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镀钼新技术

材料表面镀钼新技术

一、在材料表面镀钼的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畅[1](2021)在《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碳纤维-H62黄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搅拌摩擦加工(FSP)的方法制备了碳纤维(CF)增强H62黄铜基复合材料。通过在H62黄铜板上钻孔填充CF的方式,进行变量正交实验,探讨了CF的复合量和焊接速度对CF-H62黄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在设定实验工艺参数下,搅拌摩擦加工的复合材料,表面成形较好,均无宏观缺陷,无疏松或孔洞。采用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对接头处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微观结构为细小的等轴晶,这是动态再结晶的结果。随着焊接速度由20 mm/min增加到60 mm/min,焊区接头处晶粒平均尺寸由5μm减小到2μm。当填充CF的孔深为1.5 mm,焊接速度为40 mm/min时,CF在复合区域分布最为均匀。CF的加入显着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当填充CF的孔深为1 mm,焊接速度为20 mm/min时,接头处平均硬度最大,达到166.8 HV。随着孔深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有所减小。CF分布均匀度对复合材料硬度有所影响,CF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焊接速度对复合材料的硬度也有所影响,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呈减小趋势。CF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得到提高。CF具有乱层石墨结构,作为增强相,CF使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起到了润滑减摩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CF分布的均匀度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有所影响。当填充CF的孔深为1.5 mm,焊接速度为40 mm/min时,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最小,为0.0339g。用SEM对摩擦磨损试验试样的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发现磨损机制主要由CF形成的自润滑膜的动态修复以及磨粒磨损为主,伴有粘着磨损。CF的分布越均匀越有利于导电性能的提升。虽然晶粒细化不利于电导率的提高,但由于孪晶和CF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由15100 S/cm提高到17800S/cm。在TEM观察下,观察到CF与基体结合良好。可以观察到晶粒、晶界、位错、形变孪晶以及退火孪晶。

雷聪[2](2021)在《双连续相TiCx-Cu金属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陶瓷大多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腐蚀、耐磨损、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在诸如切削刀具、高速轴承、耐热涂层、耐磨部件、抗烧蚀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然而,由于陶瓷相与金属相之间的润湿性通常较差,界面结合强度低,急冷急热环境下两相热失配以及受制于陶瓷相的较低韧性,使得金属陶瓷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制备一种新型的金属陶瓷,通过研究金属相与陶瓷相之间的界面润湿性与界面结合、设计材料的组织结构并探究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提高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首次探索以Ti粉和纳米乙炔炭黑为初始原料,通过原位无压烧结法制备非化学计量比的TiCx(x=0.5~0.7)多孔预制体,然后将金属Cu在无压条件下浸入多孔预制体的新技术路线,成功获得了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TiCx-Cu金属陶瓷;系统研究了TiCx的气孔率、晶粒尺寸与形貌、C与Ti的摩尔比等因素对TiCx-Cu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物相形态的影响;测试了所制备样品的强度、韧性、硬度和抗热震性能,分析了材料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固溶处理使制备的TiCx-Cu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TiCx预制体的结构主要受造孔剂含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初始C与Ti的摩尔比等因素的影响。以造孔剂含量为唯一变量时,预制体TiC0.5的气孔率与造孔剂的添加量呈线性正比关系;造孔剂含量为定值时,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TiC0.5预制体的晶粒通过互相吞并而逐渐长大,预制体收缩,气孔率降低;随着C与Ti的初始摩尔比从0.5升高至0.7,预制体TiCx的x值从0.57升高至0.69,增加C含量会阻碍了TiCx晶粒的长大以及预制体的收缩,导致预制体晶粒尺寸减小,气孔率增大。(2)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系列不同金属含量、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双连续相TiCx-Cu金属陶瓷。结果表明,Cu与TiCx之间为反应型润湿,两相的界面结合牢固;在浸渗过程中,TiCx与Cu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u4Ti新相,诱导Cu进入到TiCx晶粒内形成一种独特的根须状结构,同时,不同x值的TiCx(x=0.5,0.6,0.7)预制体浸渗Cu后,由于TiCx中的Ti原子逸出并与Cu发生反应,使得TiCx-Cu金属陶瓷中存留的TiCx的x值均趋于0.76。(3)由于特殊的双连续相结构和良好的两相界面结合,所制备的TiCx-Cu金属陶瓷表现出较高的强韧性。其中,TiC0.5-Cu金属陶瓷的三点弯曲强度为801±42MPa,断裂韧性为10.9±1.1 MPa·m1/2,而TiC0.7-Cu金属陶瓷的三点弯曲强度为1091±59 MPa,断裂韧性为14.8±0.6 MPa·m1/2。材料断口形貌表现为金属相的延性断裂、陶瓷晶粒的穿晶断裂、晶粒内部的金属根须拔出三种混合模式。裂纹扩展过程中发生的偏转、桥接、分叉和金属相拔出等机制显着增大了材料的断裂能,因而提高了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4)对TiC0.5-Cu金属陶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抗热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震后材料的残余强度随热震温度的升高呈非单调改变。在热震温度低于800°C时,材料的残余强度随热震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800°C热震后,其残余强度为535 MPa,比热震前降低了33.2%,但当热震温度升高到1000°C时,其残余强度反而比热震前升高了6.4%,达到852 MPa,而且经1000°C多次热震后其强仅略有降低。这种不同于一般材料的抗热震特性,可以归因于从1000°C高温急剧冷却所引起的金属相的晶粒细化,以及界面相的进一步适配性优化。(5)对制备的TiC0.5-Cu、TiC0.6-Cu和TiC0.7-Cu金属陶瓷进行固溶处理,探讨了固溶温度和时间对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显着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同时对弯曲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对不同x值的金属陶瓷来说,其最佳的固溶温度和时间有所不同,对性能的改善程度也不一样。TiC0.5-Cu在925°C保温60 min固溶处理后,其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2.1%和16.7%,达到14.4±0.5 MPa·m1/2和935±35 MPa;TiC0.6-Cu在925°C保温30 min固溶处理后,其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5.6%和6.2%,达到16.3±0.6MPa·m1/2和963±23 MPa;TiC0.7-Cu在925°C保温10 min固溶处理后,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1.5%和4.9%,达到16.6±0.8MPa·m1/2和1145±84 MPa。TiCx-Cu金属陶瓷强韧化提高主要归因于固溶处理使金属相晶粒显着细化以及金属相的固溶强化。

