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3年兰山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995—2003年兰山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一、兰山区1995~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翠晓[1](2021)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自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流行以来较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截至2020年10月,全球感染病例已超过4000万。新冠肺炎的大流行给世界各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各地卫生系统和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该疾病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所有人群对其易感,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增加了防控难度。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自以武汉为中心的本土传播阻断后,流行强度逐渐减弱,随后发生的几波疫情均以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疫情为主,且与境外输入存在关联。山东省自2020年1月22日报告首例感染病例以来,疫情流行强度持续增强,波及地区较广。本研究以山东省新冠肺炎流行数据资料,探讨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该病流行的社会经济学因素,从而为制定该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在时间、人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了解山东省新冠肺炎重型及危重型病例人群特征并探讨重症的相关因素。3.利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县(区)分布上的空间关系、时空聚集性特征;4.探讨社会经济学因素与山东省新冠肺炎发病率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山东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资料,2019年山东省及各地市统计年鉴收集山东省各县(区)相关人口、社会经济学指标等资料,开展如下研究:1.利用SPSS24.0软件,描述山东省新冠肺炎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时间和地区分布特征。2.利用SPSS24.0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重型及危重型病例影响因素分析。3.通过Arcgis10.6、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利用SatScan时空扫描分析软件对山东省县(区)级尺度新冠肺炎发病空间和时空聚集性特征进行分析。4.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各县(区)新冠肺炎发病率与社会经济学因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揭示其参数估计值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三间分布特征本次研究共分析了截至2020年6月13日山东省报告的725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计发病率为0.93/10万;死亡病例共有7例,病死率0.97%。病例中位年龄为40岁(31,54岁),男女性别比1.2:1,病例在职业构成上以农民/工人居多(235/725,32.4%)。新冠肺炎病例的报告日期高峰在1~2月份,共累计报告670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2.41%。全省共有15个地市报告了病例,多数县区发病率较低(<2.00/10万),从总体来看,山东省病例分布在东西方向大致呈现西低东高的趋势,在由南向北方向上大致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2.重型及危重型病例相关因素分析山东累计报告重型和危重型病例67例,占总病例数的9.24%(67/72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29岁年龄组相比,≥60岁年龄组重症病例的比例更高(OR=6.284,95%CI:1.582~24.969);与干部、职员、教师及工人相比,离退人员重症病例比例更高(OR=3.078,95%CI:1.062~8.926);与发病至诊断时间≤3天者相比,≥7天者(OR=2.819,95%CI:1.478~5.374)重症比例更高。3.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对山东省各县区报告新冠肺炎发病率进行经贝叶斯平滑后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I=0.195,E(I)=-0.007,Z=3.24,P=0.003,说明山东省新冠肺炎发病在县区水平上呈空间正相关性,存在空间聚集性。进一步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有4个高-高聚集区,经LISA地图可视化显示位于青岛市和泰安市。对研究时段内的累计病例数进行单纯空间扫描分析显示,最大可能聚集区覆盖东部沿海地区的13个县区(RR=2.03,LLR=20.14,P<0.001)。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外地输入病例最大可能聚集时间和地区分别为为2020年1月12日~2月8日,主要覆盖威海、烟台和青岛的22个县区(RR=32.14,LLR=150.55,P<0.001);而本地病例最大可能聚集时间和地区分别为2020年1月19日~2月19日,覆盖中部和西南地区的20个县区(RR=6.15,LLR=98.57,P<0.001)。4.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局部回归系数除东部以外大部分地区均呈正向相关,其系数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人口密度局部回归系数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中部以南地区呈负向相关,但值较小,解释力较弱,而其它地区均为正向相关,同时中部向东、向北回归系数逐渐增大;人均GDP局部回归系数呈负向相关,且在经济水平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呈现绝对值较大;城镇化率局部回归系数均为正值,空间分布图呈自西向东逐渐递减趋势;政府公共预算收入局部回归系数为正值,系数分布呈由中部向西递增。研究结论1.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趋势与全国情况相似,其病死率均低于同时段全国平均水平,感染人群多样化,病例年龄集中在20~40岁,疫情波及地区较为广泛。新冠肺炎病例中老龄者、就诊不及时是发展为重型及危重型病例的危险因素,在老年群体中应加强对该病防控的重视程度。2.山东省新冠肺炎的发病在空间及时空上具有显着的聚集倾向。其中外地输入病例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本地病例主要聚集在鲁中部和鲁西南地区。3.GWR模型可以有效地建立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政府公共财政收入5个社会经济指标与县区尺度新冠肺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揭示了各相关因素在不同地区间作用的差异。

