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一、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彦伶,张立,张凌琳,王琨[1](2021)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在食品、纺织、美容、医疗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在口腔医学领域,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多种优良的生物学性能,如抗菌性能、载药功能、再矿化性能和成骨作用等,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文中介绍了壳聚糖的生物学性能、壳聚糖常见衍生物,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疾病防治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任子龙,周晨,王忠山[2](2020)在《3D打印技术在口腔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3D打印技术具有精确、快速、易于成型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为口腔材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主要就3D打印技术在口腔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包括常用的方法、基本步骤、可打印材料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等4个方面。

王楠[3](2020)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粪肠球菌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HTCC)对来自于感染根管、唾液以及标准株——粪肠球菌P25RC、P52Sa和ATCC29212的悬浮态和生物膜的抗菌效果,来评估其控制感染的能力;同时探索双蒸水(Double distilled water,DDW)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两种溶剂对壳聚糖及HTCC抗粪肠球菌效果的影响,对其中可能涉及的抗菌机制进行分析;评估生物安全性能,为其在未来的治疗应用中浓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壳聚糖和HTCC分别由DDW和PBS进行二倍浓度梯度稀释,得到20-2500μg/ml等系列浓度溶液。不同浓度梯度的壳聚糖和HTCC溶液分别作用于粪肠球菌P25RC、P52Sa和ATCC29212,将2%NaClO作为阳性对照组,溶剂DDW和PBS作为阴性对照组。作用24 h后,采用集落形成单位检测法(Colony-forming unit assay,CFU检测)对残余菌浓度进行检测,并计算各组抑菌率以比较抗菌能力的差异。分别在盖玻片和牙本质薄片上培养粪肠球菌(菌株P25RC)生物膜,与各实验组溶液作用24 h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菌活性状态和微观形态。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评估不同梯度浓度的壳聚糖和HTCC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结果:溶于DDW的壳聚糖和HTCC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70μg/ml和140μg/ml。对于相同浓度的壳聚糖和HTCC,溶于PBS时的抗菌效果明显低于溶于DDW时的抗菌效果(P<0.05)。78μg/ml壳聚糖(溶于DDW)对粪肠球菌生物膜抑菌率可高达94%,仅次于2%NaClO。156μg/ml HTCC(溶于DDW)抑菌率亦可达79.56%。电镜下形态学观察发现,壳聚糖和HTCC溶液均能使细胞裂解,以此产生杀菌作用。通过CCK-8细胞毒性检测发现,浓度小于625μg/ml的壳聚糖溶液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无细胞毒性,甚至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HTCC在本实验中表现出较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HTCC对粪肠球菌的悬浮态和生物膜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考虑应用于根管感染的治疗。另外,PBS用作溶剂时,可能通过电荷的相互作用对药物的抗菌效果产生影响,而DDW效果更好。根据细胞毒性的差异,壳聚糖与HTCC在根管充填和消毒中展现了不同的应用前景。

齐晓爽[4](2020)在《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会导致牙齿缺失和种植义齿失败脱落,严重影响口腔健康[1-2]。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全过程[3]。早期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是预防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关键。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牙菌斑生物膜中重要的致病菌,可逃避宿主防御机制,抵抗微环境的改变并分泌大量毒力因子加剧炎症[4-5]。本课题组成员在前期实验中,得出了50-150mM的D-缬氨酸(D-valine,D-val)能有效抑制P.gingivalis生物膜形成的结论[6]。然而,D-val造价高、不易溶于水[7],无法很好的在口腔环境中直接应用。为提高D-val的生物利用率,将D-val的浓度控制在生物安全浓度范围之内,使其在预防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载体包载D-val。壳聚糖(Chitosan,CS)具有优异的可降解性、强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药物载体[8-9]。本文旨在合成载D-val的CS微球复合水凝胶,实现对D-val的可控释放,并探讨该复合水凝胶体外对P.gingivali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为D-val在临床上治疗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离子乳化交联法制备载D-缬氨酸(D-val)的壳聚糖(CS)微球,将载D-val微球掺入醛基葡聚糖-羟丙基壳聚糖水凝胶中获得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利用傅立叶红外衍射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表征微球和水凝胶的结构,对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和降解性测试。