张遵恒[3](2021)在《基于槽式聚光的光热反应与集热协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实现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在众多品类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泛、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光伏发电和光催化为代表的光利用技术和以热发电、热化学循环为代表的热利用技术。而将太阳能分波段利用,并将不同技术整合于同一系统实现太阳能分级分质综合利用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思路。本课题组探究的光热协同制备太阳能燃料技术是一种以二氧化碳或水为原料综合利用全光谱太阳能制备一氧化碳或氢气等碳氢燃料的新技术。而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又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热发电系统之一。光热协同反应的温度范围与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发电技术的工作温度基本吻合,根据实验室前期对光热综合利用技术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进行协同实验研究,对太阳能全光谱利用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设计了太阳能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一体化反应器,并搭建了相应实验系统。以分解水制氢为光热协同目标反应,导热油为储换热工质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材料表面温度为414℃的光热协同反应中,以商用P25为催化材料的反应氢气平均产量为1.44μmol/g,以Fe掺杂的TiO2为催化材料的反应氢气平均产量为15.65μmol/g,且两个反应的产量在五组重复实验内均保持相对稳定,证明了在一体化系统中进行太阳能燃料生产的可能性。同时,利用导热油升温的效果对系统的集热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集热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达43.61%,从而证明了一体化系统对于燃料生产后的剩余太阳光能量利用具有显着效果。然后,结合两部分的实验结果,通过一体化系统的能流去向计算分析验证了实验系统对全光谱太阳能的分级分质利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一体化反应系统的性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文还构建了核心反应器的传热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来探究结构参数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器实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保证光热协同反应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催化材料的厚度;保证导热油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适当选择较低的流速以及适当增大进入系统的辐射能量均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最后,本文结合实验效果和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体化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为系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王泽民[4](2021)在《微波烧结制备石墨/铜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领域备受关注。其中,石墨/铜复合材料具有热导率高、密度小且易于加工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电子封装散热材料。但由于石墨与铜两相不润湿、不反应,界面结合能力很差,导致石墨/铜复合材料导热性能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包括热压烧结在内的多种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受到设备、模具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应用。而微波烧结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制备工艺,可有效焊合石墨/铜界面,提升界面结合能力,同时细化铜晶粒,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此外,微波烧结升温速度快、烧结时间短、能源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本文采用微波烧结制备石墨/铜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以及密度、导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石墨体积分数对微波烧结制备的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烧结温度以及适宜的石墨体积分数有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当烧结温度为950°C,石墨体积分数为10vol.%时,石墨/铜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好,并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微波烧结样品在Cross Plane方向具备更好的材料性能,其硬度为70.4 HV,导热系数为311.87 W·m-1·K-1,比常规烧结样品分别提升了35.6%和7.0%。(2)研究了微波烧结过程中热量传递机制和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微波烧结可提高材料内部的传热效率,实现快速烧结和冷却,细化铜基体晶粒,并有效焊合石墨/铜界面,显着提升材料性能。微波烧结制备的石墨/铜复合材料在经历30次极端热循环过程后仍具备较高的导热系数,热稳定性能良好,并对热循环过程中界面损伤行为进行分析。此外,开发微波高通量材料制备装置,为石墨/铜复合材料的高通量制备提供新的技术支持。(3)研究了Ti元素的添加对微波烧结制备的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元素可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当Ti添加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较高。此外,相比于常规烧结,微波烧结可明显改善石墨/铜界面,细化铜基体晶粒,并在界面处形成连续、均匀的TiC过渡层,无孔隙、裂纹等缺陷,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性能。(4)研究了Mo、W元素的添加对微波烧结制备的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o或W元素后会在复合材料中生成少量Mo2C或W2C,而Mo和W颗粒则分别富集于石墨组织中和石墨/铜界面处。此外,Mo、W元素的添加可明显提升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并具备较好的导热性能。

徐重[5](2020)在《我国在金属材料表面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文中认为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也称作Xu-Tec Process,是在德国发明的离子渗氮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了离子渗氮技术只适用于气态非金属元素的局限性而发明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该技术可采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合金化,开辟了"等离子表面冶金"的新领域。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钢铁材料,钛及钛合金,铜及铜合金,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等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多种高硬度、耐磨、耐蚀及抗高温氧化的合金层。例如,在普通钢铁材料表面形成高速钢、不锈钢或镍基合金层,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耐磨或阻燃的合金层等。"双辉技术"可大幅度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全面提升机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各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是一项资源节约型和没有任何污染的表面合金化技术,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贵重金属元素,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项能改变我国金属材料及机械制造业现状并使其走向高端的关键技术。

常改艳[6](2020)在《基于超快贝塞尔激光的ZnS晶体微纳结构加工》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发展使得红外成像、红外通信、红外制导、红外遥感等红外技术在各行各业日益重要,尤其在军事国防、航空航天方面。硫化锌(ZnS)晶体从可见光到中红外波段的宽光谱范围内有高的透过率及良好的综合性能,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红外材料之一。聚焦的超快激光具有超高的峰值功率密度及超短的脉冲时间弛豫,可以空间选择性的实现对材料的局域改性及三维加工,是微纳领域的首选加工工具。相较于高斯光束,贝塞尔光束具有无衍射传输距离长,自修复特性好,在微通道长度扩展,大面积、高分辨率精密加工,微纳尺度新光子功能的混合特征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适用性。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着眼于红外光学材料的应用,从超快激光与透明介电材料相互作用机理出发,在ZnS晶体上成功制备了高深径比的纳米孔隙微通道结构,对中红外光子晶体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鉴于ZnS晶体高的折射率导致其与空气界面高达14%的菲涅尔反射,会对光学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ZnS样品表面制备了微米级的浮雕光子结构以提高其在红外波段的透过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贝塞尔光束的基本属性及产生方法进行研究,结合轴棱锥和4f系统对高斯型脉冲激光进行空间调制,形成零阶贝塞尔光束。实验结合数值模拟,选择合适的实验元件参数。成功搭建超快贝塞尔激光加工系统。(2)不同材料的物理属性不同,ZnS晶体大的禁带宽度(3.6 e V~3.8 e V)和高的非线性吸收系数,使得超快激光在其内部传输时,激光脉冲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会发生严重的畸变,自聚焦和等离子体产生的自散焦等非线性效应将会导致光束空间分裂,激光能量不能有效集中在焦点区域内。这对高深径比的微纳结构加工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利用零阶贝塞尔光束通过实验探索在ZnS晶体上制备了高深径比的纳米孔隙结构,结合SEM,FIB,PCM,EDS表征手段,确定了孔隙结构出现的脉冲宽度窗口(12.5 ps~20 ps)及脉冲能量窗口(36μJ~63μJ)。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孔隙的形成机制,重点研究了激光加工参数对孔隙结构的表面形貌、直径及内部特征的影响。(3)实际应用中,ZnS晶体界面严重的菲涅尔反射损耗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减反增透必不可少。本文以传统的镀膜减反技术的优缺点为切入点,分析超快激光在ZnS晶体上制备亚波长减反微结构的可能性及优势。开展了对ZnS晶体表面减反微结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可用于ZnS晶体表面减反的微米级浮雕光子结构。首先,通过实验分析了高斯光束和贝塞尔光束在加工这种浮雕型环状微结构方面的优缺点,证明了零阶贝塞尔光束在加工这种大面积,重复,可重构的浮雕形环状微结构方面更具优势。随后,利用超快贝塞尔激光加工系统在ZnS晶体样品表面直写了5×5 mm2的环状阵列微结构,实现了宽带,大角度的增透。研究了激光加工参数及阵列周期对微结构减反性能的调控。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浮雕光子结构可以使得ZnS晶体在1.5μm~10μm的波段范围内透过率均提高10%以上。