张小秋[2](2016)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开展的前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是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明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义基础上,全面的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认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找出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构想,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亦是主要步骤。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探究。这部分既是文章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讨论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归属问题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在经历对相关概念追本溯源的解读以及排除众异之后,我们厘清思维并将教育者定位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将教育者定义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着特定的语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即教育者施教的过程中。因此,本文不存在否认学生的能动性的问题,并且在整个研究中始终强调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明确了主体的归属之后,本章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与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概括。第二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重要环节,因为明确角色既能够让外界清晰的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本章首先阐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角色定位的必要性,继而对以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中存在的偏差进行全面阐释,即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及总结危害。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进行了分别的解读。第三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核心内容,具备全方位的素质是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必要条件,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会为我们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强化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做好铺垫。本章首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结构的确立的依据,然后遵从这些依据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概括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七个主要范畴,并逐一对这些范畴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予以解读。此外,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各项素质范畴之间的的结构与关联予以剖析。第四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检视。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认清实际,才能够立足于实际,谋求更好的发展。本章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把握,一方面,对当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对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在基于现实问题基础上进行了归因与反思。第五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整体构想。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关键内容,更是在前面研究内容基础上的升华。本章首先从把握发展走向和明确建设思路两个方面说明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然后提出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培养培训的一体化、制度规范的完善化、体制机制的健全化、教育培植的自主化四个维度。最后强调要提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即要注意实现他们义务与权利相互对等、满足他们源自人性的正当需求及关照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发展。

