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承载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一、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图片展展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1)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展示设计的叙事学阐释》文中研究指明

邓郁馨[2](2021)在《智慧博物馆下的儿童沉浸式学习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芳汐[3](2021)在《红色文化资源在纪念性展示空间中的艺术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纪念性展示空间是传播中华民族红色精神与信仰的场所,人们在这里通过探索革命先驱的事迹与遗留物品,感受红色文化精神与革命英烈奋斗的历史写照。然而,传统的红色纪念性展示空间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纪念性空间以及红色文化展厅的观展人群寥寥无几,这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传播功能无疑是重创,对于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所以,唤起民众去观展学习红色文化精神的热情极为重要。本文从红色文化资源概述、展示形式语言解读、展示形式设计策略以及创意表达设计实践四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常见展示形式,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在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展示形式单一、使用色彩雷同及欠缺审美趣味性等现状问题。近一步结合实际案例,从立体形态、平面形式、色彩运用、肌理营造、光影互动等方面解读纪念性展示空间的展示形式语言,进而总结出展示设计需具备的基本要素,为后续展示形式设计策略做铺垫。其次,在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设计策略中,从设计要素、设计原则、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解析。第一方面,展示形式的设计要素需具备文化识别性、体验趣味性、艺术审美性;第二方面,展示形式的设计方法需遵从提取与转化、解构与重组、扭曲与变形、意象与表达等原则;第三方面,展示形式的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修武县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和“山东小三线纪念馆”展示形式的艺术表达,印证及总结以上设计策略。最后,以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展示形式设计的艺术表达为例,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到设计实践之中。经过大量论证与总结,在红色纪念性展示空间中,通过更新展示形式设计的艺术化表达,将具有美感的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在大众面前,打破传统红色纪念性空间的展示形式与手法,为参观者创设具有审美价值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更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与传播。

柴春昕[4](2021)在《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国家中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载体。它们存在的意义不仅限于典藏和陈列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展品,更在于向大众传播地域文化,讲述历史发展走向,对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辽宁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现象,分析地域文化在馆内空间中的设计法则和表达手段,为今后国内博物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更好地吸纳当地地域文化建造出符合中国气派、中国审美、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论述,首先从绪论部分入手简单地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一并回顾了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与解读了博物馆的定义、分类、职能与空间的划分,旨在为下文阐述博物馆空间设计结合地域文化元素做铺垫。第三部分从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出发,深入剖析了地域文化与博物馆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并列举实际案例,阐明地域文化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方法,分类列出影响博物馆空间地域文化表达的形式要素有哪些。第四部分以辽宁地域文化——辽河文化为出发点,对影响辽宁地域文化构成的因素展开了详实的说明。并结合辽宁省博物馆的具体情况,从辽河文化与辽博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辽博中关于地域文化元素的表达与应用。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博物馆空间设计融合地域文化做出了展望。

张铭隽[5](2021)在《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文中提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拥有一套完整的运作系统,这个系统内除了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外还应当对其历史有一份真实的、客观的、描述完整且权威可信的梳理。本文将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上海解放初期对新式教育的初步探索,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起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设计教育在经过政府对上海地区的民办、公办设计教育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并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的工艺美术体系。其次是对文革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和上海文革期间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及文革末期上海设计教育进行讨论,发现虽然上海的设计教育秩序在此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但它并没有停滞,而是换了一种依附于“七二一大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存在。再者是对上海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高考恢复至1999年上海高校扩招的这二十多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随着上海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外“三大构成”课程的引入对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转型和发展的帮助。最后,针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加速发展时上海设计教育在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目标所做出来的前所未有改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以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条技术路线相结合,通过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田野考察法、文献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以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对这70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事实出发系统的探讨上海设计教育发展脉络和目的,通过对其间演变规律提出新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形成一份可靠、可考、客观、严谨、真实的新材料。

顾佳燕[6](2020)在《我国高校校史馆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校校史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问题与机遇并存。从微观上来看,高校校史馆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对具体展陈业务的关注仍然不够突出,新一代网络环境下技术和用户不断变化;从宏观上来说,我国高校校史馆整体发展不平衡,缺少具有权威性的标准规范。论文通过对高校校史馆相关理论、展陈实践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三个问题的研究,为我国高校校史馆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论文对我国高校校史馆的建设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对高校校史馆发展进程进行简析,将发展进程划分为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阐述了高校校史馆的定位与功能,分析了高校校史馆建设中校史馆与档案馆、博物馆、学校其他部门等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论文对高校校史馆陈列展览实践进行探析,将高校校史馆的展陈阶段划分为传统展陈阶段和数字展陈阶段,在说明展陈资源来源后,对各阶段的展陈内容、展陈方式和展陈特点进行阐述。然后,论文对高校校史馆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探索,思考高校校史馆在网络社会下的发展变化,同时借鉴博物馆学和传播学理论,从优化参访者用户体验、构建参与式校史馆、借鉴智慧博物馆经验、与高校智慧档案馆融合发展角度探索可持续性发展路径。最后,论文总结并归纳了研究结论,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高校校史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即运用新兴展陈技术、提升参访者用户体验、构建智慧校史馆和参与式校史馆等。