张鑫[7](2020)在《铝基复合材料中CNTs/SiC/Al复合界面调控及其强化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AMCs)因综合了铝基体和CNTs各自的优异特性,从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然而,目前在CNTs增强AMCs的发展中,仍存在CNTs易团聚、CNTs/Al界面润湿性差、CNTs/Al界面反应难以控制等难题。本文针对以上制约CNTs-Al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的瓶颈问题,从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设计出发,提出了在CNTs/Al界面间引入纳米SiC层以改善其界面润湿性和界面结合、调控二者界面反应,以充分发挥CNTs在Al基体中强化效果的新思路。论文在结合变速球磨-粉末冶金-热挤压工艺制备了纳米SiC层包覆的CNTs增强AMCs的基础上,针对增强相的含量、结构以及制备工艺对AMCs的微观组织、界面结构以及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展开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增强相特征(含量、结构、分布等)与强化效果的关系,阐明了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强/韧化机理,为均衡CNTs增强AMCs的强度与塑/韧性的匹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CNTs和适量纳米Si粉预混合粉末的配比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控,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纳米CNTs-SiC复合粉末。同步超声搅拌分散实现了 CNTs与纳米Si颗粒的均匀混合,CNTs与纳米Si粉在1030℃发生了局部反应,在1200℃以上Si粉被完全反应并在CNTs表面生成了连续的纳米SiC层,而其芯部则保持CNTs原有的结构与成分;原位反应过程中Si原子通过扩散和蒸发-凝聚,优先在CNTs表面缺陷及附着活性基团处形核生成SiC,反应进程主要依赖C原子的间隙扩散和Si原子的空位迁移,而优先生成的SiC层会阻碍原子的纵向扩散,同时SiC层倾向于沿其密排面的<111>方向外延堆垛以维持最低的能量需求,最终在CNTs表面沿其轴向形成连续的SiC层。在采用变速球磨-粉末冶金-热挤压工艺制备的AMCs中,SiC层的引入降低了 CNTs表面能并减小了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比重差,改善了 CNTs-SiC复合相在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同时抑制了 CNTs/Al间界面反应,防止了 Al4C3硬脆相的生成,提升了 AMCs的结构稳定性;弥散分布的CNTs-SiC复合相对晶界迁移起到了有效的钉扎作用,从而防止了基体晶粒的粗化;SiC过渡层的引入将CNTs/Al4C3/Al之间的界面结构转变为CNTs/SiC/Al复合界面结构,在保证复合界面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强了 Al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结合强度。随着增强相含量的增加,CNTs/SiC-Al复合材料在保持良好伸长率(>19%)的前提下强度呈上升趋势,而CNTs-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增强相含量的增加则持续降低。随着纳米SiC层在CNTs-SiC复合相中占比的增加,其在CNTs表面的包覆均匀性随之提升,CNTs/SiC/Al复合界面的粘着功由CNTs/Al的200 mJ/m2增加为1300 mJ/m2,界面剪切强度也较CNTs/Al显着增加;在增强相/基体界面润湿性及界面结合强度显着提升的前提下,载荷通过界面的传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了 CNTs在铝基体中的承载作用,因此CNTs/SiC-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SiC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CNTs-1SiC)-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12 MPa,较纯铝、1.0CNTs-Al和1.0SiC-Al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 66.9%、43.2%和35.0%,达到了有效的协同强化效果,同时其伸长率和电导率仍能保持在18.8%和48%IACS。复合材料强化效率的提升源于CNTs/Al界面润湿性和界面结合的加强,在CNTs/SiC/Al多元复合界面的连接作用下应力和声子等信息得到更为有效地传递,CNTs承载强化对复合材料强度贡献显着增加的同时,保持了铝基体良好的塑/韧性和电学性能;此外,由增强相/基体热错配引起的位错强化、Orowan强化以及细晶强化等机制协同作用,最终使得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综合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综上,本文采用在CNTs/Al界面引入纳米SiC层的创新性思路,实现了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可控制备,有效改善了CNTs在铝基体中强化效果难以发挥的共性瓶颈问题,阐明了与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相匹配的强/韧化机理,为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AMCs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尹锡波[8](2020)在《In2Se3化合物的相控生长及其物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硒化铟(化学式为:In2Se3)是一类重要的III-VI族直接带隙层状半导体材料,现已发现五种主要晶相,分别是:α、β、γ、δ和κ。硒化铟薄膜材料已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检测、相变存储器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硒化铟薄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随温度的变化发生相变,从而使得生长单晶硒化铟薄膜相对困难,传统采用的制备技术手段包括:磁控溅射法、源共蒸法、化学浴沉积法、固相反应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电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然而这些方法很难生长出高质量单晶薄膜。目前已报道能制备出In2Se3全部五种主要晶相的薄膜生长技术为分子束外延,但是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In2Se3的许多基础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探索。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方法制备的In2Se3薄膜质量不高,制约了对In2Se3本征物性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影响了In2Se3的应用。因此本文将围绕硒化铟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制备及其基础物性表征展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1)在H-Si(111)衬底、斜切4°的H-Si(111)衬底以及镀钼氟金云母衬底上制备出In2Se3单晶薄膜。系统研究了In2Se3薄膜的制备工艺和生长动力学。为单晶硒化铟薄膜的外延生长研究及异质结能带研究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了生长束流条件(以束流等效压强为单位)对所得薄膜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现在Se:In的束流比约为15:1-20:1时倾向于生长出化学计量比为In2Se3的单晶薄膜;当Se:In的束流比值小于15:1时所生长的硒化铟均为InSe;而当Se:In束流比值在大于20时可获得化学计量比In6Se7或In2Se3-In6Se7二元连续固溶体薄膜。进一步研究了在15:1-20:1优化束流比条件下符合化学计量比In2Se3的外延薄膜的相结构与生长温度的关系,得出生长温度在100℃-150℃范围稳定生长相为α-In2Se3,在200℃-250℃时为γ-In2Se3,在300℃-350℃时为β-In2Se3。(2)对所制备硒化铟薄膜的相关物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子束外延系统生长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电镜(SEM)、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HRXRD)、拉曼光谱仪对外延生长所得的γ-In2Se3薄膜进行了表面形貌以及晶体结构的表征与分析。确定了γ相In2Se3薄膜的结构特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γ-In2Se3薄膜的铁电性能;利用拉曼光谱仪,对γ-In2Se3薄膜进行了振动模式分析;利用光致发光谱测得γ-In2Se3薄膜的光学能带为1.94eV;另外对200nm厚的γ-In2Se3薄膜进行了透过率研究,发现对于波长在0.5μm-2.5μm范围的光中,波长在1μm时,透过率为60%,在1.5μm时,透过率高达90%。对γ-In2Se3薄膜的电学测试表明薄膜电阻率为104Ωcm量级,在模拟太阳光照明条件下薄膜电阻率为103Ωcm量级,得到γ-In2Se3薄膜器件日光条件下光电开关比大于10。进一步的光电响应测试得到厚度优化后γ-In2Se3薄膜的光电流密度为3.15mA/cm2。