采用CCK-8法检测该复合水凝胶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结晶紫染色实验和胞外多糖实验评估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1、FTIR结果表明,D-val被成功包载于CS微球中。SEM镜下观察:载D-val的CS微球为表面光滑、独立分布的球状结构,微球平均直径为2.52±0.13μm。微球中D-val的包封率为45.5%,载药率为20.5%。2、载D-val的CS微球于网格状醛基葡聚糖-羟丙基壳聚糖水凝胶中散在分布,形成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该复合水凝胶持续释放D-val达到13天,最终于22天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降解完全。3、CCK-8结果表明该复合水凝胶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无影响(P>0.05)。4、复合水凝胶可明显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生物膜量(P<0.01),并显着抑制其胞外多糖的产生(P<0.01)。结论:1、构建的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形状规则、表面完整光滑,D-缬氨酸稳定释放达13天。2、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无影响。3、载D-val微球复合水凝胶可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胞外多糖量,并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

刘月[5](2019)在《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将羧甲基壳聚糖与银离子通过真空冰冻干燥的方法络合形成羧甲基壳聚糖银(Silver 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T-Ag+),并以不同质量分数加入富士Ⅸ玻璃离子水门汀中,以期研制出一种可增强富士Ⅸ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而又不影响其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和微渗漏的新型复合材料,为口腔临床防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将质量比为0%、0.1%、0.3%、0.5%、0.7%、0.9%的羧甲基壳聚糖银以球磨法均匀加入到富士Ⅸ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粉剂中,并标记为A、B、C、D、E、F六组,其中A组为阴性对照组,其余五组为实验组。将变形链球菌常规复苏鉴定为纯培养后,取单个菌落于培养基上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备用。采用抑菌圈法观察试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性。采用覆膜法检测其抑菌率,并在模拟口腔环境的前提下,于三个月后检测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远期抑菌性。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不同质量比的羧甲基壳聚糖银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压强度及粘结强度。结合以上结果,选取A组和具有良好抑菌性、抗压强度及粘结强度的羧甲基壳聚糖银玻璃离子水门汀试件,用其充填已备好的离体第二乳磨牙一类洞,以2%的亚甲基蓝溶液染色24小时后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随着羧甲基壳聚糖银质量比的增加,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能增强,质量分数为0.7%时抑菌性即达到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远期抑菌性;各实验组的粘结强度及微渗漏情况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质量分数为0.7%时抗压强度最大。结论:1.羧甲基壳聚糖银可增强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能,且随着添加羧甲基壳聚糖银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逐渐增强。2.当玻璃离子水门汀中添加羧甲基壳聚糖银的质量分数为0.7%时,具有理想的抑菌性能,抗压强度最好,且对粘结强度及微渗漏均无影响。

章福保[6](2019)在《颌面部软组织扩张的高分子水凝胶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发一种可用于颌面部软组织膨胀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软组织膨胀器扩张出足量的软组织,治疗颌面部需要足量软组织治疗的疾病。方法: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为交联剂,进行本体聚合,合成了一种可用于颌面部软组织扩张的自膨胀高分子水凝胶。通过常规方法对这种自膨胀水凝胶的理化性能、生物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以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自制水凝胶进行了形貌观察,以称重法测定了水凝胶的膨胀率,以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了水凝胶的抗压缩强度,以傅里叶红外分析了其化学结构,以能谱分析仪分析了其元素组成。通过在SD大鼠颌面部植入水凝胶,初步评价了其生物安全性,并通过彩超、螺旋CT、核磁共振评价了水凝胶在动物体内成像的基本情况。结果:以NVP、MMA为单体,通过本体聚合合成的水凝胶配方及反应条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高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作为软组织膨胀器,其无包膜,力学性能良好。形貌观察提示干态水凝胶均匀透明,结构无明显缺陷,均匀分布微孔,膨胀后为立体网状结构。水凝胶初期膨胀需要3-4d,7d完全膨胀,膨胀率为505.87%±3.6%。完全膨胀后抗压缩强度可达1.79±0.20MPa。能谱分析提示水凝胶含有C、O元素,且分布均匀。傅里叶红外测试提示水凝胶含有羧基等亲水基团。SD大鼠颌面部植入水凝胶实验未见急性毒性,可扩张颌面部软组织,并能在水凝胶周围逐渐形成包膜,膨胀后水凝胶可完整取出。影像学提示水凝胶在彩超、螺旋CT、磁共振均有较好的成像特征。结论:本实验所得出的配方可行,有望成为颌面部软组织扩张器的基础配方,合成的水凝胶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性能基本能满足扩张颌面部软组织的要求。