陈璇[7](2020)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现状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一词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学的场所也从过去单一的教室走向了大千世界。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博物馆传承古今,展示文明,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肩负着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的使命。同时,它又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彰显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J馆面向6-12岁儿童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文件收集等质性的研究方法对个案进行分析。从具体的活动类型和活动实施样态入手阐述其教育现状,揭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未来探索博物馆儿童教育提供有益启示。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目的、问题和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从纵向的学术发展脉络和横向的活动实施流程,对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吸取已有经验,提出本研究的设计。其次,本研究试图以近三年的时间为例,完整地呈现出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现状。在活动类型方面,归纳出“参观导览”和“文化体验”两大类型活动。在活动实施方面,总结出教育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经验与不足,并挖掘出背后存在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结论部分,针对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建议与未来的展望。

苏笑悦[8](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孙璇[9](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桑文娟[10](2020)在《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作为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社会机构,在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任。尤其是地方博物馆对于展示地方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要展示出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其文化内涵。宣城市地处皖东南,历史悠久,宣城铜器、宣州窑瓷器、民俗文物、宣城方言、宣城名人等构成丰富的地域文化。宣城市博物馆依托宣城历史文化而建立,承担着展示宣城历史文化的责任。宣城市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好宣传窗口的作用,积极展示地域文化,在保护和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使博物馆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宣城市博物馆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示,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等。首先概述宣城市地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将宣城市历史文化名人单独叙述。其次对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论述博物馆陈列展览、公众活动以及文创产品等几个方面对地域文化的展示。在对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博物馆对于特色地域文化的展示不够充分;常设展览中文物展品内涵发掘不足;公众活动以及博物馆文创产品等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示有所欠缺。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博物馆要增加方言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展示;充分利用专题陈列突出展示宣城名人及文房四宝等文化;增加文物背景知识,丰富常设展览文物内涵,展示文物价值;同时加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灵活运用临时展览、流动展览丰富对地域文化的展示;特色解说系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加入拓宽展示地域文化的渠道。希望通过本文或可为提升宣城市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提供参考。