李文博[9](2019)在《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及敏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将在未来十年内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世界中,可穿戴传感网络是最贴近人体的物联网分支,可穿戴传感器是人与智能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收集人体信息,或是向物联网发出指令等。压力是最常见的人体外显信号,机械能是人体周围环境中最普遍的能量形式,因此研究柔性可穿戴机电换能器件,收集、分析、利用人体(环境)机械信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围绕压电驻极体材料,深入研究了其基本物理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建立了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体系,为后续器件设计提供了指导思路,进一步的,设计并优化了两种可穿戴传感器,拓展了压电驻极体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概述如下:1.压电驻极体是一类具有压电性的多孔驻极体材料,它表现出与传统压电晶体类似的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但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驻极体内储存电荷的静电效应。电荷是压电驻极体的核心,一般由高压极化过程中的气体击穿放电产生,具有相反极性的电荷在上下孔壁的驻极体材料表面被捕获,于是正负电荷对形成类电偶极子,在材料压缩过程中表现出压电效应。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能与其可压缩性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压电驻极体基本模型分析了材料弹性模量与其结构的关系,为压电驻极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思路。压电系数是衡量材料压电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推导了压电系数d33、开路压电系数g33、逆压电系数K的表达式,揭示了电荷密度、杨氏模量等参数对材料压电性能的影响方式。2.本文建立了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基本物理模型,计算了器件内部电荷、电场、电势分布情况,并推导了器件输出性能公式。分别模拟了匀速、余弦压缩模式,从结构参数、材料参数、负载、外部激励等方面研究了各项参数对器件输出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的,为了深入研究器件内部物理场变化情况,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式,研究了外力压缩情况下的器件内部应力分布、应变分布、电场分布、电势分布等,揭示了器件工作过程中的内部物理变化本质。3.本文采用膨化、极化法制备了多孔聚丙烯压电驻极体薄膜,进一步开发了基于多孔聚丙烯的压电驻极体声纹传感器,并通过偶极取向控制的方法,调控多层孔中的偶极子极化状态,提升了器件输出电流及传感器灵敏度。在单频声学测试中,研究了器件输出与声波信号频率、声压级的关系,表征了器件的弯曲特性、方向性、稳定性。在复合频率的声波刺激下,器件表现出高信噪比(约20)和高声能比(约10),体现了它在声音传感和声学特征识别中的巨大潜力。本文利用声纹传感器构建了一个声纹识别系统,实现了说话人声纹特征和语音内容的双重识别,展示了该器件在非接触式生物识别和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4.本文利用具有较高储存正、负电能力的COC、THV驻极体,结合PDMS弹性体作为支撑层,制备了具有标准结构的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了具有非对称正负电荷分布的压电驻极体,揭示了器件电压输出与器件内部初始电场的直接联系,研究表明更高的电荷密度可以有效提升电场,从而获得更高的电压输出。基于驻极体电荷储存原理,本文利用淬火的方法提升了THV的负电储存能力;基于压电驻极体理论,本文通过设计PDMS支撑阵列的结构,降低了器件杨氏模量,提升了电压输出和灵敏度(30 mV/kPa),同时提升了线性压力响应范围(150 kPa)。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被用于可穿戴领域中的大范围压力检测,拓宽了柔性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柔性可穿戴传感网络的发展。

周杰[10](2019)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探究极少主义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一方面在对收集到的美国东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的极少主义艺术研究中审美体验的缺失,从材料的表现性入手,分析材料对于时代知觉特征的反映;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对作品社会文化部分的忽视,从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组织秩序所呈现出社会组织特征出发,分析研究两者所象征的工业时代社会和文化特征。首先论文在论述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环境、学术脉络和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以迈克·弗雷德的剧场理论和罗莎琳·克劳斯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确定了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作品中的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点明了对以往研究的质疑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对极少主义起源的追溯,探讨了极少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包豪斯、达达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与反思。并以围绕极少主义的相关争论作为线索,论述了极少主义与仪式在其场所、各部分组成结构、重复、象征意义、内部矛盾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共同点,极少主义作品虽然不再以仪式为基础,但它具有仪式特征。同时,从观众的角度进行考量,极少主义作品也并非只具有表演的特征。接下来,第二章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美学特征的差异出发,引发对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分析,明晰了东海岸作品主要以现成的工业、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为材料,它们象征着基本的建筑构件,也概括了基本的对建筑的知觉经验;西海岸作品则采用了新兴的有机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制作作品的基底和进行着色,以此不断唤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轻工业制品、汽车、城市灯光等的回忆。第三章对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组织的秩序进行探究,提出作品中多个形状之间的组织关系主要呈现为:数列性秩序、系列性秩序和构建性秩序。两种组织秩序是对社会生产和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只是在部分作品中,某一类秩序发挥着主宰性的作用。第四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极少主义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方式的分析,明晰了极少主义作品从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到逐步消解了视角和空间结构,将参与者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使作品与参与者之间在身体和感知上紧密联系起来。第五章对于作品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进行总体性地讨论。极少主义作品的象征指涉不仅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还从艺术家的主观性和人与物的交融角度将对社会生产的模拟上升到社会组织层面。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作品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合法性的模型。极少主义作品抽象的形式就通过其仪式性的象征和参与性,与人、经验、秩序和历史结合了起来,具有了社会性与文化性。总的来看,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形式的极少带来的是外沿的极大拓展,极少主义就是一个集工业生产秩序、构建、互动、直观知觉经验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万花筒。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极少”的追求,带来了作品外延意义上的极大丰富。

二、在材料表面镀钼的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材料表面镀钼的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碳纤维-H62黄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CF概述
        1.2.1 CF的结构
        1.2.2 CF的性能
        1.2.3 CF的制备