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如配方优化、性能检测、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高鹏[7](2019)在《生物活性玻璃促进早期根面龋再矿化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制备下颌第一前磨牙早期牙骨质龋模型,使用不同药物及方法进行处理,检测早期牙骨质龋在再矿化前后的牙骨质表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钙磷质量比与摩尔比及再矿化前后荧光染色面积等,探究6%生物活性玻璃溶液、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糊剂、2%氟化钠溶液及涂布6%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半导体激光对早期牙骨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实验一:制备96块牙骨质样本,随机分为4组:A组(6%生物活性玻璃)、B组(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C组(2%氟化钠)、D组(去离子水),每组24块样本。脱矿前各组先选取1片牙骨质进行电子显微镜的扫描,用作观察初期人牙骨质形态。再从4组中各选择1片牙骨质在早期牙骨质龋建立前进行荧光染色,观察荧光效果。剩余每组22片牙骨质随机选择5片在脱矿前先进行原子力显微镜与显微维氏硬度计检测,测定之后放回原实验容器内。各组牙骨质块放置在37℃人工脱矿液中浸泡96小时,制备早期根面龋模型;牙骨质龋建立后,在4组中各选择1片牙骨质块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牙骨质块再矿化前表面形态。另在4组中各选择1片牙骨质块进行荧光染色,观察再矿化前荧光效果。每组从剩余的牙骨质块中各选择5片作为再矿化前用于原子力显微镜与显微硬度计的检测,测试后放回原容器内。将样本进行每天三次、每次五分钟的p H循环,共计20天,然后依次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荧光显微镜对样本进行检测。实验二:制备96块牙骨质样本,随机分为四组:E组(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激光)、F组(6%生物活性玻璃)、G组(半导体激光)与H组(去离子水)。检测方式与顺序同实验一。制备好早期根面龋模型后,E组先将6%生物活性玻璃反复均匀涂布在牙骨质表面5分钟,再进行2分钟的激光“Z”型移动照射后,去离子水冲洗样本;F组将6%生物活性玻璃反复均匀涂布在牙骨质表面5分钟后,去离子水冲洗样本;G组去离子水涂擦5分钟,再进行2分钟激光“Z”型移动照射后,去离子水冲洗样本;H组去离子水涂擦5分钟,然后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荧光显微镜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实验一:1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显示,6%生物活性玻璃组与2%氟化钠组处理后的牙骨质表面较为平滑,两组粗糙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维氏显微硬度仪检测显示,再矿化后6%生物活性玻璃组显微硬度差值最高(P<0.05),其次为2%氟化钠组与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组,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扫描电镜检测显示,脱矿前牙骨质表面平整,纹路似鱼鳞状;再矿化前表面镂空状胶原纤维暴露,大量牙本质小管口暴露;再矿化后,6%生物活性玻璃组样本表面平整,有砂砾样晶体沉积;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组样本表面蜂窝镂空状结构减少,有砂砾样物质积淀,有部分牙本质小管口暴露;2%氟化钠组可见根面较为光滑平整,部分牙本质小管口见颗粒堆积;去离子水组牙骨质面形成细微凹坑支架状结构空隙,可见大量牙本质小管口暴露与胶原纤维。4 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6%生物活性玻璃组与脱矿前牙骨质钙磷比近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氟化钠组钙磷比最高;去离子水组钙磷比值最低。5荧光显微镜测试表明,各组再矿化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生物活性玻璃组的荧光条带较其他各组最浅,总荧光面积与总荧光强度最弱。实验二:1原子力显微镜显示(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激光)组粗糙度值与半导体激光组粗糙度值相似,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它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维氏显微硬度仪显示,再矿化后(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激光)组显微硬度差值最高(P<0.05),其次为半导体激光组,与去离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扫描电镜检测显示,(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激光)组样本有大量熔融晶体覆盖在牙骨质表面,大量砂砾样晶体沉积;6%生物活性玻璃组样本表面蜂窝镂空状结构减少,有砂砾样物质积淀;半导体激光组未见明显胶原纤维。4 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激光)组与脱矿前牙骨质钙磷比值近似,但有统计学差异(P<0.05);(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激光)组与半导体激光组、6%生物活性玻璃组去离子水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荧光显微镜测试表明,4组再矿化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生物活性玻璃+半导体玻璃)组的荧光条带较其他各组最浅,总荧光面积与总荧光强度最弱。结论1 6%生物活性玻璃能促进早期根面龋再矿化;2单次涂布6%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半导体激光能促使进早期根面龋再矿化。图16幅;表8个;参242篇。

