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泰安市岱岳区农业节水问题研究[D]. 刘晓琼.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4)
  • [5]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D]. 于智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轻小型喷灌机组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的研究[D]. 曹华.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8)
  • [7]低能耗多功能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D]. 涂琴. 江苏大学, 2014(08)
  • [8]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益[J]. 陈洪仓. 中国农垦, 2011(11)
  • [9]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翟宁.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
  • [10]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效益分析[D]. 马泽朝.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激光分级机为节约用水而努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