    1.3 CF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1.3.1 CF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 搅拌摩擦加工在制备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1.3.3 CF增强黄铜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条件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工艺参数
        2.2.2 试样制备
        2.2.3 复合材料显微结构观察
        2.2.4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第3章 CF-H62 复合材料的成形及组织分析
    3.1 CF-H62 复合材料的宏观形貌
    3.2 CF-H62 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
    3.3 CF-H62 复合材料的微观与能谱分析
        3.3.1 点扫描
        3.3.2 面扫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F-H62 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CF-H62 复合材料的硬度
        4.1.1 CF复合量对CF-H62 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4.1.2 焊接速度对CF-H62 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4.2 CF-H62 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
        4.2.1 CF的复合量对CF-H62 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影响
        4.2.2 焊接速度对CF-H62 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影响
        4.2.3 磨损压力对CF-H62 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影响
        4.2.4 CF-H62 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及机理分析
    4.3 CF-H62 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F-H62 黄铜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强化机制
    5.1 微观结构表征
        5.1.1 CF在CF-H62 复合材料中的形态
        5.1.2 晶粒大小及晶界面积对CF-H62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1.3 孪晶
        5.1.4 位错
    5.2 CF-H62 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研究
        5.2.1 CF强化机制
        5.2.2 细晶强化机制
        5.2.3 位错强化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双连续相TiCx-Cu金属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
        1.2.1 金属陶瓷的研究进展
        1.2.2 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
        1.2.3 金属陶瓷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1.3 TiC及其复合材料
        1.3.1 TiC陶瓷
        1.3.2 TiC与金属的润湿性研究
        1.3.3 TiC-金属复合材料
    1.4 双连续相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1.4.1 双连续相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特点
        1.4.2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5 预制体的制备
    1.6 本文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思路
        1.6.1 关键问题
        1.6.2 研究思路
    1.7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研究方案
    2.3 TiC_x多孔预制体的制备与分析
        2.3.1 TiCx反应机理
        2.3.2 TiC_(0.5)预制体气孔率的控制
        2.3.3 TiC_(0.5)预制体结构的控制
        2.3.4 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多孔TiC_x预制体的制备
    2.4 双连续相TiC_x-Cu金属陶瓷的制备
    2.5 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
    2.6 材料性能
        2.6.1 气孔率
        2.6.2 硬度
        2.6.3 弯曲强度
        2.6.4 断裂韧性
        2.6.5 抗热震性能
    2.7 固溶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 多孔TiC_x预制体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分析
    3.1 前言
    3.2 碳源的影响
    3.3 造孔剂PVB添加量对预制体的影响
        3.3.1 物相组成
        3.3.2 微观结构
    3.4 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对预制体的影响
    3.5 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多孔TiC_x预制体的制备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连续相TiC_x-Cu金属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4.1 前言
    4.2 双连续相TiC_(0.5)-Cu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及界面
        4.2.1 组织结构
        4.2.2 反应机理
        4.2.3 界面分析
    4.3 双连续相TiC_(0.5)-Cu金属陶瓷的结构设计及调控
    4.4 双连续相TiC_(0.5)-Cu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
        4.4.1 力学性能
        4.4.2 强韧化机理
    4.5 预制体化学计量比对金属陶瓷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5.1 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
        4.5.2 力学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连续相TiC_(0.5)-Cu金属陶瓷抗热震性能
    5.1 前言
    5.2 热震温度对TiC_(0.5)-Cu金属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5.2.1 微观结构
        5.2.2 热震性能
    5.3 热震环境对TiC_(0.5)-Cu金属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5.4 双连续相TiC_(0.5)-Cu金属陶瓷抗循环热震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固溶处理工艺对双连续相TiC_x-Cu金属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6.1 前言
    6.2 固溶温度对金属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6.3 固溶温度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6.4 固溶时间对金属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6.5 固溶时间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6.6 固溶处理对材料强韧化机理分析
        6.6.1 细晶强化效应
        6.6.2 固溶强化效应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槽式聚光的光热反应与集热协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
        1.2.1 太阳能光利用技术
        1.2.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1.3 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4 光热协同制备太阳能燃料技术与集热技术耦合的优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系统搭建及反应器设计
    2.1 实验系统构成
        2.1.1 太阳光照模拟系统
        2.1.2 导热油智能控制系统
        2.1.3 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一体化系统
    2.2 反应器设计与镀膜
        2.2.1 反应器设计
        2.2.2 镀膜方法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4 实验系统评估与模拟计算方法
        2.4.1 实验系统的评估方法
        2.4.2 实验系统的传热模拟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实验开展及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太阳光照模拟系统的测试与仿真
        3.2.1 光辐射强度的测试与计算
        3.2.2 集热器的光学模拟
    3.3 光热协同反应实验及结果分析
        3.3.1 实验方案
        3.3.2 材料的制备与镀膜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实验系统能效分析