张雅琳[8](2016)在《“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作为义齿稳固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的刺激性,评价其生物相容性,为临床探索新的义齿稳固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及浸提液的制备:将经水煎法提纯的七叶一枝花粉剂0.156g溶于100ml纯水中搅拌溶解,在连续搅拌下缓慢加入经γ射线消毒后的水溶性壳聚糖2g,搅拌混匀后得到浅棕色透明混合物,每次实验均需配制新溶剂。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为浸提介质,将“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按0.1g/ml的标准放入浸提介质中,37℃条件下、浸提24h。2L929细胞培养及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复苏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并传代。将细胞制成10种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进行培养,分别在培养24h、48h、72h、96h、120h、144h和16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其光密度值(OD值),根据各组均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 MTT实验:用根据细胞生长曲线确定的最佳细胞浓度接种96孔板,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的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24h、48h、72h和96h的OD值,统计分析不同浓度浸提液在不同时间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4细胞周期实验: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阴性对照组、“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浸提液组培养细胞48h后L929细胞周期的差异。5细胞凋亡实验:阴性对照组、“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浸提液组培养细胞48h后,分别对细胞进行Annexin V,PI双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的细胞凋亡率。6口腔粘膜刺激试验:制备“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及浸提液,1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将浸有“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的浸提液、p H为2的醋酸和生理盐水的棉球置于地鼠中央颊粘膜极低处,分别于1h、4h、6h、8h后肉眼观察动物有无不良反应;8h后处死动物,取与试样接触部位颊粘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有无炎性反应。结果1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可知,本实验室条件下L929细胞在第三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五天达到增殖顶峰,第七天进入生长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的最适生长浓度为4×104/ml。2 MTT实验结果:实验条件下,第一天,毒性级别除100%实验组为0级外,浓度25%、50%、75%、100%实验组及Protefix组均为1级;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浓度25%、50%、75%、100%实验组和Protefix组均出现1级毒性反应,有极轻微细胞毒性。3细胞周期实验:48h后细胞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趋势,两组细胞均为正常二倍体细胞。“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浸提液组G2期细胞周期比例为(7.95±0.58)%,阴性对照组G2期细胞周期比例为(8.20±0.3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相容性良好。4细胞凋亡实验:“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浸提液组早期凋亡率为(5.97±0.71)%,阴性对照组早期凋亡率为(5.90±1.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口腔粘膜刺激试验:肉眼观察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棉球接触部位黏膜均未出现红斑、糜烂、溃疡;阳性对照组棉球接触部位黏膜粗糙,白色皱褶,周围组织红肿。组织学检查,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上皮完整,无炎细胞浸润、无水肿及血管充血;阳性对照组黏膜上皮可见水肿、脓肿、糜烂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固有层可见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慢性炎细胞浸润。结论1本实验条件下,自制“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的增殖无毒性作用。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L92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3“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无刺激性。说明“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钟志华[9](2014)在《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工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牙周炎是一个影响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的炎症疾病,它能严重影响将近10%成年人群,导致骨吸收并最终导致牙齿的丧失。牙周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复炎症疾病所致的受损牙周支撑组织,其中牙周膜再生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在牙周治疗研究中目前主要集中于如何改善组织再生的诱导或釉质基质的诱导等临床再生过程。已有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通过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来再生牙周膜。对组织工程来说,以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是一个最可靠的替代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反应细胞、支持基质和生物反应分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三维的微环境对于组织工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壳聚糖是甲壳素N端脱乙酰化的产物,它具有可修复、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无抗原性、无毒素以及具有生物功能等特点。