王军[3](2014)在《2002—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西青区11年法定传染病发生及流行趋势,探讨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西青区2002—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2年西青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患者36 072例,11年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52.17/10万。死亡病例26例,死于肺结核21例、狂犬病2例、乙型肝炎2例和甲型H1N1流感1例。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9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8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3.91/10万。2002—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为西青区传染病发病率第1位,自2009年始西青区法定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一直位于发病率之首。结论西青区应将防控工作重点放在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李傅冬[4](2013)在《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可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信息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判别。帮助公共卫生现场处置人员在暴发现场快速科学地识别疫情类别,为疫情处置争取先机,以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为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近些年浙江省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得出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病种作为本研究的疾病范围。通过查询历史疫情文献、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等方法收集这些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等数据。应用贝叶斯分类算法建立分类模型,采用SAS软件完成程序编写。并用3起历史疫情的个案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5种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93.55%,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1秒;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60.61%,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0秒;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88.73%,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3秒。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输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指标,可计算各类可能发生的疾病的概率,并按概率进行排序、输出判别列表,完成疾病分类判别。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较快的分类速度,且在可解释性、伸缩性和稳健性等方面表现较好,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秦岭[5](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朱秋玲[6](2012)在《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搜集3所中医院近5年的184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证治规律复杂网络图,计算其节点度分布,探讨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证候-治法-药物节点度分布符合冥率特征,具备核心结构。其核心治法是补气、温阳、活血、利水、健脾、理气、化痰、疏肝;核心药物是茯苓、白术、桂枝、黄芪、甘草、泽泻、益母草、陈皮、柴胡、郁金、丹参、当归、麦冬、枳壳、半夏、葶苈子、毛冬青;核心药物功效是健脾、补气、利水、疏肝、理气、化痰、活血、温阳、清热、养阴(按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具有无尺度网络特征,存在共性的核心结构。根据“以药测证”的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证候是气阳两虚、血瘀水停;核心治法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法在网络中关联度较高,脾虚痰阻、肝郁气滞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证候,与以往研究不同。复杂网络技术可以为中医学研究疾病提供非预期但很有价值的隐含信息,进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毕秀娟[7](2009)在《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地理区划是根据一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空间分异性划分为具有相对一致生态因素综合特征与潜在生产力的区域,从而作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综合农业规划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山东省省委、省政府遵循生态地理区划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态山东”战略构想,按照区域生态特点及主导生态功能,将全省划分为5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随后,又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确定了全省“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在生态理念、指导思想、建设重点等方面均是“生态山东”战略构想的新发展。然而,划分主要是从自然生态学、人文社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和地学等角度对山东省的生态系统及其复合体进行的分类和区划,未能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和区划。疾病也是人类环境的一部分,它也是一种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现象。传染病发病水平也是一种标志人类健康的生态学指标,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类生态健康的状况和趋势。因此,在“生态山东”和“一体两翼”战略构想的框架内,需要完成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本研究以山东省2003年-2007年前十位重点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作为山东省传染病生态地理区划的指标,首先根据地理界限分析结果确定生态地理区划的区域界线,进而以区域为单位,结合“生态山东”和“一体两翼”区划结果,以及各区域内地貌、水文地质、河流水系、气候、农业气候、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农业、林业等生态地理学特征,对各区域命名,从而形成特定的传染病生态地理区划。主要研究结果:1.按照2003年~2007年HFRS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平原区HFRS低度发病区、鲁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HFRS高度发病区、鲁东平原丘陵区HFRS中度发病区、胶东低山丘陵区低度发病区。2.按照2003年~2007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北平原病毒性肝炎中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西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病毒性肝炎高度发病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胶莱平原区病毒性肝炎中度发病区、胶北低山丘陵沿海区病毒性肝炎高度发病区。3.按照2003年~2007年痢疾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北平原区痢疾低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北黄河三角洲痢疾高度发病区、鲁西鲁南平原区-鲁东南山地平原丘陵区痢疾低度发病区、胶北低山丘陵区痢疾高度发病区。4.按照2003年~2007年感染性腹泻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鲁西南平原湖区感染性腹泻高度发病区、鲁西北平原-鲁北滨海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感染性腹泻低度发病区、胶北低山丘陵区感染性腹泻高度发病区。5.按照2003年~2007年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北平原区-黄河三角洲地区肺结核高度发病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肺结核高度发病区、鲁中平原山地丘陵区-鲁北沿海低山丘陵区中度发病区、东部沿海低山丘陵区肺结核中度发病区。6.按照2003年~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平原区流行性腮腺炎低度发病区、鲁中发病带状区流行性腮腺炎高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南丘陵平原区-胶北低山丘陵区带状流行性腮腺炎低度发病区、东部沿海低山丘陵区流行性腮腺炎中度发病区。7.按照2003年~2007年麻疹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鲁西北平原区麻疹高度发病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麻疹高度发病区、鲁西部分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黄河三角洲-胶东丘陵区麻疹低度发病区。8.按照2003年~2007年猩红热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生态地理区域:黄河以北鲁西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猩红热低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猩红热高度发病区、黄河以南鲁西南平原湖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猩红热低度发病区、胶东沿海山地丘陵区猩红热高度发病区。9.按照2003年~2007年淋病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北平原区-鲁北滨海平原区淋病低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淋病高度发病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淋病低度发病区、胶东低山丘陵区淋病高度发病区。10.按照2003年~2007年梅毒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省会经济圈梅毒高度发病区、鲁西北平原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鲁北滨海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梅毒低度发病区、胶东沿海低山丘陵区梅毒高度发病区。结论:1.山东省前十位传染病发病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结构性特征,据此可以进行山东省生态地理区划。2.不同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特征有所差异,但同类传染病(如肠道传染病等)的生态地理区域具有相似性,反映了其独特而稳定的生态地理学影响因素.3.各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图为进一步研究传染病的生态学影响因素,制定区域化传染病防治规划,优化区域性的传染病防治卫生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以疾病空间结构异质性的地理界限分析为基础,确定传染病生态地理区划界限,进而结合社会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指标,定义并划分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疾病生态地理区划方法。5.地理界限分析技术中的wombling方法与疾病发病水平等值线图相结合是确定疾病生态地理区域界线的有效方法,适用于空间连续性资料.