        3.4.1 光热协同反应系统的能效分析
        3.4.2 集热效果分析
        3.4.3 一体化反应系统能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一体化反应器模拟换热分析及参数研究
    4.1 反应器模型及传热方程组
        4.1.1 石英玻璃层
        4.1.2 H_2O(g)层
        4.1.3 光热协同催化材料层
        4.1.4 集热层
        4.1.5 导热油层
    4.2 计算流程及参数
    4.3 模型验证
    4.4 结构参数及运行条件的分析及优化
        4.4.1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4.4.2 运行条件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4)微波烧结制备石墨/铜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1.2.1 常规电子封装材料
        1.2.2 先进电子封装材料
    1.3 碳材料增强电子封装材料
        1.3.1 金刚石增强电子封装材料
        1.3.2 碳纳米管增强电子封装材料
        1.3.3 石墨烯增强电子封装材料
        1.3.4 石墨增强电子封装材料
    1.4 石墨/铜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4.1 液相法
        1.4.2 固相法
    1.5 石墨/铜界面润湿性改善
        1.5.1 石墨表面改性
        1.5.2 基体合金化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设备
        2.2.1 微波烧结设备
        2.2.2 常规烧结设备
    2.3 实验设计
        2.3.1 前期准备
        2.3.2 微波烧结实验
        2.3.3 常规烧结实验
    2.4 材料表征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2.4.5 密度测量
        2.4.6 硬度测量
        2.4.7 比热容测量
        2.4.8 热扩散系数测量
        2.4.9 导热系数测量
第三章 烧结温度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
    3.1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3.1.1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3.1.2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
        3.1.3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
    3.2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3.3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3.4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3.5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3.6 烧结过程传热机制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石墨体积分数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
    4.1 石墨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2 石墨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4.3 石墨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4.4 石墨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4.5 石墨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4.6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热循环稳定性
    4.7 热循环过程对石墨/铜界面的损伤分析
    4.8 微波高通量材料制备装置的应用
    4.9 小结
第五章 Ti、Mo和W添加量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
    5.1 Ti添加量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
        5.1.1 Ti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5.1.2 Ti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5.1.3 Ti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5.1.4 Ti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5.1.5 Ti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5.2 MO添加量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
        5.2.1 M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5.2.2 M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5.2.3 M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5.2.4 M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5.2.5 M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5.3 W添加量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影响
        5.3.1 W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5.3.2 W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5.3.3 W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5.3.4 W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5.3.5 W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我国在金属材料表面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表面及表面合金化技术
2 辉光放电现象及离子渗氮技术的诞生
3 双辉光放电现象及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形成
4 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4.1 概述
    4.2 基本原理
    4.3 双辉光空心阴极放电模式
    4.4 基本工艺参数
    4.5 离子轰击下的扩散机制
5 试验研究成果综述
    5.1 钢铁材料的表面合金化
    5.2 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合金化
    5.3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表面合金化
    5.4 其他材料的表面合金化
    5.5 双辉光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
    5.6 金属材料表面的陶瓷化及陶瓷表面的金属化
    5.7 在金刚石薄膜方面的应用
6 工业应用实例
    6.1 等离子表面冶金镍基合金耐蚀钢板
    6.2 等离子表面冶金高速钢锯切工具及其产业化
    6.3 等离子表面冶金高碳高速钢胶体磨
    6.4 应用前景
7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863高技术计划的“重大关键技术项目”
8 双辉技术的前瞻性及其闪光点
    8.1 重大的原创性发明技术
    8.2 前瞻性技术
    8.3 当今世界上最强有力的表面合金化技术
    8.4 可节约大量贵重合金元素的技术
    8.5 零污染技术
    8.6 可节约能源的技术
    8.7 可进行大面积处理的技术
    8.8 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实用性技术
9 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重要意义
1 0 国内外评价
    1 0.1 综合评价
    1 0.2 我国着名学者评价
    1 0.3 国外着名学者评价
11感悟与展望
致谢

(6)基于超快贝塞尔激光的ZnS晶体微纳结构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实验安排
第2章 超快激光制造的基本理论
    2.1 线性传输
    2.2 非线性传输
    2.3 超快激光作用下透明介质的吸收与传递
    2.4 超快激光作用下材料弛豫特性
    2.5 透明介质的微爆及动力学过程
        2.5.1 激光作用区域能量密度
        2.5.2 冲击波的传播及空隙的形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硫化锌表面及内部高深径比微结构的制备及表征
    3.1 硫化锌晶体特性及用途
    3.2 超快贝塞尔光束的产生和实验方案
        3.2.1 贝塞尔光束产生方法
        3.2.2 贝塞尔超快激光微纳结构制造
    3.3 激光参数对ZnS表面微结构的影响
        3.3.1 脉冲能量
        3.3.2 脉冲宽度
    3.4 ZnS内部纳米孔隙微通道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硫化锌表面阵列微结构的红外透过率测试分析
    4.1 表面微纳结构减反原理
    4.2 实验方案
    4.3 激光参数对阵列微结构减反性能的调控
        4.3.1 脉冲宽度
        4.3.2 脉冲能量
    4.4 微结构周期对硫化锌红外透过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铝基复合材料中CNTs/SiC/Al复合界面调控及其强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铝基复合材料(AMCs)