壳聚糖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价值已经被研究,虽然壳聚糖无抗原性,但是大量研究者仍然发现宿主组织对以壳聚糖作为工程材料的移植存在免疫反应。一般来说,这些材料都能引发非常小的宿主对异物的免疫排斥反应。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动物或人体细胞可以在磷酸三钙材料上正常生长,分化和繁殖。现有资料表明磷酸三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牙周修复等方面。含有磷酸三钙和壳聚糖的混合材料将可能更好的应用于细胞生物工程领域。在本实验中将通过冰冻干燥的方法准备磷酸三钙/壳聚糖混合物,并从体内和体外研究其对人牙周膜干细胞生长增殖以及在裸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牙周膜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体外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扫描电镜检测支架孔隙及牙周膜干细胞贴壁生长状况。作MTT检测(四甲基偶氮唑盐)和ALP(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细胞分化。体内实验:将接种牙周膜干细胞的支架植入裸鼠皮下,4周后观察牙周再生情况。结果随着磷酸三钙(TCP)的含量增加,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孔隙率降低,细胞生长贴壁及增殖未见明显区别。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相比单纯壳聚糖支架能显着增强细胞分化。体内实验能形成类牙骨质组织。结论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能很好地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工程。

骆韬[10](2013)在《壳聚糖改性义齿树脂基托的研制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对义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表面固载壳聚糖薄膜的树脂基托,壳聚糖与PMMA基托结合稳固、遇水轻微溶胀。为研制具有抗菌等功能的义齿基托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圆形PMMA试件若干,经1,6-己二胺正丙醇氨解一定时间后,置于戊二醛溶液中浸泡4h,去离子水洗涤数次,2%壳聚糖乙酸溶液在PMMA试件表面流延成膜,干燥密封保存。根据实验的不同阶段进行实验分组,未改性的PMMA试件为A组(对照组),与己二胺反应后的试件为B组(氨解组),与戊二醛反应后试件为C组,表面壳聚糖成膜的试件为D组(接枝改性组)。肉眼观察A、D两组试件色泽及表面形态,对比PMMA改性前后光学性能。在PMMA表面壳聚糖乙酸溶液直接涂覆成膜,作为E组试件,将D、E两组试件浸泡在人工唾液7天,观察D、E两组试件壳聚糖与PMMA的粘附效果。为了检测戊二醛对接枝成膜的影响,成膜过程中,将2%壳聚糖乙酸溶液中添加戊二醛制取试样作为F组,D、F两组试件浸泡在人工唾液中进行观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D组试件表面及断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A、B、C、D四组试件进行元素分析。为了检测改性前后壳聚糖薄膜吸水发生的溶胀变化,对D、E两组试件的溶胀率进行比较。通过液滴形状记录仪(DSA)测定A组与D组的接触角。结果:肉眼观察结果显示A组试件表面色泽均一,呈粉红色;D组试件表面色泽不均,呈云雾状,光学性能降低。将D、E两组试件浸泡于人工唾液中,E组试件10分钟即见到膜的边缘与PMMA基体分离,而D组试件浸泡7天后仍牢固的附着于PMMA基体上。D组试件壳聚糖薄膜浸泡在人工唾液中未见脱落,F组壳聚糖薄膜脱落。扫描电镜结果显示D组表面壳聚糖薄膜光滑平整、致密均匀、没有破损、孔隙,覆盖完整,断层显示壳聚糖膜内部致密均匀、无气泡,表面整齐,壳聚糖与PMMA树脂结合紧密,界面无裂隙,膜厚度约为8μ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结果显示D组试件表面存在C、N、O元素,三种元素比符合壳聚糖分子中的元素比,证明采用接枝改性法成功将壳聚糖接枝到PMMA表面。溶胀率测试结果显示E组溶胀率为390.9%±0.751,溶胀明显;D组溶胀率为42.9%±0.085,仅发生轻微溶胀,采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对比,D组较E组溶胀率具有显着性差异(n=12,P<0.01)。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A组试件接触角为105.91±8.39°,D组试件接触角80.89±8.17°,采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 D组较A组接触角具有显着性差异(n=6,P<0.01),改性后PMMA表面亲水性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化学接枝改性,壳聚糖成功固载至PMMA表面;PMMA接枝改性过程中,壳聚糖乙酸溶液加入戊二醛交联剂成膜会降低壳聚糖与PMMA表面的结合力;固载后的壳聚糖薄膜遇水仅发生轻微溶胀;壳聚糖接枝的PMMA表面亲水性明显改善。

二、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壳聚糖的生物学性能
    1.1 壳聚糖的抗菌性能
    1.2 壳聚糖的载药性能
    1.3 壳聚糖的再矿化性能
    1.4 壳聚糖的骨再生性能
2 壳聚糖的常见衍生物
    2.1 酰化壳聚糖衍生物
    2.2 羧基化壳聚糖衍生物
    2.3 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
    2.4 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
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不同口腔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3.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预防中的应用
    3.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龋病治疗中的应用
    3.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
    3.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周治疗中的应用
    3.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3.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防治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