二、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图片展展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图片展展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3)红色文化资源在纪念性展示空间中的艺术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的价值
        1.1.2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更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相关理论概述
    2.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2.2 红色文化资源的种类划分
        2.2.1 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
        2.2.2 信息类红色文化资源
        2.2.3 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
    2.3 红色文化资源的常见展示形式
        2.3.1 图文结合式
        2.3.2 实物陈列式
        2.3.3 场景复原式
    2.4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现状问题
        2.4.1 展示形式单一
        2.4.2 使用颜色雷同
        2.4.3 欠缺审美趣味
第3章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形式语言的解读
    3.1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形式语言的立体形态
        3.1.1 具象写实型
        3.1.2 意象表情型
        3.1.3 抽象几何型
    3.2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形式语言的平面形式
        3.2.1 中心均衡式
        3.2.2 散点交错式
    3.3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形式语言的色彩运用
        3.3.1 情绪体现
        3.3.2 区分空间
    3.4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形式语言的肌理营造
    3.5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形式语言的光影互动
        3.5.1 光影投映
        3.5.2 多媒体互动
第4章 纪念性展示空间中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设计策略
    4.1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设计要素
        4.1.1 文化识别性
        4.1.2 艺术审美性
        4.1.3 体验趣味性
    4.2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设计方法
        4.2.1 提取与转化
        4.2.2 解构与重组
        4.2.3 扭曲与变形
        4.2.4 意象与表达
    4.3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的案例分析
        4.3.1 修武县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
        4.3.2 山东小三线纪念馆
第5章 以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展示形式设计的创意表达为例
    5.1 “雷锋精神”主题展示形式设计的背景概述
        5.1.1 “雷锋精神”背景分析
        5.1.2 “雷锋精神”核心内涵
    5.2 “雷锋精神”主题展示设计的形式语言提取
        5.2.1 雷锋形象符号提取
        5.2.2 雷锋精神元素提取
    5.3 “雷锋精神”主题展示形式设计的方案分析及表现
        5.3.1 “雷锋精神”平面设计中形式语言的运用
        5.3.2 “雷锋精神”立体造型中形式语言的表达
        5.3.3 “雷锋精神”趣味互动中形式语言的表现
    5.4 “雷锋精神”主题展示形式设计的实践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博物馆发展史
        1.2.1 国内博物馆发展史
        1.2.2 国外博物馆发展史
第2章 博物馆概述与博物馆空间的基本划分
    2.1 博物馆的定义、分类与职能
        2.1.1 博物馆的定义
        2.1.2 博物馆的分类与设计特点
        2.1.3 博物馆的职能
    2.2 博物馆的空间的划分
        2.2.1 核心空间
        2.2.2 交通空间
        2.2.3 服务空间
第3章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关系
    3.1 地域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3.1.1 地域文化的含义
        3.1.2 地域文化的特点
    3.2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空间设计间的关联
        3.2.1 地域文化为博物馆空间设计提供精神内核
        3.2.2 博物馆空间是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
    3.3 地域文化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的体现形式
        3.3.1 隐喻与象征
        3.3.2 烘托与渲染
        3.3.3 情景再现与仿真复原
    3.4 影响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呈现的形式要素
        3.4.1 色彩
        3.4.2 材质
        3.4.3 符号
第4章 地域文化在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辽宁地域文化概述
        4.1.1 影响辽宁地域文化构成的地理因素
        4.1.2 影响辽宁地域文化构成的气候因素
        4.1.3 影响辽宁地域文化构成的民族因素
    4.2 辽宁省博物馆概况
        4.2.1 辽宁省博物馆空间概况
        4.2.2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概况
    4.3 地域文化元素在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表达
        4.3.1 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符号
        4.3.2 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情景再现
        4.3.3 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声光电技术应用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概念辨析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内容
    六 创新观点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上海设计教育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解放初期的设计教育(1949 年—1958 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上海设计教育(1958 年—1960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整顿、调整时期(1960 年—1965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上海文革时期的设计教育(1966 年—1976 年)
    第一节 上海文革初期的设计教育
    第二节 上海文革期间七二一大学
    第三节 上海文革末期的设计教育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文革后至20 世纪90 年代:上海设计教育的深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期(1977 年—1984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转型期(1984 年—1992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发展期(1992 年—1999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至今:上海设计教育的加速发展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上海设计教育(2000 年—2010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学科升级及发展(2010 年—2019 年)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当代设计教育大事记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6)我国高校校史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2 研究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校博物馆和高校校史(博物)馆
        2.1.2 校史档案和校史研究
        2.1.3 档案陈列展览和校史陈列展览
    2.2 理论基础
        2.2.1 档案价值理论
        2.2.2 档案利用理论
        2.2.3 档案资源整合理论
        2.2.4 其他相关学科理论
3 我国高校校史馆的建设现状的理论分析
    3.1 高校校史馆发展进程的简析
        3.1.1 高校校史馆的萌芽阶段
        3.1.2 高校校史馆的初步发展阶段
        3.1.3 高校校史馆的快速发展阶段
    3.2 高校校史馆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
        3.2.1 高校校史馆的定位
        3.2.2 高校校史馆的功能
    3.3 高校校史馆建设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3.3.1 模式选择
        3.3.2 校史馆与档案馆的关系