        1.2.1 AMCs的设计
        1.2.2 增强相材料的选择
    1.3 CNTs的结构与性能
        1.3.1 CNTs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1.3.2 CNTs的功能特性
    1.4 CNTs增强AMCs
        1.4.1 CNTs增强AMCs概述
        1.4.2 CNTs增强AMCs的制备工艺
        1.4.3 CNTs增强AMCs的研究现状
        1.4.4 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1.4.5 强化机理
    1.5 界面设计方法及思路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整体研究方案
        2.2.2 制备方法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AMCs微观组织表征与性能测试
        2.4.1 微观组织及界面结构
        2.4.2 相组成
        2.4.3 力学性能评价
        2.4.4 电导率测试
3 纳米CNTs-SiC复合相的反应合成机理及其可控制备
    3.1 反应合成纳米CNTs-SiC复合相的热力学分析
    3.2 纳米CNTs-SiC复合相的合成过程
    3.3 热处理温度对CNTs-SiC复合相合成的影响
    3.4 纳米CNTs-SiC复合粉末的微观形貌与界面结构
    3.5 纳米CNTs-SiC复合相的相组成
    3.6 纳米CNTs-SiC复合相的合成及生长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可控制备及性能
    4.1 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可控制备
    4.2 烧结温度对AMCs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2.1 混合粉末的微观形貌
        4.2.2 AMCs相组成随烧结温度的演化
        4.2.3 微观组织表征
        4.2.4 界面结构随烧结温度的演化
        4.2.5 CNTs/Al界面反应机理
        4.2.6 烧结温度对AMCs性能的影响
        4.2.7 断口形貌及断裂机制
    4.3 增强相含量对AMCs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3.1 微观组织和相组成与增强相含量的关系
        4.3.2 增强相含量对AMCs性能及断裂机制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CNTs/SiC/Al多元界面结构与AMCs性能的内在联系及其强/韧化机制
    5.1 纳米CNTs-SiC复合结构对AMCs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1.1 CNTs-SiC-Al混合粉末分布状态
        5.1.2 纳米CNTs-SiC复合结构对AMCs相组成的影响
        5.1.3 纳米CNTs-SiC复合结构对AMCs微观组织的影响
        5.1.4 纳米CNTs-SiC复合结构对AMCs性能的影响
        5.1.5 纳米CNTs-SiC复合结构对AMCs断裂机制的影响
    5.2 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强化效果
    5.3 纳米CNTs-SiC复合相增强AMCs的强化机理
        5.3.1 界面剪切强度与增强相承载强化
        5.3.2 位错强化
        5.3.3 Orowan强化机制
        5.3.4 细晶强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In2Se3化合物的相控生长及其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In_2Se_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In_2Se_3 晶体结构
        1.2.2 In_2Se_3 的制备研究进展
        1.2.3 In_2Se_3 的应用研究进展
        1.2.4 In_2Se_3 的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材料
    2.2 材料制备方法
        2.2.1 超高真空基础
        2.2.2 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
    2.3 薄膜材料结构及物性表征方法
        2.3.1 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术(HRXRD)
        2.3.2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术(RHEED)
        2.3.3 扫描电子显微术(SEM)
        2.3.4 拉曼光谱分析
        2.3.5 扫描隧道显微术(STM)
第三章 In_2Se_3 的分子束外延生长
    3.1 引言
    3.2 In_2Se_3 分子束外延动力学基础
        3.2.1 Se/In束流比
        3.2.2 衬底温度
        3.2.3 生长速率
    3.3 H-Si(111)衬底上In_2Se_3 薄膜的外延生长
        3.3.1 清洁H-Si(111)衬底的获得
        3.3.2 H-Si(111)衬底上In_2Se_3 薄膜的生长演化
        3.3.3 H-Si(111)衬底上In_2Se_3 薄膜的结构表征
    3.4 氟晶云母衬底上In_2Se_3 薄膜的外延生长
        3.4.1 清洁氟晶云母衬底的获得
        3.4.2 氟晶云母衬底上In_2Se_3 薄膜的生长演化
        3.4.3 氟晶云母衬底上In_2Se_3 薄膜的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n_2Se_3 薄膜材料的物性研究
    4.1 引言
    4.2 In_2Se_3 薄膜材料的光电特性研究
        4.2.1 In_2Se_3 薄膜典型光电I-V特性分析
        4.2.2 In_2Se_3 薄膜太阳能光电池模拟分析
        4.2.3 In_2Se_3 薄膜光透过率分析
    4.3 In_2Se_3 薄膜材料的铁电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与创新点
    5.2 实验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及敏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柔性机电换能器
    1.3 驻极体与压电驻极体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压电驻极体基本物理原理
    2.1 引言
    2.2 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
    2.3 压电驻极体的电荷行为
    2.4 压电驻极体的杨氏模量
    2.5 压电驻极体的压电系数
    2.6 本章小结
3 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PENG)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PENG的基本物理模型
    3.3 PENG的性能影响参数
    3.4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
    3.5 有限元模拟仿真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孔聚丙烯的压电驻极体声纹传感器
    4.1 引言
    4.2 可穿戴式有源声纹传感器(SWAVS)的制备
    4.3 SWAVS的工作机理与灵敏度提升方法
    4.4 SWAVS的声学响应
    4.5 基于SWAVS的声纹识别系统
    4.6 本章小结
5 具有大压力检测范围的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
    5.1 引言
    5.2 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制备
    5.3 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材料选择
    5.4 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5.5 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5.6 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用于大范围压力检测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与意义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5 本论文所用主要变量符号
附录6 本论文所用测试仪器型号及软件工具

(10)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三)极少主义艺术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
    二、前期相关研究
        (一)极少主义艺术历史研究成果
        (二)美国西海岸的极少主义历史研究成果
        (三)极少主义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四)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和结构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使用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内容及范围的界定
    四、问题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点
        (二)论文创新点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回顾与聚焦——极少主义的历史
    1.1 起源——极少主义艺术诞生之前
        1.1.1 简化与构成——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对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2 工艺与社会——包豪斯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3 反惯例与现成品——达达主义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4 表现与行动——抽象表现主义对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影响