4 展望

(2)3D打印技术在口腔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3D打印的方法
2 3D打印的基本步骤
3 3D打印的口腔材料
    3.1 金属材料
    3.2生物陶瓷材料
    3.3 可生物降解的天然聚合物
    3.4 可生物降解的合成聚合物
    3.5 人牙齿、血液等衍生物
4 3D打印技术在口腔材料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5 展望

(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粪肠球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主要设备及仪器
    3 粪肠球菌的培养
    4 壳聚糖和HTCC溶液以及粪肠球菌菌液的制备
    5 壳聚糖和HTCC对悬浮态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
    6 壳聚糖和HTCC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
    7 壳聚糖和HTCC作用于粪肠球菌生物膜微观形态的观察
    8 壳聚糖和HTCC溶液p H值检测
    9 壳聚糖和HTCC细胞毒性检测
    10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壳聚糖和HTCC的最低杀菌浓度
    2 壳聚糖和HTCC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3 壳聚糖和HTCC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微观形态的影响和观察
    4 壳聚糖和HTCC溶液pH值
    5 壳聚糖和HTCC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 的细胞毒性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证明
致谢

(4)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与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
    1.2 D-氨基酸在治疗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应用
    1.3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设备、材料、试剂
        2.1.2 实验细胞系及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载D-缬氨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2.2.2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2.2.3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对L929 细胞增殖的影响
        2.2.4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
        2.2.5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胞外多糖的作用
        2.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载D-缬氨酸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3.1.1 载D-缬氨酸壳聚糖微球的FTIR结构表征
        3.1.2 载D-缬氨酸壳聚糖微球的形貌
        3.1.3 壳聚糖微球中D-缬氨酸的包封率和载药率
        3.1.4 载D-缬氨酸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分析
    3.2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表征
        3.2.1 醛基葡聚糖的结构表征
        3.2.2 AD-HPCS水凝胶的FTIR结构表征
        3.2.3 AD-HPCS水凝胶的形貌
        3.2.4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FTIR结构表征
        3.2.5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形貌观察
        3.2.6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体外释放研究
        3.2.7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体外降解研究
    3.3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对L929 细胞增殖的影响
    3.4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
    3.5 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胞外多糖的作用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6)颌面部软组织扩张的高分子水凝胶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概述
    1.2 软组织扩张器在医学及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1.2.1 软组织扩张器医学中的应用
        1.2.2 膨胀器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1.3 生物医用水凝胶在医学及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1.3.1 生物医用水凝胶在医学中的应用
        1.3.2 生物医用水凝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1.4 论文工作的提出
第2章 自膨胀水凝胶的合成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试剂的纯化
        2.2.2 自膨胀水凝胶的合成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自膨胀水凝胶的理化性能检测
    第一节 自膨胀水凝胶形态学观察
        3.1.1 材料与设备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第二节 自膨胀水凝胶膨胀率测定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第三节 自膨胀水凝胶抗压缩强度测定