党如波[8](2008)在《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我国自1992年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预防以来已经10余年,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模式发生了显着变化,亟待对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追踪决策分析。虽然近年全国各地对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包括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果等进行了评估,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累积了大量资料,但是仍未见全国性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卫生经济学评估报道和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追踪决策方面的报道。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国内乙肝有关重要研究资料,构建决策树模型,对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14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目前我国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优选,为相关部门制定乙肝免疫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综合国内有关重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虑了HBV感染率、接种率、保护率、感染HBV后的各种转归概率、易感人群HBV年新感染率、感染HBV治疗费、疫苗及接种费、筛检费、贴现率、年新生儿出生人口数等因素影响,构建了我国乙肝疫苗免疫预防14年效果评估决策树模型、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模型和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多级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指标对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14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目前我国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优选;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大小;利用Epidata3.1和Excel对数据进行计算整理。结果1.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使得1992~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累计避免发生HBV感染65 229 476人(城市24 423 516人,农村40 805 960人),其中急性乙肝13 045 894例,慢性乙肝652 294例,肝硬化60 076例,肝癌6 007例;每预防一例HBV感染的费用为81.99元(城市84.34元,农村80.58元),可获得约2 674.77亿元的净效益,效益成本比为51.01:1(城市49.59:1,农村51.91:1)。引入模型各参数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感染HBV治疗费、全程接种率、疫苗保护率、年新生儿出生人口数、易感人群年新感染率、疫苗及接种费。2.新生儿人群接种方案1成本效果比最小(169.11),效益成本比最大(19.14);与不接种方案相比,1~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组人群直接接种方案和筛检后再接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03.91、497.35、577.60、987.40、1 269.34、1 692.46、1 870.99、2 090.80和491.47、444.53、487.38、637.58、718.09、838.97、890.06、952.81,效益成本比分别为5.36、6.51、5.60、3.28、2.55、1.91、1.73、1.55和6.59、7.28、6.64、5.08、4.51、3.86、3.64、3.40。新生儿以外人群筛检后再接种方案优于直接接种方案,小年龄组人群接种效果优于大年龄组人群。不同年龄组人群加量接种后,优选接种方案仍是筛检后再接种方案。根据目前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在1~14岁人群保护性抗体抗-HBs与HBVM合计阳性率低于53%,优选方案为直接接种,当高于53%时,优选方案变为筛检后再接种方案;在≥15岁人群保护性抗体抗-HBs与HBVM合计阳性率低于30%,优选方案为直接接种,当高于30%时,优选方案变为筛检后再接种方案。引入模型各参数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率、感染HBV治疗费、疫苗保护率、易感人群年新感染率、筛检费、HBVM累积阳性率、疫苗及接种费、贴现率。结论1.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决策树模型应用于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具有定量决策和综合多因素等优点。2.目前我国新生儿人群以直接接种3剂5ug疫苗为优选方案,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以筛检后再接种为优选策略,应优先接种低年龄组人群。

唐昌新[9](2007)在《1999~2006年全州县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全州县1999~2006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趋势,为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和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6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3334例,以乙肝发病最多,占78.04%(2602/3334),其次是甲肝,占16.50%(550/3334),丙型肝炎的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以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为该病好发地区;本病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25:1);职业发病的高危人群是农民和学生。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加强甲、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接种、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卫生知识的宣传及加强食品卫生、医院血制品、血库、注射器材的监督管理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的关键。

金同玲,雷杰,毕振强,王昆[10](2006)在《2005年山东省部分重点传染病流行状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全省部分重点传染病发病形势和特点,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疫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除传染病的发病概况外,着重分析重点传染病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2005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39.09/10万,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报告病例数较多。结论2005年山东省传染病发病形势整体平稳,AIDS流行形势严峻,麻疹、丙肝发病数上升明显,甲肝、乙肝、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发病数有所下降。

二、兰山区1995~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山区1995~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与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与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探究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归属
        (一)对“主体”的辞源分析与意义解读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归属的争论
        (三)教育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与价值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价值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新挑战
        (二)实践效果提升的紧迫需要
        (三)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诉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的偏差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的表现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的原因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的危害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职能
        (一)宏观视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
        (二)微观视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确立的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范的指引
        (二)新常态下社会发展新特点的要求
        (三)源于教师职业内在特殊性的规定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属性的规范
        (五)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需要
        (六)教育主体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基本范畴
        (一)政治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二)思想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三)知识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四)情感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五)道德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六)能力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七)身心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三、主体素质的各个范畴之间的结构与关联
        (一)各个范畴之间结构的决定要素
        (二)各个范畴之间具体的结构关联
第四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检视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发展机制日益健全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二)知识学问素养亟需增强
        (三)情感认同水平亟待提升
        (四)德行品质修养有待强化
        (五)能力技巧修为亟需加强
        (六)身心健康水平需要提高
        (七)形象魅力修炼有待提升
    三、基于现实问题基础上的归因与反思
        (一)传统思想与现实观念之间的矛盾
        (二)外部的高要求与保障不足的矛盾
        (三)自身发展愿望与发展实际的矛盾
第五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整体构想
    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走向
        (二)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思路
    二、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培养培训的一体化是根本抓手
        (二)制度规范的完善化是有利保障
        (三)体制机制的健全化是有效规约
        (四)教育培植的自主化是有力驱动
    三、提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
        (一)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义务与权利相互对等
        (二)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源自人性的正当需求
        (三)关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精神世界的成长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2002—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
        2.1.1 时间分布
        2.1.2 性别分布
        2.1.3 年龄分布
        2.1.4 职业分布
    2.2 发病顺位
    2.3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特点
3 讨论