    1.2 继承与重构——极少主义艺术的出现
        1.2.1 直接的形状——东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2.2 纯粹的感知——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3 差异与质疑——围绕极少主义的争论
        1.3.1 美学争论——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命名与合法性
        1.3.2 走向实体——绘画还是雕塑
        1.3.3 各抒己见——对“极少”的不同理解
    1.4 象征与参与——聚焦极少主义作品的仪式特征
        1.4.1 社会性的追问——仪式概念的引用
        1.4.2 从象征到仪式——使用仪式相关理论研究极少主义艺术的可行性
        1.4.3 从观看到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众参与
第二章 工业镜像与时代图景——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与加工技术的时代象征
    2.1 束之高阁的材料——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与技术
        2.1.1 直观的差异——东西海岸的不同美学特征
        2.1.2 重拾的关注——从实在的形状到材料与技术
    2.2 平淡无奇的形状——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的应用
        2.2.1 材料与现成品——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和产品的直接应用
        2.2.2 高分子与透明介质——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基底
        2.2.3 有机与化合——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涂料
    2.3 近乎完美的表面——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技术的使用
        2.3.1 机械与真空——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基底制作技术
        2.3.2 喷涂与电镀——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表面处理技术
    2.4 超越实在的时代象征——材料、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2.4.1 建筑的象征——材料的直接应用
        2.4.2 消失的手工性——新技术的去手工化
        2.4.3 时代的烙印——极少主义艺术的材料和技术的时代性
第三章 有序组织与建筑构建——极少主义作品结构的社会秩序象征
    3.1 整体与部分——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的秩序
1'>3.1.1 有序的多个形状——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数量N>1
        3.1.2 数学性的排列——极少主义作品数列性组织秩序
        3.1.3 构建性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空间排列
    3.2 排列与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数列性与系列性的秩序
        3.2.1 完全的重复——极少主义作品中简单的数列秩序
        3.2.2 有序的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复杂的数列秩序
        3.2.3 多元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中多种数列秩序并存
        3.2.4 差异的复制——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系列性
    3.3 形状与位置——极少主义作品中构建性的秩序
        3.3.1 铺砌与构建——建筑的构建方式
        3.3.2 形态与组合——形状对建筑构件的模拟
        3.3.3 框架与模块——空间上的自由重复
    3.4 组织秩序与构建方式——极少主义作品结构所象征的社会秩序
        3.4.1 无处不在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对社会生产的模拟
        3.4.2 垂直与水平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所象征的建筑构建方式
第四章 互动参与与仪式体验——观众对极少主义作品的参与和体验
    4.1 内与外的浸润——极少主义作品内部空间的诱惑
        4.1.1 模糊边界——内外空间之辩
        4.1.2 步入作品——极少主义艺术家的预谋
    4.2 身体与空间的对抗——极少主义作品与参与者身体的互动
        4.2.1 限定与自由——“无序”的参与空间
        4.2.2 循环与反省——有序的行动文化象征
    4.3 身体与空间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看与互动
        4.3.1 镜像与幻觉——参与者和反光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3.2 空间与感知——参与者和光与透明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4 游移的身体——参与性对于身体与形状关系的重构
        4.4.1 从观看到体验——参与性对体验模式的重塑
        4.4.2 从实在到知觉——反射、透明材质作品带来的体验范式的转变
        4.4.3 从感知到对抗、交融——参与者身体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重构
第五章 仪式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的形式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5.1 物的礼赞——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象征意义
        5.1.1 日常品与城市的经验——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2 工业与建筑的印象——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3 物品与构建——生产与建筑的秩序象征
    5.2 人与物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人与形状的平等与统一
        5.2.1 拟人与“表演”——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拟人化
        5.2.2 物化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中身体与物体的统一
        5.2.3 平等与转化——人与物的统一
    5.3 物与人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象征社会组织秩序
        5.3.1 物与人的沉默——极少主义作品和社会劳动的匿名性
        5.3.2 “睹物思人”——极少主义作品象征人的组织秩序
    5.4 形与思的统一——极少主义作品实现的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5.4.1 人之所造与人之所思——潜藏于物品和艺术接受者的社会性、文化性
        5.4.2 客观抑制与主观回归——艺术家创作过程与作品命名的主观性
        5.4.3 仪式象征与观众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重要极少主义艺术家简介
    附录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少主义艺术家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
    附录四 :约翰·麦克拉肯的作品检测和材料鉴定
    附录五 :西海岸极少主义采用的有机材料简介
    附录六 :极少主义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四、在材料表面镀钼的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碳纤维-H62黄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 李文畅.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双连续相TiCx-Cu金属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雷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槽式聚光的光热反应与集热协同实验研究[D]. 张遵恒. 浙江大学, 2021(09)
  • [4]微波烧结制备石墨/铜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王泽民.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我国在金属材料表面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J]. 徐重. 热处理, 2020(06)
  • [6]基于超快贝塞尔激光的ZnS晶体微纳结构加工[D]. 常改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6)
  • [7]铝基复合材料中CNTs/SiC/Al复合界面调控及其强化机理[D]. 张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8]In2Se3化合物的相控生长及其物性研究[D]. 尹锡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及敏感特性研究[D]. 李文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D]. 周杰.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材料表面镀钼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