        3.3.1 材料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第四节 自膨胀水凝胶能谱分析
        3.4.1 材料
        3.4.2 方法
        3.4.3 结果
        3.4.4 讨论
    第五节 自膨胀水凝胶傅里叶红外测定
        3.5.1 材料
        3.5.2 方法
        3.5.3 结果
        3.5.4 讨论
第4章 自膨胀水凝胶的部分生物学性能评价
    第一节 自膨胀水凝胶植入SD大鼠颌面部初步评价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
    第二节 自膨胀水凝胶的影像学初步评价
        4.2.1 材料与设备
        4.2.2 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5.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生物活性玻璃促进早期根面龋再矿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生物活性玻璃对早期根面龋的再矿化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用品
        1.1.2 实验药品制备
        1.1.3 实验仪器
    1.2 实验分组
        1.2.1 实验样本分组
        1.2.2 早期牙骨质龋模型的建立
        1.2.3 样本检测顺序
        1.2.4 再矿化处理(pH循环)
    1.3 标本检测
        1.3.1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1.3.2 显微硬度检测
        1.3.3 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仪检测
        1.3.4 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
        1.3.5 统计学分析
    1.4 检测结果
        1.4.1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
        1.4.2 再矿化后粗糙度比较
        1.4.3 牙骨质再矿化前后显微硬度比较
        1.4.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1.4.5 X-射线能谱仪数据检测
        1.4.6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1.5 讨论
        1.5.1 牙骨质样本的选择
        1.5.2 样本与材料的处理
        1.5.3 再矿化研究中检测方法的探讨
        1.5.4 不同再矿化药物对早期根面龋的作用
第2章 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半导体激光促进早期根面龋 再矿化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品
        2.1.2 实验药品配置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分组
        2.2.1 实验样本分组
        2.2.2 早期牙骨质龋模型的建立
        2.2.3 样本检测顺序
        2.2.4 再矿化处理
    2.3 标本检测
        2.3.1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2.3.2 显微硬度检测
        2.3.3 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仪检测
        2.3.4 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
        2.3.5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
        2.4.2 再矿化后粗糙度比较结果
        2.4.3 牙骨质再矿化前后显微硬度比较结果
        2.4.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2.4.5 X射线能谱仪数据检测结果
        2.4.6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2.5 讨论
        2.5.1 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述根面龋病因及防治研究的回顾及进展
    3.1 根面龋病因学
        3.1.1 根面龋的流行病学研究
        3.1.2 微生物学研究
        3.1.3 分子生物学研究
        3.1.4 牙周病与根面龋的关联因素
        3.1.5 唾液影响根面龋
    3.2 根面龋的防治研究
        3.2.1 银汞合金与树脂
        3.2.2 玻璃离子充填
        3.2.3 复合树脂
        3.2.4 树脂复合体
        3.2.5 氟化物的使用
        3.2.6 氯己定类药物使用
        3.2.7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CPP-ACP)
        3.2.8 生物活性玻璃
        3.2.9 其他药物在根面龋中的应用
        3.2.10 激光在根面龋中的应用
        3.2.11 臭氧在龋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作为义齿稳固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胞株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主要试剂的制备
        1.2.2 细胞培养及传代
        1.2.3 建立细胞生长曲线
        1.2.4 MTT法测定“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L929细胞的毒性
    1.3 实验结果
        1.3.1 细胞生长曲线的建立
        1.3.2“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的毒性评级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L92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主要试剂的制备
        2.2.2 细胞培养及传代
        2.2.3 实验分组
        2.2.4 接种细胞
        2.2.5 细胞同步化
        2.2.6 用等量浸提液置换培养基