        3.3.3 校史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3.3.4 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4 高校校史馆陈列展览实践探析
    4.1 高校校史馆的传统展陈阶段
        4.1.1 展陈内容
        4.1.2 展陈方式
        4.1.3 展陈特点
    4.2 高校校史馆的数字展陈阶段
        4.2.1 展陈内容
        4.2.2 展陈方式
        4.2.3 展陈特征
    4.3 新兴展陈技术的运用策略
5 高校校史馆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索
    5.1 优化参访者用户体验
        5.1.1 高校校史馆参访者特征分析
        5.1.2 提升参访者用户体验的维度
    5.2 走向参与式校史馆
    5.3 借鉴智慧博物馆的经验
    5.4 与高校智慧档案馆的融合发展
6 结语
    6.1 结论与建议
    6.2 贡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现状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儿童诉求:小学生需求变迁与非正式学习的兴起
        1.1.2 理论期待:对博物馆儿童教育立场的关注与追寻
        1.1.3 现实之需:博物馆儿童教育功能与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关键概念的厘清
        1.4.1 博物馆
        1.4.2 博物馆教育
        1.4.3 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
    1.5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脉络
        2.1.1.1 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学术史
        2.1.1.2 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学术史
        2.1.2 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维度
        2.1.2.1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程序
        2.1.2.2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目的
        2.1.2.3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内容
        2.1.2.4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方式
        2.1.2.5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评估
    2.2 已有研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3.2 研究对象的确定
    3.3 研究方法的选择
        3.3.1 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
        3.3.2 收集资料的方法
        3.3.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4 研究的伦理问题
    3.5 研究的创新与反思
4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J馆近三年社会教育活动总体概况
    4.2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类型
        4.2.1 参观导览活动
        4.2.1.1 博物馆网络服务
        4.2.1.2 专题讲解
        4.2.1.3 学习单
        4.2.2 文化体验活动
        4.2.2.1 配合展览的活动
        4.2.2.2 配合节假日的活动
        4.2.3 小结
    4.3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实施样态
        4.3.1 活动设计与方案
        4.3.2 活动主题和内容
        4.3.3 活动方式与手段
        4.3.4 活动材料和设备
        4.3.5 活动时间、场地、对象与演练
        4.3.6 参与人员状态
        4.3.6.1 教育工作者的表现
        4.3.6.2 学生的特点及与他人互动
        4.3.7 活动评估与评价
        4.3.8 活动宣传与推广
    4.4 小结
5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J馆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问题分析
        5.1.1 活动目标意识薄弱,主体模糊
        5.1.2 缺乏详细实施方案和流程规划
        5.1.3 教育内容不深入,未成系列品牌
        5.1.4 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性不足
        5.1.5 缺少完备的活动评估系统
        5.1.6 对活动细节还需考量和完善
    5.2 J馆教育活动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和舆论
        5.2.2 场馆环境、陈列展示、人力和经费
        5.2.3 领导者的设计与决策
        5.2.4 教育者的理念、技能和状态
        5.2.5 学习者个人的经验及特点
6 研究反思与建议
    6.1 经验总结
    6.2 改进对策
        6.2.1 强化目标意识,设置明确的儿童活动目标
        6.2.2 制定完整、详细、成文的活动实施方案
        6.2.3 充分挖掘本馆特色资源,打造儿童教育品牌
        6.2.4 开发和创建更加多元的教育方式
        6.2.5 完善评估体系,建立评价机制
        6.2.6 重视儿童需求和分龄化研究
        6.2.7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联动发展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邀请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记录(节选)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 地域文化与地方博物馆关系研究
        1.2.2 宣城市博物馆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宣城市地域文化概述
    2.1 物质文化
        2.1.1 文化遗址及历史文物
        2.1.2 历史建筑
    2.2 非物质文化
        2.2.1 传统技艺类
        2.2.2 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类
        2.2.3 民俗类
        2.2.4 其他类
    2.3 历史文化名人
        2.3.1 宣城诗人
        2.3.2 宣城画派
        2.3.3 世家大族
第三章 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的现状
    3.1 陈列展览
        3.1.1 基本陈列
        3.1.2 专题展览
        3.1.3 临时展览
    3.2 公众活动
        3.2.1 社教活动
        3.2.2 馆校共建实践基地
        3.2.3 展览进社区
    3.3 文创产品
    3.4 存在问题
        3.4.1 地域文化展示不够充分
        3.4.2 常设展览文物存在局限
        3.4.3 展示方式开发力度不够
第四章 提升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的思考
    4.1 增加展示部分地域文化内容
        4.1.1 展现地域文化的多面性
        4.1.2 充实地方特色文物资源
    4.2 充分发挥专题陈列优势
        4.2.1 打造“山水诗乡”专题陈列
        4.2.2 建立“文化世家”专题陈列
        4.2.3 完善“文房瑰宝”专题陈列
    4.3 丰富常设展览文物内涵
        4.3.1 增加文物背景知识
        4.3.2 充分展示文物价值
        4.3.3 文物布置紧扣主题
    4.4 加强对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4.4.1 丰富“吾土吾情”专题展厅
        4.4.2 非遗展示与公众活动相结合
        4.4.3 加强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4.5 灵活运用临时展览和流动展览
        4.5.1 特色文物与临时展览相结合
        4.5.2 增加地域文化相关的流动展览
    4.6 开拓展示地域文化的新途径
        4.6.1 建设特色解说系统
        4.6.2 建立宣城市博物馆官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图片展展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伪满皇宫博物院展示设计的叙事学阐释[D]. 王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智慧博物馆下的儿童沉浸式学习体验设计研究[D]. 邓郁馨. 江南大学, 2021
  • [3]红色文化资源在纪念性展示空间中的艺术表达研究[D]. 郭芳汐.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4]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省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D]. 柴春昕.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D]. 张铭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我国高校校史馆建设研究[D]. 顾佳燕. 南京大学, 2020(02)
  • [7]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现状个案研究[D]. 陈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10]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D]. 桑文娟. 安徽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承载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