(4)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次
1 引言
    1.1 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1.2 浙江省各类传染病防制现状
    1.3 浙江省传染病辅助分类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疾病范围
    2.2 分类模型设计
    2.3 数据收集、存储、整理
    2.4 模型程序编写
    2.5 模型验证
    2.6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总结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疾病类别
    3.2 文献数据收集结果
    3.3 模型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模型性能
    4.2 贝叶斯分类算法在本研究中应用的优点
    4.3 相关问题的说明
    4.4 本研究创新点
    4.5 今后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变量名表
    附录二 SAS程序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古代文献综述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研究
        1.2 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历史沿革
        1.3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2.1 流行病学
        2.2 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2.3 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
        2.4 慢性心衰的发生机制
        2.5 慢性心衰的治疗
    3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现代研究
        3.1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3.2 慢性心力衰竭辨证论治研究现状
        3.3 慢性心力衰竭的方药现代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资料
        3.1 一般资料
        3.2 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诊断标准
        3.3 心功能分级标准
        3.4 补充分级标准
        3.5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6 纳入标准
        3.7 排除标准
    4 研究步骤
        4.1 制定统一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例资料调查表
        4.2 预调查
        4.3 培训研究者
        4.4 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4.5 规范数据管理
        4.6 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说明
        5.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
        5.3 临床常用中医治法分布
        5.4 临床应用方剂频次分布情况
        5.5 临床使用中药频次分布情况
        5.6 证治规律复杂网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分布
    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
    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4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与心功能关系
    5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型尿钠肽(BNP)水平比较
    6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法及用药情况
    7 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复杂网络分析
        7.1 复杂网络与中医学
        7.2 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 查新报告
附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7)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决策树模型法评估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的效果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优化方案的追踪决策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决策树模型在制定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中的应用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本研究已发表或接受的论文
    后记

(9)1999~2006年全州县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2.2 地区分布
    2.3 季节分布
    2.4 人群分布
        2.4.1 年龄与性别
        2.4.2职业分布
3讨论

(10)2005年山东省部分重点传染病流行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概况
    2.2 部分重点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
        2.2.1 艾滋病
        2.2.2 病毒性肝炎
        2.2.3 流行性出血热
        2.2.4 肺结核
        2.2.5 麻疹
        2.2.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7 乙脑
        2.2.8 伤寒、副伤寒
        2.2.9 疟疾
3 讨论
    3.1 传染病发病形势总体平稳
    3.2 艾滋病流行形势不容乐观
    3.3 特别关注丙肝发病形势
    3.4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逐年下降
    3.5 麻疹发病上升趋势明显
    3.6 未接种或不按规定程序接种疫苗是乙脑发病的重要原因
    3.7 继续关注临沂市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
    3.8 继续关注疟疾发病趋势

四、兰山区1995~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研究[D]. 刘翠晓. 山东大学, 2021(12)
  •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D]. 张小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3]2002—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 王军. 职业与健康, 2014(14)
  • [4]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D]. 李傅冬. 浙江大学, 2013(03)
  • [5]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6]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D]. 朱秋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7]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D]. 毕秀娟. 山东大学, 2009(05)
  • [8]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D]. 党如波. 郑州大学, 2008(02)
  • [9]1999~2006年全州县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J]. 唐昌新. 应用预防医学, 2007(02)
  • [10]2005年山东省部分重点传染病流行状况分析[J]. 金同玲,雷杰,毕振强,王昆. 疾病监测, 2006(09)

标签:;  ;  ;  ;  ;  

1995—2003年兰山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