        2.2.7 流式细胞仪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3.2“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4.2 “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的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主要试剂的制备
        3.2.2 实验分组
        3.2.3 肉眼观察
        3.2.4 组织学观察
        3.2.5 结果评价
    3.3 实验结果
        3.3.1 肉眼观察
        3.3.2 组织学观察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综述 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4.1 壳聚糖在口腔修复科中的应用研究
    4.2 壳聚糖在牙体牙髓科中的研究
    4.3 壳聚糖在儿牙科中的应用研究
    4.4 壳聚糖在口腔黏膜病科中的应用研究
    4.5 壳聚糖在牙周科中的应用研究
    4.6 壳聚糖在口腔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工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诱导研究
    实验一: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实验二:牙周膜干细胞的矿化诱导实验
    实验三:牙周膜细胞的脂肪化诱导实验
第二部分 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混合培养的体外实验研究
    实验四: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检测
    实验五: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混合培养的体外实验
第三部分 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混合培养的体内实验研究
    实验六: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混合培养的体内实验
综述
中外文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壳聚糖改性义齿树脂基托的研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壳聚糖相关研究
        1.1.1 壳聚糖的发现和发展
        1.1.2 壳聚糖的特点
        1.1.3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1.4 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1.2 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
        1.2.1 表面改性粘附机理
        1.2.2 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PMMA 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壳聚糖与 PMMA 的固载实验及性能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试件制备
        2.2.1.1 壳聚糖溶液制备
        2.2.1.2 PMMA 的氨解和醛基接枝
        2.2.1.3 壳聚糖接枝成膜与物理涂覆成膜
        2.2.2 性能测试
        2.2.2.1 改性前后 PMMA 表面形貌对比观察
        2.2.2.2 物理涂覆与化学接枝壳聚糖膜粘附效果比较
        2.2.2.3 检测戊二醛交联剂对接枝成膜的影响
        2.2.2.4 SEM 检测
        2.2.2.5 XPS 检测
        2.2.2.6 溶胀率测试
        2.2.2.7 接触角测定
        2.2.2.8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改性前后 PMMA 表面形态
        2.3.2 物理涂覆与化学接枝壳聚糖膜粘附效果比较
        2.3.3 戊二醛交联后的壳聚糖膜固载影响结果
        2.3.4 SEM 结果
        2.3.5 XPS 结果
        2.3.6 溶胀率结果
        2.3.7 接触角检测结果
    2.4 讨论
        2.4.1 壳聚糖成膜机理及相关因素
        2.4.2 壳聚糖接枝改性法应用特点
        2.4.3 壳聚糖成膜方法
        2.4.4 表面改性后 PMMA 表面形态和颜色改变
        2.4.5 物理涂覆与化学接枝壳聚糖膜结合力比较
        2.4.6 戊二醛交联剂对壳聚糖接枝固载的影响
        2.4.7 SEM 分析
        2.4.8 XPS 元素分析
        2.4.9 溶胀率结果分析
        2.4.10 接触角测定结果分析
    2.5 结论
    2.6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 陈彦伶,张立,张凌琳,王琨. 生物工程学报, 2021(07)
  • [2]3D打印技术在口腔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J]. 任子龙,周晨,王忠山.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09)
  • [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粪肠球菌作用的研究[D]. 王楠. 青岛大学, 2020(01)
  • [4]载D-缬氨酸微球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生物学研究[D]. 齐晓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5]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的影响[D]. 刘月. 佳木斯大学, 2019(03)
  • [6]颌面部软组织扩张的高分子水凝胶的基础研究[D]. 章福保. 南昌大学, 2019(01)
  • [7]生物活性玻璃促进早期根面龋再矿化的实验研究[D]. 高鹏.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作为义齿稳固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 张雅琳.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
  • [9]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工程的实验研究[D]. 钟志华. 武汉大学, 2014(01)
  • [10]壳聚糖改性义齿树脂基托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 骆韬.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